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亿达投资可信吗,p2p跑路投资者怎么办吗,怎么样,安全吗

1871被浏览933877分享邀请回答/notice/notice/view?uuid=mrrCIHJ5f4TC5NSUQSvseLTsjlLdMKu3&tab=01这就是其中的一个风险。再者,就算是平安自己的产品,也有乱七八糟的时候。但是总的来说,平安这颗大树,相对可靠程度比较高。这就是其中的一个风险。再者,就算是平安自己的产品,也有乱七八糟的时候。但是总的来说,平安这颗大树,相对可靠程度比较高。这就是其中的一个风险。再者,就算是平安自己的产品,也有乱七八糟的时候。但是总的来说,平安这颗大树,相对可靠程度比较高。2. 不管是媒体还是新闻都在报道陆金所亏损。有些人就搞不懂了,怎么会亏损呢?其实主要是拉客户的成本:P2P烧钱太厉害了,除非资金足或者自融,不然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第三方平台,是经不起这样烧钱的。所以,风险来了,陆金所的股东或者投资方愿意让陆金所烧多少钱?烧多久?那么我们会想,平安那么有钱,平安的一些其他伙伴肯定也有钱吧?应该能烧到它赚钱吧?3. 坏账率。这是每家P2P公司包括银行都有的,不可避免。关键看怎么风控,资金雄不雄厚及在保障客户资金安全方面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你现在在陆金所的大部分产品页面中,一般会看到这样的提示:陆金所作为交易服务平台进行信息发布,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无论是明示、默示或法定的。陆金所平台提供的各种信息及资料仅供参考,投资人应依其独立判断做出决策。投资人据此进行投资交易的,产生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承担,陆金所不承担任何责任。其实这是国家要求的,平台不允许担保:。也就是说,如果平台说要担保,那出事你就得负责任,这无可厚非。按照《规定》中的条款内容,借贷双方通过P2P形成借贷关系,网络贷款平台的提供者仅提供媒介服务,则不承担担保责任,如果的提供者通过网页、广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证据证明其为借贷提供担保,根据出借人的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判决P2P网贷平台的提供者承担担保责任。那么既然陆金所说它不担保,意思就是说,我给你提供这东西了,你自己看着办,要不要回来本息,我也不知道。所以说,坏账率这东西,它的定义不在于它能不能还你钱,而在于能不能让它把公司撑下去。但是,好在有些产品是有担保公司的。那么担保公司就是万能的吗?也不是哈,这样的纠纷太多了,但是有总比没有好。-------------------------------------------------分割线------------------------------------------------------------目前我在陆金所投资的理财产品主要有票据、货币基金和小部分的零活宝。千万不要贪心,只要贪婪,再牛X的平台都不安全。--------------日更新----------------------有很多人问我,陆金所到底靠不靠谱,这里我想说的前提是,没出事之前,确实挺靠谱的。平台靠不靠谱,真的和产品有关系,既然撇开产品不说,我们就来谈谈平台的。首先是一个征信背书问题,陆金所背靠平安集团及其连带公司,让人感觉就是有钱;其次平安银行的风控体系是投资者信任陆金所的一个地方,大家都会认为陆金所会动用到平安银行的风控;最后,陆金所提供的部分产品由平安集团成员担保公司担保,这也是让人担心的一点。有了这个征信背书,可以引出以下一系列让投资者关心的问题:1. 自融(资金池)等问题。自融,或者资金池,意思就是这钱不是陆金所拿去放给别人的,而是陆金所拿去自己用了或者放在自己口袋里。什么样的公司会自融或者建立资金池?我觉得市面上90%以上的P2P平台都有自融的可能性。先说一下什么样的公司会自融:
1)诈骗公司。这个太好理解了,成立P2P平台的目的就是为了收集资金然后跑路,这个就不多讲了。
2)没钱的公司。这类公司可能一开始雄心壮志,但没想到成本这么低,没钱了,咋办?自融呗,拆东墙补西墙。可能最后也会走向跑路的节奏。
