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的原因及启示说明投资国债也有风险了吗

英国退欧风险导致欧洲债市分裂 引发欧债危机担忧
腾讯证券讯 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消息,据彭博社报道,英国有关是否退出欧盟的全民公投正在让欧洲债券市场重返老路。在周二的交易中,由于投资者纷纷买入债券以寻求避险的缘故,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史以来首次下降到了负值,而西班牙两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则转为正值。与此同时,意大利和德国10年期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差距则创下了自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周三的大多数交易时段中,国债收益率则呈现出相反的走势。西班牙和意大利国债最初上涨,而德国国债则有所下跌,随后分别削减各自的涨幅或跌幅。欧洲债券市场的这种分歧让人想起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时期这个市场的动作,当时的那种关系已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QE)计划而中断了。虽然所有欧元区国家的国债在过去12个月时间里都实现了正面的回报,但据“彭博全球债券指 数”(Bloomberg World Bond Indexes)显示,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国债则在过去一个星期时间里下跌。英国全民公投重新引发了投资者有关欧元区所谓“边缘国家”的政府债券的担忧情绪,此前曾有分析师指出一旦英国退出欧盟,则可能会提高欧洲进一步陷入分裂形势的风险。本周公布的一系列民意调查的结果显示,“退欧派”阵营的势力正在扩大。在五份民意调查报告中,有四份都显示“退欧派”占据了上风。“无论(英国全民公投的)结果如何,边缘国家的债券利利差都将继续承压。”瑞穗证券(Mizuho International Plc)驻伦敦的利率策略师安托万·布韦(Antoine Bouvet)说道。“如果‘留欧派’胜出,那么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上涨走势,但欧洲所遭到的政治损害则意味着,投资者将需警惕的一件事情是,‘欧元怀疑主义’可能会在许多欧洲国家中成为一种更加主流的观念。”截至伦敦时间下午16:32,10年期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为1.55%,这种票面利率为1.95%的国债的价格相当于其面值的103.6%。10年期德国国债的收益率则基本保持不变,为-0.016%。也就是说,10年期意大利国债和德国国债之间的收益率差距为1.51个百分点,此前曾在周二触及1.53个百分点,创下自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两年期西班牙国债的收益率下降1个基点,至0.04%,此前在过去三个交易日中上涨了15个基点。当两年期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在2015年转为负值时,这一事件是该国在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走向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所达成的里程牌之一。(星云)【文末彩蛋】为何每次刚卖掉就大涨?想知道不适合炒股的5种面相吗?扫码关注:腾讯证券(qqzixuangu),点击“涨停板-彩蛋揭晓”查看。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loganzhu]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本日热门资讯
一周热门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热点:&&&&
欧债危机催生全球资本大挪移 美日国债成避险港
  欧债危机催生全球资本“大挪移”
  美日国债成为避险港湾,瑞典、丹麦升起“希望之星”
  曹金玲
  欧元剧挫、股市暴跌……伴随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势头和市场避险情绪的持续,全球资本已经在寻找新去向。一些迹象已经表明,不仅一度被市场冷落的美元资产吸引力增强,包括瑞典等在内的国家正在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美债重获青睐
  鉴于债务危机使得人们对欧元资产的偏好发生明显转变,全球投资者正不断撤离欧洲债券市场。欧洲央行最新数据显示,该区域3月份固定收益市场净流失资金为69亿欧元(约合87亿美元);而继欧元区去年流失2250亿欧元之后,今年以来投资者从该区域的年化资金“撤离”规模已经达到1050亿欧元。
