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要如何度过资本的寒冬寒冬

从百播大战到倒闭“寒冬”,2017直播行业该往何处去?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可谓是直播行业的生动写照:一边是如火如荼的千亿资本“加持”,另一边却是依靠融资支撑,难寻商业模式的直播平台。而2017年伊始光圈直播“倒闭”事件,再度引发业内关注,加速了行业洗牌的速度。
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大量从业者加入直播市场寄望分得一杯羹,而潮水渐退后,2017年直播行业的机会在哪里?
“其实直播圈子里的人都很享受在‘风口’的感觉,风停了会死掉一大批,但是谁都不愿意在这之前停下脚步。”这是在2016年直播圈融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赶在“洗牌期”来临前,获得数亿美元投资直播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王迈这样感叹。
而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闭,再次引发市场对直播行业的关注。“这件事情带给行业一定打击,我也听到一些同行有裁员、缩减业务和投放的消息”。谈到这件事,王迈微微皱了一下眉头。
如今,接触直播已经1年多,王迈用“迷茫、新奇、爆发、挑战”概括这个过程。“之前一个项目投入500万元、600万元像喝水一样简单。”日,王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变化正在发生,在王迈看来,现在不论是决策还是融资都变得更加谨慎,而直播的很多玩法也都被试完了,摆在大家面前的问题是下一步该怎么走?
“外热内冷”的迷茫:宁可错投,不可错过
2016年初,本来从事营销工作、还是一个“外行人”的王迈无意间接触到直播。
当时,直播行业仍是一片火热。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网红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达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与此同时,巨额资本加持直播行业,从YY、斗鱼、熊猫TV,再到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的纷纷入局。国内资本市场似乎都在遵从着一个共同的认知:“宁可错投,不可错过。”
相较于外部的火热,由于项目对接偶然接触到直播的王迈则用“迷茫”来概括当时业内的状态。
王迈回忆称,尽管当时外界也开始对直播有了一些声音,但业内对直播并未形成明确的概念。某种程度上,大家还把直播和秀场放在一个维度,单纯地觉得是一个看美女的地方;另一方面,说起自己从事直播,当时甚至会受到家人和朋友的排斥。
一切似乎并未形成清晰的脉络,但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和前景的预期,瞅准时机,王迈和伙伴们组建了一只涵盖产品、技术、市场方面的团队,进军直播。
王迈及团队伙伴开工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调性,从原本单纯的眼球效应、美女经济开始做出一些正面引导。“当时我们想,既然美女可以直播,明星、企业也可以直播。”
组建好团队,调整好调性,王迈及团队在月开始做项目,逐渐尝试在晚会活动时进行手机直播探班。经过两三个月的“试水”,王迈及其团队的心态从迷茫转为新奇,分羹直播市场蛋糕的期待逐渐成形。
“百团大战”的火爆:风还没停谁都想体验
彼时,和王迈一起参与直播的朋友断言,直播将会在2016年火起来,事实也印证了当时的这个判断。
很快,行业开始被“引爆”,在资本“加持”下,直播像是始料未及的一场烟花绽放。
2016年3月,小米黑金直播出场;4月7日,在《欢乐颂》发布会上,刘涛直播吸粉71万;4月21日,Papi酱广告拍卖直播竞拍价达到1800万元;5月10日,雷军在小米直播中的露脸赢得超过20万粉丝的关注;5月16,罗振宇一本起拍价为2.55元的书籍,最终以30260元的价格在优酷直播中拍出;5月18日,宋仲基的北京粉丝见面会直播赢得了1100万人的在线观看。
这带给从业者的变化十分明显,以前是拿着直播资源找企业,人家不愿意搭理,而此后即便是坐在办公室,也有企业上门合作。王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感叹道,双方的角色像是换了过来,行业站在“风口”等起飞。
