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110能追回钱财吗报警后多久能处理完毕,容易追回被骗钱财

阿里110在线报案平台上线 可直接受理网购欺诈案件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23:08:14&)
418字(5784/55)
( 21:10:42)
( 21:08:56)
( 21:59:26)
( 15:18:11)
( 15:58:45)
( 15:54:53)
( 16:33:32)
( 16:39:22)
23字(15/0)
( 21:19:27)
( 03:08:23)
21字(16/0)
( 14:05:14)
( 11:24:14)
( 17:22:15)
( 10:55:06)
( 18:12:23)
( 17:57:21)
15字(20/0)
( 03:33:49)
12字(30/0)
( 13:46:10)
13字(18/0)
( 12:10:09)
( 12:14:08)
20字(25/0)
( 21:17:54)
( 19:23:05)
33字(11/0)
( 15:22:32)
( 08:56:59)
( 16:26:09)
( 16:45:28)
( 17:55:56)
62字(78/0)
( 17:55:22)
359字(116/0)
( 20:19:41)
( 14:02:52)
( 01:41:22)
35字(59/0)
( 00:55:41)
40字(26/0)
( 15:01:46)
( 14:59:06)
26字(18/0)
( 14:56:23)
24字(32/0)
( 18:39:46)
38字(10/0)
( 23:50:39)
( 23:49:51)
34字(47/0)
( 12:22:09)
21字(311/0)
( 17:44:57)
89字(13/0)
( 17:36:59)
( 13:48:03)
24字(14/0)
( 16:27:38)
( 12:10:49)
23字(20/0)
( 16:25:08)
26字(73/0)
( 15:00:51)
( 14:57:56)
( 17:58:39)
( 15:55:00)
( 15:01:22)
19字(16/0)
( 11:16:33)
118字(16/0)
( 11:06:43)
( 10:35:52)
( 14:18:31)
41字(22/0)
( 23:08:15)
32字(28/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震惊了!23吨假冒化妆品被查,全国130万人被骗~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震惊了!23吨假冒化妆品被查,全国130万人被骗~》的相关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震惊了!23吨假冒化妆品被查,全国130万人被骗~》 精选一海淘化妆品又爆出造假大案了!!近日,徐州市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制售假冒品牌化装品的案件。案件涉及全国十几个省市,被骗者达130万人次涉案金额高达2亿元。销售假货的黑心商人,足足用了16个仓库装满了23吨各种品牌的“外国化妆品”!先来看看被警方查获的化妆品大集合▼唇膏、眉笔、定妆粉、洗面奶、睫毛膏...以上这些韩国网红款化妆品,相信大家家里多多少少的都会有这么一两件。当然这次查处的假货种类远远不止这些!大家熟悉的悦诗风吟、伊蒂之屋等化妆品牌赫然在列!去年1月时,徐州警方接到群众报警,有群众从网上购买到了一些化妆品却发现质量不好,怀疑是假货,警方将这些化妆品拿到有关部门进行鉴定。最后发现确实是假货,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位于南京的这家淘宝店铺将店主陈某控制。在陈某的店铺内搜查出标值20多万元的假冒化妆品。通过对陈某的进货渠道进一步梳理,民警很快找到了上线宿迁的张某丽。而张某丽一个人一年的假化妆品销售额,竟然可以高达2000多万元!她的化妆品统一是从青岛一个仓库发货的。在青岛,像这样的仓库一共有16个。徐州警方清点之后,发现这批假货足足达到23!吨!重!要把这批假货运走警方不得不在当地租赁了4辆平板车才全部装下。于是,一条制售假冒境外品牌化妆品的黑色产业链浮出水面▼嫌疑人贾某和李某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犯罪嫌疑人贾某等,留学期间在国外搞正品代购。但由于海关检查力度加强,代购利润空间减小,贾某等便在国外购买样品并生产假冒化妆品的半成品,然后寄往国内加工通过青岛仓库流向全国而为了“以假乱真”,他们甚至雇佣了一名大学教授,利用专业的实验室调制配方合成香精。贾某称,眉笔成本刚开始4块,后来才3块5,他所生产销售的假冒品牌化妆品利润率达到300%左右经评估,这批假货的总案值达到了2亿元。累计有130万消费者受骗上当,遍布全国23个省份根据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些假货都是在广东生产的,但造出来之后都要千里迢迢运到青岛,然后才发货销售,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心店家在网络上欺骗消费者说,这批假冒“进口化妆品”是从韩国运进来的在青岛港口卸货入关,为了“做戏做全套”就得把假货运到青岛再行销售,消费者看到快递单上的发货地,也就更信了一成。经过全面侦破,徐州警方共发现全国各地制造,和储存这类假冒外国化妆品的窝点113个,抓获37名犯罪嫌疑人。(↓ 更多详尽信息请戳下方视频 ↓)关于海淘产品造假的新闻近几年真是层出不穷▼今年年初时,台州市就破获了一起跨省生产、网络销售伪劣化妆品大案,查获各种假冒兰蔻、雅诗兰黛、香奈儿、迪奥等大牌,共计1200多箱,按正品估值8.27亿。4月份时,广州警方在白云和花都区查获了一起近年来最大的香水造假案件。CHANEL、LANCOME、CK等14种国际一线品牌香水,假货数量超过11万瓶,涉案成品货值高达8000万元。这些香水全部都是用工业酒精、香水和水勾兑而成,仿真程度极高,仅靠香水气味几乎无法分辨,唯独外包装较为粗糙。平时动辄上千的大牌香水,现在成本只要10-20元!小朋特意整理了一下这些无良商家常用的制假手段让小伙们看清他们的真面目▼【1】假货“海外镀金”有了假货,下面就要想办法就要把假的变成真的了,而“海外镀金”就成了造假商们惯用的手段。通常是在国内大批量造假,再一批批运出国,然后通过代购或者海淘的形式邮回来,这样海外发货凭证和入境证明统统都有了。反正假货成本低,邮费均摊,洗白很简单,利润很可观。而实际现在假货镀金业务如此顺利,与当地的华人不无关系。美国就有大型贸易公司是专门做这方面的业务。他们专门收购中国厂家生产的高仿奢侈品,然后将其出国镀金洗白。所以觉得海外直邮“假不了”的筒子们,再也不要轻易相信代购们所谓的物流信息了!【2】空瓶造假现在某宝上至少90%的海外代购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卖的这些仿品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高仿,不管是在色泽、味道还是浓度上都是1:1仿造的;另一种就是罐装,用回收的正品包装再次装瓶,这种一般人是绝对分辨不出来的。现在大牌化妆品空瓶的售卖、回收、再加工已经形成了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在义乌、广州等地甚至有很多工厂就是专门回收这些高档化妆品空瓶,然后再造假的。【3】小票造假有小票就是正品,看完下面真的是要啪啪啪打脸了!在这个造假链条里,采购小票也是一个成熟的行业,而且竞争相当激烈。在ALBB上随便一搜,只要搜索代购打印(小票已被屏蔽),就会跳出几十家供货商,他们大多聚集在广东、深圳一带。不仅提供打印机,还有配套的各种爆品模板,像香港、韩国、美国这些代购热门的小票都应有尽有。根据这些模版,小票上的产品编号也可以与产品保持一致,比如悦诗风吟的小绿瓶,只要你提供产品的编号,小票上就能打印同样的编号。当然你也可以自己寻找想要的模板,网上有很多这样的软件,所有信息都可录入和修改,只要有国外小票图样,仿造非常容易。......化妆品都是直接接触我们皮肤的东西怎能马虎这些家伙为了赚钱完全不顾消费者的安全简直是丧尽天良最后,小朋真心希望各大网购平台能够从严整治这类售假制假的不法商家不要再留给他们忽悠消费者大的机会了还大家一个安全的购物环境就像高标准严格审查平台项目真实性确保大家每一分投入稳定安全来源:江苏新闻,无线徐州《震惊了!23吨假冒化妆品被查,全国130万人被骗~》 精选二宋文丽向记者展示两款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截然不同。郭煦摄宋文丽在屈臣氏专柜和京东全球购购买的两款产品。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京东全球购售假流程示意图现如今,消费者经常在京东买东西,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会放心不少,潜意识会认为比第三方商家更加靠谱。但京东全球购却因多起售假案而备受争议。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想当然地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才得知销售商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朝阳法院审理认为“京东自营”已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遂发出司法建议函,要求京东改进。针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日前,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复函法院,表示京东商城将完善“自营”产品;加大事前筛查力度和范围,做好不规范广宣行为的事先防控;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意识,加大商家管控力度,完善网络交易环境。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将于售前,在网站页面内增加对自营产品销售主体的解释和查询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有效了解自营产品的销售主体;在售中,将通过技术手段在消费者确认购买后、实际付款前使其明确知悉产品销售主体;在售后,将继续以发票形式向消费者公示销售者信息。同时,该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尽可能将事前审查覆盖至所有商品,提升系统性能,从当前的文字筛查扩展至文字和图片的双重筛查,加大对商家及采销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规范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不规范广宣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商家管理系统,严查商家资质文件,提升商家品质。借助自身平台和媒体的力量公示商家违法行为,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商家违法的机会。近日,《小康》记者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不单单在“京东自营”平台上售假,“京东全球购”平台亦涉嫌售假,消费者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多次交涉后,相互推诿,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答复。随着《小康》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平台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售假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代理入驻、平台规避风险等内幕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质疑“京东全球购”售假消费者宋文丽称,在“京东全球购”上买进口防晒产品遭遇“假货”,事后多次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交涉,双方相互推诿,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宋文丽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她在北京朝阳区国贸一家企业工作,此前曾经通过日本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感觉效果很好。6月6日她在“京东全球购”一家名叫“菲卡国际全球购专营店”上花178元买了一瓶日本原装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6月11日收到货,12号开始按说明使用。用过几次后发生过敏现象。”宋文丽说,“我之前用过相同产品,没有发生此现象,况且这家店1000多条评价、好评度在97%,也没有怀疑是假货。”于是她和卖家售后取得联系,说明自己的过敏现象后,卖家说可能是皮肤的原因,让停两天再继续使用。遵照售后的说法,停了两天后,宋文丽继续使用发现还有过敏症状,尤其是晒太阳的情况下,感觉皮肤发红,也很瘙痒。“这时,我自己感觉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就到北京的屈臣氏专柜花280元买了同一款产品,用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文丽说,此后,她给安耐晒官方客服打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她在“京东全球购”商家购买的产品渠道不是安耐晒官方授权渠道,不保证产品是安耐晒的产品。而且,客服人员说安耐晒产品使用的是全球统一配方,也就是说,产品含有成分是一样的。