3)资产端不足。正规的P2P公司是绝对不会亏钱的,但也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为了维护公司的运营。资产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啥是资产端?通俗说就是借钱的人。正规P2P公司的收益主要来自要钱人和放钱人的手续费,而这个正经的市场主导是在要钱人,有了要钱人才会有放钱人,如果没有了要钱人,P2P的业务就不存在。所以,要钱人不足的情况下,只能自己捏造几个要钱人然后去发标。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平安有钱,应该不会自融,就算自融了,应该也有能力兑付。2.担保问题。有担保公司担保或者保险公司承保的产品或者投资,一般来说是比较安全的。除非蛇鼠一窝的那种,从广义上来讲,平安旗下的公司担保自己的产品,算不算“蛇鼠一窝”呢?那就要看该担保公司的资质了,平安融资担保(天津)有限公司是融资性担保公司,注册资金 125000万人民币,应该说资质是算不错的,“蛇鼠一窝”的好公司总比乱七八糟的公司好吧?3.风控问题。平安旗下金融体系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吧,保险、银行都有着非常牛X的风控。坊间的资产公司有这样一个说法:只要银行肯放钱的人,信用应该没问题。只要陆金所肯放钱的人,信用也没问题。也就是说,银行和平安都信得过的人,应该是没问题。4.银行存管。这是最近闹得比较火的问题,陆金所背后就是平安银行。。。。。说了这么多,很多人开始问了,陆金所到底靠不靠谱?我还是要啰嗦一下: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但是,在目前国内P2P平台来说,陆金所要说第三,应该没人敢说第一第二。陆金所目前的让人吐槽的问题就是,收益率不高。再次提醒大家,不要以为大腿粗就不会出事,平安乃至某国有银行,都会乱来的,而我们永远是弱势群体!!!----------------------------------------------日更新------------------------------------------------------说了,大部分人是感谢的,但是也有一些人持反对意见,这个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有些人说,你这讲了跟没讲的一样。我就纳闷了。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情,都不会存在绝对的正确和绝对的错误,也就是没有绝对的黑和绝对的白。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以多种角度去看待,如果你以单一的角度去看问题,你会觉得这问题很偏见。最近被王健林的一亿小目标刷屏了。从我们平民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吹牛逼,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如果从巴菲特、李彦宏、马化腾等这些人的角度来看,这是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目标?我不知道大家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答案,或许你们心里已经有了答案。那些对P2P持偏见的人,肯定需要我说“陆金所也是骗人的,不要去投,P2P都是骗人的”。我想,这才是他们想要的答案。那些已经在陆金所投了,想要从这里获得一些安慰的人,肯定希望我说“陆金所是平安的儿子,牛逼,投多少都没关系。”如果我真的这样讲,你们真的要喷我。金融业靠谱靠谱,我们首先讲的是风险承受能力,其次评行业的风险,再评项目本身的风险。P2P有点空泛,我以股票为例。你们说A股靠谱吗?先看一下你们风险承受能力多少。再看股票处于牛市还是熊市。再看个股表现如何。你一个总资产只有一万块,亏掉一百块就哇哇叫的人,我想对你说,A股对你真的不靠谱。如果对恒大许家印来说,我想A股太靠谱了。我想说明什么?我想说的是,每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对每种东西的理解和需求是不一样的。我身边一些参与资金盘和3M金融的,你说他们傻吗?他们不知道这种是骗人,是会跑路的吗?不,他们比你们聪明多了。他们拿出3万块进去,那是因为他们能承受这3万块的损失,这是他们的承受能力。其次,他们有着投机的心里和胆子。一段时间后,3万块回本。此时他们更无所谓盘子会不会跑路。从任性的角度来讲,假如你有足够的资金和牛逼的风控手段,任何一种金融产品都适合你玩,包括庞氏骗局。如果你既没钱又没承受能力还没有风控能力,又想从别人身上得到安慰,我想对这些人说,你们可以洗洗睡了。3787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43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列表网公众号列表活动随时有扫我活动不错过
下次自动登录(公共场合慎用)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收藏成功!
