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ps外发光是这样的呢?

点开后应该有柔和和精确两个选项。

柔和的数学模型相对复杂,目测发光范围和选取边缘的曲率变化有关。

换句话说,选取边缘弯曲的程度越大,发光半径就越小,接近直角的发光半径就比直线中间的发光半径小

方便你理解,这基本上等同于把原选区模糊后再发光的效果。当然,这个描述在“扩展”和“范围”取极限数值时是不成立的。

这里为了方便讲解,大部分讲解采用精确选项。

精确选项的发光范围是固定的。

换句话说,发光区域的最外围 到 选区边缘 的最短直线距离是相等的。

(同等参数下,柔和(左)和精确(右)的区别)

等高先选项控制的是发光区域相对发光半径的α值,你可以理解为相反的透明度。

(一条线性的等高线,从左往右逐渐变得不透明)

(一条曲线等高线,从左往中间逐渐变得不透明,从中间往右又逐渐变得透明)

(另一条反向曲线等高线,从左往中间逐渐变得透明,从中间往右又逐渐变得不透明)

为了方便说明,后面会用到曲线等高线。

在此之前,提一下“扩展”下方不难理解的“大小”选项,定义的是发光的最大半径。

发光范围就是从选区边缘开始到这个半径为止。

而在“范围”为100%的条件之下,“扩展”选项调节的是,在这个最大半径范围内,等高线中表示的函数相对选区边缘的中间位置。这进一步又定义了等高线靠近选区的边缘,到选区边缘的填充范围。

(扩展为50%的时候,等高线的中间位置在边缘到最大半径的正中间)

(扩展为0%的时候,等高线的中间位置在选区边缘,右边一半就被切掉了)

(扩展为75%的时候,等高线的中间位置在边缘到最大半径中间的75%的位置,而等高线定义区域的宽度被限制为 [(100%-75%)*2] ,也就是50%,从正中间到最大半径。而从正中间到选区各范围内,被填充为等高线最右边的极值)

(等高线最右极值为0,从正中间到选区各范围内被填充为完全透明;极值为50%,从正中间到选区各范围内被填充为半透明)

(扩展为100%的时候,等高线的中间位置在最大半径边缘,且半径为0;发光区域被全部填充为等高线最右极值)

范围定义的是等高线所占区域,占整个发光区域的百分比,也就是等高线在实际发光区域的宽度。

这两个函数在前面提到的“精确”方法中,如果你脑子转的过来,可以发现,在范围是100%的情况下调节扩展,和在扩展是0的情况下调节范围,两者从数学上其实调节的是一个东西。

之所以题主觉得两者没区别非常困扰——因为两者是在不同尺度下调节同一个东西。

而在实际使用中,最恰当的方法是先设定好“扩展”的范围,从0到100找到合适的均质填充半径,再调节“范围”,从50到两边达到合适的渐变宽度效果。

虽然在精确方法时两者非常相似,但是“扩展”和“范围”的区别,可以在使用柔和方法时,通过极值明显体现出来。

}

PS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工具给图片添加好玩的创意特效。而一些用户在使用软件的时候,不知道PS怎么制作外发光排除效果,下面非凡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相关的技巧,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PS怎么制作外发光排除效果

2、在PS中打开所需图片“文件-打开”

3、在图层工具中点击右键找到混合选项(注:图层工具中小锁需打开)

4、在样式中找到外发光,并选择

5、将混合模式修改为排除,并设置其他参数

以上就是PS怎么制作外发光排除效果的全部内容了,非凡软件站为您提供最好用的软件教程,为您带来最新的软件资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用ps做出发光效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