与此同时,很多知名的不知名的直播一夜之间都涌入市场,类似京东、淘宝、蘑菇街等平台也开始做垂直领域直播,“直播+”的概念也被提出,企业也开始选择用直播的方式召开发布会。
忽然之间,直播行业“百团大战”的大幕拉开,直播从业者“跳槽”、“薪金翻倍”的消息不绝于耳,各大直播平台开始了一场“烧钱、抢人、融资、圈地盘儿”的争夺战。
值得注意的是,王迈也直言,直播行业的变化也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一方面,“刷流水”现象十分普遍,主播数量、粉丝数量、收入数量、在线观众数量难辨真假,大部分直播平台都处于亏损状态;另一方面,直播行业也面临着内容“打擦边球”的现象和日趋严格的监管政策。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平台的想法和理念也逐渐形成矩阵。例如,映客的定位是社交,一直播的定位则是媒体,直播怎样实现“商业化”成为焦点。
王迈也坦言,在直播行业能体会到站在“风口”的感觉时,只要风还没停,谁都愿意体验一下,加速自身的资源积累和成长。
赶潮退潮的尴尬:大部分人不知该怎么走
直到2016年底的最后一轮直播融资,还能用“容易”来概括,只要提出较为明晰的商业模式,就有人愿意投入,而王迈的团队也幸运地赶上最后一波“潮水”,融到数亿美元。
不过,王迈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直播的“商业化很差”也成为业内共识,即便是投资人,也偏重于战略投资,希望用直播切入更大的市场。
根据王迈的经验,当下,倘若仅是单一做直播,或许难以获得资本青睐,投资人更偏重于把直播作为工具,应用于产业链精准一环的项目。
在2016年直播行业各大平台的火热竞技后,随着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下,无法逃避的“洗牌期”随之而来。王迈称直播已慢慢遇到瓶颈,进入“挤泡沫”时间。
在王迈看来,如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2017年行业一定会迎来洗牌,但是洗牌的方式尚不可知。王迈对洗牌的方式作了三种设想:第一种,按照小、中、大的规模有序倒下;第二种,以“一刀切”的模式迅速整合行业,形成“红的特别红,死的特别快”的局面;第三种,也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明晰的商业模式和行业的分水岭,符合规则的将会“跨过”,其余的则被淘汰。
对于未来,王迈的思索是,和普通的互联网工具不一样,对直播平台来说,人具有较大作用,具有个人魅力的主播将会对平台发展有较大的作用。此外,大而全的直播平台将越来越少,开 一个频道或者栏目运营直播的“招数”很难奏效,传统的商业模式是把直播当做产品来经营,未来直播则更多是一种场景应用。
直播变局下主播不仅要颜值 顶尖网红分走80%以上收入
“如今的直播早已不是最开始那么简单,不仅要颜值高,还需要知识储备”。从2014年就开始接触直播的栗子显然已经嗅到了直播行业的变化。
同样于2016年接触直播的大白也告诉记者,现在的直播和自己最初接触时相比,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门槛”。
理想与现实:要求越来越高收入难支撑生活
2016年接触直播的大白,起先直播的对象是宠物狗,后来衍生到直播生活状态。如今,让大白记忆犹新的一次经历则是“心肺复苏”直播,要求主播掌握足够的知识。
早在2014年开始接触短视频,后来又开始直播的栗子,现在每逢大型直播都要带上自己的“百宝箱”。“如今的直播不仅要颜值高,去一些大型活动,直播前还要准备移动电源、wifi、自拍杆、补光灯;直播过程中要和粉丝互动、回答问题;直播后还要学会总结”。栗子显然已经嗅到了直播行业的变化。
主播宁宁还提到,有时候接到年度盛典要连续直播几个小时,很多主播生病打点滴也还在坚持直播,真的是“痛并快乐着”。
对于普通主播来说,靠直播赚钱并不容易。某直播平台负责人张晓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女网红、三四线女演员、模特这部分在主播中仅占2%~5%比例的群体,分走了80%~90%的收入;剩下的则是在某领域拥有一技之长、具有个人标签的个性主播及一些业余的“素人”直播。
多位主播告诉记者,难以依靠直播打赏支撑生活。主播李萌也称,平时只是通过直播赚点零花钱。此外,李萌由于对平台分成模式的不满,前前后后换了6、7个平台。
张晓表示,主播收入并非如外界传言轻易过万,更多的收入数据来源于平台头部主播,行业水平实质上参差不齐。
对于行业内的诸多现象和从业者的不满,齐齐直播平台运营管理者史贺楠则颇为乐观。她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2016年的变革,由于平台和主播相辅相成,各大平台的“分成”模式也将规范完善,高质量的主播势必得到高收益。
