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观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理论分析大专生面对考本还是工作的选择问题

24小时咨询电话
400-668-2155
当前位置: >
纯干货:2016考研微观经济学考研复习
跨考教育(粉丝18.7万)
  一、 微观经典教材简评
  1.高鸿业《(微观部分)》
  据统计,全国共有257所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将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列为参考书目。
  就该书而言,以下几个问题需予以注意:
  (1)第六版教材于2014年7月出版,预期一些高校依然会将第五版教材(甚至第四版)列为2016年参考书目。复习过程中,适当了解第六版教材变动地方(主要是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有针对性的复习。
  (2)对于跨专业学生,以及专业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即使所报未将该书列为参考书目,参考书目为中级微观教材,如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建议在第一轮复习时将该书作为重要参考书目。
  (3)该书的难度为中级偏初级,而名校要求达到的层次为中级,甚至有些名校要求难度为中级偏高级,因此复习时,特别是第二轮复习时,应该参考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如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或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
  (4)对于各章后面的“结束语”,要点归纳部分一定要看,有些部分甚至容易出考题。但是,对于批判性的语句不需要看。
  2.尹伯成《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
  据统计,全国共有15所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将尹伯成主编的《微观经济学简明教程》列为参考书目。
  就该书而言,以下几个问题需予以注意:
  (1)该书有几个版本,如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7/8版),各版本差异不大,建议考生选用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
  (2)该书框架体系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非常相似,考生可结合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配套视频复习备考。
  (3)强烈推荐考生购买:尹伯成《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指南(微观经济学)》(第8版),部分高校就出自于本书。本书包括很多单项选择题,可供考卷中包括单项选择题的考生复习使用。
  3.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据统计,全国共有19所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将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列为参考书目。
  就该书而言,以下几个问题需予以注意:
  (1)该教材的难度为中级,难度略高于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框架体系非常像)。
  (2)该教材的“复习题”和“练习题”非常经典,部分高校如历年考研真题部分考题就为教材课后习题原题。
  (3)“815经济学综合”微观指定教材为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和平狄克《微观经济学》,重点是掌握平狄克《微观经济学》。
  4.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据统计,全国共有22所高校(包括科研机构)相关专业将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列为参考书目。
  就该书而言,以下几个问题需予以注意:
  (1)考虑到该书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考生基础不很扎实或跨专业,建议看该书之前,先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或者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再做重点阅读。
  (2)考虑到该书的经典性,如果所报院校为名校,即使目标院校可能未将该书列为考研参考书目,强烈推荐后期复习时参考该书,以提高专业水平。
  (3)《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八版)教材于2011年2月出版,相对于第七版教材变动很少(增添了一些前沿问题),所以看第七版教材也可以。
  (4)建议报考人大“802经济学综合”的考生,微观复习过程中,看完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先看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再看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效果好。
  (5)该书将大部分数学推导作为附录,建议予以掌握,特别是常用的数学推导方法。
  5.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
  报考国内名校(如、、、),建议多看看尼科尔森《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这本难度为中级偏高级的经典微观经济学教材。
  就该书而言,以下几个问题需予以注意:
  (1)该书有难度,需要考生有较强的经济学和数理功底,因此适合考生后期复习使用。
  (2)人大“802经济学综合”近几年考研真题中部分考题就为本书课后习题原题,考生一定要多加重视本书及课后习题,掌握每道考题。
  (3)南京大学“919经济学原理”考试科目将该书列为参考教材。本书不是重要参考教材,考生掌握书中例题及课后习题即可。
  6.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
  该书是国内最优秀的中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之一。就该书而言,以下几个问题需予以注意:
  (1)考虑到该书难度,建议先看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或者在看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的同时阅读该书,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2)该书最大的优点是书后附有大量习题,很适宜学习训练,部分高校甚至将本书课后习题原题(或简单改编)作为考研真题。
  二、微观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
  1.掌握框架结构
  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书本框架结构,以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后期复习时,重点从框架结构的角度来复习备考。
