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虚火型口腔溃疡”,离亚马逊还有多远

5041人阅读
客户案例(16)
“对于小米来说,在市场中取得先机以及为全球用户提供可靠的服务同等重要。因此我们选择AWS用来构建面向海外小米用户的移动应用下载中心。AWS遍布全球的节点能够为我们提供优质的访问速度,并且减少我们的前期成本投入,缩短小米的服务交付周期,使我们可以更具信心的为用户开发更有创意的产品并提供优质的服务。”
-小米公司 IT基础设施负责人李永斌
小米(XIAOMI)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是小米公司旗下三大核心业务。为了扩展海外市场,为全球小米手机用户提供优质的移动应用下载体验,小米选择了亚马逊AWS来构建移动应用下载中心,以低成本,高效益的方式解决服务快速交付前的各种挑战,并借助具有弹性,可扩展的AWS服务应对未来更大规模的用户需求。高效云服务的应用使小米的产品与服务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也为中国品牌成功走向世界提供了一个榜样。
当众多互联网巨头在国内智能手机领域跑马圈地时,小米手机在成立的初期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公司于2012年制定并启动了海外业务战略,希望将中国设计并制造的智能手机推向全球。而在智能手机这一领域,要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并得到市场的肯定,除了要在产品外观设计、硬件配置和销售价格等方面做到出色之外,相关的内容服务也成为衡量消费者满意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应用商店便是内容服务的重中之重。小米始终关注应用商店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仅在小米应用商店正式上线后的161天内,用户下载量已经突破1亿。庞大的用户数量意味着用户对于“小米”这一品牌的高度认可,同时也给小米后台的IT管理人员带来了挑战。面对未来庞大海外用户数量,国内外不同网络供应商提供的连接速度是否可以满足各个国家与地区用户的需求?伴随用户数量的不断攀升,应用商店服务未来该如何进行扩展?这一系列挑战都迫切需要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
小米面对开发海外市场所面临的各种挑战,首先想到了利用最新的云计算方式来解决IT资源的快速建立和扩展问题。Amazon作为云计算服务的先行者,与小米在早期就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获知小米的海外业务需求之后,Amazon与小米一起根据业务的特点对AWS(AmazonWeb Services)的服务与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小米在评估过程中发现成熟的云计算供应商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基础架构,又可以满足海外用户在访问速度方面的需求。基于AWS与中国本土资源传输速度的良好的表现,小米最终选用AWS构建面向海外用户的移动应用下载中心。
小米使用了AWSEC2在云端上运行面向海外用户的移动应用下载服务,在EC2上部署基于Linux系统的服务器虚拟机。AWSEC2提供了可调整的云计算能力,使小米可以在这一平台上对业务应用的所需的计算资源随时进行伸缩。并使用简单易用的Web界面进行配置与管理。通过将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包、配置文件以及相关描述性内容存储在具备扩展能力的AWS S3存储服务上,实现可靠的数据存储与快速的查询访问。在网络方面则利用AmazonCloudFront实现优质轻松快速的内容发布,并有效降低延迟,达到内容发布的性能最优化。
AWS云计算平台技术构架
·&&&&&&& Amazon EC2
·&&&&&&& Amazon CloudFront
