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江苏盱眙农村商业银行(果园支行)的商业逻辑?

一年融资18亿美元,揭秘拼多多51信用卡秒拍背后的推手
撰稿 ? 李志刚 李思萌
18个案子。
融资总额18亿美元。
人均完成1.5亿美元。
这是2016年身为FA(财务顾问)的泰合资本业绩。它的客户名单上包括了拼多多、51信用卡、一下科技(秒拍、一直播)、贝贝网等。对于一家2012年才创立的精品投行来说,这个业绩相当不错。
这是一个差不离的统计:2015年市场行情比较好的时候,中国跟互联网有关的融资案例大概有3600个,其中2000个左右是天使轮项目;A轮项目大概1100个,B轮项目大概有360个,C轮项目大概有110个,D轮大概有40个,剩下更少的是E轮或Pre IPO项目。
而泰合资本瞄准的是大B轮以后的创业公司。用更直观的融资数字来说,他们的客户大多数是单轮融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公司。
过去十多年,互联网产业的狂飙突进,也催生了许多财务顾问,大约有一两百家,资历老的有华兴资本、汉能投资等,兴起于2004年前后;新兴的有以太资本、小饭桌等,诞生于2014年左右。
▲数据来源:清科数据
当创业公司享有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在快速增长的时候,财务顾问更多地起到让供给端(项目)和需求端(资本)互相接触的作用。这种浅层次的价值提供,因而让很多人轻视财务顾问的作用,用「拉皮条的」一词嘲讽。
2012年,宋良静创办泰合资本。这不是一个做财务顾问的好年份。经过2011年的投资高潮,2012年资本市场明显疲软。「2011年以前整个市场都在吃红利,创业公司容易融到钱,FA也容易赚到钱,为什么要做辛苦活呢?2012年后,融资变得非常不容易,这时候才看到重度咨询和价值服务的价值。」泰合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宋良静告诉「新经济100人」。
他相信,财务顾问本质是提供非标的服务,只有做重才能长期生存。「市场热的时候,讲故事都能融资,市场不好的时候必须琢磨底层的商业逻辑。」
宋良静给泰合资本定下「研究驱动」的路线。他的目标是,让财务顾问从供需互相接触这种浅层次价值更进一步,实现优质供给端与需求端的快速筛选和匹配。
他打定主意,哪怕100万美元的案子也需要按照做重的方法去做。泰合资本的第一个案子是寺库——一家奢侈品电商,在泰合资本毫无名气的情况下选择了信任。它的创始人告诉宋良静,「我是创业者你也是创业者,我相信你。」
泰合资本花了五六个月时间,为其完成A轮融资。「这证明了你真的可以。」
▲泰合资本创始合伙人兼CEO 宋良静
中介有存在的价值。
有一家创业公司,在融资的时候有投资人比较关注,最终却没有投。复盘的时候,创业者认为投资人关注他们的变现能力,需要讲清楚的是未来的变现空间。但泰合资本创始合伙人郭如意和投资人沟通时发现,投资人更关注的其实是这家公司如何把用户数据做得更大,能不能成为行业龙头。
这是沟通的错位。
郭如意认为财务顾问是「对外翻译创业者逻辑的人」,他和创业者沟通的时候,更关心商业模式、运营情况等公司的逻辑链条。
2014年1月,人人贷公布A轮融资1.3亿美元,泰合资本是其财务顾问。这是泰合资本的第一个「关键时刻」,向外界证明了泰合资本有做大项目的能力。
