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厂商如何绕过高通专利这面专利墙

|||||||||||||||||
&>>&&&&&正文
高通在华被罚60.88亿元 曾与发改委当面沟通28次
  在历时15个月的漫长调查之后,昨天,我国发改委终于公布了对美国高通公司反垄断调查的结果,认定高通存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责令高通停止相关违法行为,处60.88亿元罚款,为高通2013年度在我国市场销售额的8%,这一罚款金额创造了我国反垄断罚款最高纪录。高通在昨天的盘前交易中小幅上涨2.04%。
  高通垄断有“三宗罪”
  2013年11月,发改委根据举报启动了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改委对数十家国内外手机生产企业和基带芯片制造企业进行了调查,获取了高通实施价格垄断等行为的相关证据,就高通相关行为构成我国《反垄断法》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进行了研究论证。
  经调查取证和分析论证,高通公司在CDMA、WCDMA、LTE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市场和基带芯片市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发改委列出了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三宗罪”: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没有正当理由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在基带芯片销售中附加不合理条件等。
  发改委表示,高通的行为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阻碍和抑制了技术创新和发展,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违反了我国《反垄断法》关于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没有正当理由搭售商品和在交易时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的规定。
  高通很配合未按上限罚
  发改委表示,由于高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垄断行为的性质严重、程度深、持续时间长,在责令高通停止违法行为的同时,依法对高通公司处以2013年度在我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共计60.88亿元,这也是我国在反垄断调查领域开出的最大一张罚单。按照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的话,“对高通的罚金是去年我国开出反垄断罚金总额的数倍。”
  对于这个处罚力度,高通和发改委起初的看法并不一致。在昨天发改委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许昆林透露,“高通最初认为罚款有点重,但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处罚”。他同时表示,按照《反垄断法》的规定,最高可以按照收入金额的10%进行处罚,但发改委考虑到高通很配合调查,公司总裁多次来发改委沟通,因此没有按照最高标准处罚,而是减少了2%,按照8%的标准进行处罚。
  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副局长卢延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按照法律的规定,从发出正式的处罚之日起十五日内,高通公司就要把罚款上缴中央财政。
  将继续加大在华投资
  发改委表示,在反垄断调查过程中,高通能够配合调查,主动提出了一揽子整改措施。
  这些整改措施针对高通对某些无线标准必要专利的许可,包括对为在我国境内使用而销售的手机,按整机批发净售价的65%收取专利许可费;向我国被许可人进行专利许可时,将提供专利清单,不得对过期专利收取许可费;不要求我国被许可人将专利进行免费反向许可;在进行无线标准必要专利许可时,不得没有正当理由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销售基带芯片时不要求我国被许可人签订包含不合理条件的许可协议,不将不挑战专利许可协议作为向我国被许可人供应基带芯片的条件。
  高通公司同时表示,将继续加大在我国的投资,谋求更好的发展。
  高通与发改委当面沟通28次
  对于发改委的处罚决定,高通昨天表示,尽管对调查的结果表示遗憾,但高通很高兴发改委已经审阅并批准了高通的整改方案,高通将不寻求任何进一步的法律程序进行抗辩。高通同意实施整改方案来修改在中国的某些商业行为以完全满足发改委决定中的要求。
  在与本报记者进行电话连线时,高通总裁德里克?阿博利表示,尽管在最终的解决方案中包含一些令高通颇为失望的地方,但是还是很高兴这一页终于翻过去了,因为这个调查使高通在中国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终于过去。
