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营销的优势总结中怎么互动配合老师

优秀设计联盟-SDC-优设网-设计师交流学习平台-听讲座,聊设计,找素材,尽在优设网
下一篇 继续涨姿势
阅读本文需 14 分钟
编者按:今天要介绍的这个设计工作室,负责了大家熟知的《复仇者联盟》《攻壳机动队》、《火星救援》、《银河护卫队》等电影中的动态用户界面设计,这个团队如何建立起来?又是如何分工合作的?来看这篇短小精悍的采访!
受访者简介:戴维 谢尔顿海克斯(David Sheldon-Hicks)
戴维毕业于一所优秀的平面设计学院,他对设计和创意的热爱使他在数字媒体、音乐视频、电影、游戏和广告行业中都如鱼得水。戴维后来投身于界面设计,并先后为《黑暗骑士》、《皇家赌场》等大电影创作界面设计。2010年,戴维与合伙人一同创办了 Territory Studio。他的创意和协作方式、对科幻故事的热爱、对细节的关注以及对人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前瞻性都激励着整个团队将 FUI 推向更极致地境界。随着如《复仇者联盟3》等科幻电影的热映,Territory Studio 已迅速崛起并成为一个最令人兴奋和最创新的工作室。
Territory Studio 先后与导演雷德利o斯科特(Ridley Scott)、丹尼斯o维伦纽夫(Denis Villeneuve)和史蒂芬o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都有过合作,Territory Studio 用一个个令我们瞠目结舌的华丽设计证明了自己强大的专业技术和创造力,在这些创意背后,Territory Studio 使用人机交互的理念来设计科幻用户界面,使界面更灵活直观。动态图形和视觉特效就是公司的生命,强大的专业团队吸引了包括漫威/迪士尼、华纳兄弟、环球、派拉蒙、索尼影业、20世纪福克斯、狮门影业、BBC 和 Netflix 等公司的垂青,科幻迷喜爱的《复仇者联盟》系列、《攻壳机动队》、《火星救援》、《银河护卫队》等电影中的动态图形和用户界面均出自该团队。如今,在戴维的领导下,Territory Studio 在伦敦和旧金山的团队不断壮大,并且在电影、游戏和品牌行业中茁壮成长。
采访者简介:郗鉴
站酷推荐设计师,电影《二代妖精》、《幕后玩家》FUI 设计
X:大家好!今天我们请到了 FUI 业界里的「灭霸」级人物:Territory Studio 团队!有些中国设计师朋友可能对 TS 仍然不太了解,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 TS 团队,工作室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设计师?主要的业务是什么?
D:谢谢你的采访!我们是 Territory Studio 团队。我们有幸参与了很多超棒的电影项目,当然这些全是因为我们有一群富有才华和专业能力的设计师。我们的设计师在创造界面图形和特效方面是顶级的专家,比如大家熟悉的《复仇者联盟》中的界面均出自我们之手。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X:哇哦,那么 Territory Studio 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电影 FUI 届的灭霸的?一开始是您是如何创立 Territory Studio 这样一个在行业内如此独特的团队的呢?
D:我很幸运有机会在几年前设计了《007:黄金赌场》中的一些动态图形,然后紧接着我就参与了《蝙蝠侠:暗黑骑士崛起》的设计了。后来随着工作的发展我建立起来了 Territory Studio 团队,我们的名字被行内大佬推荐给了雷德利·斯科特,他是《普罗米修斯》的导演。这是一个非常千载难逢的机会呀,我们有幸参与了《普罗米修斯》的界面和图形设计,从此以后,我们就义无反顾地开始了我们的事业。
△ PROMETHEUS
X:FUI?HUD?您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到底应该称之为什么呢?在中国,我们仍然把科幻电影中的界面设计简单地称为特效设计(VFX)。这个让我非常的头疼,很难解释清楚什么是 FUI。
D:电影中的用户界面应该统称为 FUI,但是 FUI 对不了解的人解释起来确实比较复杂:因为有时它是电影特效的一部分,并且在分工上来说 FUI 属于美术团队或者特效团队旗下的一个工种。但我认为当每个人都更熟悉 FUI 的工作属性和专业性时,FUI 最终会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X:您如何理解有些人认为电影中的界面完全是为了视觉效果,交互层面不会考虑?(罗永浩老师微博中曾说电影中的界面就是视觉特效)。
D:不同的电影需要不同的用户界面解决方案。例如,像《复仇者联盟》这样的电影需要充满高科技感的界面来营造它的世界观、角色和故事线的推进(比如钢铁侠的 HUD,头戴式设备界面)。用户界面在电影中剧情推动的作用要高于用户界面本身的所谓「功能性」,在另一些电影中技术需要让人感觉到非常地真实:比如我们与 NASA 合作的《火星救援》。在此类项目中相反一切细节都需要尽可能真实,要考虑到用户界面的真实操作原理。
△ The Martian – UI Screen Graphics
X:在 Territory Studio 团队中设计师应该向谁汇报呢?最终的「产品经理」是导演吗?
