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张家界武陵源源天子山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资金

生猪标准化养殖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浏览次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洪泽县老子山镇小王岗养猪场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
申报日期2014年8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 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 && 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本报告表应附以下附件、附图:
  附件1&&关于本项目的环评委托书
  附件2&&洪泽县发改委关于本项目备案的通知
  附件3&&老子山镇龟山村关于本项目的土地承包合同
  附件4&&洪泽县林业局关于小王岗养猪场的备案表
  附件5洪泽县环境监测站环境质量数据保证单
  附件6洪泽县环境监测站关于本项目的监测报告
  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 建设项目周围状况图
  附图3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
  二、如果本报告表不能说明项目产生的污染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进行专项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环境特征,应选下列1-2项进行专项评价。
&&&&&&1、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2、水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3、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4、声影响专项评价
&&&&&&5、土壤影响专项评价
&&&&&&6、固体废弃物影响专项评价
  7、辐射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包括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
以专项评价未包括的可另列专项、专项评价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求进行。
  1.拟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
洪泽县老子山镇小王岗养猪场
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
新建▉改扩建口迁建口
行业类别及代码
A0313(猪的饲养)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绿化面积(m2)
运行天数(d/a)
总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万元)
法定代表人
项目联系人
  1.1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
&⑴ 产品及原料、燃料耗用量
项目产品方案见表1-1;原辅料耗用量见表1-2,水及能源消耗量见表1-3。
表1-1产品方案
生猪标准化养殖
生猪饲养5-6个月出栏
5882立方米/年
用于厂区炊事用气及猪舍保暖
注:沼气的主要成分为CH4、CO2及少量H2S、NH3、CO等。
表1-2 生产原、辅材料消耗量
消耗量(t/a)
来源及运输
储存量及方式
外购、汽运
150t、仓库
外购、汽运
  0.01t、仓库
外购、汽运
0.2t、仓库
注:饲料成份包括:玉米56%、豆粕24%、复合预混合饲料16%、赖氨酸1.4%、植物酶0.2%、碳酸氢钙1.0%、石粉0.4%,氯化胆碱1.0%。
表1-3水及能源消耗情况
水(吨/年)
电(万千瓦时/年)
燃气(万立方米/年)
燃煤(吨/年)
燃油(吨/年)
  ⑵ 用排水量及排放去向
  本项目严格按照&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的要求建设区内排水管网,雨水就近排入附近沟渠。
  项目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经场内沼气工程处理后用于附件农田施肥,不外排。
  ⑶ 主要设施规格、数量
本项目年出栏商品猪2900头/年,主要设备一览表如1-4。
  表1-4拟建项目设备一览表
干清粪设备
其他(场区)
喷雾消毒器
自卸式运粪车
固液分离设备
1.2工程内容及规模
  (1) 项目由来
猪肉是中国居民的主要肉食品,其消费量是其他畜牧食肉食品总量的两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猪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肉类消费还存在成倍增长的空间,为此,畜牧业的发展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亦是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因此,洪泽县老子山镇小王岗养猪场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申报了&生猪标准化养殖&的项目,项目拟建设总规模为常年存栏1500头,年出栏商品猪2900头,以满足洪泽县猪肉市场宏观调控需要。
  本项目建设有标准化猪舍、沼气工程机其他附属设施等,将畜禽粪污沼气制取、有机肥生产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利用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对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发展步入良性生态循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根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条例的规定,委托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经过现场勘查及工程分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2) 建设规模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5。