为了确认究竟是皮肤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继续使用了“京东全球购”上买到的产品,结果过敏反应很突出。不得已宋文丽在6月15日和单位请假去医院皮肤科诊断,医生说是过敏性皮炎,开了口服的药并叮嘱不要再用这款产品了。因此,宋文丽多次与卖家交涉,并和卖家产生分歧。“我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假货,他们坚持说是真的。然后我就向京东售后走申诉流程。京东客服问明情况并让卖家出示了所谓真货的证明材料。但是安耐晒官方对京东出示的证明材料并不认可。前后沟通了几次后,京东说卖家的手续符合京东的标准,并不承认我买到的东西是假的,哪怕我使用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宋文丽说。采访中,宋文丽说,“这期间我反复与卖家、京东客服、安耐晒官方客服沟通,从始至终京东和全球购的商家都不承认东西是假的,最后只说是给退换货,但这已经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宋文丽在6月下旬开始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自己在专柜和“京东全球购”上购买的两款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差异。7月10日,宋文丽拿到委第三方做的产品检测报告,其两个产品的数据比对,相差较大。《小康》记者拿到上述两份北京中科光析化工科技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显示,两种产品检测成分差距很大,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两款送检产品明显不是同一产品。宋文丽说,“此后,京东客服也有给我打过电话,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因为,已经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作为消费者,我没有看到卖家提供足以证明产品是真货的资料,我曾多次向卖家索要商品授权书,至今没有得到 。”“虽然是一款防晒产品,不足以说明‘京东全球购’上的假货泛滥,我一直要求京东提供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资料和产品的检验报告,但京东售后始终以上述材料不能提供给个人为由拒绝我的请求,我怀疑京东在袒护商家。”宋文丽说,因此我才花了比购买的产品多了百倍的鉴定费用对上述产品做了鉴定。“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平台,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待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假货会坑害更多的消费者,我决定站出来,一探究竟。”宋文丽说。“京东全球购”售假不是个案《小康》记者查阅“京东全球购”平台显示,“京东全球购”平台由真正的海外商家发货,从货源开始全程监管,所有商家均是海外商家。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今年4月,网友“任意非”通过京东的全球购服务购买了几罐香港某知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但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他追踪物流信息发现奶粉已经到达了深圳罗湖区莲塘的某个快递网点。这引起了他深深的疑问:“不是发到深圳的分拨中心或者中转中心,直接就从香港发到了深圳的一个网点,而且,从香港到深圳2小时是完成不了收件、装车、运输的。”《小康》记者拿到的物流跟踪记录也证实, 15:54:22,香港新界的tony收件;两小时后的 18:49:24,快件便已到达深圳莲塘。发现不对劲的网友“任意非”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先是联系上该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周某军,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可以作假”、“深圳收货显示香港收件”。一位要求匿名的消费者向《小康》记者表示,前不久,在“京东全球购”买了瓶香水。下订单以后两天就发货了,心想效率挺高。定睛一看:西单公司收件,国内收件。说好的全球购变成了西单购。全球购的意思是在国外网站下单邮回国内以避开高额的关税,因此购买该货物没有国内的,可能会有国外的发票或者购物清单。但是在“京东全球购”买东西竟然不是在免税区或者国外发货,根据客服的说法是从香港采购到北京大仓库,然后北京仓库发货。“我询问他北京发货的话说明你们公司有完整的清关手续,这批货物是合法进口的,既合法进口必然交了关税(根据相关法律:进口最惠国关税10%,进口普通国关税150%,%),要进口这批香水必须最低缴纳27%的税费才能在国内销售,这还算什么全球购?我问他,你是从海关入关的正规销售的正品,你已经缴纳了税费,为什么不给我开具发票,对方没有合适理由,拒绝开具增值税发票,只是说经理和老板说的不给开。如果是走私商品,有理由不开具发票给我。”该消费者说。上述消费者表示,按照客服的说法,该货物已经合法缴纳关税清关,那么这就不是全球购商品,不是免税的全球购商品却谎称是全球购商品专卖店售卖商品,这是欺诈,已经触犯《消法》,这个店铺必须被关停;如果是走私商品在国内售卖,就不会给开发票,可能是正品,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如果不是正常清关,也不是走私,那极有可能是国内的假货。近年来,海淘、代购的盛行,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今年5月,“梨视频”曝光一条“海淘假货秒变正品”的视频曾经刷爆网络,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该视频生动揭示出,不少快递公司网点、代收点公然提供所谓“异地上线”服务,专门建设虚假海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国内厂商虚构香港、美国等地发货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点。据今年6月报道,更为严重的是,“海淘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到地下工厂生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各类黄牛、不法分子充当中介揽收发运。去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提出禁止实施、删差评等发布不实信用评价信息的行为,违者最高可罚款50万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互联网法律业务部主任李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伪造发货地址等新型造假行为,也应尽快纳入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不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从而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小康》记者注意到,6月18日,“京东全球购”名牌包大量造假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据北京时间“暴风眼”爆料,广州警方查获一处假冒名牌销售窝点。据嫌疑人介绍,部分货物通过“京东全球购”平台销售,后经查处,“京东全球购”销量最好的十款coach包,竟无一幸免全是假货。比专卖店便宜,和海淘价格差不多。保证全球正品又是广州“保税区”发货。“京东全球购”的承诺,让一大波用户心动,纷纷掏钱购买。可谁知,全球购竟然也有假货。此前,京东声明,为保证全球购的正品,将严格按照 “360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从采销、质控、仓储、配送、售后、技术六大环节进行全流程把控。据知情人透露,有些不良商家在全球购上销售假货,需要搞定三个重要环节,即假货货源、物流信息以及找代理入驻平台。知情人揭“京东全球购”售假内幕记者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售假已经屡见不鲜,京东在商家入驻、运营、售后、监管等全流程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以夏日爆款防晒产品“安耐晒”为例,《小康》记者联系到一家售卖假安耐晒的商家。对于制假售假,其并不避讳。其微信“A某某化妆品”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更新大量假冒日韩化妆品的出售信息。他自称在广州市某化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十几年,仿制一款化妆品对他而言,并不是难事。只要客户提供样品,他们就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开模、生产和交货。他告诉《小康》记者,假化妆品也分几个等级,最高等级的行业内称为“1∶1”,就是在外包装、内液形态上,与正品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可以与真品一样做到不溶于水。只是在配方和成分上,与真货有所不同。根据首次起订量的不同,以及客户对化妆品品质要求的不同,价格从30-80元不等。知情人士告诉《小康》记者,近几年,随着全球购、海外代购的兴起,让很多“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快速成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不仅对客户存放、代发的货物是否真的是从正规的海外渠道而来的问题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还助纣为虐,起到了帮凶的作用。《小康》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从事该业务的张某,他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产品,物流信息显示,大多为香港发货。而有些卖家,并不是真正的海外发货,而是将商品直接存放在张某在境内的物流中心,由张某的物流中心代发货。而张某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发货单和物流信息,“但每单要收取客户10-15元”。这样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上看到的物流信息就是香港发货,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有了货源,有了海外发货的物流信息,不良商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打通,那就是入驻“京东全球购”平台。这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获得一个全球购商户的店铺呢?按照京东的官方要求,“京东全球购”开店需要公司提供的材料有:公司营业执照(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公司银行开户证明(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品牌授权(电子版扫描件)、进货凭证(电子版扫描件一份)、法人身份证信息(电子版扫描件一份)、“京东全球购”业务首次结算账户信息说明等资料。《小康》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通过代理中介公司,可以代为准备境外公司资质、品牌授权、采购清单等所有资质证明。注册人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能办完所有手续。直至京东店铺审核通过,公司正常运营,代理公司的收费也只有两万元。由此可见,“京东全球购”商户审核资质存在极大漏洞,售假者首先可以通过身份证,获得一个“京东全球购”店铺,而后联系假货供应商,将假货发往物流中心进行储备。当有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后,店主将订单信息发给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进行代发货,这样消费者就能通过京东APP查到货物已经从香港发出,直至收到货物,完成订单。这样,通过全球购黑色的产业链,一笔完整的订单交易就完成了。据《小康》记者了解,为了遏制售假,京东官方曾经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其中一条显示,京东与卖家签订合同约定,对涉假违规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最新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卖家积分管理规则》,“出售假冒商品的卖家须支付违约金100万或按照该店铺全部累计销售额的10倍违约金进行处理。”卖家一旦在京东平台上售假,将背负更大的违规成本。“卖一件假货,就让售假者彻底倒闭。”对假货深恶痛绝的刘强东此前亦表示。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京东录得亿元收入,约合374.745亿美元,较.870亿元有43.5%的增幅,其中在线和平台服务收入增幅分别为42%和66%。