  野村驻纽约外汇研究主管Jens Nordvig就在近日一份报告中写到,与过去很多年资金稳定净流入不同,欧元区债券市场已经出现资金净流出的明显趋势,这一趋势表明投资者态度的变化成为欧元走弱的主要动力。Nordvig还预计,欧元兑美元将在上半年继续下挫到1.18位置。
  而与欧洲情况相对的,则是一度因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升温而被忽略的美债市场,正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成为较受欢迎的避险工具之一。根据美国财政部上周三公布的数据,3月份海外投资人所持美国国债金额增长3.5%。
  彭博社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债务危机的蔓延,加上美国经济数据为通胀预期降温,已经促使市场对美国长期国债的需求不断加大,在过去一个月中,美国10年期及以上国债的平均投资回报率高达8%,这也是全球174个债券市场指数中收益最高;此外,18家直接与美联储进行交易的一级交易商持有的美国国债也达到雷曼兄弟倒台后最高,截至5月12日的规模达到6797亿美元。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周五最低触及3.1039%,为一年以来最低水平;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下跌到3.9810%,是去年10月份以来最低。今年4月初以来,美国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累计下挫约19%和15%。
  用投资机构Janney Montgomery Scott首席固定收益市场策略师Guy Lebas的话说,欧洲危机将带来长期经济影响,现在还不能排除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二次衰退的可能性。
  此外,投资者也将日本长期国债作为避险港湾之一。数据显示,日本10年期基准国债收益率下挫至1.22%,为去年12月份以来最低,20年期国债价格也攀升到17个月最高。
  瑞典:债务危机中的“希望之星”
  而在欧洲身处水深火热的同时,新的“安全港湾”也正冉冉升起。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波罗的海经济体的“坠落”,包括瑞典在内的北欧国家值得关注。
  丹麦丹斯克银行(Danske Bank)数据显示,相比大多数西欧国家,瑞典银行业在希腊、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的风险敞口少很多;截至去年底,瑞典银行业对这些国家的借贷规模约为100亿美元,仅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6%,丹麦的30亿美元敞口则占其经济总产出的1.2%,而冰岛和法国的比例分别高达43%和35%。
  分析人士指出,一方面是瑞典银行业的风险敞口小,一方面则是该国是目前欧盟国家中财政预算赤字最小的国家之一,都增加了投资者信心。而今年以来,丹麦和瑞典两国的股市也是发达国家中表现最好的。
  根据欧盟的预计,瑞典很可能在年两个财年中成为预算赤字最小的欧盟国家,而瑞典、保加利亚和爱沙尼亚则会是今年仅有的3个达标欧盟3%赤字预算占GDP上限的国家,但这三国目前均不是欧元区国家。
  瑞典SEB银行的一位分析师Haakan Frisen公开指出,投资者正在寻找欧元区以外的投资地,而瑞典、丹麦等国就是选择之一,主要因为这些国家财政状况稳健,经济产业结构较容易从全球复苏中获利,且对美国和亚洲的敞口较大。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会促使人们关注能够成为安全港和经济增长的经济体,市场会追捧低债务、高增长以及增长稳定的经济体,主要是亚洲经济体。”渣打银行在最新全球聚焦报告中写道。
  渣打还认为,强劲的基本面和充沛的流动性给予亚洲信贷市场和亚洲货币以支撑,尤其是在美元见顶、欧元状况改善、风险偏好上升以及利率预期转变的情况下。
&&& 欧元危机:全球纸币危机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张庭宾
  纸币危机第一次成为关键词。
  当欧元危机以出乎大多数人意料之猛烈扑来时,对政府债务和纸币信用的忧虑,首次上升为世界经济金融的主话题。严峻的现实已经提出了几个必须要回答的问题:欧元还能挺多久?假如欧元崩溃了,美元会怎样?欧元危机对中国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请允许笔者回顾一下过去几年来对纸币危机不断发出的警告:
  ――今年年初,《:全球纸币危机与中国社会变革》一文敲响了最后的警钟:伯南克式的“开着直升机撒钞票”不能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它除了制造新一轮更短周期的金融泡沫外,只能将财富集中到更加少的人手中,将更加恐惧纸币体系崩溃的人们赶到黄金和大宗商品的阵营中;