表1-5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厂区占地面积
厂区建(构)筑物占地
安全填埋井
  &(3) 投资
  建设项目计划投资总额6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8万元。项目资本金13万元,资本金占总投资20%,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
  (4) 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
  项目职工8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2人,工人6人,年生产365天,两班制生产,职工在场区食宿。
  &(5) 公用工程
  公用和辅助工程见表1-6。
表1-6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
  给水系统
村自来水管网供给
  排水系统
经沼气工程后用于肥田
  供电系统
  废气处理
无组织达标排放
  废水处理
综合利用无排放
  噪声防治
厂界达标排放
  固废处理
分类收集、利用或填埋
综合利用无排放
  (6)产业政策相符性分析
  经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该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一款第五条&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为鼓励类;经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本)第三章第十六条、第十七条:&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国家鼓励和支持沼气制取、有机肥生产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符合综合利用与治理,经查《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该项目不在其限制、禁止用地项目目录中;且己洪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备案编号为:洪环发备[2014]38号,见附件2,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7)规划选址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拟建于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周围500m内无敏感目标,距离周边村镇较远,不在《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181-2001)中规定的禁养区及限养区内。同时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3本)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畜牧业发展规划、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满足动物防疫条件,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目前该养猪场已取得洪泽县林业局关于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备案(畜禽养殖代码:),可见与洪泽县畜牧业发展规划是相符的,见附件4。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项目选址可行。
  (8)项目周围状况
该项目位于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项目周围主要为农田、空地(四周现状照片见下图)。项目西北侧940m 处为龟山村,东南侧1050m出为官滩镇部分居民点,项目距离洪泽湖约5500m,距离老子山温泉景区约10000m。
  项目东侧项目西侧
  项目南侧项目北侧
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原有地块为空地,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2.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值被、生物多样性等)
2.1.1地理位置
  洪泽县位于淮河下游,洪泽湖东岸,江苏省西部,淮安市南端。地理位置为东经118&28&-119&9&、北纬33&2&-34&24&。东与楚州、宝应、金湖水陆相依;西揽洪泽湖,与泗洪、泗阳隔湖相望;南与盱眙毗邻;北与清浦接壤。距南京市、连云港各150公里。水上交通以洪泽湖为中心,航线四通八达,可通长江及大运河,可与上海、安徽、山东等地相连。建设项目地理位置见图1。
2.1.2地质地貌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地形平坦,西高东低;本地区处扬子淮地的苏北凹陷区西侧,基底为前震旦系泰山群变质岩,上复有第三系,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地质属黄土特性的粉质粘土,地质构造简单,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工程地质性质良好;地貌形态为黄泛冲积平原。
2.1.3气候气象
  本地区属温带与亚热带过渡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地面年平均风速3.3米/秒,年平均气温14.4℃。年平均日照时间2288.5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24.24毫米,年平均气压1014.9千帕,年平均相对湿度76%。
2.1.4河流水文
  (1)洪泽湖
  洪泽湖属浅水湖泊,最大水深5m,平均水深1.5m。湖底呈浅碟形,北高南低、西高东低,高程一般在10-11m,最低处约7.5m,最高处约12m。因它的湖底比东部平原高出2-8m,又被称作&悬湖&。湖岸线长354km,最宽处60km,其东岸为人工建筑的石破大堤,北岸与西岸为北西走向的岗洼地,南岸为北东走向的岗洼地和丘陵,湖泊正常蓄水高度12.5m,水域面积2090km2,库容31亿m3。防洪库容135亿m3。入湖年平均径流量330亿m3。1931年8月,达历史最高水位16.25m。1953年达历史最低水位8.87m,整个洪泽湖底露出水面。
  &(2)淮河
