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销,职能和职权的区别划入和撤销的区别

大动作!32个省级事业单位撤销,最新职能划分是这样的
&&10、撤销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所属的省劳动监察总队,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11、撤销省国土资源厅所属的省国土资源监察总队,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国土资源厅。
&&12、撤销省环境保护厅所属的苏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苏中环境保护督查中心、苏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环境保护厅,结合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统筹安排。
&&撤销省环境保护厅所属的省环境保护监察总队,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环境保护厅。
&&将省环境保护厅所属的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局的行政许可、行政裁决职能划入省环境保护厅;原机构予以更名。
&&13、撤销省文化厅所属的省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文化厅。
&&14、撤销省审计厅所属的直属审计一局、直属审计二局、直属审计三局,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审计厅。
&&15、撤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所属的省质量技术监督稽查总队 (省质量技术监督举报投诉中心),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16、撤销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的省食品药品监督执法总队 (省食品药品监督投诉举报中心),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7、撤销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所属的事业单位省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省 “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18、撤销省民防局所属的事业单位省核应急办公室 (省人民防空宣传教育中心),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民防局。
&&19、撤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所属的抗震办公室,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将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省兽药监察所、省饲料监察所)的行政许可职能划入省农业委员会,行政执法职能交由省农业行政执法总队统一行使。原机构继续承担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工作,不再保留省兽药监察所、省饲料监察所牌子。
&&撤销省农业委员会所属的外事外经办公室,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农业委员会。
&&21、将中国海监江苏省总队 (省渔政监督总队、省水生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其6个渔政监督支队的行政许可职能划入省海洋与渔业局,不再保留省渔政监督总队牌子。保留中国海监江苏省总队 (省水生动物卫生监督所),纳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
&&撤销省海洋与渔业局所属的对外经济技术办公室 (远洋渔业办公室),将其行政职能划入省海洋与渔业局。
&&22、省政府各部门所属的9家行政执法机构在全面清理职能的基础上先管住管好,再纳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
编辑:新语
来源:光明图片  10:17
来源:天山网原创  16:59
来源:新华网  21:01
来源:新华网  20:34
来源:新华网  2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22:29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当前位置:
>>>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
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同意撤销上海市南汇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上海市浦东新区。这说明:A.国务院与上海市政府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市场经济具有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C.政府运用宏观调控中的计划手段,突破地域、自然条件的限制,合理布局生产力;D.有助于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题型:多项选择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主要考查你对&&政府职能及作用,政府工作准则及工作要求&&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政府职能及作用政府工作准则及工作要求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与经济建设职能中的公共服务的区分:(1)作用的方式不同。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对经济发展的 作用是直接的,国家行使这些职能就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的健 康、协调、稳步发展。社会公共服务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间接的。此公共服务强调政府履行义务,强调政府的服务性,突出政府的主导、主动作用,强调公民的权利。 (2)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国家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服务对象是企业和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市场主体,社会公共 服务职能的服务对象是公民。
政府职权、政府职责和政府职能有何区别:政府职权是指法律赋予政府机关的权力。我国政府的职权是人民依照法律,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赋予的。政府职权通常称为行政权。政府职责是指政府因拥有法律赋予职权所产生的责任。这体现了权责统一,有权必有责。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在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中所应履行的职责及其应发挥的作用。总之,政府职权、政府职责和政府职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教材用“政府职能”概念来落实课程标准的“政府履行职责的表现及其作用”的要求。&正确理解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1)我国政府职能的划分是相对的,其中有些职能存在交叉的关系。 (2)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包办一切。 (3)政府职能不同于国家职能,要分清执行职能的主体。中国共产党不能行使政府职能。
政府职能的主体:履行政府职能的主体必须是各级政府、政府的组成部门及 其派出机构,比如国务院、某自治区人民政府、某县教育局、 某街道办事处等。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的组织、群众团体、 人民政协或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都不能履行政府职能。
正确区分两个“公共服务”:(1)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又各有侧重。 (2)我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里的公共服务专指为经济建设提供的服务,如对企业、对农民的信息引导、技术服务、政策指导等。(3)我国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侧重社会生活方面,强调通过管理与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和谐。&&&
关于政府职能的几个应注意的问题:(1)人民政府担负四个方面的职能。即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2)我国政府职能的划分,具有相对的性质,其中有些职能存在交叉的关系。如:维护社会秩序是政治职能的内容,也是经济职能中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容;经济职能中的公共服务职能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也有交叉,但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更广泛。(3)判断某项活动是不是政府职能一定要分清执行这一职能的主体是否是政府部门(行政机关),如果是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党的机构、群众团体或人民政协,则不属政府职能。(4)我国政府的有限性:①在我们的生活中,政府承担重要的职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我国政府是有限政府,不是全能政府,不能承担社会生活中所有的职能。②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真正管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有限的政府:(1)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政府履行基本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 (2)政府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直 接干预、管理经济活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是以宏观调控为主,是间接引导,主要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3)政府应如何履行自己的职能:市场能自行调节的问题,社会和公民能自行解决的问题,政府不需要插手,政府切实履 行自己的职能,把应该管的事情真正管理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造福于民。
我国政府的作用:(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政府职能及作用:
政府性质和政府职能的关系: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1)二者紧密联系,宗旨决定原则,是原则的依据;原则体现并服务于宗旨。(2)二者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都体现和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我国政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原因: (1)从国家性质角度看: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2)从政府性质角度看: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政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府要更好地执行人民的意旨,更好地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1)二者紧密联系,宗旨决定原则,是原则的依据;原则体现并服务于宗旨。(2)二者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都体现和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区分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三个表现:(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强调了为谁服务的问题;(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强调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问题;(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强调了怎样提供服务的问题。三者共同统一于政府的工作过程中。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要求和体现:
全面把握公民求助的途径:&(1)政府为公民提供的求助或投诉的主要途径开设热线电话,发展电子政务,设 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2)求助或投诉的意义:①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②有助于促进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政府工作准则:
发现相似题
与“日,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消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45679287275194440135196245756285198关于撤销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通知【小陆的文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贴子:
关于撤销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通知
经集团总公司联席会议研究,董事局批准,决定撤销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职能划入综合办公室。。。。。。综合办公厅重组后,职权扩大,新成立几个处室,现介绍如下:总务处文秘一处(机关秘书处)文秘二处文秘三处(董事局秘书处)文电处档案处(保密委员会)政策法规处后勤管理处仓储管理处住房建设管理办公室总裁办公室安全保卫处行政事务处特勤处巡卫处机关事务处(总部管理委员会)对口帮扶处督查督办处监察处(督察专员办公室、纪检组办公室)总调度室(应急协调办公室)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解读:全国假日办撤销对百姓有啥影响?
&&&&来源:&&&&
&&&&&&字号
人民网9月17日电 (曾伟 李警锐)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运行14年后,于9月15日被正式撤销,其全部职能并入新设机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之中。这意味着归属协调会议的“全国假日办”随之撤销。中国政府网日前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已批准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新机构的设置有哪些变化?将会带来哪些影响?黄金周会不会取消?带薪休假是否会进一步落实?
名称变了,职能有何不同?
并入新机构 规格更高
“撤销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将它的职能并入新机构,意味着旅游业管理从‘太阳系’进入到‘银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解释说,“太阳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但比起“银河系”却很小。我们实际是进入到一种新的状态,通过机构的调整,从更宏观的层面来全面推进和提升旅游业的发展。
相关文件显示,新组建的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由分管旅游的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担任召集人。联席会议由国家旅游局、中宣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等28个部门组成,国家旅游局为牵头单位。新机构职能包括五大项:对全国旅游工作进行宏观指导;提出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协调解决旅游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
由应急机制变为常态化管理
刘思敏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之前的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是为了应对假日期间旅游,设立的专项应急的机制。
刘思敏说,最早由于黄金周期间旅游的井喷,跟常态旅游大不相同,带来的问题也更多,于是就由18个部委召开联席会议,一般在节前进行部署,节中进行检查,节后进行总结。“三年之后,因为黄金周进入常态,这个协调机制虽然还存在,但是存在的意义就大大减弱了。”
“‘假日办’全部职能并入旅游办,最简单地讲,就是过去只在假日办事,今后非假日也要办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学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前仅在假日而且主要集中在长假进行有关沟通协调,“但旅游业发展太快了,‘假日办’这个篮子,已经装不下旅游的菜了!”
规格更高,由更大力度的协调机制推进
刘思敏表示,我国去年公布实施了《旅游法》,今年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这些都是旅游发展系统性的政策,希望能够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升级,这个时候就需要更高规格的,更大力度的协调机制推进。
“这是国务院对旅游发展改革工作的一项创新,希望能促进全国旅游工作的发展。”中国旅游研究院分析员杨彦锋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原先的“假日办”功能相当于部际联席制度,以协调黄金周旅游相关事宜,但规格没有部际联席制度那么高,也不是永久性组织。此前,国家旅游主管部门希望能成立一个全国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并由这个机构来指导和协调全国旅游改革和发展等工作。
对未来有何影响?