  ――日,《金融危机第三阶段:谁是诺亚方舟》指出,各国纸币已经或正在零利率化、负利率化,黄金价格一枝独秀:黄金对美元涨,美元对大宗商品涨。如果美元和纸币势力不能再次有力地“镇压”黄金,一旦被其突破,并站稳1000美元之上,将动摇信用货币体系的根本;
  ――日,《全球经济龟裂 石油阴霾加剧》一文预测:整个世界经济的冰面正在裂开一条巨大的鸿沟,它的一边是美元,另一边是欧元。世界经济生态平衡正被打破,从旧平衡破碎到新平衡重建,只有天晓得人类会付出怎样惨烈的代价。
  这中间的主逻辑是一脉相承的:即在1971年摆脱了黄金的制约后,美元纸币的不断滥发,衍生出越来越大的证券资产泡沫和金融衍生品泡沫。金融衍生品泡沫的破灭,产生了惊人的流动性黑洞,吞噬了华尔街的诸多大鳄。此为金融危机的第一阶段。为了拯救金融体系,美联储和美国政府不得不印出更多的钞票,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将金融机构的债务危机转移到政府身上,这是金融危机的第二阶段。
  当政府债务急剧扩张,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政府的偿债能力产生怀疑。投资者抛出风险最高的那些国家的国债和国债衍生品,首当其冲的是冰岛、希腊这样的国家。但真正的核心危机却是在美国,危机后,美国国债迅速扩张到了现在的13万亿美元,2011年初,美国国债与GDP之比预计将达到99.5%。
  2010年美国的国债销售压力巨大,全年预计销售2.22万亿美元,但美联储能够购买的额度只有1900亿美元,约2万亿美元的国债需要市场来消化,这是2009年的近10倍。如何将这些国债销售出去,成为美国的头等大事。
  在这种情况下,美元的主要竞争对手地区――欧元区的金融动荡,也就顺理成章。因为这是恐吓全球资本在美元近乎零利率的情况下到美国避险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
  这场做空欧元的战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尽管希腊的债务问题很大,但是它并不比美国加州更糟糕;欧元区的负债水平不低,但比美国仍有差距。欧洲经济的基本面显然也比美国更为扎实,但是欧元仍是一只有缝的蛋――至少有两条:一是希腊、西班牙的高负债;二是欧元区财政不统一,政治上松散。
  更重要的是,欧元区在金融软实力上远难望美国项背。美国及其盟友英国的五种金融进攻性战略力量――对冲基金、评级机构、金融衍生品、投机领袖和金融舆论,在此次欧元危机中高度一致,配合默契。先是高盛对希腊央行搞了个卧底,在定向爆破希腊CDS危机后,对冲基金立刻发力,评级机构和金融舆论迅速放大市场恐慌,而投机领袖们的实时发言把握了做空欧元的节奏。这是一场现场直播的精彩的货币反击战!
  尽管英美金融巨头们一致认为欧元行将崩溃,但现在做出这个判断仍为时尚早,毕竟欧洲经济的基本面比美国更好一些。更重要的是,在做空欧元的高峰,美国市场后院起火:道指的千点大跌,尽显股市高处不胜寒的恐惧;5月20日,美国非农就业人数低于预期,使美股如惊弓之鸟,标准普尔指数大跌3.9%。这表明,在美元自身不稳的情况下,继续做空欧元,导致其经济衰退,美国也会深受连累。
  鉴于欧元危机首先是纸币危机,其次才是欧元区的纸币危机,任何一个大国的纸币危机都会打击对所有纸币的信心。再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如此之高,各国金融机构,特别是欧美金融机构中相互持有对方纸币资产都不少,所以很难完美达成损人利己的目标。本质而言,各国纸币都是全球纸币危机的一根绳上的蚂蚱,即使是最强势的纸币也很难做到将所有的竞争对手放倒,自己则大获全胜,笑到最后。
  因此,欧元的崩溃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尽管它的动荡符合美元短期国债出售的需求,但其副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即从根本上动摇世人对信用货币的信心。
  在此种货币金融博弈升级的情况下,中国也必须高度警惕,认真对待美元势力和国际热钱战略做空中国的可能性――以中国推出股指期货为契机,加上对中国楼市泡沫破灭大力做空,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带来的外需下降,其风险并不小。最近中国股市、楼市和经济的最新信号,似乎在初步验证这个判断。
  展望未来,中国也没有必要过度恐慌,因为中国的资产泡沫最小,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空间还比较大,还是有点本钱与其他大国比赛忍受力的。倘若能将此危机转化为改革攻坚的契机,则能为未来20年的发展打开新空间。
  欧元区将踏上漫漫紧缩之路
  肖妍茹
  综合之前的表现,欧元每次的反弹都劲头不足,同样欧元上周的反弹也并不鼓舞人心。分析人士指出,在干预的传言过后,避险情绪可能再度兴起,欧元等非美货币将继续下跌。
  尽管欧元区已经拿出了高达75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但欧元区国家的债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而且投资者依然担忧欧元区因为紧缩财政赤字而令经济萎靡,这些都是欧元无法翻身的理由。