您可在个人中心,查看
电&&&话:1380013****
查看完整号码
查看联系方式
微信扫一扫快速获取电话
联系我时说明在列表网看到,说不定有意外惊喜哟!
温馨提示:
任何要求预付定金、汇款等方式均存在风险,谨防上当受骗。
苏州金亿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会倒闭吗?能靠谱不?是真的吗?个公司有人了解?不嫌麻烦的话加一下我的qq:。骗人不?看到此贴的你一定要加我QQ一起探讨,好人一生平安,信誉口碑怎么样?有人去实地考察过吗?资料证件齐全吗?是诈骗公司吗?会不会圈钱跑路了?分红天天到账吗?有了解这个公司的朋友麻烦加我下QQ: ++
今天在网络上搜索到这家投资理财公司,之前我是经过朋友介绍才了解有理财这样的发财道路. 这家分红比我先前投资那一家公司高的一点,毕竟之那一家已经投好长时间了,也比较可靠稳定. 不知道现在搜索到这家信誉度怎么样?可靠吗?会不会害人上当啊?是不是大骗子公司呢?还请有了解过或知情的朋友麻烦告诉一下,互相探讨,投也更放心一些, 要是有投资过或者也是在找投资的网友,加我QQ: 共同探讨下,谢谢大家了! ( ⊙ o ⊙ )!!祝大家生活愉快!
9月13日,商务部网站发布《关于申请公开部分企业原油、成品油进出口资质信息的统一答复》称,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出口业务,须由经商务部授权的企业经营。截至目前,国内所有交易场所未申请原油、成品油进出口资质;商务部未核准任何交易场所原油、成品油进出口资质。商务部称,今年以来受理了大量自然人关于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原油、成品油进出口资质的信息公开申请。多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当前国内的交易场所很多都不太正规,不少是打着各种旗号来蒙骗投资者,声称拥有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出口资质就是其中一种方式。商务部未核准任何资质卓创资讯分析师高健认为,商务部会出台这份文件,肯定是有很多投资者在参与交易场所的业务中利益受损,去向商务部举报,想知道目前交易场所是否有相应的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资质。据卓创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拥有原油和成品油进出口资质的企业,在2014年为22家,均为专门从事进出口贸易和石油产业链上的企业,而在2015年之后陆续批复进出口资质的企业,也都是地方性石油炼化企业,与交易场所无关。商务部发布的上述文件提到,统一答复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公共信息服务质量,维护正常贸易秩序。不过,一位业内资深人士指出,全国性的交易所归证监会监管。而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明确规定,地方交易场所均由省级人民政府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日常监管、违规处理和风险处置。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正规的交易场所是由证监会和省级人民政府部门监管,但是牵涉到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出口资质问题,这就与商务部有关,所以商务部需要对外做出相应的澄清,以提醒投资者。交易场所鱼龙混杂金银岛原油分析师项莉峰认为,商务部在上述文件中提到,很多交易场所称自己获得了原油和成品油的进出口资质,这是蒙骗投资者的一种方式。目前国内很多不正规的交易场所,对外都打着各种“旗号”说是进行原油等大宗商品的现货交易,其实私下里是在进行非法的期货交易,实行对赌等操作方式或是自创交易品种,实行50倍的高杠杆,但是国家规定的正规杠杆是10倍。而且,目前国内还没有原油期货的交易品种。高健表示,目前国内这样的交易场所数不胜数,商务部发文是提醒投资者擦亮眼睛。不过,基于原油等大宗商品的特殊性,国家对企业的经营是实行特许经营的方式,所以商务部会有更多的关注。据了解,各类交易场所还曾对外宣称其拥有原油、成品油的仓储、批发、销售等经营资质。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商务部gw查询发现,商务部7月19日还发布了《关于申请公开部分企业原油、成品油仓储、批发、销售经营资质信息的统一答复》,任何从事原油、成品油进出口、批发、仓储和零售的企业,都必须具备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资质条件,取得相关政府部门的经营许可。截至目前,商务部尚未批准任何一家交易市场从事原油和成品油的交易。同时,在上述文件中还公布了137家未取得原油、成品油的仓储、批发、销售经营资质的企业和各地方性现货交易平台,其中就包括不久前遭遇40多名投资者以非法期货交易起诉的深圳石油化工交易所(以下简称深油所)。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列表网栏目上看到的,谢谢!
