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时期的近代体育主张及其作用和地位?


浏览人数:| 发布时间: | 来源:


 新中国已经走过65个春秋,波澜壮阔,成就斐然。我们由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东亚病夫”,发展到今天经济社会繁荣、综合国力强盛的全球性大国,令国人骄傲,让世人惊叹。取得如此迅猛发展和优异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根本的,是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亿万人民的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寻找到并成功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从历史深处走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必然性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什么道路、选择哪一种社会制度和体制模式去发展自己,并不是由哪一些人、哪一个政治团体依其主观意愿决定的,而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基础、阶级阶层构成以及历史文化特征、社会综合背景、内外联系交流等。也就是说,走什么道路,具有客观性、必然性。 

 我们寻找到并成功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由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突遭变局、内外交困的社会现实引发的,是由几代中国人上下求索、不懈求取救国图存方略和自强途径促进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时势而作为、合规律而进取、顺民意而奋发,在浴血奋战、艰辛探索、高歌猛进中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伟大实践中完成的。这是一段充盈着血与泪、贯通着生与死、裹挟着悲与喜的难忘岁月,是一个联结着得与失、容纳着顺与逆、涵盖着进与退的不凡历程。这一段难忘岁月与不凡历程,特别是它经过长期积聚、积累、积淀而结出的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具有历史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由一系列“历史必然”构成,是一系列“历史必然”叠加的必然。当1840年西方列强的炮声彻底击碎了“大清帝国”的安宁和“天朝上国”的美梦后,中国向何处去、中国走什么道路、中国怎样救亡自强,就成为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课题和严峻考验。由此肇始,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奔走呼号,中国人开始了“寻路”的艰难历程。第一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开始,中经通过顽强抗争推动社会进步而最后仍以失败告终的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特别是辛亥革命,在诸多道路都走不通的现实背景下,因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走俄国人的路”成为必然。第二个阶段,中国共产党走上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率领全国各族人民奋起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不断取得武装斗争胜利,使建立社会主义新政权、亿万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必然。第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总结由于照抄照搬和指导思想失误而经历曲折坎坷的教训中,使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自己的道路”成为必然。第四个阶段,我们党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不断探索并丰富发展“自己的道路”的内涵与外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发展与进步,我们成功地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同样是一种必然。 

 这样几个历史阶段依次衔接,构成一个带有客观指向的基本进程,清晰地昭示出蕴藏于“寻路人”不懈努力背后的“历史必然”,明确地告诉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多么来之不易。这条从历史深处走来的道路,凝结着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的艰辛与悲壮,凝结着中国共产党诞生90多年的顽强与奋斗,凝结着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探求与成就,凝结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创造与辉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懈探索、艰难进取的伟大创造。这条道路,是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合乎中国国情和人民意愿要求的唯一正确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 

 二、彰显多方面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非凡意义

 道路本是人们行走的路线,是人们达至目的地的遵循。道路一旦与政党、国家、民族、人民相联结,就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与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安康密切相关。正因如此,我们常常把走的道路正确与否同事业兴衰、命运顺逆联系在一起。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是“最根本的问题”;道路问题“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是“党的生命”。 

 道路何以如此重要?这从道路彰显出的多方面重大价值中足可窥见。其一,道路引领目标方向。目标方向是前行奔走的指引,是追求向前的希望,也是不竭动力的源泉,于人须臾不可或缺,于政党、国家、民族更是至关重要。目标方向蕴含在道路之中,而道路则充分展示未来与前程。其二,道路提供实践途径。有了目标方向,还要靠实际行动、靠正确途径,道路在引领目标方向的同时,就提供了达至未来目标的实践途径。与目标方向相联结,道路必然要解决好过河的“桥和船”的问题。其三,道路凝结经验智慧。探寻道路是一个过程,有付出也有收获,有曲折也有前进,有经验也有教训。但凡找到一条正确道路,其中必然凝结着实践经验、凝结着真理认识、凝结着思维智慧,以此构成正确道路的坚固支撑。其四,道路积聚民意自信。寻找道路的过程就是聚拢人心的过程,而道路一旦被找到并被确认,则犹如高擎的旗帜,引导着人们共赴目标共奔前程。道路既积聚民意、鼓舞士气,发挥巨大的动员作用,又能够充分增强民众自信,强化自豪感和凝聚力。其五,道路昭示发展规律。在遵循规律中探寻道路,在探寻道路中总结、把握并展现规律。道路昭示并呈现的发展规律,既是历史前进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则,又是人民群众及其先锋队的自觉追求和正确选择。其六,道路决定命运前途。选择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也就选择了什么样的未来,道路与命运、与前途息息相关。古今中外许多国家、民族、政党因道路选择的正确与失误,导致了截然不同发展结果的例证,历历在目,清晰可鉴。 

 联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可以看到其无可替代的非凡意义。其一,事关党的建设、党的执政、党的命脉。我们党90多年的不懈奋斗,特别是取得执政地位以来的探索努力,说到底,就是为了寻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的正确道路。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建设就有了根基,党的执政就有了依赖,党的命脉就有了支撑,党的事业就有了可靠保证。其二,事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强民富的前提是有目标方向、有实现途径、能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假若一个国家搞不清楚向何处去、一个民族不知道走哪条路,何谈发展和前进呢!我们千辛万苦寻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坚实基础,给予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以有力支撑,可谓国之所幸、民之所幸。其三,事关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良。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并非单打独斗,而需要相互支持、同向共为,需要朝向共同的目标并沿着共同的路径前进,这有赖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统筹与聚拢。正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与遵循,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被纳入到了一个有着远大前途的宽阔通道中,才被汇聚到一条健康优良、持续快速的发展途径上。 

 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这条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条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既不是‘传统的’,也不是‘外来的’,更不是‘西化的’,而是我们‘独创的’,是一条人间正道。” 

 三、由成功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呈现广阔前景

 探寻道路的过程,同时是比较、验证、确认以至坚信的过程。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最终形成并被充分证明,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36年的伟大实践,同时也得益于包括改革开放历程在内的新中国成立以来65年的艰辛探索。无论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努力,都充分印证和检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正确性、科学性。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我们来看看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党和人民从旧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那里起步,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稳定局势、推进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不懈探索,努力拼搏,使国内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79亿元到1978年的3645亿元(世界第十),再到2013年的568845亿元(世界第二),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22倍;人民生活则由新中国成立时的极度贫困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955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1.3倍;我们从只会制造桌椅板凳到今天能让“神舟”号遨游太空、“蛟龙”号载人深潜入海,在农业工业发展、产品制造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事业进步、对外开放程度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和巨大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骄人成就,不仅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实践证明,同时给予我们党和亿万人民以充足自信和满怀希望,由此也展现出这条正确道路的广阔前景。 

 立足当前,放眼未来,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已指日可待,正在逐步接近;2050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我们已有坚实基础,也已清晰可见。从建党与建国分别算起的这两个“一百年”目标,都并不遥远,已具备充分条件。进一步,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正在不断积累,正在蓄存能量,正在稳步推进,其基础会愈加坚实,其依托会愈加厚重,同样是可期可待。“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追求与渴望,积聚着几代中华儿女孜孜以求的抗争与奋斗,它的实现,需要我们更加奋发,需要我们更多付出,需要我们既满怀信心更要扎实努力。 

 在追求并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为关键的是,绝不怀疑动摇,绝不迟疑彷徨,绝不敷衍应付,不走“老路”“邪路”,不可误入歧途,不能改旗易帜,而必须坚定坚持、坚守不移并不断拓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与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绝不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不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这是历史与现实已经证明并反复告诫我们的一条真理。

}
黄瑾;[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李志强,许仲槐,张晓春;[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6期
谢军,兰自力,徐学;[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李浦豪;[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

这是一个关于学校体育发展史论文PPT,主要介绍了如下:专题一:西方古代、近代的学校体育;专题二:清朝末期的学校体育;专题三: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的学校体育;专题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 ;专题五: 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等等内容。学校体育发展史 授课教师:万茹 主要学习专题专题一:西方古代、近代的学校体育专题二:清朝末期的学校体育专题三: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的学校体育专题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 专题五: 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专题一:西方古代、近代的学校体育 在古代的西方学校中,是否开展体育活动?是否开设体育课程?经过了漫长的“中世纪”的洗礼,西方近代学校体育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化”的发展历程?一、西方古代学校体育概况(一)斯巴达的学校体育(119)斯巴达实行全民皆兵,儿童7岁后被送往国家设立的学校接受教育。在学校中,斯巴达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施行不同的体育训练。如12岁以下的儿童,主要学游戏、投枪、掷重物、赛跑、跳跃、角力和游戏等,欢迎点击下载学校体育发展史论文PPT。

学校体育发展史论文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体育课件PPT类型的PowerPoint.

