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收购诺基亚被微软收购赚了吗

微软收购诺基亚的其他一些相关事宜
诺基亚领导层变动
除了Stephen Elop,诺基亚的运营执行副总裁Juha Putkiranta、全球执行副总裁Timo Toikkanen,移动电话执行副总裁TimoToikkanen以及销售与营销执行副总裁克ChrisWeber将在交易完成后转移至微软。诺基亚今天发布在一个单独的更详细的新闻概述了这些变动。
临时股东大会
诺基亚计划在日举行临时股东大会。本次会议的通知和更多交易信息及其背景计划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公布。
新闻发布会
诺基亚将于芬兰时间周二举行新闻发布会, 芬兰时间9月3日上午11时在芬兰城市埃斯波开始。注册在上午10点开始,上午10时40分开门,由于空间的限制,只有在注册出示有效记者证的媒体能够进入。其它媒体可以观看网上直播的新闻发布会:http://press.nokia.com/
投资者相关
微软将为投资者,金融分析师和新闻媒体举行电话会议,9月3日, 芬兰时间下午3:45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08点45分。有兴趣的人士请拨打免费电话(888)459-9165 ,或拨打国际长途电话拨打+1-773-799-3324 。您也可以访问在线呼叫http://www.microsoft.com/investor 。
诺基亚高管将芬兰时间9月3日下午3点举行投资者电话会议。电话会议的网络广播地址http://investors.nokia.com 。媒体代表可以浏览网络广播或听+1 706 634 5012 ,会议ID
宽带山热帖排行您的位置:>>>正文
用危机眼光看微软收购诺基亚
9月3日,微软公司和诺基亚公司共同宣布,微软将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硬件与服务业务。
消息传出,消费者和市场的反映截然不同。诺基亚的忠实拥趸们扼腕叹息,市场的反应却是积极乐观,芬兰赫尔辛基交易的诺基亚股票开盘大涨40%。
作为曾经的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却落得被其他企业收购的境地,看起来确实有点让人痛心。但如果用危机的眼光来看,这次收购更是一种双赢局面。因为,微软收购诺基亚,从表面看是诺基亚陷入困境所致,实质上,也是微软应对市场变化,克服可能出现的危机所采取的一种对策措施。
众所周知,微软横空出世以后,曾经独步天下,让所有同行只能望其项背,以至于美国反垄断机构还要通过拆分方式避免微软垄断市场。
但是,很快地,随着Google和苹果等的诞生,微软在操作系统方面独步天下的格局开始被打破。特别是中国和韩国手机制造商,大多采用Google旗下的Android系统,而不是微软的Windows Phone系统。即便是苹果的iOS系统,市场占有率也是微软的3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微软实质有被其他企业挤垮的危险。
也正因为如此,微软就必须寻找其他突破口,以避免在操作系统方面的落后而使企业陷入严惩困境。要知道,这一领域的变化可不比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可以给企业足够的调整发展战略和产品结构的时间和空间,手机操作系统等高科技领域,变化速度之快,技术更新之猛,产品换代之急,根本不具备慢慢思考和摇摆的时间和空间。
如果微软还陶醉于曾经的独步天下,那么,等待他们的将是被市场淘汰。在资本为王、利益为上的今天,微软没有这样的雅量和觉悟,诺基亚也没有这样的运气和福气。两者的结合,完全是双方的共同利益需要,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如果说有什么启示的话,倒是微软的危机意识和长远目光,更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因为,尽管微软遭到了Google和苹果等同选择强烈挤压,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并没有发展到难以生存的地步。即便是吃老本,也够混一段时间的。
微软所以是微软,所以能够在竞争如此激烈、变化如此多端的领域能够坚强地生存下去,就在于企业一直没有盲目地将自己放在行业领袖的位置,也没有自认为是行业老大,而是作为追随者、追赶者,从而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员工灌输危机意识、追赶意识,以确保企业不因为自我满足而陷入发展困境。
事实也是如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果企业容易满足,容易陶醉于已经取得的业绩和地位,从而裹足不前。那么,等待企业的,就只有被淘汰,且淘汰得毫无反应、毫无反抗之力。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案例可谓随处可见、层出不穷。
都说中国的企业寿命不长,包括一些大型企业,生命力也不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就是缺乏危机意识,缺乏持续创新和创造的意识,缺乏做百年老店的意识。
想一想,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包括雷曼兄弟、CIT集团、通用汽车、柯达等不可一世的百年老店都破产了,还有多少企业能够在没有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的情况下一直生存下去。
虽然说微软不会因为不收购诺基亚就被其他企业所打败,但是,收购诺基亚以后,微软的市场竞争力将大大提升,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肯定,微软收购诺基亚以后,决不会将自己与诺基亚放在收购者和被收购者的地位来对待,不会让诺基亚处于完全的从属地位。而会将诺基亚曾经的市场王者身份与自己曾经的市场王者身份,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加强大的市场冲击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诺基亚陷入困境以后,包括中国华为公司在内的世界多家知名公司,都曾经向诺基亚抛出橄榄枝。但是,诺基亚没有接受。