事实上,中国电商售假早已经不是秘密,为此,奢侈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和中国电商平台合作,这亦增加了一些销售奢侈品的外贸公司进驻电商平台的机会。上述警方查处的售假窝点均是打着“京东全球购”的旗号,利用造假“保税区”快递单号进行售假操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工委主任姚克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销商是否要将授权书在销售平台进行公开展示,法律及行政法规并未作强制性规定,这主要依据销售者同权利人在授权协议中的约定。不过,姚克枫表示,我国新消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授权书并不是商业秘密,在消费者提出查看要求时,应当予以提供。(文中宋文丽系化名)京东售假案例回顾据媒体报道,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中京东出售假冒机油位居榜首。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其中“壳牌鉴定京东售假案例”获得71327张投票,名列网络服务类消费维权案例榜首。同时,京东另一起售假法院判赔案例也入选了该TOP10榜单。此前,王先生在京东商城“全球购”自营专区分两次共挑选了99桶“壳牌(shell)Heli HX75W-40蓝喜力SN级4L”润滑油。收货后王先生发现润滑油桶包装上显示原产地为香港,这与京东商城中“海外直采马来西亚原装进口壳牌润滑油”的信息全然不符,存在产品问题。随后壳牌公司也发表声明,认定“京东售卖的机油并不是壳牌生产的,且检验证实为假货”。而另一起入选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的,是京东售卖二手苹果手机被消费者投诉维权。日,陈先生在京东商城上购买了一部Apple iPhone5s(A1530)16GB银色移动联通4G手机并在线支付了3488元。收到手机后陈先生发现手机本身存在故障无法使用。经过第三方机构权威鉴定,这部苹果手机为二手货,最后,法院判决京东公司给付陈先生三倍手机价款赔偿款10464元。在这张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榜单中,京东是第一家因为两起商品售假被消费者投诉维权的平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年十大消费维权案例京东就占据了两席,这也意味着京东售假集中度之高。日下午,江苏省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常熟市某居民小区楼内查处一个在京东商城销售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窝点。现场查处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数百件,案值数万元。目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假冒商品进行查没,并开具了“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将依法对京东商城该商家的经营者潘某某做出行政处罚。近日,备受瞩目的“京东销售假‘爱马仕’”一案宣判。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2017)浙0782刑初838号”刑事判决书公布,法院认定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皮带头,销售金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商品罪,判处店主施巨营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缓刑两年。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3月开始,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100条,销售金额7900余元。前不久,在美知名站点Seeking Alpha,一位注册ID为WestEnd511的对冲近日发文称,在浏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时,发现一份由商标工作联盟(The Trademark Working Group)拟定的文件《2015年“恶名市场”名单No USTR 》(“2015 Out of Cycle Review Notorious Markets Docket No USTR ”)。这份文件的关键结论是京东在其C2C平台上有假货。京东目前C2C平台上售假现象很严重。京东对C2C平台的管理松懈给售假商家找到了淘宝以外的另一条出路,而这对京东的品牌形象是非常不利。(文中宋文丽系化名)(来源: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震惊了!23吨假冒化妆品被查,全国130万人被骗~》 精选三宋文丽向记者展示两款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截然不同。郭煦摄宋文丽在屈臣氏专柜和京东全球购购买的两款产品。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京东全球购售假流程示意图(北京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现如今,消费者经常在京东买东西,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会放心不少,潜意识会认为比第三方商家更加靠谱。但京东全球购却因多起售假案而备受争议。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想当然地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才得知销售商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朝阳法院审理认为“京东自营”已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遂发出司法建议函,要求京东改进。针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日前,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复函法院,表示京东商城将完善“自营”产品信息披露;加大事前筛查力度和范围,做好不规范广宣行为的事先防控;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意识,加大商家管控力度,完善网络交易环境。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将于售前,在网站页面内增加对自营产品销售主体的解释和查询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有效了解自营产品的销售主体;在售中,将通过技术手段在消费者确认购买后、实际付款前使其明确知悉产品销售主体;在售后,将继续以发票形式向消费者公示销售者信息。同时,该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尽可能将事前审查覆盖至所有商品,提升系统性能,从当前的文字筛查扩展至文字和图片的双重筛查,加大对商家及采销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规范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不规范广宣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商家管理系统,严查商家资质文件,提升商家品质。借助自身平台和媒体的力量公示商家违法行为,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商家违法的机会。近日,《小康》记者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不单单在“京东自营”平台上售假,“京东全球购”平台亦涉嫌售假,消费者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多次交涉后,相互推诿,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答复。随着《小康》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平台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售假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代理入驻、平台规避风险等内幕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质疑“京东全球购”售假消费者宋文丽称,在“京东全球购”上买进口防晒产品遭遇“假货”,事后多次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交涉,双方相互推诿,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宋文丽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她在北京朝阳区国贸一家企业工作,此前曾经通过日本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感觉效果很好。6月6日她在“京东全球购”一家名叫“菲卡国际全球购专营店”上花178元买了一瓶日本原装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6月11日收到货,12号开始按说明使用。用过几次后发生过敏现象。”宋文丽说,“我之前用过相同产品,没有发生此现象,况且这家店1000多条评价、好评度在97%,也没有怀疑是假货。”于是她和卖家售后取得联系,说明自己的过敏现象后,卖家说可能是皮肤的原因,让停两天再继续使用。遵照售后的说法,停了两天后,宋文丽继续使用发现还有过敏症状,尤其是晒太阳的情况下,感觉皮肤发红,也很瘙痒。“这时,我自己感觉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就到北京的屈臣氏专柜花280元买了同一款产品,用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文丽说,此后,她给安耐晒官方客服打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她在“京东全球购”商家购买的产品渠道不是安耐晒官方授权渠道,不保证产品是安耐晒的产品。而且,客服人员说安耐晒产品使用的是全球统一配方,也就是说,产品含有成分是一样的。为了确认究竟是皮肤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继续使用了“京东全球购”上买到的产品,结果过敏反应很突出。不得已宋文丽在6月15日和单位请假去医院皮肤科诊断,医生说是过敏性皮炎,开了口服的药并叮嘱不要再用这款产品了。因此,宋文丽多次与卖家交涉,并和卖家产生分歧。“我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假货,他们坚持说是真的。然后我就向京东售后走申诉流程。京东客服问明情况并让卖家出示了所谓真货的证明材料。但是安耐晒官方对京东出示的证明材料并不认可。前后沟通了几次后,京东说卖家的手续符合京东的标准,并不承认我买到的东西是假的,哪怕我使用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宋文丽说。采访中,宋文丽说,“这期间我反复与卖家、京东客服、安耐晒官方客服沟通,从始至终京东和全球购的商家都不承认东西是假的,最后只说是给退换货,但这已经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宋文丽在6月下旬开始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自己在专柜和“京东全球购”上购买的两款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差异。7月10日,宋文丽拿到委托第三方做的产品检测报告,其两个产品的数据比对,相差较大。《小康》记者拿到上述两份北京中科光析化工科技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显示,两种产品检测成分差距很大,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两款送检产品明显不是同一产品。宋文丽说,“此后,京东客服也有给我打过电话,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因为,已经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作为消费者,我没有看到卖家提供足以证明产品是真货的资料,我曾多次向卖家索要商品授权书,至今没有得到 。”“虽然是一款防晒产品,不足以说明‘京东全球购’上的假货泛滥,我一直要求京东提供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资料和产品的检验报告,但京东售后始终以上述材料不能提供给个人为由拒绝我的请求,我怀疑京东在袒护商家。”宋文丽说,因此我才花了比购买的产品多了百倍的鉴定费用对上述产品做了鉴定。“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平台,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待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假货会坑害更多的消费者,我决定站出来,一探究竟。”宋文丽说。