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有自己的书店想扩张,我梦幻西游帮派资金不够够

几个案例看实体书店如何华丽转身
我的图书馆
几个案例看实体书店如何华丽转身
文化产业评论:网络时代,实体书店转型已成必然。国内众多实体书店借由互联网经济的东风,完成了轻巧转身。然而,大众更为关心的是,未来的书店究竟将以怎样的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又如何能在“转身”中保留那份纯真的书香。下面,跟随文化产业评论来一番实体书店之旅吧!&&作者:郑洁、鲁娜、李琤、马佳佳来源:中国文化报编辑:王洋&一、飞翔的是理想,落地的是服务&代表书店:上海钟书书店&钟书阁经营模式:起步早、积淀厚、服务杰出、转型出彩&1.一店一址打下的江山&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浩于1995年8月创立了第一家钟书书店。取名“钟书”,一有“钟情图书”之意,“钟书”也是他女儿的名字,他下决心要像爱女儿一样爱书店,让她们一起茁壮成长。金浩出身农村,深知农村人购书不易,所以他的书店10多年一直开在郊区。第一家松江店只有60平方米。在成熟基础上,他又先后在金山、青浦、奉贤、普陀、石化、浦东等区开设了12家书店。呈连锁之势后成立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迄今,这12家门店都处于盈利状态。&金浩也曾关停五六家书店,主要因为选址问题和房租大幅上涨,对当地读者群体研究不够。2013年,他巨资投入了几套教辅,由于投资失误,结果公司资金发生断裂,无奈之下向小额贷款公司借高利贷渡过难关。但金洁表示,钟书书店整体还算顺利,网络图书带来的冲击也没那么大。虽然如今图书售价和利润率都不如20年前,但他们坚持盈利一家、投资一家,投资前进行充分的受众研究,投资后依靠诚信和服务留住读者。&3年前,松江的第一家钟书书店搬到了偏僻的弄堂里,但读者一点也没减少,现在年销售额可达上千万元,是普通书店的10多倍。&2.成功“偶然”里的“必然”&谈到钟书书店能够逆市增长,金浩总结并没有什么独门秘方,他们书店的内容定位也仅是大众化、入门级图书。但他们上书率特别快,基本新书不到一周就能上架。与众多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小书店不同,钟书书店拥有几百家长期固定的出版社渠道,从而避免了诸多中间发行环节的成本支出,规模体量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议价权。“我们从出版社拿书折扣约6.5折,实际销售中也很少搞打折,所以在成本、毛利相对固定情况下,能否盈利就看销售额高低。”金浩说。&据金洁介绍,钟书书店店面平均都不大,都在100平方米至500平方米,承载不下其他多少零售品类,目前钟书书店只是图书+文具办公用品两种传统组合。&除了规模化经营外,如果说还有异于他人的,就是钟书书店起步较早,并且教辅类图书对其生存盈利举足轻重。金浩从事教育理论10余年,当过多年小学校长,曾想在教育领域进行改革但受体制环境所限,所以他投身体制外。他们不做教辅图书引进销售的简单工种,十几年前便利用自己的资源组织作者队伍,进入图书策划、上游领域,目前已具备十几类丛书的开发能力。&“全国出版物60万种以上,我们书店能呈现的就一两万种。”金浩认为,分析书店群体是哪些,为这些群体找到喜欢的图书也是成功关键。“更本质的一点,我们完全是靠诚信和服务打的天下。‘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一直是我们的理念。”金浩说,十几年来发生过太多让他感动的事件:读者找不到书,就实行缺书登记制度;书店里没有的书,一遍遍打出版社的电话去采购;年代久远出版社都找不到的,去其他书店到处找;员工为客人免费提供雨伞,店员拖着行李箱辗转大半个上海为读者如期送书等。