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加入WTO对零售业365天促销方案的冲击

在WTO背景下发展我国零售业的分析与思考
从2004年我国加入WTO
后零售业保护性过渡期的结束,外资零售企业可以不受地域、股权、门店数量的限制,全面进入我国零售市场;本土零售企业面临着更为广泛的冲击与挑战。对此,应从我国零售业市场现状出发,对我国的零售企业自身现状进行分析,探求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趋势。
(一) 我国零售业市场现状
1、零售业发展状况。
近两三年,中国的零售百货业蓬勃发展。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零售百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05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7177亿元,同比增长了12.9%。这使外国企业纷纷投身于中国的零售百货业,仅2005年一年,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资零售企业达1027家,这个数字是前12年批准设立的外资商业企业总数的3倍。截至2005年底,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的80%已经进入中国。
2007年中国的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一个平稳、较快增长,消费需求仍将呈现扩张趋势,预计2007年将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85851.7亿元,增长12.5%,其中城市消费增长13.1%,农村消费增长11.3%。中国零售业景气具有非常雄厚的基础和良好的预期,零售业的景气仍将继续。整体而言,零售业面临空前的战略环境机遇,零售企业大有可为。
但另一方面随着国际零售巨头,雄心勃勃的拓展中国市场,布局中小城市。各家公司将竞争的战场转向中小城市,中国零售业也将继续高速发展。而零售业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无论是中国本土的商业零售企业还是已经登陆中国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都明显地感受到了这种压力。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已经达到白热化的阶段,零售业何去何从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我国连续几年的投资过热预示着未来将形成过多的产能,这些产能形成的商品过多供给需要通过扩大消费需求来消耗。另外,人民币升值使得出口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投资与出口的高速增长已经变得不可持续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了维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必然选择。此次扩大内需的重点转向对农村消费市场的培育上,将直接和间接地对我国零售行业及行业中相关企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我国零售业呈现的特点。
(1)大型零售企业利润高速增长。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497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亿元的大型零售企业(主要是百货店、超市、家电专业店、家具建材专业店)的统计显示,2007年大型零售企业效益高速增长。
  2007年,497家大型零售企业主营业务全面盈利,主营业务利润为712.3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百货店业态企业同比增长25.1%,超市业态企业同比增长18%,家电专业店业态同比增长6.3%,家具建材专业店业态同比增长32.6%。
  2007年,497家大型零售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207.1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百货店业态企业同比增长42.6%,超市业态同比增长51%,家电专业店业态同比增长35.8%,家具建材专业店业态同比增长10.8%。
  统计结果显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型百货店充分利用已有的信誉、购物环境、时尚等优势,由注重销售量的增长向提高客单价转变,由推销售商品转向推销售服务,积极发展VIP客户。多数百货商场在商品经营结构上不断突出自身的特色,重点经营服装、食品、金银珠宝和化妆品。近年来这几种商品所占销售比重稳步上升,2007年服装、食品、金银珠宝和化妆品零售额所占比重分别为25.5%、16.2%、9.5%和4.1%,这4类商品所占零售额比重已达55.3%,比2004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2)本土零售企业并购热升温。加入WTO以来,我国零售业呈现出两个显著的发展特征:一是我国消费品市场稳中加快增长的态势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年均达到10%以上,为我国零售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和重要的市场条件。
  二是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2004年底已全面开放),外资零售企业进入和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加剧我国零售业的竞争,掀起了国内零售企业前所未有的扩张热潮。
  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国内大型零售企业的规模快速扩大。2006年我国零售企业百强销售额达8743亿元,是2001年的3.7倍。
