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盐源烤烟报废车补贴多久到账什么时候到账?

月凉山好人榜----凉山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A09版:新闻
&&&&标题目录
月凉山好人榜
  〉〉〉阿什子沙  身残志坚书写精彩人生  阿什子沙,普格人,现在普格县西洛农贸市场开办移动营业厅,从事移动通讯服务。  阿什子沙出生在普格县洛乌乡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6个多月时身患一场大病致左脚终身残疾。“我想到只有识到字才能做点事情,所以想尽一切办法自学。”阿什子沙说。辍学在家后,他把兄妹学过的书本,以不同的科目分类整理,收集成自己的“图书室”。九十年代初期,左邻右舍省吃俭用买来的收录机,不过三年五载就坏掉,便当废品丢弃,阿什子沙看在眼里却痛在心里,他开始“胆大”地研究和尝试起维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天一夜的反复对照、检查和修理,失声已久的收音机奇迹般地“开口”了,乡亲们提着“哑机”陆续前来登门,他热情地为大家提供免费维修服务。  上天关闭一道门的同时,也打开另一扇窗。阿什子沙的技术得到不断提高,他在农贸市场租赁一间土坯房,用木炭在门口写上“收录机维修店”的简单字样,便开启了“创业”的漫漫人生路。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缩短人们与世界的距离。2004年以来,大山深处掀起务工潮,人们纷纷外出务工,用座机、手机保持着联系,但遇到欠费时没地方交,有急事不能马上联络。于是,阿什子沙放弃了电器维修,开办了西洛片区首家移动便民缴费网点。  开办移动便民缴费网点后,阿什子沙拄着拐杖积极跑业务增用户,目前,3个孩子都还在学校读书,子沙最大的希望就是他们努力学习,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彝家新一代。  〉〉〉文龙琼  用真情暖一方热土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而且要干好。这是文龙琼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她对宁南县披砂镇大花地村人民的一份承诺。  2003年9月,文龙琼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她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不管天晴下雨全靠两只脚走家串户。通过深入交流,她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了解了村民的困难和需求。在她的努力下,7.5公里长的全村4个组的入户路和田间路全部变成了水泥路,还改造了全村110余户群众的沼气池卫生厕所,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路通了,文龙琼开始带领群众致富,首先,她把目光瞄准了6215桑园套种模式。然而,大花地村一直有个硬伤:严重缺水,农业灌溉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水源点。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文龙琼听说县农机局准备申报省里的太阳能提灌站试点工程。文龙琼马上跑到县农机局,死缠硬磨后项目批准在大花地村建设,当年8月,这座投资50多万元的全省首座日抽水210立方米的太阳能提灌站顺利运行。  有了水,文龙琼开始实施她的规划:全村实施6215桑田套种马铃薯战略,配套建设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工程。  很快,村里又修建起了2个500立方米蓄水池,2000米的三面光沟渠、1500米的硬化生产便道和深入到每个田块的节水喷灌系统。  然后,文龙琼带头组建养蚕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集幼蚕自动共育和大蚕饲养为一体的规模化养蚕示范点。现在的大花地村拥有四个全省第一:第一座太阳能提灌站、第一家工厂化养蚕大棚、第一台自动小蚕共育设备、第一个高效节水农业冬季马铃薯示范点。  〉〉〉马海木呷  用真心关爱贫困孩子  马海木呷,喜德县人,现为《凉山日报》驻喜德记者站记者,主要工作负责喜德县县刊《喜德拉达》杂志的文图编辑工作。  