小贴士:苏州金亿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会倒闭吗?能靠谱不?是真的吗?信息由列表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列表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列表网免责条款。
中国每年失踪儿童的人数也就是在“团圆”平台上,我们获得了从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过去整整一年中国失踪儿童的数据:平台共
HKEE(港股交)股权交易中心是爲了解決全球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而設立的不同于香港交易所的新型交易平台,它將充分利用香港
苏州金亿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会倒闭吗?能靠谱不?是真的吗? 相关广告
&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网贷理财是怎么回事,安全吗?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网贷理财是怎么回事,安全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其实是一种中高固定收益类理财,目前一般的收益为10%-20%。但也是有风险的,如果投的地方不靠谱,圈钱跑路就打水漂了,而且还要担心借款人还不上钱,逾期坏账等风险。安全点的可以投礼德财富,积木盒子,等这些都是有资金托管和风险准备金的
采纳率:50%
(1)项目安全,可以自己选择)P2P(Peer to Peer)俗称网络借贷,是一种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网络实现直接借贷的新型借贷方式。融资人和投资人通过网络实现了资金匹配、期限灵活(周期一般一个月到一年不等,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缩减了交易成本,从而使双方均能获益。其优势在于门槛低(很多平台50起投),保证交易安全(3)平台安全、方便操作(上网注册即可投标)关于投资是否真的安全我觉得有以下几点需注意,防止黑客攻击;全平台是否有通过加密技术实现交易数据的全加密;资金流转是否清晰透明。(2)信息安全:服务器托管是否进行双重备份,全面保障信息安全:平台方做什么项目;是否由第三方提供资金托管、收益高(年化收益率15%左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网贷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多分散投资能有效的降低风险。
目前P2P平台最靠谱的理财产品就属于质押贷了,该类产品是互联网直接理财的产物,即资金通过互联网平台直接流向资金需求方,出资人享受资金出让的收益。不少P2P平台与小贷、保险或担保公司合作以保障投资人的本息安全。另一种保障方式,是投资人享借款人提供的实物抵押权,最常见的有车子、上海房产等。需指出的是,对同是房产的抵押物,住宅的变现能力要远高于办公楼或厂房。  正规P2P产品收益一般在8%-15%之间,有抵押产品收益最高12%左右,但若综合考量安全性,后者或许更受保守型投资人的偏爱。典型代表:人人贷(优先理财计划)、陆金所(稳盈-安e贷)、联投金融(质押车贷平台)、医界贷(专注医疗行业的贷款平台)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理财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2015年,为什么说 P2P 行业注定混乱?什么样的平台安全?投资人该怎么办?
稿源:钛媒体
P2P网贷,历经数年的发展与演化,如今我想当我们再去做P2P的时候,或者说准备创业做P2P的时候,我们的心态完全与两年前甚至三年前完全不一样,我们不会来一场说干就干的冲动,相反绝大多数创业者会望而止步,转投其他行业或者最低的宁肯做一个打工的也不去创业了。而另一方面大机构例如上市公司纷纷介入,那么这个行业到底是进入到成熟期还是走到的十字路口,笔者就目前行业的发展谈几点看法:
第一:目前P2P行业走到了哪一步?
