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富民县最新十大企业家是?

富民县政务公众信息网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发布时间: 16:45:39来源:县政府办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在富民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富民县人民政府县长& 郭增敏
各位代表:  我代表富民县第十三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代表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3年到2007年,是富民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县域经济实现较快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改革开放成效明显的五年。五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十三届人民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承前启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质量与效益同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2007年实现17.02亿元,是2002年的2.2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5%,2007年完成14773万元,是2002年的2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7%,2007年完成8200万元,是2002年的1.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2%,2007年完成5.53亿元,是2002年的3.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5%,2007年达392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007年实现10874元,较上年增长16.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由7.28亿元、4.92亿元增加到17.3亿元和10.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9%和16.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30:39:31调为22:47:31。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2007年实现3.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5 %,2007年突破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7%,2007年实现5.2亿元。非公经济增加值在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分别为46.8%和70.7%,上缴税收占全县工商各税的84%。蔬菜、花卉、水果和特色养殖业保持较快发展。烤烟、大树杨梅、钛产业、水电、房地产五个支柱产业持续壮大。工业强县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增加值从1.7亿元增加到4.18亿元。旅游业不断发展,到县旅游人数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9.8%和19.4%,2007年分别达78万人和7100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1亿元,是前五年的2.5倍。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富民县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西环路行政小区规划和螳螂川两岸开发建设性规划。建成县城滨河步行街,完成西环路改扩建、“四街一路”改造等一批市政建设项目。城镇化率为20.4%,较五年前提高7个百分点。投资1.2亿元,新建、改扩建县乡公路53条197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率达49.3%,较五年前提高了25个百分点。投资1.78亿元,建成水利工程1245件,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投资3590万元,建成水力发电站2个,新增装机6300千瓦,总发电量达1.3亿度。投资1169万元,完成了县城电网改造工程和北营35千伏变电站建设工程,县内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不断改善。电信、移动业务快速发展,通讯网络更加完善,移动网络覆盖了全部行政村,自然村覆盖率达98%以上,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百人拥有量分别为8.5部和47部。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完成14户国有企业改制任务,转换职工身份565人,安置职工476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乡镇设置更趋合理。财税、金融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成立了县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完成了县信用联社的改制任务。组建投资促进局,实施招商引资“四制”服务,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五年累计引进项目74个,引进资金12亿元,分别是前五年的1.3倍和3倍。教育、文化、卫生、水利等各方面的改革不断深化,取得较好成绩。加强横向联系,扩大对外交往,与石屏、宁洱缔结为友好县,与安宁、呈贡广泛开展了合作交流。  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城乡文明程度日益提高。投资2266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4514平方米,实施校舍建设项目42个。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免除学杂费、教科书费及补助寄宿制学生生活费共计956万元,受益学生10.39万人次。投资370万元,实施科技项目26个。大树杨梅特色产业开发项目获2005年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加大基层卫生投入,改善基本医疗服务,累计新建、改造5个乡镇卫生院、73个村卫生室。建立健全基层应急管理机制。成功应对了非典、禽流感等突发事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工作成效明显,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群众性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成功举办了2006年农民、职工篮球运动会。妇女儿童、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人事、档案、气象、老龄、防震减灾、扶贫济困等各项工作不断加强。  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核心内容的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较好地巩固了“云南省乙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积极争创文明县城。广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取得了连续三年命案全破好成绩。持续保持了全县社会治安的平稳。荣获省级“平安县”和“无毒巩固县”称号。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不断加大对矿山、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公共安全监管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防教育、双拥共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有效,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  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土地资源管理,规范土地市场和矿产开发秩序,认真清理未经审批、无证乱占耕地、私挖乱采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钛矿、彩玉石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保护,坚持合理开采、科学利用,降低不良损耗。