2005年7月毕业后,从小在农村贫困地区长大的马海木呷来到了喜德县红莫镇高寒山区特火村,一个只有一个教师和一间教室的村小里任教一年。在这一年中,在亲眼目睹了一些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困难,他深入体会到山区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生活的艰难,为他后来对贫困孩子的帮扶种下了种子。后来,在调至其他的工作岗位后,他在做好自己的宣传报道工作的同时,还利用网络媒体和自己的朋友圈子渠道进行了募捐、一对一资助的活动,为喜德县一些贫困乡村、贫困家庭和贫困孩子(孤儿)带来更多的希望。  自2012年开始,马海木呷对乡村学校里一些贫困孩子和孤儿摸底了解,然后利用网络媒体进行联系资助。为了准确把握贫困孩子(孤儿)的家庭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扶贫资助工作,他有时候亲自上山了解贫困家庭,或者到学校了解贫困学生和孤儿的学习生活状况,深入调查,摸清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然后利用网络媒体联系爱心人士对贫困孩子(孤儿)进行一对一地资助。到目前,马海木呷一共联系资助了50个贫困孩子(孤儿),资助资金达到每学期25000元,每学年五万元。每到开学期间,这些贫困孩子(孤儿)的资助人便会准时地汇款资助,为一些贫困家庭和孤儿孩子们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张玉兰  “固”守苗乡“增”情谊  张玉兰,助理医师,现为木里县固增乡卫生院院长。  张玉兰在固增乡已经扎根了25个年头,当年明目皓齿的豆蔻少女,如今已是两鬓斑白。她和她的同事承担着固增乡3200多人的健康。&  张玉兰最初为人们所熟知,是因为娴熟的接生技艺。  有一次,在卫生院待产的产妇一天内有4人发生阵痛。既要帮孕妇接生,同时也不能丢下跋山涉水前来看病开药的山民,卫生院人手原本不多,一时间大家都慌乱起来。但是,在她的带领下,大家紧张忙碌了一天,4个鲜活的小生命在他们的帮助下顺利诞生。  卫生院每天看似只有20多个病人,但是由于山高路远,病人常常要走很久才能赶到固增乡。为了方便当地老百姓看病,张玉兰他们每天24小时,每周7天坚持在岗位上,同时不定期到每个村巡诊,为村民上门送医送药。  固增乡卫生院的病房和病床因为数量有限,在卫生院改建完成前,她请卫生院周边的老乡借用民房设置临时的“家庭病房”。“张院长说不传染就不传染,谁还没有个头疼脑热的时候,能帮就帮一下。”村民们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有机会调入县城的时候她选择了放弃。这些年,条件艰苦,环境简陋,但25年来她从未放弃。  〉〉〉张永贵  一人一学校  张永贵,1966年出生,现任盐源县洼里乡小学校长。自1986年9月参加工作,开始在洼里乡兰坝教学点工作达十多年,于2000年9月调到洼里乡小学,并担任校长职务。29年来,他为了山区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用一颗赤诚之心,在最边远而平凡的土地上,播下了知识的种子,撒下了爱的雨露。  在教学点十多年的日子里,一人一个学校,既是学校的负责人,又是教学人员。虽然学生少,但是班级不同,只能采用复式教学,一个人包揽两个班的语文、数学、音乐等科目的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张永贵说:“工作上的劳累和辛苦是可以克服的,但是有些家庭贫困的孩子,交不起书本费而辍学或干脆不上学就让人揪心了!”对于那些喜欢读书而家庭困难的孩子,他就主动资助让其能读上书。功课学完之余他就让孩子们在自己家里玩,自己的家就是孩子们的家,那些路途远的学生就在自己家里吃住。由于教学点没有收入,所以十多年来教学点的校舍、课桌等基本的维修维护工作都是他自己亲手完成。  洼里乡境内,道路崎岖,从2008年起,锦屏电站蓄水以后,洼里乡内唯一的一座大桥被淹没,居住在学校对岸的四个村的学生160多人,只有乘船渡江才能上学,而江上所有的船都是“三无”船只,船费也极高。为了保证这些学生的往返安全,他积极筹集资金,亲自组织教师接送学生,每到周末休息,他们就带着学生有序的乘船到安全的地点,分别交付给家长。