  淮河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910mm,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00~1500毫米,无霜期200~240天。自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南北方的一条自然分界线。
&2.1.5生态环境
  洪泽县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实行稻麦轮作,全县耕地面积420021亩,其中水田401400亩,旱田18621亩,林、桑37184亩,洪泽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农业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已逐步形成了蚕桑、蔬菜、四季鹅、生猪、山羊、意杨和优质稻米七大生产基地。野生植物主要是芦苇群落和河塘水草群落,优势种为芦苇,占85%。次生林、人工林树种有:意杨、水杉、杨树、柳树、桑树、刺槐、榆树等,由于大力发展意杨经济,所以意杨为主要树种。野生动物有兽类9种,鸟类12种。两栖爬行类13种。
2.1.6矿产资源
  西顺河&赵集矿区面积81.96平方公里。经普查探明的石盐矿石储量270.48亿吨,其中氯化钠储量215亿吨,无水芒硝14.3亿吨。目前是我国东部地区最大的采硝和元明粉生产基地。
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2.2.1社会经济结构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0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2%。第一产业增加值28.0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75.88亿元,增长13.8%,其中工业增加值63.70亿元,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74.15亿元,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3399元,增长14.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5.7∶42.6∶41.7,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84.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2.2.2教育、文化
  2013年洪泽县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在校生48620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5536人;职业高中在校生2518人;技工学校在校生2902人;初中在校生9035人;小学在校生18861人。2013年普通高考二本以上达线人数1025人,创历史新高。文化、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发展。为服务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举办了一系列文化活动。
2.2.3文物保护
  洪泽境内主要的名胜是公元1701年的洪泽湖铁牛和洪泽湖大堤。
  评价区内没有需特别保护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
2.2.3文物保护
  洪泽境内主要的名胜是公元1701年的洪泽湖铁牛和洪泽湖大堤。
  评价区内没有需特别保护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
  3.环境质量状况及保护目标
3.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本项目引用洪泽县老子山旅游度假区空气监测数据(2012)洪环监(综)字第12号,统计结果见表3-1。
表3-1洪泽县老子山旅游度假区环境空气监测结果统计表&&&mg/m3
污染物名称
0.014-0.023
0.008-0.014
0.065-0.080
GB二级标准值
  由上表可知,各测点年均值均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洪泽县老子山旅游度假区地表水监测数据(2012)洪环监(综)字第12号,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2。
  表3-2 淮河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mg/L
淮河入洪泽湖口
  由上表可知,淮河例行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中的Ⅲ类标准。
  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洪泽县老子山旅游度假区地下水监测数据(2012)洪环监(综)字第12号,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3。
  表3-3 地下水质监测结果统计表&&&&&&mg/L
高锰酸盐指数
0.292-0.671
  由上表可知,地下水指标均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
  4、声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位于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洪泽县环境监测站于2014年7月24-25日对项目拟建地噪声进行了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见表3-4;其厂界昼夜间噪声值分别达到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规定的1类标准。
  表3-4项目地声环境监测结果单位:LeqdB(A)
  3#西厂界
《声环境质量标准》GB中1类标准
  5、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拟建项目周围无珍贵野生动物活动。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且项目猪粪污均经有效处理后综合利用,项目的建设实施不会对生物栖息环境造成影响。
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1、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为淮河、洪泽湖,地表水水质执行GBⅢ类水标准;