·&&&&&&& Amazon S3
为何选择AWS
·&&&&&&& 降低固定资本投资(CAPEX)
·&&&&&&& 降低 50% 运营成本(OPEX)
·&&&&&&& 提升 30% 海外用户访问速度
·&&&&&&& 实现业务快速上线
通过使用AWS云平台构建面向海外用户的小米移动应用下载中心,小米技术团队即可以满足海外用户对访问速度的需求,又可以实现业务的快速部署及上线运营,并可在未来根据业务的需求对资源进行弹性扩展。
首先体现在成本效益方面,传统的基于服务器+机房的自主运维的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的固定资本投资(CAPEX),而使用AWS服务后则可将固定资本投资(CAPEX)降低为零,云计算所带来的成本效益十分明显。以应用AWS的Cloudfront服务为例,小米从订阅服务的当月开始就实现了大约50%的成本节约,实现最佳性价比的CDN加速网络,从而大幅减少面向海外用户服务器的响应时间,提升客户体验。
其次在部署时间方面,AWS的部署仅需一至两天,Amazon成熟的服务与应用平台架构能够帮助小米节省大量的配置与测试时间,并大幅缩短海外应用商店的上线时间。
在面向未来需求的可扩展性方面,AWS按照使用量计费的方式让小米能够随时根据业务的需求实现计算资源的快速伸缩,以满足不同市场和用户数量的访问需求。如在每周小米都会面向用户发布新的应用补丁,以帮助用户实现智能手机的安全与功能更新,在应用AWS服务之后,小米可以用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轻松应对用户升级请求的爆发式增长,为每一名海外小米用户获得优质的应用下载体验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3)(6)(1)(4)(1)(3)(5)(4)(5)(4)(4)(3)(1)(1)(4)(4)(7)(5)(3)(3)(1)(3)(3)(3)(8)(7)小米&虚火&,离亚马逊还有多远-阿里云资讯网
小米“虚火”,离亚马逊还有多远
发布时间: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作者:fion陈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如果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支撑,而小米的粉丝经济与性价比优势,并不能阻挡在下一轮科技大潮的来袭。性价比和营销在未来某天若受挫,粉丝就会远离,因此小米单日销售额15亿背后,笔者称之为“虚火”,而亚马逊的路径,小米学不来。
  日前的“米粉节”,小米单日销量130万台手机,支付金额破15亿元,小米公司表示爽爆了。雷军对小米后续的火爆非常看好,表示今年的目标出货量要有4000万台。小米公司成为中国的“苹果”好像也有了那么点眉目。
  但雷军好像已经有点厌烦人们拿小米跟苹果对比。曾接受路透社采访雷军说过,如果你真的理解小米,我敢保证有一天你会真的理解苹果与小米完全不同。并表示小米更像亚马逊,小米卖移动电话就像亚马逊卖Kindle一样。如果这样,可能说小米是中国的“亚马逊”,雷军可能更容易接受一点。
  说到小米与亚马逊的相似,在于亚马逊作为一家电子商务公司,近十年来却在硬件布局,发展成为集云计算、电子商务、消费电子(平板电脑)方面的巨头。无论是Kindle Fire系列平板电脑还是Kindle,亚马逊都是以低价渗透的方式在销售硬件产品。而雷军也强调小米已经是国内第三大电子商务公司,而小米和亚马逊,都以低价和性价比策略,在硬件上做了广泛的布局。另外,小米和亚马逊都是以应用平台为核心去搭建属于自己的第三方生态系统。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亚马逊与小米的模式有类似之处。但小米与亚马逊的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硬伤。在小米单日销量15亿火热背后,也存在诸多短板,小米如果自比亚马逊,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有危机暗藏?离亚马逊还有多远?