转型艰难:网红变身明星没那么简单
除了收入参差不齐,主播的个人发展生涯还面临着多重挑战。
据艾媒咨询报告显示,像Papi酱一样的头牌网红少之又少,90%的网红未能实现变现。而随着粉丝经济的发展,“电商直播”也是连接受众和网红,使得网红获取更多收益的一种有效方式。据《2016中国电商红人大数据报告》显示,2016年电商红人产业产值为580亿元。
如今的栗子也乐于在直播平台售卖商品,她认为这能拉近观众距离,也有助于理解产品。
同时,有主播称希望通过直播这种方式拥有参与网络电影、进军影视圈的机会。这一市场需求和汪海滨的设想十分契合。资深互联网视频直播行业人士、齐聚科技CEO汪海滨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把旗下的一些直播平台打造成线上电影厂,把平台上具有才艺和颜值的主播输送给网络电影,为网红变身明星打造一条便捷的上升通道。
不过,张晓认为直播平台仅是提供给主播一个被看到的“窗口”,最终能不能进入青睐的圈子,还取决于行业和社会的统一标准。
直播洗牌进入下半场 平台倒下“冷冻”资本
2016年,视频直播进入红海,出现近千家直播公司同时涌现的壮观场面。2017年伊始,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闭,一时间,关于直播行业的死亡潮来临之说甚嚣尘上。
TMT领域知名研究人士布娜新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播平台内容空洞、同质化严重,已引发观众的审美疲劳,在经历狂热过后,鉴于直播平台的运维成本非常高,引流也会越来越困难。
不过,垂直类平台则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呱呱财经直播平台负责人李磊表示,未来更加细分的垂直直播平台可能会有更突出的表现。
多平台“倒下”行业加速洗牌
光圈直播官网已无法正常访问,在百度搜索“光圈直播”,相关搜索内容都是“撤资、欠薪”。这一局面的背后,则是其颇高的估值和资本曾经的青睐。据人民网报道,光圈直播2015年9月得到由合一资本、紫辉创投、协同创新3家投资的1250万元天使轮融资。当时的光圈直播估值已超过5亿元。
光圈直播的“倒下”,只是直播平台现状的一个侧影,易观互动娱乐分析师王传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6年,直播从业厂商围绕用户流量展开了跑马圈地的争夺战,在此阶段,几乎完成了以美女颜值、奇闻轶事、明星舔屏为推广手段的用户拉新。
不过,争夺战的背后则是内容的匮乏。艾媒咨询显示,77.1%的网民认为在线直播平台存在低俗内容,90.2%的网民认为在线直播平台的整体价值观导向为一般或偏低。
据记者梳理,截至目前,趣直播、微播、网聚直播、猫耳直播、咖喱直播、美瓜直播等多家直播平台已经下线或暂停服务。
齐聚科技CEO汪海滨认为,目前的网红直播还处于混战阶段,最终获得用户的直播公司才能生存下去。2017年过后,大部分直播平台将可能会因为定位模糊、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原因而面临倒闭或者被其他平台收购,而一些人气很高,具有良性生态模式的直播平台将会获得长久生存和发展。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内容匮乏是行业加速洗牌的重要诱因,直播泡沫正在破裂,未来大而全的直播平台少之又少,2017年垂直平台将会迎来“升级”。
垂直类平台“寒冬”突围
毋庸置疑,行业加速洗牌和垂直类平台的“新机”是2017年直播下半场的发展趋势,而助推直播行业发展的资本也或许将发生“变革”。
据云投汇大数据显示,截至日,全国共有31家网络直播公司完成36起融资,涉及总金额达108.32亿元。
艾媒分析师认为,在线直播行业除了人力成本外,还需要购买大量价格昂贵的专业设备和支付宽带的费用,目前许多直播平台都在亏损,或者是靠融资在做支撑。
在汪海滨看来,2017年将是资本回归理性的过程,但是好的企业依然不会收缩自身的业务和资本;相对而言,不具有市场沉淀、之前盲目杀入市场拿到钱就开干的初创公司,可能会面临巨头的蚕食和资本的寒冬。
汪海滨预判2017年垂直类直播平台将会获得庞大的目标用户,资本将会集中在几大定位清晰、运营模式优质高效、人气旺盛的直播平台,也将会有资本看好财经、教育等垂直细分领域的直播公司。他提醒道,上述领域即便被资本投入也并不意味着能获得巨额利润。这需要一定的决心和勇气,只求快速变现的互联网产品是难以持续生存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直播平台迎来倒闭潮
资本寒冬加速行业洗牌