人人贷的案子,因为融资金额大,当时创始人也给了泰合资本不小的压力。一开始宋良静团队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了解不够深入,没法跟上客户思路。回去之后,他们调整了方案,先做行业拼图,再重度研究国外对标公司的发展,结合中国具体环境和创始人一起讨论。宋良静说:「我希望能给予创始人启发,而不是比他们水平低,只用做好执行的活。」
郭如意和人人贷CFO一块儿在酒店加班,讨论财务模型怎么做,一行行地推敲,推敲完了还要实际验证。最终拿出来的财务模型,在融资过程中没有调整任何一个数据。人人贷后来的预算体系也是在这套模型上演算。
2016年下半年,51信用卡完成近4亿美元融资,其财务顾问是泰合资本。泰合资本和51信用卡的合作始于2014年7月。当时51信用卡融资不容易,虽然有一千多万张信用卡的数据,但投资人从信用卡账单管理工具的角度来看,51信用卡用户基数低,应用低频。
作为中国社会金字塔尖的一群人,投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办三四张信用卡,甚至愿意把卡拿给创业公司管。工具的价值究竟有多大?如何赚钱?这是投资人的疑问。
泰合资本站在战略咨询的角度,帮助51信用卡梳理公司战略。51信用卡的价值在于单个用户是实实在在有信贷需求的人,信贷潜力大,在当时用户数和卡数还比较小的情况下,做成几十亿元的资产余额也没有问题。51信用卡掌握了他们的信用卡数据,能优中选优,坏账率低。
「银行的补充授信」,这是当时51信用卡找到的路径。宋良静和孙海涛聊了4个小时,总结出来:第一,做大用户基数再尝试信贷,毕竟这是漏斗型转化的生意;第二,证明资产价值,形成闭环交易。
「每一次融资,我们都会弄明白创业者内心的想法。如果创业者对投资人讲三个故事,那一定是没想清楚。那就必须推倒复盘,重新做逻辑推演。」宋良静说。
泰合资本提供战略顾问、运营顾问、财务顾问的服务,他们希望做企业家(包括CEO、COO、CFO)的「外脑」。有投资人说,干脆把我们基金的投后管理包给泰合,宋良静回答,在中国没有人为没有明确结果的咨询付费,咨询必须和融资结果直接挂钩。「我们是CPS,按销售付费。」
▲泰合资本创始合伙人 郭如意
泰合资本董事总经理蒋科刚加入泰合资本的时候,是投资经理,不到两年时间,就升为董事总经理。蒋科还记得刚加入公司时接触到的泰合方法论:郭如意在白板上画出了公司的商业逻辑模块,他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框架,很受触动。
总结起来,泰合的方法论是提供四个视角来看案子。
第一,用户视角。
宋良静在施耐德电气时期做产品经理,对产品、渠道、价格、促销(4P)有了深刻理解。他意识到,最后买单的一定是用户,用户说好就是好,说不好就是不好。但是用户的判断,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影响用户。这让他做财务顾问的时候,从用户的视角去看公司,看是不是满足真实的、长期的、刚性的需求。
他举例说为什么旅游这个行业虽然有很多创业公司,但对携程没有造成根本性冲击?因为在这个行业里,用户的核心是需要货(酒店、机票),得货者得天下。因此做流量端创新的公司,也必需要对资源有控制,才能够在竞争中取得进一步的优势。
非标服务的生意,资源管控强、上游供给很集中的情况下,下游的创新价值就没有那么显著。
第二,产业链视角。
新兴行业、商业模式的出现,一定是在已有链条效率低的地方。
为了了解产业,泰合资本会进行线下调研。做物流行业案子的时候,团队先到物流园跑一圈,拿到司机联系方式,告诉对方电话访谈半小时送话费50元。这样密集调研来判断物流行业是怎样的,发现司机最关心的是,你能不能给我带来货。如何控制上游的货源信息,让司机找到货是成为物流行业的首要问题。