八年来,在雅砻江上接送学生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也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他甘守三尺讲台,乐于奉献,心系教育,将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洒向雅砻江边的村村寨寨,洒向锦屏山下的家家户户……    〉〉〉林天兰  六旬老人·残疾哥哥·百岁母亲  今年67岁,家住西昌市石塔街的林天兰,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西昌市民,没有退休工资和其它收入来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平凡普通的老人却把中华优秀传统——孝文化,诠释得淋淋尽致。  林天兰,就如她自己的名字一样,用自己瘦弱的肩膀为年老的母亲和从小患小儿麻痹的哥哥支撑起一片蓝天,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她的坚强、坚韧和坚守时刻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位人。  1950年,林天兰两岁这年父亲去世,九岁的哥哥林天勇又因小儿麻痹瘫痪不起,40多岁的母亲宋定华为了幼小的女儿和残疾的儿子不受委屈,一家三口相依为命。懂事的林天兰从小就帮妈妈照顾瘫痪不起的哥哥,尽自己的能力帮家里减轻负担。  长大后,林天兰有幸嫁给了一个好丈夫,她丈夫把母亲宋定华和林天勇当成自己的妈妈和哥哥,帮林天兰分担了一大部分负担,并在他工作的地方给林天兰找到了一份做杂活的工作,一家人的生活也比以前更好了些。  2006年,因为土坯房子很久没有修建而垮塌。林天兰和丈夫一起想方设法凑钱新建了房子,搬进了新房。就在林天兰的生活刚刚有所好转时,2008年林天兰的丈夫却患癌症病逝了。一家的顶梁柱倒下了,全家人的希望也破灭了,死者已逝,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生活,林天兰再次擦干眼泪,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坚强的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现在,林天兰除了悉心照顾母亲和哥哥之外,还坚持每天午后带母亲“逛街”、“运动”,而所谓的带母亲“逛街”、“运动”,其实是林天兰每一步都扶着,过马路时还特别从背后抱着过,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但林天兰轻松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杨培秀  “最美家庭”之“最美”农妇  杨培秀是德昌县麻栗镇点马村一组的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41岁的她稍显苍老,她文化不高,但却十分地耐心、细致、勤劳。家里一共五口人,这样的家庭本没有什么特别,但奇怪的是村里人对她们一家人的幸福氛围都交口称赞。  杨培秀和爱人结婚时家庭条件比较艰苦,因丈夫家在农村,为了生活经常在地里劳作。近几年丈夫当选为村支书,为了全村工作经常早出晚归给群众做工作,很少有时间料理家务事,孩子又小,家里的老人身体也不好,杨培秀没有一句抱怨,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牵手相伴几个春夏秋冬,夫妻俩相濡以沫、风雨同舟,一同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也从没因生活琐事红过脸、吵过嘴。前几年刚开始种植烤烟大家都不敢尝试,是杨培秀家第一个接收烟苗、精心培育,带领乡亲们致富增收。&  杨培秀的公婆,前几年都得病在医院治疗。看着自己成为了儿子女婿的负担,老人说要主动放弃治疗,但是杨培秀流着眼泪说:“不要担心,我们就是卖房卖地、不吃不喝也要给你治病。”在病房里她为婆婆端茶送水、热菜热饭,每天都帮她擦身子、喂药。  杨培秀与孩子无话不谈,和他平等的互动,力图以良好的道德标准和文明的语言举止去影响他,孩子在村里也是出了名的懂礼貌。就这样,她培养出俩个优秀的儿女,大女儿在读大学,小儿子去当兵。她用血脉相连的亲情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全家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赵艾德  用爱心回报社会  1999年,因工受伤致残提前从普威林业局退休的赵艾德,怀揣每月500元工资,带着妻儿来到德昌县城贷款开办起“爱佳超市”。