  【赛迪网讯】前几日,传闻称光圈直播倒闭的消息已经蔓延到了整个直播圈。应用商店搜索&光圈直播&已经无法找到该App,同时登录光圈直播的官方网站也无法打开。光圈直播倒闭的消息似乎已经坐实,这不禁让人猜测,直播平台倒闭潮已经到来。  此前,光圈直播被估值5亿,也是风光无限,如今却欠薪300万、CEO失联。如此大的起落也让整个直播行业跟着坐了回&过山车&。唏嘘过后,还依旧健在的直播平台是否也应当审视一下自身的发展道路呢。  资本寒冬 加速行业洗牌  从去年开始,资本寒冬就一直笼罩着创业者们,2016年称之为直播元年,直播平台犹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加之带动了网红经济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直播更是成为了资本最青睐的领域。然而,直播平台大量的爆发式增长,同质化严重,内容违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让整个行业一时迷失。在去年年底,网信办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表示,对直播平台的资质、主播实名制方面、内容审核等都有了详尽规定。对于直播的种种乱象,曾经一度走在法规边缘的中小平台将在新规之下倒下一大批。至此,有人不禁猜测,直播平台将在今年或将加速洗牌,迎来倒闭潮。  直播是个风口,这句话或许已经成为了过去时。当同质化的平台同时涌入市场,蓝海也逐渐变为红海。寄希望于资本,就能够突出重围吗?更加凶猛的投入进来、泡沫化的固执让直播平台有些认不清自己了。在直播平台的运营方面几乎也是处于烧钱的模式,捧红主播、宣传造势,没有大量的资本投入,很难将运转起来。有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型直播平台大部分都会在洗牌过程中倒下,剩下几家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大型直播平台。  同质化严重 应细分领域  行业洗牌是必然趋势,就如同自然选择的规律一样。同质化严重、拼命烧钱、缺乏核心竞争里是让中小型直播平台难以做大以及逐渐陨落的直接因素。  直播内容并不拘泥于普罗大众的娱乐化的内容形式,教育、电竞、财经、公益等垂直细分领域都能够很好的应用。在更加趋于内容导向的互联网产业发展大潮中,更加优质的直播内容或许才能够为平台带来更具有长尾化的流量并长存于市场之中。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中国证监会授牌&&&民生银行资金监管&&&
数据来源:盈利宝基金研究中心,巨灵数据支持
全场购买手续费4折起!
近一年涨幅
近一年涨幅
机会早知道
已有&0&条评论
<span class="mh-title"
style="color: #小时点击排行直播下半场:少了大尺度表演,还有多少观众愿意买单?
来源:凤凰科技
直播  文/王芮 王玄璇 马晓宁  今年6月份刚从学校毕业的小D在天鸽互动旗下的喵播平台成为了一名签约主播。小D每天都会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定期和自己的粉丝们见面。小D对凤凰科技表示,她对目前主播的工作感到满意,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但通过单纯唠嗑就已经获得一万粉丝,并且收入也比同时和她一起毕业的同龄人要高。在她看来,主播的工作总结下来就是“月薪稳定、时间自由”。  卡蜜拉是一位商演歌手,现在是花椒平台上的签约直播。从8月份到现在,卡蜜拉每天晚上固定时间上线,已经积累了8万粉丝,她对凤凰科技表示,以前做歌手总是离观众很远,现在有了直播平台,可以近距离和粉丝互动,并找到支持自己的人,幸福感很强。同样在花椒平台上,大学生苏美诺兼职做主播已有半年时间,但靠着自己的颜值和亲和力,苏美诺已经获得了20万粉丝,通过直播获得50多万元的收入。她表示自己将用这笔钱开一家宠物店。  小D、卡蜜拉、苏美诺都是这个直播行业中茫茫主播大军的一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国内专以网络直播为谋生手段的主播人数就有上百万,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个人生活、游戏电竞、新闻传播、旅游美食等都成为了时下主播们给粉丝们直播的内容。主播通过粉丝礼物打赏、平台分成获得一定收入,知名主播甚至可以月入百万。  直播这种社交泛娱乐方式早在2005年左右就已经出现。作为中国第一批互联网船业者的傅政军当时看到了韩国视频游戏“十人房”,便萌生了视频直播的创业想法,也因此有了国内最早的PC端视频直播平台9158。