D:这个问题要看情况了,每个项目都不一样。通常是由美术指导(production designer)来监督电影全局中的所有设计的。有的时候呢,特效总监也会负责 FUI 最后的定稿。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和导演一起来确定设计稿,因为 FUI 最后会对演员的表演有非常大的影响。
X:您的团队中有没有交互设计师?他们的地位是如何的?
D:对的,我们有一部分交互设计师,但是他们通常除了用户体验也需要负责一部分 UI 界面和动效的工作。
X:您看过中国电影吗?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速度并不如其他题材发展快,有没有考虑在中国设置分部?毕竟中国有最好的电影粉丝。噢!要不要招人?比如我这样聪明并且愿意加班的这种?
D:啊~我们对和中国电影人合作非常期待,中国的设计和动画有非常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我看过很多中国电影,但是我还没有看到过任何中国的科幻电影呀,但是我真的非常期待能够看到和中国电影市场规模相称的中国科幻电影呢。
X:《复仇者联盟3》中,是不是电影录制部分结束后团队才开始 FUI 设计的?我是说,先有交互还是根据演员的动作来指引设计?
D:不,其实我们在电影开拍前就为《复仇者联盟3》制作了所有的画面,所以这些画面都是在片场可以看到的,供演员们配合界面进行互动。这是一种很棒的工作方式,演员们不用想象他们在看什么,因为这些画面就在他们面前。
X:谁的交互界面最奇异?绿巨人还是普罗米修斯里的外星人?
D:哈哈,其实每个界面都非常独特!我不认为在漫威电影中有任何正常的家伙,漫威的视觉挑战从来都不简单哦!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X:您认为为外星人设计界面要注意什么?
D:不管外星人多厉害或者多奇怪,我们创造的界面都需要被观众理解。观众们也许看不懂外星文字,但是图形界面的设计必须能够传达出功能性和目的性,这样观众才能理解剧情的走向,并且明确界面在这里暗示的是什么。
X:您听过《三体》吗?如果您和中国电影人团队合作最担心什么?
D:任何一个团队如果使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就会有差异和误解。但这也是作为设计师很重要的一个学习和进步的机会。
X:做 FUI 需要什么软件呢?PS 可以吗?
D:没错,我们团队使用一些大家比较常见的软件,比如 PS、AI、C4D、AE 这些(听上去挺简单的)。
X:最后一个问题哦,其实我特别想知道…蜘蛛侠他们真的死了吗?我超级喜欢蜘蛛侠。那什么,下一部复仇者联盟还会有 TS 加入吗?
D:无可奉告!
X:感谢您接受我这次的访问!也希望 Territory Studio 能够继续给我们影迷带来身临其境的设计,也希望 Territory Studio 继续关注站酷网和中国设计。
D:一定!谢谢你!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AVENGERS Age of Ultron UI Screen Graphics
△ Ghost In The Shell – Motion Graphics & Concept Art
△ Ghost In The Shell – Motion Graphics & Concept Art
△ Ghost In The Shell – Motion Graphics & Concept Art
△ Ghost In The Shell – Motion Graphics & Concept Art
△ Ghost In The Shell – Motion Graphics & Concept Art
△ Ghost In The Shell – Motion Graphics & Concept Art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 Screen Graphics
欢迎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西见」
「,了解大牛都是如何开展设计的」
超全面!Android 应用与iOS 应用之间的设计差异对比
编者按:同一个App,为什么iOS 和Android 的交互操作有那么大的区别?本文将用大量原生设计案例,为你一一说明它们为什么应该这样做,赶紧学起来...
评论还可以输入字
验证码加载中....