经商之初,赵艾德就给自己立下“诚实守信”的规矩。在他的严格管理下,超市不断发展壮大,信誉也不断升级,赵艾德不仅赢得广大顾客信赖,也树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  “爱佳超市”的食品有严格的保质要求,到保质期没有卖完的货全部下架。对供货商,他每月20日,雷打不动地结清货款。2007年8月,赵艾德修建通乡公路,2008年由于柴油和原材料涨价,赵艾德亏本100多万元,但他贷款照样付清农民工工资。  赵艾德热心慈善事业,积极捐助贫困学生、帮扶贫困家庭,坚持每年资助多名困难学生上学,10余年来,累计捐资捐物20多万元。2006年,听说德昌中学高2008级有六名品学皆优的农村学生,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书费、学杂费、面临辍学的消息后,赵艾德主动和德昌中学联系,表示愿意资助这六名学生完成3年高中学业,赵艾德说到做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说起这些善举,赵艾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人应该怀有一颗善良的心,能够尽自己一点微薄力量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的确,赵艾德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图名、不图利,尽量帮助自己认为应该帮助的人,继续在感恩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因为施善助人的举动,赵艾德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8月被表彰为第二届四川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和感动凉山2011年度十大人物。  〉〉〉何相付  87岁老翁义务扫村道31年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雷波县锦城镇城东村就有这样一位87岁高龄的老人何相付,义务扫村道31年,默默无闻地为当地群众做好事。据统计,何相付每年要扫444.94公里,三十一年共计扫了13792.98公里,相当于围绕着中国边界扫了三分之二以上的距离。  1984年,56岁的何相付,从县政府招待所退休。勤劳惯了的他,总是闲不下来,有天,他走在蒿芝巷的几条巷道闲逛时发现几条巷道都很脏,垃圾遍地都是,甚至还有猪粪和小孩子的大小便等。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长期义务打扫几条巷道,为乡里乡亲和过路人提供一个干净的过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对丈夫的想法表示支持,她告诉丈夫,“你这个人反正闲不住的,你去扫吧!”就妻子这句话,何相付这一扫就是31年。  此后,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是刮风下雨或者下雪,每天在蒿芝巷的几条巷道随处都会留下他的身影。  家住城北村的唐南英称,何相付老人从法院上来的几条巷道打扫不说,还打扫公路和扫通往看守所的路,有的人不注重卫生,把垃圾到处扔,他又用手去捧来放好。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太阳晒得火辣辣的他就戴着草帽扫地,下雨、下雪天他就穿着雨衣扫地,我们看到都不好意思了。他这种人在现在难找一个,他是雷波的无名英雄,当今的活雷锋。  采访中,老人称不要报道他,他只是为大家作了点好事,没有什么可报道的。
Copyright @ 2007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凉山日报社站内搜索:
太平镇:全力抓好2015年烤烟收购准备工作
作者:丁作丽
编辑:樊丽芳来源:太平镇时间:凉山州2015年气候公报
  一、基本气候概况
  2015年,全州平均气温15.6℃,较常年偏高0.8℃,创历史同期最高值。全州四季平均气温中春季偏高1.5℃,秋季偏高1.0℃,冬、夏两季正常,秋季气温创历史同期最高值;全年和四季降水总量及日照时数正常,时空分布略有差异。
  1、 气温