主要负责文娱、教育等行业案子的泰合资本创始合伙人胡文钦说,「有的产业链上游强势,有的是下游强势,你得拆解环节分析,看什么样的模式才有效。」他认为文娱既是流量入口,又能IP直接变现。那些能建立内容壁垒,通过工业流程批量生产内容的公司值得关注。
第三,历史趋势视角。
郭如意、胡文钦谈到宋良静的时候,都提到宋喜欢看历史传记、人物传记。在分析中国零售业的项目时,他们会先看美国、日本的零售业发展史,零售模式的变化,与当时的经济水平、基础建设、供应链发展以及用户需求有关。
「你做多了历史研究,就会有一些心得,和创业者碰撞,能够帮助他更好地理解今天他所在的位置,以及未来的终局。」宋良静喜欢强调终局的意识,因为泰合资本大部分项目在C、D轮,无论投资人还是创业者,最关心的都是终局是什么。
第四,竞争视角。
很多创业者会被投资人问到巨头竞争怎么办,「你不要假设巨头不做,你不要假设巨头很长时间之后才做,你不要假设巨头做不好。你一定要假设,巨头会做、马上做、做得很好。」这是宋良静给创业者的忠告。
只有在这种极端的假设场景里,创业者才能判断出自己如何做得更好,把所有关注放到最核心的要素上。
▲泰合资本创始合伙人 胡文钦
宋良静是个会提前做好功课的人,一见到「新经济100人」采访者就直接叫出了名字。采访当天正好是他40岁生日,他穿着一身西装,衬衫挺刮,头发用发胶定型,交流时,会用炯炯有神的眼睛盯着你。
也许由于小时候挨过饿,现在他仍保留着吃完饭打包的习惯。出生四川农村的他印象里最深的一件事是,父亲举着煤油灯拿家里的两碗玉米糊向邻居换了一碗稀粥。「三四十年过去了,谁还能想起曾经有过那种日子?」
从轮机管理专业毕业后,宋良静去了中国远洋大连分公司,有三年的时间在海洋上漂泊。一次出海就是8到10个月,在20万吨以上的邮轮上和数十个同事相处,空间封闭。宋良静突然提到《肖申克的救赎》,「如果你习惯了某一种生活方式,是很难改变的。」他有同学也做了快20年的海员,只需要和机器设备打交道,到了陆地上很不适应。
宋良静刚下船的时候,也很不适应,因为太吵了,到处都是人,乱哄哄的。海员枯燥无味的工作经历,让宋良静受益的是,「那个环境我都经历过了,我还有什么苦是不能吃的么?」
「每一段经历,不管有益无益,最终对你最后做的这件事,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过去几年我们的发展不是很快,和我的海员经历、性格,包括我们其他两个创始人的性格都有关。我们属于内敛的性格,不张扬,也不是一飞冲天。」
宋良静做过两年中国远洋大连分公司总经理秘书,他形容秘书这个角色「出门是孙子」,工作必须让你内敛,放在低姿态去观察事物,理解人性;「关门是老子」,在单位内部要放在领导的位置上思考全局的事情——这对他做财务顾问时喜欢站在战略高度思考案子有很大影响。
很多人眼里财务顾问是靠「人脉」、「资源」吃饭。问到如何维护投资人关系,宋良静的回答是:你不需要维护关系,你只要能源源不断获取好项目,帮他赚钱,这是一个商业行为。
这年头,财务顾问的日子也不好过,一部分靠质,注重每单案子质量;一部分靠跑量取胜。胡文钦表示,他希望进来10个案子做成10个;而不是进来100个做成20个。
曾经有一个项目,比较容易赚钱,也花不了多少精力,但内部判断这个项目做不大,那么接还是不接?接就是赚一笔走人。「这就看你自己内心能不能过这一道坎?」宋良静内心倾向于不接,但他还是回头和合伙人讨论确保意见统一,他们回答一致:赶紧跑,这项目跟你没关系。
「要维持统一的价值观,才能长久。」宋良静说。
