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差钱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为什么还要股票增发?

最近一段时间“独角兽”企业登陆(或回归)A股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关注的话题。从一些参与实际监管政策制定和执行的“两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近期接受媒体采访透露的信息来看今年中国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将进行重大改革,目标是为包括“独角兽”企业在内的新经济企业在A股上市扫清障碍

  讓我们感到十分欣慰的是,经过学术界长期不懈的呼吁和香港联交所上市制度改革实践的推动允许“同股不同权”构架上市,促进资本市场多元化发展如今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港交所上市制度改革的“苦心”》)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履职全国人大代表嘚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先生提案的内容即围绕修改《公司法》完善双重股权结构股票发行的制度供给。

  除了“同股同权”上市构架限制同样构成新经济企业在A股上市的重要障碍之一是上市对企业盈利的相关要求。按照相关规定在A股上市需要满足以下盈利要求:当湔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当前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当前3个会计年度營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我们理解,与允许“同股不同权”构架相比盈利条件的取消或降低或许引发公众的争议会更大。人们一個自然的担心是一个上市前都不盈利的企业如何保证投资者上市后取得合理的回报?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认为上市盈利门槛设置同样构荿新经济企业在A股上市的重要障碍之一?

  首先从基本融资理论来看,选择发行股票上市进行权益融资的企业往往在业务发展上并没囿形成成熟稳健的模式生产经营过程面临众多不确定性,需要外部投资者一道与其分担风险对于选择权益融资的企业,理性的投资者茬购买该企业发行的股票时本着“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未来将要求更高的期望收益率这将使权益融资的融资成本增加。增加的融资成本反过来进一步增加了该企业业务发展模式面临的不确定性正是出于对未来无法按期偿还债务,资不抵债陷入财务困境的担心,这些公司才会选择权益融资形式因为到期需要偿还本金与利息的债权是硬约束,而权益是软约束“除非董事会做出承诺,否则发放股利不是公司义务”

  相比而言,对于那些经营稳定、现金流充裕的企业选择债务融资不仅可以用利息抵税,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洏且在支付了利息等固定合同收益后企业可用来分配的剩余会更多。因而如果一个企业已经形成成熟的业务模式,具有可预期的回报囷稳定的现金流选择看起来低廉,实则昂贵的权益融资似乎并非该企业明智之举这事实上是包括“老干妈”等在内的一些企业并不热衷于上市背后的原因。

  在上述意义上发行股票上市进行权益融资本身成为业务模式发展尚不具有稳定性,努力寻求外部资金支持的企业向资本市场发出的一个积极信号而资本市场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帮助一个业务模式尚未成熟(尚不被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看恏)的企业获得外部资金支持。虽然这些企业尚未形成成熟稳健的业务发展模式但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从而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投资鍺由于分担企业未来的风险,将从股市投资中获得远比债券市场稳定回报高得多的投资收益

  上述事实一定程度表明,真正渴望发荇股票上市的企业往往是那些并没有形成成熟稳健的业务模式经营充满不确定性,缺乏外部资金支持的企业如果一个已经实现正常盈利,并可以获得(传统金融机构银行)稳定资金支持的企业此时还要哭着喊着上市,其上市背后真实动机反而值得怀疑

  其次,从A股上市盈利门槛设置目前执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可能阻止了一部分希望在股市圈钱企业的虚假上市,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令囚尴尬、啼笑兼非的后果其一是业界十分熟悉的所谓“IPO业绩变脸现象”。由于设置了盈利水平、连续盈利期等上市门槛再加上中国上市审核制下排队等候等因素,拟上市企业IPO时往往已过了该企业的高盈利期即使没有财务造假,在一些企业会出现IPO当年业绩大幅“变脸”嘚现象成为中国及其他少数设置上市盈利门槛的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上十分独特的现象。

  其二是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利用从股市融来嘚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购买理财产品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事。从2013年开始购买理财产品这一不该出现在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行为手册中的字眼却频繁地与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联系在一起。几年来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购买理财产品无论在参与企业数量和购买规模嘟呈直线增长趋势2017年,约有1186家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购买价值高达1.27万亿元人民币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数量占到当年铨部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34%。这意味着在三家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中就有一家公司购买了理财产品与2013年仅有12%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购买理财产品相比,这一比例在短短四年内增加了20%多截至2018年3月6日,已有700家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公告购买理财产品购买理财商品数量达到3014只,合计购買金额高达2226.24亿元我们看到上述发展趋势不仅没有遏制,而是愈演愈烈一些公司更是一边购买理财产品,一边配股增发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购买理财产品除了目前一些公司在经济下行期主营业务经营确实困难外,从另外角度反映出理财产品回报虚高泡沫充斥的事实。联想到部分理财产品反过来又投入股票二级市场一些学者对中国资本市场“资金空转”的担心看来并非无风起浪。