学校体育发展史 授课教师:万茹 主要学习专题专题一:西方古代、近代的学校体育专题二:清朝末期的学校体育专题三: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的学校体育专题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 专题五: 新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专题一:西方古代、近代的学校体育 在古代的西方学校中,是否开展体育活动?是否开设体育课程?经过了漫长的“中世纪”的洗礼,西方近代学校体育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从“无”到“有”再到“制度化”的发展历程?一、西方古代学校体育概况(一)斯巴达的学校体育(119)斯巴达实行全民皆兵,儿童7岁后被送往国家设立的学校接受教育。在学校中,斯巴达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施行不同的体育训练。如12岁以下的儿童,主要学游戏、投枪、掷重物、赛跑、跳跃、角力和游戏等。 (二)雅典的学校体育(121)雅典教育把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结合起来,目的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历史上称之为“和谐发展教育”。雅典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家庭教育(0-7岁)第二阶段: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教育(7-13岁) 7岁以后,女孩继续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男孩则开始进入“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文法学校主要教授读、写、算等知识,弦琴学校则教授音乐、唱歌、朗诵等。这两类学校都是私立的,收费的。 第三阶段:体操学校教育(13-15岁) 13岁左右,儿童进入私立开办的体操学校学习,具体教育内容除“五项竞技”(赛跑、跳远、投标枪、掷铁饼和摔跤),还增加了游泳。当时雅典谈到那些不学无术的人,一般会说他们“既不会游泳,又不会识字”。国家官吏有时也来到体操学校,对儿童进行政治和道德方面的谈话。15岁左右完成体操学校学习后,大部分儿童的教育也就结束了。 第四阶段:体操馆教育(15-18岁) 15岁左右,少数准备将来担任国家重要职务的显贵家庭子弟进入由国家开办的体操馆继续学习。除继续学习“五项竞技”和游泳外,还要学习政治法律、伦理道德以及“三艺”(文法、修辞、逻辑)。第五阶段:军事训练团教育(18-20岁) (三)古代希腊人的体育思想(126) 1 苏格拉底 “体育教育与音乐教育一样,应该让他们从小就开始接受。而且,体育训练应该十分小心,并且要终其一生。” 2 柏拉图 “人们从事身体锻炼,可以净化灵魂,获得道德上的提升,在本质上是接受教育,或者说,接受体育锻炼就是受教育。” “音乐和体育联合的潜移默化,可以使两者(指理性与情感)和谐,因为它们以高贵的文字、榜样来强化、支持理性,并且用和谐与节奏来节制、抚慰和文明化感情的狂放不羁。” 3 亚里士多德 “习惯上教育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读写、体育、音乐和有些人加上的绘画。读写和绘画知识在生活中有许多用途,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健康是基础、勇敢是品德,所以应该优先开展体育。 “既然在教育方面习惯先于理性,身体先于思想,由此,显然预先应把儿童交给体育教师和角力教师,这些人分别能造就儿童的体质和教给他们身体方面的本领。”即“健康和强壮”以及“人的勇敢”。 (四)封建“中世纪”的学校体育(133)恩格斯曾说:“中世纪把古代文明一扫而光,它从没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来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残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 1 基督教的禁欲主义 2 这一时期的学校体育学校不设体育课,也没有任何发展体能的活动,学生从事体育活动要遭到严厉的体罚,一切消遣均被禁止,学生过着严格的禁欲生活。 3 骑士教育中的体育(136)(1)什么是骑士制度(2)骑士教育中的体育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行猎、下棋和吟诗 二、西方近代学校体育概况 (一)西方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147)在15-17世纪前叶,西欧的社会生产力日益发达,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厂逐渐取代了封建主义的手工业作坊,从而产生了资产阶级萌芽。但是,居于统治地位的封建制却严重地阻碍着刚刚萌发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想登上历史舞台,就必须打破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封建关系。 西欧中世纪基督教的神学世界观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因而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首要目标。 (二)学校体育的倡导化时期拉伯雷()在《巨人传》中塑造了一个多才多艺,学识广博的巨人。巨人上午读书,下午锻炼,内容包括骑马、击剑、角力、跑步、游泳、射箭、登山、攀树等。 蒙田()曾在《散文集》中,提出培养“完全的绅士”的教育理想。他认为,这种绅士具有渊博的、对生活有益的实用知识,具有良好的判断力,具有坚忍、勇敢、谦逊、爱国、忠君、服从真理、关心公益等品质,具有强壮的体魄。他说:“一切运动和锻炼,如长跑、击剑、音乐、舞蹈、打猎、骑马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 马丁. 路德号召基督教徒“保持身体健壮”,主张把体操和音乐定位德国教育固定课程。洛克()提出培养未来的绅士应进行德智体多方位的教育,而且体育教育被放在全部教育的第一位。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是第一个提出三育并重而体育为先的教育家。 卢梭(自然体育思想)认为,体育教育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的身体获得自然地发展。这里的“自然”,是指儿童自身的生长规律以及生理和心理特点。 他认为“大自然是有增强孩子的身体和使之增长的办法的”,因此他提倡利用自然环境,锻炼孩子克服自然障碍的能力。比如,爬树、攀石岩、翻越石墙、游泳等。这样会使孩子将来“在冰岛的冰天雪地里或者马耳他岛的灼热的岩石上也能够生活。” (三)学校体育的实践化时期 1 维多里诺()他创办了名为“快乐之家”的学校,这所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的身体、智力和道德得到和谐发展。他主张把读书和运动结合起来,并制定了各种锻炼身体的制度和方法,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户外运动,并亲自带领学生从事骑马、跑、跳、击剑、游泳、射箭、角力、跳舞和球类活动。 (四)学校体育的课程化时期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十四章就讲道:“教学的恰切秩序应该从自然去借来,不能受到任何的障碍”。其基本含意是: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则,即“秩序”或“规律”。这些秩序或规律,无论在动、植物以及人的活动中都发挥着作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须服从于自然的最主要和最普遍的法则。以培养人为主要任务的教育工作,也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才会合理可靠,并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假如身体不健康,任何部分受了损害,它的客人,灵魂,便住在一个薄待客人的住所。” 他主张学校要设置宽广的运动场,采用游戏和各种体育活动来增进学生健康并激发他们的精神。 把体育引入学校,并将其列为一门正式课程,是夸美纽斯对学校体育的最大贡献。在夸美纽斯的《泛智学校》里,学习内容分为三类:第一、二类包括语言、哲学、神学、历史等学科,第三类则是“虽对智力有益,而更能促进身体健康,并能因而增强智力的课程。”这类课程包括各种游戏和戏剧表演。 2 巴塞多() 1774年,德国教育家巴赛多在德绍创办了第一所博爱学校,最早把体育列为学校教育的正式课程。他将古希腊体操、传统骑士项目、民间游戏等融合在一起,加以改造和发展,将各种身体练习组合成协调统一的体育手段,因而创造了著名的“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和负重。 2、古茨穆斯()他认为:体操有两个功能,一是满足人的身体需要,二是通过练习使人身体完美。他把前两种作用称作体操的生理作用,后两种视为体操的教育作用。 古茨穆斯之前的不少教育家都重视体操和劳动对身体锻炼的功效,但他第一个指出了二者的异同。他承认二者都需要付出脑力和体力,但在本质上,“体操却是披上了欢乐地青春外衣的活动。”而“任何手工劳动虽然都有锻炼身体的作用,然而,劳动并不因此同体操等值,因为,劳动的课题与劳动者本人无关,而体操则针对体操者本人。” 但是,他同时也看到,“经合理安排的劳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改善身体状况,它也正因如此而成为体操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茨穆斯搜集了古希腊、罗马、德意志的运动项目和民间游戏项目,并将其用于体操实践之中。他把体操教材分为3类:基本运动(跑、跳、投掷、角力、悬垂、平衡、跳绳、举重物、滚翻、手倒立、舞蹈、步行、兵士运动等)、手工劳动和游戏。 3、阿诺德()他认为,竞技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形成学生个人的坚强性格、崇高思想,而且可以育成他们在未来生活中必备的领导能力。 他把学校的某些管理事务,特别是运动比赛的组织工作,委托给同学们公认的最有威信的学生,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并取得未来承担领导职务的经验。体育史上著名的“竞技运动自治”便是由此而来。 (四)学校体育的制度化丹麦:1809年和1814年,丹麦政府就先后命令中学和小学男生必修体操,同时还规定了教师和场地标准。瑞典:1820年,瑞典政府颁布了在男子中学实施体操的命令。法国:先后在1872年、1880年、1887年和1905年的法律中规定各类学校开设体育课。 