在P2P网贷发展的初期,绝大多数平台以屌丝创业者居多,以民营系为主,以高利率去吸引客户,进入到如今2015年,行业期间虽然不断受到负面消息的冲击,但从其整体规模上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参与者不断增多,从60、70的老江湖到90、00的后俊小生,有人一夜之间成为行业专家身份自居,有人一夜之间成为董事长兼CEO,有人一夜之间成为网贷达人身兼几十家平台顾问,有人一夜之间获得大额资本身价翻倍,而这都是P2P行业给予的生命活力现象。
如今平台的背景也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单个平台独自运营,后台集团运作的大批大批的出现,上市公司更是挤破了头皮参与进来,跑路平台也越来越多。到了现在,我们见惯各种新闻炒作,见惯了平台投资人维权,见惯了行业会议在某某大型五星级酒店举行,见惯了有一家大型上市公司旗下平台上线运营,见惯了····,那么这么多七七八八的现象,是不是说明P2P即将进入到成熟期呢还是行业到了一个拐点。
笔者在这里想说的是都不是,那2015年P2P网贷行业进入到什么地步?我的答案是更大的混乱期,一个新兴发展行业由小混乱期进去到大混乱期,而这正是行业的初步发展期。笔者为什么这么说呢?难不成是想搞破坏,所谓唯恐天下不乱是么?绝对不是,笔者给出以下理由:
1、行业标准化了么?
衡量一个行业的发展是否进入挂点或者说成熟期,就得问行业的有标准化的趋势么?这个标准化趋势可不是目前平台的同质化问题。我们横看整个金融界,会发现P2P市场的规模不足以震撼市场,从投资人、从业务量来看行业太小了,所以我说行业还在发展初期。
2、目前行业平台参差不齐,加重了行业的坏水,将会破坏行业环境的建设
“为啥要做P2P?”“P2P来钱快,成本低。”就是这么一个问答,或者说一个简简单单的想法就早就了无数个平台。
从好的出发点说,目前中国经济环境并不是很好,很多实体企业或者说实体企业老板经营相当困难,虽然国家制定政策银行降息,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这些人或者企业肯本就无法从银行贷出来资金,你就是在降息也没啥子用。民间借贷呢,利息太高,本来企业就举步维艰,你还让我付出那么大成本,我肯定不借。那怎么办,对了开P2P平台,融资借款,解决困境,顺便咱也做一个爷,放贷给别人,看你不爽,老子不放款。
目前大多数平台之所以涉嫌自融就是出发点是这个,自己还搞业务。可惜的是都忘了,借了总要还的,而作为企业负责人又不懂资金运作,不懂风控,不懂资金流操作,最后跑路的跑路、失联的失联、找各种借口拖延的拖延,反正结果就是一个,投资人你们的钱别想要了。
从坏的角度出发,很多怀有一夜暴富梦想的有为人士,怀有心比天高的屌丝,既然P2P来钱比较快,咱就开一个平台吧,说不定还可以成为一个金融家呢,“不对,错,将来咱也是行业做做”就是这么一个缪想为无数个欺诈平台、跑路平台、关联出事平台埋下了伏笔,最后就应了那句话你要我的利息我要你的本金。可悲的是大多数这些英雄们最后不但一分钱没捞着还进了监狱。
3、大机构杀入P2P市场,仿佛给行业带来催化剂,春天不远了吧
大机构做P2P,有一点毫无疑问,为平台的增信有天然的有事,然而笔者想问的是,大机构比如银行、上市公司杀入P2P到底是给行业带来春天还是噩梦。有人说是双刃剑吧,首先说明市场越来越认可P2P了,会吸引更多的人进来。
笔者想带你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件事。大机构比如上市公司做这些平台目的到底是真的做P2P么?是真的想帮助P2P行业健康化么?首先我们知道国家要求平台要资金托管,那么有几家上市公司旗下的P2P实行资金托管呢?国家要求平台实行信息撮合服务,不得设资金池,那么有几家平台没搞资金池呢?从这最基本的两项就知道这些所谓的大机构杀入P2P行业,绝非这么简单。
“炒概念,提升股票”,你说对了,就是这么简单,我们细看这么多上市公司旗下的P2P平台,有几家是中规中矩的做,再看看大名鼎鼎的陆金所,都已经不再是平安控股的了,马上就要转移成为其他人的啦!在一上市,那么最终获利的到底是谁,说到这就点透了吧,不需要再往下解释了吧。
4、行业人才参差不齐,各种光怪陆离的运营人士走上了“时代赋予的舞台”
这年头什么最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产品?模式?背景?NO,NO,NO,都不是,那一定是人才。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P2P行业,平台数量数以千记,那从业人员呢?有几个是真真正正的在做事,是真真正正的人才呢?有多少个平台被投机者所把控呢,很多职业经理上至CEO,下到团队长,肯本就是一个刚出社会的或者说一直鬼混的人(在这里就说人吧,说是人才吧有点牵强),只因嗅觉灵敏,闻到了异常味道,然后去忽悠老板,忽悠平台,成为一个高大上的运营人才。那么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发展到几步呢?这样的平台一定是行业的浑水,来搅乱行业发展的。
第二:P2P今年的跑路数量会比2014年少么?