这些年,虽然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力度相当大,但是,从并购的实际情况来看,真正高端领域的并购案例并不多。更多情况下,中国企业伸出的橄榄枝,都被外国政府和企业拒绝和阻挡了。中国企业要想在高端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可能还要另辟蹊径,寻找更多的通道。
所以,从市场角度分析,微软收购诺基亚确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外。但是,微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强烈的危机意识、开拓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还是值得中国企业好好学习和借鉴的。而收购过程中如何做到强强联合,而不是一头雾水地收购垃圾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C) 环球网诺基亚手机为何此时“白菜价”卖给微软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1.扫描左侧二维码
2.点击右上角的分享按钮
3.选择分享给朋友
大约2年前的这个时候,Google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震动业界。()如今诺基亚硬件部门也被微软收购,曾经的硬件大佬纷纷被软件商收入囊中,让人想起了那句知名的话:如今的竞争已经从硬件转为生态。由于收购传闻已久,这次成为事实反倒不让人惊讶,觉得有些顺理成章,倒是双方的保密工作好得让人惊讶。随着收购完成,iOS、Android、Windows Phone 三个大阵营,都走向了软硬件整合的道路。(网站2011年的文章)微软宣布,将以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以及大批专利组合。微软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同时以16.5亿欧元收购其专利组合,共计54.4亿欧元,约折合71.7亿美元。上述金额将全部通过现金支付。诺基亚预计,将因此项交易获利约32亿欧元。2012年,诺基亚计划出售的这部分业务带来了149亿欧元的营收,占该公司总营收的约50%。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诺基亚将向微软提供10年期非排他性专利授权。微软同时将向诺基亚提供与位置技术相关的专利授权。微软未来有权延长这一专利合作。微软同时也将获得诺基亚Here平台的授权,并成为诺基亚Here业务最大的客户,基于独立的授权协议付费。本次收购完成后,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将被微软纳入囊中。目前,诺基亚主要拥有设备与服务、Here地图和网络设备三大业务部门,而设备与服务部门主要负责手机业务。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为微软的一部分,“诺基亚”品牌仍将得以保留。根据协议,微软将收购诺基亚的智能设备业务部门,包括“Lumia”品牌和产品,以及诺基亚的手机业务部门,包括诺基亚功能机和Asha系列手机。交易结束之后,将有3.2万名诺基亚员工加入微软,其中包括4700名芬兰员工以及大约1.83万名制造部门的员工。【分页导航】
1????????????????????
您的昵称:
美国的游客
(您将以游客身份发表,请 | )
微软收购诺基亚是什么?
微软收购诺基亚,微软收购诺基亚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微软收购诺基亚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微软收购诺基亚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是什么?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收购诺基亚设备是什么?
收购诺基亚设备,收购诺基亚设备是什么? 通过电子工程专辑网站专业编辑提供收购诺基亚设备的最新相关信息,掌握最新的收购诺基亚设备的最新行业动态资讯、技术文萃、电子资料,帮助电子工程师自我提升的电子技术平台.
新添订阅功能,提供全面快捷的资讯服务!
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
扫描以下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eet-china”
访问电子工程专辑手机网站
随时把握电子产业动态,请扫描以下二维码
5G网络在提供1Gbps至10Gbps吞吐量方面具有很好的前途, 并且功耗要求比今天的网络和手机都要低,同时还能为关键应用提供严格的延时性能。本期封面故事将会与您分享5G的关键技术发展,以及在4G网络上有怎样的进步。
推荐到论坛,赢取4积分你以为倒闭了的诺基亚,偷偷在中国赚了更多钱
又到了小编带领大家一起读财报的时候了。每当财报发布的日子,总是小编团队和一些约访研究机构最繁忙的时候。之前我们看过苹果、分析过微软、解读过阿里巴巴在2015年7月至9月30日这一财季中的业务和财报表现,那今天的主角又是谁呢?它就是已经被大家遗忘了很久的那个曾经的世界级品牌——诺基亚。
什么什么,诺基亚不是倒闭了吗?小编再次郑重其事强调,诺基亚只是将设备部门出售给了微软,并且2016年前不能再生产销售诺基亚品牌的手机而已。诺基亚这个品牌经历了不少磨难,虽然不曾如最顶峰时统治全球,但也还算活得有滋有味,而且传言2016年开始诺基亚还会回归手机市场,开始授权设计生产手机产品。
那诺基亚生存现状又如何呢?她这一财季的表现又如何呢?