黄金周继续存在 加快推进带薪休假
有媒体猜想,“假日办”撤销了,黄金周会不会取消?刘思敏认为这是严重的误读。“并不是‘假日办’决定的黄金周,而是国务院出台了黄金周的措施。‘假日办’只是配合黄金周措施做好工作,它的撤销跟黄金周有什么关系呢?”
他表示,“假日办”是为了应对假日旅游期间的问题,给大家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而设置的协调机构。而且“假日办”的职能是并入了更高的机构,黄金周会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这也是满足公众的长假的渴求。
《新京报》引述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蔡继明的观点称,联席会议制度的撤销,相当于“全国假日办”也随之撤销,而不论是民间还是国家政策,都正在从黄金周转向带薪休假,撤销“全国假日办”,成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即是顺应这一变化。
“带薪休假”1995年正式写入《劳动法》,但直到13年后的2008年1月,《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才正式颁布施行。蔡继明表示,“2008年国务院颁布了《带薪休假条例》,去年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年)》,也没有提‘黄金周’概念,而是多次强调‘带薪休假’。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前不久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常务会议,也是重申带薪休假,并且将落实带薪休假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
刘思敏认为黄金周和带薪休假并不矛盾。“是黄金周弥补了带薪休假不能完全落实的尴尬。”他表示,带薪休假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很好的带动作用,因为旅游最重要的是长假的供应,带薪休假是长假供应的重要渠道,如果能够推行带薪休假,对发展旅游业非常重要。“但是带薪休假和黄金周并不会相互替代,更不是不矛盾的关系。因为带薪休假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家庭出游的需求。”&
(责编:曾伟、盛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频道精选|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前不久,国家层面设立了一个叫“两新工委”(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机构,并在各地相应的设立了分支机构。毕竟民营企业发展到这一地步,已经相应的社会组织发展到这一地步,成为了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实力不容小视。说明国家层面还是非常重视民营企业对整个经济社会政治所带来的作用。应该说,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个人认为,此举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违公平性原则,也起不到应有的正面积极作用,反而起到副作用更多。  主要理由是:  新兴的资本阶层本身就不欢迎。就像我前面讲的“儿大不由娘”的这个道理一样,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了,已经能够自己成长壮大,他们的迫切愿望就是“别管我”,你弄个两新工委有什么用?谁希望你整天去指导他,人家没这个闲功夫。  单纯为某个阶层设立一个机构,违反社会公平性原则。虽然说民营企业作为一个阶层非常重要,但是其他社会阶层也非常重要。比如说,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你为什么不设立“农民工工委”?大学生就业也非常重要,你为什么不弄个“大学生就业工委”?民营企业已经得到了太多了优惠,你还弄个机构,整天琢磨怎么服务他们,那其他阶层还要不要活?  两新工委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却导致国家机构叠床架屋,机构膨胀。要真正做好民营企业家的工作,需要整个国家机关的努力,尤其是需要领导层非常高明。比如税收、国土、推荐政协委员,等等,这些“两新工委”一个也解决不了,必须要通过现有的行政机构去解决。那你再弄个“两新工委”,反而给政府机关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多了一个障碍,给政府机关正常运行多了麻烦。就算团结民营企业家,原来就有统战部嘛,你再弄个机构有什么用?  综上所述,建议撤销两新工委,将其职能仍由统战部行使即可。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66次 发图:0张 | 更多
  建议撤销楼主
  @衡阳筱北 1楼
10:48:09  建议撤销楼主  -----------------------------  我不管说的对不对,好歹说出几条理由。你怎么一上来二话不说,发疯了似的,蛮不讲理啊。  兄弟,我跟你说,我说的是撤销两新工委,没说要裁员。机构没了,但是人可以调到其他岗位工作嘛。你着急什么啊。
  好像有点道理哦  整这个是不是为了解决一些眼前的问题呢?我覚得ZG不会无缘无故搭台子。楼主了解过背景吗?盼科普
  下面继续开炮。  中纪委前段时间增加编制,弄个一个叫“预防腐败局”的机构。个人认为也应该撤销。主要理由是:  1.纪委职责本身就是预防、教育、惩治相互结合的,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难道说原来纪委不负责预防腐败?或者是,设立这个预防腐败局之后,纪委的其他单位就可以不参加预防腐败工作了?  2.纪委机构编制已经够多了。而且纪委的干部都是高配的,比如省纪委的一个中层干部就可以高配为副厅。你们这么多职数,还不知道满足啊,还要增加人员、增加编制?  3.纪委的人员完全可以通盘使用嘛。查案子的人,空下来可以搞搞宣传教育,可以制作一下预防腐败的工作。你们搞的这么分割,井水不犯河水干嘛。照你们这么一个编制配备的办法,下次政府机关再怎么膨胀都不够。
  继续  撤销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国务院新闻办、国务院网络信息管理办公室、外宣办、文明办等,与宣传部重组为大宣传文化部。  主要理由:  一是宣传文化各领域本身相互交叉融合,不能截然分开。你搞文化的,难道电视上的电视剧不是文化?难道网络上的视频不是文化?搞宣传的,难道不要抓广播电视网络?宣传部本身既有内宣,也有外宣,何必单独设个机构?这些内容整合归口一个部门管理,反而顺畅。设五六个部门管,反而互相扯皮。  二是可以有效精简部门,实施大部门制。大部门制提出的概念非常好,但是实施起来力度却不大。你这么一合并,我看可以减少四五个正部岗位,缩减三分之二左右的公务员,有效压缩国家经费开支。  三是可以彰显国务院领导提出的“改革走入深水区”、“拿刀割自己的肉”的理念。国务院不是经常表态吗,要深入改革,宁要改革,不怕微词。如果机构这么一合并的话,说明国务院改革魄力很大。而且没有争议,你国务院提出要把这些政府部门交给党委宣传部的,谁有不同意见?我想是没有的。
  @至中至正2011 4楼
08:32:12  下面继续开炮。  中纪委前段时间增加编制,弄个一个叫“预防腐败局”的机构。个人认为也应该撤销。主要理由是:  1.纪委职责本身就是预防、教育、惩治相互结合的,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难道说原来纪委不负责预防腐败?或者是,设立这个预防腐败局之后,纪委的其他单位就可以不参加预防腐败工作了?  2.纪委机构编制已经够多了。而且纪委的干部都是高配的,比如省纪委的一个中层干部就可以高配为副厅。你......  -----------------------------  撤销中纪委,尼玛有检察院就够了。
  @至中至正2011
08:32:12  下面继续开炮。  中纪委前段时间增加编制,弄个一个叫“预防腐败局”的机构。个人认为也应该撤销。主要理由是:  1.纪委职责本身就是预防、教育、惩治相互结合的,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难道说原来纪委不负责预防腐败?或者是,设立这个预防腐败局之后,纪委的其他单位就可以不参加预防腐败工作了?  2.纪委机构编制已经够多了。而且纪委的干部都是高配的,比如省纪委的一个中层干部就可以高配为副厅。你......  -----------------------------  @午后的阳光555 6楼
08:38:17  撤销中纪委,尼玛有检察院就够了。  -----------------------------  这个我倒是有不同意见。纪委负责党纪监察、反贪、预防腐败等多项职能,和检察院的职能不一样,是一个重要的部门。  只是个人比较警惕动不动增加编制、增加机构的倾向。中央一级看起来增加编制不多,但是全国上下加起来可是很客观的一个数目。长此以往,经济状况好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经济状况一旦不好,就会出现大问题。
  撤销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将其职能由国家统战部统一行使。  主要理由如下:  1.我国历史传统是从分化转向统一融合,各民族大团结大融合是一个历史趋势。国家没有必要强制的消灭差异,但是也不能认为的织造和扩大差异。制造和扩大差异违背历史潮流,不利于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  2.中国的任何一个公民,从法律上都应该平等,绝对不能认为种族、民族的不同而遭到区别对待。单纯为少数民族出台政策,违背社会公平原则,撕裂社会共识。  3.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本身只能不多,整天琢磨给极少数人出台政策,谋求特权,将不占便宜当做吃亏,此风断不可长。
  好帖不能沉
  在转基因是否安全还无定伦前,    就迫不及待推广,    万一真的影响生育,    100年后,    10多亿中国人,    无法繁育后代,    到时候谁来负责?  汪秦桧负责?  