“京东全球购”售假不是个案《小康》记者查阅“京东全球购”平台显示,“京东全球购”平台由真正的海外商家发货,从货源开始全程监管,所有商家均是海外商家。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今年4月,网友“任意非”通过京东的全球购服务购买了几罐香港某知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但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他追踪物流信息发现奶粉已经到达了深圳罗湖区莲塘的某个快递网点。这引起了他深深的疑问:“不是发到深圳的分拨中心或者中转中心,直接就从香港发到了深圳的一个网点,而且,从香港到深圳2小时是完成不了收件、装车、运输的。”《小康》记者拿到的物流跟踪记录也证实, 15:54:22,香港新界的tony收件;两小时后的 18:49:24,快件便已到达深圳莲塘。发现不对劲的网友“任意非”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先是联系上该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周某军,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可以作假”、“深圳收货显示香港收件”。一位要求匿名的消费者向《小康》记者表示,前不久,在“京东全球购”买了瓶香水。下订单以后两天就发货了,心想效率挺高。定睛一看:西单公司收件,国内收件。说好的全球购变成了西单购。全球购的意思是在国外网站下单邮回国内以避开高额的关税,因此购买该货物没有国内的增值税发票,可能会有国外的发票或者购物清单。但是在“京东全球购”买东西竟然不是在免税区或者国外发货,根据客服的说法是从香港采购到北京大仓库,然后北京仓库发货。“我询问他北京发货的话说明你们公司有完整的清关手续,这批货物是合法进口的,既合法进口必然交了关税(根据相关法律:进口最惠国关税10%,进口普通国关税150%,增值税17%),要进口这批香水必须最低缴纳27%的税费才能在国内销售,这还算什么全球购?我问他,你是从海关入关的正规销售的正品,你已经缴纳了税费,为什么不给我开具增值税发票,对方没有合适理由,拒绝开具增值税发票,只是说经理和老板说的不给开。如果是走私商品,有理由不开具发票给我。”该消费者说。上述消费者表示,按照客服的说法,该货物已经合法缴纳关税清关,那么这就不是全球购商品,不是免税的全球购商品却谎称是全球购商品专卖店售卖商品,这是欺诈,已经触犯《消法》,这个店铺必须被关停;如果是走私商品在国内售卖,就不会给开发票,可能是正品,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如果不是正常清关,也不是走私,那极有可能是国内的假货。近年来,海淘、代购的盛行,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今年5月,“梨视频”曝光一条“海淘假货秒变正品”的视频曾经刷爆网络,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该视频生动揭示出,不少快递公司网点、代收点公然提供所谓“异地上线”服务,专门建设虚假海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国内厂商虚构香港、美国等地发货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点。据《》今年6月报道,更为严重的是,“海淘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到地下工厂生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各类黄牛、不法分子充当中介揽收发运。去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提出禁止实施刷单、删差评等发布不实信用评价信息的行为,违者最高可罚款50万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法律业务部主任李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伪造发货地址等新型造假行为,也应尽快纳入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不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从而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小康》记者注意到,6月18日,“京东全球购”名牌包大量造假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据北京时间“暴风眼”爆料,广州警方查获一处假冒名牌销售窝点。据嫌疑人介绍,部分货物通过“京东全球购”平台销售,后经查处,“京东全球购”销量最好的十款coach包,竟无一幸免全是假货。比专卖店便宜,和海淘价格差不多。保证全球正品又是广州“保税区”发货。“京东全球购”的承诺,让一大波用户心动,纷纷掏钱购买。可谁知,全球购竟然也有假货。此前,京东声明,为保证全球购的正品,将严格按照 “360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从采销、质控、仓储、配送、售后、技术六大环节进行全流程把控。据知情人透露,有些不良商家在全球购上销售假货,需要搞定三个重要环节,即假货货源、物流信息以及找代理入驻平台。知情人揭“京东全球购”售假内幕记者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售假已经屡见不鲜,京东在商家入驻、运营、售后、监管等全流程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以夏日爆款防晒产品“安耐晒”为例,《小康》记者联系到一家售卖假安耐晒的商家。对于制假售假,其并不避讳。其微信“A某某化妆品”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更新大量假冒日韩化妆品的出售信息。他自称在广州市某化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十几年,仿制一款化妆品对他而言,并不是难事。只要客户提供样品,他们就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开模、生产和交货。他告诉《小康》记者,假化妆品也分几个等级,最高等级的行业内称为“1∶1”,就是在外包装、内液形态上,与正品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可以与真品一样做到不溶于水。只是在配方和成分上,与真货有所不同。根据首次起订量的不同,以及客户对化妆品品质要求的不同,价格从30-80元不等。知情人士告诉《小康》记者,近几年,随着全球购、海外代购的兴起,让很多“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快速成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不仅对客户存放、代发的货物是否真的是从正规的海外渠道而来的问题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还助纣为虐,起到了帮凶的作用。《小康》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从事该业务的张某,他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产品,物流信息显示,大多为香港发货。而有些卖家,并不是真正的海外发货,而是将商品直接存放在张某在境内的物流中心,由张某的物流中心代发货。而张某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发货单和物流信息,“但每单要收取客户10-15元”。这样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上看到的物流信息就是香港发货,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有了货源,有了海外发货的物流信息,不良商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打通,那就是入驻“京东全球购”平台。这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获得一个全球购商户的店铺呢?按照京东的官方要求,“京东全球购”开店需要公司提供的材料有:公司营业执照(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公司银行开户证明(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品牌授权(电子版扫描件)、进货凭证(电子版扫描件一份)、法人身份证信息(电子版扫描件一份)、“京东全球购”业务首次结算账户信息说明等资料。《小康》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通过代理中介公司,可以代为准备境外公司资质、品牌授权、采购清单等所有资质证明。注册人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能办完所有手续。直至京东店铺审核通过,公司正常运营,代理公司的收费也只有两万元。由此可见,“京东全球购”商户审核资质存在极大漏洞,售假者首先可以通过身份证,获得一个“京东全球购”店铺,而后联系假货供应商,将假货发往物流中心进行储备。当有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后,店主将订单信息发给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进行代发货,这样消费者就能通过京东APP查到货物已经从香港发出,直至收到货物,完成订单。这样,通过全球购黑色的产业链,一笔完整的订单交易就完成了。据《小康》记者了解,为了遏制售假,京东官方曾经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其中一条显示,京东与卖家签订合同约定,对涉假违规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最新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卖家积分管理规则》,“出售假冒商品的卖家须支付违约金100万或按照该店铺全部累计销售额的10倍违约金进行处理。”卖家一旦在京东平台上售假,将背负更大的违规成本。“卖一件假货,就让售假者彻底倒闭。”对假货深恶痛绝的刘强东此前亦表示。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京东录得亿元收入,约合374.745亿美元,较.870亿元有43.5%的增幅,其中在线和平台服务收入增幅分别为42%和66%。事实上,中国电商售假早已经不是秘密,为此,奢侈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和中国电商平台合作,这亦增加了一些销售奢侈品的外贸公司进驻电商平台的机会。上述警方查处的售假窝点均是打着“京东全球购”的旗号,利用造假“保税区”快递单号进行售假操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工委主任姚克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销商是否要将授权书在销售平台进行公开展示,法律及行政法规并未作强制性规定,这主要依据销售者同权利人在授权协议中的约定。不过,姚克枫表示,我国新消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授权书并不是商业秘密,在消费者提出查看要求时,应当予以提供。(文中宋文丽系化名)京东售假案例回顾据媒体报道,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中京东出售假冒机油位居榜首。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其中“壳牌鉴定京东售假案例”获得71327张投票,名列网络服务类消费维权案例榜首。同时,京东另一起售假法院判赔案例也入选了该TOP10榜单。此前,王先生在京东商城“全球购”自营专区分两次共挑选了99桶“壳牌(shell)Heli HX75W-40蓝喜力SN级4L”润滑油。收货后王先生发现润滑油桶包装上显示原产地为香港,这与京东商城中“海外直采马来西亚原装进口壳牌润滑油”的信息全然不符,存在产品问题。随后壳牌公司也发表声明,认定“京东售卖的机油并不是壳牌生产的,且检验证实为假货”。而另一起入选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的,是京东售卖二手苹果手机被消费者投诉维权。日,陈先生在京东商城上购买了一部Apple iPhone5s(A1530)16GB银色移动联通4G手机并在线支付了3488元。收到手机后陈先生发现手机本身存在故障无法使用。经过第三方机构权威鉴定,这部苹果手机为二手货,最后,法院判决京东公司给付陈先生三倍手机价款赔偿款10464元。在这张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榜单中,京东是第一家因为两起商品售假被消费者投诉维权的平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年十大消费维权案例京东就占据了两席,这也意味着京东售假集中度之高。日下午,江苏省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常熟市某居民小区楼内查处一个在京东商城销售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窝点。现场查处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数百件,案值数万元。目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假冒商品进行查没,并开具了“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将依法对京东商城该商家的经营者潘某某做出行政处罚。