  国内大型零售企业前期扩张的主要手段是“跑马圈地式”的自建门店。经过几年的超速扩张,现在大型零售企业的扩张已经渐进理性,并购成为零售业扩张的重要模式。2007年零售业的并购继续保持活跃、升温态势,并购在内外资零售企业、不同业态之间全面展开。当前零售业并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进一步做强、做大区域优势,突出业态优势。
(3)外资零售企业加快发展速度。据统计,自2004年底我国对外资零售业全面开放以来,外资零售企业发展势头迅猛,2005年和2006年,我国批发零售业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分别为个,分别增长53.1%和79.2%;实际使用金额分别为10.4亿美元和17.9亿美元,分别增长40.5%和72.1%。2007年,我国批发零售业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为6338个,同比增长35.9%,实际使用金额26.8亿美元,增长49.6%。
  外资零售企业已成为当前我国零售业中重要的活跃因素,并表现出七个特色:一是门店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二是独资经营和并购势头增强;三是带头向二三线城市扩张;四是加快本土化的转变和业态的创新;五是加大向商业地产的投资和经营;六是以服装为代表的大型中高档专卖店发展快;七是大型高档百货店和购物中心的发展速度加快。
统计显示,到2007年底为止,沃尔玛、家乐福、易初莲花、TESCO乐购、麦德龙、百安居、欧尚在我国的门店总数达到451家,比2006年增长18.4%。
3、加入WTO对我国零售业的挑战和机遇
(1)加入WTO对我国零售业的挑战。
①挤占中国市场份额。进入中国的大型零售企业采取低价策略抢占市场,纷纷以仓储式、会员制的形式给消费者以购物折扣,进而降低商品的价格,不但吸引了大批消费者,还成为了一些中小商店进货的渠道,实现了批零一体化。通过价格优惠,这些零售企业拥有了庞大的稳定客源,树立起了贴近民众的形象,打开了当地市场,拥有强大的市场扩张能力。
②加剧我国零售业的市场竞争。外资零售业具有资金和管理的优势,同时又有税收方面的“超国民待遇”,凭借其低价格等营销策略,抢占市场并不断扩大其市场份额,这给我国国有企业带来强大的冲击和压力,导致一些国有零售企业销量大大下降,其中有些难以维持下去乃至破产。
③造成我国的大量利润外流。外资进军中国市场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廉价的劳动、优惠的税收待遇使得国外投资者能够赚到丰厚的利润。当外国投资者赚到的利润和股息大量汇出时,会导致国内外汇的外流,冲击我国金融、经济的正常运行。
④导致了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两极分化。由于目前我国政策允许在一些城市及发达地区引进外资,外资进驻的基本都是一些发达城市及发达地区,而对那些欠发展地区却基本无人问津。这一方面使得我国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零售业发展迅速,而另一方面,在中西部地区和一些贫穷地区零售业发展缓慢,不利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发展。
(2)加入WTO对我国零售业的机遇。
①外商对国内商业的资金投入,缓解了国内企业的财务风险。目前,国有内贸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高于全国国有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设施严重老化的国有流通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无法适应竞争,借钱改造会形成新的债务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同外商合资带来资金,缓解了财务风险。
②弥补了零售网点建设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商业的物质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大型百货商场少,商业网点不足,商业技术基础落后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地区普通存在的现象。引入中国零售业的外资不但弥补了商业网点建设的不足,增大了商品的供应量,而且对于我国大型零售企业的建设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③外商带来了国际上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这种先进不仅表现在商场设施、购物环境等“硬件”上,而且体现在营销观念、管理模式、服务文化等“软件”上。先进的营销方式和科学的管理被带到了中国,也留在了中国。
④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利益。这种利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商品总量的增加,满足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二是中外商品的竞争促使厂家提高商品质量,促使零售企业改善服务,同时竞争也使得商品价格相对稳定。
加入WTO,对外开放我国零售市场已成为不可倒退的历史潮流,中国零售业对外开放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机遇大于挑战,国内零售业企业应通过充分发挥本土优势,扬长避短,努力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来增强对外资企业竞争。
(二)本土企业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特征,形成特有零售模式
 这里所讲的文化是指特定民族或群体的习俗和文明,是习得行为的结果,
也是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的总和。