  如今,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都相继推出了财政紧缩措施,而欧元区的官员们最近也频频强调财政纪律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财政协调已成为当务之急。
  上周欧盟财长会晤后,欧盟理事会常任主席范龙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元区各国赞成协调财政政策,并且认为有必要对违反欧盟预算规定的国家设立更加严格的惩罚制度。范龙佩说,大家已就制裁原则达成广泛共识。
  欧元区各成员国拥有共同货币和共同的中央银行,即欧洲央行;在财政政策上则由各国政府独立控制,不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及《稳定与增长公约》为财政政策确立了赤字标准和债务标准,并对过度赤字程序做出了相关规定。
  《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欧元区各成员国的财政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否则将被处以至多为GDP0.5%的罚款,不过欧元区成立至今还没有国家被惩罚过。德、法两国在2005年赤字规模突破上限,不过两国利用在欧元区的地位使得惩罚未被执行。
  金融危机后,欧元区各国为刺激经济而导致的财政赤字浮出水面,而债务危机在欧洲爆发又令欧元区开始强调各国财政状况的改善,并要求更好地执行《稳定与增长公约》。德国财长上周表示,欧元走软意味着他们必须解决根源问题,即赤字问题,所有欧元区国家都必须削减赤字。
  尽管金融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那些背负巨债的欧元区成员国不得不首先开始紧缩财政以满足公约的赤字规定。这些国家被迫削减公务部门薪资和养老补贴,以及上调各类赋税,然而从已经出现的情况来看,紧缩计划不仅遭到了国内民众以大罢工的方式来表达强烈反对,并且这些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或许会受到影响,且因紧缩而令经济陷入低迷又可能制约国家日后的偿债能力。
  欧洲央行:失去“信用”的央行?
  曹金玲
  欧元区债务危机迫使欧洲央行介入“清理”政府财政问题,欧洲央行建立之初的机制设计很可能会遭受严峻挑战。
  无奈之举
  欧洲央行已经开始将商业银行脱手的高风险政府债券和其他低等级资产收入囊中,该行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一,欧洲央行已购买总额约为163亿欧元的欧元区国债。
  用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Thomas Mayer的话说,欧洲央行开始购买低评级政府债券,这令人感到担忧,会使得该行可能面临成为“坏账银行”的风险。
  事实上,一直到本月初的议息会议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面对公众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尚未讨论购买政府债券一事”;因此,即便此前有市场人士曾猜测该行最终会走这一步,但收购欧元区政府和私人债券的措施依旧让市场哗然。
  特里谢本人此后坦言,在22位欧洲央行决策者的投票中,为政府公共债务融资这一冒险举措只是“以压倒性数量胜出”,而非全体一致通过。
  就在特里谢宣布援助计划的几个小时后,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德国央行行长韦伯就表示购买债券“风险非常大”。而韦伯的前任行长们也曾警示,中央银行不承担为政府赤字融资的职责,因为这可能会引发通胀,同时一旦收购进程出现问题,央行将不得不依赖政府的帮助。
  早在1992年2月,当时的德国央行就明确表示,禁止中央银行为政府或直接贷款“透支”融资工具 “尤其重要”。当时正值《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获得通过并签署后的两个月,该条约为欧共体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确立了目标与步骤,是欧洲联盟成立的基础。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副总裁John Lipsky也坦言,对于欧洲央行来说,同意收购政府债券“确实迈出很大一步”。Lipsky同时表示,最新援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接下来需要关注其他那些必须对财政收支进行调整的国家,西班牙和葡萄牙都要加大削减赤字的力度。
  而欧洲央行这“很大一步”,实际上也意味着特里谢将在最后一年的任期内,不得不为“独立性”遭到质疑而“抗争”。
  独立性遭质疑
  特里谢本人则一再强调,在二级市场购买政府债券不会以牺牲央行独立性为代价。该行将这一举动描述为“干预”政策,旨在确保那些出现问题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同时在买入政府和私人债券的还将采取回收流动性操作,以确保货币政策立场不受影响。