  撤销工商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  工商局,顾名思义,工即工业,商即商业,即主观工业和商业的部门。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讲,工商局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当时国有集体的大型企业均有主管部门,工商局只管一些小的个体企业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原有的很多经济部门先后撤销,而主观经济的综合部门得以设立,包括先后设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既然如此,工商局的职能就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严重交叉。为了减少职能交叉,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应该撤销工商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
  撤销质检总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  质检总局这个机构,表面上是统一管理,实际上是分散管理。一方面,质监局本身的管理的范围太宽,因为任何部门都有一个质量的问题,质量管理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这必然导致质监局与其他部门的职能严重交叉。农业也有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工业也有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食品也有质量管理的问题。你说农业部不能管农产品质量,你叫他怎么管理农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管质量,你叫他怎么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不管汽车、手机、机床等产品的质量,你叫他怎么管理工业?所以单独设个质检总局,纯属莫名其妙、叠床架屋。  此外,质检总局成为行政单位之后,立马成了管理机构,下面还得设一大堆的质检院、质检所等事业单位。增加行政管理和行政开支无数。撤销质检总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将各类质检院分别划入相关单位即可。
  呵呵 干脆撤掉党中央算了是吗 说这么多干啥
  就只要剩下,礼、户、吏、工、兵、刑部
  整合农业部、水利部、林业局、党委农办为大农业部  主要理由是:  农业和水利密不可分。不搞水利,怎么搞农业?同理,水利建设必须围绕农业建设开展,不能自行其是。这两者本身是不可分离的。职能整合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行政效率大大提高。搞成两个部门,互有主张,互相扯皮,反而不好。  林业和农业只是第一产业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就某一个地区而言,或者农业为主,或者林业为主,或者各有交叉。中央好像设两个部门管管更方便,但是从地方来看,设两个部门就非常浪费资源了。可能农业部门没事干,或者林业部门没事干。  党委农办虽说是党委部门,但是实际上干的是政府的或,反正管的都是农村、农业、农民的事情。干脆直接和农业部合并得了。
  @衡阳筱北
10:48:09  建议撤销楼主  -----------------------------  @至中至正2011 2楼
06:59:23  我不管说的对不对,好歹说出几条理由。你怎么一上来二话不说,发疯了似的,蛮不讲理啊。  兄弟,我跟你说,我说的是撤销两新工委,没说要裁员。机构没了,但是人可以调到其他岗位工作嘛。你着急什么啊。  -----------------------------  老兄,你有没有深入研究过机构编制的问题?现在各地行政编制都是死的。即使增加了机构,也不会增加行政编制,只是在总编制数不变的情况下内部调剂。
  @衡阳筱北
10:48:09  建议撤销楼主  -----------------------------  @至中至正2011
06:59:23  我不管说的对不对,好歹说出几条理由。你怎么一上来二话不说,发疯了似的,蛮不讲理啊。  兄弟,我跟你说,我说的是撤销两新工委,没说要裁员。机构没了,但是人可以调到其他岗位工作嘛。你着急什么啊。  -----------------------------  @18january 16楼
10:16:21  老兄,你有没有深入研究过机构编制的问题?现在各地行政编制都是死的。即使增加了机构,也不会增加行政编制,只是在总编制数不变的情况下内部调剂。  -----------------------------  增加机构,必定增加人员。行政编制少,一定还得聘用大量的编外人员。这是一个客观事实。要减和尚,必须先拆庙。庙不拆掉,必定有大量和尚过来。
  撤销体育总局,将其职能合并进入教育部,竞技性体育项目由社会资金运作  体育局,顾名思义就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部门。问题是,体育部门能够抓的东西确实非常有限,抓不了全面体育。首先最好组织的大、中、小学生这块,全国上下约有2亿学生,你体育局管的过来吗?这事肯定归教育局管,你体育局管不过来。还有一个就是普通市民的体育锻炼,按说体育部门可以发挥一定职能。问题是,你体育锻炼的场地有限,社会上大多数体育设施都在学校里。  体育部门能管的无非这么几项:一是举办各种体育竞赛以及为此准备的体校、运动队等。这个在过去奥运争光项目时似乎有必要。现在应该改变思路,将各类体育人才培养房子学校里,在对抓好全体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适当选拔部分人才参与竞赛即可。没有必要单独搞个体校、运动队什么的。二是一般性的群众性体育,和教育部门合并以后,各类学校的体育设施就可以拿出来面向社会开放了。三是举办商业性的联赛。这个交给社会组织自己去搞,国家没有必要组织,只要抓好秩序维护和收税就可以了。
  撤销国家统计局,将其职能划入国家发改委  主要理由是:统计局主要负责宏观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者作决策提供参考。而国家发改委本身的职能就包含了宏观经济分析、宏观调控等。尤其是数据分析这块本身和统计局职能是相近的。统计局不光统计数据,还有分析研判,得出科学的结论。并入发改委之后,职能可以得到更好发挥。
  撤销国家旅游局,将其职能并入商务部  主要理由是:旅游是商务关系非常紧密,密不可分。比如我外出旅游,我要看风景、住酒店、购物。你说这购物到底归商务部管呢,还是不归商务部管呢?这住酒店到底归旅游局管呢,还是归商务部管?如果酒店归旅游局管的话,那我出差不旅游,又算怎么回事?所以,商务部、旅游局两个部门还是合并比较好,仍旧叫商务部,或者叫商务旅游局也行。
  撤销民政部,将其职能分别分解到人力社保部、建设部、公安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  民政部属于一个大杂侩,很多不相干的东西硬是东拼西凑在一起。什么婚姻登记、社团管理、救灾、贫困人口救助、地名登记、军转干部安置啊。原本的出发点是为老百姓服务的东西都归口民政部,可是现在国家在构建服务性政府,政府部门说到底都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政府部门。这样一来,民政部的位置就非常尴尬,成为各个部门的交叉分割点。任何职能都和其他部门交叉,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别人不能做的。  比如说军转干部安置这块。本身人力社保部负责全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其下属的公务员管理局负责干部工作。那么为了统一归口管理,军转干部安置完全可以放到人力社保部。还有贫困人口救助,本身人力社保部门负责养老金发放工作,在这之外还有极端贫困的,适当救助一下,人力社保部门那里数据也很齐全,人手也够,划给人力社保部门恰好。  还有婚姻登记,本身婚姻关系和户籍管理是连在一起的,你登记婚姻的时候得带着户口本不是,然后结婚之后又往往导致户籍的变化。公安在这方面全国联网,力量很强大。交给公安部门恰好。至于社团管理这块,本身属于社会管理,也可以交给公安部门。  地名登记这块不用说了,建设部门建设好一条道路,难道自己不会登记地名,非得去民政部登记?所以这块交给建设部门即可。  再如救灾,电视里经常看到哪里泥石流、水灾、旱灾,然后民政部下发救灾物质。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些水灾、旱灾基本上都是地质灾害,往往是国土资源部或者水利部门救灾第一线。你直接把救灾物质发放这块交给国土资源部就可以了嘛。  这么一分,不好意思,民政各项职能被分光了。民政部自然撤销了,又少了一个政府部门。
  撤销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根据职能,或者独立为一个政府部门,或者完全并入各中央部委  看了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前面看国务院组成部门还是不算很多,基本上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部门数量差不多。可是越看到后面越感到中国机构确实有点多。除开国务院组成部门、直属特设机构、直属机构之外,竟然还有国务院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光这几大门类就把人搞得有点糊涂,一般人谁搞得懂啊。  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主要包括国家信访局、国家粮食局、国家能源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家公务员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家文物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这个就有点搞不清楚定位。既然是国家局,那就应该国家层面管。可是你又要让部委来管,那就作为一个中央部委的下属单位就可以了。级别太高,人家部委不好管嘛。  个人建议,根据不同的同情,分门别类。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独立为一个中央部委,个人认为国家能源局可以独立为一个中央部委,因为以后能源问题越来越重要,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二是并入相应部委。比如国家粮食局,直接并入农业部即可。烟草专卖家直接并入国资委即可,等等。三是改为部属事业单位。比如这个测绘地理信息局,按道理来讲属于国土资源,负责工作属于技术性的工作,直接改成测绘地理信息院,归国土资源部管理即可。
  乡镇、村(社区)一级的机构膨胀已经达到惊人的程度  不知道有没有关注和跟踪研究这几年的公务员招考。如果关注的话,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最近招考的公务员,绝大多数都是县、乡镇机关公务员。这个你往好的地方说是力量向基层倾向,往不好的地方说是县级、乡镇机关公务员迅速膨胀,且膨胀得比较严重。  我不了解中西部地区的乡镇情况,我讲的是东部某个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人员情况。先看领导班子人员,你知道一个乡镇班子成员有多少吗?说出来吓你一跳,15—20人,足可以打5桌麻将。那么乡镇财政供养人员由多少呢?--约有200多人,当然这其中只有一少部分属于公务员,另外还有事业编制,大部分是合同工。  就连社区的人员也开始增多。前些年大学生就业困难,领导就想办法了,每个村配备一个大学生,由财政补助部分经费。有些地方据说村、社区都有工商、社会保障等,叫做办事不出门。好家伙,这么一来,每个村也弄个10来号人。
  基层机构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根子在中央部委  大致分析一下中国基层的县、乡镇、村机构膨胀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有较强的能力供养人员。东部发达地区一个乡镇的财政收入达到几个亿,比西部一个县不少。在这种情况下,领导想增加点人手,办事情更加方便。二是简单的把政府机关招聘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渠道。遇到什么大学生就业困难,纷纷要求政府解决问题,领导想政府反正还养得起,于是人员越来越多。三是东部乡镇的事务确实比较多。由于经济发达,部分乡镇可以媲美西部的县城,于是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职能相应的增加了,确实需要适当的增加人手,只不过增加得过多了。
  中央部委太多导致基层机构相应的膨胀  增加一个中央部委,可能中央层面来看也就增加了一两百号人,好像财政负担增加不是很大。但是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一个体系,你这么一增加,导致地方都要配套增加。增加一个处室、科室倒就罢了,你增加一个机构,这问题就搞大了。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构虽小,但是至少也得三四十号人,也得弄个至少五、六个处室不是,也得弄个四、五人的领导班子不是。这从上到下哗啦啦的一大片,加起来的数量可是相当可观。  到了乡镇一级,各个部门都要提要求,党委、政府、人大、政协、财政、统计、教育、科技、组织、纪委、人力社保、综治、公安、司法、卫生、工商等等都要求在乡镇落脚。并且是“全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网格式管理、组团式服务”、“规范化、信息化”,要求要分管领导、有专职干部、有工作台账。这听起来都是很不错的,可是你得要不断增加人手,而且这个要求永无止境,没有最高,只有更高。这势头一开始,挡都挡不住,人员增加太多也不够。  更为可怕的是,对于电子台账等东西要求太高,滋生了乡镇的官僚气息,每个部门相互分割,美其名曰专职专业,乡镇纷纷向村延伸,很多数据、台账都要求村、社区提供。导致村、社区一级不可避免的跟着膨胀起来了。
  很傻 很天真
  楼主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特别是关于基层的事情很有见地。是基层公务员吧,顶一把!