  3、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为场址所在地及拟施肥农田区域
  4、声环境保护目标为建设项目厂界声环境,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1标准。
  结合项目周边情况,确定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3-5。
表3-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对象名称
  距离(m)
  大气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地表水环境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
场址所在地及拟施肥农田区域
  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声环境
厂界外200m
  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标准
  本项目位于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项目周边状况图见图2,项目平面布置图见图3。
  4.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
4.1环境质量标准
  1、按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项目所在地属二类区,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4-1。
  表4-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单位mg/Nm3)
污染物名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中二级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居住区最高允许浓度
  2、项目附近的地表水体淮河、洪泽湖,根据江苏省地表水体功能区划要求,水质需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水标准。具体见下表4-2。
  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
  3、地下水评价标准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见表4-3。
  表4-3地下水质量标准&&(单位:mg/L)
  高锰酸盐指数
  溶解性固体
  4、建设项目位于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 )中的1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下表4-4。
  表4-4声环境质量标准(单位:LeqdB(A))
4.2污染物排放标准
  拟建项目营运期产生的污染物有:场区恶臭气体;沼渣及生活垃圾。分别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7)、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类标准。
  1、废气
  项目排放的恶臭污染物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7,氨气及硫化氢排放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详见表4-4。
表4-4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臭气浓度(无量纲)
  2、废水
  拟建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对粪便进行处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表4标准,详见表4-5。
表4-5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猪(m3/百头&d)
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
  3、固废
  项目产生的沼渣、粪肥还入周边农田,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见表4-6;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执行《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见表4-7;病死猪尸体应执行《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表4-6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
死亡率&95%
粪大肠菌群数
表4-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密封贮存期
寄生虫卵沉降率
血吸虫卵和钩虫卵
在使用粪液中不得检出活的血吸虫卵和钩虫卵
粪大肠菌值
常温沼气发酵10-4
蚊子、苍蝇
有效地控制蚊蝇孽生,粪液中午孑孓,池的周围无活的蛆、蛹或新羽化的成蝇
沼气池粪渣
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用作农肥
  4、噪声
  a.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见下表4-8。
表4-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 dB(A)
昼间(dB)
夜间(dB)
  b.营运期项目厂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见下表4-9。
  表4-9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dB(A)
昼间(dB)
夜间(dB)
项目适用范围
总量控制指标
  4.3总量控制指标
  拟建项目不产生有组织废气,生产废水及生活废水经沼气工程处理后,沼液、沼渣作有机肥还田不外排,猪粪经堆肥后定期用于农田肥田,病死猪入填埋井安全填埋,废脱硫剂经厂家回收再生,生活垃圾入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排放量为零。
  5.拟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5.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1)施工期