近日,备受瞩目的“京东销售假‘爱马仕’”一案宣判。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2017)浙0782刑初838号”刑事判决书公布,法院认定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皮带头,销售金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店主施巨营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缓刑两年。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3月开始,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100条,销售金额7900余元。前不久,在美知名财经博客站点Seeking Alpha,一位注册ID为WestEnd511的对冲近日发文称,在浏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时,发现一份由商标工作联盟(The Trademark Working Group)拟定的文件《2015年“恶名市场”名单No USTR 》(“2015 Out of Cycle Review Notorious Markets Docket No USTR ”)。这份文件的关键结论是京东在其C2C平台上有假货。京东目前C2C平台上售假现象很严重。京东对C2C平台的管理松懈给售假商家找到了淘宝以外的另一条出路,而这对京东的品牌形象是非常不利。(文中宋文丽系化名)来源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震惊了!23吨假冒化妆品被查,全国130万人被骗~》 精选四宋文丽向记者展示两款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截然不同。郭煦摄宋文丽在屈臣氏专柜和京东全球购购买的两款产品。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京东全球购售假流程示意图(北京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现如今,消费者经常在京东买东西,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会放心不少,潜意识会认为比第三方商家更加靠谱。但京东全球购却因多起售假案而备受争议。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想当然地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才得知销售商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朝阳法院审理认为“京东自营”已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遂发出司法建议函,要求京东改进。针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日前,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复函法院,表示京东商城将完善“自营”产品信息披露;加大事前筛查力度和范围,做好不规范广宣行为的事先防控;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意识,加大商家管控力度,完善网络交易环境。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将于售前,在网站页面内增加对自营产品销售主体的解释和查询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有效了解自营产品的销售主体;在售中,将通过技术手段在消费者确认购买后、实际付款前使其明确知悉产品销售主体;在售后,将继续以发票形式向消费者公示销售者信息。同时,该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尽可能将事前审查覆盖至所有商品,提升系统性能,从当前的文字筛查扩展至文字和图片的双重筛查,加大对商家及采销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规范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不规范广宣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商家管理系统,严查商家资质文件,提升商家品质。借助自身平台和媒体的力量公示商家违法行为,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商家违法的机会。近日,《小康》记者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不单单在“京东自营”平台上售假,“京东全球购”平台亦涉嫌售假,消费者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多次交涉后,相互推诿,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答复。随着《小康》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平台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售假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代理入驻、平台规避风险等内幕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质疑“京东全球购”售假消费者宋文丽称,在“京东全球购”上买进口防晒产品遭遇“假货”,事后多次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交涉,双方相互推诿,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宋文丽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她在北京朝阳区国贸一家企业工作,此前曾经通过日本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感觉效果很好。6月6日她在“京东全球购”一家名叫“菲卡国际全球购专营店”上花178元买了一瓶日本原装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6月11日收到货,12号开始按说明使用。用过几次后发生过敏现象。”宋文丽说,“我之前用过相同产品,没有发生此现象,况且这家店1000多条评价、好评度在97%,也没有怀疑是假货。”于是她和卖家售后取得联系,说明自己的过敏现象后,卖家说可能是皮肤的原因,让停两天再继续使用。遵照售后的说法,停了两天后,宋文丽继续使用发现还有过敏症状,尤其是晒太阳的情况下,感觉皮肤发红,也很瘙痒。“这时,我自己感觉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就到北京的屈臣氏专柜花280元买了同一款产品,用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文丽说,此后,她给安耐晒官方客服打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她在“京东全球购”商家购买的产品渠道不是安耐晒官方授权渠道,不保证产品是安耐晒的产品。而且,客服人员说安耐晒产品使用的是全球统一配方,也就是说,产品含有成分是一样的。为了确认究竟是皮肤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继续使用了“京东全球购”上买到的产品,结果过敏反应很突出。不得已宋文丽在6月15日和单位请假去医院皮肤科诊断,医生说是过敏性皮炎,开了口服的药并叮嘱不要再用这款产品了。因此,宋文丽多次与卖家交涉,并和卖家产生分歧。“我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假货,他们坚持说是真的。然后我就向京东售后走申诉流程。京东客服问明情况并让卖家出示了所谓真货的证明材料。但是安耐晒官方对京东出示的证明材料并不认可。前后沟通了几次后,京东说卖家的手续符合京东的标准,并不承认我买到的东西是假的,哪怕我使用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宋文丽说。采访中,宋文丽说,“这期间我反复与卖家、京东客服、安耐晒官方客服沟通,从始至终京东和全球购的商家都不承认东西是假的,最后只说是给退换货,但这已经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宋文丽在6月下旬开始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自己在专柜和“京东全球购”上购买的两款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差异。7月10日,宋文丽拿到委托第三方做的产品检测报告,其两个产品的数据比对,相差较大。《小康》记者拿到上述两份北京中科光析化工科技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显示,两种产品检测成分差距很大,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两款送检产品明显不是同一产品。宋文丽说,“此后,京东客服也有给我打过电话,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因为,已经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作为消费者,我没有看到卖家提供足以证明产品是真货的资料,我曾多次向卖家索要商品授权书,至今没有得到 。”“虽然是一款防晒产品,不足以说明‘京东全球购’上的假货泛滥,我一直要求京东提供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资料和产品的检验报告,但京东售后始终以上述材料不能提供给个人为由拒绝我的请求,我怀疑京东在袒护商家。”宋文丽说,因此我才花了比购买的产品多了百倍的鉴定费用对上述产品做了鉴定。“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平台,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待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假货会坑害更多的消费者,我决定站出来,一探究竟。”宋文丽说。“京东全球购”售假不是个案《小康》记者查阅“京东全球购”平台显示,“京东全球购”平台由真正的海外商家发货,从货源开始全程监管,所有商家均是海外商家。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今年4月,网友“任意非”通过京东的全球购服务购买了几罐香港某知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但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他追踪物流信息发现奶粉已经到达了深圳罗湖区莲塘的某个快递网点。这引起了他深深的疑问:“不是发到深圳的分拨中心或者中转中心,直接就从香港发到了深圳的一个网点,而且,从香港到深圳2小时是完成不了收件、装车、运输的。”《小康》记者拿到的物流跟踪记录也证实, 15:54:22,香港新界的tony收件;两小时后的 18:49:24,快件便已到达深圳莲塘。发现不对劲的网友“任意非”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先是联系上该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周某军,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可以作假”、“深圳收货显示香港收件”。一位要求匿名的消费者向《小康》记者表示,前不久,在“京东全球购”买了瓶香水。下订单以后两天就发货了,心想效率挺高。定睛一看:西单公司收件,国内收件。说好的全球购变成了西单购。全球购的意思是在国外网站下单邮回国内以避开高额的关税,因此购买该货物没有国内的增值税发票,可能会有国外的发票或者购物清单。但是在“京东全球购”买东西竟然不是在免税区或者国外发货,根据客服的说法是从香港采购到北京大仓库,然后北京仓库发货。“我询问他北京发货的话说明你们公司有完整的清关手续,这批货物是合法进口的,既合法进口必然交了关税(根据相关法律:进口最惠国关税10%,进口普通国关税150%,增值税17%),要进口这批香水必须最低缴纳27%的税费才能在国内销售,这还算什么全球购?我问他,你是从海关入关的正规销售的正品,你已经缴纳了税费,为什么不给我开具增值税发票,对方没有合适理由,拒绝开具增值税发票,只是说经理和老板说的不给开。如果是走私商品,有理由不开具发票给我。”该消费者说。上述消费者表示,按照客服的说法,该货物已经合法缴纳关税清关,那么这就不是全球购商品,不是免税的全球购商品却谎称是全球购商品专卖店售卖商品,这是欺诈,已经触犯《消法》,这个店铺必须被关停;如果是走私商品在国内售卖,就不会给开发票,可能是正品,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如果不是正常清关,也不是走私,那极有可能是国内的假货。近年来,海淘、代购的盛行,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今年5月,“梨视频”曝光一条“海淘假货秒变正品”的视频曾经刷爆网络,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该视频生动揭示出,不少快递公司网点、代收点公然提供所谓“异地上线”服务,专门建设虚假海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国内厂商虚构香港、美国等地发货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点。