评论就这些咯,让大家也知道你的独特见解
以上留言仅代表用户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设立场
阅读 16379编者按:非科班可以成为国际顶尖设计师吗?作为Adobe第一个产品界面设计师,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和Lightroom...阅读 113138编者按:从锤子科技设计总监到登上TEDx的舞台发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演讲,罗子雄一直是设计行业为人瞩目的焦点。在没采访他之前,编辑远远没想到,他的...阅读 13141编者按:我们将那些传奇、富有潜质而独特的公司称为独角兽,而纪念碑谷又何尝不是游戏领域的独角兽呢?这个传奇般的游戏让我们整整着迷了一整年,在令人难忘的世界中迷...阅读 27219@PingWest品玩 :关于Uber的新设计,你需要知道: 它主要在回答一个问题:Who exactly is Uber? 这份设计是由55位Uber设计...阅读 6223UX Coffee 设计咖 是一档为产品设计师和关注用户体验的同学准备的播客节目。三位主播都在硅谷工作,每期节目我们会邀请业界大咖聊聊和用户体验设计相关的事...阅读 65677编者按:非科班设计师能达到怎样的职业巅峰高度?今天的专访人物,有15年互动广告经验,设计、编程、3D、PS、Flash无一不精,曾任奥美/SQ副创意总监,服...阅读 9538编者按:优设专访第二期新鲜出炉咯,由微信主编可可洛×@亚洲RoyWang 带来的国外设计师访谈专场,第二期与2016 年度最佳设计团队UENO. 对话,想知...阅读 7312编者按:优设国外专访第六期来咯,这期主角是意大利的渐变小王子Riccardo Vicentelli,他是如何搭配颜色的?如何面对没有灵感的难题?来看这期专访...阅读 19338编者按:今天来聊一个让人羡慕的工作,采访对象是优设长期合作作者@飞屋睿UIdesign ,08年毕业的非科班生,工作后开始自学软件,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我们的团队
大家在关注
一扫"掌"握!
上周热门文章
把好文章收藏到微信
打开微信,扫码分享学设计 优设网 在这里55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8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下载封面客户端
关注封面公众号
关注封面公众号
MAIA ACTIVE要做女性更时尚运动服
国际运动大牌正在对中国女性运动服装市场发力,但女性对美感和舒适的需求给了新品牌机会。MAIA ACTIVE用一件适合亚洲女性的时尚运动服回应了这个需求,也因此获得了回报。作者 | 吴睿这是「新商业情报NBT」报道的第413家创业公司凭借产品时尚和贴合亚洲女性身材两个优势,设计师运动品牌MAIA ACTIVE在运动服赛道中跑出。5月底,MAIA ACTIVE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由华人文化集团公司和红杉资本联合发起的“健腾体育专项基金”领投,火山石资本和元钥资本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市场推广。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进一步产品研发、品牌推广和线下店建设。此前,MAIA ACTIVE曾在2017年7月获得来自动域资本和达泰资本近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除继续通过与明星、KOL以及线下高端健身房合作的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外,MAIA ACTIVE还计划开出线下旗舰店,在更广泛客群中树立品牌形象,实现持续拉新。&中国女性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运动市场中去,这使得女性运动服装市场成为一片蓝海。据界面援引FT Confidential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16年完全不参加体育运动的女性比例较前一年下降4.3%;且爱好运动的女性以具备消费能力和生活追求的城市中青年为主,在运动装备上的消费增幅远超男性。&传统的国际运动品牌相继发力。2014年,Nike和Adidas推出“Nike Woman”和“姐妹运动”概念,在中国通过大量签明星的方式造出浩大声势;2015年北美市场销售放缓后,加拿大瑜伽服装品牌Lululemon也进入中国市场。但MAIA ACTIVE创始人Lisa(欧逸柔)认为,这些品牌对中国女性来说并不是完全契合的选择——传统大牌的女性运动服设计不够好看;一些小众的欧美高端运动品牌,都是根据欧美女性的身材设计的,并不适合多数亚洲女性的身型。