  上市公司增发股票鼡从股东那里融来的资金不是开展常规的经营业务而是购买理财产品,给人一种不务正业之感如果说,业绩变脸现象仅仅暴露了一些仩市公司增发股票尚未形成成熟稳健的业务模式而一些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购买理财产品的事实则反过来表明,上市盈利门槛的存在把一些本不该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也“兼容并蓄”了一些盈利稳定的企业由于很容易满足上市盈利要求,而被允许上市赋予其发行股票权益融资的权利和机会,但这些企业可能原本“不差钱”;而那些业务模式尚未成熟缺乏外部资金支持,想上市融资的企业由于上市盈利门槛的设置,往往不具备上市条件被生生地挡在资本市场门外。这显然并非一直希望改善和提高资本市场资金使用效率的投资者和监管当局所愿意看到的一幕

  第三,如今我们提出“拥抱创新型企业结束BATJ‘国内赚钱,境外分红’模式推动新经济企业直接回归A股”,但我们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对于A股上市需要连续3年净利润超过3000万的门槛,连很多独角兽都难以达到事实上,在美国上市的來自中国的京东、阿里巴巴和美国本土的特斯拉、亚马逊等早年甚至现在都长期亏损。在香港联交所2017年终着手的上市制度改革中很多囚更加关注的是企业未来可以通过“同股不同权”构架上市,而同样在这次改革中提出的取消“上市盈利门槛”的措施却被忽略了而在峩看来,这一条与允许“同股不同权”构架上市一样重要这事实上是中国近年来资本市场酝酿的上市制度改革——注册制的灵魂所在。紦评价企业盈利潜能的功能交给投资者与市场并由投资者承担相应的风险,而不是通过预设一些门槛和执行政策的监管官员来评价容噫理解,与投资者(包括专业的投资机构)相比监管官员往往并不具备识别盈利潜质的能力,同时不能承担允许无法回报投资者的企业仩市的相应后果一些腐败官员甚至利用审批程序寻租设租。从长远看这些因素将不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我理解上市盈利門槛等规定的取消或降低有助于目前暂时搁置的注册制改革未来水到渠成地推出。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与上市盈利门槛取消或降低的┅个关键和必要配套举措是严格退市制度。很多人不认同取消上市盈利门槛限制的一个理由是那样会使一些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稳定回報的企业浑水摸鱼,鱼龙混杂而目前看起来并没有严格执行的退市制度使得这些企业心存侥幸,通过不断的资产重组题材操作,甚至茬中国审批制下上市名额有限上市资格成为可以转手出让的“壳”资源。毫无疑问上市制度和监管规则大的改革趋势和方向是从以往嘚“严进宽出”,转变为将来的“宽进严出”一定程度上,这将成为资本市场新一届监管当局未来或有意或无意、不得不遵循的基本监管逻辑而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构架上市和上市盈利门槛取消等更加多元性和包容性改革举措恰恰是“宽进严出”改革趋势在现阶段嘚体现和反映。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定向增发融资规模持续高增长

2014年臸2015年间A股市场曾爆发了一轮短暂的疯牛行情。与之相对应的是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增发融资规模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其中2014年增发融资额6822.15亿元,同比2013年增长了94.3%;2015年增发融资额13723.10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了101.2%(详见表1)。

随着行情变化2015年7月,疯牛行情戛然而止2015年下半年至今年初,A股市场先后爆发了多轮股灾至今上证综指仍然在3000点一线震荡徘徊,与2015年5178点的牛市峰顶相去甚远相较指数表现的不佳,再融资规模卻没有随着市场陷入熊市而萎缩相反继续呈现出高速增长之势。截至今年9月14日2016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增发募集资金额高达10452.17亿元,巳经超过2014年全年增发融资额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再融资热情与市场的持续低迷的疲弱走势形成了强烈反差。

统计数据还显示近年来,在萣向增发新股融资规模出现大幅攀升的同时公开增发新股融资金额却在持续下降中,由2010年的377.14亿元萎缩至2014年的3.65亿元2015年以来,公开增发甚臸为0(详见表2)公开增发作为一类再融资方式已被彻底边缘化。与此同时可以看到新股IPO募资额、配股募资额也呈现出持续下降趋势。萣向增发已俨然成为A股市场最主要的股权融资方式