  2015年,全州平均气温15.4℃,大部地区在12.0~19.0℃之间。其中宁南19.6℃为全州最高,布拖11.1℃为全州最低。除盐源、会东、宁南接近常年外,其余地区偏高0.6~1.3℃(见图1)。2015年,年平均气温普格、德昌、昭觉、喜德、越西、甘洛、美姑创历史同期最高值,冕宁与历史同期最高值齐平,雷波创历史同期次高值; 春季气温甘洛创历史同期最高值,木里、喜德、雷波创历史同期次高值,金阳与历史同期次高值齐平;秋季气温昭觉、越西、甘洛、美姑创历史同期最高值,普格、雷波与历史最高值齐平,金阳创历史同期第三高值。
  全州各月平均气温中,除4、9、12月正常,7、8月偏低,3、6、11月异常偏高外,其余各月偏高(见表1)。其中,全州3月、6月、11月平均气温创历史同期最高值;1月气温,雷波与历史同期最高值齐平,甘洛创历史同期次高值,美姑与历史次高值齐平;3月气温,西昌、木里、盐源、德昌、会理、会东、普格、布拖、喜德、冕宁创历史同期最高值,美姑与历史同期最高值持平,金阳、昭觉、越西、雷波创历史同期次高值;6月气温,宁南、会东、会理、德昌、盐源、木里创历史同期最高值,金阳、西昌创历史同期次高值;7月气温,昭觉、布拖、宁南、会东创历史最低值,盐源、会东与历史同期最低值齐平,普格创历史同期次低值;8月气温,宁南创历史同期第三低值;9月气温,会理、木里创历史同期第三高值;10月气温,雷波、甘洛与历史同期最高值齐平,金阳创历史同期第三高值;11月气温,美姑、甘洛、越西、喜德、昭觉、布拖、普格、宁南创历史同期最高值,雷波、金阳创历史同期次高值,西昌与历史同期次高值齐平。
表1 2015年凉山州各月平均气温(℃)
距平(℃)
  2、降水
  凉山州2015年平均降水量1044.6毫米,较常年偏多4%,属正常值,各县年降水量接近常年(见图3)。2015年,春季降水量会理为历史同期次少值;夏季降水量甘洛为历史同期最多值,昭觉为历史同期次多值,德昌、宁南为历史同期第三多值。
  2015年各月降水量中,6月偏少约3成,2月、11月特别偏少约8成~1倍;8月、9月偏多约2~5成,1月、4月、12月特别偏多约7成~1.8倍,其余月份正常。其中,全州1月平均降水量创历史同期最多值,11月平均降水量创历史同期最少值;1月降水量,金阳、布拖、会理创历史同期最多值,德昌、宁南为历史同期次多值,盐源、美姑为历史同期第三多值;3月降水量,会东创历史同期最多值,普格、德昌为历史同期次多值;6月降水量,普格创历史同期最少值;8月降水量,会东创历史同期最多值,普格创历史同期次多值;11月降水量,冕宁、昭觉、美姑、金阳、普格、喜德、西昌创历史同期最少值;12月降水量,布拖创历史同期最多值。
表2 2015年凉山州各月平均降水量(毫米)
  3、日照
  2015年凉山州平均日照时数为2027.6 小时,较常年偏多3%,属正常值。其中,州西部、中部、南部及布拖小时,雷波901.8小时,其余地区小时(见图4)。2015年,各县日照时数接近常年。
  2015年全州各月日照时数中,8、9、12月偏少约2~4成,3、10、11月偏多约2~4成,其余月份接近常年。2月日照,会理为历史同期次少值;3月日照,美姑、宁南为历史同期最多值;9月日照,冕宁、雷波为历史同期最少值;雷波12月日照,为历史同期最少值。
表3 2015年凉山州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小时)
  二、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1、干旱
  季节性冬干 2月开始,州内各地降水稀少,特别是州中部、西部、南部地区基本无降水,致使旱地土墒迅速下降。西昌站气象资料显示,西昌旱地耕作层0~20厘米土壤湿度平均值在43%左右,旱情凸显,不利于未适时浇灌的小春作物正常生长。经评估,2015年冬干强度轻于常年,为偏轻年份。
  春旱 3月26日~4月21日,州内10县(市)出现了20天以上降水不足10毫米的少雨时段,其中德昌、会理、宁南连续27天降水量不足10毫米,为全州春旱最重的地区。据州民政局统计,各地无明显旱灾损失。经综合评估,2015年春旱强度轻于常年,为偏轻年份。
  2、强降温及低温天气
  低温冰冻 受冷空气活动的持续影响,布拖在1月9~12日、18~19日,昭觉在1月30~31日分别出现了连续2~4天,美姑、昭觉、布拖分别在12月15~19日、24~25日、29~30日出现了2~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低温冰冻天气,对当地交通运输和电力设施的维护产生了不利影响。
  强降温 受冷空气影响,州内分别于1月5~10日、17~19日、29~31日,2月3~5日、28日,3月3日、18~20日,4月5~7日、18~20日、22~23日,12月12~16日出现强降温天气过程。其中对全州影响较大的过程有:
  ①1月5~10日,全州自北向南,大部地区气温相继持续下降了6~15℃,9~11日州内大部地区出现了一次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盐源、布拖、会理、会东、普格、宁南过程降水量达10.8~26.5毫米,其中10日盐源降了暴雪、布拖降了大雪。海拔较高地区的降雪天气,对道路交通造成了较大影响,尤其是木里、盐源、昭觉、布拖等地境内的公路路段,因降雪、道路结冰造成公路交通受阻,部分路段实施交通管制,1000余辆车辆在冰雪路上受阻停留,于 11日凌晨恢复交通。
  ②1月17~19日,州内大部地区气温普遍下降了4~6℃,其中18日德昌、普格、宁南、会理、金阳降了中雨,高寒山区普降中到大雪,18日布拖降了大雪,昭觉、美姑降了中雪,多地高海拔路段公路积雪结冰,西昌至普格、宁南的大箐梁子、S307省道盐源小高山路段实施了交通管制。
  ③1月29~31日,州内大部地区气温下降了6~9℃,雷波、越西、布拖、金阳、普格、宁南、会东降了小雨。
  ④2月3~5日,州内大部地区气温下降了3~5℃,其中西昌、美姑、昭觉、布拖降温达6.1~10.4℃,东部地区降了小雨。
  ⑤3月3日喜德、昭觉、布拖日平均气温下降了8.3~13.1℃,州内其余地区气温下降了约3~6℃。
  ⑥3月18~20日,布拖、昭觉日平均气温下降了9.2~9.6℃,州内其余地区气温下降了4~7℃。
  ⑦4月5~7日,甘洛、喜德、雷波、美姑、昭觉、布拖、金阳日平均气温下降了9.8~12.2℃,州内其余地区气温下降约了5~7℃。
  ⑧4月18~20日,会东、西昌、普格、宁南、冕宁、喜德、美姑、金阳、布拖、昭觉十县(市)日平均气温下降了8.1~13.3℃,州内其余地区气温下降了约5~7℃。
  ⑨4月22~23日,西昌、德昌、盐源日平均气温下降了8.0~8.4℃,州内其余大部地区气温下降了5~7℃。
  ⑩12月12~16日,州内大部地区气温持续下降6~10℃,大部地区在14~16日降了小雨或小雪,昭觉、布拖降了中到大雪,宁南16日降了中雨。
  春播低温 4月7~12日,雷波、越西、美姑、昭觉、布拖出现了连续3~6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低温天气,对当地春播春种不利。
  3、雨季开始期
  4月中旬开始,州内雨日增多,普格及州东部的布拖、昭觉、雷波、美姑于20~22日先后进入雨季,其余地区分别于5月7~11日、20~21日,6月5日~9日、18~21日相继进入雨季。与常年开始期相比木里、会理、会东、金阳、冕宁、越西、甘洛正常,西昌、喜德、美姑、普格、布拖、昭觉、雷波普格偏早16~34天,州内其余地区偏晚16~21天。
  4、暴雨、洪涝
  2015年,共出现暴雨24站次(大暴雨1站次),较常年同期偏少11%。全州最大日降水量125.3毫米,6月24日出现在越西县。暴雨8月最多,共出现10站次。6月21日宁南、25日木里,8月8日会东、9日会理、15日普格、17日金阳,9月9日冕宁、喜德日降水量超过60毫米,达到洪涝标准;6月24日越西日降水超过100毫米,8月17~19日会东三天累计降水量超过150毫米,达到严重洪涝标准。主要灾情如下:
  ①6月23日20时~24日08时,越西县普降大暴雨,局地强降水导致县境内西山、越城、河东、大花等14个乡镇人不同程度受灾,同时造成1人死亡1人失踪。烤烟及粮经作物共受灾491.8公顷,绝收84.3公顷,烟房倒塌3间;死亡畜禽397头(只),畜圈损毁20间,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1200万元。民房倒塌74户122间,严重损毁57户89间;道路损毁共计113.3公里,塌方4处1670立方米;便桥冲毁2座;通信mp_5线路受损3200米;水利设施饮水管道受损2.8千米,饮水池受损1口,沟渠、河堤受损共18.1千米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越西二中、越城镇白马小学等5所学校、2个卫生院、中铁八局成昆复线项目部、县供电公司等7户企业受损,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此次强降水天气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688.23万元。