它对零售业的影响主要突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性。尽管世界上众多的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共性以至于某些营销理论对其差异存而不论,但是,在目前零售业逐渐趋向微利化、规模化和复杂化的今天,文化的差异日益成为零售企业所考虑的重点。英国人的拘谨、法国人的浪漫、美国人的标新立异都是文化民族性的典型体现,而对于我国的零售企业,显然要考虑到中华民族自身的文化特点:强调以中庸之道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表现为注重规范、追求形式以及随大流等,当然这种差异还可以按照地区、年龄、收入等因素进行进一步细分化。
  第二, 渗透性。“文化是人类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 Philip
Kotler ,1997)
,通过仔细分析任何消费者行为,我们都可以洞悉或感知到隐藏在其背后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说文化渗透在消费者行为的方方面面。比如一些试验表明,我国的消费者如果在资金紧缺的前提下需要买一套西服和一块手表,他一般会买一件比较精美的西服和一块普通甚至比较粗糙的手表,而很少出现相反的情况,这就是由潜伏在消费行为背后的爱面子的文化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第三,动态性。任何文化的发展历史都是一个继承、扬弃与进化的过程,
如人们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中包括对外来文化不同程度的吸收,甚至因遭受外来文化侵略而被迫发生的变化。比如尽管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但在现代都市中,特别是年轻一代人中,喝咖啡也已经颇为流行。作为其发展命运与人们的消费习惯密切相关的零售企业,必然致力于既能很好地把握现在隐藏在消费行为背后的文化特点,又要能够洞察其变化的趋势,甚至引领这种变化趋势。
文化所固有的这些属性必然会对外来者造成一定程度的进入壁垒,而对于土生土长的国内零售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对本土文化熟悉和适应的优势,通过培育他们与本地文化的亲和力,最终形成独具特色并富有竞争力的零售模式。我们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该文化亲和力的培育可以用图1
图1  零售企业与文化相互作用模式图
表示文化通过影响消费者行为从而决定零售企业的选址、业态选择、商品组合、管理模式以及其他行为。顾客的任何消费行为都是由深植在属于文化范畴的具体的意识形态如消费观念、群体意识、行为规范、价值观的影响下进行的。一个简单的例子,广东人喜欢吃海鲜,所以广东的大型超市一般都有相当面积的海鲜空间,而在上海居民对甜食有一定的偏爱,则超市货架上的甜食相对较多。或者我们可以看到居民区的生活用品超市生意相对兴旺,而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手提电脑,或者一些占地面积大同时顾客又要求可选性高的商品,比如家具,放在专业店里显然比较合适。显而易见,零售业经营场所、业态、商品组合以及管理模式的选择等等都要和具体的文化背景相适应,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零售模式。b
表示作为有先见和有影响力的企业在适应本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优秀的经营行为而逐渐改变消费者固有的消费习惯并最终改变根植在顾客内心深处的价值观、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文化背景并最终营造出有利于消费者和企业的双赢局面。一些国外学者也指出“,
虽然市场营销战略很大程度上受价值观、人口统计特性、语言等变量的影响,反过来,它也影响这些变量,例如在中国,电视广告铺天盖地,而且许多广告反映了西方人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广告不仅会影响很多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思维和感情。”(Kenneth
A. Coney , 2000)
具有战略眼光的我国零售企业应该及早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利用,争取能够充当零售业产业标准的引导者和制定者的角色,而且,在这方面也应该比外来者更有优势。当然,这也是对我国零售企业培育与本土文化的亲和力,创造特有零售模式的更深一层的要求和挑战。
(二)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目前我国零售企业大面积倒闭问题是由于多年来我国零售业疯狂扩张的泡沫造成的,但面对中
国零售业这样一块大蛋糕,哪个企业会自愿停止扩张的脚步呢?中国零售企业最根本的软肋还是企业内部管理不过硬的问题,许多经营不善是由于管理不够精细、资金链断裂、竞争方式单一、扩张模式不适合等问题引起的。因此零售企业还需要在自身管理上有所突破,提升管理水平,才有可能与外资企业一决高下。
&& 1、经营观念从“物”到“人”的转变
以消费者为中心就是要转变原有的推销观念,从以“物”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经营观念。要强调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和利益,从而才能给企业带来盈利。改变传统的争夺市场、与竞争者打价格战,甚至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等行为,要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得到质量和功能合格的商品、价格合理,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和满意的员工服务,甚至要获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
首先,零售企业要多方面努力实现以顾客为中心。不同的零售企业需要根据各自的业态特征和当地消费者的习惯等方面来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提供的商品品种、质量、功能和服务要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