  欧洲央行执行理事会成员Juergen Stark也“应和”说,该行购买政府债券的计划不会引发新的通胀压力,因为央行会同时采取其他措施回笼债券购买计划带来的流动性,他同时称购买政府债券并非源自政治压力,欧洲央行仍保持独立性。
  但显然,上述说法还缺乏一些说服力。在市场人士看来,一定程度上说,高达7500亿欧元救助计划已经以牺牲欧洲央行独立性为代价,来帮助政府埋单。
  欧洲央行是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于日正式成立的,职能是“维护货币的稳定”,其职责和结构以德国联邦银行为模式,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之外。在长达近12年的历史中,独立性一直是欧洲央行的一个显著特点。
  而如今,与其被称为一个中央银行,欧洲央行已经更像是一个货币联盟,而且愈来愈朝财政联盟方向靠近。用苏格兰皇家银行驻伦敦首席市场经济学家Kevin Gaynor的话说,与其说各方“合作”应对危机,还不如讲最新援助措施已把各方“粘”在一起。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aniel Gros和德意志银行驻法兰克福首席经济学家Thomas Mayer近日则发表联名文章称,7500亿欧元援助机制的最主要受害者就是欧洲央行。《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每个欧元区国家为自身财政状况负责,欧洲央行独立于各国政府之外,而欧洲央行收购问题主权债务的决定已同时违反了上述两条规定。
  上述文章还指出,欧洲央行同意购买政府债券的举动更是将政府债务“货币化”,甚至可以说将其角色转变为一个财政代理机构。而所谓的债券购买计划,即是把欧元区私人借贷者征得的税收用于支持财政窘迫的政府,当市场走势是否合理开始由政府或欧洲央行来裁定时,声称央行干预旨在建立有序市场的说法就显得难以让人信服。此外,从长期看,这很可能会影响市场对欧洲央行和欧元的信心。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4个月新低
  上周,欧元区主权债务问题仍然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受避险情绪影响,美元指数升至87上方,欧元对美元汇率则在大幅下跌至4年新低后于周后期稍挽回前期跌势。美元不断走强推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过去三周基础上,加快了小幅走低的步伐,一度创出今年1月8日以来的新低。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上周在682.75至682.78区间波动。上周三,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回落至682.78,为今年1月8日以来的最低点。随后两个交易日每日回升一个基点,上周五至682.76。
  近期欧元汇率持续下跌将对中国出口和外汇储备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商务部上周一表示,截至5月14日,人民币对欧元已累计升值14.5%,这给中国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成本压力,也会对贸易政策调整产生影响。在目前欧洲债务危机和国际金融市场反复不定的阴霾之下,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预期有所减弱。
  国际市场避险情绪的走高导致日元近期走强。上周人民币兑日元汇率中间价也有一定幅度走低。最新经济数据显示,日本第一季度经济增长1.2%,创下三个季度以来的最大增幅。上周五日本央行宣布维持现行利率不变。目前日本政府对外汇市场的压力有所减轻。市场分析认为,在政府决定再次干涉日元走势之前,日元恐怕仍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新华社)
  官方表态“护送”欧元反弹_欧洲央行干预猜测升温
  肖妍茹
  在连续下挫五周后,欧元兑美元上周终于收涨,这一方面是受欧洲央行可能入市干预传言的影响,另一方面欧洲央行的官员纷纷发表讲话安抚投资者信心。
  由于市场对欧元区的信心持续恶化,特别是德国上周单独推出裸卖空禁令加剧了市场的恐慌情绪,欧元兑美元下跌至4年低点,美元指数上周上涨到14个月高点。不过在市场有传言称欧洲央行可能干预汇价后,欧元得以扭转跌势,并且在欧洲央行官员的“护送”下,欧元兑美元上周最高反弹至1.2670附近。
  欧元汇率刷新4年低点以及瑞士央行干预汇市的传闻令欧洲央行干预的猜测升温,有机构指出欧洲央行干预汇市的几率已达30%,干预风险已经非常之高。
  在2000年欧元兑美元触及0.8225,欧洲央行曾联手美联储和日本央行干预汇市,这是欧洲央行最近的一次干预行动。
  同时欧洲央行的官员正在试图挽回投资者的信心。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强调,欧元并没有身处险境,他认为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以及对冲基金的投机行为是目前欧元走势的成因。不过,特里谢拒绝就央行干预的传言发表任何评论。