但真正将直播带入大众视线的还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直播。2016被称为直播元年,因为到了这一年智能手机的普及才让直播真正成为了“全民直播”。除了专做直播的直播平台之外,各行各业也都在想发设法和直播拉上关系,成为获取营收的新方式。  直播为何会在今年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在整体日趋渐严的监管环境下,原先依靠“野蛮生长”的直播行业未来又将如何?凤凰科技回顾了过去这段时间里直播平台的发展路径,希望能帮助读者找到其中的答案,同时也希望能从现有的端倪中看到未来直播的发展动向。  移动直播到底有多火?各类直播APP  网上曾经有一张图,一个手机上满屏幕都是各种直播App。这张图看似震撼,其实所显露出的平台同真实的平台数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2016年,中国到底有多少个直播平台?有统计数据表示在200个左右,规模堪比当年的团购网站火拼时期的“百团大战”。  直播平台众多,所采用的直播方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按照直播设备的不同,直播分为PC端的秀场直播以及移动直播;而按照内容来分,直播可以分为游戏直播、体育赛事直播、范生活类等直播,基本可以涵盖个人生活的大部分内容。  随着直播的转化作用受到重视,电商、社交平台、新闻等也都开始进入到直播领域,如微博的一直播、陌陌直播以及淘宝直播等,直播已经成为各领域获取流量的第一大选择。  资本对做直播平台们似乎也格外大方,虽然今年被称为资本寒冬,但直播平台的融资数额却屡屡刷新纪录。映客在今年1月份已经完成了A+轮6800万融资,而据近日投资映客的昆仑万维的公告显示,映客目前估值已达70亿元。花椒直播副总裁郭鹤对凤凰科技表示:“花椒现在背靠360,在资金、流量等诸多方面都获得了很多支持,资本寒冬对花椒的影响并不大。”游戏直播也日渐火热,斗鱼TV获得C轮15亿元融资,熊猫TV也在近期完成了A轮6.5亿融资,估值24亿元。  何处刮来的直播“风”?  移动直播的形式和盈利模式并不算新颖,但为何在今年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  天鸽互动创始人兼CEO傅政军对凤凰科技表示,他认为之所以今年直播得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主要得益于直播技术的提升,“以前直播属于壁垒比较高的行业,所以你会发现直播平台最多不超过10家,”傅政军表示。“但现在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提升,很多技术可以完全通过云端和第三方来实现,技术壁垒被打破,所以诞生了很多直播平台。”天鸽互动创始人兼CEO傅政军  傅政军同时也说到,智能手机摄像的技术也推动了直播的发展,“电脑摄像头像素比较低,所以人显示的比较模糊,但手机的摄像头在逐年的更新换代。现在手机端基本可以看到主播的每根头发,但这在电脑端是做不到的。”  除了在技术方面的提升,明星、大佬的推广也起到了很大重要的作用。郭鹤表示,“众多明星、大佬为直播站台和正名,如范冰冰、吴亦凡等,都在直播中献出了“第一次”,展现自己接地气的一面。在奥运会期间,包括张继科、郎平等体育明星也相继通过直播的方式第一时间与粉丝互动。这些都表明直播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营销渠道。”  同时,移动互联网其他领域的“衰落”也让直播得到了很多资本的关注。前经纬中国投资经理、现任熊猫TV副总裁的庄明浩曾表示,O2O、智能硬件等原先的互联网风口不在,让直播受到了更多资本的关注。  监管下平台们何去何从?  就在直播一路高歌猛进之时,直播平台也开始出现各类“扰人”问题。为了吸引到更多的粉丝获得更多礼物,不少主播铤而走险,为用户提供淫秽色情表演、或挑战社会公众道德的直播内容。  据凤凰科技不完全统计,从今年开始,有关直播平台直播淫秽色情内容被平台禁封账号甚至因此获得刑罚的主播在百人以上。其中不乏有直播“造人”、“自慰”等大尺度内容。除了涉及色情表演之外,能吸引眼球的内容如虐待动物、做假慈善、在别人不知情的情况话偷拍等直播内容也是屡见不鲜。  对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根据这份规定,所有进行直播的提供者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根据互联网直播的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等实施分类分级管理,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互动内容进行先审后发管理。