其次,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要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才容易发挥出作用。世界上一些知名的大型零售企业,其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都比较一致。例如沃尔玛公司创始人山姆·沃顿,早在创业之初就为公司制定了三条座右铭:“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每天追求卓越”。沃尔玛提出“顾客就是老板”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注解就是顾客能够解雇我们公司的每一个人,他们只需要到其他地方去花钱,就可做到这一点。中国的零售企业,需要把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员工在接触顾客的过程中,不能凭感情做事,需要按照企业崇尚的理念、行为准则处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具体工作中应当建立标准,增强服务意识和专业技能,发扬团队精神,在顾客心目中建立良好、持久的形象。
最后,消费者中心的经营观念应指导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强调要将企业利润、消费需求、社会利益三方面统一起来。企业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而且要符合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要关心与增进社会福利。企业市场营销是以实现消费者满足以及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利为目的,并将其作为企业的责任。
2、多点竞争,全面提升
90年代,我国零售业的竞争主要是以商品和价格竞争为主。企业以提供品种多样、规格齐全、质量优良的商品,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来赢得顾客。随着商品的日益丰富和家庭收入的增加,顾客对价格因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零售企业需要挖掘各自的优势以多种方式展开竞争。
时间的竞争。时间是一种机会,越来越多的商店在时间上做文章,通过传单、店内宣传画、销售人员的讲解等多种方式提供商品信息,尽量为顾客节约购买时间,延长营业时间以方便顾客购买。营销手段的竞争。近年来,各种业态的零售商店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如何脱颖而出是零售企业的一个难题。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开展组合的营销活动来吸引顾客,从而达到扩大销售增加利润的目的。商品组合、定价、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公共关系等,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营销目标、竞争环境、费用预算等情况进行有选择的组合使用。
服务的竞争。服务是直接面对人的活动,它比产品质量、价格更容易深入消费者的内心。顾客越来越要求零售企业提供细致、周到、充满人情味的服务,要求购买与消费的高度心理满足。在一定的时期内,成本的降低价格,商品品种的多样也是有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优质的服务才能保证企业与众不同,零售企业应该树立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的宗旨,多方面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提供售前、售中和售后的全方位服务。对于一些耐用品和特殊品,为顾客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信誉和品牌的竞争。信誉是企业赢得长期顾客和忠诚顾客的重要因素。顾客往往因为对某些商品品牌的忠诚而产生购买行为,如果大多数顾客只是因为某个商店拥有他们喜欢的品牌商品而光顾这个商店,那么这个商店在经营中就有许多风险。一旦经营的商品品牌有所改变,便会失去许多顾客。因此零售企业应当建设自己的品牌,将企业的良好信誉体现在品牌上,建立与顾客的长期关系。对于零售企业而言,顾客对商店的忠诚是更重要的竞争优势。只有拥有对商店忠诚的顾客,才能保证企业长久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外资零售企业大批进入,这样国内的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规模的扩张、市场份额的争夺、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等等都会成为竞争的方面,而且只有以上各种方式有效组合、综合运用,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
(三)提高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最早由两位美国战略管理学家帕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
年提出来的。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企业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及技能的有机结合,是企业在特定经营环境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的合力。核心竞争力通常体现为通过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包括提高生产效率、控制成本和质量、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调整组织结构、升华企业文化、提高管理能力等。