  硬伤之一:小米供应链有失守的危机
  亚马逊成功的原因之一则是在于供应链的掌控能力。亚马逊是一个综合电商平台,以销售图书起家,在理顺了供应链的流程之后便开始疯狂的扩充品类,最终打造成了一个全品类的购物商城。然后围绕网购的整个链条进行延伸,把控制力渗透到产品的设计、生产环节。
  而亚马逊FBA 就是反向整个网购物流体系的典范,大品牌商与它建立直接的合作,并通过亚马逊来发布新产品与特卖产品。接下来,亚马逊用AWS云计算平台达成了对整条互联网产业链的控制力。另外,亚马逊运用自己设计的电子阅读器Kindle 作为移动终端,运用KDP 服务已经把作家和读者之外的出版行业所有的环节都包了,掌控了整条数字出版供应链。
  而对供应链的掌控能力欠缺却恰恰是小米的弱势。小米目前在芯片、电路板等硬件供应链的主力是在台湾。而目前国内零组件厂商技术在不断进步,如欧菲光、莱宝高科、欣旺达、德赛电池等早已进入苹果、三星等一线手机品牌供应链,并参与到精密器件的设计中来,对目前主导全球电子产品供应链的日韩、台湾等企业造成冲击。今年年初小米的“换芯门”出小米在供应链上的短板,与高通、联发科等芯片厂商的关系也变得微妙,小米的出货量还得取决于芯片、屏幕等核心零部件厂商的态度。因此,随着小米内部供应链整合与外部竞争加剧,加之中华酷联在互联网营销渠道的布局,对于小米而言,或许并不会那么顺利。比拼的核心若依然停留在性价比的竞争力上,一旦在供应链上失控,小米的出路堪忧。
  硬伤之二:电商业务,缺乏品类和平台优势
  雷军目前一直强调小米是国内第三大电子商务公司,淡化其硬件属性。日前米粉节过后,雷军更表示这对于小米电商部门来说是成人礼,未来要进军世界前三。目前小米也在搭建基于电商的物流体系。小米之前自比亚马逊是小米销售手机很像亚马逊销售Kindle,看中的是长远的服务增值,包括小米的应用商店、收费主题、手机配件,那么小米如果向B2C电子商务公司模式的,那么类似京东3C垂直产品的电商平台可能是小米的方向。
  而从2013年小米公司营收构成图中可以看到,小米手机目前占小米营收为95.1%,小米盒子与电视是占小米营收仅为1.6%,小米配件及周边产品全年营收占比为3.2%。小米的自由系统MIUI营收占比为0.1%。可以看出,小米手机支撑了小米电商的主要营收来源,小米自家产品与相关配件构成了小米商城的主要品类。
  但电商体系的构建并不是自建商城销售自家硬件产品就能成功,而是一套复杂的平台与服务体系,亚马逊构建的是一个宏大庞杂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其电商更是世界最大的B2C,无数品牌均在此入驻。亚马逊也通过Marketplace 和Amazon Product Ads实现了商品品类的极大丰富。在2013年营收中,亚马逊有18.2%(135亿美元)是来自第三方平台Marketplace、仓储物流服务FBA、数字出版KDP等服务营收;AWS的营收规模就已经在38亿美元;亚马逊构建的是一个由第三方平台佣金与海量品类商品销售、云服务、广告收入、物流服务等多方面盈利体系架构,这套体系确保了亚马逊的可持续盈利来源与核心竞争力,而基于自主开发的硬件则服务于这套互联网生态系统,硬件营收则微乎其微。
  而占小米营收为95.1%的小米手机在未来一旦依靠低价策略和发烧概念不能奏效,小米手机销量若滑向低谷,小米商城作为主营自家垂直3C产品主打的电商平台可能会因此而失去竞争力。换言之,小米要向电子商务转型,在主与辅方面产生了颠倒,对于小米而言,互联网只是一种销售硬件的渠道和工具,却不是基于互联网本身提供增值服务与搭建开放的等方面收入。小米的优势依然在于手机品牌上的性价比优势,而不是平台与品类、物流、渠道与产业链控制等优势,小米手机是根基,根基失守可能会导致互联网平台与产品的溃败。
  硬伤之三:小米手机圈起来的互联网产品与服务只是陪嫁品
  再从电子商务公司属性与硬件产业布局来梳理下小米与亚马逊在生态圈的模式。亚马逊以卖书起家,到卖电子书,是基于让读者有一个更为方便的阅读方式,所以推出了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随后又围绕Kindle 发展了KDP 服务,进而改写了整个出版行业的结构版图。Amazon通过销售Kindle和Kindle Fire系列硬件产品,向消费者销售出更多的媒体内容,如电子书和视频,消费者也可通过“Amazon金牌会员”在其网站购买更多的商品。
  亚马逊不以硬件赚钱,虽然Amazon的硬件也能为公司带来广告收入。而是前面提到,通过亚马逊网站的商品销售、第三方平台佣金以及电子书、游戏和应用程序、仓储物流、云计算等盈利。亚马逊通过创新硬件与盈利模式主要是占领媒体内容入口,保护Kindle已形成的内容生态。亚马逊的低价与性价比的硬件主要服务于整个生态,推出的Kindle的是为确保整个数字媒体内容带来更多盈利模式,硬件销售是辅助。而亚马逊即便在硬件业务失守,帝国却依旧在正常运转。
  而在小米方面,尽管雷军多次表示,小米手机不靠硬件赚钱,主要靠服务盈利。但目前小米是用小米手机硬件利润来圈养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是事实。也就是说小米硬件尤其是小米手机是其核心资产和小米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根基。但雷军一直强调小米的互联网属性,这其中应该寄托着小米的平台之梦,即在大Android生态系统中内建一个由小米手机、MIUI、云服务和开发者组成的生态圈。