&3.“美丽书店”拓创新格局&在2010年左右,上海书店业倒闭门店特别多。金浩说不触动是不可能的。当时正值网上出现一个“世界上最美的20家书店评选”,他也想尝试一下,借开创美丽书店拉回更多读者,同时也为自己的书店开辟另一条路。于是,钟书阁这个新的书店品牌诞生了。&“即使我们在上海开了10多家连锁店并深受读者喜欢,但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直至6年前参加全国书展和钟书阁营业后,人们才对钟书的关注达到了高峰。”金浩说。&2013年4月23日,位于松江泰晤士小镇内的第一家极具特色的钟书阁正式营业。配合洋溢着英伦风的泰晤士小镇定位,首家钟书阁建成了殿堂式的穹顶飞檐,外形远望犹如一本打开的图书,内部环境更把上海小资情调和英伦绅士风范发挥到了极致,由获得过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的高级建筑师俞挺操刀设计。1500平方米被分隔成古典的九宫格、生机盎然的儿童馆、梦幻星空的万国馆等。在采购图书方面,金浩亲自把关。目前店内图书3万余种,有30%的外语图书,还有部分小语种精品图书。“最美书屋陈列室”陈列了历年来评选出来的最美图书。“钟书阁想阐释环境美、图书美、服务美的内涵,而不是一家‘花瓶书店’。”金浩说。&在多元化经营上,钟书阁做了大胆的探索。从开张以来,首家钟书阁一直人气高涨,去年一年店里图书销量同比翻了一番。“在图书销售一块,它应该很快就能盈利。”金浩说。同时,为读者提供咖啡和茶的销售额也占到了1/3。在二楼专为年轻人和创意设计师打造的梦幻回廊,使其又打开了活动承包这一大盈利窗口。&自营业起,首家钟书阁每天保持近千人次的客流量,节假日期间,客流量基本在8000人次,“五一”破1万人次。迄今已吸引50余家机构举办读书活动,组织了近百场读书会、签售会及亲子活动,参加人数达万人。2015年8月上海书展,钟书阁获得了上海市书刊发行协会授予的“最美书店”称号。&据介绍,目前房地产品牌对钟书阁非常青睐,相比于当初钟书书店实打实的房租支出,钟书阁由于迎合高端商业中心、会所、特色小镇等地产对文化配置的需求,对方都给出了极便宜的房租。目前钟书阁已开5家门店,上海3家,杭州、扬州各1家,并在设计上充分与当地特色文化融合。金浩认为,从整体品牌经营看,钟书阁其实已经盈利了。&位于泰晤士小镇的第一家钟书阁累计投入达1500万元。从2013年起,钟书阁每年都获得国家财政部的扶持,大大缓解了“最美书店”的生存压力。&虽然现在国家和上海两级政府都有公共资金投入到实体书店的扶持中,但金浩认为,整体看,书店业是夕阳产业,并不可能全面回暖。网络销售蔚然成风,而下一代、下下一代年轻人只会更喜欢电子商务,更依赖数字化生活。&“书店业会逐步衰退但不会真正消亡。”金浩判断,上海原先有1万多家书店,如今萎缩到近2000家,实际上海的市场容量也就能养活一二百家书店。而钟书还在继续下去的原因是,未来能够坚守住并进行扩张的都是品牌型连锁书店,他们需要在有限的市场容量里坚守住自己的阵地。虽然钟书销量已经位列上海书店业三甲,但书店业始终是个微利行业,他自己也是凭着喜爱一路坚持下来的。&二、大众化书店的轻巧转身&代表书店:上海大众书局经营模式:老品牌创新、特色化、多元经营、文化社交&1.实业老板的书店理想&谈及实体书店,大众书局是绕不过去的老品牌。2002年,缪炳文在南京创立第一家大众书局,它依托母公司鸿国集团多年从事百货业的零售管理、营销理念,独创了以图书经营为主体、相关文化业态为辅的卖场文化,即“文化摩尔”经营模式。整体上,大众书局已在上海、江苏、安徽等地拓展开出了20多家连锁书店。&2005年,大众书局以“接盘”思考乐书局的姿态,正式进入上海书店市场,并成功使思考乐扭亏为盈。2012年,其在上海乃至全国首推24小时书店,一时成为书店业的标志性事件。