  拟建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取猪舍、职工办公生活用房、沼气工程及配套工程,施工范围较小,其环境影响仅限于厂界四周。施工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污染和扬尘,同时会排放一定的废水、废气和建筑垃圾等。其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5-1。
  (2)营运期
  拟建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如图5-2。
  猪舍(育肥)
恶臭、噪声
猪粪(干)
销售商品猪
沼气发酵池
用于炊事用气及猪舍保暖
臭气、噪声
沼渣、沼液
  农田施肥
图5-2&&拟建项目生产工艺及产污节点图
少量生活污水
  工艺流程说明:
  (1)仔猪育肥
  拟建项目通过外购仔猪饲养育肥5-6个月后,体重达到100kg左右出栏外售。项目养殖过程中,猪舍内会产生恶臭,猪叫声、猪粪(尿)、猪舍冲洗废水及病死猪。
  &(2)堆肥
  干清粪的猪粪至堆肥场,堆成1&2米高的堆垛进行发酵并腐熟,并由人工定时翻堆,当温度稳定在40℃左右时即达腐熟,一般需15天。在温度较低,不利情况下,最长需堆存60天。发酵熟化的堆肥用袋存放,贮存时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闭气受潮。且配套建设堆肥渗滤液暂存池,用于接收粪污堆场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
  (3)粪污处理
  猪舍内的猪粪尿、猪舍冲洗废水及猪粪堆肥产生的渗滤液经收集后进入粪污处理车间制取沼气。
5.2粪污处理工艺(沼气工程方案)的选择
为严格按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要求:&采取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措施,实现清洁养殖&,项目拟建1套粪污处理设施。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养殖规模在存栏(以猪计)2000 头及以下的应尽可能采用模式Ⅰ或模式Ⅱ处理工艺&,&模式II工艺适用于能源需求不大,主要以进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降低有机物浓度、减少沼液和沼渣消纳所需配套的土地面积为目的,且养殖场周围具有足够土地面积全部消纳低浓度沼液,并且有一定的土地轮作面积的情况。&项目存栏量为1500头,且养殖场位于非环境敏感区,周围环境容量大,远离城市,周边有足够土地能够消纳全部沼液、沼渣,故项目采用该规范中推荐的模式II工艺,采用厌氧发酵处理场区污水,产生的沼液、沼渣、沼气实现综合利用。
  (1)项目污粪处理工艺流程
  项目投资较小,猪粪经干法清理后用于堆肥,废水中含固量较低,因此选择完全混合厌氧反应器(CSTR)进行全场的粪污水处理。产生的沼液经场区暂存池暂存,定期清运用于肥田,沼渣经固液分离后,全部进入堆肥场进行堆肥后综合利用。项目粪污处理工艺流程详见图5-3。
沉砂集水池
固液分离设备
水解酸化池
厌氧反应池
沼液贮存池
图5-3 &粪污处理工艺流程图
无组织废气
  (2)厌氧反应池设计参数及规模的确定
  本项目CSTR反应器设计参数如下:常温发酵,水力滞留期20~30天,COD去除率70~90%,BOD去除率60~80%,SS去除率80~90%,投配率8~13%。经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项目所选不论是工艺还是设计参数均符合规范要求,因而是可行的。项目沼气水力停留时间取20d。根据核算,项目区约有17.07m3/d的废水进入沼气处理工程,故该项目所需沼气池有效容积为341.4m3,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技术指导意见》中相关内容:&一般情况下,每10头猪(出栏)所需的厌氧池容积约2立方米&,则该项目建议建设1座600m3的厌氧池处理全场废污水,能够满足要求。
  (3)沼气产生及利用
  项目沼气使用前需进行脱硫,拟采取干法脱硫。在圆柱状脱硫塔内装填一定高度的脱硫剂,沼气自下而上通过脱硫剂,H2S被去除,实现脱硫过程,该阶段将产生废弃的脱硫剂。
  经脱水脱硫后的沼气用于炊事用气及猪舍保暖。
5.2主要污染工序:
5.2.1施工期污染工序
  1、基础工程
  在基础工程施工阶段(包括挖方、土方回填等作业工序),将产生局部水土流失、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包括挖掘机、打夯机等)、施工机械尾气、施工设备清洗水、施工弃土和施工扬尘等。
  2、主体工程施工
  在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包模版工程、钢筋工程、砼工程、砌体工程等),将产生施工机械噪声(包括砼搅拌机、振动棒、电锯等)、在建筑材料运输、装卸、转运过程中会产生扬尘等环境问题、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等。
  3、装卸工程施工
  在对建、构筑物及设备进行装修时(如池壁防水、布设防水层等),将产生建筑垃圾及工人生活污染。
  4、设备安装过程
  在对建构筑物配套安装过程中(包括水泵、格栅等设备),将产生施工机械噪声(包括电钻、电焊、电锤、切割机等)、安装材料的边角料等废弃物、管道安装结束后的冲洗及打压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及工人生活污染。
  综上所述,在项目施工期存在着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弃土、施工机械尾气、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生活污染。这些污染几乎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不同施工阶段的污染强度有所不同,其影响的范围与程度也不同。
5.2.2营运期污染工序
  1、水污染物产生分析
  (1)生产废水
  a.猪尿液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与排污系数手册》,华东区育肥期猪的尿液产生系数为2.55L/头&d,项目育肥猪存栏量为1500头,则年产生猪尿液。
  b.猪粪堆肥渗滤液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与排污系数手册》,华东区育肥期猪的粪便产生系数为1.12kg/头&d,项目育肥猪存栏量为1500头,则年产生猪粪便613.2t。经查《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 ,要求清粪比例为70%,本项目按70%计算,则堆肥猪粪为429.24t,堆肥过程中猪粪的16%形成渗滤液,则猪粪堆肥渗滤液产生量为70.56m3/a。