据《第一》今年6月报道,更为严重的是,“海淘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到地下工厂生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各类黄牛、不法分子充当中介揽收发运。去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提出禁止实施刷单、删差评等发布不实信用评价信息的行为,违者最高可罚款50万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法律业务部主任李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伪造发货地址等新型造假行为,也应尽快纳入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不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从而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小康》记者注意到,6月18日,“京东全球购”名牌包大量造假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据北京时间“暴风眼”爆料,广州警方查获一处假冒名牌销售窝点。据嫌疑人介绍,部分货物通过“京东全球购”平台销售,后经查处,“京东全球购”销量最好的十款coach包,竟无一幸免全是假货。比专卖店便宜,和海淘价格差不多。保证全球正品又是广州“保税区”发货。“京东全球购”的承诺,让一大波用户心动,纷纷掏钱购买。可谁知,全球购竟然也有假货。此前,京东声明,为保证全球购的正品,将严格按照 “360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从采销、质控、仓储、配送、售后、技术六大环节进行全流程把控。据知情人透露,有些不良商家在全球购上销售假货,需要搞定三个重要环节,即假货货源、物流信息以及找代理入驻平台。知情人揭“京东全球购”售假内幕记者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售假已经屡见不鲜,京东在商家入驻、运营、售后、监管等全流程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以夏日爆款防晒产品“安耐晒”为例,《小康》记者联系到一家售卖假安耐晒的商家。对于制假售假,其并不避讳。其微信“A某某化妆品”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更新大量假冒日韩化妆品的出售信息。他自称在广州市某化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十几年,仿制一款化妆品对他而言,并不是难事。只要客户提供样品,他们就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开模、生产和交货。他告诉《小康》记者,假化妆品也分几个等级,最高等级的行业内称为“1∶1”,就是在外包装、内液形态上,与正品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可以与真品一样做到不溶于水。只是在配方和成分上,与真货有所不同。根据首次起订量的不同,以及客户对化妆品品质要求的不同,价格从30-80元不等。知情人士告诉《小康》记者,近几年,随着全球购、海外代购的兴起,让很多“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快速成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不仅对客户存放、代发的货物是否真的是从正规的海外渠道而来的问题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还助纣为虐,起到了帮凶的作用。《小康》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从事该业务的张某,他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产品,物流信息显示,大多为香港发货。而有些卖家,并不是真正的海外发货,而是将商品直接存放在张某在境内的物流中心,由张某的物流中心代发货。而张某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发货单和物流信息,“但每单要收取客户10-15元”。这样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上看到的物流信息就是香港发货,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有了货源,有了海外发货的物流信息,不良商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打通,那就是入驻“京东全球购”平台。这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获得一个全球购商户的店铺呢?按照京东的官方要求,“京东全球购”开店需要公司提供的材料有:公司营业执照(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公司银行开户证明(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品牌授权(电子版扫描件)、进货凭证(电子版扫描件一份)、法人身份证信息(电子版扫描件一份)、“京东全球购”业务首次结算账户信息说明等资料。《小康》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通过代理中介公司,可以代为准备境外公司资质、品牌授权、采购清单等所有资质证明。注册人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能办完所有手续。直至京东店铺审核通过,公司正常运营,代理公司的收费也只有两万元。由此可见,“京东全球购”商户审核资质存在极大漏洞,售假者首先可以通过身份证,获得一个“京东全球购”店铺,而后联系假货供应商,将假货发往物流中心进行储备。当有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后,店主将订单信息发给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进行代发货,这样消费者就能通过京东APP查到货物已经从香港发出,直至收到货物,完成订单。这样,通过全球购黑色的产业链,一笔完整的订单交易就完成了。据《小康》记者了解,为了遏制售假,京东官方曾经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其中一条显示,京东与卖家签订合同约定,对涉假违规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最新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卖家积分管理规则》,“出售假冒商品的卖家须支付违约金100万或按照该店铺全部累计销售额的10倍违约金进行处理。”卖家一旦在京东平台上售假,将背负更大的违规成本。“卖一件假货,就让售假者彻底倒闭。”对假货深恶痛绝的刘强东此前亦表示。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京东录得亿元收入,约合374.745亿美元,较.870亿元有43.5%的增幅,其中在线和平台服务收入增幅分别为42%和66%。事实上,中国电商售假早已经不是秘密,为此,奢侈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和中国电商平台合作,这亦增加了一些销售奢侈品的外贸公司进驻电商平台的机会。上述警方查处的售假窝点均是打着“京东全球购”的旗号,利用造假“保税区”快递单号进行售假操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工委主任姚克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销商是否要将授权书在销售平台进行公开展示,法律及行政法规并未作强制性规定,这主要依据销售者同权利人在授权协议中的约定。不过,姚克枫表示,我国新消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授权书并不是商业秘密,在消费者提出查看要求时,应当予以提供。(文中宋文丽系化名)京东售假案例回顾据媒体报道,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中京东出售假冒机油位居榜首。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其中“壳牌鉴定京东售假案例”获得71327张投票,名列网络服务类消费维权案例榜首。同时,京东另一起售假法院判赔案例也入选了该TOP10榜单。此前,王先生在京东商城“全球购”自营专区分两次共挑选了99桶“壳牌(shell)Heli HX75W-40蓝喜力SN级4L”润滑油。收货后王先生发现润滑油桶包装上显示原产地为香港,这与京东商城中“海外直采马来西亚原装进口壳牌润滑油”的信息全然不符,存在产品问题。随后壳牌公司也发表声明,认定“京东售卖的机油并不是壳牌生产的,且检验证实为假货”。而另一起入选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的,是京东售卖二手苹果手机被消费者投诉维权。日,陈先生在京东商城上购买了一部Apple iPhone5s(A1530)16GB银色移动联通4G手机并在线支付了3488元。收到手机后陈先生发现手机本身存在故障无法使用。经过第三方机构权威鉴定,这部苹果手机为二手货,最后,法院判决京东公司给付陈先生三倍手机价款赔偿款10464元。在这张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榜单中,京东是第一家因为两起商品售假被消费者投诉维权的平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年十大消费维权案例京东就占据了两席,这也意味着京东售假集中度之高。日下午,江苏省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常熟市某居民小区楼内查处一个在京东商城销售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窝点。现场查处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数百件,案值数万元。目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假冒商品进行查没,并开具了“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将依法对京东商城该商家的经营者潘某某做出行政处罚。近日,备受瞩目的“京东销售假‘爱马仕’”一案宣判。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2017)浙0782刑初838号”刑事判决书公布,法院认定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皮带头,销售金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店主施巨营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缓刑两年。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3月开始,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100条,销售金额7900余元。前不久,在美知名财经博客站点Seeking Alpha,一位注册ID为WestEnd511的对冲基金经理近日发文称,在浏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时,发现一份由商标工作联盟(The Trademark Working Group)拟定的文件《2015年“恶名市场”名单No USTR 》(“2015 Out of Cycle Review Notorious Markets Docket No USTR ”)。这份文件的关键结论是京东在其C2C平台上有假货。京东目前C2C平台上售假现象很严重。京东对C2C平台的管理松懈给售假商家找到了淘宝以外的另一条出路,而这对京东的品牌形象是非常不利。(文中宋文丽系化名)来源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震惊了!23吨假冒化妆品被查,全国130万人被骗~》 精选五宋文丽向记者展示两款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截然不同。郭煦摄宋文丽在屈臣氏专柜和京东全球购购买的两款产品。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京东全球购售假流程示意图(北京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 现如今,消费者经常在京东买东西,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会放心不少,潜意识会认为比第三方商家更加靠谱。但京东全球购却因多起售假案而备受争议。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想当然地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才得知销售商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朝阳法院审理认为“京东自营”已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遂发出司法建议函,要求京东改进。