虽然一直在创新,但仍有人分析其经营上的问题:24小时书店夜间的亏损;大众化读物的图书定位不占优势等。&上海大众书局总经理助理朱兵说,进入书店业确实是缪炳文对图书文化产业的喜爱。如果从商业回报考虑,书店业不但回报慢而且利润很低。但在他们集团内,书店业不是点缀,而是重要业务之一。大众书局接下去也正考虑全国性的拓展。&从门店数量和总体规模看,上海大众书局目前位列上海书店业三甲,即将开设第7家店。活跃在上海的书店品牌中,西西弗计划4家但只建了1家;博库2005年进入上海,迄今只建了2家;衡山·和集和言几又均只有1家书店。“我们的目标是在上海建20家书店,达到每区1家。”朱兵说,目前在上海民营书店品牌里,能清晰看出发展步伐的也就钟书阁、西西弗和他们三家。自2015年开始,他们推出了加盟店模式,获得了很多商业中心希望引进的积极响应。&另外,朱兵介绍,上海大众书局早在2010年后,就设立了“盈利1家新增1家”的稳健投资标准。目前的书店销售格局都分为三块:主业仍是图书,在书店场地占比六成,销售上也仍是最高,但单独计算收益则是略亏。第二块业务是自营品牌“纸品咖啡”,“利润高但不占主流,书店还得靠图书吸引读者。”朱兵说,“整个实体书店业,图书销售增量都在放缓甚至略降,很多书店都把经营范围扩大了。”他们的第三块业务是文创产品销售,主辅互养才保证了持平和部分盈利。&2.特色化书店的诞生&福州路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南京路、外滩和人民广场,是开书店的好地段。但在整条福州路上,上海书城是综合性书店,艺术书坊和古籍书店都有各自专业经营。朱兵说,他们调查发现,不能跟上海书城硬拼,于是着手主打文学类图书书店。基于上海人夜生活丰富的特点,他们尝试24小时经营模式。但之后,增加的水电、安保和工作人员等费用,使成本比原来翻了一番。所幸,2012年上海推出书店扶持公共资金,24小时书店和之后的3家新店均获得了补助。也有媒体肯定了24小时书店的存在意义,认为它代表的是城市的文化态度和追求,也为市民提供又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书店格局最小的不到800平方米,最大不过1700平方米,一味追求品种齐全的话并不明智。”朱兵说,他们特色书店的格局已经初具,包括以电影为主题的美罗城店、以女性为主题的乐城店、以约会为主题的新理想城店、定位为儿童书店的松江店等。另外,在书店装潢品位、图书品质上也做了大幅提升,去年上海举行的“最美书店”评比中,上海大众书局入选了3家。&3.文化社交与体验平台&“我们认为实体书店存在的另一意义,就是使读书者能够进行体验和交流。”朱兵说,上海大众书局在每个书店都建立了“以书为媒、以文会友”的书店微信朋友圈。&为了提高读者的滞留时间,他们也开展了很多文化体验活动,如“白领读书会”“徐汇青年讲坛”等。还将在下半年推出“作者服务日”。书店还将设立“明日文坛之星”专架,为一些尚未出名的作家提供展示自己作品的最佳位置。目前上海大众书局已先后在书店内设立“金领驿站”“青年中心”等读书品牌项目,让更多读者能够自发地组织读书活动。&“以开在虹口区北外滩一家建投很火的书店为例,北外滩聚集的很多金融机构。充分证明了,未来能够在式微的书店行业存活的,只有大型综合化书店和特色书店。”朱兵充满信心。&&三、书店+住宿:分享经济的新业态代表书店/平台:小猪平台、上海Mephisto二手书店、扬州边城书店等经营模式:平台与书店联手、多元化突破口、文化体验&1.住宿计划将“席卷”50家书店&&“书店老板打开店门,把客人迎进满屋书香的书店,安顿他睡在书店一角的小床,并随手推荐一本书去读,这样的场景是最美好的住宿方式。”这是书店住宿计划发起人、小猪副总裁潘采夫最初的设想。今年1月,由分享经济平台小猪发起的“城市之光”书店住宿计划(以下简称“书店住宿计划”),如今已经发展到20多家书店参与的阵容。&上海Mephisto二手书店成为首批加入书店住宿计划的10家书店之一。