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实现森林管护86.2万亩,植树造林3.7万亩,封山育林8万亩,退耕还林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6%。完成10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平方公里。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和节能降耗各项措施,加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经市环保局环境质量监测中心监测,我县空气质量居全市十四个县(市)区首位。  惠民政策有效落实,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007年达1087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5%,2007年达3927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年均增长14.2%,2007年实现7524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2.4平方米,较五年前增加13.4平方米。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192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685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29000人分别享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成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8%,医疗补助金额累计达580万元。建成廉租房119套、5950平方米,提前三年完成了市级下达任务。完成40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解决了5349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行政效能不断提高。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较好办理了东散公路改扩建和螳螂川两岸建设规划两件议案,办结人大代表建议638件、政协提案326件。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公民法制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和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县乡政府行政行为。以电子政务为重点的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全面推进政务、村务公开。广泛开展民主评议行风和机关作风活动。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土地出让、项目招投标等制度不断完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不断强化,廉政建设得到加强。  刚刚过去的2007年,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办实事、求实效、创实绩,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好成绩,全年工作呈现出以下六个特点:  (一)“一区两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特色农业区建设成效明显。收购烤烟5.2万担,烟农收入3459万元,实现烟叶税761万元,创“双控”以来最好水平。水果种植10.5万亩,产量2.2万吨,产值7710万元,居全市第一。以鸵鸟标准化养殖为示范的特禽养殖及良畜饲养加速发展,实现畜牧业产值2.1亿元。较好地承办了全市林改工作会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特色农业区“六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种大树杨梅1476亩,稀植移栽2528亩。顺利完成品世公司饮料生产线改造,年生产能力从3000吨提高到了5000吨。东元特色农业示范园改造成效明显。特色农产品流通企业、养生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河东杨梅产业示范村等三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钛产业基地建设扎实推进。工业集聚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建成北营片日供水8000立方米自来水处理厂和35千伏变电站。龙腾钛业、云铜富民薪冶等一批企业入驻园区。年产值1亿元的昆明鼎承机械有限公司建成投产。财兴盛集团年产3万吨锐钛型钛白粉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近期将试车生产。云南隆源钛业正抓紧建设。大互通钛白粉、宏宇硫酸、世翔饲料添加剂等一批工业技改和新上项目全面完成。以钛产业为主导的工业集聚区实现工业总产值8.1亿元,税收2386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19.2%。全年引进外来投资项目7个,到位资金4.1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3%。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965万元,是计划数的两倍。  养生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在2006年成功举办富民首届杨梅节的基础上,又组织举办了富民2007年杨梅采摘系列活动。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积极实施螳螂川沿线和单位绿化、美化工程。认真组织开展“七彩云南”保护行动。申报创建东村生态乡。养生房地产开发扎实推进,明熙小镇、经典墅、艺水芳乡养生小镇顺利实施。养生旅游业不断发展,龙纳河生态谷、小水井苗族风情村、万佛山旅游风景区建设初具规模,显现成效。农家乐集聚式发展成效突出,编辑了《富民养生特色食谱》,组织农家乐餐饮服务培训和厨艺大赛。初步形成了以度假山庄为龙头的休闲度假旅游,以特色林果为载体的农业观光旅游和以农家乐为平台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经市旅游局与昆明日报评选,明熙苑度假山庄、凯枫农家乐、小水井苗族风情村、永定镇分别被评为市民最喜爱的十佳旅游度假胜地、十佳农家乐、十佳乡村旅游点和文化旅游特色村镇称号。“田园城市、养生富民”的县域知名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认真落实惠民政策,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群众自筹”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基础上,兑现粮食直补、能繁母猪补助等各种补贴549万元。评比表彰了10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十大农业状元。农村信息化试点、农信通、“数字乡村”工程顺利通过省市验收,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建成县、乡及73个村委会442个自然村的网站(页)。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1419万元,在9个试点村发展特色林果2700余亩,完成道路硬化16公里,人畜饮水工程5件,建设沼气池765口、活动场所4522平方米,村庄绿化1.35万平方米。2007年新确定的14个试点村规划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完成沼气池建设634口,村庄绿化和道路硬化等工程加速推进。  (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  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西环路行政小区稳步推进。罗免乡、永定镇、检察院办公楼建成投入使用。人武部、工商局、移动公司办公楼等一批项目正在积极推进。继“四街一路”、永定街北延长线等民心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城北片区灯光亮化工程完工,道路改造工程动工建设。交通建设完成投资9400万元,新增路基改造和道路硬化147公里,10条建制村公路硬化基本完成,东散公路实现全程贯通,鸡赤公路赤就至款庄油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落实了武昆高速公路富民段土地占补平衡,建设指挥部入驻富民。