  自下而上的大部制道路走不通  我这里要强调的是,目前我国实行的所谓“尊重基层首创精神”,“自下而上”“先试点,再全国推广”的大部制改革道路行不通。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求全责备倾向严重,基层会动辄得咎。比如说,一边在要求“把权力关进笼子”,一边说“大胆的试大胆的闯”,这本身就是矛盾,已经被关进笼子里了,我还怎么试怎么闯?你大部制搞得好不算功劳,搞砸了那就是很大的罪过,成为千夫所指。  二是舆论导向丧失,导致工作积极性没法发挥。现在是什么舆论导向?个人偏激一点说:干得多不如干得少,干得少不如不干,不干不如骂人。你干的再辛苦没人理解,稍微出点篓子,媒体就像疯了一样的大肆炒作,鸡蛋里面挑骨头。不是全面、立体、客观的分析问题,而是歪曲事实,唯恐天下不乱。在这种舆论导向下,大家还是观望为妙,免得成为枪打的出头鸟。  三是政绩显现不明显。你说撤并一个部门,人员一下子还不能裁减。作为过渡,可能一个部门一下子出现8-10各副职领导,本来只是过渡,过个几年自然就会变得正常,可是媒体反而炒作你人员臃肿。  四是有可能反复。一个地方撤并了,但是也许过几年之后中央部委再搞撤并,两者合并方案不一样。如此一来,地方又得重新撤并调整,多出很多事情。不如等等看,中央部委怎么撤并,然后照做就是比较省事。
  中央部委对于地方撤并机构非常敏感,常常会以各种方式阻挠  这里,我着重的讲讲中央部门在地方实施大部制过程中的作用。很简单,中央部委是不赞同地方撤并机构的,因为他们很清楚,如果某地例子一开,比如浙江把民宗委撤并了,然后江苏也把民宗委撤并了,这样一来,全国民委和国家宗教局就会变得没有根基,最终有可能导致国家民委和国家宗教局最终被裁撤。所以他们会以各种方式阻止这种现状的发生。当然谁也不会傻到直接批评说你不应该撤并某个机构,而是会拿工作说事。比如可以这么说:民族宗教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国家稳定全局。浙江、江苏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理应走在全国前列,不能拖后腿。这样一来,地方的领导想想,都是为了工作嘛,何必搞得这么僵呢?撤并了一下子也省不了几个钱,干脆等等看好了。  此外还有一种比较硬气的做法,我这样透露一个独家消息:辽宁省一直想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合并。原本新农保是卫生部门管理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部门管理的,有两套机构、两个机制。相对来说,新农保的资金量少一点,力量和体系也薄弱一点。后来辽宁省政府分工之后,恰好由同一个副省长分管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于是他们信心满满的,准备将两套机构合并,机制统一。谁知道国家卫生部很生气,放狠话了:要是辽宁把新农保职能交给社会保障部门的话,那么国家卫生部每年给你们几个亿的新农合补助你们还要不要?辽宁省知道后果很严重,于是作罢。大家得出一个教训,在体制、机构的问题上,千万别搞什么创新,否则就是自讨苦吃。李总是辽宁干过的,你可以找人来吃个饭,顺便问下,看看我说的这个现象是不是真的。
  党中央、国务院应该高瞻远瞩,勇于担当,积极主动的谋划和推进大部制改革  在中国这样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里面。地方各级政府归根到底都是执行中国的决策。具体的事务处理地方还是可以发挥一点主观能动性的,但是对于机构调整改革这样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光强调地方的积极性,那是远远不够的。个人放一句话在这里,在机构改革的问题上,如果继续现在的“自下而上”模式,再过二十年也不会有什么进展。党中央应该高瞻远瞩、统筹兼顾、精心谋划、积极推进机构改革事宜。即不能冒进,也不要停滞不前。既不能幻想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无所作为。我们已经浪费了十年的改革时间,现在再也浪费不起时间了。而必须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通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比如20年之内,逐步的将我国的党政机构裁撤50%到66%,财政供养人员裁撤50%左右。
  @至中至正2011 19楼
10:50:02  撤销国家统计局,将其职能划入国家发改委  主要理由是:统计局主要负责宏观经济数据的统计工作,并进行数据分析,为决策者作决策提供参考。而国家发改委本身的职能就包含了宏观经济分析、宏观调控等。尤其是数据分析这块本身和统计局职能是相近的。统计局不光统计数据,还有分析研判,得出科学的结论。并入发改委之后,职能可以得到更好发挥。  -----------------------------  最应该撤的就是发改委
  自由派忙的无非两件事情。一个就是夺权,整天鼓吹什么“民主”“宪政”“把权力关进笼子”。总体来讲,这是一批新兴资本阶层的代表,甚至是买办阶层的代表,他们在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希望一次性的攫取政治权力,把政治权力从执政党手中夺取过去,从而高枕无忧的控制这个国家。第二就是争利,整天大声嚷嚷“国企改革”“银行改革”,无非是想通过合法的方式把国有大型企业和大型国有银行据为己有,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自由派是我国最自私最无耻贪得无厌没有责任感的一个群体,是国家不安定的重要来源。  新左派作为自由派的一个对立面,他们一方面大量的揭露了自由派的面目,希望维持国有经济、人民民主专政等,但是另外一方面提不出更好的方案,批判大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身面临着突破,目前尚没有出现真正能够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道路的真正的学说代表,虽然在实战的角度而言中国确实干的不错,但是从理论的阐述上还是非常欠缺的。  媒体喜欢捕风捉影、吹毛求疵,不肯做全面、细致、客观的报道和分析,却一味制造热点轰动新闻。简单的照搬西方报道,搞得人心惶惶。更为可怕的是,腾讯、网易、搜狐、新浪等媒体已经尽数落入外资手中,成为境外势力操纵中国舆论的主要工具。  青年学生易于被蒙骗。青年学生血气方钢,朝气蓬勃。但是人生阅历、知识储备、历史深度则相对欠缺。易于受到媒体蛊惑。在这个思想混乱的年头,很容易冲动,而且容易干傻事。
  这个撤不撤部门和机构,其实无所谓。  请注意一个事实,即无论是增加还是撤并,都绝无可能裁减人员,只可能增加人员。  在现在这个架构下,现有的编制人员都有自己的利益,从上到下都是,要让他们撤编,阻力大到几乎不可能,而且这部分人员放到社会上生存能力有限,很可能混得很差,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啊(看看李自成就知道了)。何况还有大批的人削尖脑袋要挤进这个编制。  这些编制内的人还在编,他们的子女亲戚也想进编制,可是编制是有定额的,咋办?增加机构和部门是一个办法,但比较难,毕竟全社会的眼睛在看着,没有过硬的理由是不行的。撤并机构是个最好最隐蔽的方法,比如两个部门合并,底下的子部门数量就不是简单的加法,很可能就比原来的数量多,即使数量减少,其编制人数也会增加,这样才可能安排自己的人。否则谁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看看我们国家,精简机构的结果是越减越大,越建越臃肿。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及精简机构了,估计都知道是咋回事了。
  两新工委一个是非公经济组织党工委,一个是社会组织党工委,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机构,基本上是挂靠性质,一个挂靠工商联或组织部,一个挂靠民政局,并没有增加什么编制,属于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很多地方都还是临时机构性质,因为编办没有给你三定。还有至少从公务员来说,总编制数是死的,不是说你增加一个机构就要增加公务员编制,只能是编办统筹,从别的单位挤过来
  按LZ的说法,所有的部门都可以撤销了,只保留一个国务院就可以
  请楼主先搞搞清楚“两新工委”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它的职能是什么再来发表议论。  我不想多说,只说两点供楼主参考:  一是“两新工委”一般设在中共各级党委的组织部内,工作人员由组织部等部门现有人员兼职,没有单独编制,不存在增加人员的事。  二是“两新工委”只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如一家私营企业或会计事务所有不少中共党员,但没有党组织,而党员不参加一个党组织是党章所不允许的。“两新工委”就帮这些组织建立一个党支部,并经常给予指导,而不会支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其它内部事务,不存在给这些组织增加一个“婆婆”的情况。
  @padwood 33楼
15:46:55  这个撤不撤部门和机构,其实无所谓。  请注意一个事实,即无论是增加还是撤并,都绝无可能裁减人员,只可能增加人员。  在现在这个架构下,现有的编制人员都有自己的利益,从上到下都是,要让他们撤编,阻力大到几乎不可能,而且这部分人员放到社会上生存能力有限,很可能混得很差,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啊(看看李自成就知道了)。何况还有大批的人削尖脑袋要挤进这个编制。  这些编制内的人还在编,......  -----------------------------  你这个逻辑真是让人无语,撤并机构的时候,相应的应该核定新部门的编制,严格控制进口,逐年缩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比如20年--逐渐压缩工作人员。谁这么傻,撤编机构反而增加人员编制?