  事实上,最终让高通接受发改委的处理意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这一调查持续了15个月之久。据许昆林透露,在这15个月里,高通团队与发改委反垄断局足足进行了28次面对面的沟通,其中仅他本人与高通总裁的会晤就多达8次。“在这28次沟通中,每一次高通的律师都在场。高通曾经提出听证申请,但是最后一刻他们撤回了申请。”
  专利王国高通
  对于一般的消费者来说,高通公司的名字肯定没有苹果、三星、小米、华为这些手机厂商响亮,可是对于所有的手机厂商来说,高通都是一个让它们羡慕嫉妒恨的名字,它们收入的相当一部分,都吸金般地被高通收入囊中。
  在高通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总部大楼里,有一面展示着该公司上千份专利文件的专利墙,实际上,这面专利墙展示的仅仅是高通所持有的1/10的专利,正是凭借着这些专利,高通构建出了自己特有的商业模式,专利墙围出的,是一个大大的金币池。
  成立还不到30周年的高通公司,成就今天的霸主地位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该公司推出的CDMA技术,到了3G时代,这一技术成为了所有3G标准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专利授权让高通赚得盆满钵满。而随着智能手机的大爆发,原本市场空间有限的手机芯片产业也急剧增长起来,也让在这领域占据绝对优势的高通继续高歌猛进,在2012年底,高通的市值一举超过了PC芯片时代的巨头英特尔。
  数据显示,手机应用基带芯片一年的全球产值在160亿美元-190亿美元,高通就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而专利授权,更是一个极为可观的庞大市场。高通公司2013年财报显示,该公司的营收总额为248.7亿美元,其中78.8亿美元的营收来自于专利授权业务,占总收入的约30%。但是同时,在高通的利润构成中,专利授权业务所产生的利润占总利润的比例高于87%,是芯片业务的2倍多。也就是说,专利授权业务以30%的营收占比,却为高通贡献了高达87%的税前利润,这其中的利润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2013年,高通在中国市场的营收约为123亿美元,占其全球总营收的49%;2013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为3.2亿台,基于高通芯片的智能手机超过70%。正是因为中国是全球手机的生产基地,对于高通来说,这个市场是其最大的一个金矿。
  2014年中国部分反垄断案例
  依视路、尼康、蔡司、豪雅等主要框架镜片生产企5月业和博士伦、强生、卫康等主要隐形眼镜片生产企业,因操纵镜片销售价格被国家发改委罚款1950万元。
  国家工商总局专案组对微软公司在我国内地的4个经营场所同时进行反垄断突击检查。8月,7月工商总局组织北京、辽宁、福建、湖北等4省市工商执法人员,再次对微软公司在中国内地的一个经营场所、一个其他有关场所同时进行突击检查。
  国家发改委对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8月断行为处罚约8.3亿元,对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处罚约4亿元,合计罚款约12.3亿元。
  9月发改委对浙江保险行业协会和23家省级保险企业处罚1.1亿元。
责任编辑:张皓俞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注册 | 登录
偶是村里来滴!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啊!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小编导读:头顶400亿美元估值和BATM新冠的小米被连续曝出的专利风险亮出黄牌。先是本土友商中兴、华为等批量发出一沓律师函催缴专利费,很快就是爱立信在印度把纸上的风险变成了公堂对决。新德里法院禁令停止小米手机进口,逼得小米不得不寻求和解。
头顶400亿美元估值和BATM新冠的小米被连续曝出的专利风险亮出黄牌。先是本土友商中兴、华为等批量发出一沓律师函催缴专利费,很快就是爱立信在印度把纸上的风险变成了公堂对决。新德里法院禁令停止小米手机进口,逼得小米不得不寻求和解。至今法院禁令并没有完全解除,只是修改成搭载高通芯片的小米手机可以暂时入境。手机专利战迅速变成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不过就像小米的互联网思维终于撞上专利墙一样,用纯粹互联网的方式解读传统专利战的本身也是姿势不正确。
专利或成杀器,但与高通无关