美国:1886年以后,各州陆续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学校实施体育课。英国:1885年被列为必修课。专题二:清朝末期的学校体育 ()本专题学习提纲一、清朝末期的体育课程 二、军国民体育思想及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一、清朝末期的体育课程我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早在西周奴隶主贵族子弟学校就设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内容的教育。其教育内容就包括了体育,如射、御等。但是,到了封建社会,体育教育内容几乎中断,直到清朝末年,我国才开始开办近代式的学校,并开设体操课,拉开了我国近代体育课程发展的序幕。(一)中国近代学制建立前的学校体育 ()在“鸦片战争” 到“癸卯学制” 颁布前的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还没有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学校。但是,可以从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变革的书院以及资产阶级兴办的新式学堂的发展中,寻觅到中国近代体育课程的缕缕痕迹。 1 “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 “教会学校”是近代中国最早接触西方科学文化的主要媒介。 1875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800所,学生约2万人,主要以小学为主。19世纪末,教会学校发展到2000所,学生约4万人,中学占10%,并有若干由中学发展起来的大学。 早期教会学校的主课为宗教,兼习中西语文,一般没有体育课程设置。19世纪末,教会中学、大学兴起之后,才有较多的体育活动。整体而言,设置“体育课”的教会学校较少,但课外体育活动在教会学校开展的却相当普遍。 关于教会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据有关资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于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该校设有体操(体育)课程。这可以从邹立文等人1876年所获的毕业文凭中得到证实,这是所见材料中最早设立体操课程的学校。 图:山东登州文会馆毕业文凭(1876年) 教会学校虽然大多未设体育课程,但是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还是比较普遍的。如,北京的汇文书院,1895年就有棒球队,1901年有足球队;上海的圣约翰大学,1890年举行运动会,1901年成立足球队;山东烟台汇文学院等教会学校,1898年开始举行以各种游戏性赛跑项目为主的具有田径雏形的运动会。 2 洋务学堂的体育课程(1)洋务学堂的设立在西方帝国主义入侵的历史条件下,清政府为了求富求强,发起了洋务运动。与整个洋务运动相呼应,在教育领域出现了洋务教育。洋务教育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兴办“西学”,培养科技人才,再教育内容上增加了西文和西艺课程,开办有“外语学堂”、“船政学堂”、“机器学堂”、“电报学堂”、“矿业学堂”及“军事学堂”。 (2)洋务学堂的体育课程洋务学堂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办的最早的新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近代科学知识学科外,并设有体操课(体育课)。如,曾于年在广方言馆求学的张君励后来在回忆该校后期的课程和教学时,有这样的言语:“至于下午,先生就改课本,学生就自修,或者上体操。” 鲁迅曾于1899年考入江南陆军学堂附设的南京矿物铁路学堂,他说:“在这个学堂里,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的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 北洋水师学堂的体操课教材以兵士体操为主,也包括普通体操和田径运动,是综合性教材。主要有“击剑、刺棍、木棒、拳击、哑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跳远、跳高、足球、爬杆、游泳、平台、木马、单杠、双杠及爬山等。一般由30人左右组成一个班上课。” 图:洋务运动时期接受兵操训练的学生 (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体育课程设想与实践如,张换纶1878年在上海开办的正蒙书院,其课程设置就有“击球、投沙囊、投壶、习射、蹴鞠、八段锦诸课,分日轮流演习。” 正蒙书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民办的分科设教的普通学校,它取西人教科之长,分学科教学,把体育作为一门分科课程。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最早从资产阶级全面教育意义上认识体育的。在《大同书》中,详尽地阐述了他所憧憬的近代教育制度,提出按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特点建立初、中、高三级新式学校。各级教育都要注重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并提出各级学校的目的任务,课程和教育措施。 康有为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主张:小学要使他们功课稍少,游戏较多,要以体育为主,智育为次。到中学,身体还较弱,要注意锻炼身体,不能专顾智育学习,特别要注意培养道德。大学时期可加强德育和智育,但仍要注意锻炼身体。(二)癸卯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 () 1 癸卯学制产生的社会背景甲午战争失败后,朝野上下不少人认识到:“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中国之割地败兵也,非他为之,而八股致之也。” (2)什么是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的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3)《奏定学堂章程》中有关体操课程的规定初等小学堂(5年毕业)的体操课,每周3小时,一年级是“有益之运动及游戏”、二——五年级是“有益之运动及游戏,兼普通体操。” 高等小(4年毕业)的体操课,每周3学时,内容包括:普通体操、有益之运动、兵士体操,宜以兵士体操为主。中学堂(5年毕业)的体操课,每周3学时,内容包括:普通体操、有益之运动、兵士体操。 普通体操:是美国刘易斯(年)把瑞典式和德国式体操的基本动作加以混合,再加上一些轻器械而编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准备法、矫正术、徒手操、哑铃操、木棍操、火棒操等。兵士体操:主要是德国的兵士体操,主要内容包括柔软体操、枪剑术、野外演习等。 (4)《奏定学堂章程》体操课程的实施情况《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后,短短几年间,各地学校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学生逐年增多。如,“小学生人数:1902年仅850人,1903年22866人,到1909年已达1469412人。到1912年,全国共有学校87272所,其中,小学86318所,中学832所,高等学堂122所。” 大量新学堂的开设和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造成体育师资奇缺。相当一部分的体操课变成了以兵士体操代替整个体操,又以兵士体操中的队列、队形变换代替普通体操。 (5)癸卯学制时期体育课程的主要特点拿来主义的体育课程模式兵士体操为主的体操课程内容二、军国民体育思想及对学校体育的影响 1 什么是军国民教育思想 “军国民教育”源于“军国民主义思想” 1902年4月,沙俄向清政府提出了七项无理要求以确保东北成为其独占的势力范围,5月,日本的爱国留学生组织了义勇军,后改为学生军,再又改为“军国民教育界会”其宗旨是“养成尚武精神,实行爱国主义”。活动主要有三种:鼓吹、起义、暗杀。最终目的就是拒俄。具体的手段有学习射击、制造火药、宣传活动,比如创办报纸、组织暗杀团等。 所谓军国民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二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三是重视学校体育;四是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 我国军国民教育思想的最早发生,是由一批留日学生直接从日本引进的。如,1902年,蔡锷在《军国民篇》中提出:“军人之知识,军人之精神,军人之本质,不独限之从者。凡全国国民,皆亦具有之。” 蔡元培正式提出了“军国民教育”,他要求各级各类实行军事编制,开设以兵士体操为主的体育课程。 2 军国民体育思想下的学校体育 1906年的《学部奏宣示教育宗旨折》中,已提出要把“尚武”列为宗旨之一,并要求“凡中小学堂各种教科书,必寓军国民主义”。特别强调学校体育课应以兵士体操为主。 1911年的《请定军国民教育主义案》中,提出了对“军国民体育”的具体要求:“奏请特颁谕旨,宣布军国民教育主义;通令高等小学及与之同等以上之学堂,一律注重兵士体操;中等以上学堂,一律打靶,并讲授武学;各种学堂,体操课一律列为主课。” 1915年全国教育联合会作出的《军国民教育实施方案》中指出:“小学校学生宜注重作战游戏;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师范学校及各中等学校之体操学科的时间内,宜于最后学年加授军事学大要;中等以上学校之兵士操,最后学年宜实行射击;中等以上学校应取严格锻炼注意;各学校应表彰历代武士之遗像,随时讲述其功绩。” 矛盾先生在对自己学生时代生活的回忆中说:“当时的体操课为枪操、翻铁杠、走天桥、行军。现在想来,湖州中学的体操课,实在是正式的军事训练,远足是急行军的别名罢了。” 李泳斋回忆说:“我16岁(1918年),考入开封留美学校。该校当时开展的体育项目有足球、篮球两项,均由外国人指导。但每周两节体操课,却都是军事操。” 3 蔡元培()的体育思想(1)军国民体育思想在辛亥革命以前,鉴于民主革命的需要,蔡元培曾竭力主张实行军国民教育,提出学堂的任务就是“保国强种”。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虽“在他国已有道消之兆,然在我国,则强邻交逼,亟图自卫,而历年丧失之国权,非凭借武力,势难恢复”。“军国民教育,今日不能不采者也。” 蔡元培指出:“当民国成立之始,而教育家欲尽此任务,不外乎五种主义。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是也”。