没了手机,诺基亚其实很滋润
时间回到日,微软和诺基亚官方同时宣布微软将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业务(手机部门),交易金额为71.7亿美元,随后时任微软CEO鲍尔默和时任诺基亚CEO艾洛普联合发表了公开信,称这是一个“革新创新的新时刻”。随后,这一交易在2014年第二季度正式完成。
当时的诺基亚是怎样的经营状况呢?这可以从当时的财报数据中看出一二。2013年第三财季的财报显示,诺基亚营收为56.6亿欧元,净亏损为9100万欧元,这一数据在当时智能手机厂商开始爆发的时候是非常不理想的,但是比起2012年同期诺基亚72.39亿营收、9.7亿欧元的净亏损来看已经算是“回春”了。亏损持续到什么时候呢?2013年第四财季,诺基亚净亏损2500万欧元;2014年第一财季,净亏损2.39亿欧元;2014年第二财季,诺基亚净利润1800万欧元……也就是说在正式将设备与服务部门出售给微软后,诺基亚迎来了再次盈利的阶段。
时隔一年多,现在的诺基亚活的怎么样?诺基亚2015年第三财季财报显示,诺基亚当季净营收为30亿欧元,营业利润为3.91亿欧元,营业利润为13.6%。现在的诺基亚,一个季度的利润接近27亿人民币。这是什么概念?苹果最新财报显示当季净利为111.34亿美元、百度最新财报显示当季净利润为28.41亿人民币、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常的季度净利润都在70-80亿人民币之间。也就是说,虽然比不上世界首富,诺基亚放在国内也是BAT的级别!
这都已经不是滋润能形容的了。“被倒闭”的诺基亚仍然是巨头级别的。
诺基亚靠什么生存?
既然诺基亚手机部门都卖了,那拿什么挣钱盈利呢?当然是老本行,通信。
诺基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产品生产商,目前诺基亚人将自身的企业定位为移动网络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测绘导航和智能定位、先进技术研发及授权。近几年来,中国在通信网络建设上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歇,无论是2G、3G时代网络的大规模建设,还是4G网络的大规模升级,诺基亚作为通信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搭了不少的顺风车。尤其是2013年发放4G牌照后,中国开始大规模上马4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实现了大跃进,这一过程中随处可见诺基亚的身影。
2014年10月,诺基亚得到中国移动9.7亿美元的TD-LTE订单,这也是诺基亚剥离手机业务后营收最多的一个月份。目前4G业务诺基亚全球领先,其营收中近9成都来自这一业务。
诺基亚三大业务,除了通信外,还有HERE地图和专利营收。HERE地图曾估值20亿万美元,最后于今年8月被由宝马、奔驰、奥迪在内的德国汽车制造商联盟以29亿欧元的价格收购。这一业务在刚刚过去的第三财季为诺基亚带来了2.83亿欧元的净营收。
而专利技术营收可以说是其他手机厂商的“噩梦”。诺基亚掌握了大量的2、3、4G核心通信专利,目前专注于收取其他手机厂商的专利费用,颇有“专利流氓”的味道。任何一部手机都要向诺基亚缴纳专利授权费用。仅专利授权在第三财季就为诺基亚带来了1.62亿欧元营收。
当然除了这些,诺基亚还有不少创新项目,如虚拟现实,不过目前并没有形成规模。
解读诺基亚财报,中国区成为亮点
最后当然是解读财报的时间,高顿财经USCPA项目研究中心研究员Peter认为,诺基亚成绩还不错,中国区更是成为了财报中的亮点。
诺基亚现有业务中的核心是通信设施,但由于气候、行业惯性等原因各国通信设施的采购都有季节性因素,各国与各国不同。比如中国通信行业的需求旺季一般在第四季度,淡季一般在第一季度,二、三两个季度相对平稳。同时,4G时代的通信设施需求也有很强的周期性。而财报显示,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计算,诺基亚第三季持续运营业务净销售额为30.36亿欧元,净利润为1.52亿欧元,受行业性的影响较小。
究其原因,Peter认为财报中反映的情况是中国地区业务的增长抵消了欧洲和北美销售的下滑。诺基亚财报中大中华区的数据的确十分亮眼,据财报显示,诺基亚通信第三季大中华区净销售额为4.89亿欧元(约合5.3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3.84亿欧元增长27%。
“你们以为倒闭了的那个诺基亚,偷偷在中国赚了更多的钱。”
▎作者李鹏。财务圈——财会人的精神家园,以独特视角,给您的人生舞台添点料。互动交流请加微信号“财会人的精神家园”(caikuairen)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网络财经教育领导品牌
全球财经第一题库,免费!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基亚 微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