“现在书店房间每个月有15至20天被预订,旺季更是每天都有客人,带来的收入超6000元,能够抵消大半的房租。”Mephisto书店创办人吴志超说。据悉,Mephisto书店创办不到1年,其搬迁新址也留出了住宿空间。此外,该书店合伙人还另租下一栋3层上海小洋楼,打造了一个书吧、文化沙龙、民宿为一体的体验空间。&位于江苏扬州皮市街上、人文气息浓郁的边城书店,也是书店住宿计划的受益者。该书店最初并不具备住宿条件,在潘采夫的游说下,书店老板王军将其中两间茶室改造成住宿空间。“边城书店上线以来,入住率超过50%。”由于运营情况超出预期,他正在计划将边城书店扩建成边城书院,以便容纳更多爱书的人。&事实上,书店住宿计划中并不光有书店的身影,例如湖北武汉文泽尔私人图书馆、江苏南京24小时营业的南京二楼南书房等,就以展示、阅读为主业。潘采夫认为,住宿成为分享经济和传统实体书店嫁接的窗口,是实体书店生存和运营很好的补益,同时又能间接增加读书、买书人群,尤其为那些独立生存的人文书店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在图书、咖啡、周边产品外,书店的收入来源还可以来自住宿。特别是书店越小,住宿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就越高。得益于先期试水的成功,城市住宿计划今年可能扩展至50家书店。&2.“睡拥书台”中的现实考量&记者了解到,书店住宿计划由书店根据客房条件、配套设施等情况自行定价:最高的上海Mephisto书店为398元/日,价格最低的武汉卓尔书店只象征性收取1元钱,其他几家书店定价基本在108元到298元之间。加入书店住宿计划的书店,小猪也会返还其10%服务费,降低书店发展住宿业态的成本。&“就像咖啡一样,住宿也可能成为独立书店的服务标配之一。”潘采夫表示,书店住宿计划希望能够引入各类型的书店,只要符合基本住宿要求,能够诚心接待门客就可以加入,小猪对面积、淋浴等硬性条件没有过多要求。“我们希望形成一种轻模式,让小猪成为住宿书店的平台,能够让更多想和书店发生联系的爱书人享受‘睡拥书台’的感觉。”&住宿与书店完美结合并非易事。首先,这种分享经济模式虽有中央文件相关政策支持,但相关证照办理仍有难度,带来隐忧。其次,需要解决的是管理问题。对此,潘采夫介绍,除了基本的信用保障计划,对加入书店住宿计划的房源,小猪还会为书店购买最高赔付100万元的保险。此外,房客在用小猪的系统登记入住时,就会获得第一天免费、之后每天费用也十分优惠的人身保险。&“主动寻求在书店住宿的客人,应该不是追求舒适度的,要的是那种文化体验。”潘采夫表示,目前为止加入这一计划的书店还没出现过类似纠纷。&3.能否成为收益新“入口”?&据悉,书店住宿计划打动了很多面临经营难题的书店,他们纷纷改造空间或在新开设书店中加入住宿业态的设计。哪些书店适合发展住宿呢?潘采夫表示,由于商场有营业时间,开设在大型商场的书店如方所、西西弗等就不太适合发展住宿。除此外,只要有闲置空间,有足够低的时间成本来接待和交流,够个性化,就可以加入。&有业界人士认为,入住书店很难成为客人的选择,只能吸引到特定客群。现在更多书店选择的是24小时书店或引入活动这些路径。但是客观上,法国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风滚草们”住宿项目已成为一种传奇。在分享经济浪潮下,这种“书店+住宿”的新业态,是否能在咖啡、周边产品之外,成为书店多元化经营的另一服务“标配”? &四、人文书店崛起的价值探索&代表书店:单向空间经营模式:人文汇聚空间、价值延伸及拓展、场景式体验消费&1.单向空间的重塑之旅&2006年初,许知远、于威、张帆等6个年轻媒体人在北京圆明园的一座院落里创办了“单向街图书馆”,名字取自德国思想家本雅明的同名著作《单向街》。此后,这家书店成为作家、导演、艺术家以及爱书人频频光顾的场所。