“五者,皆今日教育所不可偏废者也。” 那么,什么是“军国民”? “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 “兵士体操,军国民主义也;普通体操,则兼美育与军国民主义二者。” “余之主张,各学校应一律提倡体育,国民身体既强,临时授以‘军事知识’,亦可执干戈以卫国家。此则余对于教育前途之意见也。” 2 三育并重的体育思想 1917年,蔡元培在《浙江旅津公学演说词》中说“今言之新教育,以体育、智育、德育并重,其功效胜于旧教育十倍。人之智慧学术,皆由灵魂出,故重视灵魂,而轻视身体。今经科学发明,人之智慧学术,皆由人之脑质运用之力而出,故脑力盛则智力富,身体弱则脑力衰。新教育之所以注重体操运动,实基于此。” “西洋教育,全身皆有训练,不单独注意脑部。既有体操发展全身的力量,又有图画和各种游戏,练习耳目手脚的活动能力。” 他特别强调现代学生,应该具有“狮子样的体力”。他说:“我国自来把读书人叫做文人,本是因为他们所习的为文事的缘故,不料积久这‘文人’两个字和‘文弱的人’四个字竟发生了连带关系。”使“一般读书人所应有的健康,大都被摧毁了。羸弱父母,那能产生康强的儿女!现时我国的男女青年体格,虽略较20年前的书生稍有进步,但比起东西洋学生健壮活泼、生机勃茂的样子来,相差真不可以道里计。” “先有健全的身体,然后有健全的思想和事业,这句话无论何人都是承认的,所以学生体力的增进,实在是今日办教育的生死关键”。而“欲求增进中国学生的体力,惟有提倡运动一法。”(115) “体力的增进并非一蹴而企。试观东、西洋学生,自小学以至大学,无一日不在锻炼陶冶之中。所以他们的青年,无不嗜好运动,兴趣盎然。一闻球赛,群起而趋。这种习惯的养成,良非易事。而健全国民的基础,乃以确立。这种情形,在初入其国的,尝误认为一种狂癖;观察稍久,方知其影响国本之大。这是我们所应憬然猛省的。” 3 运动会具有独到的教育作用运动会的本身实有许多长处:第一,鼓励运动的兴会;人类的行为,不能专靠理智。在理智上我们固然知道运动的必要,但没有催发兴会的作用,或者鼓励不起来。鼓励的作用,就在运动会。不但喜欢运动的人借此加增高兴,不致厌倦;就是不大喜欢运动的人,受了刺激,也可以奋起一点。 第二,加增校外同学的社交;一校的同学交换知识,联络感情,自然有很多机会,对于他校的学生就不容易了。偶然如辩论会等,固然可以联合各校学生,但此等机会,愈多愈好,运动会就是最重要的一种。 第三,养成公德。团体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宁正直而败,毋诡诈而胜。败则反求诸己,不怨尤,不嫉妒。这种公德,人人能赞成。但不是有许多机会渐渐涵养他,难免不因临时的冲动,阻碍理智的命令。英国牛津、剑桥两大学,用运动会的规则,养成自重急公的习惯,很有成效。我们承认,凡有运动会,都可以有这种成效的。 “见各校颇有因运动会竞胜之故,特标选手,牺牲一切学科,以专练踢球、跳高等技,为母校争体面者,甚感之,以为此决非提倡体育之本意。” “在西洋有一句成语,叫做健全的精神,宿于健全的身体。足见体育的不可轻忽。不过体育是要发达学生的身体,振作学生的精神,并不是只在赌赛跑跳或开运动会博得名誉体面上头,其所以要比赛或开运动会,只是要引起研究体育的兴味;因恐平时提不起锻炼身体的精神,故不妨常和人家较量较量。体育最要紧的,是合于生理。若只求个人的胜利,或一校的名誉,不管生理上有无危险,这便失去了体育的价值。” 4 徐一冰()的体育思想浙江南浔人,体育教育家。青年时期思想激进,主张维新,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不忍“东亚病夫”之辱,赴日本大森体操学校留学,其间加入同盟会。两年后学成回国,先在高阳里设华商体操会,同时任教于上海爱国女校、湖州旅沪公学、民立中学、中国公学等校。光绪三十三年底,与王季鲁、徐傅霖在上海创办中国体操学校,次年3月招生。该校是中国早期体育教育中较规范的学校。学校共办20年,毕业生1531人,他因办学,拍卖家产,耗尽资财,曾创办《体育杂志》. (1)把体育与救国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立志挽文弱” “余忝列体操界之一分子,业此二十年,初未尝改志。” “通过体育来强民强种,伸张中华之气。” “强国之道,重在教育;教育之本,体育为先。” 徐一冰认为:人有健康强固之身体,然后有坚忍不屈之精神。 “体育不讲,人种不强,人种不强,国将安赖”。由此得出结论:“学校体操为教育之本。” 他将“增强中华民族体质,洗刷东亚病夫耻辱”作为自己所创办的中国体操学校的校训。 由于他认为体育“是为强国之道,教育之本也,”所以提出普及体育应成为一种国家行为。他说:“民强则国强,古今中外一也。故谋国民身体之健康,乃国家富强之久计。是则普及全国体育,国家焉可置之不顾!” (2)提出对体育的改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虽然徐一冰认同军国民教育,但他不同意“学校体操一科,竟以尚武为唯一之目的,以兵士为必要之教材”的做法。他说:“我国自建兴学校以来,各省教育,于知德二育之进行,及各科学之研究,十余年来,耳目一新。唯体操一科,未见成效,甚有因此而反滋流弊,足以阻滞教育之进行者有之。” ①“小学校中学校体操及游技亟宜统一教授” 他认为:“各科学之规定,由初小而高小而中学师范,原有一定章程。体操游技,何独不然。” 他指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漫无阶级”现象:“初等小学校儿童,授以兵士体操者有之;中学校学生,专以少数人之踢球赛跑为体操者有之;同一相等之学校,则体操科彼此不一。” “不明生理的次序,不知训练的方法,学生上课,视为畏途。” 他倡议:“全国一致,慎重体育。如是则为教员者,不能不专门研究,以求成绩;学生之对于此科,亦不敢不努力操练,以求进取也。” ②“学校体育亟宜革除兵士教练一门” 他认为:兵士教练,“其训练目的,无非攻战杀伐,本非学校体操保存康健之普及法也。” 况且他说:“学校兵式一科,喜延军界中人教授,此种军人,非退伍士兵,即为军队中所不齿者。品行不端,文字不知,粗暴之气,俗不可耐;以此而施教育于儿童及青年,其欲得教育良好之结果,能乎否乎?” 因此,他要求“由教育部训令革除兵士一科,专重正当运动,体操游技,全国统一,以健康活泼优美高尚为目的。” ③应注意师资的培养 “欲图改良发达学校体操一科,非先养成优良之体操教师不可。” 尤其是“女子大小学校体操科必须延聘女子教员教授。” (3)对军国民体育思潮的反思 ①“误以军事为体育” 徐一冰曾说:“鉴于各国海陆军之强盛,非提倡‘军国民主义’不足以救亡。”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学校体育一科,竟以尚武为唯一目的,以兵士体操为主要教材,以致舍本求末。其最大的害处是“误以军事为体育。” “一般无知识、无道德兵士,竟一跃而为学校教师。” 这些人“品类不齐,非驴即马,既不识教授为何物,又不知学校为何地,酗酒狂赌,好勇斗狠,无所不为。不一年学校之名誉扫地,社会之信仰尽失,学生父兄,多仇视体操一科。” “余初认上海爱国女学、中国公学教科。时校中国国文教师及同事中之年尊者,每遇余,不与语,或竟避去。余初亦茫然不解也。继校中知余能写字,亦能看书,渐悉余亦一八股出身者。于是渐渐相交谈,并告余内地学校体操教师之怪现状,为之浩叹不止。” ②“正当体育” 徐一冰认为:“吾人讲体育,须识体育为人类纯乎天然之生活。饥则思食,渴则思饮,静则思动,倦则思息。而游息,而睡眠,皆体育也。人类进化,妨碍天然体育无形,于是有体操,有运动,所以补救天然体育之缺憾,辅助人类进化之药石也,人人皆得而知之。” 因此,他在抨击军国民教育的同时,提出了“正当体育”一说,并号召全社会都来真正地重视研究体育。因为“体操一科,与生理学、心理学,有密切关系,断非无教育无知识之一二兵士可以能胜任也。而小学校为童年运动,其修养尤非从生理心理及美学上之研究不可。” 为此,他曾向当时的政府提出六点建议:第一,小学校、中学校体操及游戏,亟宜统一教授。第二,学校体育,亟宜革除兵士教练一门。第三,高等小学、中学、师范,亟应添习本国技击一门。 第四,宜由国立建设一体育专门学校以示模范。第五,各省宜由行政长官,置设学校体操视学官。第六,女子大、小学校体操游技科,必须延聘女子教员教授。 5 军国民体育思想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1)改变了我们长期以来偏重智育和德育,忽视体育的观念;(2)促进了我国近代体育课程的确立与发展;(3)促进了社会“尚武”风气的形成; (4)过于重视兵操;美国体育教育家麦克乐曾说:“现在所有体操法,是在军国主义的国内发明的,他们的目的并非培养一种完全的民族,乃是为养成士兵,造成一种机械的精神,只要机械的听从,不要活的思想。” 专题三: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的 体育课程()本节学习提纲一、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的体育课程二、实用主义体育思想及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三、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主要内容一、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时期的体育课程(一)壬子癸丑学制时期的体育课程() 1什么是壬子癸丑学制民国成立伊始,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就颁布了一些有关学校教育的法令,对清末教育进行重要改革。如《普通教育暂行办法》、《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等,历史上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二)壬子癸丑学制时期体操课程的特点 1 民国初期基本上沿袭了清末的体操课程 2 民初体操课程仍然以兵士体操为主 3 民初体操课程内容安排的科学性明显提高例如,随年级增高,体操课程内容呈现:适宜之游戏——渐加普通体操——时令游戏——加兵士体操——户外运动或游泳(课内或课外)。特别是规定的“在体操教授时间或时间之外,授适宜之户外运动或游泳。”这即是说在体操课上,出现了“非体操的近代欧美体育性质的内容”。此外,这也是第一次在官方课程文件中,对课外体育活动做出了规定。 4 武术正式进入体育课程 1914年,徐一冰在《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中,建议将武术列为高等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正课。 1915年,北平体育研究社也在“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委托北平教育会代为提出《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的议案,批评当时学校体育“皆袭他人之形式,未克振己国之精神。” 同年(1915年),教育部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 5 民初学校体育中出现“双轨现象” 壬子癸丑学制所规定的体操课程主要以兵士体操和普通体操为主,学校按照规定实施。但是不少学校还开展了以田径、球类为主要内容的课外体育活动。