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中邮速递易怎么用的智能信报箱落地北京了,现在都有哪些城市有智能信报箱了啊?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改造后提升了城市整体公共设施水平,从环境美观度、使用率、信件的投放安全上都有了提升。老年人也可以用IC智能卡轻松取报、取信,提取更加便利

}

      获悉,8月28日,第四届互联网+物流格局论坛在北京举办,吸引了多家知名物流品牌参会。中邮速递易作为聚焦物流末端的代表性企业,在会上做了精彩发言。会议主题为“物流无人化运营如何在末端普及”为主旨,中邮速递易运营中心负责人兼市场、品牌总监邵灵珊参与了话题讨论,与与会嘉宾共同研究物流末端配送的未来。

  本次论坛围绕了“无人技术与物流产业”、“末端配送的革新与突围”两大热门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探讨物流行业产业链的发展潮流。另一方面,大会主办方还联合相关协会、物流企业共同启动了第二届中国快递员节,呼吁对快递员这一庞大服务群体表示理解与关怀。

  邵灵珊指出,当前我国物流蓬勃发展,造就了诸多细分化场景物流。末端配送作为与消费者最近的物流场景,长期以来为我们所忽视。中邮速递易针对这一消费痛点,展开了仔细的研究与解决。立足给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体验,中邮速递易携手中国邮政推出的智能信报箱,作为社区邮政基础设施,可以免费进驻社区,节省了末端配送费用,提高了效率。在此基础之上,中邮速递易智能信报箱等产品就拥有了强大的竞争优势。这就解决了物流配送的场景化无差异竞争难题。

  与会嘉宾指出,如今无人化趋势的发展,还需企业努力推动。英脉物流高级副总裁陆兆声认为,在当前的“互联网+”新时代的现实背景之下,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国民经济方面来说,可以节约物流费用,实现各个实体行业的“转型升级”,并最终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竞争力;对于物流行业来说,则淘汰了落后的产能,实现整个行业的产业更新与整体良好的发展。认为,而且物流末端服务,其核心是便民,因此企业在努力拓展服务边界和场景时,仍需重视产品体验,为社区生活带来真正的便利。

}

原标题:三泰控股回归金融服务业 未来重点布局金融科技

8月29日,三泰控股交出了2018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此前因出售“速递易”业务部分股权,三泰控股一度颇受关注,如今近一年时间过去,公司出现了哪些变化?半年报透露了些许玄机。

中邮速递易已启动新一轮融资

作为快递行业“最后100米”难题的解决方案之一,速递易的发展令人瞩目。一方面前期投入过大,盈利模式又尚未清晰,另一方面市场前景又颇为巨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三泰控股决定对速递易进行战略整合。

2017年8月,三泰控股向中邮资本、驿宝网络和亚东北辰三家战略投资者,通过转让老股和增资方式出让了“我来啦”66%股权,“我来啦”正是速递易业务的经营公司。在出让这部分股权后,三泰控股在2017年由亏转盈。

2018年上半年,“我来啦”实现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63.62%,净利润-1.74亿元,同比有所减亏。三泰控股目前持有“我来啦”34%股权,按权益法确认投资损失5904万元。

如今的速递易,已经更名为“中邮速递易”,并推出了颇有看点的“智能信报箱”。在刚刚举办的GIIS 2018物流产业创新峰会上,中邮速递易相关人士介绍,在智能快递柜成功落地的基础上,小黄筒、智能信报箱、大型自提柜等智能终端也在不断丰富。尤其是携手中国邮政推出的智能信报箱,整合了智能快递柜产品与传统信报箱的特性,集收包裹、信件、报纸等为一体,以24小时不间断服务,推出社区交付的全新模式。未来,中邮速递易智能快递柜等智能终端或许还是兼具外卖配送暂存、社区服务窗口、家庭另一存储空间以及新零售商品最末端仓库等多种功能的载体。

中邮速递易的想象空间远不止于此。三泰控股8月14日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我来啦”启动股权融资计划,融资金额预计为30亿元,投前估值不低于50亿元,融资资金用于补充经营性和投资性资金。

低负债源于“主动降杠杆”

如今的三泰控股,可谓“一身轻”。

从上市起,公司的主营业务就围绕着传统金融自助设备、BPO(金融服务外包)业务、金融安防业务等展开。2012年,公司开始切入速递易业务;2016年,公司对传统业务中金融自助设备及金融安防业务进行了剥离;2017年,公司为速递易引入战略投资者。如今,三泰控股的主营业务,回归到了“金融服务外包”。

公司作为业内的“老将”,对于金融行业的痛点了然于心。目前,公司涉及业务范围已涵盖银行全业务流程,持续为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十余家银行提供总行级服务,服务客户近400家,涵盖了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金融外包机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产品用户覆盖银行网点超过2万个,外包服务人员超过1万人,整体业务规模位于行业领先地位。

为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内金融服务外包行业的领先地位,2017年,公司对外包业务板块增资6000万元,支持其在各地建立现场中心,提供驻场服务,并在总部建立离场服务基地,承接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级的离场服务项目。此外,通过不断创新,公司在金融营销、不良资产催收等高附加值业务方面已初见成效。

2018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42亿元,同比下降10.06%,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减亏近7000万元。

更重要的是,公司业务的发展并没有依赖负债。2018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36.46亿元,净资产33.03亿元,负债率仅9%,这样的负债率水平,在上市公司中比较罕见。

而在公司的资产中,“货币资金”为6.7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高达18.47%!而“其他流动资产(银行理财产品)”也高达12.3亿元,两者合计超过19亿元。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广泛应用,科技不断渗透和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三泰控股深入研究金融行业发展趋势的同时,结合自身积累与优势,把握行业发展孕育的市场机会,重点布局金融科技,坚持以科技提升金融服务的发展思路,为金融科技发展战略落地构建基础。截至报告期末,三泰控股已经投资设立三泰互联、三泰保理、广州三泰融资租赁等业务平台,为未来业务发展搭建平台。

2018年4月3日,公司新成立控股子公司成都三泰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占股70%(后持股100%)。该公司致力于运用智能技术重塑未来社区,将建立一套以传感器、操作系统、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慧社区运营平台,打造智慧新物业,为用户提供智慧、安全、便捷、温情的社区生活,极大改善社区生活体验。公司拟发力物业管理市场,收购物业相关资产,未来运用智能技术为物业运营方降低开支及提高效率。

另一家新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是深圳三泰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投资规模5000万元。而投资更大的融资租赁公司,也已经于近日成立。2018年8月13日,三泰控股董事会通过决议,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1.7亿元,投资设立广州三泰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公司公告称,设立融资租赁公司有利于发挥公司现有的资金、客户等优势资源,丰富公司产业布局,符合公司“以科技提升金融服务”的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公司科技金融业务板块的落地。

不仅如此,三泰控股也在尝试以产业基金的模式,分享行业科技进步的红利。6月25日,公司公告称,拟联合得彼投资发起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物联网、芯片、传感器相关软件、系统、半导体及应用。基金拟募集资金规模为2.01亿元,公司拟出资不超过1亿元,占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的比例不超过49.75%。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邮速递易怎么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