  而作为电子商务公司,可无论国内互联网三巨头还是亚马逊,均通过用户、资金、云计算、数据处理与核心技术驱动等资源与属性构建了庞大帝国、并云加端、软加硬的能力,掌控着营销渠道与上下游产业链。那么小米如能真正转型为互联网公司,就应该具备以上能力,如果其硬件产品只是加载自己的互联网服务的一个工具,便可以真正做到不靠硬件盈利。
  但目前而言,小米手机支撑了小米的整个品牌形象与利润营收来源。营销渠道方面,在小米官网之外,需要依赖QQ空间、微信、微博等渠道,供应链掌控力与硬件研发能力不足,如果在手机品牌这方面弱化,小米手机硬件业务盈利失守,那么依靠小米手机硬件利润圈养的互联网服务和产品也会成为空中楼阁,因此手机硬件对小米生态的支撑作用有多大,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风险就有多高。背靠着现有成型的软硬件布局和忠实粉丝,虽然小米通过米聊涉足IM和SNS,利用内置的小米应用商店进行互联网内容的分发,为小米账户提供云存储空间,并涉足手机游戏,而MIUI的存在也可以为小米的硬件产品加分,但这些均无法撼动现有的互联网已成熟的生态链,小米发展至今,并没有改变互联网服务为硬件作嫁衣的本质。
  如果小米要把未来的的赢利点和主营业务放在整个互联网生态与服务的构建上,回避不了的路径是:以小米自家硬件商品与品类为基础,扩展小米3C综合电子商务的品类,构建平台体系,吸引商家品牌入驻,通过云加端、软加硬的能力,掌控营销渠道与上下游产业链,但这些对于目前的小米而言还是非常遥远。
  硬伤之四:性价比背后,缺乏创新和技术
  亚马逊的技术与创新可能不用多说,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技术背景出身,创始人的风格影响了亚马逊的作为技术驱动型公司的格调。亚马逊靠AWS、KDP、FBA等获得相当部分的市值高溢价,撬动了云计算、数字出版、仓储物流服务的巨大市场;无论是零售、供应链还是仓储物流等业务系统,都是工程师研发,把强大的技术能力和数据化运营与在线零售的嫁接等各方面的商业路径打通,支撑着亚马逊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稳健上升的高速运转。
  亚马逊的技术开拓了许多新兴领域的发展机会,例如云计算、数字内容以及与硬件等。亚马逊的云计算服务(AWS)也分摊了自身数据中心的成本,而且带来了的营收。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也使得亚马逊没有明显的软肋。而被雷军拿来对比的亚马逊硬件产品Kindle以及Kindle Fire平板电脑,也是亚马逊自主研发。
  而小米由于缺乏技术,在低端智能机市场只能以性价比取胜,另外,小米手机作为小米的核心资产,没有太多的原始创新,更多的是集成和整合创新,也缺乏硬件设计与研发实力。从小米手机无论在CPU、内存、芯片等系列手机硬件,均无法自主研发。
  在2011年和2012年,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信息显示,小米手机的专利寥寥无几。而到了2013年,小米手机的专利数增长到300个,但是小米科技拥有的专利大部分为外观专利,在系统层面专利匮乏。缺乏里子里的技术实力,小米就逃脱不了硬件组装、饥饿营销公司的壳。
  如果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支撑,而小米的粉丝经济与性价比优势,并不能阻挡在下一轮科技大潮的来袭。性价比和营销在未来某天若受挫,粉丝就会远离,因此小米单日销售额15亿背后,笔者称之为“虚火”,而亚马逊的路径,小米学不来。
本站所有文章全部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于原作者。本站所有转载文章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是侵犯了原作者的权利请发邮件联系站长(yanjing@),我们收到后立即删除。
当日送达服务
摘要: 据国外媒体报道,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周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虽然同日送达服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领域最热门的趋势之一,但对于大多数美国消费者而言,这项服务过于昂贵,这使 & 据国外媒体报道,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周二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虽然同日送达服务已经成为电子商务领域最热门的趋势之一,但对于大多数美国消费者而言,这项服务过于昂贵,这使得同日送达有可能成为网购时代的又一...