认为发改委对通讯专利巨无霸高通的反垄断调查结果将决定国内市场手机专利战的结论是有问题的。绝大多数人都认为高通专利许可中的反向授权条款是小米专利危机的根源,反垄断调查导致这条禁止从高通获得授权的专利大户起诉同样是高通客户的专利弱势企业的特别条款很可能失效,从而使中兴、华为们的专利维权浮出水面。其实高通面临的反垄断调查只是导火线而已,反向授权条款的无效既不需要适用《反垄断法》也不需要反垄断法执法部门介入。《合同法》第329条明确规定“非法垄断技术、妨碍技术进步或者侵害他人技术成果的技术合同无效”;最高院在2004年颁布的《关于审理技术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进一步解释合同法所规定的无效情形包括“…双方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不对等,包括要求一方将其自行改进的技术无偿提供给对方、非互惠性转让给对方、无偿独占或者共享该改进技术的知识产权”。根据以上规定,反向授权条款当然是无效的,而合同法中的“无效”是指是自始、确定、当然无效。无效合同从来就没有产生法律约束力,司法或行政程序中的无效认定也只是对本身就存在的无效状态进行确认而已,并非必须法院或执法部门宣告才能无效。
有法律专业人士认为高通在专利许可协议里约定适用加州法律,依照国际私法加州作为高通总部所在地其法律可以被约定为管辖法。但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有强制性规定的,直接适用该强制性规定”;最高院《关于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0条规定“……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不能通过约定排除适用… (五)涉及反垄断、反倾销的;(六)应当认定为强制性规定的其他情形”。对合同无效条件的规定正是属于强制性法律规定,高通专利许可协议排除中国法律的管辖是无效的。
专利战不是相扑赛
对专利战讨论最多是各家企业的专利数量,似乎体重成了预测胜负的绝对标准。首先很多媒体想当然就把华为和中兴这两家拥有两万吨量授权专利和小米勉强达到两位数的授权专利相比,简单得出小米在专利较量中万劫不复的结论。小米专利量无法抗衡中华酷联是事实,但把主要技术集中在通讯设备/基础电信领域的中兴、华为和主攻移动终端的小米直接对比却有问题。以华为为例,终端技术专利主要集中在华为终端和华为海思,而不是母体公司华为技术。即使对比也应该直接将小米和华为终端+华为海思进行对比,而且应当充分考虑小米拥有大量尚未到授权阶段的专利申请的潜力因素。
专利数量的确是衡量专利实力的重要杠杆,但把数量作为唯一指标却是误入歧途。专利质量是和数量同样重要的指标,专利数量的不足是可以靠拥有基础专利和提高专利质量来弥补的。微软在2010年获得超过3000项专利授权,苹果只获得500多项专利授权,但届时的微软和苹果在移动终端软硬件方面的优劣和专利数的差距却是颠倒的。这里并没有贬低微软研发能力和专利布局的含义,而是说苹果对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远比微软好,在触控、交互等决定移动终端发展方向的技术上抢占了制高点。技术实力雄厚的加拿大北电网络握有超过6000项专利,最终未能靠专利占据市场而落得破产拍卖。柯达和诺基亚分别是握有1.07万和1.2万项专利的超级大户,顶不住业务衰退的雨打风吹去,被迫寻求破产保护或分拆拍卖自救。
智能手机制造的一大特征是技术高度密集,一部智能手机涉及到的专利数量超过20万。智能机技术的另一大特点是技术的集成化和专利打包化,不仅在处理器和操作系统等基本技术领域无需独立开发而完全可以通过购买授权快速切入,高通这样的技术超级大国甚至以自有技术就可以为第三方提供完整的整机代工。智能机专利主要包括信号处理、芯片和处理器、操作系统、硬件外观、人机交互、功耗管理、面板与显示、应用软件。除了三星可以拥有从芯片到面板的完整产业链,连苹果都只是在交互等技术领域局部领先,制造方面的隐性优势则在于供应链管理和不同技术间的整合。其实即便是三星在Galaxy S4等高端机型上也不得不依靠高通处理器,在操作系统上更没得选择的加入Android阵营。所以纯粹靠技术通吃天下不仅是基本不可能的,同时也是不必要的。在细分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很好的控制技术供应链就足以立于不败之地。
专利诉讼可能是终极杀器
一些资深IT人认为只有发展不佳的企业才会把专利诉讼作为盈利的模式,运营良好的企业会集中精力关注发展而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专利诉讼。这种观点贴近产业运营,的确有相当见地。但市场竞争和法律竞争都是平行的竞争手段,以专利权作为清理市场有效手段的案例是很多的。宝利来在1980年代就通过专利诉讼完全垄断了一次成像产品市场,近10亿美元的赔偿金重挫了一度如日中天的柯达。雅虎在谷歌上市之际发起的竞价排名广告专利侵权诉讼同样成功,谷歌被迫以当时市值就接近3亿美元的270万股股票为代价与雅虎和解。苹果在2012年发起对三星的系列专利侵权诉讼,至少打乱了三星在美国市场的正常规划并从三星身上拿下几亿美元的赔偿。苹果对HTC发起的专利诉讼更将被告市场份额在诉讼进行期间压低六成,悲催的HTC从此退出全球手机市场第一阵营至今没有机会翻身。爱立信诉小米并不是爱立信在印度第一次诉讼,爱立信早在2011年就和诺基亚不约而同起诉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排名第一的GFIVE(基伍),崛起于深圳华强北的基伍手机一战即崩毫无招架之力。