  2.多画图,学会用文字分析和解释图形
  利用图形来分析某个经济学原理、解释某个经济现象,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方向,也是经济学专业的一个趋势。例如:
  ●画图题
  复习建议:
  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对图形予以重视,对于核心图形,一定要熟练掌握,最好是自己在纸上画几遍,脑海中有一个很清晰的图形印象。另外,除了会画图,还要学会用文字分析和解释图形。这项工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考生平时加强训练,通过做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3.提升数理水平
  近几年,众多高校(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加大了计算题的比重和难度,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数理水平。
  (1)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高数,高数学好了,学习中级甚至中级偏高级微观经济学就容易多了。
  (2)对于书中涉及到的数理分析,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能够独立推导。
  (3)平时多加练习计算题,掌握解题思路以及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4.重视课后习题
  虽然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难度高于课后习题,但是通过作答课后习题,有助于考生更好地理解考试知识点以及养成良好的解题思路。从各高校历年研究生考研真题可以看出,有些高校考研真题来自或改编自相关教材课后习题,甚至指定考研参考书目的课后习题。建议考生第一轮复习时,重点放在课后习题作答上。
  ●假设政府要提高农民收入。对社会来说,价格支持或限耕方案比直接发钱给农民的成本大吗,为什么?(用图说明)[806宏微观经济学研]
  5.认真研究分析历年考研真题
  通过查看各高校考研真题,发现有些重要知识点经常被重复考到。所以,建议大家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分析历年考研真题,其中包括其他水平相当院校的历年考研真题。建议考生第二轮复习时,重点放在各高校历年考研真题作答上。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生产者通常会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801经济学(含、西方经济学)2008研;812西方经济学2010研;803西方经济学2011研;853经济学原理(含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2012研]
  ●试分析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形的原因。[801经济学2011研;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2011研;823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2013研;939西方经济学2014研]
  6.不拘泥于一本教材,遵循“由简入难”的方法
  三、经济学考研专业课复习阶段指导
  从之前成功辅导经验来看,经济学专业课复习一般采用:基础阶段(年后-6月底)、强化阶段(7月初-10月底)、冲刺阶段(11月初-考研)。
  1.基础阶段(年后-6月底)
  复习重点:认真参照所报院校指定教材进行复习备考,把重点放在教材知识点理解和课后习题作答上。如果所报院校指定教材为中级甚至中级偏高级,在基础阶段,建议先看初级教材,如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
  2.强化阶段(7月初-10月底)
  复习重点:报考名校的学员,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看所报院校指定的中级甚至中级偏高级教材,并做配套的考题(包括课后习题),提升水平;报考一般院校的学员(考题简单),完成基础阶段未完成的工作,并将之前的问题(知识点理解、课后习题答案疑问)予以解决。
  3.冲刺阶段(11月初-考研)
  复习重点:多做题(主要是考研真题,包括所报院校考研真题和兄弟院校考研真题等),通过做题更好掌握知识要点和答题技巧;多看复习笔记,复习笔记罗列了复习重点内容;关注经济热点问题,并予以归纳总结。
  文章来源:跨考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
手机做题 随时随地 知识点练习 真题演练
随时随地考研
考研从未如此简单
跨考手机网,考研资讯、考研资料这里都有,精彩在手中
腾讯微信:kkkaoyan
400-668-2155
周一至周日 8:00-18:00斑竹大人高抬贵手,多容两日,造福广大考友,给考友送上的一丝清凉    【北大考周刊工作室】  经济组、管理组、法学组、资料组、秘书组、    
北大院系考周刊  《北大考周刊——经济中心系列》 每周一、五出刊
经济组编辑  《北大考周刊——光华管院系列》 每周一、五出刊
管理组编辑  《北大考周刊——经济学院系列》 每周一、五出刊
经济组编辑  《北大考周刊——法学院系列》
每周一、五出刊
法学组编辑    
国内相关考试(报考各大院校的注意拉!)  《MBA考周刊》——
每周一、五出刊
管理组编辑  《法学院系考周刊》——
每周一、五出刊
法学组编辑  《法硕考周刊》
每周一、五出刊
法学组编辑  《经济学考周刊》——
每周一、五出刊
经济组编辑  《管理学考周刊》——
每周一、五出刊
管理组编辑  《新闻传播考周刊》
每周一、五出刊    1、 以上十种电子刊物现在均已开始出版。索取本期或订阅:
邮件主题栏请注明“订阅***系列(或者光华系列、法学院系列、MBA考周刊……)”  每周一、五将发送至您的邮箱  2、为配合考试,特将2003年(下)出刊周期调整为03年8月——04年1月底考试结束。  每周两期,6个月计划出刊50余期(包括报考特刊等)  《考周刊》将陪伴我们的考友度过同苦同乐的半年,风雨同舟,阳光总在风雨后……    3、在《考周刊》上,让我们一起分享与考试相关的一切信息:  资料、讲义、试卷、答案、高分经验谈、教授评语、  包括:平新乔教授的微观十八讲答案,施建淮副教授的宏观试题答案。  北大经济学双学位期中期末试题。  经济中心历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周惠中习题答案、十八讲笔记、全球视角笔记、现代观点笔记  生活咨讯:住宿床位、校内生活动态、新东方、图书资料、讲座培训、  串讲班(录音整理在考周刊刊载)  每周两次惊喜,一刊在手、一切尽知。再也不要到处找网吧查信息了。一切尽在考周刊,信息发布的平台,复习迎考的好帮手  您需要什么,请告诉我,您有什么困难、疑难,请……,剩下的全在考周刊。     4、提醒:下面的是新一期《考周刊》,等我贴到网上时,我发现里面的01年微观试卷、01微答案中的大量图表没有了,也许是BBS不支持图表,留下很多遗憾。需要完整版(彩色原刊)请来信    样刊:北大考周刊——经济中心系列  2003年(下)第1期
03年8月4日
每周一、五出刊   (注:03年8月——04年1月底考试结束为一出刊周期,计50余期)
办:北大考周刊工作室  编
务:考周刊工作室经济组  主
副主编:晓明
秘书:哓海  联
系:考周刊工作室邮件
(100871为北大邮编)    【考周刊工作室】  民意统计:本周刊拟在9月开学后连载平新乔教授《微观十八讲》参考答案,愿意连载的同学请来信 如果大家确实需要,将安排连载。  如果您希望看到其他资料连载,请告诉我们,如果您有好的资料愿意在让更多考友共享,请联系我们。订阅:,邮件主题栏请注明“订阅经济中心系列”      【本周聚焦】  ﹡林毅夫:国资委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国企的政策性负担  ﹡宋国青:SARS过后经济恢复远超预期    【本期目录】  【考坛传真】考研调剂信息