摘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继2月21日为公司更名,并就年度计划、经营策略、组织架构、人员任命进行多项部署后,张近东在即将召开的2013年两会上也准备了充足的弹药。 张近东是全国政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继2月21日为公司更名,并就年度计划、经营策略、组织架构、人员任命进行多项部署后,张近东在即将召开的2013年两会上也准备了充足的“弹药”。 张近东是全国政协委员、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
在市场经济告诉发展的今天,因为互联网的诞生造就了很多的草根逆袭的人。互联网创业也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潮流,非常的的人借助互联网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就拿东莞市末班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来说,就帮助了几万的普通职业者完成了人生华丽的转身。其CEO莫海军就是一个同过互联网创业的草根创业者,3年达到2.55亿的销售额,不的不说,这又是互联网创业实现的一个奇迹。 我们今天非常荣幸请到了东莞市末班车网络科技有限...
摘要: 尽管超极本问世已经两年多时间,但超极本市场一直都不温不火,这让一直唱多超极本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感到不轻松。 在日前于深圳举办的“第三届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上,杨 &   尽管超极本问世已经两年多时间,但超极本市场一直都不温不火,这让一直唱多超极本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感到不轻松。   在日前于深圳举办的“第三届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上,杨叙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承认,超极本...
摘要: 尽管超极本问世已经两年多时间,但超极本市场一直都不温不火,这让一直唱多超极本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感到不轻松。 在日前于深圳举办的“第三届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上,杨   尽管超极本问世已经两年多时间,但超极本市场一直都不温不火,这让一直唱多超极本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感到不轻松。   在日前于深圳举办的“第三届英特尔产业创新峰会”上,杨叙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承认,超极本并没有取得预期...
摘要: 南都漫画:张建辉 新旧媒体在对抗中启动吸金磨盘 央视欲发力全媒体经营、人人网等社交阵营主打互动营销 伦敦奥运会已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倒计时100天,体育盛会的吸金磨盘再次转动 & & 南都漫画:张建辉 新旧媒体在对抗中启动吸金磨盘 央视欲发力全媒体经营、人人网等社交阵营主打“互动营销” 伦敦奥运会已进入“百日冲刺”阶段———倒计时100天,体育盛会的吸金磨盘再次转动。...