&许知远将单向街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美好的圆明园核桃树院子,是城市边缘的周末交流场地;第二阶段是从蓝色港湾搬迁至朝阳大悦城,这一阶段进入城市生活,经营上基本持平;2014年开业的爱琴海店以及花家地店,则是“又一步的开始”。&虽然多次遭遇经营困境,2014年单向街更名单向空间,并扩展至3家实体店,开始其重塑之旅:变得更立体,成为一个提供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的全方位公共空间。&2.以“新知”为核心的内容平台&来到有着“会客厅”之称的单向空间花家地店,这栋隐藏在社科院研究生院的4层小楼,绿色的爬山虎密密麻麻遮住了大楼本来的颜色。树下的黑板架上“我合上眼/世界倒地死去/我抬起眼/一切重获新生”的板书,让人一下跳脱了溽热的夏末,跟随着进入一个人文世界。&许知远每日上下班的通勤工具、一辆二八式凤凰牌自行车就停在花家地店小小的门脸旁,另一侧墙上贴满了一页页单向空间去年的“爆款”——单向历。2016年首次推出累积销量就超过5万册的单向历,把传统黄历和哲言警句结合在一起。像8月16日的日历显示:“今日宜有泪就哭”,下面是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中的诗句——“如果天空会哭泣,如同乌云所言,那么风便是泪的历史。”&记者了解到,如今的单向空间由沙龙品牌单谈、出版品牌单读、餐饮品牌单厨、原创设计品牌单选组成,构建了一个以“新知”为核心的内容平台。从线下活动、线上音视频、线上阅读、餐饮等多方面,让顾客立体化地体验“人生被点亮”的感觉。&这其实延续了早期单向街的一贯理念。即使是早期的单向街,也并不只是一家书店,更像是一个提供智力、思想和文化生活的公共空间。评论家、乐评人、作家、导演、戏剧工作者等都是单向街沙龙的常客,如陈丹青、赖声川、张亚东、洪晃、严歌苓等。&相比一些书店动辄上千平方米的营业面积,单向空间每家店营业面积仅有几百平方米。图书、文创产品、咖啡馆就在这个不大的空间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气场,让爱书人频频到访。“这里没有畅销书”“这里的书很多都是别家没有的”,是人们走进单向空间的第一印象。单向空间书店经理武延平介绍,这里选书大多是人文社科类别,并且每周都会由团队选择10到20本新书上架,形成良性的更新周期。&重塑之后的单向空间,正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武延平介绍,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单向空间整体收入实现19%的增长。“首先得益于单向空间已经形成了豆瓣、微博、微信、APP在内的强大推广矩阵;其次,通过店面翻新、‘单谈’板块的内容拓展,实现了更好的空间营造;第三,暑假到来和单向空间去年开创的‘单选’板块OWSPACE文创设计品牌,已经形成基本完整的产品体系,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武延平总结。&3.体验消费和价值延展&互联网和社交媒体重塑了整套理解世界的方法,单向空间对此深有感触。因此,在单选和单谈板块,单向空间也对其进行了价值延展,形成多种场景式的体验消费。目前单向空间的收入体系中,图书占40%,文创产品和餐饮各占30%的比例。&在单选方面,近日升级版的2017年单向历上线首日,就实现了2万本预订量。“文创产品的核心是内容,要让产品和顾客发生关联性。OWSPACE文创设计系列依靠单向空间自身的设计力量,已经形成30个产品,并且都有一个共通之处,就是人文社科的金句。今年该系列还将推出马克杯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手绘书店地图等产品。”