  @师太的情人2012 36楼
16:13:33  按LZ的说法,所有的部门都可以撤销了,只保留一个国务院就可以  -----------------------------  当然不是,个人所说的裁减机构,都是谈出一二三点理由出来的,不是无缘无故的。主要是根据职能相近、现有职能缩减,政府逐渐退出对微观经济的干预等。哪里说得不对的,你可要逐条反驳。
  @车前小草 37楼
16:33:39  请楼主先搞搞清楚“两新工委”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它的职能是什么再来发表议论。  我不想多说,只说两点供楼主参考:  一是“两新工委”一般设在中共各级党委的组织部内,工作人员由组织部等部门现有人员兼职,没有单独编制,不存在增加人员的事。  二是“两新工委”只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如一家私营企业或会计事务所有不少中共党员,但没有党组织,而党员不参加一个党组织是党......  -----------------------------  你的回答非常专业。但是也许我们的关注点不完全一样。我也提点个人意见:  1.这十年内机构膨胀、人员编制增加的比较严重,包括咱们组织部门也是一样。这种状况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情况下没有问题。一旦经济发展停滞、财政困难,就有可能造成很大困难。组织部门能不能率先垂范,不再增加人员编制?  2.虽然暂时没有增加人员编制。但是按照常理,凡是都是一步一步来的。先弄出一个机构出来,找几个人调剂和借调一下。然后再增加编制,然后再扩充机构。况且你这个“两新工委”,从架势上来看是正部级单位,这机构要是全部坐实了,得增加多少人员编制啊。  3.个人有个不成熟的看法。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确有必要,但是也不必搞这么大的架势。建议撤销“两新工委”,改设一个“两新党建司”,增设司长一名、副司长1名,处长2名,不增多人员编制,所有编制在组织内部调剂解决。这样,敲掉这个空架子得到的是实惠。组织部门内职数相应增加,大家的机会也更多一些。
  回复第1楼,@衡阳筱北  建议撤销楼主  --------------------------  拟同意,转当地户籍处办理,呵呵。  成立这个机构,类似规范经营,楼主想咱们无法无天么?  
  为安排自己人设立的,中国特色,如计委与发改委  
  回复第11楼,@至中至正2011  撤销工商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   工商局,顾名思义,工即工业,商即商业,即主观工业和商业的部门。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讲,工商局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当时国有集体的大型企业均有主管部门,工商局只管一些小的个体企业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原有的很多经济部门先后撤销,而主观经济的综合部门得以设立,包括先后设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既然如此,工商局的职能就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严重交叉。为了减少职能交叉,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应该撤销工商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  --------------------------  工商局?撤销?楼主不是我说你,你去看看那个规定条款涉及最多?你撤销主体之一,那就玩砸啦。  
  回复第12楼,@至中至正2011  撤销质检总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   质检总局这个机构,表面上是统一管理,实际上是分散管理。一方面,质监局本身的管理的范围太宽,因为任何部门都有一个质量的问题,质量管理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这必然导致质监局与其他部门的职能严重交叉。农业也有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工业也有一个质量管理的问题食品也有质量管理的问题。你说农业部不能管农产品质量,你叫他怎么管理农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管质量,你叫他怎么管理食品药品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不管汽车、手机、机床等产品的质量,你叫他怎么管理工业?所以单独设个质检总局,纯属莫名其妙、叠床架屋。   此外,质检总局成为行政单位之后,立马成了管理机构,下面还得设一大堆的质检院、质检所等事业单位。增加行政管理和行政开支无数。撤销质检总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部门,将各类质检院分别划入相关单位即可。 ...  --------------------------  中国监督部门,我觉得加比减好,简政放权,加强监督。  
  领导的眼睛只看上面。
  回复第18楼,@至中至正2011  撤销体育总局,将其职能合并进入教育部,竞技性体育项目由社会资金运作   体育局,顾名思义就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部门。问题是,体育部门能够抓的东西确实非常有限,抓不了全面体育。首先最好组织的大、中、小学生这块,全国上下约有2亿学生,你体育局管的过来吗?这事肯定归教育局管,你体育局管不过来。还有一个就是普通市民的体育锻炼,按说体育部门可以发挥一定职能。问题是,你体育锻炼的场地有限,社会上大多数体育设施都在学校里。   体育部门能管的无非这么几项:一是举办各种体育竞赛以及为此准备的体校、运动队等。这个在过去奥运争光项目时似乎有必要。现在应该改变思路,将各类体育人才培养房子学校里,在对抓好全体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适当选拔部分人才参与竞赛即可。没有必要单独搞个体校、运动队什么的。二是一般性的群众性体育,和教育部门合并以后,各类学校的体育设施就可以拿出来面向社会开放了。三是举办商业性的联赛。这个交...  --------------------------  楼主,敢撤销体育局,马上中国成最大洗钱地,不懂吧?总结以上,楼主要撤的是基本职能局,按楼主划分,直接,一产局,二产局,三产局,下设分局,算了,换汤不换药的感觉。  
  @至中至正2011   没地方安排人了,才建立这个东西的。
  @padwood
15:46:55  这个撤不撤部门和机构,其实无所谓。  请注意一个事实,即无论是增加还是撤并,都绝无可能裁减人员,只可能增加人员。  在现在这个架构下,现有的编制人员都有自己的利益,从上到下都是,要让他们撤编,阻力大到几乎不可能,而且这部分人员放到社会上生存能力有限,很可能混得很差,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啊(看看李自成就知道了)。何况还有大批的人削尖脑袋要挤进这个编制。  这些编制内的人还在编,......  -----------------------------  @至中至正2011 38楼
15:26:29  你这个逻辑真是让人无语,撤并机构的时候,相应的应该核定新部门的编制,严格控制进口,逐年缩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比如20年--逐渐压缩工作人员。谁这么傻,撤编机构反而增加人员编制?  -----------------------------  看看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精简的结果吧。
  回复第1楼,
@衡阳筱北  建议撤销楼主  --------------------------  @maodun0076 41楼
16:57:42  拟同意,转当地户籍处办理,呵呵。  成立这个机构,类似规范经营,楼主想咱们无法无天么?  -----------------------------  我希望在论坛里的辩论要有点格调、有点品位、有点底线,好不好?请两位自重!