04年MBA北大招生新变化
经济中心04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的说明
  【教育视点】经济中心研究生项目简介
  【试题宝典】经济中心01年微观试题  【答案宝典】经济中心01年微观参考答案   【中心动态】经济中心留学同学招待会
2002年毕业生去向
北大国际MBA和孙子兵法研究会研讨企业应急管理
中国经济中心同学会成立了!   【经验宝典】《经济中心学习三年点滴经验》    【燕园内外】  ﹡北大改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兴起新一轮大讨论。  ﹡北京酷暑天气持续数日,给进入复习紧张阶段的考友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生活咨讯】  ﹡北京新东方学校暑期讲座:(以下两讲为免费讲座,考周刊提醒:应提前到达现场才有座位)  如何复习考研英语与数学 汪海涛(北京新东方副校长)、   周 雷(国内考试部主任)、费允杰(国内部MBA联考项目主管)  8月12日 晚上19:00--21:30
新东方第4、5教室   MBA数学和逻辑学习方法 费允杰(国内考试部MBA联考项目主管)、范培华    8月9日 晚上19:00--21:30 新东方第一教区301室  考周刊提示:新东方第4、5教室——在中关村北二条北侧(新东方4—8教)   第一教学区——中关村北二街东侧(水清木华园)    ﹡北大校内食堂暑假有学五、艺园、农园、康博思快餐、面食馆开放。  ﹡出入校门需出示北大证件或由北大同学接入    【中心快讯】  【中国经济研究经济中心举行全体教师会】   -26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经济中心在怀柔雁栖湖举行全体教师会议。会议对去年工作进行了总结、就经济中心双学位、研究生、十周年庆祝活动计划、经济中心长期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年一度的经济中心教师会旨在回顾过去工作,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及方向性建议,同时增加经济中心的凝聚力,促进经济中心进一步的发展。  ﹡北大国际MBA毕业生王卫东被评为2003最佳分析师  【考坛传真】  【考研调剂信息】
  2003年报考经济中心硕士考试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调剂到北大软件学院(收费),  详情请查询:767168,联系人:罗润    【2004年MBA北京大学招生规则新变化】
  1。报考条件
  2004年: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者(日前获得毕业证书);大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者(前获得毕业证书);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者(日前获得学位证书);
大专学历考生,须具有国家英语四级证书,并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不限学科专业;
  2003年: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三年或三年以上工作经历者(日前获得毕业证书);大专毕业后有五年或五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前获得毕业证书);有研究生毕业学历或已获得硕士学位后有两年或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日前获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2。招生名额
  2004年:
  共计320名。其中国际班60人,全日制班140人,在职班120人。(新增60名)
  2003年:共计260名,其中国际班60人、全日制班130人、在职班70人。   3。有关笔试与大纲新变化一致。数学满分90,语文满分60。  4。面试时考生背景
  2004年:第一学位毕业学校,就职单位的声望,职位的高低,工作业绩等。
  2003年:第一学位学校、工龄、工作经历、职位等。  5。录取
  2004年:光华管理学院,将努力帮助达到教育部复试分数线及相关要求、但由于名额所限未能被光华管理学院录取的考生,联系第二志愿院校。  2003年:我校将努力帮助达到教育部初取分数线、而由于名额所限未能录取的考生联系第二志愿单位。   6。学习方式
  2004年:新增了全日制MBA、国际MBA住宿及其费用自理。   综上所分析:
  2004年北京大学对大专生报考增加了条件要求。对考生的背景注重了原工作单位的情况。
  好消息:2004年北京大学扩招60名。       【经济中心关于0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说明】
  1、博士生招生专业及方向请参考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www./
研究生院/博士招生。  2、考试科目(工商管理专业除外)为三门:英语(北大命题)、数学(经济中心命题)、经济学原理(经济中心命题)。工商管理专业考试科目为三门:英语(北大命题)、数学(经济中心命题)、组织学理论(经济中心命题)。  3、微观经济学参考书:  
(1) 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 H.范里安,《微观经济学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宏观经济学参考书:  
(1)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第一版,商务印书馆,1999年;
第二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 (2)杰弗里.萨克斯和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格里高利.曼昆, 《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高等数学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以及基本的计量经济学知识,工商管理专业的高等数学不含常微分方程和计量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理论包括中高级微观经济学、中高级宏观经济学,组织学理论参考书为:A. Decision making: alternatives to rational choice models, edited by Mary Zey, Sage publications 1992  
B. Organization theory: from Chester Barard to the present and
beyond, edited by Oliver Williams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5、录取根据笔试和面试成绩,要求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能够清楚、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组织能力。本科成绩优良,研究生入学成绩出众,有学术成果者优先录取。  6、
录取名额参照北大研究生院网页。  7、2003年报考人数为69人,录取12人。  邮政地址: 10087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经济中心   经济中心网址:http://www.