针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日前,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复函法院,表示京东商城将完善“自营”产品信息披露;加大事前筛查力度和范围,做好不规范广宣行为的事先防控;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意识,加大商家管控力度,完善网络交易环境。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将于售前,在网站页面内增加对自营产品销售主体的解释和查询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有效了解自营产品的销售主体;在售中,将通过技术手段在消费者确认购买后、实际付款前使其明确知悉产品销售主体;在售后,将继续以发票形式向消费者公示销售者信息。同时,该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尽可能将事前审查覆盖至所有商品,提升系统性能,从当前的文字筛查扩展至文字和图片的双重筛查,加大对商家及采销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规范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不规范广宣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商家管理系统,严查商家资质文件,提升商家品质。借助自身平台和媒体的力量公示商家违法行为,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商家违法的机会。近日,《小康》记者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不单单在“京东自营”平台上售假,“京东全球购”平台亦涉嫌售假,消费者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多次交涉后,相互推诿,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答复。随着《小康》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平台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售假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代理入驻、平台规避风险等内幕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质疑“京东全球购”售假消费者宋文丽称,在“京东全球购”上买进口防晒产品遭遇“假货”,事后多次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交涉,双方相互推诿,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宋文丽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她在北京朝阳区国贸一家企业工作,此前曾经通过日本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感觉效果很好。6月6日她在“京东全球购”一家名叫“菲卡国际全球购专营店”上花178元买了一瓶日本原装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6月11日收到货,12号开始按说明使用。用过几次后发生过敏现象。”宋文丽说,“我之前用过相同产品,没有发生此现象,况且这家店1000多条评价、好评度在97%,也没有怀疑是假货。”于是她和卖家售后取得联系,说明自己的过敏现象后,卖家说可能是皮肤的原因,让停两天再继续使用。遵照售后的说法,停了两天后,宋文丽继续使用发现还有过敏症状,尤其是晒太阳的情况下,感觉皮肤发红,也很瘙痒。“这时,我自己感觉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就到北京的屈臣氏专柜花280元买了同一款产品,用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文丽说,此后,她给安耐晒官方客服打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她在“京东全球购”商家购买的产品渠道不是安耐晒官方授权渠道,不保证产品是安耐晒的产品。而且,客服人员说安耐晒产品使用的是全球统一配方,也就是说,产品含有成分是一样的。为了确认究竟是皮肤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继续使用了“京东全球购”上买到的产品,结果过敏反应很突出。不得已宋文丽在6月15日和单位请假去医院皮肤科诊断,医生说是过敏性皮炎,开了口服的药并叮嘱不要再用这款产品了。因此,宋文丽多次与卖家交涉,并和卖家产生分歧。“我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假货,他们坚持说是真的。然后我就向京东售后走申诉流程。京东客服问明情况并让卖家出示了所谓真货的证明材料。但是安耐晒官方对京东出示的证明材料并不认可。前后沟通了几次后,京东说卖家的手续符合京东的标准,并不承认我买到的东西是假的,哪怕我使用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宋文丽说。采访中,宋文丽说,“这期间我反复与卖家、京东客服、安耐晒官方客服沟通,从始至终京东和全球购的商家都不承认东西是假的,最后只说是给退换货,但这已经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宋文丽在6月下旬开始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自己在专柜和“京东全球购”上购买的两款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差异。7月10日,宋文丽拿到委托第三方做的产品检测报告,其两个产品的数据比对,相差较大。《小康》记者拿到上述两份北京中科光析化工科技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显示,两种产品检测成分差距很大,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两款送检产品明显不是同一产品。宋文丽说,“此后,京东客服也有给我打过电话,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因为,已经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作为消费者,我没有看到卖家提供足以证明产品是真货的资料,我曾多次向卖家索要商品授权书,至今没有得到 。”“虽然是一款防晒产品,不足以说明‘京东全球购’上的假货泛滥,我一直要求京东提供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资料和产品的检验报告,但京东售后始终以上述材料不能提供给个人为由拒绝我的请求,我怀疑京东在袒护商家。”宋文丽说,因此我才花了比购买的产品多了百倍的鉴定费用对上述产品做了鉴定。“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平台,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待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假货会坑害更多的消费者,我决定站出来,一探究竟。”宋文丽说。“京东全球购”售假不是个案《小康》记者查阅“京东全球购”平台显示,“京东全球购”平台由真正的海外商家发货,从货源开始全程监管,所有商家均是海外商家。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今年4月,网友“任意非”通过京东的全球购服务购买了几罐香港某知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但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他追踪物流信息发现奶粉已经到达了深圳罗湖区莲塘的某个快递网点。这引起了他深深的疑问:“不是发到深圳的分拨中心或者中转中心,直接就从香港发到了深圳的一个网点,而且,从香港到深圳2小时是完成不了收件、装车、运输的。”《小康》记者拿到的物流跟踪记录也证实, 15:54:22,香港新界的tony收件;两小时后的 18:49:24,快件便已到达深圳莲塘。发现不对劲的网友“任意非”开始了漫长的维权之路。他先是联系上该快递网点的负责人周某军,后者直言不讳地表示“可以作假”、“深圳收货显示香港收件”。一位要求匿名的消费者向《小康》记者表示,前不久,在“京东全球购”买了瓶香水。下订单以后两天就发货了,心想效率挺高。定睛一看:西单公司收件,国内收件。说好的全球购变成了西单购。全球购的意思是在国外网站下单邮回国内以避开高额的关税,因此购买该货物没有国内的增值税发票,可能会有国外的发票或者购物清单。但是在“京东全球购”买东西竟然不是在免税区或者国外发货,根据客服的说法是从香港采购到北京大仓库,然后北京仓库发货。“我询问他北京发货的话说明你们公司有完整的清关手续,这批货物是合法进口的,既合法进口必然交了关税(根据相关法律:进口最惠国关税10%,进口普通国关税150%,增值税17%),要进口这批香水必须最低缴纳27%的税费才能在国内销售,这还算什么全球购?我问他,你是从海关入关的正规销售的正品,你已经缴纳了税费,为什么不给我开具增值税发票,对方没有合适理由,拒绝开具增值税发票,只是说经理和老板说的不给开。如果是走私商品,有理由不开具发票给我。”该消费者说。上述消费者表示,按照客服的说法,该货物已经合法缴纳关税清关,那么这就不是全球购商品,不是免税的全球购商品却谎称是全球购商品专卖店售卖商品,这是欺诈,已经触犯《消法》,这个店铺必须被关停;如果是走私商品在国内售卖,就不会给开发票,可能是正品,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如果不是正常清关,也不是走私,那极有可能是国内的假货。近年来,海淘、代购的盛行,也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今年5月,“梨视频”曝光一条“海淘假货秒变正品”的视频曾经刷爆网络,一度引发舆论热议。该视频生动揭示出,不少快递公司网点、代收点公然提供所谓“异地上线”服务,专门建设虚假海外物流查询网站,帮助国内厂商虚构香港、美国等地发货信息,掩盖真实发货地点。据《第一财经日报》今年6月报道,更为严重的是,“海淘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涉及到地下工厂生产、电商平台销售,以及各类黄牛、不法分子充当中介揽收发运。去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提出禁止实施刷单、删差评等发布不实信用评价信息的行为,违者最高可罚款50万元。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互联网法律业务部主任李亚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类似伪造发货地址等新型造假行为,也应尽快纳入法律法规的管控范围,不让不法分子有任何可乘之机,从而真正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小康》记者注意到,6月18日,“京东全球购”名牌包大量造假的新闻刷爆朋友圈。据北京时间“暴风眼”爆料,广州警方查获一处假冒名牌销售窝点。据嫌疑人介绍,部分货物通过“京东全球购”平台销售,后经查处,“京东全球购”销量最好的十款coach包,竟无一幸免全是假货。比专卖店便宜,和海淘价格差不多。保证全球正品又是广州“保税区”发货。“京东全球购”的承诺,让一大波用户心动,纷纷掏钱购买。可谁知,全球购竟然也有假货。此前,京东声明,为保证全球购的正品,将严格按照 “360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从采销、质控、仓储、配送、售后、技术六大环节进行全流程把控。据知情人透露,有些不良商家在全球购上销售假货,需要搞定三个重要环节,即假货货源、物流信息以及找代理入驻平台。知情人揭“京东全球购”售假内幕记者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售假已经屡见不鲜,京东在商家入驻、运营、售后、监管等全流程环节存在诸多漏洞。以夏日爆款防晒产品“安耐晒”为例,《小康》记者联系到一家售卖假安耐晒的商家。对于制假售假,其并不避讳。其微信“A某某化妆品”的朋友圈里,每天都在更新大量假冒日韩化妆品的出售信息。他自称在广州市某化妆品批发市场做生意十几年,仿制一款化妆品对他而言,并不是难事。只要客户提供样品,他们就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10天内完成开模、生产和交货。他告诉《小康》记者,假化妆品也分几个等级,最高等级的行业内称为“1∶1”,就是在外包装、内液形态上,与正品几乎没有差别,并且可以与真品一样做到不溶于水。只是在配方和成分上,与真货有所不同。根据首次起订量的不同,以及客户对化妆品品质要求的不同,价格从30-80元不等。知情人士告诉《小康》记者,近几年,随着全球购、海外代购的兴起,让很多“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快速成长。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第三方仓储物流公司不仅对客户存放、代发的货物是否真的是从正规的海外渠道而来的问题不闻不问,更有甚者还助纣为虐,起到了帮凶的作用。《小康》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一位从事该业务的张某,他告诉记者,消费者在平台上购买的产品,物流信息显示,大多为香港发货。