  回复第18楼,
@至中至正2011  撤销体育总局,将其职能合并进入教育部,竞技性体育项目由社会资金运作  体育局,顾名思义就是发展体育事业的部门。问题是,体育部门能够抓的东西确实非常有限,抓不了全面体育。首先最好组织的大、中、小学生这块,全国上下约有2亿学生,你体育局管的过来吗?这事肯定归教育局管,你体育局管不过来。还有一个就是普通市民的体育锻炼,按说体育部门可以发挥一定职能。问题是,你体育锻炼的场地有限,社会上大多数体育设施都在学校里。  体育部门能管的无非这么几项:一是举办各种体育竞赛以及为此准备的体校、运动队等。这个在过去奥运争光项目时似乎有必要。现在应该改变思路,将各类体育人才培养房子学校里,在对抓好全体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适当选拔部分人才参与竞赛即可。没有必要单独搞个体校、运动队什么的。二是一般性的群众性体育,和教育部门合并以后,各类学校的体育设施就可以拿出来面向社会开放了。三是举办商业性的联赛。这个交...  --------------------------  @maodun0076 46楼
17:08:45  楼主,敢撤销体育局,马上中国成最大洗钱地,不懂吧?总结以上,楼主要撤的是基本职能局,按楼主划分,直接,一产局,二产局,三产局,下设分局,算了,换汤不换药的感觉。  -----------------------------  你这种完全是没有分析、没有数据,信口开河。什么撤销体育局,马上成为中国最大洗钱地,莫名其妙啊。
  回复第11楼,
@至中至正2011  撤销工商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  工商局,顾名思义,工即工业,商即商业,即主观工业和商业的部门。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讲,工商局是在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当时国有集体的大型企业均有主管部门,工商局只管一些小的个体企业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原有的很多经济部门先后撤销,而主观经济的综合部门得以设立,包括先后设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既然如此,工商局的职能就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严重交叉。为了减少职能交叉,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应该撤销工商局,将其职能分别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商务部。  --------------------------  @maodun0076 43楼
17:03:28  工商局?撤销?楼主不是我说你,你去看看那个规定条款涉及最多?你撤销主体之一,那就玩砸啦。     -----------------------------  撤销工商局,其职能可由合并后的部委承担,不会影响经济社会秩序。
  @padwood
15:46:55  这个撤不撤部门和机构,其实无所谓。  请注意一个事实,即无论是增加还是撤并,都绝无可能裁减人员,只可能增加人员。  在现在这个架构下,现有的编制人员都有自己的利益,从上到下都是,要让他们撤编,阻力大到几乎不可能,而且这部分人员放到社会上生存能力有限,很可能混得很差,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啊(看看李自成就知道了)。何况还有大批的人削尖脑袋要挤进这个编制。  这些编制内的人还在编,......  -----------------------------  @至中至正2011
15:26:29  你这个逻辑真是让人无语,撤并机构的时候,相应的应该核定新部门的编制,严格控制进口,逐年缩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之内--比如20年--逐渐压缩工作人员。谁这么傻,撤编机构反而增加人员编制?  -----------------------------  @padwood 48楼
20:32:56  看看改革开放以来历次机构精简的结果吧。  -----------------------------  改革开放之后历次精简机构,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反复。这个问题应该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原有的组织架构不适应新的形势,作出一种快捷的途径,采取新设部门的方式,同时保留老的部门,这个在当前情况下也是一种理性选择。  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我们国家政权框架基本上已经明确了,那么就应该统筹研究整合国家机关的问题。把这个问题放到重要位置上来。
  坚强的政治领导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  看看当前的政治局势,看看左派与右派的斗争,看看媒体被肆意操纵,看看青年人被舆论所误导。如果仅仅依靠这些力量自身的互相作用,中国很有可能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大家互相斗争,互相掣肘,被意识形态所操纵,将会极大的消耗国家元气。而真正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事情,比如实施大部制压缩行政编制等工作却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或者虽然关注了,却没有一如既往、全神贯注、数十年如一日的去坚持,那么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  因此,中国当前需要深谋远虑、坚决果断、统筹兼顾的坚强政治领导人和领导集体,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之下,平息有关事态,静下心来好好的做点事情。个人认为,党中央应该好好的打自由派的屁股,叫他们不要再闹了。然后安抚左派,还是要搞共同富裕。整顿媒体,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引导青年,使他们不至于走弯路。然后党中央才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的做一些真正有利于国家长远发展的事情,比如实施大部制,缩减行政编制。
  建议将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  个人写这段话的时候,自己都有点感觉突兀,是不是把这个问题拔得太高了?“实施大部制打造简洁效能政府作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是不是太高了一点。但是仔细一想,我认为这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不仅符合我文章的逻辑,更符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逻辑,也符合我国历史发展的逻辑。  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国瞩目,全球关注,各有很有期待,在这样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能不能推出一系列重要的战略决策,对于国家的未来走向起到关键的作用。而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恰好符合这个要求。首先,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没有多少争议性,左派不会反对、右派也不会反对,中派也不会反对,大家会一致赞同。只要有坚定的决心和细致的工作,可以赢得各方一致赞同。其次,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符合我国深入改革开放的内在逻辑。前三十五年,由于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原有的组织架构不适应新的形势,作出一种快捷的途径,采取新设部门的方式,同时保留老的部门,这个在当前情况下也是一种理性选择。当前,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之后,我们国家政权框架基本上已经明确了,那么就应该统筹研究整合国家机关的问题。把这个问题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再次,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正如很多人论述过的那样,政府的职责不是直接干预市场经济,而是主要抓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适当的从市场方向放权,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是符合逻辑的。更加不要说,此举可以有效压缩财政开支,减轻国民税收负担。
  十八届三中全会没有必要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综合性文件  既然说到要将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议题,那么就得明确,一次全会的主要议题不宜太多,那么就意味着十八届三中全会没有必要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综合性文件。虽然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出台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综合性文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也非得也要出台类似的文件。主要理由是:
  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攻坚克难阶段已经基本完成,当前需要的是耐心的适应和微调。有个画蛇添足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个画师画完蛇以后,没事干就添了几只脚,此举反而适得其反变得不合格了。任何改革都有这样的过程,包括酝酿、巩固攻坚、调试稳定、微调完善。不可能想象一直不停的改革攻坚。从北京到天津,到了就好了,难道你非得到了天津之后,还得到秦皇岛绕一圈,然后再到石家庄去绕一圈,然后再回到天津。你这不是折腾吗?或者说,已经到了天津,你却还要往东走,那前面就是海洋,直接走过去就淹死了。  个人认为,中国当代改革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注意,这个论述是首创,其他人没有论述过的重大学术问题:  第一阶段(年),为改革的酝酿、探索、试错阶段。这一时期在农村进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在城市进行了承包制、双轨制等改革,但是总体上成效不大。但是,这一时期的探索既为后期大规模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令人警醒。  第二阶段(年),为改革的总体设计、集中突破、全面推进阶段。这一时期中国推出了一系列全面、立体、重大的改革措施。包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民营企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国企改革攻坚和职工下岗分流、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银行改革、可持续发展、三个代表、军事变革、新安全观和全面外交关系,等等。这一时期的改革的总特征是顶层设计、高层运作、全国协调。按照目前流行的说法,这些改革都是顶层设计!中国早已过河!中国已经过了改革的深水区!  第三阶段(年),为改革的调试稳定阶段。在执政理念上,提出了“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理念。这一阶段中国总体来讲不再出台重大的改革措施,而已继续贯彻实施原有的改革措施为主。在这个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可以检验前期改革的成效。事实证明,这段时间虽然没有出台重大改革措施,但是巩固了前期改革成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是完全必要的。自由派宣称的所谓“改革停滞”是完全站不住脚,反映了他们狂热心态之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第三阶段(2012--),为改革的微调完善阶段。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大规模、攻坚式的整体改革之后,以及经历了本世纪前十年的调试稳定阶段之后,进入了微调稳定阶段。一方面,通过前期的改革实践经验,中国上个世纪90年代推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整个国家体制是高效的。中国不需要在进行大规模的重大改革。另外一方面,改革的某些局部地区或者局部领域确实存在着不足之处,科学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进行微调和完善。尤其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建成之后,中国需要在政府机构建设进行相应的改革,通过实施大部制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削减行政审批事项等重大改革措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个人可以展望,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展开和完善,中国各方面体制基本成型完善,中国将进入长期稳定的新型体制之中。