&这正是健腾体育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徐志豪看中MAIA ACTIVE能从这个赛道跑出的原因。传统的国外运动品牌没能真正满足中国女性运动者的需求,而体育与消费升级结合的风潮完全有机会催生出新的巨头。MAIA ACTIVE能凭产品讨好挑剔的年轻都市女性,徐志豪认为其在今后会有更乐观的可能。&专属于亚洲女性的时尚运动服&在2016年中创立MAIA ACTIVE之前,Lisa从事时装高定行业多年,曾为米歇尔·奥巴马、章子怡、刘亦菲等女星定制礼服;CEO Mia(王佳音)曾是维秘纽约总部的买手,并在2014年小红书从社区转向电商时加入,发展了家居和时尚两个GMV过亿的品类。能持续根据用户需求改进产品,Lisa认为这是一个品牌的核心能力。近年来,运动服装时尚化、潮流化的趋势愈发明显,且女性对于服装的美感要求更高。MAIA ACTIVE判断,亚洲女性需要的是一件穿起来舒适、时尚的运动服,因此她们选择从设计、版型和面料上满足这个需求。&Lisa带着高定设计的经验来做女性运动服装的设计,这是MAIA ACTIVE相对于其他女性运动服装品牌的优势。相比其他品牌,MAIA ACTIVE的产品中加入了时尚元素,比如芭蕾交叉绑带、 大理石纹理以及晚礼服式挂脖等。其中不少产品使用了流行的莫兰迪粉灰色,让产品更加女性化。&针对欧美运动品牌尺寸版型不合的问题,MAIA ACTIVE与身型研究公司ALVANON合作研究适合亚洲女性的版型,改进腰臀比例、腿部线条和胸型上的设计,满足中国女性对于运动服遮副乳、显瘦等需求。&在面料方面,MAIA ACTIVE与专业机构台湾纺织产业研究所(TTRI)合作研发。据MAIA ACTIVE的说法,其中的一种面料“MAMAMIA”是目前市面上最细的运动织物,以期实现“裸”感穿着体验,满足女性在运动中的舒适需求。&2016年MAIA ACTIVE初上线时,销售情况并不亮眼。经过分析她们发现,淘宝这一渠道与品牌的定位并不相符。MAIA ACTIVE当时的单品价格在500元左右,远高于淘宝上运动服品牌150元左右的客单价。&2017年,MAIA ACTIVE关闭了淘宝店铺,转而投向天猫,并丰富了300元-500元价格区间的产品选择。这是MAIA ACTIVE明确了品牌定位后相应做出的价格调整——即定位在大众品牌Nike、Adidas与高端品牌Lululemon之间,目标客群为20-35岁、收入在八千元以上的女性。&以爆款产品和蓝海品类为切口&作为初创品牌,MAIA ACTIVE不急着大量增加SKU,而是强调重点产品的“爆款营销”。Mia告诉《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我们通过大量调研了解到用户真正的痛点后,针对性地做产品研发,并且把我们的产品讲透。这样就产生了让消费者记得住、买了之后愿意去讨论的产品。”&例如,MAIA ACTIVE的明星产品“小腰精裤”用高腰和3D臀线设计修饰了穿着者的腰腹臀曲线,并配合手绘设计原理图、效果对比图等简单易传播的产品营销内容,让用户意识到这个产品“能让她的臀部更翘,腰更细。”在大的产品品类上,MAIA ACTIVE选择运动内衣为着重发力点。一方面,运动内衣是个大市场,淘宝上运动内衣的客单均价高于其他运动服装品类,消费者愿意为内衣付出更高单价。另一方面,相比较其他品类竞争激烈的红海市场,运动内衣尚无一个有明显优势的品牌出现,是适合MAIA ACTIVE集中发力的蓝海。&徐志豪也认可这个思路,他希望MAIA ACTIVE能首先聚焦目前的核心产品,再以此为基础向其他方向延伸。这样也许前期的发展慢,但在后续产品升级时依然能保持优势。“把目前的产品做到极致,把竞争壁垒完全建立起来,往后的拓展空间是非常巨大的。”&《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在MAIA ACTIVE的天猫店铺上发现,销量最好的背心式运动内衣成交7300多件,数倍于其他产品。这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有了一定认知度、在天猫618大促期间,MAIA ACTIVE交易额挤进运动内衣前5名,超过Lululemon在同一品类的排名。同时,2017 年MAIA ACTIVE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0倍,2018上半年同比增长达770% 。接下来,MAIA ACTIVE发展的重点是扩大品牌影响力。&一方面,MAIA ACTIVE将继续依靠气质相符的明星和KOL树立品牌形象。除了刚刚签约了《战狼2》女主卢靖姗为品牌代言人,刘涛、江疏影、蓝盈莹等喜欢健身的女星也都在微博上晒出过穿着MAIA ACTIVE产品的照片。MAIA ACTIVE希望借这些女星在用户中树立崇尚运动美、健康美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MAIA ACTIVE正在寻求与线下健身场馆的合作。