(一)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进步使得零售商和供应商以及零售商和顾客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流畅,交易更加便利,能带来更高效率的运营,更快速而有洞察力的决策,更好的存货管理以及更高的员工生产率。目前,国内零售商正在不断尝试着将新技术引入公司的运营管理和决策中,如运用POS系统可使顾客更快进行交易结算;电视会议将零售店员工与公司总部连接起来,可以更好地用于培训员工、播发信息、激励员工士气;电子商务的兴起和不断普及,为零售商大施拳脚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与外资零售企业多年的竞争生涯中零售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按消费者需求持久地进行技术创新,才能使企业长期具有核心竞争优势。
(二)实施差异化战略,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根据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在差异化战略的指导下,零售商应力求就顾客广泛重视的方面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并选择一种独特的地位以满足顾客的需要,它将因其独特的地位而获得溢价的报酬。零售业是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性行业。在如今同类商品质量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在消费者需求个性化、多样化日益突出的年代,差异化战略在零售领域更多地体现在服务的差异上。但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千差万别,满足消费者的服务也不尽相同,企业可以选择自己的服务项目来建立起服务优势。如选择全方位的服务优势,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各层次的需要;选择快捷服务、便利服务、人情服务等特色服务;选择高于竞争对手的承诺服务等。
(三)强化资本运营,追求适度规模。面对跨国连锁企业的强大规模,我国零售企业单枪匹马是不足为战的,必须大胆拿起资产重组、资本运营的利剑,通过强强联合,收购兼并,优化组合,与跨国公司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壮大实力,扩大规模。企业的规模扩张,一定要建立在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经营模式成熟、企业文化完善、管理团队优秀的基础上。目前中国零售企业在成本控制、营销、财务运作等核心竞争力方面均处于明显劣势的情况下,应先做强再做大,不能盲目追求规模。
(四)重视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人力、品牌资源是制约中国零售企业发展的另两个瓶颈。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吸引、培育和激励高层次零售人才的机制,中国零售企业内部掌握现代零售知识的高级人才比较匮乏,在参与国际化竞争时处于明显的劣势。必须加强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和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同时中资零售业的集中度较低,缺乏有品牌号召力的大型企业,这使得家乐福、沃尔玛等巨头在登陆国内市场后可以凭借自身强大的品牌优势迅速赢得市场。有关部门应加强研究关于零售企业知名商号及商业老字号的保护措施,流通企业要加强品牌整合、品牌保护、品牌培养,挖掘和发挥品牌资源。
(五)从中小城市和乡镇市场做起,实施重点培育和突破战略。国外零售业主要是进入大城市和部分二级城市,而大量的中小城市基本还刚开始涉足。国内零售业可以先从中小城市和乡镇市场切入,重点发展基于连锁和“中心&
辐射”物流系统的专业店、便利店、折扣店以及大卖场等业态。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展开,集镇必然会形成新的市场空间。拥有70%人口的农村蕴含着庞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农村税费逐渐减免,农民的购买力会逐渐上升,为国内零售业提供更为广阔的市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自:XXX(非赢商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2-2-,邮箱:。
来自:现代快报 作者 刘德杰(查看更多“实体零售业”新闻)
关键词:家乐福 家乐福中国 沃尔玛 苏宁易购
此新闻暂无评论哦!赶紧抢坐沙发吧!
& [所发表点评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赢商网观点]
购物中心省市:西安新城区面积:13万O购物中心省市:沈阳东陵区面积:7.6万O综合体省市:海口龙华区面积:20万O商业街区,社区商业,商业裙楼,主题地产,其他省市:南宁良庆区面积:2.6万O社区商业省市:厦门集美区面积:3万O
火锅烧烤品牌定位:中高档拓展区域:全国大型超市品牌定位:大众化拓展区域:华南区域快时尚品牌定位:中高档拓展区域:全国饮品甜点品牌定位:高档拓展区域:全国,西北区域饮品甜点品牌定位:大众化拓展区域:全国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不只对人的颜值要求高,就连餐厅也愈发注意到颜值的重要性。好吃之外,一个餐厅的空间设计成为食客们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您当前的位置:
互联网对零售业 的冲击与再造
发布: | 分类: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专题页面精选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市场环境不断成熟,越来越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零售新业态涌现出来,大电商接力崛起,零售业的新能量持续迸发,这不仅解放了原有的生产力,还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但同时,一些传统零售业也受到 ...