专利诉讼完全可能成为杀手级的竞争工具。中兴、华为在进入海外市场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专利,仅爱立信就曾同时在英国法庭和意大利罗马、德国杜塞尔多夫和曼海姆法院向中兴提起饱和式的专利诉讼,中兴苦斗几局后以合理代价和爱立信达成全球和解。国内大企业之间尚无靠专利诉讼一击致胜更多是因为中国本来就还在从以成本控制为核心竞争力的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创新型制造业转型途中,即使是市场化发展早很多的台湾制造业也还徘徊在代工阶段。可以预见在完成从拼成本到拼设计的跨越后,中国本土企业下一个阶段非常可能进入专利诉讼快速增加的技术竞争。
标准专利爱与忧
技术标准的竞争是IT业最激烈的竞争之一,标准专利是覆盖技术标准中的技术的专利。标准专利一般是绕不过的基本专利,控制了标准专利基本等于控制了一个技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其它企业如果不能找到新的技术线路进行整体规避就只有用自有专利交叉许可的方式结盟或者寻求授权。拥有标准专利理论上可以为企业带来行业话语权和重大市场利益,但标准专利在实践中却是一个严重的悖论。标准专利过于强大的控制力决定了标准专利一旦被滥用很容易形成阻碍行业发展的强垄断,所以各国立法和司法都非常关注和审慎控制标准专利权的行使。
ISO等全球主流标准化组织推荐并在组织内强制实施的FRAND标准,标准专利的授权必须遵循Fair(公平)、Reasonable(合理)与Non-discriminatory terms(无歧视)原则。深圳中院一审并经广东高院在2014年终审维持的华为诉IDC公司专利授权案就直接适用FRAND原则认定IDC向华为索取的许可费率过高,并以判决形式确定IDC在中国的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率为不超过0.019%。法院在审理华为诉IDC案件中对标准专利的态度一点不让人意外。最高法院早在2008年的关于季强、刘辉与朝阳兴诺公司复合载体夯扩桩专利侵权纠纷案的答复([2008]民三他字第4号)中就明确指出“专利权人参与了标准的制定或者经其同意,将专利纳入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的,视为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在实施标准的同时实施该专利,他人的有关实施行为不属于专利法第十一条所规定的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专利权人可以要求实施人支付一定的使用费,但支付的数额应明显低于正常的许可使用费”。尽管标准专利往往不是一个而是一系列专利,但0.019%的许可费标准显然低于权利人的期望值。从这一点来看似乎可以说华为帮助小米降低了对标准专利侵权诉讼的担忧。
专利改变互联网思维
从2010年成立到新近完成按400亿美元估值进行的新融资,小米作为一家硬件企业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奇迹。雷军版互联网思维的彪炳战绩挑起了互联网行业和传统IT制造业有关发展模式的巨大争议。李善友教授以一篇《华为身处创新者的窘境而浑然不觉》将小米模式作为衡量IT企业发展模式优劣的标准和样板,引发大规模激辩。任正非不点名的回应了两句话,第一句“不学小米”是说给内部听的,第二句“未来5至8年,会爆发一场专利世界大战,华为必须对此有清醒!”是说给小米听的。专利纠纷从遥远的地平线到触手可及,任正非的回应更像是对小米今天遇到专利瓶颈的预言。
小米的成功之道和挫折之错都在于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的实质是利用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打破生产链上下游和不同参与者的区隔,以用户为中心整合了设计、制造、销售和运维的全链条。小米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在格局上高出传统产业一筹的优势,重度依赖以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最好体验的短平快招式全面切入新产品和新市场。不论是小米抄袭巴慕达空气净化器争议还是雷军放出要复制100家小米的卫星,都是典型的轻骑突进与快速试错。传统制造思维讲求以厚度和力度取胜,互联网思维则讲求以商业模式和最正确的“姿势”取胜。用游戏做比喻,传统企业会循规蹈矩的过关打怪,而互联网企业则会寻找外挂之类的变态战斗力。我在一定程度上同意互联网思维比传统思维有更高维度,互联网企业可能具备对传统企业实施降维攻击的优势。但对智能终端而言技术永远是底层和根本,不论何种商业模式都只能一时而不能永远规避技术竞争。互联网思维的红利也会用尽,再美妙的姿势也不能替代力量和厚度。
智能手机制造需要巨额研发投入才能保证技术优势,这一点没有例外。中兴、华为、联想、酷派和三星每年研发费都占营收10%以上,还要不可避免的为高通、爱立信或诺基亚另行支付手机售价约8%-12%的标准专利许可费。购买专利同样需要付出巨大代价。不提北电破产前专利打包卖出的45亿美元天价,国内企业也有很多高价收购技术的案例。TCL率先走向海外收购阿尔卡特包含专利在内的手机业务,联想收购IBM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以及摩托手机业务都包含大量专利转让和许可,并在2014年以每项专利平均500万美元的天价耗费1亿美元专门购买Unwired Planet的21项专利。如果说专利是法老诅咒,那么谜底只有一句话,不播种者不收获。除非不用别人的技术,否则不论是在印度向爱立信还是在中国向华为和中兴,小米支付专利授权费都像我们交水电费一样正常。