  二是符合政府职能定位正确把握政府角色的需要。  关于中国当代党和政府的职能定位,左中右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右派的看法有着很大的自相矛盾和欺骗性,尤其要着重加以揭露和批判。  1.既要要求政府做守夜人,又要求政府改革体制机制,这是自相矛盾。自由派说了,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政府是市场的守夜人,政府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市场经济内部事务。那么好了,政府就按照这个要求,让各个企业自主的进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不就得了。可是自由派却又把责任推给政府,说不改革是政府的责任。请问守夜人有包揽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权力和责任吗?你们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请问你企业的责任是什么呢?企业就等着什么东西都由政府准备好,坐等发财是吗?   2.政府无权人为确定各企业、各所有制所占比例。某些自由派学者大放厥词,要求政府将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下降到10%左右。此种要求已经完全超过政府的职权范围,应该予以拒绝并批判。今天,如果说哪位总理有权力规定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为10%。那么我请问,如果换个总理,他想把国有经济占比提高到90%,请问自由派,总理是否有这个权力呢?因此,执政党和政府应该明确,你没有这样的权力,你的权力只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维护正常的经济社会法律秩序。如果说你非得要支持一方的话,那只能支持国有企业。除此之外的要求,都应该拒绝。  3.政府只有壮大国有资产的责任,没有削减国有企业的权力。必须明确,国有企业的所有权是全体人民,政府没有所有权,政府承担的是一种信托责任。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政府只是这个大家庭的管家,不是大家庭的所有者。因此,政府只有壮大国有资产的责任,没有削弱国有资产的权力。如果是政府要削减国有资产,那就相当于管家盗窃主人财产,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4.实施大部制逐步削减财政供养人员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符合时代和历史潮流。政府总体上属于搭台的角色,就是为社会经济平稳运转提供良好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硬环境和治安、环保、法律等软环境。同时,党和政府对整个经济社会政治秩序负最后的责任,拥有最终决定权。在当前具体的工作中,政府应该主动的退出,着重转变政府职能,让经济的主体企业、社会的主体公民更多的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宜干涉具体的经济微观事务和个人事务。  在中国经济改革攻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执政者应该更加关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同时放手让各市场主体、社会主体自己发挥主体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大部制、逐步缩编财政供养人员,完全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国家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非常赞同。
  现在在企业设立党组织确实挺操蛋的。  为了完成党建任务,还得求爷你告奶奶一样伺侯着这些资本家们。
  思路非常好,具体方案有待商榷,这样做,才真正体现了三个自信。
  偶真幸运哦。
  三是可以充分反映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既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历史是从前的现实,当代社会也必将成为中国的历史一部分。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伟业,是中国历史、中华文明的重要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当代的实践,既要与前辈们艰苦奋斗一脉相承,又要紧紧的把握时代的高度和历史的深度,展现出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风貌。  当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关键阶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党中央采取合作措施,实施何种定位,对于国家未来走向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肯定前辈们的艰苦奋斗,充分吸收前人的经验和成败得失。对于历史应该有足够的敬畏感,不能以一种浮夸、浅薄的态度对待前任,更加不能刻意贬低他人,以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比如某些自由派宣扬的什么“改革进入深水区”“容易改的都改掉了,现在要啃硬骨头了”等说法,就属于贬低他人抬高自己,纯属为自己脸上贴金,应该予以批判。中国改革早就进入深水区,并且已经成功过河了嘛,难道说以前的改革都是一无是处的吗?谁说以前的改革都是容易改的?中国过去改革攻坚都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分税制改革、国企改革,试问哪项改革是容易改的?哪项都不容易!  党中央应该充分的肯定前几个阶段中国改革取得最大成就,对于其成功经验予以充分的吸收,相关的改革措施应该稳定和巩固下来。同时,考虑到改革发展的现状,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构建完成,考虑到政府职能的转变的需要。充分考虑从前那种通过增设新部门不撤老部门的阶段已经过去,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弊端,统揽全局、高屋建瓴,实行以“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为主要内容的重大改革措施。能够充分体现党中央既一脉相承又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是非常高明的。
  深深的记号
  @什么名字不能忘 10楼
19:16:19  在转基因是否安全还无定伦前,  就迫不及待推广,  万一真的影响生育,  100年后,  10多亿中国人,  无法繁育后代,  到时候谁来负责?  汪秦桧负责?  -----------------------------  关键是农业部自己都不吃.  还有奥运会,亚运会,领导特权都是严禁转基因.
  四是可以充分的展现总书记的宏图大略,在历史上留下鲜明的历史定位。  古代有贤人说过,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个人不才,有事没事喜欢琢磨国家发展战略问题。一个卓越的领导人,不应该刻意的追求学术上的定位,不能为意识形态的东西蒙蔽了自己的眼睛,最主要的是如何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的要求,真正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个人认为,担负着三大历史使命。第一,这是最主要的使命,就是确保国家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迅速壮大军事、科技实力,妥善处理外交事务,使国家综合实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就是正确阐述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引导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方面,个人也可以贡献一点拙见。个人提出了一个“江胡学派”的概念,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奋斗目标: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套社会体制:国家资本主义体制(或者称之为中央集权市场经济体制)。十三大理论分体系:江泽民国家资本主义(中央集权市场经济)学说、江泽民社会管理学说、江泽民党的建设学说、江泽民三个代表学说、江泽民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学说、江泽民思想文化学说、江泽民外交和国际关系学说、江泽民军事学说、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思想方法论、胡锦涛科学发展学说、胡锦涛和谐社会学说、胡锦涛生态文明学说。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阐述模式。总之,如果真的能够形成共识,打造出一整套理论体系,于国于民大有裨益,必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第三,以实施大部制逐步压缩财政供养人员打造精简效能政府的具体实践,形成一套学说体系。个人认为可以概括为“关于精简效能国家机关的学说”。由此,总书记可以充分的展现统揽全局高屋建瓴的王者风范,在历史上留下鲜明的历史定位。
  五是可以有效的团结和动员社会各派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已经成为事实,与此同时,各派立场迥异,观点各不相同。很多观点、主张是互相矛盾,甚至更明确的说是互相敌对的。短时期之内没有取得调和和妥协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党中央不能被社会上复杂的舆论迷惑了双眼,而应该高瞻远瞩,跳出具体的纠纷,不纠缠于社会争论的热点焦点问题。具体来说,左派和右派关于宪政、私有化、自由民主等争论,党中央有些可以不予理睬,有些可以批判,有些应全面拒绝。而拒绝的最高境界是,不仅仅拒绝具体的建议,而且连话题本身都不必理睬。比如宪政的问题,一棍子就给你打死,将其定义为“资本主义的概念”,根本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比如私有化的问题,党中央可以不理睬,而是推出“大部制”改革,以行动来体现自己的态度,叫左右两派都无话可讲,只好在那里赞扬说高瞻远瞩,英明、伟大、正确。
  回复第6楼(作者:@午后的阳光555 于
08:38)  @至中至正2011 4楼
08:32:12  下面继续开炮。  中纪委……  ==========  不用编制不吃财政,除贪官,几个侠客就可以了。  
  十八届三中全会如果推出“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是不明智的。必将引起左右两派不满,引发社会撕裂  设想一下,如果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会发生什么后果?后果肯定是左右两派都不满意,社会分裂必将进一步加深。首先就是决议本身没有多少空间。经过1992年以来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攻坚,目前中国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已经没有改革的空间了,当前的主要课题是如何巩固改革成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形同鸡肋,没有什么意义。其次是右派会不满,他们会鼓动说这是改革意志衰退,改革停滞,只打雷不下雨,既得利益阻挠,等等。再次是左派也会不满,他们会批评说“灯往左打车往右开”,欺骗群众,只关注资本家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等等。到时候左右两派一起拍板砖,党中央夹在中间,左右不是人。而且左右两派还会继续争吵,互相指责攻击,不断引发社会撕裂,国家团结气氛将会受到严重损害。所以,这样的决议非但无益于当前社会,更会对局势起着煽风点火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万万不能出台“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如果推出“关于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国家机关的决议”,可以堵住左、右悠悠之口,有效凝聚共识  相反,如果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不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而是以“关于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国家机关的决议”取而代之,将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同时堵住左派和右派的口,叫他们无话可说,只好在那里大赞党中央英明伟大。  可以对右派这么说,你们不是经常吵吵闹闹说政府是守夜人吗,政府应该退出微观经济领域,政府应放手让企业主体自我发展吗?我满足你们的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就不再由政府出面出台关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了,政府也不对各所有制企业的比例作出硬性规定。而是所有企业一律平等,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不找市长找市场。对不对,这都是你们的要求,我全部满足你们了。不但如此,我还推出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国家机关,逐步的压缩财政供养人员,可以更好的为企业服务,减轻政府对企业的干扰,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可以对左派这么说,党中央一再重申,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政府的职能就是为大家创造一个共同富裕的机会和平台。因此,党中央已经正式拒绝了某些人提出的“私有化”的建议,不再出台“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而且,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决定出台“关于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的决议”,通过一个过程,逐步削减国家机构,逐步压缩国家财政供养人员。你们说好不好?  这样一来,左右两派都将无话可说。因为这个决议已经完全跳出了两派的传统舆论焦点,党中央可以掌握完全的主导权。两派除开大赞英明伟大,表示坚决拥护之外,我想他们也说不出其他的话来了。由此,党中央可以有效凝聚共识,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一起去奋斗。