  而欧洲央行委员诺沃特尼说,尽管不大希望看到欧元汇价过于波动,但为了提振欧元汇率而入市干预不是欧洲央行一贯的作风,他强调,欧元最近的跌势还没有到引起欧洲央行担忧的程度,汇率仍处于历史波动区间内。
  还有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斯塔克上周五也对媒体称,欧元的购买力有保证,他指责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导致了投资者对欧元长期贬值以及欧元区通胀风险的担忧。
  在干预传言以及重要官员努力缓和市场情绪后,欧元兑美元上周自触及1.2144的4年低点后展开反弹,并最终取得最近6周以来的第一个周收涨。自今年以来,欧元兑美元已下跌约15%。
  另外,持仓情况也出现了变化,欧元空头开始自历史高点回落,CFTC持仓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到上周二,欧元投机性净空头自前一周的纪录高位113890手下降到了107143手。
责任编辑:赵志鹏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竟然是孩子的妈……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
数字之道:
搜狐论座:
慢画慢活:
搜狐侃事:
这样逛街图什么呢……
近期热点关注中国海外投资需防输入性金融风险
-法制日报周末版 -法制网
《法治周末》报
法制文萃报
法制与新闻英国脱欧只是序幕!欧债危机魅影已现,警惕银行股“核弹”
英国脱欧公投将至,全球市场进入“避险模式”,国债、黄金及日元均大涨——这大概是市场对于即将到来的脱欧公投的印象。近来基本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国债收益率创新低,从亚洲到欧洲,再到美国。周二(6月14日),我们看到了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首次跌入负值,而就在昨天,瑞士3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跌入负值,这意味着瑞士所有期限国债收益率均进入了负值区域。
然而,这并不代表所有国家或地区的国债收益率都在跌向零或负值。随着英国英国退欧争论导致市场紧张情绪加剧,欧元区一、二线国债走势再次南辕北辙,和之前险些导致欧元区分裂的欧债危机时期的市况极为相似。
在6月23日英国退欧公投进行前,周四公布的最新民调显示,退欧阵营支持率领先,投资者担心英国将选择退出欧盟,遂撤出二线欧元区国债,纷纷买入低风险国债。英国全民公投重新引发了投资者有关欧元区所谓“边缘国家”的政府债券的担忧情绪,此前曾有分析师指出一旦英国退出欧盟,则可能会提高欧洲进一步陷入分裂形势的风险。
虽然所有欧元区国家的国债在过去12个月时间里都实现了正面的回报,但据“彭博全球债券指数”显示,希腊、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国债在过去一周内纷纷下跌。
在周二的交易中,由于投资者纷纷买入债券以寻求避险的缘故,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史以来首次下降到了负值,而西班牙两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则转为正值。
周四(6月16日),两年期至10年的德债收益率均为负值,触及纪录低位,显示投资者愿意付钱持有这些德国国债,30年期德债收益率跌至0.50%以下,为2015年4月来首次。两年期至15年的日本国债和两年期至30年的瑞士国债收益率均跌至负值,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2012年债务危机造成恐慌以来首见的水准。
西班牙国债和德国国债利差触及163个基点,为2015年7月来首见的水准,意大利国债和葡萄牙公债与可比德债利差也触及四个月高位。葡萄牙信贷违约互换(CDS)触及近四个月最高。意大利信用违约互换在本周稍早触及四个月高点。爱尔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四录得五个月来最大单日升幅,日内上涨12个基点,至0.95%。
值得一提的是,两年期西班牙国债收益率下降1个基点,至0.04%,此前在过去三个交易日中上涨了15个基点。当两年期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在2015年转为负值时,这一事件是该国在从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走向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所达成的里程牌之一。
欧洲债券市场的这种分歧让人想起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时期这个市场的动作——在欧债危机期间,德国国债等安全资产和与二线国家国债收益率分化就曾不断加剧,但后来受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QE)政策影响,这种关系的进一步演变得到抑制。