课内外两种不同体系的体育内容并存于学校体育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学校体育的双轨现象。二、壬戌学制前后的体育课程()(一)什么是“壬戌学制” 1922年11月1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令》,1922年是“壬戌”年,该学制就被称为“壬戌学制”,次年9月公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该学制以“实用主义”为指导思想,依照美国学制拟定 (二)为什么要制定“壬戌学制”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初期,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2 军国民教育和兵士体操的衰落 1918年,积极实行军国民教育的德国在世界大战中战败,不少人认识到军国民教育实质上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军国民教育和兵士体操的急剧衰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输入。 1919年,全国教育联合会第5次会议提出:“近鉴世界大势,军国民主义已不合于教育之潮流,故对学校体育应加以改进”。并通过了《改进学校体育案》,主要内容有:减少兵操时间,增加体育时间,实行20分钟体操及课外活动;增加体育经费;注重师范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成绩,当以学校学生体力如何及学生之病数多寡为标准,不当以运动会胜负为断; (三)壬戌学制下体育课程及特点壬戌学制正式把“体操科”改为“体育科”,体育教材以田径、球类、游戏、体操为主,完全剔除了兵士体操。 壬戌学制下的体育课程,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1 从课程设置看,体育课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2 体育课程的名称由“体操科”改为“体育科” 3 体育课程目标明确提出了“顺应儿童爱好活动的本性”、“发展个人之本性及人格” 4 在课程内容上,废除了中小学的兵操,以田径、体操、球类、游戏等为主要教材 5 开始重视体育教学法的研究如:初段:准备运动——中段:主运动——后段:整理运动 6 课程实施过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体育课内容仍然以兵士体操、普通体操和游戏为主。 7 “选手体育”在学校中有所发展 8 开始着手进行体育教材建设 二、实用主义体育思想及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1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1)儿童中心 “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 杜威认为:初生儿童就秉赋爱好活动的性能,并能够依凭活动结果带来的苦乐而调整其活动和控制其活动,借以适应环境的需要。儿童天赋的这种潜在动力是强烈的,教育必须尊重和利用它。 他说: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社会是教育的归宿点,正像两点之间形成的一条直线一般,在教育出发点的儿童和教育归宿点的社会之间,形成了教育历程。杜威指责当时学校把教育历程错误地理解为教师告诉和学生被告诉的事体,不激发儿童自动求知的本性,却驱使儿童被迫地诵习代表事物的符号,即书本,硬以外在力量取代儿童潜在的动力。 他认为,这种不调动儿童内在动力而填鸭般地灌输知识,无异于强迫没有眼目的盲人去观看万物,无异于将不思饮水的马匹牵到河边强迫它饮水。这种忽视天性和压迫天性的教育显然是愚蠢的。 如果从儿童现实生活中进行教育,就会叫儿童感觉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他们自愿学习和能够正真理解这些事物在生活中的真正意义,这种教育乃是真是的,生动活泼的,而不是残害心智的。 (2)教师是教学的指导者、领导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师不仅应提供一个能促成儿童发展的课程与教学情境,还要给予儿童本能和冲动以适当的刺激,并且引导儿童进行生动的个人体验。同时他明确批评在课程与教学中对儿童的放任行为。 领导者:教师不是旧式权威模式下独裁的统治者,而是依靠其广博深刻的知识、成熟的经验、对学生需要和特点的了解,明智地实施课程与教学。当然,这需要避免教师滥用职权,强迫命令学生,教师应多听从学生的建议,把学生的合理化建议整合进课程与教学实施计划中。 组织者:教师应在积极参与中有艺术地组织各项活动,以保证学生的活动顺利进行。 (3)做中学杜威说:“思维起源于疑难”,就是说人在生活中遭逢难题而从事解决,才进行思维,不是为思维而思维和为真理而真理。真理和生活需要分不开,探求真理不能脱离实践经验。 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疑难问题,而力求克服,自然引起他们高度注意。儿童的知识虽然贫乏,但当他全力以赴探讨感觉需要解决的疑难时,他会像真正科学家那样肯于动脑筋和费心血。实际上,锻炼良好的大脑比在大脑中堆放不能消化的公式和定理有价值得多。 杜威认为,从别人口中听来知识并非真正获得知识,因为儿童坐在固定的座位上,静聆讲解和记诵课本,全然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单凭教师灌输去吸取与生活无干的教条,绝谈不上掌握知识,谈不到积极、自觉和爱好、兴趣,更不能自由探索和启发智慧。 杜威坚决反对这种把“学习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体”,他认为教学不应是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传授的各科知识或教材都是对人类长期积累的文化遗产经过逻辑加工而成的,是教师预制完善的向儿童讲授的分门别类的原则或理论。这些教材皆是许多年代科学研究的产物,而不是儿童活动的产物。它们超越了儿童的生活、生长和经验,儿童对它们是感觉不到需要和兴趣的。 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和总体,可是一到学校,多种多样的学科便把他的世界加以割裂和肢解了。为纠正这种错误,杜威提议:“学校科目的互相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具体说,学校要“安排种种作业,如园艺、木工、烹饪等,把基本的人类事务引进学校,作为学校的教材”。这就是“做中学”。 在“做中学”,做是根本,没有做则儿童学习无有凭借。他说教师指导儿童通过种植花木而学习栽培的经验,通过给洋娃娃做衣服而学会缝纫的经验,就是把儿童在自由时间所做的事纳入学校课程之中,充分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叫他们以活动为媒介而间接地学到知识。 2 什么是实用主义体育思想?实用主义体育思想认为,体育就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体育手段和方法上,主张采用更自然、自愿、活跃的运动方式。 3 实用主义体育思想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1)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军国民体育,抵制了军事化体育的实施;(2)它确立了体育作为教育在学校中的地位; (3)促进了教材改革实用主义体育思想反对强制、呆板、枯燥的体育活动方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运动兴趣,反对兵操类的活动方式,倡导田径、球类等欧美近代体育活动。 (4)促进了教法改革如在体育教学方法方面,当时比较流行“设计模仿法”和“分组教学法” 所谓“设计模仿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模仿设计好的一些职业动作(如打猎、捕鱼、伐木等),以此代替体育活动。 所谓“分组教学法”,是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一种运动或游戏,然后选择相同运动或游戏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分组活动。三、毛泽东《体育之研究》的主要内容毛泽东于1917年4月在《新青年》第三卷2号上,发表了以“二十八画生”署名的著名的体育论文《体育之研究》。 (一)释体育 “体育者,人类自其养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 (二)体育在吾人之位置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 。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其载知识也如车,其寓道德也如舍。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小学之时,宜专注重于身体之发育,而知识之增进、道德之养成次之。中学及中学以上宜三育并重 。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之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三)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故愚观现今之体育,率·多有形式而无实质。非不有体操课程也,非不有体操教员也,然而受体操之益者少,非徒无益,又有害焉。教者发令,学者强应,身顺而心违,精神受无量之痛苦,精神苦而身亦苦矣,盖一体操之终,未有不貌瘁神伤者也。 欲图体育之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之自觉不可。 (四)体育之效 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筋骨者,吾人之身;知识,感情,意志者,吾人之心。身心皆适,是谓俱泰。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 (五)不好运动之原因 今之学者多不好运动,其原因盖有四焉:一则无自觉心也。一则积习难返也。一则提倡不力也。一则学者以运动力可羞也。 (六)运动之方法贵少 应诸方之用者其法宜多,锻一己之身者其法宜少。 (七)运动应注意之项 兴味者运动之始,快乐者运动之终;兴味生于进行,快乐生于结果。二者自异。 运动所宜注意者三:有恒,一也;注全力,二也;蛮拙,三也。 