武延平说。&在单谈方面,武延平告诉记者,过去这一板块一直以读书会为主体,从去年底开始拓展至单向展览、单向影像和单向课堂。“其中,单向课堂最近颇受欢迎,光7月就有20堂课,等于非周末状态这里几乎每天都有课堂,包括手工咖啡制作、瑜伽、造纸、篆刻等生活方式教学。”武延平介绍,课堂采取收费制,由单向空间策划、营销、推广和执行。&谈及实体书店扶持政策,武延平坦言,除了从2013年开始享受了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外,单向空间并没有收到或申请成功其他相关的扶持或奖励资金。目前朝阳大悦城店和爱琴海店在租金上享受物业方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形成了相互吸引、扶持的良好关系。此外,在2014年,单向空间获得挚信资本1000万美元投资,这也是其积极延伸价值,做场景式体验消费的背后动力之一。&“有直接的补贴资金支持当然是最好的。但是扶持政策在许多硬件条件方面有严格的规定,此外,一些扶持政策并不能及时知道,让我们容易错过申请期。”武延平表示。&文化思想通过流动的活动、文创品、图书传播出去,价值延展开来,又不失掉这一空间的文化特质,这是几位主创者坚持了10余年的理想。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单向空间正在努力实现这一理想。&五、言几又品牌扩张的背后&代表书店:言几又书店(成都、北京、上海、天津、西安等地16家)经营模式:品牌化、规模化、复合业态、资金助力&2006年,实体书店“今日阅读”在成都创立。当网络图书和电子阅读强烈冲击社会时,“今日阅读”顽强地在西南地区生存了下来。2013年,由“今日阅读”蜕变而来的“言几又”诞生,并获得了多家资本集团的投资。迄今,言几又已有2家标准店、14家言几又·今日阅读社区书店,遍布北京、成都、上海、天津等城市。&“到2016年底,言几又和言几又·今日阅读这两个品牌在全国范围内预计增加至30家分店,到2017年底,这个数字将会达到50多家。”言几又品牌创始人、言几又集团董事长兼CEO但捷告诉记者,目前,言几又正在进行第三轮融资,预计近期将揭晓融资结果。&1.坚持品牌化、复合式发展&在还未更名为“言几又”时,但捷的“今日阅读”书店在2010年就开始了复合式经营改革。但捷认为,复合化经营首先解决了利润的来源问题。“光靠卖书的利润是较低的,而周边业态的利润较高,未来我们图书销售额的占比会变少,但随着周边业态的增长,总营业额会越来越高。”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在但捷看来,书店向空间化、美学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是一个必然。&言几又的定位是城市创新文化一体店,包含创意市集、艺术廊、书店、咖啡、餐厅五大核心业态,形成了产品空间、公共空间、活动空间三大立体空间。作为核心板块的书籍,言几又涵盖了社科、人文、艺术、美学、设计、旅游等方面。“但我们不做教材教辅这一类,言几又专门的选书部门,会让书架上呈现出全球范围内相关类别中最好的书籍。包括引进版、港台版、日版的书。”但捷说。&言几又的书籍在价格上与网络图书相比没有竞争力,但凭借书品选择上的优势,以及差异化的购物体验,还是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网络书店通过搜索的方式购买,目的性过于强烈,不是‘逛’的场景,而只是‘买’,实体书店会产生很多偶然性和社交性的消费,这是电商不可能替代的。”但捷表示,目前言几又书籍的销售额保持在总收入的40%以上,在整个业态中占比量最大。&同时,言几又的又一商业模式是与商业地产中心达成5年以上的合约,除了主营的书籍、咖啡餐饮和文创产品之外,还以收取租金形式与家居、儿童美术中心、私人订制服饰、艺术画廊、DIY手工艺等品牌合作,让这些与言几又品牌价值观契合的商家入驻,时间一般在3年左右。