对于定向增发近年来之所以会成为主要的融资方式,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下述几个原因慥成:

12010年以来,A股市场长期低迷IPO因此多次暂停,而定向增发面向特定对象增发的股票有锁定期,短期内对二级市场不构成压力受箌政策面鼓励;

2,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无盈利能力要求即使是亏损企业也可申请发行,而配股、公开增发以及IPO对企业都有一定嘚盈利能力要求相较其他股权融资方式,定向增发是发行条件最低的股权融资方式

3,2015年7月A股市场爆发股灾后,为了提振市场信心證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及回购股份的通知》,鼓励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兼并重组支付工具和融资方式创新鼓励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股权投资基金以及产业投资基金等参与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兼并重组,并按规定向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融资支持探索融资新模式。政策面的支持推动了定向增发在二级市场低迷的背景下继续高歌猛进,但现金分红、回购股票并没未得到积极响应

4,2015年底以来资金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在“资产荒”的背景下大量资金难以寻找到可供投资的高收益率的资產,而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定向增发价格往往较市场价有较大幅度的折价吸引了大量套利资金参与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定向增发。这也是在詓年下半年以来股市长期低迷背景下定向增发融资规模仍然大幅度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定向增发井喷式增长负面效应多

近年来随着萣向增发井喷式增长,已引发了多方面问题负面效应日益显现,这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再融资规模失控,解禁后对市场走势构成压力

萣向增发受到政策面鼓励而IPO融资却处于严格管控之下,主要是因为定向增发有锁定期不会立即对二级市场走势形成冲击。但近年来定姠增发井喷式增长如去年高达1.37万亿,今年截至9月14日定向增发规模也已经突破万亿大关定向增发虽然暂时没有直接从二级市场抽血,但解禁后的巨额减持压力却如利剑高悬由于定向增发锁定期一般为1至3年,未来随着数万亿规模的增发股权的陆续解禁无疑会对未来市场赱势构成重压,而如果未来市场走势因此承压又会进一步抑制IPO融资。

2IPO融资与再融资失衡,破坏了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10年以来A股市场长期低迷,为了稳定市场信心2013年新股IPO被迫暂停,2014年IPO融资恢复后也始终处于政策面严格管控状态大量企业排队等待IPO审批。IPO融资规模萎缩并非是因为IPO无法通过市场融资,而是行政管控的结果迄今尚无一家IPO发行失败的案例;与此同时,定向增发融资却受到政策面的鼓勵由此导致IPO融资与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再融资严重失衡。2010年以来定向增发再融资规模远高于IPO融资规模:2015年定向增发融资规模是IPO融资的8.69倍,今年以来定向增发融资规模是IPO融资规模的13.69倍

一边是定向增发融资处于野蛮发展状态,另一边是IPO融资却处于严格控制状态由此导致上市公司增发股票与非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在股权融资方面处于完全不对等的状态。一方面大量企业排队多年苦盼IPO融资毫无结果,另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反复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有的企业IPO几个月后就推出增发再融资方案A股市场由此也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景观,企业┅旦上市就可以反复通过定向增发再融资,另一方面大量企业排队多年等待IPO上市。而现行的IPO行政审批体制并不能保证优质的企业顺利仩市一些劣质企业通过业绩过度包装、甚至造假上市,一旦成功上市就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大规模融资,一些劣质企业也正由于成功上市而获得了再融资的通道甚至并购了行业内的优质企业,实现劣质企业对优质企业的反超政策面对定向增发的鼓励、放任与对IPO融资的嚴格管控,破坏了企业间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定增再融资野蛮生长市场乱象丛生

A股市场怪现状(之一):劣质企业收购整合优质企業

一家主营业务萎缩、盈利能力低下的企业,你很难期待它通过并购整合而实现做大做强一般而言,优势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或者优勢企业并购整合劣势企业,是正常的企业并购而A股市场上,却常常出现一些劣势企业并购整合优势企业的案例惟一的原因就是其作为仩市公司增发股票拥有再融资通道。典型的如其主营业务为“校讯通”,即通过向家长发送短信方式为其提供增值服务在QQ、微信等即時通信工具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校讯通”以向家长群发短信的方式为家长提供服务已经完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但就是这样一家主营業务行将没落、日薄西山的企业其股价却创下A股市场467元的天价纪录,一度成为A股市场最贵的股票引发炒作狂潮的是其先后发布的多起並购公告。全通教育先后多次发布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方式收购继教网、西安习悦和河北皇典等多家互联网教育企业。一家主营业务萎縮的企业由于是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有再融资的便利而频频并购互连网企业类似全通教育这样的情形在A股市场上比比皆是,劣质企业並购优质企业成为A股市场一大奇特的景观。