这是一个离钱很近的行业,并且强烈依赖于人力资本。在这几年,比较大的财务顾问公司不断有员工流失,出来创业,与老东家做同行。如何留住这些聪明人,长期为公司服务,是所有财务顾问公司老大头痛的问题。
宋良静也在琢磨这个问题。
他希望把泰合资本做成真正的合伙人公司,合伙人是拿股份的,不只是一个头衔方便在外谈合作。在这个短期就能看到效果的行业里,激励机制必须和效果挂钩,但是不能搞成「提成」。提成会导致内部过度竞争,每个人只愿意做大项目,不愿意做小项目。但小项目有可能是战略性质的。更好的方式是,成长得快的员工就给予更高的级别,更好的回报。
作为财务顾问,要对接创业者和投资人,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就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在泰合资本内部,评价一个项目是否成功,不仅在于项目close,还在于项目close后交易各方是否满意。「你需要让每一方都觉得自己赚了一点点,核心是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很多人用价格做卖点,这是不对的。」宋良静说。
财务顾问这个生意的本质就是,在一个垂直领域解决企业的核心需求,抓住优质、付费能力强的大客户,在获得他们的认可后,在单一服务的基础上叠加更多的服务,以获得更多的收入。
在被问及是否会开展除财务顾问以外的其他业务时,宋良静说:「我感觉我们没有能力可以同时做十件事,那就干好一件事再做两件事。慢慢来。」
「我们的目标不是规模,是做成一个传世的品牌。」
关注并回复关键词查看历史文章
电商 & 零售
孩子王丨贝贝网丨蜜芽丨蘑菇街丨小红唇丨美柚丨卷皮
什么值得买丨拼好货丨瓜子丨人人车
京东农村丨京东物流丨良品铺子丨三只松鼠丨百果园
51订货网丨汇通达丨UR丨找钢网丨易酒批丨土流网
优信丨天天拍车丨车王
O2O & 分享经济
美团外卖丨饿了么丨爱鲜蜂丨达达丨斗米兼职丨58到家
同程旅游丨发现旅行丨蚂蜂窝丨航班管家丨蘑菇租房
自如丨小猪短租丨滴滴出行丨ofo共享单车丨摩拜单车
货车帮丨美团酒旅丨土巴兔丨易到
文创 & 体育
今日头条丨快手丨分众传媒丨秒拍丨喜马拉雅FM
昆仑决丨Keep丨咕咚 | 懂球帝丨橘子娱乐丨乐刻
万合天宜丨猫眼丨追光动画
光线传媒丨英雄互娱丨唱吧
金融 & 投资
京东金融丨51信用卡丨趣分期丨分期乐丨挖财丨雪球
农分期丨什马金融丨买单侠丨同盾科技丨融360
GGV丨DCM丨顺为丨高榕资本丨量化派
泰康在线丨盛景网联丨群星金融
老虎证券丨富途证券
智能硬件 & 人工智能
车和家丨蔚来汽车丨小牛电动丨纳恩博丨优必选
云知声丨旷视科技丨李群自动化
Rokid丨坚果智能影院丨乐心医疗
教育 & 医疗
学霸君丨VIPKID丨猿题库丨新东方在线丨一起作业
丁香园丨更美丨微医丨英语流利说
企业级服务 & 应用
BOSS直聘丨Testin丨销售易丨纷享销客丨美味不用等
探探丨Blued丨猎豹丨WiFi万能钥匙丨Kika输入法
绿湾丨UCloud丨EasyStack丨七牛云
易点天下丨Avazu Holding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70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17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深入社区毛细血管,三蛋生鲜能成为生鲜里真正赚钱的1%?