    【教育视点】  ﹡经济中心研究生项目简介  经济中心199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已招5届。在读博士研究生19人,硕士研究生81人。  历年报名情况:  年
度 99 2000  博士(报名人数/录取人数) 21/9 35/4 48/9   硕士(报名人数/录取人数) 70/16 150/23 220/29 210/33    一、博士项目:  
1、经济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8人,6个研究方向:  
中国近代经济史
周其仁  
西方经济学
易纲、宋国青  
政治经济学
工商管理 企业管理 梁能    
2、经济经济中心博士生入学需参加北京大学统一招生考试,考试科目为三门,英语(含笔试和听力)(由北京大学统一命题)、高等数学(经济中心命题)和经济学原理(经济中心命题),考生各门科目在达到经济中心录取分数线之后,还需参加经济中心统一组织的面试,合格后方可录取。从2000年开始,经济中心计划招收硕博连读生,同时隔年对外招生。  
3、在读博士状况:  
99级  数量
8  专业背景
理科类 1人
2   其它文科
    二、硕士项目:  
1、经济中心现设6个研究方向:  
政治经济学
农业经济学  
城市与环境经济  
中国近代经济史  
西方经济史  
西方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工业组织理论  
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经济计量学  
国际经济学  
国际证券市场    
2、经济经济中心硕士生入学需参加全国统一招生考试,考试科目为五门,英语、政治(文)、数学(三)、微观经济学及其应用和宏观经济学及其应用(后两门由经济中心命题),考生各门科目在达到经济中心录取分数线之后,还需参加经济中心统一组织的面试,合格后方可录取。  
3、在读硕士生状况:   96级 97级 98级 99级 00级  人数 10人 16人 23人 24人 33人  专业背景 理科类 2人 5人 4 8 9   工科类 2人 2人 4 1    经济类 6人 6人 12 14 16   其它文科
3人 3 1 8    【试题宝典】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200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微观)  一. (10分)一退休老人有一份固定收入,他现在需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之间选择一城市去居住.假设他只按消费的效果来选择,不考虑地理,气候与文化因素.他的效用函数是 ,   已知北京的物价是   上海的物价是   广州的物价是 ,   (这里,P的上标表示城市,P的下标表示商品).已知   问:他会选择哪个城市去居住?  二. (10分)我们在一些研究成果中发现这样的回归方程   这里 是商品I在时间t时的消费量   是在时间t时商品1的价格   是在时间t时商品2的价格   是在时间t时的收入   都是被估计参数.请问该回归方程可以作为一个需求函数吗?为什么?若你认为这错了,请把他改成正确的.  三. (10分)一家企业可用两个车间生产同一种产品y. 在第一车间生产 (产量)的平均成本为 ,
在第二车间生产 (产量)的平均成本为 ,. 总经理认为第二车间的平均成本高于第一车间的平均成本,他决定关掉第二车间,只用第一车间进行生产.他的决策对吗?为什么?  四. (10分)已知企业的成本函数是 .当市场价格为20时,该企业生产5单元产品.  (1) 这时,企业的生产者剩余是多少?  (2) 在上问中,如果企业必须缴纳一次性的环境税50,它的生产者剩余减少多少?  五. (共10分)设某企业的市场需求成为p=13-x (设p为价格,x为产量),只有一个垄断者,生产成本函数为x+6.25.又设新进入者的成本函数与此相同.  问: (1) 该垄断者的垄断利润是多少?(2分)  
(2) 现有某外企想进入,原垄断者为抑制潜在的进入者进入,想让进入者的利润为零.原垄断者应把自己的产量定为多少才能时新进入者的利润为零?(4分)  
(3) 原垄断者在第2问中选择的产量决策能吓推进入者吗?为什么?(2分)  
(4) 从长远看,新进入者与原垄断者的产量,价格与利润会多少?(2分)  六. (10分)设一个行业中有N家企业,每一家企业的成本函数都相同,即为 市场需求为 证明当N→∞时古诺博弈会趋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七. (10分)某人将其收入全用于X与Y两种消费品的购买上.当 , 时,它的购买量为X=5,Y=10.现在 , .请问:价格变化后,该消费者的生活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  八. (共10分)设一个团队(共有I个成员)的生产函数为 这里 分别表示团队成员1,2,3,…, I的努力水平, 设 表示成员i可以从x中可以分享的数额.称下式 为预算平衡规则.又设个人努力成本为 ,且每个成员都是风险中立的.  请问: 什么是该团队个人行为之间的纳什均衡? (5分)  请证明: 在上述条件下不存在关于团队中个人努力的纳什均衡. (5分)  九. (10分)设某企业市场上工资率是均匀分布于1000元与2000元之间.你目前的工资率是1500元.若你要找新工作,每一次面试会使你花费50元.你认为在就业市场再找一次新工作核算吗?为什么?  十. (10分)偏远小镇上,独一公司是唯一的雇主.该公司对劳动力的需求为W=12 - 2L,其中W是工作率.劳动供应函数为W=2L.  (1) 独一公司作为垄断买方,它的边际劳动成本是多少?  (2) 独一公司将雇用多少工人?工资率是多少?  (3) 如果当地的工低工资率是7元,独一公司将雇用多少工人?工资率是多少?  (4) 假设劳动市场不是买方垄断而是完全竞争,(2), (3)两问题的答案又是如何?  附加题(10分)(此题为了测试考生是否具有运用实变函数的基础知识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  设利润函数 是存在的,请证明: 利润函数对于p连续(这里,p是价格向量).  (附加题分数不计总分,但在录取时作为参考).    【答案宝典】    经济中心2001年微观参考答案  一
解:老人的目标函数为:      其中m是老人的固定收入。  可得老人的总效用由 决定,  
   他在北京的效用为:     在上海的效用为:   
  在广州的效用为:
  由于   
  故他可能会选择去北京或上海,但不会选择去广州。  二 解:该回归方程无法作为一个需求函数。  显然,对于需求函数
同倍增加,x是不会改变的,但原回归方程显然无法满足这个条件。  正确的形式可为:     三:解:总经理的决策不合理,原因如下:  1,要比较市场价格与 之间的大小,如果车间的平均成本小于市场价格,则该车间不该被关闭。  2 不能以平均成本的大小来决定是否关闭车间,而应以边际成本的大小来决策。应该比较两车间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之间的大小,分别生产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量,关闭那个利润较小的车间。  3 比较生产潜力,若第二车间增产后的边际成本递减迅速,可能第二车间使用了某种高科技产品,初期投资稍大,但可是批量生产成为可能,因此市场潜力很大,如果第一车间使用的是旧技术,不能大规模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增产之后将极大的增加生产成本,真正应该关闭的反而是第一车间。  四 解:(1)企业的生产者剩余为     (2)由于缴纳的是一次性税,应打入固定成本,不改变MC,所以生产者剩余不变。  五:解 (1)垄断者的边际收益为:   边际成本为:   故垄断者生产