目前MAIA ACTIVE的产品已经进入近百家上海、北京、台北等城市的高端健身房,用户可以试穿并购买;同时联合健身馆举办线下活动,试图将品牌推向健身馆源源不断的新生源。&同时,MAIA ACTIVE计划2019年在上海的核心商业区开出第一个线下旗舰店,以期建立品牌认知并提供用户体验。Lisa告诉《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MAIA ACTIVE的线下店将主要承担体验和展示品牌的作用,“线下其实是一个让别人见到你的地方。要找对的地点,抓到对的人,用对的方式去展现自己。”&因此,MAIA ACTIVE的线下店将更像一个体验馆。除了卖货,Lisa希望在这个空间中为粉丝提供课程、活动,与用户产生更多互动。在此之前,MAIA ACTIVE每月在健身房、地标性建筑和展览空间等场所为核心用户举办趣味运动活动,线下店开出后将承载这个功能,提高用户对品牌黏性。&同时MAIA ACTIVE也准备在线下店中联合气质相似的品牌,代理健康生活相关的产品,扩展产品品类。在此之前,MAIA ACTIVE已经先后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上海K11以及杭州大厦开设了POP-UP快闪体验店。&&以下是《新商业情报NBT》(微信公众号ID:newbusinesstrend)与MAIA ACTIVE创始人 Lisa、CEO Mia以及健腾体育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徐志豪的对话:新商业情报NBT:作为一个成立两年的品牌,MAIA ACTIVE的增长速度可以说非常快,您认为当时做对了哪些事?Lisa:&首先,产品是一切的核心。从产品定位上,我们做得最对的事是一开始就为亚洲女性打造适合她们的产品。我们在产品研发前会调查她们的需求,产品是基于真正存在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痛点而打造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用户穿上我们的产品后,能够真正感觉到和其他品牌的不同在哪里,所以我们有很高的复购率。&Mia:MAIA ACTIVE的快速增增长还有两个重要抓手,一个是口碑营销,一个是产品营销。&MAIA ACTIVE是把口碑营销真的做到骨子里的一个品牌。如果大家去小红书、Keep、抖音搜索“MAIA ACTIVE”,会看到很多用户分享穿着体验,不少是健身圈和时尚圈的KOL,她们成为第一波把我们的产品特点讲清楚的人,是树立MAIA ACTIVE口碑的第一步。”许多用户看到意见领袖的分享后来购买,他们成为我们的第二波口碑经营者。很多用户的照片中不仅有产品图和上身图,还有包裹盒子和里面的卡片的照片,这些都是我们精心设计的。这些细节成为用户分享体验的内容,也是帮我们树立口碑的一部分。第二件是我们的产品营销很强。我们不盲目地生产过多的不同款产品,而是需要让消费者记得住,买了之后愿意去讨论的产品。所以要把每个产品的特点讲透。比如我们6月份刚上线的爆款“小腰精裤”,市场总监joanan先是画了几个手绘图去呈现设计上的不同;同时我们又请来三位不同身形的素人模特,拍下他们的试穿效果,以及和普通其他运动裤的对比。这些整合在一起成为了“小腰精裤”的产品内容。让用户用易懂的语言和图片去了解透一款产品的特点。&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在整个运动服品类里面找到更细的、更针对性的蓝海,即大市场之内找一个切入点,让消费者通过这个切入点尽快地了解我们。&新商业情报NBT:2019年的时候MAIA ACTIVE会开出线下店,那个店会是什么样子?&Lisa:对我们来说,线下承载的其实是更多的体验,是你跟谁开在一起,在哪个城市,长什么样子,体验怎么样。这些很大程度上会定义你是怎么的一个品牌,去加深品牌的印象。&我觉得线下店是一个让对的人见到你的地方,要找对的地方,抓到对的人,去用对的方式展现自己。当你已经有很多的线上客户,你可以在线下跟他去做一些互动。&店面里面会承载更多的体验,我们其实代表的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品牌,可能不会只有自己的产品,也会代理一些其他更新、更小众的产品。这些产品有很好的品牌形象,跟我们的风格是类似的。&第二点线下其实是一个集合点,你可以来,我们带你去在这个城市里做一些有趣的活动。我在美国的特别喜欢的一个牌子,他每周五带着他的客人在店外面集合,然后去跑步。我们也想做这样的事,希望我们的店是一些有趣的事情的集合点,可以以此为圆心延展出更多体验。&新商业情报NBT:拿到融资后会在哪方面发力?&Mia:第一件事,是继续把市场营销做好。一方面要继续做好社群口碑;另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市场营销去全面地打开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我们刚刚签了一个明星代言人卢靖姍,希望通过她让更多的消费者来认识到我们是怎么样的品牌。