7月2日,生鲜行业又添新动作,三蛋生鲜宣布完成超千万人民币的天使轮,由春晓资本和致行创投共同投资。
据了解,三蛋生鲜是原我厨联合创始人/COO、猩便利副总裁夏荷,原天天果园CTO、Citybox魔盒CTO董涛共同创立,获得猩便利创始团队种子轮支持的社区生鲜项目,旨在探索生鲜新零售的极致颗粒度业态。三蛋生鲜表示目前团队正致力于店+柜的毛细零售布局、线上线下系统开发、队伍建设以及供应链的初步构建。
创业艰险百战多,从不少创业者竟能一夜白头的事例里总能找到一丝半毫的体会。尽管如此,依然没有多少人能受得了生鲜人真正经历过的苦:从农田种植、到农贸、到物流、到加工厂、再到零售端,他们必须知道每一环里的毛利、损耗、成本等行业体系。
其实,三蛋生鲜的开创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对于生鲜业,资本的进入节点再一步提前,资本的加持也让新生业态更具市场灵活性和底气;其二,连续创业者继续入局,生鲜行业机会优势依然明显。
消费升级绝非概念的迭代,如何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是所有创业者永恒的主题。接近消费者,三蛋生鲜的底层商业逻辑即如此。
三蛋生鲜实体店:菜场升级版,实体部分越接地气越好
“要想从非标品里赚毛利,一定要有运营生鲜产品的管控和管理能力。”夏荷笑言。
上海的梅雨季来了。
6月30日,三蛋生鲜第一家实体店选择在这一天,在上海虹口区天镇路253号开业。距离公司在工商局注册仅2个月。
零售前沿社(ID:lingshouqianyanshe)记者实地探店三蛋生鲜发现,店周边紧邻小区住宅,生活气息颇浓。有趣的是,三蛋生鲜的邻居就是永辉生活和河马生鲜(非盒马鲜生);不过河马生鲜当天并未开业。记者问询得知这家店似乎正面临永久停业结局。
河马生鲜从名字上极易令人联想到盒马鲜生,虽然这家店面临倒闭,但它出现实际掀开了中国万亿生鲜市场里的真实业态:线下生鲜店过分零散化的行业特性,才是生鲜零售新物种最大的威胁。零售前沿社认为,这些山寨店同夫妻老婆店、菜场一样,遍布中国无数社区周边,在消费者更注重菜品的新鲜程度而非门店品牌的基调下,极强的线下基因形成了生鲜线下店的天然壁垒。
而提起零售新物种,盒马鲜生和永辉生活等无论是运营的模式还是背靠的巨头,都足以成为新零售领域里的标杆,三蛋的选址透露了野心。
“我们的选址在一些方面借鉴了永辉生活、7-ELEVEn等业态的选址模式,它们开实体店一定是围绕社区周边,本身就做了充足的调研。我们统计过,生鲜(包括牛奶、果蔬等)消费占据家庭总消费的70-80%,而家庭式消费更是占据消费整体的大头,三蛋生鲜的所有门店一定是围绕生活气息极浓的社区周边。”夏荷表示。
显然,夏荷并不畏惧来自永辉生活的竞争。是因为市场足够大,还谈不上竞争?不,没有这么简单。
进入三蛋生鲜实体店,近百平米空间内大约容纳了1000多个SKU,最吸人眼球的是店中央蔬菜区,散装蔬菜;远不同于隔壁永辉生活里随处可见的包装菜品,做的足够接地气是三蛋生鲜的基调。
随着消费升级,有一个观点被业内大多数人认可并吹捧:包装菜品更新鲜、更被同样随着时代一起进化的消费者接受。夏荷认为不然,最重要的原因来自客流人群的真实消费习性。
夏荷解释,调研显示,在线下购买生鲜产品的最主流消费者更倾向未包装、未加工的商品,源自这些消费者大多数为有家庭(有子女、子孙等)的消费者,中老年相对多一些,他们恰恰喜欢挑挑拣拣,以选取他们认为足够新鲜的菜品。
这一点在记者到店内得到验证:上午的进店人群大多为中老年人。记者下午2点左右到达门店,发现西瓜和玉米已经销售一空。夏荷解释称,西瓜为老年定制,这类普通瓜果为流动品,是中老年消费者的最爱,同样源自这类人群的消费认知还远未跟得上生鲜电商所提倡的进口高价果蔬。
仅从实体店来看,三蛋生鲜绝不能称为零售新物种,店内没有自助咖啡机,没有免费Wi-Fi、充电和休息区域;而这也正是夏荷有意设计的,因为除了接地气之外,三蛋生鲜必须要拥有足够的烟火气,烟火气则来自于社区人群的消费认知:消费者心智的固有思维,就是在无意识中认为商超、便利店内的生鲜商品就是比菜场贵,所以三蛋生鲜的店型和商超、便利店型有直观的差别。