困境的解答
雷军有非常好的预见能力,早在两年前就公开表示专利会成为小米走向海外的最大障碍。专利是无法在短期完成积淀的,即使华为与中兴在着陆移动终端之前就有过极为丰富的通信设备制造经验,也花了5年以上时间才完成技术和制造的平滑转移。小米为治疗青春期的专利烦恼迫切需要争取更多的时间,在强弱对比悬殊情况下除非爆发超级体量的并购否则只能靠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理,除了一点一点的斡旋也没有可以换取时间的筹码。
小米已经宣布把专利申请KPI骤然跳高到每年3000项,但远水不救近渴,必然要更强烈的推动参股的智谷联动、睿创基金、松果电子等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大量收购和研发专利,并通过合作、授权、谈判在各大专利巨头间寻找盟友、远交近攻。比较值得一看的是小米如何调整自己的专利思路和在必然要展开的挖人大潮中优化IP人才结构。小米专利总监张亮和知识产权总监徐伟锋清一色是专利背景,智谷创始人之一林鹏同样是专利出身,可见小米对专利是重视的。但对比中华酷联都是由全球副总裁级VP负责知识产权,小米的专利管理人级别还有待提升,这也是对专利重要性的进一步认可。另一个问题是小米的专利负责人基本是政府部门(国知局)、专利运营实体(高智)、律所和短暂的外企、央企经历,并没有太多落地的产业经验。初步查看小米专利申请的结构,基础的通信技术仅有10%,难以支持企业长期发展。联想到雷军在今年人代会提出的三点建议全部是围绕专利转化和运营,似乎小米对专利价值的理解更多是从投资与运营角度而不在于产品制造所需要的技术保护。反观中华酷联,专利管理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专利管理人多有深厚技术和产业背景,对本企业、本产业和技术发展脉络有透彻的了解。这些企业的专利人才相当部分来源于富士康/鸿海系,有非常好的产业经验、撰写能力和技术积累。小米真要把企业的专利政策落地扎根,观念改变和升级可能也是一个关键。
本文作者:@林华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收藏已收藏 | 0赞已赞 | 0
偶是村里来滴!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啊!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品牌营销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7个回答3人关注
5个回答3人关注
19个回答20人关注
12个回答16人关注
9个回答9人关注
8个回答12人关注高通式创新,布局现在让未来更精彩
稿源:驱动之家
创新,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对于科技企业来说,更需要根植到其文化基因里去。作为无线通信企业的巨头,高通就是这样一家成功诠释了什么叫做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凭借其独一无二的专利授权商业模式,高通不仅在企业内部全面开花,新的专利发明层出不穷,也加速了整个业界生态的发展。日前,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檏接受采访,从自己经历谈起与外界分享了高通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历程。&以下为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自述——从我刚进这个行业一直到90年代中期,通信领域都是非常集中化的。1991年,我在日内瓦参加当时全球电信行业最大的展会——ITU(国际电信联盟)世界电信展。一天,我坐火车时碰到一个来自其他行业的人,他说:“通信行业集中度太高了,只有几个垂直厂商。”我们当时开玩笑说,“这些企业连螺丝钉都是自己做的。”事实确实如此,当年做终端的厂商都是用自己的芯片、自己的软件和自己的集成技术,例如摩托罗拉。这种垂直集成的商业模式对后来者会形成比较大的阻碍,因为后来者不可能投入跟大公司同等水平的研发力量,因此也很难跟他们竞争。然而,Qualcomm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技术许可或者售卖芯片的方式,让这个产业中的各个门类水平集成,使得很多企业不需要自己一切从头开始,也不需要跟这些大公司直接竞争(就能在产业发展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我想这是Qualcomm在过去30年多对通信产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之一。创新与分享奠定了Qualcomm的商业模式大家知道,Qualcomm的总部大楼有一面专利墙,这面墙在我2002年加入Qualcomm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上面记载了高通自诞生以来的一部分专利以及它们的发明人。所有到Qualcomm访问的人士,不管是政府、学校还是行业内的人士都会在进入Qualcomm办公大楼时见到这面专利墙。后来,很多企业参观完回来之后,都立了同样的一面墙,他们把这墙当作奖状或锦旗,好在上级领导来的时候向他们展示。