而有些卖家,并不是真正的海外发货,而是将商品直接存放在张某在境内的物流中心,由张某的物流中心代发货。而张某可以提供一套完整的发货单和物流信息,“但每单要收取客户10-15元”。这样消费者在购物平台上看到的物流信息就是香港发货,最后送到消费者手中。有了货源,有了海外发货的物流信息,不良商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打通,那就是入驻“京东全球购”平台。这也是整个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如何获得一个全球购商户的店铺呢?按照京东的官方要求,“京东全球购”开店需要公司提供的材料有:公司营业执照(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公司银行开户证明(电子版扫描件一份)、品牌授权(电子版扫描件)、进货凭证(电子版扫描件一份)、法人身份证信息(电子版扫描件一份)、“京东全球购”业务首次结算账户信息说明等资料。《小康》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通过代理中介公司,可以代为准备境外公司资质、品牌授权、采购清单等所有资质证明。注册人只需要一个身份证就能办完所有手续。直至京东店铺审核通过,公司正常运营,代理公司的收费也只有两万元。由此可见,“京东全球购”商户审核资质存在极大漏洞,售假者首先可以通过身份证,获得一个“京东全球购”店铺,而后联系假货供应商,将假货发往物流中心进行储备。当有消费者下单购买产品后,店主将订单信息发给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进行代发货,这样消费者就能通过京东APP查到货物已经从香港发出,直至收到货物,完成订单。这样,通过全球购黑色的产业链,一笔完整的订单交易就完成了。据《小康》记者了解,为了遏制售假,京东官方曾经制定了一系列惩罚措施,其中一条显示,京东与卖家签订合同约定,对涉假违规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根据最新修订的《京东开放平台卖家积分管理规则》,“出售假冒商品的卖家须支付违约金100万或按照该店铺全部累计销售额的10倍违约金进行处理。”卖家一旦在京东平台上售假,将背负更大的违规成本。“卖一件假货,就让售假者彻底倒闭。”对假货深恶痛绝的刘强东此前亦表示。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京东录得亿元收入,约合374.745亿美元,较.870亿元有43.5%的增幅,其中在线和平台服务收入增幅分别为42%和66%。事实上,中国电商售假早已经不是秘密,为此,奢侈品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拒绝和中国电商平台合作,这亦增加了一些销售奢侈品的外贸公司进驻电商平台的机会。上述警方查处的售假窝点均是打着“京东全球购”的旗号,利用造假“保税区”快递单号进行售假操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法工委主任姚克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销商是否要将授权书在销售平台进行公开展示,法律及行政法规并未作强制性规定,这主要依据销售者同权利人在授权协议中的约定。不过,姚克枫表示,我国新消法第8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授权书并不是商业秘密,在消费者提出查看要求时,应当予以提供。(文中宋文丽系化名)京东售假案例回顾据媒体报道,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中京东出售假冒机油位居榜首。日,中国质量万里行发布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其中“壳牌鉴定京东售假案例”获得71327张投票,名列网络服务类消费维权案例榜首。同时,京东另一起售假法院判赔案例也入选了该TOP10榜单。此前,王先生在京东商城“全球购”自营专区分两次共挑选了99桶“壳牌(shell)Heli HX75W-40蓝喜力SN级4L”润滑油。收货后王先生发现润滑油桶包装上显示原产地为香港,这与京东商城中“海外直采马来西亚原装进口壳牌润滑油”的信息全然不符,存在产品问题。随后壳牌公司也发表声明,认定“京东售卖的机油并不是壳牌生产的,且检验证实为假货”。而另一起入选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的,是京东售卖二手苹果手机被消费者投诉维权。日,陈先生在京东商城上购买了一部Apple iPhone5s(A1530)16GB银色移动联通4G手机并在线支付了3488元。收到手机后陈先生发现手机本身存在故障无法使用。经过第三方机构权威鉴定,这部苹果手机为二手货,最后,法院判决京东公司给付陈先生三倍手机价款赔偿款10464元。在这张2016年消费维权十大案例榜单中,京东是第一家因为两起商品售假被消费者投诉维权的平台。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全年十大消费维权案例京东就占据了两席,这也意味着京东售假集中度之高。日下午,江苏省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常熟市某居民小区楼内查处一个在京东商城销售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窝点。现场查处假冒“薛之谦”品牌服装数百件,案值数万元。目前,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假冒商品进行查没,并开具了“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书”,将依法对京东商城该商家的经营者潘某某做出行政处罚。近日,备受瞩目的“京东销售假‘爱马仕’”一案宣判。浙江省义乌市人民法院“(2017)浙0782刑初838号”刑事判决书公布,法院认定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皮带头,销售金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店主施巨营有期徒刑一年零四个月,缓刑两年。法院经审理查明:2016年3月开始,被告人施巨营个人所经营的京东网店“doaxila”旗舰店销售假冒“爱马仕”皮带100条,销售金额7900余元。前不久,在美知名财经博客站点Seeking Alpha,一位注册ID为WestEnd511的对冲基金投资经理近日发文称,在浏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时,发现一份由商标工作联盟(The Trademark Working Group)拟定的文件《2015年“恶名市场”名单No USTR 》(“2015 Out of Cycle Review Notorious Markets Docket No USTR ”)。这份文件的关键结论是京东在其C2C平台上有假货。京东目前C2C平台上售假现象很严重。京东对C2C平台的管理松懈给售假商家找到了淘宝以外的另一条出路,而这对京东的品牌形象是非常不利。(文中宋文丽系化名)来源 中国小康网,记者 郭煦《震惊了!23吨假冒化妆品被查,全国130万人被骗~》 精选六宋文丽向记者展示两款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检测结果截然不同。郭煦摄宋文丽在屈臣氏专柜和京东全球购购买的两款产品。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检测结果显示,两款产品成分不同,差距很大。郭煦摄京东全球购售假流程示意图现如今,消费者经常在京东买东西,看到“京东自营”的标识会放心不少,潜意识会认为比第三方商家更加靠谱。但京东全球购却因多起售假案而备受争议。范先生在京东商城购买了京东自营商品,发生纠纷后想当然地把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诉至法院,却在诉讼中才得知销售商并非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被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朝阳法院审理认为“京东自营”已对消费者构成误导、侵犯消费者知情权,遂发出司法建议函,要求京东改进。针对法院的司法建议,日前,京东电子商务公司复函法院,表示京东商城将完善“自营”产品信息披露;加大事前筛查力度和范围,做好不规范广宣行为的事先防控;加强网络平台管理意识,加大商家管控力度,完善网络交易环境。京东电子商务公司表示,将于售前,在网站页面内增加对自营产品销售主体的解释和查询渠道,确保消费者及时、有效了解自营产品的销售主体;在售中,将通过技术手段在消费者确认购买后、实际付款前使其明确知悉产品销售主体;在售后,将继续以发票形式向消费者公示销售者信息。同时,该公司表示将加大技术投入,尽可能将事前审查覆盖至所有商品,提升系统性能,从当前的文字筛查扩展至文字和图片的双重筛查,加大对商家及采销人员的培训,增强其规范宣传的意识和能力,减少不规范广宣行为的发生。此外,还将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商家管理系统,严查商家资质文件,提升商家品质。借助自身平台和媒体的力量公示商家违法行为,通过社会力量加大对商家的监督,增加违法成本,减少商家违法的机会。近日,《小康》记者接到多起消费者投诉称,不单单在“京东自营”平台上售假,“京东全球购”平台亦涉嫌售假,消费者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多次交涉后,相互推诿,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答复。随着《小康》记者的深入调查,发现“京东全球购”平台监管存在诸多漏洞,售假现象屡见不鲜,一些非法代理入驻、平台规避风险等内幕渐渐浮出水面。消费者质疑“京东全球购”售假消费者宋文丽称,在“京东全球购”上买进口防晒产品遭遇“假货”,事后多次与平台商家和京东客服交涉,双方相互推诿,至今也没有得到满意答复。宋文丽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说,她在北京朝阳区国贸一家企业工作,此前曾经通过日本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感觉效果很好。6月6日她在“京东全球购”一家名叫“菲卡国际全球购专营店”上花178元买了一瓶日本原装进口的安耐晒小金瓶防晒产品。“6月11日收到货,12号开始按说明使用。用过几次后发生过敏现象。”宋文丽说,“我之前用过相同产品,没有发生此现象,况且这家店1000多条评价、好评度在97%,也没有怀疑是假货。”于是她和卖家售后取得联系,说明自己的过敏现象后,卖家说可能是皮肤的原因,让停两天再继续使用。遵照售后的说法,停了两天后,宋文丽继续使用发现还有过敏症状,尤其是晒太阳的情况下,感觉皮肤发红,也很瘙痒。“这时,我自己感觉是不是产品有问题,就到北京的屈臣氏专柜花280元买了同一款产品,用了一点问题也没有。”宋文丽说,此后,她给安耐晒官方客服打电话。客服人员表示,她在“京东全球购”商家购买的产品渠道不是安耐晒官方授权渠道,不保证产品是安耐晒的产品。而且,客服人员说安耐晒产品使用的是全球统一配方,也就是说,产品含有成分是一样的。为了确认究竟是皮肤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问题,继续使用了“京东全球购”上买到的产品,结果过敏反应很突出。不得已宋文丽在6月15日和单位请假去医院皮肤科诊断,医生说是过敏性皮炎,开了口服的药并叮嘱不要再用这款产品了。因此,宋文丽多次与卖家交涉,并和卖家产生分歧。“我质疑他们的产品是假货,他们坚持说是真的。然后我就向京东售后走申诉流程。京东客服问明情况并让卖家出示了所谓真货的证明材料。但是安耐晒官方对京东出示的证明材料并不认可。前后沟通了几次后,京东说卖家的手续符合京东的标准,并不承认我买到的东西是假的,哪怕我使用出现了严重过敏反应。”宋文丽说。采访中,宋文丽说,“这期间我反复与卖家、京东客服、安耐晒官方客服沟通,从始至终京东和全球购的商家都不承认东西是假的,最后只说是给退换货,但这已经影响我的生活和工作。”于是,宋文丽在6月下旬开始找第三方检测机构,来检测自己在专柜和“京东全球购”上购买的两款产品的成分是否有差异。7月10日,宋文丽拿到委托第三方做的产品检测报告,其两个产品的数据比对,相差较大。《小康》记者拿到上述两份北京中科光析化工科技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显示,两种产品检测成分差距很大,业内人士分析说,这两款送检产品明显不是同一产品。宋文丽说,“此后,京东客服也有给我打过电话,但是他们提出的方案,我明确表示不接受。因为,已经对我的生活和工作产生很严重的影响,并且,作为消费者,我没有看到卖家提供足以证明产品是真货的资料,我曾多次向卖家索要商品授权书,至今没有得到 。”“虽然是一款防晒产品,不足以说明‘京东全球购’上的假货泛滥,我一直要求京东提供卖家入驻平台的审核资料和产品的检验报告,但京东售后始终以上述材料不能提供给个人为由拒绝我的请求,我怀疑京东在袒护商家。”宋文丽说,因此我才花了比购买的产品多了百倍的鉴定费用对上述产品做了鉴定。“我没有别的目的,只是觉得京东作为国内知名的网购平台,这样不负责任地对待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假货会坑害更多的消费者,我决定站出来,一探究竟。”宋文丽说。“京东全球购”售假不是个案《小康》记者查阅“京东全球购”平台显示,“京东全球购”平台由真正的海外商家发货,从货源开始全程监管,所有商家均是海外商家。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在今年4月,网友“任意非”通过京东的全球购服务购买了几罐香港某知名品牌的婴儿奶粉,但仅仅过了两个小时,他追踪物流信息发现奶粉已经到达了深圳罗湖区莲塘的某个快递网点。这引起了他深深的疑问:“不是发到深圳的分拨中心或者中转中心,直接就从香港发到了深圳的一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闲鱼被骗报警追回来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