  建议撤销联合国及各国际组织,都是没有实权的组织和单位,每年还耗费会员国不少的费用,留着干嘛?对不,楼主。  你不去管理新兴的阶层,那么他们就会建立自己的组织,如果中国政府不想社会大变,那他必须去管理。每个政府都会这么做,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
  呼吁党中央跳出惯性思维果断决策坚定推动大部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会议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坦率的说我也不知道,因为谁也没有征求过我的意见。如果按照一般的道理的分析的话,十四届三中全会、十六届三中全会分别出台了关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按照惯性,八九不离十的话,十八届三中全会搞不好还是有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搞不好文件已经正在起草之中了。然而,正如我前文中所分析的那样,当前背景下再出台这样的文件,已经没有什么突破的空间,形同鸡肋,意义不大。非但如此,反而会引发左右两派的不满,引发社会分裂、破坏社会共识。  当此之时,党中央应该跳出惯性思维,站在历史和时代新的起点上,全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不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而已“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国家机关的决议”取而代之,则可以很好的凝聚共识,更好的驾驭当前局势,掌握主导权。  因此我呼吁,十八届三中全会应以“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国家机关的决议”作为会议的主题。如果已经在起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则应该立即叫停这样的行动,重起炉灶,起草一份新的“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国家机关”的决议。现在离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大概还有三个月,时间上还来得及。
  国家工作人员的合情合理利益诉求应该得到充分保障  说到实施大部制,逐年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左、中、右都不会反对,大家会一致叫好。那么问题来了,会不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有没有什么“既得利益集团”会阻挠改革?直接说吧,会不会公务员会反对这样的改革,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阻挠?我认为,国家工作人员为国家服务,本质上也是一个打工者,只不过受雇于国家。他们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障。绝对不能自己树立对立面,人为制造纠纷和障碍。公务员作为一个打工者,所追求的无非是两样,一是合理的工资报酬,二是职业上的发展。如果这两者能够得到合理的保障的话,没人会反对改革。  在实施大部制削减财政供养人员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重保障国家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可以做出两个保证:一是不得裁员。国家公务员履行职能,通过正常的公开竞争和选拔进入公务员队伍,法律规定,除非违法,否则不得随便解雇。二是创造合理的职业发展平台。虽然实施大部制可能导致职业前景黯淡,但是党和政府可以提供交流、竞岗的等机会,增加职业发展前景。此项工作不是义务,不作硬性规定,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应该注意把握。
  我想着重谈谈公务员工资待遇问题。公务员已经有8、9年不加工资了,再不加工资不行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务员是个悲催的行业,所以的人都指着公务员要求解决问题,可是没人给公务员解决问题。所有人都可以向自己的老板要求加薪,可是公务员不知道找谁去要求。其他人不想干了可以跳槽,可是公务员没有保险,退休金拿不到那是非常麻烦的。想上访吧,公务员不能上访的。想罢工吧,公务员不能罢工的。另外还有一大堆的限制和束缚。媒体上恶意攻击,把极少数害群之马抹黑成所有公务员都是这样的。真得了多大的好处也就罢了,一点好处没捞到,还被人说得一塌糊涂,想想都不甘心。纵有一腔豪情,现实却是那么的冰冷。  公务员加个工资,还得要国务院总理批准。你说总理那么大的领导,哪有心思管你加工资那么一点小事。再者说了,人家该有的都有了,又不缺那一点工资,为了显示自己的清高,干脆不加工资好了。谁管你小公务员的死活!公务员的悲惨生活就是这么来的。
  就连现在某些貌似正面的舆论,我看看也是够呛。前不久人民网上有个清华大学的教授,谈公务员职业待遇问题。说什么“公务员工资应该和CPI挂钩。。。。。。一个为国家工作30-35年的公务员,年收入应该达到10-15万,有自己的合法住房。”这是维护公务员还是损公务员呢?试问当今那个群体的收入只和CPI挂钩的,难道公务员是吃低保的吗?公务员的收入应该和同等学历居民收入水平和增长水平挂钩嘛,这样才能保持同步增长!否则收入只会越来越低!工作30-35年才有10万收入,你让公务员穷一辈子啊。应该说工作10-15年由10—15万收入,有合法住房嘛。你让公务员流落街头是吗?我说啦,找的都是什么人啊,你不好找一个好一点的枪手。为什么公务员加个工资好像占了多大便宜,多不好意思似的。这都是合理合法的诉求,大胆的说出来,怕什么!这十年哪个阶层工资没有增加,凭什么公务员不能加工资?凭什么!
  @至中至正2011 15楼
10:04:51  整合农业部、水利部、林业局、党委农办为大农业部  主要理由是:  农业和水利密不可分。不搞水利,怎么搞农业?同理,水利建设必须围绕农业建设开展,不能自行其是。这两者本身是不可分离的。职能整合后,统一规划、统一建设,行政效率大大提高。搞成两个部门,互有主张,互相扯皮,反而不好。  林业和农业只是第一产业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形式,就某一个地区而言,或者农业为主,或者林业为主,或者......  -----------------------------  水利还涉及防洪,,发电等等,,是不是水利部也可以合并到能源部部门去啊,嘎嘎!
  个人呼吁,根据国家经济迅速增长、财政增长、各阶层收入普遍提高的情况,以及国家公务员已经8、9年没有加工资的情况,应该尽快、到位的给公务员加工资,使公务员群体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得到满足。大致分两步走:一是进行补偿性加工资。根据前8、9年没有加工资的实际情况,每年加30%,连续3年,从而实现3年翻番。二是追赶型工资增长。在此基础上,以上一年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率作为标准,每年进行工资调整。比如中央国家机关每年以全国居民收入增长水平进行调节,各省市县按照本地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水平进行调节。  工资加到位、并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之后,取消其他所谓的福利。不发什么农产品,不准接受什么超市卡。严肃查处违法收入。严厉打击贪污腐败行为。
  关于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的方针、步骤  当然有人会疑惑了,你说要实施大部制较大规模的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可是你又说要不裁员。岂不是自相矛盾?当然不矛盾。其中的奥妙在于,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都要退休的人,也每年都要新招聘的公务员,如果你把营盘给砍掉了,然后流水的兵也走掉了,新进兵的人员数量给他卡死。那么假以时日—比如10-20年的时间内,削减50—66%的国家机构,削减国家机关50%左右的工作人员,将会自动实现。这个方案看起来不是那么轰轰烈烈,但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矛盾和冲突,只要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必能取得重大成效。
  方针:严格编制、把住进口;中央统筹,地方跟进;先撤部门,再减人员;持之以恒,逐年缩编  严格编制,把住进口:要把编制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严防死守。只缩减编制,不增加编制。部门工作确有变化调整的,应该从本单位内部挖掘潜力统筹解决编制问题。各级党委政府不得随意增加编制。  中央统筹、地方跟进:强调在实施大部制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是第一责任人。大部门制必须从中央的层面加以统筹设计,地方自发改革没有前途。在中央撤并部门之后,地方政府再予以跟进。  先撤部门,再减人员:根据职能相近、职能交叉等原则,经过整体设计,先撤并一批部门,整合成大部门。原有人员一个都不裁撤。但是在核定编制的时候要较大幅度的缩编。如有另谋高就的人员,尊重其意愿。过了几年时间,人员自然就减少了。  持之以恒,逐年缩编:强调实施大部制打造精简效能政府是一场持久战,必须有持之以恒的勇气和决心,坚持不懈的抓下去,叫做“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不搞运动,不搞一阵风。只要编制卡死,进口卡死,持之以恒的抓下去,每年在编的国家工作人员必将逐年缩减。
  实施大部制的步骤:三步走。  第一步,从十八届三中全会至十九大召开之前,首先撤并一批部门。借鉴国际上通行做法—我相信应该没人批评说这是搞资本主义、卖国通敌或者利益输送,选择一批职能相近的部门,比如说从宣传口子开始,还有中央部委管理的国家局,首先撤并,将其数量从30个撤并到10-12个左右。  第二步,从十九大到二十大召开之前,继续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结合中国国情,将所有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党政机关全部合并。通过撤并,将中国所有的党、政、群、团部门,包括部委办局、国家局、中央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压缩至30-35个左右。这一轮撤并完成之后,中国的大部制的框架基本形成。  第三步,二十大以后,基本上不用裁撤机构,而主要以消化原有机关人员为主。卡死编制,卡死进口,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制最终得以实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减少50%左右。
  顶楼主!!!
  在大部制实施之后,同步撤并相应的事业单位及其他辅助单位。实施大部制,不光是可以削减国家公务员数量,还有一笔很大的帐可以好好算算。那就是各部门所属的事业单位和辅助单位。相应的机构也可以合并和裁撤,并由此节省大量的经费。比如说食品安全检测来说,农业部有监测机构、食品药品监督局有监测机构、工商局也有监测机构、质量监督局也有监测机构,这样一来,同一份事情,好几个下属单位在做,都做不好,都可以推卸责任。在实施大部制的同时,应该同步撤并相应的下属事业单位及其他辅助机构。--当然同样是不裁员,不搞运动,而是通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之内逐年缩减,最终达到比较精简的状态。
  真是太好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职能和岗位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