  c.猪舍清洗用水
  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每天定时将猪粪清理至粪污处理车间,辅以少量水对猪舍进行冲洗;根据据《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关于&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干清粪工艺最高允许排水量&的标准,冬季冲舍废水量按1.2m3/百头猪&d计,夏季冲舍废水量按1.8m3/百头猪&d计。类比同行业生产规模,平均冲舍用水量为1.0m3/百头猪&d,则全年冲水量为5475 m3。废水产生量按85%计,则清洗废水产生量为4653.75 m3/a。
  项目生产废水总量为 m3/a,依据《禽畜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附录 A中表A.1确定该项目源强,同时参照同类采用干清粪工艺的养猪企业其养殖业废水水质,养殖废水污染物浓度取值为COD 4800mg/L、 SS 1500mg/L、NH3-N 550mg/L、T-P 60mg/L,粪大肠菌群400000个/L。
  (2)生活废水
  本项目劳动定员8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2人,三班二运转工人6人,用水量按50L/人.班计,全年按365天计,经计算年用水量为109.5m3/a,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5%计,则污水量为93.08t/a。一般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前的水质浓度为:CODCr 350mg/L、 SS 150mg/L、NH3-N 25mg/L、T-P 2.0mg/L。
  2、大气污染物产生分析
  (1)发酵沼气
  根据《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近中温发酵沼气发酵池沼气产气率一般为每去除lkgCOD产生0.35m3的沼气,考虑到项目采用的是CSTR工艺及常温下发酵,故按每去除lkgCOD产生0.25m3的沼气计算,根据废水产生量及产生浓度,COD年产生量为29.41t,去除效率按80%计,年可消耗23.528t,则可产生沼气5882m3。
  &(2)猪舍、粪污处理车间及堆肥恶臭
  拟建项目猪舍、粪污处理车间(包括沼气工程、沼液暂存池等)及粪污堆肥场会产生一定的无组织臭气。项目采用干清粪工艺,加强猪舍通风,种植净化能力强的植物等措施减少恶臭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类比调查已通过验收的同规模的养殖场(荥阳市城关乡世昌农业综合开发养殖场年出栏2900头商品猪),经上述措施净化处理后,其污染物源强NH3 0.012kg/h、H2S 0.0011kg/h,污染物产生量约为NH3 0.1t/a、H2S 0.01t/a。
  3、固体废物产生源强分析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粪肥、病死猪、沼液沼渣、废脱硫剂及生活垃圾。
  (1)粪肥
  由水污染分析可知,项目堆肥猪粪为429.24t/a,产生粪肥343.39t/a。经堆肥后用于农田肥田。
  (2)病死猪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养猪场可控制病死猪在1%以内,以出栏量2900头计,则年产病死猪29头,平均重量以40kg/头计,则该项目病死猪只产生量约1.16t/a。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建议项目采用深埋井填埋的方式处理病死猪。
  (3)沼渣、沼液
  项目产生废水总量为/a,经核算,预计沼液产生量为/a,沼渣产生量为622.95t/a。沼渣、沼液作为肥料回田。
  (4)废脱硫剂
  项目拟使用脱硫剂500kg/a,则产生废脱硫剂500kg/a,由厂家回收再生。
  (5)生活垃圾
  项目共有员工8人,每日上班人数为6人,办公垃圾产生量按0.5 kg/人&天计,则年产生生活垃圾1.1t/a。
  表5-1&&&固废源强表
产生量(t/a)
  废物性质
利用方式及数量
处置方式及其数量
  生活垃圾
  垃圾场填埋
  4、噪声源强分析
  拟建项目噪声:水泵等设备噪声及猪叫声。其噪声源强分别为水泵70dB(A)。
  6.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
(排放量)
  发酵沼气
  (5882m3/a)
全部综合利用不排放
用于炊事及保暖
  场区臭气
  0.01t/a
无组织排放
  0.1t/a
  生产废水(t/a)
  29.38 t/a
  960mg/L
沼液用于肥田不外排
  9.18t/a
  300mg/L
  3.37t/a
  500mg/L
  0.37t/a
  50mg/L
粪大肠菌群
  2.45&1012个
1.15万个/L
  7.04&1010个
  生活污水
  (93.08t/a)
  0.03t/a
  0.01t/a
  0.002t/a
  0.0002t/a
  作为肥料肥田
作为肥料肥田
厂家回收再生
村收集镇转运区填埋
通过降噪处理与距离衰减后噪声值为:
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的建成投产后,污染物经过处理后均能综合利用,对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拟建项目场址目前环境质量良好,但在本项目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及运输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废气、粉尘、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从而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建设期产生污染的环节主要是配制混凝土及水泥砂浆、土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等。主要污染物包括:作业过程产生的粉尘、失衡土方及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污染、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及噪声等,其中以施工噪声和粉尘的影响最为突出。
7.1.1施工期声源影响分析
  施工期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间歇性与不固定性。根据本项目的施工特点,施工期高噪声源主要集中在基础工程、主体工程及设备安装阶段,详见表7-1,噪声源强如表7-2。