互联网对零售业 的冲击与再造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市场环境不断成熟,越来越多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零售新业态涌现出来,大电商接力崛起,零售业的新能量持续迸发,这不仅解放了原有的生产力,还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但同时,一些传统零售业也受到了冲击,亟待转型。如何看待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冲击与再造?传统零售业的出路在哪里?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社科评价中心主任荆林波。
  记者:近年来网络购物持续火爆,不断创造零售奇迹。互联网正在给零售业发展带来革命性的机遇?
  荆林波:无论是从近两年还是从上半年的零售数据看,线上零售的增长速度都令人震惊。可以预见,零售业将借助互联网实现一次新的飞跃。
  当前,线上零售主要有如下特点和趋势:首先一个是规模化,规模化后面是交易总量、上网的人群、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网络零售已经突破社会零售总额的10%,上网人群和移动用户位居全球第一。第二个是平台化趋势。无论是说B2C或者是B2B,都呈现了平台化。阿里巴巴是走向平台化的;B2C以京东,苏宁为代表,这些B2C也都走向了平台化。第三个是移动化趋势。有人说,以腾讯为代表的移动电商,才是今天的电子商务。这有一定道理 ...全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零售业 化冲击为机会 _ 文库 _ 中国营销传播网
EMKT营销文库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经理人之培训
& 零售业 化冲击为机会
零售业 化冲击为机会
不祥, , 作者: , 访问人数: 6700
  中国一旦“入世”,无疑会给我国零售业带来难得的机会。但机会从来不会被人们轻易获得。只有那些有远见的人,才有抓住机会求得发展的可能。
  外商冲击早已悄然形成。
  外商对我国零售业的冲击,实际上自1992年我国零售市场对外开放后,就已悄悄形成,只是“入世”后这种冲击将会趋强。随着国外一些大零售业集团的进入,我国零售业市场现在的开放程度已大大超出原来的设想。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荷兰的万客隆,日本的伊藤洋华堂,马来西亚的百盛等等,进入中国也不过七八年的时间,如今人们对此已司空见惯。这些世界级的零售商进入中国后确实给中国零售业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不但硬件和我们不一样,其所带来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服务观念也和我们不一样,并且都是中国零售业所缺少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外商进来后实际上带动了我国零售业的发展。
  概括起来,外商对零售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依靠品牌优势,进行商品竞争;2、依靠规模优势,进行价格竞争;3、依靠经营技术、设备优势,进行技术竞争;4、依靠高质量的优质服务,进行服务竞争;5、依靠高薪吸引人才优势,进行智力竞争;6、依靠奖金优势,进行扩张竞争;7、依靠经营方式、方法优势,进行客户竞争;8、依靠进出口业务优势,进行渠道竞争;9、依靠经商思想优势,进行观念竞争;10、依靠高水平的管理和企业形象,进行全方位竞争。
  许多消费者关心中国“入世”后进口或国产商品会不会降价。如果中国加入WTO成为现实,由于降低关税,进口商品的价格应当会更低。但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供大于求价格就会下降,反之则上升。“入世”后,人们认为该降价的商品不一定降,该涨的不一定涨。像家电类、高科技类产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但不会一“入世”就降。现在市场上洋货受“水货”的冲击很大,“入世”后,随着走私的减少,通过正常渠道进口的商品价格自然会有所反弹,再如软件,盗版泛滥,一套上千元的软件,盗版只要几十块钱。打击盗版的结果必然会使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反弹。
  强化竞争能力的八项措施
  面对这种竞争的冲击,零售业除了依靠国家在法律、政策、技术措施等“大小门槛”有限时期、有限范围的保护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大炼内功,搞好企业建设,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1、加快企业改制的步伐,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按现代企业的要求,进行试运转或运转。从上市公司的流通板块看,80多个公司所吸纳的资金规模仍然很小,不足与“重量级”国外零售商相抗衡。应采取积极措施,筹集较丰厚的资金,尽快把规模做大。通过资产重组、并购等方式把规模做大后,着重关注新企业内部的整合,把基础夯实,孕育发展后劲。
  2、加快提高商业从业人员的经商思想、职业素养和文化素质。用优良的业务技能,高水平的服务质量,适宜的经营方式、方法,搞好企业经营,在已有市场上站稳脚跟,谋求发展。
  3、强化激励机制,培养人才,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形成较高水平、稳定进取的商业人员队伍。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优越感和亲情感,使企业有长远发展潜能。  
  4、构筑科技型商业企业。自1995年互联网被正式命名为国际互联网开始,全球兴起互联网的巨大深远影响力,它将改变旧有市场的游戏规则;电子化、信息化、虚拟化公司,将成为现代公司形式的代表。互联网导致了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导致结构的改变,导致企业经营的变革。我国零售企业,应尽快借助信息化引发的企业全新经营革命,利用这一“重新洗牌”的大好时机,在新的起跑线上迅速发展壮大自己。