行业架构师咨询
服务与支持
账号与支持
关注阿里云
International打开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更多有趣好玩的内容
尽在品玩微信公众号
PingWest账号登录
微信扫码登录他曾经放弃亚马逊与阿里的股票,选择小米期权,临了却仍是纠结
虎嗅注:这篇文章来自。在这篇采访实录中,主人公回忆他2014年如何从亚马逊辞职,在阿里与小米之间选择后者、后来又离开的过程——准确说,是在这个过程中,对各司“期权”的取舍过程。或许值得正准备加入、或正在创业公司的你借鉴。先简单说下主人公的经历。他“毕业于北京的一家985大学,经历可能比不少同龄人要丰富一些:2008年毕业后,先在某大型企业做了两年,然后跳到了BAT中的一家做码农,2012年再到亚马逊,又一个两年过去,2014年,我离开亚马逊加入小米,初衷却是因为阿里。当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首日涨幅应该接近40%,市值达到2300亿美元,马云很快成为国内新首富,超过万达的王健林。这刺激了所有互联网人,不止美国人意识到中国可以缔造一个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包括我自己也是第一次意识到这件事,虽然之前有百度,有腾讯,但有点像窗户纸还没捅破的感觉。我认识一些阿里的朋友,在阿里上市前把自己手里的期权给“处理”掉了,大多预计不到上市后股票会那么火爆。”“我感觉,自从阿里上市后,国内程序员的整体氛围都是这样的:找下一个‘阿里’,公司还没上市,拿一些期权,至于是不是就财务自由了。其实我没想那么多,主要是找到一种成就感。”结果如何呢?以下内容摘选自:期权的错觉我当初想当然地以为,未上市公司期权会更有价值一些。比如一个C轮的未上市公司IPO前,一般会再融两轮,每一次新的融资,估值普遍再涨2-10倍。这其实都是错觉,股票和期权的风险回报率是一样的,也就是说,预测股票涨10倍和期权涨10倍,你所承担的风险是一样的。能否兑现,最终只取决于公司本身发展速度,与公司是否上市,并没有关系,比如唯品会、腾讯、网易。即便同样是发放股票,不同形式也有很大猫腻,RSU(限制性股票,企业可以直接低价卖给员工或送给员工,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处置,RSU不需要行权,固化之后就是实股)和股票期权,前一种是直接发放股票,后一种并不是,股票期权有个行权价,只有当股价高于行权价时,才有正收益。总的来说,采用RSU发股票,对公司员工来说更有利一些。亚马逊对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是RSU。我当时拿到股票的期限四年,前两年只能获得10%,后两年拿到剩下的90%,我工作两年义无反顾地辞职了,放弃了90%的股票。当时亚马逊中国的业务虽处在瓶颈期,高管层动荡,但我们实际上支援美国总部的业务,并没受到什么影响。回想起来,我真正决定跳槽的2014年,正好处于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潮的一个顶峰,不管是否上市,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都被严重高估。可惜的是,这些事我之前甚至都没考虑过。2014年也正是小米风头最劲的时候,小米那个时候有多强?手机是市场第一,增长很快,每一出一个产品都是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不管手环、充电宝、平衡车……手机本身是一个千亿市场,小米生态链的小家电,做好了又是一个千亿市场。两个大市场表现都那么强劲,我当时的感受是,雷总吹过的牛,都要实现了。归根到底,小米最吸引我的,还是雷总。我觉得雷总是个有激情、有事业心的人,事实证明,他说的话靠谱:互联网特点就是硬件趋近于免费化,至少用户获得硬件服务成本会越来低,在这个基础上,公司推送自己的互联网服务,就可能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冠军。当时我有两个选择:阿里和小米。基本工资相比亚马逊涨幅差不多,阿里当时可以给我4000股,小米的期权对我的吸引力更大,最后我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去小米。当时小米内部的股权分配应该是和入职所定得级别有关系,一定级别对应一定期权数量,我没太纠结应该给我多少,只提出了一个金额上的要求:分得的期权,按照当时估值对应的价格,减去行权价,达到一个数字,我就能接受。按照惯例,结果当天没办法定下来,我也有心理准备。有点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HR就通知,可以接受我提出的数目,入职的事定了。