x=6  利润为:π=29.25  (2)这是一个 Stackelberg 模型,假设原垄断者生产
,进入者生产   对进入者来说:  
  要使进入者利润为零,有:     (3)如果垄断者在潜在的进入者进入之前将产量固定在10,并且产量变动是非常高成本的话,那么垄断者的威胁就是可置信的,但如果垄断者只是口头宣布将把产量定在10,则该威胁是不可置信的,因为一旦进入者以古诺竞争的方式进入,垄断者生产10将是非理性的。  (4) (4)
从长远看,新进入者和原垄断者之间将是古诺竞争的关系,长期的产量将分别是4,价格为5,利润分别为9.75。  六:解:对于其中某一家企业i ,在古诺博弈中,他的问题为:     由于所有 均相同,     市场价格为:
  显然,当 时,
这正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七 解:在新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很有可能上升,至少不会下降,因为在新的价格水平下,其购买原消费束的支出为:     满足其预算约束。  故消费者至少可以购买原消费束以使生活水平不下降。  八:(1)个人行为之间的纳什均衡为:在别人的努力水平给定的前提下,自己的努力水平使自己的获益最大最大。  (2)模型求个人努力水平。得出每个人达到自己的最优是不可能的。  九 解:找得新工作(设工资为 )后,通过选择后的最后工资为w :      期望工资为:     其中 为现工资。  可见,再找一次新工作是合算的。  十 解:        (1)边际劳动成本为:       【中心动态】  春华秋实 师生情长
  ——经济中心留学同学招待会
  4月22日晚,致福轩内又一次流灯溢彩。这是经济中心在为今年即将出国留学的全体同学举行招待会。林毅夫主任、海闻副主任,两任研究生项目主管平新乔教授、胡大源教授以及经济中心的十余位教员与近二十位已经获得国外大学全额奖学金的同学济济一堂,回顾历史,共话未来。  在今年十分严峻的申请形势下,经济中心的同学们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截至目前,20位申请出国的同学总共获得了美、加、新加坡和香港各所大学的45个offer,此外还有超过40个admission。在这中间,不仅有来自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顶尖经济学系的offer,也有来自西北大学凯洛商学院这样顶尖商学院的全奖,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说,经济中心今年的申请都可谓大获成功。  经济中心从建立之日起就已培养中国自己的优秀经济学家为己任,正如林毅夫老师所说,今天的成功是9年来经济中心全体教员和同学们辛勤努力的结果。9年来,CCER以其高水准的研究,扎实严格的训练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学术声誉,今天如此之多的国外大学愿意招收经济中心的学生,正是建立在对经济中心学术水准承认的基础之上。海闻老师风趣的说:“这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在招待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纵声谈笑。每位老师都把自己在国外学习的心得,自己的经验之谈以及人生感悟拿出来与同学分享。赵耀辉老师说,你们就像我们的孩子。老师们言语中的殷切之意告诉在场每一个同学,申请的成功只是走向最后成功的一个开始,不可以懈怠,每个人都还要更加的努力。  招待会上,同学们也向老师表达了内心最真诚的谢意。所有的人都承认,在经济中心学习的这段时间也许很紧张,也许有时候很累,但收获是巨大的。能够在经济中心学习生活,能够得到这么多优秀教员的悉心指导是同学们的幸运,他们表示决不辜负师长们的期望,不辜负经济中心的培养。  春风化雨,春华秋实,祝愿经济中心的全体师生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  附:经济中心offer一览表  University of Chicago 1 Harvard University 1  Yale University 2 Northwestern (Kellogg) 1  Univ. of Pennsylvania 1 Wisconsin-Madison 1  Univ. of Minnesota 4 Univ. of Michigan 2  UCLA(Statistics) 1 Cornell University 1  Brown University 2 Ohio State Univ. 4  Ohio State Univ.(Agri. Econ) 1 Penn State Univ. 4  Michigan State Univ. 1 Texas A&M Univ. 1  Iowa State Univ. 1 UC San Diego
1  UIUC 2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1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  University of Virginia 1 University of Iowa 1  Vanderbilt University 1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1  Emory University 1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1  Univ. of British Columbia 1 University of Toronto
1  U Hong Kong (B School) 1 National U Singapore 1
  另:经济中心还收到41个admission.      经济中心2002年毕业生去向(03年正在统计中)
  姓名 毕业去向 姓名 毕业去向  硕士毕业生        朱胜豪 科瑞投资集团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沈琪 北京银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  张懿 北京华都集团
色诺芬公司(自己创办)  王智勇 银建期货经纪公司
魏军锋 上海中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李志赟 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袁嘉 美国Ohio State University
中石化国际合作部  聂凌云 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
邓先虎 太平洋保险公司上海公司  陈庆庆 美国Cornell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关鹏 北京安邦咨询公司     博士毕业生    肖娟 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刘培林 国务院发展经济中心发展部  江赛春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