这就意味着现在在直播中非常流行的弹幕实际上也需要后台的审核。除了对互动内容进行审核之外,直播服务提供者也应建立直播发布者的信用管理体系,提供与信用等级挂钩的管理和服务。用户和主播也都需要进行实名认证。对于提供互联网新闻直播的平台以及主播,都应该取得互联网新闻资质。  傅政军表示,在此次“最严新规”下,因为缺少人员和国家相关资质证书,一些小的直播平台将面临关停的风险,这其实对于整顿整个直播行业是非常有利的。郭鹤也明确认为,国家各种规定的出台让行业保持健康可持续发展,规避野蛮生长带来的恶性竞争,从长远来说让整个直播行业都可以保持良性健康发展。  不过对于已经成熟的平台来说,商业成本也在不断加大,对于优质内容的争夺未来只会更加激烈。资深直播行业专家吴云松则表示,小的直播平台可以依靠“有证”的企业曲线救国,或者从内容方面入手,转投直播的上下游产业或者细分领域,但那些仍然保持粗糙模式的直播平台,无论大小,都将会被淘汰。  未来还有多少红利?  站在直播行业野蛮生长的风口,业内人士对其未来发展给出了两派意见: 2017年依然是直播的风口期,但资本和竞争将更多的集中在垂直细分领域;或是风口已过,投资、创业应谨慎。  已投身于这一浪潮的创业者在各个场合展望直播行业还将继续狂奔的未来,期待直播成为“未来互联网的重要表达方式”,同时也承认在竞争残酷的下半场,俘获用户并非易事,烧钱、难盈利的现状还需改变。  社交应用平台被视为直播可能发展成的样子。凯鹏华盈中国主管合伙人周炜表示,直播未来可能会成为标配产品,具体发展有两条路径可走:一种是跟强有力社交媒体结合的平台,比如一直播。所以陌陌推出的直播功能也有机会,因为视频需要媒体进行更好的传播。另一种是做得特别好的独立直播平台。  映客CEO奉佑生则表示,映客会成为像微博、微信一样重要的社交应用平台。其投资人朱啸虎认为有这个可能,虽然他此前还坦言“并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愿意花几个小时看女孩子逛街吃饭化妆”,但直播爆发半年就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让他看到更多可能性。  周鸿祎也认为,直播就如同以往的论坛,是各个网站都需要的表达自我的地方。未来直播会嵌入各个网站、各个行业。“直播既有一定的社交属性、又有一定的媒体属性,同时又和娱乐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将会是互联网上重要的表达方式,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直播时代,用最好的一种方式来展示最有个性的自己。”  除了社交化,直播的垂直化也是从业者常提到的一个趋势。目前,直播正快速向垂直领域延伸,除了传统的游戏直播,电商、体育、财经、在线教育等形式都涌现出来。例如,斗鱼已经设置了教育分类频道、YY也推出了知牛财经平台,平台转向创造知识共享的经济价值。  由于用户更为关注与自身兴趣和需求相关的直播内容,同时为专业化知识/内容付费的意愿更强,所以垂直方向的发展给直播难以突破的盈利问题提供了更多解决途径。  傅政军认为,直播其实是用户的“刚需”,“不是BAT眼红的金矿,但却是互联网的一座银矿,未来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并且他表示直播市场不会停滞不前,未来业务还会继续增长。他也说道,未来天鸽会继续向移动端加大投入,同时也会保留秀场直播的优良基因。  直播行业就像当年的视频网站一样,进入成熟期后也将面临的“二八原则”。艾瑞咨询研究显示,目前处于C轮融资及以上的平台、用户积累Top10平台以及互联网巨头旗下的直播平台可能成为行业独角兽。那些专注于垂直领域深耕的直播平台,如果将直播形式与优势领域内容相结合,针对垂直用户进行深挖,虽成为平台型产品可能性较小,但依然存在生存空间。另外,VR和AR等新的技术也给了直播更多新的想象力。  不过业界也不乏其他的声音,君联资本执行董事邵振兴就表达了他的不看好:资本投资直播领域最迅猛的时期已经过去,不存在大量资本的涌入,即使投资也是跟投或者PE阶段。  不论未来发展如何,平台上的主播以及观看直播的粉丝们已经尝到甜头。卡蜜拉表示在花椒上做满四个月之后,将获得近40万的收入。苏美诺凭借自己的人气已经入选了《赢天下》剧组的演员挑选项目,未来有望和范冰冰同台飙戏。或许这些就是直播平台对普通用户的最大吸引力。小D对凤凰科技表示,自己还不确定未来还会做多久主播,但是现在还没有改变工作的意愿。“如果粉丝喜欢我,我会一直做下去,”她说。
相关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本寒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