  ②6月23日20时~24日08时,冕宁县彝海乡、大桥镇、拖乌乡出现局地强降水天气,造成3个乡镇1400人受灾,紧急转移201人。农作物受灾97公顷,绝收29公顷;倒塌房屋61间20户,严重损坏房屋219间,桥梁、水利设施及乡村公路不同程度受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38.35万元。
  ③7月8~9日,西昌市出现强降雨,共5个乡镇336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474公顷,因灾减产粮食200吨,水产养殖损失10吨,农业经济损失730.74万元;损坏堤防1处0.7千米、护岸4处、水闸1座、灌溉设施18处,水利设施经济损失141.52万元。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897.26万元。
  ④ 7月8~9日,木里县发生局地强降水,造成7个乡镇1100人受灾,房屋倒塌170间,农作物受灾面积32公顷,农业经济损失46.5万元;公路中断2条,交通运输业损失43万元;损坏灌溉设施7处、水电站3座,水利设施经济损失46.0万元;灾害共造成经济损失182.4万元。
  ⑤7月14日晚~15日晨,布拖县龙潭镇降雨量86.3毫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993.8公顷,经济林木受损9980株;房屋倒塌14间,受损26间;冲走牲畜家禽共计84只(头);公路损毁2处4.505千米,桥梁损毁2座;水泥砖损毁50000匹、砖板800匹,施工机械、工地及办公楼损毁,电杆冲断1根,车辆冲走1辆;冲毁引水管道3处1.6千米,冲毁水渠1条,引水池损坏1个。
  ⑥7月14日晚~15日晨,金阳县基觉乡降雨量94.0毫米,暴雨洪涝造成县境内基觉乡、南瓦乡等乡镇农作物受灾904.8公顷,损毁经济林木3122株。
  ⑦8月17~18日,州内出现了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4个县城降了暴雨,11个县城降了大雨。强降水导致西昌、木里、美姑、金阳4县(市)出现洪涝灾害,共30个乡镇9382人受灾,倒塌房屋110间,安全转移26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82公顷,成灾515.34公顷,绝收300公顷,粮食减产500吨;经济林木损毁602株;死亡大牲畜10头;公路中断16条,冲毁通村公路6千米;7座木桥被冲毁,损坏堤防9处0.1千米,损坏灌溉设施7处,15户村民的微型发电机被冲毁;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57.56万元。
  ⑧9月9日16时56分,布拖县消防大队接到报警,称特木里镇片区短时强降水导致河水急速上涨,居民被困家中。接警后,消防大队立即出动1车6人前往现场救援。消防队员共疏散群众26户80余人,抢救群众财产价值3万余元,有效减少了灾害损失。
  5、高温
  6月1~3日、23~24日、27~29日,州内西昌、德昌、宁南、会东、金阳、甘洛等地出现了1~3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
  6、地质灾害
  ①5月7日晚19时,雷波县出现半小时左右的强降雨伴冰雹和阵性大风。导致马颈子中心乡联拉村口的碉楼沟(平时为干沟)发生山洪、泥石流,泥石流裹挟约3000立方米的泥土、石块,其中巨石最大的约120吨,造成沟口附近9人受伤,2人失踪,6人遇难,7幢楼房被冲毁,电网线路多处倒杆、断线、停电,桥涵被堵塞,街道铺满淤泥。此次由强降水引发的山洪、泥石流,伴随冰雹、大风等灾害,导致锦城、永盛、马颈子等12个乡镇、8300多户、30500多人受灾,农作物受灾940公顷,经济林木受灾528.67公顷,房屋受损673户2020间,经济损失达8680万元。
  ②6月21日,盐源县境内突发强降水天气,致使盐塘、大草等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盐塘乡郑家田村因局地暴雨诱发泥石流约1.7万立方米,34户57间房屋受损;25户104间房屋成危房;12户27间房屋倒塌;31户商户44间商铺被淹。经核实,此次灾害共造成全县3个乡镇842户4211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3180亩,大牲畜死亡430头,房屋倒塌43间,公路中断8条次,供电线路中断1条次,通讯中断2条次,直接经济总损失达1194万元。