除了部分进口水果、高端水产等细分品类上有一些中高端定位的价格空间外,对消费群体更大众、更高频、更具刚性的必备生鲜品类而言,用户追求的关键因素仍在高质平价和方便快捷。有数据显示,在家庭消费结构中,低频高价产品的消费占比并不超过10%。
三蛋生鲜实体店,做的就是“升级版菜场”,高价并不是店内的主旋律。
在店内随处可见的还有每个货品标好的两个价格:VIP价和零售价。店内服务员表示,关注三蛋生鲜微信公众号注册会员,每月交付20元会员费可享受VIP价格。记者发现,会员价和零售价之间最高相差了15元左右。因新店开业,三蛋生鲜采取了3天免费试用VIP会员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值得提及的是,因免去了外表上高科技的东西,据了解,三蛋生鲜的开店成本比永辉生活低了20%左右。
生鲜电商3次变革后,三蛋生鲜用“店+智能柜”回归线下
生鲜到底该怎么做才真能走出一条路,这是所有生鲜从业者的共同难题。
如今的生鲜零售,线上与线下的思维早已贯穿,三蛋生鲜的逻辑就是用“店+智能柜”回归消费者身边,但是如何做,考验的不是技术能力,更是商业整合能力。这同样也是三蛋生鲜的运营逻辑,一切围绕线下展开。所谓回归线下并非是回到过去传统零售时代,而是重构线下消费结构,升华互联网工具,进而升级消费者消费体验;也就是场景的多元化、消费的多元化。
回到原点,生鲜电商划分阶段,第一个阶段应该是2008年到2012年的生鲜B2C模式,这是一场短命的变革,B2C的履约成本太高,依靠高单价、高毛价并非长久之道;紧接着就是生鲜O2O模式,从2012年至2015年,主张线上购买,配送到家。这可以说是电商玩家在意识到生鲜主流购物必然是即时性购买之后,对商业模式所做的一种升级和调整;盒马等新物种的兴起带来了生鲜电商化的第三次模式变革:回归线下,将线下流量引入线上,同时服务用户的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线上线下消费两头抓,流量正反馈。这也被大多数生鲜从业者认可是目前为止最可行的生鲜电商模式。
盒马是餐饮+生鲜+O2O的新零售物种。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也是为什么盒马鲜生更名为“盒马”的原因,因为实际上盒马真正盈利是靠餐饮,生鲜则是引流品类。盒马终于唤醒了沉浸在一叶障目里的互联网生鲜人:生鲜的主流客群很切线下,用户的主购买行为还在线下。
在夏荷眼里,生鲜万亿市场,用纯线下思路、开个小店赚点钱是可以的,但若要真正把这个生意变成一个生鲜大商业,必须要融合老经验和新思路。线上线下必须要兼顾和相融合。
三蛋生鲜的应对之道,就是把人的需求切开,严格实施“线下的归线下,线上的归线上”,不同的服务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据其透露,在实体店内并不强调一系列所谓的“高科技展示”,也不强拉下载注册,因为消费者到店之后不是为了体验线上的消费流程。而是通过价差,让用户自行考虑是否成为VIP。附近的高频客户算一算账,多数就转化成了会员,低频或过路客户则可能会直接购物,这种情况下,同样能达到客户数据化的目的。
线上的布局则是小程序和自提/外送服务。目前小程序里提供拼团,切的是社交电商需求,预计未来会提供日化消费品(同样只在线上提供)。线下的布局除了门店之外,三蛋生鲜还有生鲜智能柜的投放;智能柜中主要投放肉、青菜、半成品、水果、牛奶等商品,预计7月中下旬将在首家门店周边先测试智能柜运营,设置在社区主走道边。
夏荷透露,预计今年会在上海开设20家三蛋生鲜实体店,同时开始布局三四线城市的下沉;预计2019年中将会达到100家门店,一家门店周边3公里内合适的社区都将布局智能柜;在公司稳定发展后,预计毛利将维持在25%左右。考虑到供应链发展需要时间,短期内三蛋不会跨华东地区的扩张。同时,三蛋生鲜主张加盟模式。
“别着急,生鲜这个行业里从不分早晚,就看你走的稳不稳,是不是真的对消费者口味。”夏荷说道。
生鲜这场仗,或许胜就胜在这个“伪需求”上
纵观生鲜电商格局,烧钱依然是主题,各家生鲜电商企业挤在一起打得还是B2C模式时期,打得火热的促销和低频高价商品,诸如蓝莓、车厘子之类。
冰山一角,注定难以撼动整个生鲜格局。
必须找到消费者新的需求,提前做好布局。