王召 国务院发展经济中心宏观部  陈晓秋 富国基金管理公司
章奇 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  韩莉 美国哈佛大学
李永军 北大政府管理学院  彭凯翔 经济经济中心读博
孙俊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      【北大国际MBA和孙子兵法研究会研讨企业应急管理】
由孙子兵法研究会和北大国际MBA联合主办的“企业应急管理内部高层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万众楼举行。作为一次小范围的高层次内部交流,孙子兵法研究专家以及企业家和北大国际MBA的校友学员一道,从企业管理层面讨论了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经验。研讨会由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洪兵和北大国际MBA中方院长胡大源教授共同主持。       胡大源教授首先以“北大国际MBA在SARS期间的应急管理”为题,从约米尼战役谈起,介绍了在整个SARS期间,北大国际MBA根据疫情发展并结合自身实际,所采取的一系列得力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及将课堂搬上游船的创举。提出掌握准确的信息、保持坦诚的态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是企业从容应对危机的关键所在。       沃尔沃(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吴瑜章做了题为“商战韬略”的演讲,介绍了将西方管理手段与孙子兵法相结合而设计的主动前瞻式推销术系统。他结合沃尔沃的成功商战实例,详细解读了在敌人最强的地方找到弱点并集中优势兵力,从而防患于未然的主动前瞻模式。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邢林带来了一本包含摩托罗拉专有资讯的危机管理红宝书,和与会者分享了更强调危机前准备工作的摩托罗拉应急管理系统。结合摩托罗拉在SARS过程中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收效,得出了平时准备对危机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矽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伟也带来了本公司在SARS期间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化危机为机遇的成功经验。他们根据市场突变适时调整营销战略、实时调整下一步的研发,不仅将SARS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也抓住商机实现了公司资源的重整。       来自上海亚洲电视艺术中心的路文华总裁则以“中国经济领域的第一场数字化战争”为题,根据个人对上海防非时期的观察和思考,分别以特写镜头栏目和全景式镜头栏目的方式,展现上海防非战线应急管理的画面,介绍上海企业应急管理的基本做法与经验。认为上海应急管理战略的成功,是在数字化、高技术层面上的成功,是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胜利。       最后,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洪兵做了题为“军事领域战略应急处置的基本做法和启示” 的演讲。他结合军事和经济领域的相通性,提出了应急管理的七大要点:做好充分的应急准备、建立灵活的整体应急基础、掌握足够的应急机动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想方设法避开风险、以攻为守积极应对以及把威胁的挑战转化为成功的机遇。       研讨会中,正在参加北大国际MBA“泰康人寿第二期高级经理特设培训“的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稽核总监李艳华女士做了即席发言,听众与演讲人也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良好的互动交流。
(冯亦斐)      【中国经济中心同学会成立了!】
  各位老师、同学、师兄、师姐、师弟、师妹,  大家好!  在林老师、海老师和经济中心其他各位老师的关心下,经济中心为毕业的学生在主页上开设了一个专门的栏目,提供了一个方便交流的平台,作为经济中心毕业的学生,我们非常感谢经济中心对大家一贯的关心和支持。  时日匆匆,转眼间四届同学都已经从经济中心毕业,大家或继续求学,或从事研究,或进入各行各业,遍布全国各地、海内海外,大家的空间距离拉远了,但是心中的同学之情却未减分毫。魂牵梦绕之间,常现往日同窗之景,诵读之声。于是在今年年底,在林老师和海老师的关心和促成下,在国内的同学发起了聚会。12月29日,数十位同学,还有我们数位尊敬的老师,在北大勺园齐聚一堂,济济一室,促膝长谈。时光仿佛倒流,又回到当年月色下的朗润园,我们围坐在师长身边,一起和唱;又回到灯色朦胧间的静园草坪,师生畅谈人生理想、家事国事;又回到挺拔的致福轩,台上台下悉心交流,切磋学问之道。这些场景历历在目,宛如昨日,又现当场。  聚会之间,林老师和海老师还为大家摄影,于是为这短暂和难得的聚会留下了永远的纪念。这些照片将放在网页上与大家分享。  为了促进毕业同学的交流,在经济中心的关心下,我们将建立一个经济中心毕业同学的长期联络的校友会。每一级毕业的同学将有一个联络人,经济中心将由刑老师作为联络人。由联络人组成的理事会将负责校友会日常的联络及活动。今后校友会将组织各位毕业同学不定期的聚会,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大家的充分交流。聚会以后,经过老师提名,各位同学认可,大家推选了五位同学作为校友会的理事,他们是阎伟(96)、李文胜(97)、丁琳(97)、李永军(98)和王智勇(99)。这些同学将努力为大家服务。  网页开通以后,我们将不断的更新各位校友的信息,请大家经常访问。同时我们感谢志义的辛勤工作和贡献!    如果大家有进一步的建议和想法,请与以上同学和刑老师联系。  同学录的网站也在紧张的制作之中,现在暂请大家访问http://forum./forum/中的CCER同学会版面进行简单的交流与沟通。    中国经济研究经济中心同学会
    【经验宝典】    《经济中心学习三年点滴经验》   去年秋天,我代表学术部给远在耶鲁深造的98级师兄白金辉发电子邮件,请他为经济中心的师弟师妹们写一点东西,指点迷津。白兄答应后,在忙碌的学习中挤出时间为我们撰写下面这篇《经济中心学习三年点滴经验》。此间他不断思考,反复修改,终于在2002新年之际完成。由于当时学期即将结束,我把这篇值得一读的妙文留到这学期开学才发布。白兄是一个在经济中心师生众口赞誉的优秀学生,倾听他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心得体会娓娓道来,是一种快乐。相信本文一定能对我们有所启发和帮助。文章将近1万4千字,与白兄的毕业论文相当,可见他为此贡献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最让我感动的是,寒假里回家,还收到了他的电子邮件,说想起文中的一个不妥之处,让我替他改过来。在此向白金辉师兄表示深深的感谢。  学术部 赵莹  经济中心学习三年点滴经验(一)  作者: 98级白金辉    在经济中心学习三年,回想起来,感受颇深,这里仅将个人经验与大家共享。