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72件,新增灌溉面积7120亩,改善灌溉面积1.8万亩,建成高稳产田2500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平方公里。兴贡水库大坝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建成集雨小水窖1715个,蓄水池145个,东村集镇人饮安全项目完工,累计解决了1016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两年所列32个重点建设项目,已完工13个、在建13个、筹建6个。  (四)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  投资106万元,实施科技示范项目11个。完成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2所。建立贫困学生救助机制,累计补助资金238.36万元,受益学生15422人次。加强文化体育工作,成功举办了富民县第六届文艺汇演。组团参加昆明市第三届运动会和第五届老年农民运动会,取得了较好成绩。小水井苗族农民合唱团参加全国首届社会主义新农村合唱大会获得一等奖。加强文物保护,成功修复赤就东山学舍。圆满完成了17个乡村文化室建设。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创建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新建、改造有线电视线路293公里,惠及群众16800余人。解决了8个自然村46户184人的无电人口通电问题,全县自然村通电率达100%。新增就业岗位930个,实现再就业235人。3288人和5747人分别参加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人口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实施,参保652人,占应参保人数的14.9%。  (五)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  认真开展“文明县城”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实施文明交通、文明机关、文明社区、环境优美和广告文明五项工程,创建市级文明小城镇和文明社区各1个、文明单位16个、文明村5个。创县级文明单位16个、文明村8个、文明社区1个。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重大决策广泛征求工商联、群团组织及社会各界意见。重视社会矛盾调处,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巩固省级“平安县”和“无毒县”创建成果。加大政法投入,提高了经费保障,改善政法部门办公条件,完成了看守所、检察院两房建设和法院办公楼改造等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城市报警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县城安装摄像探头50个。加强消防安全,组建义务消防队15支。  (六)政府自身建设展现新亮点  按照构建学习型政府、法制政府和诚信政府的要求,创新工作机制,组建县政府目标管理督查办公室,建立部门、乡镇目标管理机制。加强政务督查、政务公开和行政效能监察,“阳光政务”试点工作扎实有效。认真组织建设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国有资产和土地的拍卖工作。坚持“一岗双责”,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大审计、监察工作力度,深入开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重点工程项目、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坚持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和为民执政的理念,全力兑现承诺,办好实事,妥善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当年所列10件实事已办结7件,另外3件正在办理之中。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要把富民的改革发展和各项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从富民的实际出发,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思路;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用创新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必须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高行政执行力。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取得的经验难能可贵。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智慧,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扶持北部县区发展政策的支持,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的支持,得益于历届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与广大投资者、省市属单位和社会各届人士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富民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实现富民强县、又好又快发展进程中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县域经济穷、小、弱的状况未得到根本转变,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招商引资招大招优难度较大;县城建设欠帐大,一些重点建设项目和重点工作推进还不够快;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有待加强。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对下届政府工作的建议
  未来五年,是富民缩小与其他县(市)区发展差距,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机遇期和关键期。昆明市正进入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时期,富民县作为昆明市的“第三板块”,处于提升农业、发展工业、建设城镇、开拓市场的转折期。当前,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省、市加大现代新昆明建设力度,昆明市实施扶持北部五县区加快发展政策,武昆高速公路即将启动建设,使我县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进一步凸现,为我们加快发展增添了后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全县发展思路清晰,县内上下团结干事,思想统一,人心思进,这是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动力和源泉。  今后五年,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农业特、工业兴、田园美、休憩乐”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围绕富民、强县两大目标,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加快工业发展、加快城镇建设、加大招商引资、推进生态文明六大举措,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攻坚“十一五”、冲刺“十二五”,努力把我县建成以“一区两基地”为支撑,以田园城市为载体的农业特色显著、工业基础扎实、城市风格独特、田园风光优美的新富民。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力争到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在2007年的基础上各翻一番,分别突破34亿元和2.95亿元。