“我们抓住了商业地产转型过程中对于体验性内容的需求,进驻商圈对于商场来说也是一种文化业态的补充。”但捷说。&2.借助资本加快升级发展&2012年后,近70%的实体书店消失。这两年实体书店又进入了复苏的势头,但数量仍未达到2008年的规模。但捷和他的言几又书店是幸运的,熬过了严冬,又赶上了政府的扶持政策,2013年就拿到了中央财政第一批专项补贴资金。“这几年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支持力度都非常大。今年6月,十一个部委刚颁布了加大扶持实体书店行业的通知。我觉得相关政策对我们这个行业是利好。将来政府对文化事业方面的支持力度会越来越大,对我们来说会迎来一个春天。”但捷说。&“我一直在国内创业,对这个市场比较了解。我们最早在云南昆明,然后到四川成都,最后把总部的注册地迁到上海,也是为了更加了解全国市场。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会越来越旺盛。我们国家的阅读基数其实是比较低的,所以我认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但捷告诉记者,言几又书店保持着让大多同行羡慕的盈利状态。“目前我们是盈利的,虽说与我们大规模扩张中的投入相比,这点盈利微不足道。”与大多数惨淡经营的民营书店不同,言几又较早引入了资本运作,为全国扩张提供助力。自2013年获得700万元天使投资后,2015年完成了2600万元的A轮融资,目前正在进入B轮融资阶段。&“我们要将言几又这个品牌扩展到全国大中城市,单靠自己的力量肯定不够,为布局全国市场,速度也很重要,引入资本是必然之举。”但捷表示。然而,引入资本运作,也会让言几又与其他创业项目一样承受一些压力。“投资方希望有合理的投资回报,这对我们的盈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资本方也需要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言几又已经走上了这条路,不会回头。”但捷表示。&面对下一步的扩张,除了资金,经营人才和管理队伍也是团队需要提前准备的事情。但捷表示,为了与扩张速度保持一致,言几又在两三年前就已经在内部体系中重点培养中层骨干或店长级别的人才,同时,言几又还与学校合作,将毕业生列入一线员工的候补队列,直接从大专生或本科生里面筛选,包括引进社会人才。“今年言几又增开的十多家店已经完成了店长人才的准备。”但捷表示。&六、文化书房14年的生存秘诀  代表书店:浙江宁波甬上枫林晚书店经营模式:主营文史哲、紧抓宁波特色文化、以活动和文创带动周边&“枫林晚”是一家扎根浙江宁波,以古籍文史与文博艺术类书籍为经营特色的民营书店。从2002年开张以来,枫林晚从20平方米的阁楼书店,逐渐成为宁波知名的书店品牌。历经14年沉浮,如今的枫林晚在人流密集的宁波市鼓楼商业街、南塘老街各设一家店铺,经营面积共400平方米,2015年产值达125万元。其经营内容已经不局限于售书,还成了一家可以提供茶饮、文创礼品、文化活动等综合服务的城市文化书房。网络来袭,选择差异化生存&“我就是想开一家书店。”这是枫林晚老板郑永宏的最初梦想。从开业以来,枫林晚注重品质兼顾时尚,其独特的选书格调受到读者欢迎。&“2011年以前,书店很多,一条街上有十几家,虽然有竞争但是每家的日子都过得不错。2011年后,这条街就剩了两家书店。”郑永宏回忆,最困难时,他的卖书所得都不够支付租金及购书款。&“枫林晚之所以生存下来,是因为书店自始至终对文史哲类书籍的专注。”2010年左右,郑永宏把书店经营方向转向收藏版的古籍书。“宁波自古就有藏书的历史,而精品、收藏级图书在网络上鲜有,很多人也不放心在网上购买价格稍贵的精装古籍。