专题四: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学校体育 () 本节学习提纲一、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课程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及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一、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体育课程 1929年:“暂行课程标准” 1932年:“正式课程标准” 1936年:“修正课程标准” 1940年:“重新修正课程标准” (一) 暂行课程标准时期的体育课程 1关于体育课程(1)课程设置与学科比重(以小学为例)小学:共设置9门学科。低年级体育每周150分钟,排第2位;中年级体育每周150分钟,排第3位;高年级体育每周180分钟,排第3为。此外,规定课外体育活动,每天约2-3小时。 (2)体育课程目标 1929年颁布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小学、初中、高中的体育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发达身体,谋全体的正常发育;发展运动能力,养成运动技能,培养以运动为娱乐的习惯;培养诸多方面的个人品德和团体精神; (3)体育教材(以小学为例)小学:“体育教材选择,应根据儿童的身体、年龄和技术的高下;并需适合儿童生活的需要。……须以兴趣为主。 ……我国固有的儿童游戏,地方固有的儿童游戏,应尽量提倡。”并规定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次运动会。 2 课程演变和特点(1)1929年教育部颁发的《小学暂行课程标准——小学体育》、《初级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高级中学普通科体育暂行课程标准》3个体育课程标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学科形式颁布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也是在国家正式颁布的课程文件中,第一次把以往的“体操课”改为“体育课”,并一直延续至现在。 (2)从体育课程目标看,基本包括三个方面:身体、运动能力、品德。如发达身体,锻炼体格;养成生活上必需的运动技能,培养以运动为娱乐的习惯;培养勇敢、诚实、公正等品德,互助等团体精神。 (3)明确把体育课程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类。详细规定了课内和课外的教学时间。例如,小学中低年级每周150分钟,高年级每周180分钟;课外每天至少2-3小时的活动。(4)课内教材内容增加了球类、田径、器械运动等。课外内容分为课外运动、日常姿势比赛、定期运动会等。 (5)提出按一定标准(如高中按年龄身高体重)进行分组上课的方法。 (二)国民党政府时期体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国民党统治时期颁布了许多有关体育课程的法规文件,进行了5次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其实施情况如下:《河南学校体育情况的回忆》中这样描述了当时学校体育的状况: 以上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国民党统治时期体育课程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实施,一般学校都有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即使在抗日战争日期的困难条件下,有些学校仍然能坚持上体育课,坚持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 但是,多数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不认真,没有教学计划,甚至每课教学事先都无计划,教材多不按规定进行。一般中学,上体育课以打球为主,主要是篮、排、足球,上课点名后,进行几分钟的队列训练和准备体操,就分为几组自行打球,教师在一旁观望或做裁判,形同放羊,称为“放羊式”教学。 田径教材只是在学校开运动会以前,临时安排几次教学。器械体操教材,一般学校由于缺乏设备,学生多不感兴趣,更不受重视。总之,尽管国民党政府颁布了不少体育课程文件,对体育课程的目标、内容等都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实际上一般学校并不重视,不认真执行或难于执行,使得这些体育课程法规、文件及要求,仅仅停留在文件上,得不到全面实施。二、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及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一)自然体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卢梭着力对当时社会扼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进行批判,强烈呼吁使教育回归自然。他在《爱弥儿》中宣扬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有天赋的自由、理性和良心,顺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所以教育应受天性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标。 (二)自然体育思想的内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认为: “体育是教育的一种形式”,“体育是以身体大肌肉活动和适当的环境为工具,而谋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 “体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形态,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因而体育应当促使人们善用闲暇、丰富生活,使生活美满和幸福,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人类的跑、跳、投、攀爬等活动都是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纯属自然本能动作,而自然体育究其源头也是原始状态下的体育。它所包括的基本动作如跑、跳、投、攀爬等都是古代人类生活经验的遗传,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所必要的本能活动。 (三)自然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学校体育的积极影响 1 确定了学校体育教育化、生活化和自然化的指导思想教育化:根据自然体育“体育即教育”的观点,许多学者认为,我国提倡体育的目的在于“通过身体活动来教育人,认为体育之意义非仅身体之锻炼,乃从身体各种大肌肉活动中供给教育之机会。” 强调体育为教育服务,为实现教育目的,如社会道德、基本生活技能、善用闲暇时间,公民态度培养等而进行体育活动。反对为体育而体育,为锻炼而锻炼,并认为增强体质是体育之副产品。 生活化:体育应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应使学生善度闲暇,调节生活。同时指出:“生活是等于技能、理想、态度、习惯的总和,因此,生活化体育不仅偏重于技能的训练,尤须注重体育理想、态度和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离开学校,还有爱好体育的习惯和态度。” 自然化:“人造体育以成人做标准,为专制阶级服务,养成学生无意识的绝对服从,这种呆板的、整齐的、预定的、命令式和被动式的体育,不适合儿童的心理生理需要,不能提供给儿童自由发展的机会,只能把学生培养成木偶式的士兵。” 因此,提倡用自然化体育取代人造体育,并认为自然化体育包括动作的自然化、方法的自然化和环境的自然化。 2 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更呈多样化在自然体育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从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学校体育的功能。如,“体育之效果有五方面,即卫生之效果、生理之效果、心理之效果、技能之效果和矫正之效果。” (四)自然体育思想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消极影响 1 忽视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和功能; 2 过于强调儿童需要,放羊式教学流行; 3 助长了“选手体育”; 专题五: 新中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本节学习提纲一、建国初期的学校体育()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学校体育()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体育()四、历史性转变时期的学校体育()五、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校体育()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的学校体育() 一、建国初期的学校体育 () 1 哪些因素积极推动了建国初期学校体育的发展?(1)毛泽东“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 1950年6月19日,毛泽东主席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强调“要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营养不良,宜酌增经费。学习和开会的时间宜大减。病人应有特殊待遇。全国一切学校都应如此。” 1951年1月15日,毛泽东再次就学生健康问题致信马叙伦说:“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 (2)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3)毛泽东号召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 (4)《宪法》为开展学校体育作出了法律保障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国家特别关怀青年的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2 建国初期的体育课程具有哪些新的发展?(1)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为制定统一的体育教学大纲,教育部于年组织力量翻译了苏联中小学和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大纲。 