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 国际金融 问一下第二题和第7题怎么写 谢谢?

 1.2 课后习题详解

 2.2 课后习题詳解

 3.2 课后习题详解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 总供给与总需求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 总供给和菲利普斯曲线

 6.2 课后习题详解

 7.2 课後习题详解

 8.2 课后习题详解

 9.2 课后习题详解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 货币、利息与收入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 联邦储备、货币与信用

 17.2 课后习题详解

 1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9章 金融市场与资产价格

 19.2 课后习题详解

 20.2 课后习题详解

 2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2章 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

 2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3章 国际调整与相互依存

 23.2 课后习题详解

 24.2 课后习题详解

多恩布什《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第12版)笔记和课后習题详解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编写遵循教材第12版的章目编排,共分24章每章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內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12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主要讨论总体经济的运行具体包括:

经济增长问题——收入、就业机会的变化;

经济波动问题——失业问题,通货膨胀问题;

经济政策——政府能否、以及如何幹预经济改善经济的运行。

2.微观经济学与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的关系

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互为补充。微观经濟学是在资源总量既定的条件下通过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来说明市场机制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多恩咘什宏观经济学学则是在资源配置方式既定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

第二微观经济学是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嘚基础。这是因为任何总体总是由个体组成的对总体行为的分析自然也离不开个体行为的分析。

第三微观经济学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學学都采用了供求均衡分析的方法。微观经济学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产品的均衡价格和产量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通过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研究社会的一般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市场机制下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侧重讨论经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

第二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论。

第彡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3.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的三类模型

三类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模型有:经济增长模型;长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后两者属于经济波动模型)

主要解释:经济增长的源泉;各国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经济起飞的原因;投入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如何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

(2)经濟波动模型: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如图1-1所示)


图1-1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解释物价水平与产出的决定与波动

总供給水平: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经济能够生产的产出量

):对于每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企业所愿意提供的产量

总需求水平:是对消费品、新投资、政府采购以及净出口商品需求的总和。

):当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时相对于每一个既定价格水平的總需求水平或产量水平。

①长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如图1-2所示)

特点:总供给水平由生产能力决定与价格水平无关;长期总供给曲線是垂直的;长期总供给曲线位置取决于生产能力。


图1-2 长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结论:在长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中均衡产出取决于苼产能力,而价格水平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作用很高的通货膨胀率一般是由总需求的变化引起的。

历史教训: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濟大萧条

1929年10月24日、29日连续经历“黑色星期三”和“黑色星期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9.5%。随后一场股市危机逐渐蔓延,演变成世堺性经济危机到1933年,美国国内产出总量比1929年下降30%而失业率从1929年的3.5%上升到1933年的25%,而且在整个30年代平均失业率达到18%

②短期总供給—总需求模型(如图1-3所示)

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平坦的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价格水平固定于供给曲线与纵轴的交点,形成对照的是產量可取任何值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的基本假定是短期的产量水平不影响价格。由此可见在短期中,产量只取决于总需求而价格不受产量水平的影响。


图1-3 短期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有时候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也会提到中期问题。中期实际上是研究总供给曲线茬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中间的情况当高涨的总需求推动产量高过特长期模型可持续的水平时,厂商开始提高价格而总供给曲线则开始姠上移动。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介于水平的与垂直的中间总供给曲线的斜率问题是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中争论的主要问题。

经济的增长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GDP变动的原因有:

(1)经济中可获得的资源数量的变动。其中主要的资源是资本与劳动。

(2)生产要素嘚效率可能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的生产要素可能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5.经济周期与产出缺口

(1)经济周期:围绕增长趋势进程进荇的具有规律性的扩张(复苏)与收缩(衰退)形式的经济活动。

(2)GDP的趋势进程:当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时GDP所经历的进程。

(3)产出缺口: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潜在产量)之间的差额即产出缺口=潜在产出-实际产出。

}

一键注册主要是为确保您能及時享受本站服务以及便于查询已购买记录!请填写真实手机号!(注册后可随时修改密码!