说实话,我的第一反应是:看来要得不多。后来,根据我的了解,和我同一批入职的人基本上工资+股票的数额都在一定区间内,不会有很大的差别,不同的是,有人要求工资高一些,有人要求期权多拿一些。那时小米风头正劲,整体薪资应该控制得比较好。事后看,如果期权没办法兑现,或者没办法按照估值时的价格兑现,当初确实应该多要点工资。离开小米时纠结如何处理手中的期权2016年底,有另外一个跨国公司的工作机会,会对我提升很大,我接受了。离开小米时,我不免考虑自己这两年究竟获得了什么——那两年间亚马逊的股票涨了四倍,虽然当时的股票数量不多,但如果再坚持这两年,把剩下的90%的股票拿到,如今可能也够在北京付个首付——虽然我是不买房主义者,主张投资股票,这样变现快。再回头看,工作八年,两年一跳。职业生涯感觉整体往上走,是不是每次都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选择?不一定。如果2008年不去那家看上去很美好的国企,而是到一家互联网巨头,那职业生涯的起点真的就很高了;从年,如果只在亚马逊或者一开始就选择小米,理论上的收益都比现在高。有的人以不断跳槽获得了最优结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赶上时代与公司风口的洞察力,或者是运气。离开小米时,我最纠结的不是去留,而是手中的期权如何处理,因为公司没正式上市,要保留手中的期权需要付出一定的行权费用,最终以代持的方式保留股票,我要付出的金额在10万人民币以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我非常纠结,因为时点恰逢小米出现颓势,期权已经不如之前那么抢手,况且又是代持,不知道到时会不会遇到什么法律风险——提前半年离开小米,我可能毫不犹豫就出钱保留期权,再往后半年,可能对小米的未来会看得更清楚一些。后来想想,毕竟手里的期权不多,就自我安慰,一些手握更多期权的老员工,离职付出的行权费可能是百万级的,且上市无期,买房也慢慢地不可期了,我又何必这么纠结。最终,我还是选择持有,怎么说呢,正如当初我为什么加入小米,我想还是:相信大公司,相信雷总吧。全文可见。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什么破玩意,我指主人公,垃圾
happylife2015
:回复 @有点干 :确实是垃圾!或者说是活该!在一家公司做到两年的时候,正是这家公司最需要他坚持、最想依赖他的时候,此时离开,对团队影响很大。此人的经历在互联网高峰期的程序员中很有代表性:有能力当码农、有能力频繁跳、无能力忠诚!最终一地鸡毛!很多项目创始人在早期深受码农不忠之苦,有情怀的码农是少数,虽然这不是什么错,但人生是公平的,伟大的收获源于伟大的选择和付出。怀着投机的心态去做事业是不行的,做事业需要的是坚持、忠诚和付出。没有真正的事业心,不如老老实实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码农,老的。
happylife2015
:确实是垃圾!或者说是活该!在一家公司做到两年的时候,正是这家公司最需要他坚持、最想依赖他的时候,此时离开,对团队影响很大。此人的经历在互联网高峰期的程序员中很有代表性:有能力当码农、有能力频繁跳、无能力忠诚!最终一地鸡毛!很多项目创始人在早期深受码农不忠之苦,有情怀的码农是少数,虽然这不是什么错,但人生是公平的,伟大的收获源于伟大的选择和付出。怀着投机的心态去做事业是不行的,做事业需要的是坚持、忠诚和付出。没有真正的事业心,不如老老实实把自己定位于一个码农,老的。
说来说去,你老是相信别人,相信雷总,却从来没有相信过自己。你保留小米的期权,也是出于相信雷总,雷总万一要是没让小米成功上市,你岂不是啥都要赖雷总?再说你频繁跳槽,既然选择了频繁跳槽,获取更好的职位,就不要再计较为此付出的成本,因为这是你应该付出的
看这篇文章就能看到社会风气之浮躁....
很现实的做法。不要总站在道德高地批评人家,自己一定会做正确的决定吗?
两年一跳,还想有多大收获,还房子首付,还想财富自由?想靠着入职高成长的大公司获得期权来实现财富自由,没问题呀,但就你这个跳槽节奏,你当是公司傻还是你傻?
这么水的文章,有什么值得阅读的点??
最后一句他是在打自己的脸么。。。亚马逊和阿里没一个小米大?
通篇就是在说,哎呀,好纠结,好纠结,好纠结
这什么文章啊,有价值的都没说
雷军推崇互联网思维,但不具备体育意识的理工男大佬们和文科大佬们的思维,本身确实是有缺憾的。即便是马云,他也是在想着完善。
不算多喜欢小米,不过雷总确实值得尊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虚火型口腔溃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