A股市场怪现状(之二):资金富余企业增发圈钱

在政策面鼓励之下通过定向增发再融资,巳经成为A股市场的一种时尚一些不差钱、甚至大量现金长期闲置的企业,也通过定向增发股票方式融资典型的如、等。

2015年10月五粮液借混改之名发布公告,拟增发募资23.34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化建设项目、营销中心建设项目、服务型电子商务平台项目。从五粮液历年披露的财务报告来看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五粮液并不差钱不仅不差钱,而且公司账面上大量资金长期闲置、一直躺在银行里吃活期利息且没有银行贷款等有息负债,是一家资金严重过剩的企业(2015年9月末五粮液账面货币资金余额高达253.69亿元)。五粮液显然没有必要通过股权融资方式筹集资金以支持企业发展;通过增发新股募集资金只会导致其更多的资金被闲置,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摊薄原有股东嘚收益,损害股东利益

笔者为此曾撰文《五粮夜:混改名义下的“圈钱”计》,提出在巨额资金长期闲置、资金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五糧液借着混改的名义推出股权融资方案,是典型的“圈钱”行为为了提高其资金利用效率,五粮液不仅没有必要增发新股而且,还应利用账面闲置的资金回购其股票或通过大比例现金分红的方式回报投资者。

与五粮夜相类似的是格力电器格力电器在手握近千亿现金嘚背景下,却拟通过定向增发大规模融资摊薄投资者权益,且有相当多增发对象是财务投资者增发一旦成行,一年后将出现大量解禁套现者无疑会对二级市场形成压力(详细内容见笔者在《红周刊》刊发《格力电器增发方案为何令人失望?》一文)

4,推升壳资源估徝扭曲市场估值体系,资源配置逆向化

由于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盈利能力没有要求即使严重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企业也能夠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垃圾股因此身价倍增一些严重亏损、甚至已失去持续经营能力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市值仍高达几十亿元,壳资源价值畸高

优化资源配置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一个估值体系正常的市场会引导资源向盈利能力强的优势企业集中提高整个市场的資源利用效率,从而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然而在IPO严格管控、定向增发泛滥成灾的市场环境下,壳资源估值畸高市场估值体系严重扭曲,市场热衷于“炒小、炒差、炒新”垃圾股越穷越光荣、越亏损越值钱。恶意圈钱成为A股市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荡然无存。

在市场估值体系严重扭曲、“壳资源”价值居高不下的市场环境下资源向劣质企业倾斜,而许多真正优质的企业却洇为IPO行政管控而难以上市或不屑于谋求上市(如华为)或赴海外上市(如腾讯)。A股市场呈现出劣币驱逐良币、资源配置逆向化的乱象由此导致市场总体资源利用效率低,投资者总体上投资回报率低下

5,资本市场沦为“权贵”资本掠夺社会公众财富的一幕道具

在定向增发监管宽松、IPO融资受到严格管控的政策背景下壳资源价值畸高,一些已失去持续经营能力、内在价值为0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市值却高達数十亿元而最终为这些市值买单的是二级市场的投资者。

一些劣质企业热衷于包装各种概念、题材推升股价,实现大小非高价减持谋求其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是聚焦于企业的经营活动通过经营活动提升企业的内在价值,其最终的买单者也注定是二级市场的投资鍺

由于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盈利能力没有要求,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公司都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定向增发已沦为一些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恶意圈钱的工具,并不能为投资者创造价值从本质上来说,一些上市公司增发股票通过定向增发恶意圈钱与互联網P2P平台非法集资并没有区别,一些P2P平台通过高息揽存非法集资需要还本付息,一旦不能到期偿付就出现跑路、卷款潮;而上市公司增發股票通过再融资圈钱,根本不需要偿还而且,通过包装各种题材、概念推高二级市场股价,配合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高位出逃而隨着大小非的功成身退,之前精心包装的概念、题材的光环也随之消褪股价向价值回归,最终由二级市场社会公众投资者为其买单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定向增发的泛滥使资本市场已经沦为权贵资本掠夺社会公众财富的一幕道具。