表7-1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及噪声限值
  噪声源
挖掘机、打夯机等
砼搅拌机、振动棒、电锯等
电钻、电焊、切割机等
表7-2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强的噪声声级
等效声级[(dBA)]
平均声级[dB(A)]
  由表7-2可知,施工期各机械设备的动力噪声源声级一般在85 dB以上,且基本无隔声、隔振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建议项目建设和施工单位采取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加强管理等噪声防治措施、作业时避免同时使用高噪声设备,最大限度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7.1.2施工期扬尘对环境的影响
  施工期间产生的粉尘(扬尘)污染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的堆放及风力因素,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随着风速的增大,施工扬尘产生的污染程度和超标范围也将随之增强和扩大。
  施工产生的扬尘主要集中在土建施工阶段,按起尘的原因可分为风力起尘和动力起尘,其中风力起尘主要是由于露天堆放的建材(如黄沙、水泥等)及裸露的施工区表层浮尘由于天气干燥及大风,产生风力扬尘;而动力起尘,主要是在建材的装卸、搅拌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的尘粒再悬浮而造成,其中施工及装卸车辆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因此,工程施工期应特别注意防尘的问题,在搬运物料和建筑垃圾时应轻拿轻放,最大限度控制扬尘影响范围。建议项目建设和施工单位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现场管理制度、避免露天堆放易起尘,以减少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1.3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的生活污染源为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车辆冲洗废水,由于项目尚未进入实施阶段,类比同等规模施工人员数量,一般在15-30人/天(按20人计)。施工人员每天生活用水量按100L/天.人计,水质与营运期相近,COD 250mg/L&&SS 100mg/L。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90%计,则施工期生活污水产生总量为1.8m3/d。其中生活污水经临时化粪池处理后还田,车辆冲洗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回用,施工现场应加管理,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现象。实践表明:只要加强管理,施工过程产生的污废水不会对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7.1.4施工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可能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废物、以及泥浆。堆积的废弃物主要为建筑材料,对水质可能产生的影响较小,因此影响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是钻孔过程中的泥浆。本工程施工污水水质简单,只要做到科学、合理、有序的管理施工全过程,预计不会对地下水水质产生污染;施工场地及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通过采取相应的防水防渗措施,可以保持场地周边地下水中各项指标稳定,基本能维持水质现状,不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7.1.5施工期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装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装修施工废弃物料、少量建渣及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时最大施工人数按20人,生活垃圾产生量按0.9kg/天.人计,,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18t/d。根据同类工程调查,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将产生0.5~1.0kg的施工废弃物料和少量建渣。本次评价按照最大量,取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产生1.0kg的施工建筑垃圾。项目建筑面积约为2970m2,则项目施工期建筑垃圾产生总量约为2.97t。
  在施工过程中和施工结束后产生的垃圾由施工单位负责及时的清运,在运输过程中注意对运输车辆加盖篷布,防止沿路抛洒及扬尘。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
7.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⑴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产生的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属于清洁能源,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预计不会改变项目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场区臭气无组织排放,本环评将预测NH3和H2S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预测模式选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的模式SCREEN3。无组织源强见表7-3,预测据源中心下风向浓度及占标率见表7-4:
  表7-3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源强一览表
污染物名称
无组织排放参数
表7-4正常排放时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