但是有一些企业学的只是Qualcomm专利墙的表面。关于这面墙,Qualcomm的领导曾跟我介绍说——因为Qualcomm几乎没有工厂,没有很多的机器设备,发展完全是靠人才,如何激励这些人才?办法就是让他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建立专利墙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工程师有机会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自豪——让他们周末可以带着家人或朋友来公司,告诉他们哪个专利是他自己发明的,或是他的团队发明的,而不是为了展现公司的威望或者成就。作为创新公司,只有尊重人才、吸引优秀人才和留住优秀人才,公司的创新文化才能够维持下去。对Qualcomm来说,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喊口号的过程,专利墙也只是鼓励创新、追求创新的衍生品,并不是结果。从移动技术创新的层面来看,高通一直在发展不同的技术。自1985年成立以来,无论在发展的高潮或低谷,Qualcomm在不同的阶段始终坚持在技术研发方面的巨额投入。过去31年里,Qualcomm的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430亿美元。过去30年,互联网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线互联网时代,主要通过电脑才能上网。直到1992年12月,英国的移动运营商第一次发出了一条圣诞快乐的短信,标志着数字移动通信技术迈入了第二个阶段。而随着移动技术,包括3G、4G的发展,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在此之前,我们努力了15年,大约连接了70到80亿个移动终端。而在今后15到30年的时间里,移动终端的连接数将以百亿、甚至千亿计算。随着我们步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身边的可穿戴设备、智能终端等,甚至城市里面的万物都能连接上网,我们要把这个世界连接起来,同时处理复杂信息,这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可能靠单个或某几个厂商独立完成。Qualcomm希望通过技术分享与更多企业合作,使更多的参与者进入这个行业。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的厂商基本都是从与Qualcomm合作开始发展的,Qualcomm帮他们做集成技术,并通过技术许可和为全球市场中的众多智能手机提供其中的SoC(系统级芯片),使通信产业加入更多的新兴竞争者。以中国市场为例,2010年全球前10大的手机制造商里面,中国厂商只有1家。但是随着中国进入3G、4G时代,中国手机厂商通过自身努力和中国市场的成长,也通过与Qualcomm的合作,发展进一步加快。2015年全球前10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名单里,中国厂商已经占了7个席位。引领5G与物联网目前,整个移动通信产业都在关注5G的发展,全球有3GPP,中国有IMT-2020(5G)推进组,这些组织的目标都是在2020年前后促成5G网络系统和终端的面世。5G将是物联网时代的技术,它会为这些终端打造统一的接入平台,除了追求的更高带宽、更快的传输速率、实现海量物联,也会实现更低时延。目前的4G和4G+的终端上网最快速度还不到1个G,而5G时代将能达到几十个千兆级的传输速率,使得传输速度更快。另外4G网络的时延是20到30毫秒,到了5G时代,时延会降低到1毫秒以下。这不仅将使我们的上网速度变得更快,也会创造一些关键业务型服务出来。5G应用在车联网上,将使所有车辆通过互联网连接的同时,获得安全、高可靠性、低时延的应用体验。之前,高通已为数量众多的汽车提供LTE或其他蜂窝技术,以减少交通事故、避免车辆碰撞和提高道路安全性。接下来高通还将助力实现全自动的汽车驾驶,并大力发展车载计算方案。不仅仅是车联网,在物联网时代会产生更多新兴的产业,而5G将是人类社会进入万物互联时代的非常重要的技术。搭载于终端设备中的基于5G技术的新的计算平台,将大规模应用到物联网环境中,连接全球数以千亿的终端设备。纵观人类的技术发展历史,都很难找出有哪一个技术平台会有这么大的容量。所以,当我们预见到未来将有上千亿个终端连接到互联网里,除了手机还包括手环、手表、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以及电视、音箱等智慧家居,甚至从马路边的路灯到整个城市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想象到5G对于整个移动通信乃至物联网产业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高通从2006(10年前)年就投入5G研发的原因。展望今后30年,当全球上千亿的终端都连接到互联网,我们都会迎来一个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这不管对高通还是其他企业都是巨大的机会。一方面,基于高通对全球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运营商的沟通与合作,Qualcomm有能力去推动5G的进程。