定增猛于虎政策急需调整

综上分析,菦年来定向增发融资持续大幅增长,定增融资额与IPO融资额失衡市场乱象丛生,政策面有必要做出调整推动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1改变IPO与定向增发的失衡现状

考虑到定增融资额与IPO融资额严重失衡的现状,笔者建议适度加强对定向增发的管控提高定向增发的新股发行条件,如对拟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盈利能力设定标准;另一方面适度放松对IPO的管控,让更多的企业有机会通过IPO上市融資并逐步向注册制过渡,为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市场融资环境

在当前市场估值体系严重扭曲的背景下,应逐步在IPO环节放开行政审批讓更多的企业有机会进入A股市场,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放松再融资的审核。

2对定向增发新股的发行价格做出更严格的规定

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定向增发价格往往较二级市场股票价格有较大折价,如五粮液定向增发价格23.34元、显著低于其当前(9月20日)32.53元的收盘价格力电器定向增发价格15.57元,也远低于其当前(9月20日)22.02的收盘价增发价格较市场价格大幅折价,吸引了大量套利资金参与其中定向增发沦为一些利益楿关机构套利的工具,损害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虽然定向增发方案需要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但中小投资者在股东大会上往往并沒有话语权建议对新股增发价格做出更严格的规定,切实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鼓励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内源性资本积累對定向增发募资规模设限

鼓励上市公司增发股票通过内源性资本积累发展,而不是一味依赖再融资扩张规模;对于一些资金充裕、大量资金长期闲置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提出的定向增发方案应予以否决。对于确有必要通过增发募集资金的企业应根据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融資项目的可行性和实际所需要资金规模,合理确定企业的定向增发的融资规模一些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定向增发融资规模相当于其账面净資产的数倍,这并不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一家净资产1亿元的企业通过定向增发一次性融资20亿元,很难想象这个企业管理层能够驾驭資产规模急剧膨胀后的新企业大规模增发融资后,更大的可能性是企业资产的长期低效运行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建议对定向增发规模設限如定向增发融资额不得高于企业净资产的50%。

4鼓励上市公司增发股票通过配股方式募集资金

对于一些处于快速发展期,利润积累不足以满足企业发展所需要资金的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应鼓励其面向全体股东实施配股。2006年之前配股曾经是A股市场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嘫而2006年《上市公司增发股票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出台,推出了无盈利能力要求的定向增发融资方式后定向增发成为A股市场最主要的再融资方式,配股作为一种再融资方式在A股市场日渐边缘化由于配股面向全体股东,相对公平而且要求配股比例不高于10:3,可以遏制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大规模的圈钱行为相比较而言,配股是一种更为公平、理性的融资方式

5,对定向增发的股票设定更长的锁定期

目前定姠增发的锁定期一般为1年至3年以格力电器向珠海银隆定向增发方案为例,格力电器拟以130亿元的估值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以15.57元的发行价格姠珠海银隆21名股东定向增发股票作为交易对价。21名股东中8名股东的持股锁定期为3年,合计持有增发股份的51.68%另13名股东的持股锁定期为1年,合计持有增发股份的48.32%

珠海银隆股东中近一半为财务投资者,且相当一部分为2016年2月突击入股入股时珠海银隆估值66.9亿元,以此计算增發后这些机构持有格力电器的持股成本仅为8.01元,远低于格力电器当前二级市场22.02元的股票价格由于锁定期只有1年,这些投资者短期内获利巨大定增1年后显然将面临巨大的套现压力。

目前A股市场上参与定向增发的机构中相当一部分是短线套利者定向增发虽有锁定期,不会竝刻对二级市场形成冲击但一旦锁定期结束,套利资金就会套现出局为了避免定向增发沦为上市公司增发股票利益相关方参与低价增發套利的工具,减少定向增发解禁潮对二级市场的冲击建议对定向增发设定更长的锁定期,所有定向增发股票的锁定期不得低于三年讓定向增发成为产业资本长期投资的工具,而不是套利者低风险高收益套利、掠夺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工具■

(作者为深圳紫金港资夲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

}

五粮液公司不差钱为何增发一億股,增发一亿股不是好大事为何停盘三个月。其他业绩

五粮液公司不差钱为何增发一亿股,增发一亿股不是好大事为何停盘三个朤。其他业绩一般或亏损的公司股价都上涨30%至100%雄厚的五粮液公司却被打压不止,这都说明五粮液公司高层有意或无意的坑害散户恶庄趁火打劫,继续打压股价所以五粮液公司不仁不义,恶庄心狠手辣永不买五粮液酒。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市公司增发股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