  5、认真向身边国(境)外零售业企业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经营经验。比如POS系统、EOS订货系统、商业管理信息系统、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等已被众多外商广泛采用,尤其是互联网在企业中最典型的应用――“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网上广告,网上销售,网上支付结算,网上服务,网上人才招聘等等。以及在企业内部,内联网络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子网,在企业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管理,物资管理,服务管理,员工培训等诸多方面的先进经商经验。这一切都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急迫的加紧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跟上“入世”后的新步伐。
  6、做到“局部强势、单项极致”。把外商的先进管理技术经验一下子都学过来是不现实的,但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在某一特定领域,特定方面,发挥自己的特长,自己的特色,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做到了这点,就有了企业求发展的突破口,只是这个突破口的选择,要使其容易延伸,延伸后可以扩展。这样,一片一片地市场客观上便非你莫属。
  7、开发自己的PB商品。树立精品意识,巩固自己的特色,逐步PB商品战略。PB商品战略是当今零售商业企业,在收集、整理、分析消费者对某类商品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新产品的开发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生产厂家,或自行与传统的NB商品(厂家品牌)相比,更有助于保证商品质量,使商品品种结构更加充实,并有自己企业的特色,助于商品价格降低,使企业更有旺盛的竞争力。
  8、打好国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国(境)外零售商的大举进入,实际上是把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引入到了国内,这种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应引起我国零售业的重视。我国的零售业不要只于国内竞争,要把眼光放大,更加注重国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利用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利用自己熟悉市场、了解需求和深知民风民俗的商业文化特长,在学习先进壮大自我的竞争中位居优势,经过不懈的努力,化冲击为机会。(完)
欢迎,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财富500强经理人必修
:美国最大培训公司之一阿拉莫公司核心课程,极具价值的思维工具 :顶尖销售高手最佳实务技巧、技能训练和战略规划  
--请选择评分--10(最好)9(很好)8(好++)7(较好)6(一般++)5(一般)4(一般--)3(较差)2(很差)1(最差)  目前已有5人,平均得分: 8.80。
相 关 文 章(共22篇)
(, 《销售与市场》,作者:王君玉,王跃煌)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超)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炳国)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张一骋)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震)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刘祖轲、周意纯)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马蓉蓉、张廷智)
(, ,作者:周涛)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联商网、张殿华)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联商网、庞小伟)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邵若明)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金杜)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金杜)
(,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蓁)
(, 中国经营报)
(, ,作者:李颖)
(, ,作者:桁林)
(,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二期,作者:壮丁)
(,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二期)
(,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一期,作者:夸克市场研究公司)
(,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十一期,作者:张伟)
版权所有 &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
(错误:需Javascript)
本页更新时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商对零售业的冲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