为了大家阅读方便,这里按照时间顺序谈论一些个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对于多数问题,这里主要是分析不同人的心理,因此更多的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这样做的原因是选择的权利最终都在个人的手中,因此重要的是提供更多的信息供大家理性的思考,而不应是施加个人的主观的价值判断。需要强调的是,文章中不乏主观色彩,也包含一些可能产生误导之处。请自行判断,自由评论。    I.第一年  第一年处在很多选择的十字路口,因此值得多说几句。  1. 围城的故事——关于新生心理的调整  对于一年级的硕士生而言,在秋季课程开始的第一个月内,最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心理的波动。具体的表现是不断反思自己当初的选择,这时在各个宿舍里经常会出现对于“为什么要进入这个机构”,“为什么要读经济学”,或者是“为什么要进入研究生院学习”的集体讨论,在一些情况下还会演化成对现实的抱怨。在一些我看到的事例中,抱怨的声音甚至让人感到有一种“男入错行,女嫁错郎”的感觉。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可能最普遍的有五条。下面我逐条谈一下个人看法,这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主观色彩,仅仅代表个人理解。  第一个原因是通常的心理原因。一般而言,成功之后往往会出现对现状的不以为然,尽管这个成功(进入一个全国领先的大学与相对热门的专业)是在成功以前所梦寐以求的。尽管这个事实不符合“显示偏好原理”,但这种“围城”情绪也是人之常情,我们对此无可厚非。通常这种情况对心理的影响往往是暂时的,因此不会出现剧烈波动。  第二个原因是对学业的担忧。许多学生在大学期间有着一些值得骄傲的学习成绩,这是保持个人自信的一个重要渠道。但进入一个新的机构后,这种优势往往会丧失,这部分是由于评价标准的改变(例如从以记忆为主的“时间密集型”向着一些以理解为主的“思考密集型”学习方式的转变),部分是由于竞争的加强。这种现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学的新生中都会存在,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调整自己的心理,保持心态的平衡。经济学的一个优点是选择的广泛性,你可以选择做纯粹的数理技术研究而不需要理解现实经济,你也可以发展成为非技术性的经济学家(甚至是研究经济问题的社会学家或心理学家),当然也可以选择技术与现实结合的应用经济学家。其实每个人的背景差别很大(最显著的可能是数学背景),以及兴趣不同,因此只要努力分析原因,以及对自己的发展方向的正确定位,每个人都可能会取得很大的成功。因此不要被“必修课表现”这种标准所影响过多。  第三个原因是对必修课程(主要是对微观与宏观)内容的不满。这里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必修课程缺乏自由选择的色彩,以及必修课程的特点(内容抽象,作业繁重)。但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非常理论化的课程与许多人要做应用的要求似乎不符。其实客观的讲,经济中心要求的必修课程仅仅是遵循了国外任何经济学院系的基本标准,并没有对学生苛求的地方。当然,也有人认为整个经济学院系课程安排有问题,但这就不必继续讨论了。其实从课程本身而言,第一年的课程是为理解以后内容打下基础,在第二年可以选择一些应用的课程,因此大可不必着急。  第四个原因是对经济中心教学的挑剔。出于对于“完美”的追求,经济中心学生经常会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这其实是学生应有的权利,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须环节,但有时在具体操作上会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老师有着自己的讲课风格,在某一方面的特殊人力资本,以及对教育目的本身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此有着不同要求。在两种要求不一致的情况下,最终应该采取哪一种方向很难有定论。教学往往有着“众口难调”的特点,因此老师应该折衷到什么程度,恐怕是永远也没有结论的问题。在这里仅仅提出这个问题,希望能够继续讨论下去。不管怎样,师生互相交流信息总是必要的。  第五个原因是对课程中大量使用数学的不理解。每个学生都会发现一个难以理解的事实:尽管我们这些受到全国一流教育的学生都经常难以理解数学推导,经济学家却假设人们都在进行这么复杂的计算。尽管在很多课程的开始时都会出现这种讨论,教师也可能会列出种种被行内人广为接受的辩护来试图说服大家(例如,Samuelson提出的避免“anything goes”; Friedman“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提供现实世界的近似;我们没有更好的选择),或者干脆就讲:“年轻的时候不要谈论方法论问题。”尽管这些解释多少会带来一些心理安慰,但以我个人经验,当时我接触的同学多少会仍旧有很大的迷惘。对于现在仍然因为数学对经济学产生反感的人而言,我这里仅仅谈论一些个人想法。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对这些问题的抽象讨论显然不是我这个岁数以及经历的人能够以及应该进行的,这里我仅仅谈论我个人(以及观察到的同学)的一些真实而且具体的感受。  首先,在开始进行研究时,多数人会发现数学对建立严格推理的作用。当真正要自己表述一个想法时,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多种可能的存在。这时数学虽然不能提供一种万能解药,但至少能够完成清晰的表述。当别人建立批评时,也能够避免误解。  其次,数学能够建立起对别人研究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在学习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我用数学严格证明了某个经济学结论”以及“我的结论建立在严格的统计分析之上”的话语。在你学习数学之前,很有可能你会产生一种崇拜的感觉;但你学过之后,恐怕看法就会改变了。另外一个与大家相关的例子是评价论文(可能是研究报告,也可能是与大家更加紧密相关的毕业论文)。一年级的学生往往以数学与统计的多少来评价论文,但当你自己对这一套工具熟悉之后,可能看法就会完全改变了。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一些论文充满了数学符号,但却很少有数学推理。  关于这个问题,似乎我已经说得过多了。总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我想说的事实是:不管怎样抱怨,过去的选择都已经成了“沉淀成本”,因此不应该成为我们考虑的对象;如果将精力用到学习与研究上去,我们的机会成本很小;但如果就此闲散下去,可能会产生重大损失。当然,每个人的偏好各异,因此没有任何其他人有资格影响个人选择。但只要经过仔细考虑,自由选择总是应该没错的。    2. 强度的故事——关于课程选择    开学之初,学生面临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课程选择。尽管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第一年的必修课程的负担已经是难以承担了,但出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还是会选择一些额外的课程。