近几周来,欧元区二线国家债券利差飙升,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似要爆发债券风险。知名财经博客Zerohedge撰文称,这说明不是“欧洲央行声明了会提供流动性”,市场就可以把英国脱欧问题不当回事的。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利率策略部门主管Richard McGuire称,“市场意识到,英国退欧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Investec Wealth & Investment固定收入部门主管Darren Ruane对《华尔街日报》表示,“虽然安全的政府债券会走强,但是欧元区二线国家的股债都将遭抛售。在部分二线国家,激进党派将受到更多支持,这些国家债券收益率上涨是有道理的。”
Nordea Bank AB的分析师Jan von Gerich称:“市场的担心可能会主要由政治风险的外溢影响决定,这样看来,荷兰、意大利和法国国债看起来更脆弱。”
对于如今欧洲危机期间常见的景象再现,彭博援引Mizuho International分析师Antoine Bouvet称,不管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如何,这种利差扩大的趋势还将持续。如果留欧派胜出,这种趋势将会出现短暂的缓解,但是给欧洲带来的政治上的损害,意味着投资者将继续留意对欧元的质疑之声是否会逐渐在很多国家占据主流。
Zerohedge称,欧元区的情况并没有此前德国财长预期得那样乐观。日前,德国财长朔伊布勒(Wolfgang Schauble )在采访中表示,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已经克服了危机,而希腊也将如此。
但是欧洲和欧元区主要的经济问题仍亟待解决。首先,希腊破产了,欧元区政客们还在努力继续他们的游戏,来延长和推迟解决希腊堆积的债务大山。
西班牙无力去稳定其债务和GDP比例;葡萄牙的整体债务水平超过了日本,同时国内人口缩减、创新和教育匮乏,且明显破产;爱尔兰仍有竞争力,但将无法按照过去的办法,去解决其巨额的私营和公共债务负担。
★ 忘掉“英国脱欧”吧!意大利银行业危机或引爆欧洲新一轮金融危机
今年5月份,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银行业危机再度率先爆发,银行股重挫,银行业整体资产损失超过50%。相较欧元区6%的均数,意大利银行业坏账率高达18%,整体坏账规模高达3600亿欧元,占该国GDP的五分之一,相当于欧洲银行业坏账总额的三分之一。
5月底以来,意大利银行股暴跌:
居高不下的企业负债率、无法达成的不良出售,以及来自欧洲央行的僵化政策等,共同累积诱发了意大利银行业新危机,并或成为引爆欧洲新一轮金融危机导火索。银行业很大程度上是欧洲乃至诸多其他国家银行业目前经历情形的缩影,不良贷款危机正在成为多个国家普遍面临的难题,对各国金融体系稳定性冲击不容小觑。
2012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承诺将“竭尽所能”保护欧元区,防止了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然而,眼下对欧元区未来的担忧重现,因英国准备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公投,这可能阻碍脆弱的欧元区经济成长,且区内其他国家可能效仿。
不过,隔夜一位支持留欧的英国议员遇袭后,美国国债回吐涨幅,市场对下周举行的英国退欧公投结果看法有所变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触及四年低点,收盘上涨1个基点报1.58%。美债价格此前上涨,是全球政府债券上扬的一部分。
野村控股(Nomura Holdings)驻纽约策略师Stanley Sun表示,英国退欧概率略微降低使得市场风险偏好略有回升,“我不认为这是英国退欧恐惧的终点,但周四早间债券价格出现剧烈波动,因此从盘中角度看此前走势可能有点过头了。”
更多财经资讯请访问:&&&&,或点击下载: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95645',
container: s,
size: '275,100',
display: 'inlay-fix'
(function() {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
document.write('');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71900',
container: s,
size: '275,100',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债危机原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