&第二块就是关于线下店。我们更希望通过线下店把品牌的认知、好感度和体验做到极致,从选品到店铺打造会付出比较多的精力。&同时,我们一直在想怎么让健身场所的老师更好地体验品牌,并且把品牌介绍给更多的人。因此我们会跟这些线下的渠道有更深的合作。&新商业情报NBT:Lululemon进入中国后也在继续推行社群战略,以提高用户的黏性。MAIA ACTIVE在开出线下店后,会在社群上发力吗?&Lisa:其实产品是一个社群的核心。我们很多早期的核心用户,他们以前也觉得他们是Lululemon的死忠粉。但其实这个并没有那么不可攻破。当他们接触到一个让他们更加喜爱的产品的时候,这个死忠粉其实很快就不是了。&在海外社区的概念可能更多的是neiborhood,就是线下有这些邻居、身边的朋友,有一个实际上以区域为核心的空间去沟通,大家到某一个地方去去聊一些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但是在中国这样城市化非常快、很成熟的环境里面,其实社群不只是去到某一个店面或者咖啡店里面,面对面聊天;很多时候就是在网络上的交流,比如我们天猫的群组、线下活动、微信群、小红书上面,各种传播口碑的地方,大家都在分享跟MAIA ACTIVE相关的产品体验、品牌的感受,其实这个是更适合中国的数字化社群的概念。&新商业情报NBT:这个赛道里您应该不止看了一个品牌,最终为什么选择MAIA ACTIVE?&徐志豪:体育跟消费这两个类别的结合我们非常关注,因为它是消费升级、互联网催生品牌这样一些大趋势推动下的浪潮,我们认为完全有很大的机会催生出新的巨头来。&我们选择投资MAIA ACTIVE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个方面,从运动健身的角度出发市场确实有很大的空白点,传统体育服装的覆盖是不够的,国外品牌的产品与我们中国女性的贴合度也是不够的。所以新兴品牌会有很大的可能性。&第二是创业团队,Lisa跟Mia是非常好的组合,两个人都是既在国外也在国内工作过,对于服装界大的趋势、发展中的关键点都有很好的了解。而且她们两个人技能又非常地互补。&第三个就是产品,特别是你考虑到它的这个目标群体,相对来说是年轻、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关注健康、热爱运动,会熟练地使用互联网的工具。口碑的传播是非常强大的,就看你的产品是不是能满足她们的要求。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MAIA ACTIVE确实在产品上花了很大的精力,从设计到选料、供应商的选择和营销,每一个环节上都能看出非常用心。&新商业情报NBT:MAIA ACTIVE是一个早期品牌,对于基金来说投资早期品牌可能是周期长、风险性高的事,您对这个怎么考虑?它背后的这个赛道规模是否足够大?&徐志豪:我们基本的思路还是认为,不同的产品和价格区间,定位的目标客户是不一样的。MAIA ACTIVE的目标群体对于质量和产品带来的体验是非常看重的,是具有高购买力、重复购买力的人群。所以MAIA ACTIVE也许前面需要时间,但是起来之后可以扩展得非常扎实。&靠流量驱动的话也许在一段时间内会长得非常快,但是要把这个量维持下去,最终还是要回到产品上面来。如果在产品升级不能跟上,那可能原来的领先优势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认为,首先要看这个企业是不是有长远发展的愿景。企业一步步在往上走,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资本可以进入。只要是健康地发展,我们相信从投资的角度,还是有多种的方式能够获得比较优良的回报。&至于这个品牌所属赛道的规模,互联网驱动、消费升级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催生了非常大的市场,但是切入的角度可以是多样的。规模大还是小取决于把它放在什么样的背景里。&任何大的服装品牌最终成长为一个集团,都会有很丰富的产品线来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但是它起步的时候,要有一个切入点、核心产品。当你有一个核心产品能建立起竞争优势后,就具备了很强的基础使得你可以去延伸,把延伸的因素考虑进去,这个赛道是有非常大的潜力的。&如果一开始你就想说,我要做很多品类,但连一个基础都打不好,那这个企业很难成长起来。我们希望公司要聚焦目前的产品,把目前的这个产品做到极致,竞争壁垒完全建立起来,往后的拓展的空间会非常巨大。【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
扫描二维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群营销的优势总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