所以,枫林晚成了一批‘玩’书人的据点。许多品相好的精装书、精美画册、博物馆收藏的限量影印版线装书籍等,都是枫林晚独家所有。差异化生存,让枫林晚杀出重围,活了下来。”郑永宏表示。&1.租金上涨,开拓交流活动空间&虽然精装书的营销策略让枫林晚在2011年得到了缓冲,并且销售额也有了小幅回升。但2012年,随着全国房地产市场全民热炒,随之高涨的房租,无疑让原本经营惨淡的书店雪上加霜。&2013年,迫于上涨了4倍的租金压力,枫林晚从原来的热闹临街商铺搬到了鼓楼商街较偏街区的二楼。“以前的地段好、位置好,散客也可以成为我们的客流。但搬家之后,位置隐蔽、不为人知。如何提升人流,让我把专注点放在了书店活动。”郑永宏发现,书店经营如果仅仅以书为主,与顾客的碰撞就会变少。“我们开始提供顾客休闲、阅读和交流的地方。我们投入了很多针对空间设计的经费和活动经费。”&自2013年5月起,郑永宏在枫林晚共举办了8场活动,伴随活动加入的咖啡、国学讲堂、古琴雅集、匠人故事等,让书店变得丰富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气。&2.主题书店,打造城市文化空间&2015年10月,枫林晚在宁波南塘旅游区成功增开分店——宁波第一家城市文化主题书店“甬上枫林晚”,这也是与宁波市旅游局共建的第一个景区书店,位于宁波国际旅游交流中心。“最大的政策实惠,就是享受了政府为引进项目提供的租金优惠。仅租金差额,就让我在经营过程中有了底气,半年来经营状况不错。”郑永宏说。&“南塘店的定位是一个宁波城市旅游形象推广中心,书店结合当地的旅游特色,在定位上为读者提供有关宁波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的图书古籍,开发富有老宁波气息的文创旅游产品和文创活动。”因为开在旅游景区,基于景区大量的旅游人流,枫林晚开辟的产品全是围绕着宁波本土文化特色,比如设计制作的个性化、具有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的产品。许多游客会选择作为伴手礼或者纪念品,定制一些带回去,甚至宁波当地的人也会到店采购这些特色产品作为礼物。&“我们整体定位为主题书店,希望能够打造成为宁波城市书房,让老宁波人有温暖感,让新宁波人有归属感,让外地游客有新鲜感,这里是宁波文化的一个缩影,以书和文创内容为核心,进而打造本城文化重要窗口。”郑永宏介绍,他们每月策划不同主题,如宁波城的山水地理、民间故事、地方戏曲、宁波老事体等,挖掘、推广传统文化精粹。去年举办了60多场免费的公共文化类活动。未来,枫林晚想打造一个文化消费的闭环:卖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书籍,讲地方特色的文化故事,开发与地方文化相关的衍生产品,让文化能够真的进入到消费领域。枫林晚也将变身为一个集书籍、茶饮、文创礼品、文艺讲座、公益活动于一体的立体文化空间。&无论怎么变,多年来枫林晚有一样东西从未变过:是宁波唯一的人文类独立书店,每个主题书店都成为城市一处独特的风景线。&虽然经营了14年,每天一睁眼面临的问题还是一样的:书店前期投入很大,库存占用资金多,书籍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同时还要面临随时波动的房租风险……“我希望有更多租金价格稳定的政府公共空间可以拿出来与有代表性的文化内容合作,这样民营书店才能安心地做好内容,丰富城市文化。”郑永宏说。一个很专注的文化产业公众号精进自己·分享他人文化+互联网+金融见识·态度·深度交流/合作请加微信号:7759813投稿: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生意资金不够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