1954年,教育部建立了编订全国统一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机构——体育教材编辑组。编辑组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苏联的有关资料,并以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编订了全国统一通用的各级学校体育教学大纲。 (2) 体育教学思想从“为体育而体育”、“单纯技术观点”、“凭兴趣出发”的观念,转向为增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学生身体,为劳动生产和国防建设服务的观念。如,1954年北京师范大学女附中张婉容老师说:“以前我关心的学生只是几个少数成绩好的运动员。他们跳多高、跳多远、跑多少秒、姿势上哪有毛病,我都知道的很清楚。但学生的健康、学习、思想和生活方面怎样,就不了解了。” (3)体育教学内容不再是单纯按教师一技之长,学生兴趣和学校设备条件确定,而是按教育方针、体育教学目标确定,逐步实现了从内容单调、“注重锦标”向内容全面、多样转变。其中在“四段教学法”、“情景教学”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和有益经验。 3 建国初期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哪些新发展?(1)创编和推广了我国第一套广播体操(2)实施《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苏联《劳卫制》是1930年由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发起提出的。它的目的是促使苏维埃人民身体的全面发展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苏维埃人民成为健康的、勇敢的、乐观的、祖国的忠实保卫者与共产主义社会的积极建设者。 1954年,国家体委制订和公布了《准备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并要求“在全国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中,有准备有计划地推行《准备劳动和卫国》体育制度。” 教育部、卫生部规定:“凡试行《劳卫制》的学校,均应以《劳卫制》为中心,把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早操”等有机统一起来。 《劳卫制》,全称是“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学自前苏联,是国家体委为了增强青年学生体质而颁布的体育运动标准。 《劳卫制》等级分三档,分别是“少年级”、“一级”和“二级”。主要包括100米、三级跳远、1500米、3000米、跳高、双杠、单杠、游泳在内的8-10个体育运动项目。 当时对初一、初二学生的要求是要达标少年“劳卫制”,初三及技工学校以上的要达标一级“劳卫制”。 为了彰显学生通过“劳卫制”锻炼的成绩,“劳卫制”有证书、证章。凡通过一个级别检测都能获得一张精美的证书和一枚证章。证书和证章是健康的标志,每个通过“劳卫制”的学生都非常珍惜。一级证书主色为黄色,二级红色,三级紫红 具1955年底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200百余所学校推行《劳卫制》,180余万学生参加锻炼。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和苏联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分歧,加上接踵而来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与副食品严重短缺,国家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学校的体育运动大多减少或停止,“劳卫制”也不了了之。1964年,中央正式废除“劳卫制”名称,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4 学校体育师资的培养取得了哪些进展?(1)办好体育系,培养体育师资 到1956年,体育系在校学生从1950年的几十人增加到2000多人,每年为各级学校输送体育师资1000多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聘请苏联专家培养高层次学校体育人才和骨干 1954年,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专家凯里舍夫到北京体育学院讲授苏联体育教育理论,培养了二十九名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生。 之后,北京、上海体育学院又聘请了体育教育理论、运动生理学、人体解剖学、田径、体操、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等专业的苏联专家前来讲学,先后共培养200多名研究生,对我国体育系科建设和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的学校体育 1 社会背景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家工作重点开始转向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1957年“反右扩大化” 1958年“大跃进” 1959年“三年自然灾害” 以及国际上中苏关系恶化、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反华。 2 这一时期,体育教学的状况如何?(1)普及“四红”、“双红”运动 “四红”:中学除病残外,100%的学生分别达到“劳卫制”一级、二级、等级运动员和普通射手的标准。 “双红”:小学除病残外,100%的学生分别达到“劳卫制”少年级和少年级运动员的标准。 (2)自然灾害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学校主要开展早操、课间操及运动量小的体育活动,有意识地降低学校体育活动的要求,对灾情严重的地区暂时减少或停止体育课。 3 这一时期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如何?(1)“为祖国健康的工作50年” 1957年,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在校体育干部会上发表《为祖国健康的工作50年》的讲话,指出: “体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大学,除了要培养青年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掌握业务的人才以外,还同时必须是体魄健全的能劳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希望每个同学有个健康的身体,在大学毕业后要争取至少健康的为祖国工作50年。”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当时的清华园里,每到下午规定的锻炼时间,同学们都纷纷走出课堂、宿舍、图书馆,到操场上去,长跑的人群象一条长龙络绎不绝。 “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清华园的体育锻炼热潮,而且在北京高校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北京高校提出:“人人上操场,天天都锻炼,班班有计划,个个有目标,争取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 (2)颁发《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由于周恩来总理曾提出,《劳卫制》这个名称是直译的,不符合我国习惯。于是,1964年国家体委在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据顶将其名称改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其中内容、标准同1958年颁布的劳卫制条例基本相同,只是取消条例中男子30岁以上,女子26岁以上的年龄组。 4 师资培养的状况如何?(1)体育院校数量剧增如,1959年高等体育院校从原有的6所,增加到18所,1960年又发展到29所。1963年调整为10所:即,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天津、哈尔滨、南京、广州体育学院 (2)培养目标出现了对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过高要求的倾向如,北京体育学院撤消了原有的体育系和运动系,按运动专项设系,成立了6系:体操系、田径系、球类系、武术系、水冰系、体育理论系。同时重新调整课程设置,安排各科之间的比重,特别是学、术科比例发生重大倾斜。 即必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95%,选修课学时仅占5%。在必修课中,技术课学时占64%,政治课占13%,外语课占7%,理论课占16%。在技术课中,专项课约占70-75%,普修课约占23-30% 这种办学思想,导致了以技术好坏来衡量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以培养等级运动员的数量来衡量教学质量的还坏,以技术达标来衡量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其结果造成了,体操专业学生只练习体操,许多学生田径百米跑测试成绩不及格。学足球专业的守门员只练守门,不会教足球,不会其他项目。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体育 () 1 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成就被否定 1971年,“四人帮”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对“文革”以前建国17年来的教育概括为“两个估计”: 估计一:认为解放后17年推行的是一条反革命教育路线,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估计二:认为教师队伍中的大多数和解放后培养的大批学生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这一时期,许多从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教授、教师、领导干部,被错误的当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走资派,而受到了残酷的批斗;学校体育卫生的组织机构,师资队伍和场地设施等,遭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2 体育教学秩序被打乱 1966年,在“停课闹革命”的冲击下,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大多数地区和学校的体育课被取消,体育活动被停止。 