半成品或许能成为生鲜电商盈利的出路之一。有人认为生鲜半成品是一个伪需求,也有人认为生鲜半成品是食材供应链行业消费升级的发展方向。
“我们在判断趋势的时候,要小心的区分某些概念,很多东西在初生之时,都是很小的需求,但再小的趋势性需求,也和伪需求有本质的差别。”
夏荷认为,半成品目前需求是小的,但不能否认它的确有市场。加上品类毛利高,有时候最能赚钱的就是这样的细分需求。所以,现在盒马、永辉、小象生鲜都在做。生鲜里高毛利、标准化的不多,一旦做成了,不仅目标客户粘性很高,以一顿餐、什么菜的角度出发的场景购物感,也就真正出来了。相信这会是新一代主妇区别于老一代下厨者的思路差异,更多关注今晚吃啥菜品,对单个食材的反应敏感度则降低。
所以,作为打造了我厨半成品净菜营运逻辑的团队,三蛋生鲜在布局社区生鲜便利店的同时,自然也在布局半成品。记者获悉,在品类上,三蛋除了肉、鱼、禽、蛋、蔬、果、奶、熟食、粮油米面等一日三餐的精选食材上千种以外,一套更先进的半成品净菜供应链已经开始逐步落地,提供每天轮换的20多种免洗免切、酱包齐备的半成品净菜。
对于投资三蛋生鲜,春晓资本创始人何文表示,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具特色的封闭式大社区,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发展生鲜连锁小业态的潜力无限,目前仍然处于行业发展早期。生鲜又是一个最传统的领域,供应链管理挑战很大。要把生鲜连锁店做好,需要同时具备生鲜零售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团队。
毛细零售里的布局,只能快走半步
有史为证,生鲜电商毫无意外地死了一大批,但凭着所谓万亿规模和“最近民生即最近商机”的诱惑,生鲜领域的创业从未停止过前赴后继。
一组调研数据显示,“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实现账面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
谁都渴望自己是那只真正能带来产业变革的螃蟹,不仅仅是变革,还要盈利,做到真正地回归商业本质。更多的,是忽略了用户的需求,而过于强调互联网和商业假设。夏荷有点无奈。
回归生鲜市场最真实现状,有统计称,目前生鲜电商在整个生鲜市场的渗透率仅约3%。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不少人认为生鲜电商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却忽略了最真实也最现实的一点:在生鲜领域真正赚钱、真正符合商业本质的正是社会分散化流通链,比如那些零散的夫妻老婆店和菜场。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用地成本不断上升,大体量农贸市场与商超零售率先受到冲击,遭遇“关店潮”,而步行小范围区域内“买菜难、买菜贵、买菜远”的民生问题仍然存在,在这个背景下,社区生鲜业态近几年开始快速起势,尤其在一二线城市。
但目前这个业态仍以零散经营的夫妻老婆店为主,连锁平台极少,即便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社区生鲜店都远远未能实现如便利店一样的高密度覆盖。可以说,这是一个机会巨大的市场。
夏荷对这一点极其清醒,她知道自己要打败的不是那一家家手持巨额投资的生鲜电商,而是跨过眼前的夫妻老店的门槛;做生鲜要切的还是社会零散化经营目前的份额。
因此,三蛋通过店+柜的布局切入毛细零售,打造纯生鲜社区便利店,定位“菜场的升级版”,真正做到密度上覆盖社区,进而覆盖到主流消费客群。
“商品特性决定了客群,你要做好一门生意必须永远站在客户角度去洞察他的需求,而且,模式设计上只能比客户的认知提早半步,一步都不行。”夏荷如是说。
店是回归线下,智能柜、线上服务和半成品菜,就是那举重若轻的“半步”。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通州果园附近缺乏商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