  ③6月23日傍晚~24日凌晨,甘洛县玉田镇、嘎日乡突降暴雨并引发泥石流。据初步统计,共造成20户105人受灾,严重损毁8户,一般损坏12户,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5人;道路损毁10千米,经济损失600万元;基本农田损毁10公顷,农业损失20万元;家庭财产损失185万元;公益设施损失45万元。
  ④9月9日,冕宁境内的出现暴雨天气。9日凌晨4时许,泸沽镇梳妆台大桥(先锋乡境内)桥头山体突然滑坡,约2000立方米砂石堆积在桥头公路,中断交通。当地党委、政府带领公安、交通、公路、国土等部门人员星夜兼程赶赴现场,第一时间投入抢险人员500多人次,车辆100多台次进行抢险救灾,在短时间内恢复了交通。
  ⑤9月19日晚,西昌境内出现了局部暴雨天气,西昌太和镇转山村境内,因局地暴雨引发山洪和泥石流灾害。140余亩农田进水,部分农田被洪水和泥沙淹没,造成绝收。因疏散及时,无造成人员伤亡。
  7、冰雹大风
  ①5月10日西昌市裕隆乡、马道镇、白马乡等5个乡镇出现冰雹、大风天气,降雹时间约为晚上21时20分至21时30分,持续时间约10分钟,冰雹大小比豌豆稍大,冰雹、大风灾害造成4866人受灾,农作物受灾332公顷、绝收62公顷,受灾作物主要为玉米以及葡萄等蔬菜水果,经济损失210.63万元。
  ②7月26日下午18时左右,普格县洛乌乡突然遭受冰雹灾害,全乡3个村近40公顷烤烟、玉米、荞麦、燕麦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据初步统计,冰雹造成洛乌乡100多户农民受灾,经济损失达300万元左右。
  ③7月27日15时30分~16时,盐源县遭受冰雹袭击,造成县境内梅雨、干海、盐井、下海等乡镇不同程度受灾,人受灾,烤烟、水稻、果蔬等农作物受灾50387亩,经济损失达4500万元。
  ④8月1日晚,宁南县六铁乡发生局部大风、冰雹灾害,80户农户受灾,农作物受灾87.8公顷,绝收54.2公顷,共造成经济损失600余万元。
  ⑤8月1日20时左右,会理县城区发生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天气,县境内果园乡、城关镇、老街、内东等乡镇21771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1441公顷,民房倒塌1户2间、损毁114户304间,直接经济损失达2448余万元。
  ⑥8月2日傍晚前后,会理县小黑箐、果园乡发生冰雹灾害,1485人不同程度受灾,农作物受灾41.6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余元。
  ⑦8月2日15~17时,喜德县米市镇、依洛乡遭受短时强降水、冰雹袭击,造成依洛乡政府及附近民房进水,共527户1931人受灾,农作物绝收146.6公顷,重灾170.7公顷,经济林木倒伏2750多株,牲畜死亡98头(只),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44万余元。
  ⑧8月10~11日,木里县克尔乡、麦日乡出现局地强降水、冰雹灾害,157户435人受灾,损坏房屋9户35间,倒塌5间,农作物受灾43公顷,成灾20公顷,绝收11公顷,损坏鱼池2个,公路中断2千米,经济损失共51万元。
  8、森林火灾 月,州内大部地区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先后发生了近20起森林火灾,灾情较重的如下:
  3月12日14时28分冕宁县健美乡顺城村石官山后发生森林火灾,火场位于雅砻江流域海拔4100米高山峡谷区,经两架K-32飞机及地面扑火队联合协作,3月19日上午10点,明火被扑灭,火场过火面积约为56.7公顷,受害森林面积约5.3公顷。
  4月4日下午,木里县博窝乡发生森林火灾,4月8日明火全部被扑灭,过火面积15公顷,起火原因初步估计为雷击。
  5月11日木里县博窝乡发生森林火灾,到14日上午9时,明火已全部扑灭,林相为云南松、灌木林,火场过火面积3公顷。
  9、连阴雨
  6月17~25日,州东部、北部地区均出现了连续3~9天日照不足2小时的连续阴雨天气,不利于大春作物稳健生长。
  9月8~22日,除木里、盐源、布拖外,我州其余地区分别出现了5天以上的连阴雨,普格、冕宁、雷波长达12~15天,长时间持续的阴雨寡日照天气对大春作物的成熟、收获和晚秋作物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节能补贴3000多久到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