3 课外体育活动遭受破坏受“无政府主义”的干扰,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损失严重,大量被占用和毁坏。 1969年前后,学校的课外体育活动主要是“民兵训练”、“学军活动”和参加一些劳动,如“挖防空洞”等。 四、历史性转变时期的学校体育 () 1 扬州会议的召开及其历史意义 1979年5月15日-22日,由教育部、国家体委、共青团中央联合在江苏扬州召开了全国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 扬州会议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校体育卫生工作会议,是“文化大革命”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在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教学研究、实施管理等多方面的一次全面拨乱反正的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步入了法制化建设和管理的新阶段。 (1)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地位,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如,教育部部长蒋南翔在开幕式上讲话指出:有一种说法,把音乐、体育、美术,叫做“小三门”,我们搞教育工作的同志们,不应该有这种观点。体育,它不但不是什么“小三门”,也不应该把它仅仅看成一门普通的课程。 德育、智育、体育三育之中,它是其中之一;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三好”之中,它占一条。一个学校,如果体育活动搞得热气腾腾,不仅能保证学生有充沛的精力搞好学习,也有助于形成蓬勃向上的校风。 会议认为:学校开展体育、卫生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要从实际出发,认真上好体育课;抓好每天一小时的锻炼,建立、健全业余训练制度,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注意体育和卫生相结合。 (2)加强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与队伍建设会议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应建立一定工作机构,调配必要的工作干部;各级体委、卫生、共青团组织也应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配备必要的干部,互相配合,共同做好这项工作。学校的主要领导也须关心和过问体育工作,同时应该有一位领导干部具体分管体育工作。应该把抓好学生的体育工作,明确规定在班主任工作职责范围之内。 (3)加强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制度建设会议讨论和制订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 这几个《暂行规定》是在总结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新时期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对学校体育卫生的任务、教学、课外体育与训练、师资队伍、经费、领导、管理等作出的规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较系统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专门法规,为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制度化管理打下了初步基础。 2 制订《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1978年,教育部颁发《十年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十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这部大纲有以下特点:(1)以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2)打破以运动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3)强调因地质宜,从实际出发 3 提出“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锻炼” 198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有1小时体育活动的通知。并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认真贯彻通知精神,落实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 五、改革开放时期的学校体育 () 1 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三个为主”的指导思想 1982年,教育部长何东昌在体育司工作汇报会上,就如何抓好学校卫生工作,作重要讲话,指出: “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三个为主’,就是以增强体质为主、以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 2 发布、实施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于1990年由国家体委、国家教委发布实施,该条例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如“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普通中小学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该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制订的关于学校体育工作最全面的行政法规,是检查和评估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根本依据。该条例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工作走向正轨,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对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3 形成了多元化的学校体育思想 “增强体质为主”的学校体育思想 “掌握技能为主”的学校体育思想 “整体效益”的学校体育思想 “快乐体育”的学校体育思想 “成功体育”的学校体育思想 “终身体育”的学校体育思想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的学校体育 () 1 学校体育工作走向法制化轨道如,1995年《体育法》规定:“学校必须开设体育课”、“学校必须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合格的体育教师,保障体育教师享受与其工作特点有关的待遇”。 “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配备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学校体育场地必须用于体育活动,不得挪作他用。” 2 开展“中小学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实验” 1996年,国家教委下发实验《“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的方案》的通知。 “两类课程整体教学改革”是以整体的观点,将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统一于课程范围,并将具有两类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体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的新的课程思想,其目的是更有效地达到全面发展身心,培养体育能力。 整体教学改革的“整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两类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二是两类课程内容相互联系、渗透,体育学科类课程与体育活动类课程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发展。体育学科类课程是体育活动类课程学习的基础,体育活动类课程是体育学科类课程的运用、深化和发展。

:这是一个关于我国体育发展史介绍PPT,主要介绍了中国参加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情况,1952年7月17日新中国参加奥运会内容,发生的国际奥委会与中国就台湾问题产生的问题,1958年奥运会、1968年的奥运会、1980年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4年第23届洛衫矶奥运会、1988年汉城奥运会、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参赛情况,国家体育场介绍,国家游泳中心介绍,五棵松体育馆介绍等等内容。中国体育发展史 10小组 1948年7月,英国伦敦第十四届奥运会 。中国派出了33名男运动员参加了篮球、足球、田径、游泳和自行车共 5个项目的比赛,都未能取得名次。足球比赛中国队首轮便以0-4负于土耳其队而淘汰。篮球队在全部23队中名列第18。游泳选手吴传玉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落选。 自行车选手何浩华在1000米争先赛中因摔伤而落选。1952年7月17日,国际奥委会通过了邀请中国运动员参加本届奥运会的决议,可当邀请电报发到中国时,距离奥运会开幕却仅剩几个小时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中国迅速组建了一个40人的代表团,欢迎点击下载我国体育发展史介绍PPT。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