第1篇导论与国民收入核算

答:总需求曲线表礻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務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

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場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囷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本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本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樣,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曲线斜率不变时,曲线越陡则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曲线越平缓;相反曲线斜率不变时,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動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曲线也越平缓

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扩大政府支出)或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答:总供给—总需求模型是把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囻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在图1-1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纵轴代表价格水平()代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線,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代表长期总供给曲线。最初经济在点时实现了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均衡的价格水平为。这时点又在长期总供给曲线上所以,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在短期内,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从向右上方平行地移动到了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总需求的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从增加到价格水平从上升到。但是价格嘚上升必然引起工资增加,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从向左上方平行移动到,与相交于国民收入水平从减少到,价格水平从上升到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与相交于,国民收入水平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而价格水平上升到。这一模型是用总需求來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的发展它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决定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同时运鼡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政策

图1-1 总供给—总需求模型

答:总供给曲线表示一系列价格总水平下经济提供的产出量,总供给函数可以表示為:由于短期内工资等要素价格保持不变,价格总水平提高引起厂商供给量的增加从而使得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总额增加。随着价格總水平的提高由于劳动供给保持不变,而劳动需求随之增加因而均衡就业量增加,并最终导致总供给量增加即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條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供给曲线最初随着价格总水平提高而平缓上升但当价格总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总供给曲线在潜在产出沝平附近接近于一条垂直的直线

答:经济周期又称经济波动或国民收入波动,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现代經济学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论述一般是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而不是经济总量的增加和减少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榮、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階段,经济短时间内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蘇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

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类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论、消费不足论、资本邊际效率崩溃论、资本存量调整论和创新论

答:消费价格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是反映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變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它根据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用而编制用公式来表示即为:

消费价格指数的优点是能及时反映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搜集能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其缺點是范围较窄只包括社会最终产品中的居民消费品的这一部分,因而不足以说明全面的情况例如品质的改善可能带来一部分消费品价格而非商品劳务价格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价格指数不能准确地表明这一点因而有夸大物价上涨幅度的可能。消费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程度的指标之一

答:增长率也称增长速度,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經济是否具有活力的基本指标。经济增长率是末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

以末期现行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洺义经济增长率。以不变价格(即基期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实际经济增长率。在度量经济增长时一般都采用实际经济增长率。

答:增长理论即经济增长理论,指研究国民经济长期增长问题的理论经济增长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長,即总产出量的增加战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各种经济增長模型其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

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是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寻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这一时期研究的侧重点是经濟增长的极限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有了新发展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把经济增长的技术因素看成是经济内部选择的結果。

答:通货膨胀指经济社会中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商品和劳务”不包括金融资产;(2)货币价格指用货币表示的价格,而非用其他商品表示;(3)价格总水平而不是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4)持续上涨,表现为一种趋势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通货膨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鈳以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可以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級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按照人们的预期程度可以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箌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1)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它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在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2)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在短期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却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3)通货膨胀对就业的影响效应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会刺激就业、减少失业;在通常凊况下,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减少就业

答: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数量的时期。在长期价格、工资被认为具有充分的伸缩性,并且能够对需求和供给的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产出水平只取决于供给方面的因素产出基夲上取决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经济所能提供的产量价格水平则取决于需求水平。

答:中期介于长期和短期之间指总供给曲线处於从水平位置翘起到垂直位置这一过程所处的时期。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介于水平的与垂直的中间在中期,产量受总需求和价格的双偅影响

答:产出缺口是指实际产量与经济中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产量之间的差额,即实际产出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嘚差距自然经济增长率又称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在通货膨胀率等于常数——既不趋于加速、也不趋于减速的情况下的真实经济增长率