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能像过去一样引领5G技术的演进,跟业界其他公司开展合作,一起推动产业发展。日,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高通与中国移动联合展示了6GHz以下5GNR原型系统。这是高通与中国通信产业合作的又一例证。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各方合作伙伴开展5G技术开发与测试,确保5G商用网络的及时部署。在3G时代,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相比全球其他地区稍慢;在4G时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已经处于全球前列;进入5G时代,我们可以预见不管技术、部署还是消费者使用,5G时代中国都会更进一步。高通:植根中国,长期发展目前,Qualcomm在中国开展各个方面的合作,支持中国半导体制造行业的发展。比如与上海的中芯国际合作,采用28纳米工艺制程生产Qualcomm骁龙410处理器。此外,Qualcomm与中芯长电半导体有限公司合作,中芯长电为Qualcomm提供14纳米硅片凸块量产加工。2016年9月,Qualcomm宣布成立高通通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首次涉足半导体制造测试业务。高通与贵州省政府共同成立了合资公司——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专门利用ARM架构做服务器芯片。如今,华芯通从2016年年初成立到现在,其北京团队已经拥有近100名工程师,而位于上海的研发中心也即将成立。日,由中科创达和Qualcomm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重庆创通联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了揭牌仪式,致力于智能硬件产业的加速驱动和创新。此外,Qualcomm在中国还设立了1.5亿美元的风投基金,用以推动中国的创业创新。所以在移动互联网产业下一步进入物联网时期的时候,会有更多来自中国的创新机会出现,带动全球的移动通信产业和物联网的发展。中国是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字显示,截至2016年11月,我国4G用户持续爆发式增长,总数已达7.34亿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10.74亿户,手机上网用户渗透率超过四分之三。我更愿意把Qualcomm看成是中国公司。不仅因为目前Qualcomm在中国的业务比例占公司总业务的50%以上,还因为高通基本是和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一起,从小到大共同发展起来的。没有中国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就没有高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在下一步进入物联网时期的时候,中国和全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首创将越来越多,并将带动全球的移动通信产业和物联网的发展。同样高通公司也将在推动中国互联网、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上发挥积极的作用。2016年10月,Qualcomm在深圳成立了创新中心,努力把来自中国的最新设想通过高通工程师的工作,尽快地投入市场。我们为了这个创新中心,把全球仅有的两台最先进、最精密的电磁测试仪器中的一台放在深圳(另外一台在高通公司美国总部),使中国的产业链能够更好地一起协同创新。不久之前,高通和深圳腾讯公司签署了备忘录,大家一起合作在中国的AR、VR领域进行合作,致力于在游戏和其他内容开发上进行很好地硬件搭配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支持中国VR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是5G时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并且中国的发展会影响到全球的5G进展,所以我预期中国的5G进程会加快。虽然不一定是全球第一个实现5G的国家,但会是第一批实现5G技术的国家之一。作为全球最大的无晶圆工厂半导体公司,高通希望通过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帮助支持中国在集成电路产业上加速发展;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以及合资公司的形式,共享高通在先进制程工艺和技术研发上的优势,从而达到紧密携手、共同发展的目标。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通5g专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