人均GDP超过2.3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7500元和5770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全市县域经济“三大发展板块”和“八大产业集群”布局,突出富民特色,发挥近郊优势,促进县域经济向差别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力推进工业化,形成以工业集聚区为载体,以钛产业为主导,以小水电、建筑建材、磷盐化工、造纸和食品深加工五项传统产业为支撑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围绕一年树形象、三年大变样、五年上台阶的目标,抓住省政府推进县城房地产开发,市委、市政府加大县城建设支持力度和我县被列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的机遇,全力推进以县城、乡镇集镇和中心村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加快县城城市化、乡镇集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坚持改革开放,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民营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内培外引、内外联动,全面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按照“七个新”和“九有”目标,实施“抓六两”工程,努力实现“三化”化“三农”、“三化”服务“三农”、“三化”带“三农”,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节约优先、环保优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生态与发展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突出抓好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健全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大教育、卫生改革力度,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三、2008年工作建议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十一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2008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20.4亿元,较2007年增长20%(现价);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0:48:32;财政总收入17725万元,增长2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过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增长30%;万元GDP能耗下降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4280元,增长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扎实推进特色农业区建设  继续实施“七个新”工程,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整合支农资金,完善投入机制,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完家小村、小水井等第一批9个试点村建设,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发挥样板和示范作用。精心组织好第二批14个试点村建设的规划和项目实施。深入开展新一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行政村通村公路、村内道路硬化和“一池三改”等具体工作,美化村庄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引导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突出“五抓”,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坚持抓大户上规模增效益、抓特色建基地创品牌、抓服务建体系搭平台、抓龙头促工贸建主体、抓典型带全面出精品,构建特色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稳定粮烟生产的基础上,倾力打造特色鲜明、效益突出的杨梅、葡萄、板栗、核桃、蔬菜等农产品基地。年内扩种大树杨梅6000亩、优质核桃1万亩。推进款庄多宜甲养殖小区建设,抓好生猪生产,扩大鸵鸟、绿壳蛋鸡等特色养殖规模,做大做强特色养殖业。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理念,继续扶持品世、海宇等4个龙头企业和4个种养殖大户。加强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工作,扩大绿色、生态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抓好养生农产品集散市场建设,为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构建良好平台。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和协会组织,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确保3000户以上的农户加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三个明显高于”的政策要求,多渠道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计划投资3331万元,建设水利工程56件。加快兴贡水库建设步伐,确保今年雨季大坝主体工程安全渡汛。做好龙闸坝、宗家田、花箐、罗免四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积极实施小流域、渠系配套治理。新建集雨型小水窖1455个,改善灌溉面积5000亩,解决好1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设步伐,重点抓好款庄至赤就40公里油路改造、13条66公里行政村路面硬化工程,新建散旦乡村客运站。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工程,推进农村信息化,通过信息化带动市场化、产业化。  (二)以工业集聚区为载体,扎实推进钛产业基地建设  推进工业集聚区建设,提升项目承载能力、配套服务能力和集聚带动能力。因地制宜调整工业布局,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重点抓好北营片区兴贡水库供水管道、火梨板大桥、麦o箐支干道、北营35千伏变电站二期等10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抓住六个市级工业集聚区升格提档的机遇,争取把富民县工业集聚区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用市场化的手段,完善和推进工业地产开发,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金融资金、企业资金、社会资金投向工业领域,确保完成1.5平方公里的区内土地整理及“五通一平”任务。  抓好钛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集群。支持大互通公司增强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确保龙腾钛业年产3万吨钛白粉项目年内投产,隆源钛业年产5万吨钛白粉项目尽快建成,泽昌钛业钛白粉项目启动建设。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尽快组建富钛开发有限公司。按照生产需要、指令开采、计划供应、保护生产、鼓励节约、禁止浪费的要求,进一步整合钛资源,切实加强管护,确保钛资源向优势企业配置、集中,坚决杜绝钛精矿和半成品向外销售。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科技含量,开发科技更高端、效益更明显的高附加值钛产品。  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抓好小水电、建筑建材、造纸、食品加工、磷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支持企业进行技改,淘汰落后工艺,依靠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全力协调,搞好服务,积极争取省、市支持,使云南国资水泥富民日产2000吨的项目尽快复工建设。坚持“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方针,按照“民投民有、民办民营、民富民强、民乐民享”的要求,落实好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放开、放活、放心、放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建立企业家形成机制和激励机制,着力培养一支具有创业精神、战略眼光、现代理念、创新意识的现代企业家队伍。  (三)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进养生基地建设  依托特色农业和现有景区资源,发挥昆明半小时经济圈效应,加快养生基地建设性详规编制,加强养生文化研究,推进养生项目建设,使富民成为昆明近郊最具吸引力的休闲养生胜地。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突出人文特色和饮食文化,着力改善农家乐的软硬条件,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促进民俗化、集聚式、规模化发展。推行同桌自助餐,以文明、卫生、节约的消费理念和餐饮方式倡导新的生活时尚。进一步抓好龙纳河生态谷,万佛山、九峰山、伽峰山风景区,小水井苗族风情村等景点景区建设。积极开发彩玉石、鸵鸟蛋雕和青铜工艺、优质特色农副产品等旅游商品,支持每个乡镇每年开发1―2个特色产品,使富民的乡村旅游更具品味和魅力。力争实现接待游客84万人次、营业收入8000万元的目标。全力抓好生态建设。按照“田园城市,养生富民”的主题要求,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通过两年的努力,使县城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6%,绿地率提高到31%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7.5平方米。全面开展“一面两片四点五带”绿化工作,围绕整个县城平面,在永定、大营两个城镇规划区内,重点抓好三村大桥、昆禄公路大营环岛、西环路丁家营出口、县城农行环岛四个点和县城面山、昆禄公路沿线、螳螂川沿岸、大营小河及县城周边面山五带的绿化。对布局不合理、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石塘、小石灰窑、磨粉及打砖场要坚决依法关闭,恢复生态。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完善单位包干造林制度,深入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管好天然林、放活人工商品林,实施天保工程人工造林1000亩、森林管护86.2万亩,封山育林5000亩。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整治村容村貌为重点,切实加大县城坝区49个村庄的绿化、美化力度,努力做到见空栽树、见土植绿,村村透绿。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因地制宜地处理和治理分散的生活污染源。按照“组保洁、村收集、乡运转、县处理”的模式对生活垃圾认真进行分类处理。启动实施“乡村清洁工程”,要求每个乡镇建设1-2个生态示范村。  强化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加强对钛矿、彩玉石等优势矿产资源的管理和保护,规范资源开采,保护生态环境。全面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对污染源及新建、改扩建企业排放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175.6吨和1153吨以内。  (四)以县城建设为重点,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抓住全市实施县城建设和小城镇开发五年提升工程的机遇,全力推进城乡建设。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规划,力争不留空白。在完成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个片区建设性详细规划,确保每个项目都按规划实施,坚决避免盲目建设。  按照建设施工“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的要求,抓好市政项目建设。加快实施螳螂川城区段滨河道路、养生文化广场、农贸市场整合改造、垃圾处理场、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继续推进西环路行政小区建设,抓好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工商局、移动公司办公楼建设。改造环城南路、永定街、黎阳路等城市主干道。继续抓好旧城道路建设和灯光亮化。完善路网布局,做好县城环山公路建设规划。支持武昆高速公路建设。积极协调,适时开通昆(明)―富(民)城市公交。做好县城客运站搬迁筹备有关工作。  按照“精心、精细、精品”的要求,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积极探索城市管理社会化、市场化、规范化的长效机制。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认真落实“门前三包”和门内达标责任制,清除街头小广告、清理沿街修理厂、垃圾场,取缔违规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加强道路养护和卫生保洁工作。健全县、乡(镇)、村三级联动机制,调动乡镇、村委会、社区积极性,动员全民参与,营造公众监督、共建共管的城管氛围。  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功能定位,抓好款庄和罗免两个中心集镇以及7个乡镇14个中心村的规划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搞好集贸市场改造的规划和建设。加强土地的储备、开发、经营,整顿规范土地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建设和管理城镇,广泛吸引各种资金参与城镇建设。  (五)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严格招商引资“四制”服务承诺,继续实行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和乡(镇)领导推进责任制、项目联合审批制、项目手续委托代办制、项目全程跟踪服务制,狠抓资金的到位和项目的落实,促使洽谈项目早落实、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进一步健全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各级干部积极服务、主动服务,引资金、上项目,确保完成引进外资600万美元、内资10亿元的招商引资任务。加强招商队伍建设,选派一批肯学习、懂经济、善交往、事业心强的同志,组建招商专业队伍,派驻先进发达地区,实行专业化、全天候、拉网式、驻点式招商。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大力推进环境招商、规划招商、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企业招商、以地招商、以商招商和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实行进企检查准入、收费执行下限等制度,对重点企业实行挂牌保护。营创良好的投资环境,全方位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完善项目储备,整合项目资源,全力推出一批优势招商项目。更加重视对外交流与协作,加强与石屏、宁洱等友好县的工作交流。  (六)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坚持把财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培植税源、开辟财源、增加收入、服务发展上。完善税源控管机制,强化征管,加大清理欠税和税务稽查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增强财政调控能力。加强土地收益金等非税收入征管,促进财政增收。强化支出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从严控制“人、车、会”等一般性支出,严肃财经纪律,勤俭办事。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的同时,集中财力投向广大干部群众关注的基础性重大项目。完善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绩效评价、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制度,统筹平衡预算内外资金,细化预算编制,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执行效率。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盘活国有资产,规范产权交易,实现财政资金良性循环。充分发挥县国投公司的融投资作用,管好、用好市级北部县区扶持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金整合、协调和调度,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水平。强化对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资金的监督。进一步做好县乡债务清理化解工作。  (七)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社会和谐进步  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优先快速发展。巩固义务教育,鼓励社会办学,发展民办教育。积极争取市级支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成立富民县职教中心。实施“两后双百”工程。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创新。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大卫生事业改革力度,放开放活医疗市场,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卫分开、医防分开、医药分开,加强县乡医疗机构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水平。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更高水平上,更加广泛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深化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基本医疗水平,确保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920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40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在96%以上。实施“三就三百”工程,对失地农民100%提供大病就医帮助,对其子女100%提供义务教育帮助,对适龄劳动力100%提供就业培训和就业、创业帮助。深入实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进一步做好“奖优免补”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重视发展文化事业,全力推进40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好21个村级文化室,做好第三次全县文物普查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繁荣城乡文体事业。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守住“五有”底线,认真解决群众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统筹抓好人事、气象、民族、宗教、外事、档案、国防双拥、优抚安置和老龄、残疾人等工作。加强民政救灾,扶贫济困工作,搞好与安宁市的对口扶持联系。  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围绕文明县城创建和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坚持依法治县方略,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营造和谐有序的法制环境。提高无毒县、平安县巩固水平。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重视安全生产,完善应急机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责任和措施,根治隐患,确保安全。  (八)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执行力  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一是以提高素质为目的,建设学习型政府。突出学习和调研,健全、落实工作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化县情认识,把中央、省、市的战略部署与我县的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适应改革开放、组织经济建设的能力。扫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障碍,清除一切影响发展的制度瓶颈,多一份闯劲、少一份顾虑,允许失误、宽容失败,坚决反对怕失误、怕负责而丧失发展机遇、影响发展速度的不良现象。二是以为民办事为平台,建设诚信政府。牢固树立说了算、定了干、干了成的诚信理念,重实践、讲实话、做实事、求实效。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加大催办督办力度,在切实提高解决率上下功夫。三是以规范制度为载体,建设法治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施“阳光政务”。按照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收费最少、标准最低的要求,精简和规范审批事项,再造审批流程,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实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真正做到进入无条件、审批无阻力、程序无障碍、结果无否决。建立完善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坚持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人民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加强与人大、政协的沟通联系,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专题调研、视察和议政成果,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四是以狠抓落实为重点,建设绩效政府。按照“构建市场载体、培育市场主体、推进社会发展”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真正做到高效率、快节奏、无条件、无障碍、无阻力地落实,召之即来,来之能办,办之能成。大力推行“五办”作风,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条件暂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实行“一线工作法”,置身一线,靠前指挥。要求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完善目标管理和考核机制,加大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工作力度。建立最严格的的限时办结制度,最严肃的服务承诺制度,最严厉的行政问责制度。积极推行电子政务,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五是以廉政建设为重点,建设责任政府。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完善政府采购、项目招投标等制度。严格公开拍卖制度,规范国有资产产权交易。强化审计监督,推进经济责任审计。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建设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健全评议考核等制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六是以转变职能为重点,建设服务型政府。进一步增强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意识,强化行政为民的理念,完善和落实部门接待日制度,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坚决克服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加强协调与配合,更好地为基层、为群众服务。  坚持以民为本,为民办事的思想,办好10件实事:一是组织好400人以上的失业人员、被征地居民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二是继续实施建制村通村公路建设工程;三是新建或改建21个村文化室;四是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农家店20家;五是加强以罗免、款庄为重点的乡镇集镇建设;六是实施大营九年一贯制学校和罗免民族中学标准化建设;七是改造县城老农贸市场;八是继续解决好1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九是建设养生文化广场;十是继续落实好计划生育“奖优免补”和中小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为开创富民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富民县永定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