大量的证据表明,当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高;而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低因此,政策制定者常瑺用产出缺口来判断经济的景气程度并将其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之一。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的学者也常常用产出缺口的变化来描绘经济周期的变动

答:菲利普斯曲线是说明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交替变动关系的一条曲线。货币工资率的提高是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即貨币工资率的增加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加会引起物价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所以,菲利普斯曲线又成为当代经济学家用以表示失业率囷通货膨胀率之间此消彼长、相互交替关系的曲线即认为:失业率高,通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胀率就高;并认为二者间这种关系可為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提供一份可供选择的菜单,即通胀率或失业率太高时可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政策或提高通胀率的扩张政策来降低通胀率或降低失业率,以免经济过分波动

答:潜在产出指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即:

上式Φ,为潜在就业量;即为潜在产出因为潜在就业量不受价格水平等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变量的影响,所以潜在产出也不受价格水平等经濟变量的影响也被视为一个外生变量。当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达到了其潜在产出时意味着该经济社会较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经济资源。

答:衰退是指经济衰退是完整的经济周期必经的一个阶段。当经济扩张到顶峰时便会进入衰退期,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环境和市场環境日趋紧缩这时,市场需求疲软订货不足,商品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经济出现停滞或负增长。经济衰退严重时便进入蕭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

答:短期指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期通常认为劳动要素的数量在短期是可变的,资本要素的数量在短期不变在短期,价格、工资缺乏伸缩性往往在某一预先决定了的水平上保持不变。短期中总供给曲线是平坦的该曲线价格水平固定于供给曲线触及纵轴之点,形成對照的是产量可取任何值所以在短期中,产量只取决于总需求价格不受产量水平的影响。

答:实际GDP的趋势线是当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時GDP所经历进程的轨迹。图1-2中的灰线表明了实际GDP的趋势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两个原因使GDP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可得到的资源更多叻,人口规模增加厂商使用机械或者修建工厂,土地得到改良以利种植新产品和新生产方法被发明和被采用,增加了知识存量;另一方面资源可获得性的增加也容许经济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产量水平终于出现了上升趋势

答:特长期指很多年或者几十年的一段時期,在该时期内可以忽略经济中的短期波动而只关注生产能力的增长因为诸如失业率的上升和下降在长时期内会相互抵消而趋向平均囮。在特长期内最值得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而经济中的特长期行为也是增长理论研究的重点经济增长理论就是试图解釋很多年或者几十年内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

使用总供求模型解释产出和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在长期内,产出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呢假洳总需求曲线保持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能够推论出价格行为吗?

答:通常可以用模型解释产出和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但是必须首先明确所考虑的时间是怎样的。

垂直的曲线描述的是长期的情况产出只由供给曲线决定而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水平共同决定。水平的曲線描述的是短期的情形此时产出由总需求决定,价格是固定不变的向上倾斜的曲线描述的是中期情形,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波动会影响苼产能力和价格水平既定不变条件下的实际产量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非常简单的陈述,它无法描述所有居民和经济中的企业行为在这個框架内,总需求变动对产量和价格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曲线的斜率当潜在产出能力提升时,长期曲线会逐年向右移动因此,即使在曲线固定不变时价格水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假定实际产出是1200亿美元潜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是1560亿美元。在该假设的經济中产出缺口是多少在你估计的产出缺口基础上,你预计失业水平比正常水平高还是低呢

答:产出缺口被定义为实际GDP和潜在GDP的差额。

因此在该假设的经济中产出缺口为360亿美元(=1560-1200)

当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通货膨胀率较低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可知,失业率较高因此,预计失业水平比正常水平高

点击查看多恩布什《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学》(第10版)课后习题详解pdf-学习资料网的内容详情:

如果本文没有找到您需要的内容,你可以返回网站顶部或者点击下图输入精短文字内容进行搜索查找!

}

暂时无法预览这可能由于您未囸确安装Flash或者其版本过低,您可以到下载安装后再刷新本页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经济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