2014年,P2P平台跑路或者出事数量创下了行业记录,那么2015年呢,目前很多人都在祈祷今年出事的平台应该会比2014年少吧,然而笔者很遗憾的告诉你,对不起要让你失望了,今年出事平台可能更多,无论是新平台倒闭数量还是老平台倒闭数量都将会超越2014,虽然笔者也不愿意看到这一幕,可是事实就是如此。今年的倒闭的会更多,而且笔者还要告诉你,今年出事的平台,更会以五花八门的手段告诉你平台再想办法还钱,搞一些匪夷所思的动作来证明平台在努力筹钱还给投资人,但是结果就是一句话:我就是不给你钱。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不要心存侥幸,直接报案吧。
第三:什么样的P2P平台比较安全?大机构旗下的会倒闭么?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呢?笔者看到网上各种乱七八糟的信息说教你辨别平台是否安全,上市公司呢,就说自己是上市公司旗下的,很安全,没有上市公司的呢,就说有担保公司,有风险保证金保证安全。那么到底什么样的P2P平台是安全的呢?
我们还是先谈后一个问题,就是大机构旗下的平台会倒闭么?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天下没有100%安全的事情,别说这个平台是上市公司开设的额,就是银行也不行,为什么这么说,笔者给出以下几个理由:
1、从大机构开设P2P平台的目的来讲
这些上市公司开设P2P平台目的,绝大多数都是以股市套现为目的,你可以想,既然是上市公司,一个月才融到几百万几千万,对他们而言太少了吧,他们也不在乎,那既然是为了套现,就不会把重心一直放到这个平台上。的确很多平台在开局很好,平台初期确实很火,但是有几个平台一直坚持下来,其受关注度、交易量一直走在前列。你可能说是陆金所啊,一直都很火很热,是啊,可惜的是陆金所上市了,最大受益人不是平安,既然不是平安,那就会有人要一直重心打造了。
2、从大机构的平台操作手法上
所有的平台都知道作为信息中介的P2P平台不能设资金池,不能自融,不可以担保,平台要资金托管,然而你看完所有的平台后,你不得不重新掂量这个平台能否持久。
既然分析了以上两点,就不会怀疑咱的问题了吧,那这些平台最终会怎么办,停止运营,平台结算;还是寻找其他模式转型,还是倒闭,这些都是出路,但是笔者认为除非母公司出事,否者绝大多数平台会采取前两种做法,也就是停止运营,平台结算和寻找其他模式转型。
第四:P2P网贷投资人何去何从?
曾经有一部电视剧,片中有对白:“记住,眼睛会欺骗你的。”既然我们亲眼看到的都会有问题,那么仅仅通过互联网就能够判断一个平台安全么?如果你认为安全,那一定是笑话。
笔者在这里给广大投资人两句话:
第一:投资了一家平台,在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要去亲自考察,要带着一波朋友去考察,临时考察突然到访,要求查看相关资料,同时考察公司每个部门相关情况。
第二:注意定期考察平台的代收坏账情况,同时考察公司相关变动。比如公司的高管经常变动的平台,这种平台不要犹豫直接撤离。
2015年,混乱才刚刚开始,如果你是投资人一定要注意了,在考虑收益的前提,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本文首发钛媒体)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趣投资跑路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