因此,在这里我对此谈一点个人的经验。  在课程选择方面,我们总是面对着课程广度与对少数课程学习深度的替换关系(tradeoff)。因此,对“选择多少课程以及选择什么课程”的回答显然取决于增加某个课程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一般而言,边际成本是增加一门课程所耗费的时间。如果这些时间用到必修课程上去,显然会提高个人的理解深度,但未必会提高分数。因此对于具体的个人而言,处于对分数的重视程度不同,边际成本会很不相同。  边际收益则取决于个人选课的目的,而这又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例如,选课目的可能是“开拓眼界型”,“发送信号型”,“先苦后甜型”,“出国准备型”,“熟悉老师型”等等。“开拓眼界型”的学生一般是想提高自己的知识广度,同时了解专业课程的基本情况,这样就降低以后选择专业方向时的盲目性。“发送信号型”学生选课的目的是发送自己非常具有能力的信号,例如一个同时修5、6门课或者是选修公认的“难课”的学生很容易建立起自己是所谓“牛人”的声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是节省信息传递成本的重要手段。“先苦后甜型”则是为了迅速修完学分,然后在以后的空余时间中或者是享受生活,或者是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写论文或工作实习)。“出国准备型”是为了在未来有大量时间准备出国考试,而“熟悉老师型”是为了提高对老师的了解。  出于以上的充满个性化的不同看法,对每个人而言的最优选择必然是差异巨大的。但是如果选课的目的仅仅是学习课程内容本身的话,我个人认为一学期选择3门或4门课是比较恰当的。在这样的课程负担下,我们可以不光有时间理解基本课程内容,而且可以深入地想一些问题。当然,这种建议是对于象我这种智力与知识背景的平常人而言的。对于精力过盛的学生,那就另当别论了。    3. 投资的故事——关于数学学习    毕业生对数学的观点一向都是褒贬不一。出国或者在国内攻读经济学博士的学生经常会发现数学对未来的学习非常重要,而一些从事某些工作的学生可能会觉得数学对工作帮助不大。因此,一些学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习基础数学,而一些学生则会为在数学上花费过多时间而懊悔。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成名的经济学家身上。在我接触过或者听说过的国内外的老师中间,有着一些学习人文历史出身的老师突然转向技术性的研究,并且长期乐此不疲的进行下去;而另外一些大名鼎鼎的教授曾经在技术方面做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但后来却突然转向心理学与社会研究,原因在于他们对数学的信心突然出现变化。  因此对数学课程的学习既可能是“基础建设”,也可能是“风险投资”。我个人恰好学过一些数学课程,因此在这里谈一下看法。  在北大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的学生选修数学课程,其中学习数学的动机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人主要是出于个人爱好,目的主要是为了锻炼思维,但我相信这只是其中的少数。第二类人主要是为了出国的时候“发送信号”。在北大一年年流传下来的出国经验中,人所共知的是数学课程的用处。因此为了使自己的成绩单更加有竞争力,许多学生被迫去选修数学课程。第三类人是对出于理解经济学的需要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下面我针对第三类动机谈一下看法,然后简单谈一下对申请出国有用的数学课程。  对于很多同学而言,最急迫的要求是扫除学好微观、宏观与计量的数学障碍。我个人的看法是,仅仅为了理解这些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没有必要单独选修数学课程的。我们所需要的是熟练掌握数学附录上的所有内容,以及老师额外提供的一些数学补习材料。我个人是在学过第一年的课程之后才在其它地方弄懂动态规划中的基本定理的证明的,但我没有觉得这给我第一年的学习造成重要障碍。因此,这里的关键问题是“精”而不是“多”。  一部分同学希望能够理解具有一些技术性的论文,这时就需要进一步掌握一些数学技术了。这时可以选修一下相关的数学课程,例如学习宏观的学生去选修一下动态规划、最优控制、随机过程等课程,或者可以去选修对各个经济分支的技术部分都比较重要的“实分析”等课程。在这方面大家总可以向对数学技术感兴趣的老师咨询,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进行选择。但应注意的是,学好数学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因此机会成本是非常大的,所以应该进行因人而异的慎重思考。  对于少数对技术性本身非常感兴趣、以及在未来要从事数理方面研究的同学而言,数学就变成“学无止境”了。这时了解基础数学中的细节就非常重要了,因为任何细节都可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发挥作用。在我现在所在的经济系中,研究一般均衡的教授往往在数学系兼职,而做理论计量的教授往往在统计系兼职。从论文中我们几乎已经无法区分他们与做应用数学的教授的区别了。如果想在今后走这条道路的话,我想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还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要做理论计量的话,就应该选修实分析,测度论,高等概率论,泛函分析,随机过程等课程。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从研究生开始学数学并不是很晚,这里的关键是未来的潜力,因此没有必要为以前不是“科班出身”而绝望。但正如我以前指出的,投资在大量数学课程上面确实有很大的知识成本。    下面针对学习数学仅仅是为了增强出国竞争力的同学谈一下个人经验。在通常情况下,多数美国经济系仅仅要求两学期微积分、一学期线性代数以及一学期的概率统计,而这些课程是每个同学都已经学过的,因此这不构成任何障碍。但有一小部分经济系也会要求一些额外的课程,最常见的是第三学期的微积分、实分析或者是常微分方程。另外一些经济系会推荐一些数学课程,这意味着如果学过的话会更加具有竞争力,其中可能包括实分析、泛函分析、测度论、高等概率论、随机过程、拓扑等学科中的某一种或几种。需要指出的是仅有少数提出这些要求(但不幸的是这些少数学校中有些是大多数人很想去的学校),是否为其投资取决于个人的风险态度以及机会成本问题。
(编辑按:感谢赵莹为本文作出的贡献)  
  (下周连载,敬请关注)    【考周刊工作室】  民意统计:本周刊拟在9月开学后连载平新乔教授《微观十八讲》参考答案,愿意连载的同学请来信 如果大家确实需要,将安排连载。  如果您希望看到其他资料连载,请告诉我们,如果您有好的资料愿意在让更多考友共享,请联系我们。   订阅考周刊
邮件主题栏请注明“订阅考周刊—经济中心系列”    主
办:北大考周刊工作室  编
务:考周刊工作室经济组  主
副主编:晓明
秘书:哓海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如何收费?
  有没有清华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