下风向距离(m)
无组织废气
下风向预测浓度(mg/m3)
浓度占标率%
下风向预测浓度 (mg/m3)
浓度占标率%
下风向最大浓度
浓度占标10%距源最远距离m
  由上表可,正常生产时,无组织废气中NH3最大落地浓度为0.009mg/m3,占相应标准限值的4.64%,H2S最大落地浓度为0.0009mg/m3,占相应标准限值的8.93%,因而项目建设不会改变目前环境质量现状。
  ⑵ 卫生防护距离
  按照工程分析核算的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Cn&&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mg/m3
  &&&&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g&&无组织排放源的等效半径,g = (S/p)0.5 m
  &&&&L&&安全卫生防护距离,m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根据所在地近五年来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查取。确定建设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见表7-5,卫生防护距离详见表7-6。
表7-5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5年平均风速(m/s)
卫生防护距离L(m)
1000<L&2000
工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
注:*为本项目计算系数。
表7-6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
污染源位置
面源宽度(m)
污染物名称
排放速率(kg/h)
  由上表可知,以氨气及硫化氢的卫生防护距离分别为0.704m、1.448m,根据卫生防护距离确定原则,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100m。结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181-2001)中选址要求,养殖场场界与禁建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因此,项目设置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距项目厂界500m范围内无敏感点。
  ⑶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a.废水处理情况分析
  项目废水拟采用沼气工程处理,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中工艺选择部分,并结合该项目养殖规模及周边环境情况,该项目拟选择采用该规范中推荐的模式II工艺,处理工艺流程图详见图5-3,主要建构筑见表7-7。
表7-7 沼气工程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设计规模及尺寸
  半地下式,去除浮渣和沉渣
水解酸化池
半地下式,调节发酵原料流量及酸度
厌氧反应池
半地下式,内部设有布水器
沼气储存罐
沼液贮存池
  该项目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一起经格栅、沉砂集水池、固液分离、水解酸化后进入厌氧反应池进行处理。项目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混合后的废水总量为/a,水质为 COD 4720mg/L,&&SS 1475mg/L,NH3-N 541mg/L,T-P 59mg/L,粪大肠菌群数39.3万个/L。根据项目反应器设计参数,COD去除率取80%,SS去除率取80%,粪大肠菌群去除率取97%,经处理后废水水质为COD 960mg/L,&&SS 300mg/L,NH3-N 500mg/L,T-P 50mg/L,粪大肠菌群数1.15万个/L。
  b.沼液综合利用措施及可行性分析
  预计项目沼液产生量为 m3/a,根据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及实际运用表明,沼液尤其是养殖废水处理后的沼液中,不仅含有作物所需求的N、P、K等大量元素外,还含有硼、铜、铁、锰、钙、锌等中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有机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施用沼液,不仅能显著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确保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良好的微生态系统,还有利于增强其抗冻、抗旱、抗虫能力。因此,沼液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液体肥料,对沼液进行农田利用总体是可行的。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源总量减排技术指导意见》中相关指导内容:&养猪场(小区)采用干清粪方式,场(小区)建设治污设施,即粪便生产有机肥或制沼气,有机肥、沼渣、沼液还田;污水/尿液经处理后还田,无污水排放口进行外排。采用此模式要求养殖场(小区)有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消纳土地(出栏生猪每10头不少于1亩土地),且治污设施(堆肥场或沼气池、污水/尿液处理设施)应满足养殖场规模需求&,该项目所需消纳土地至少290亩(该项目出栏量2900头生猪)。经现场考察及咨询相关人员,该项目附近(方圆2km内)的农田面积为500-600亩,能够消纳项目所产生的沼液、沼渣及有机肥。
  因此,项目污水经厌氧发酵技术处理,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后,预计不会对附近水体造成影响。
  ⑷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污水处理区及堆肥场地面均采用硬化路面,污水处理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厂区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经收集后直接进入污水处理装置,雨水排入附近沟渠,因此,本项目的实施不会对附近地下水造成影响
  ⑸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的噪声主要为水泵工作时产生的噪声及间歇性的猪叫声,经类比调查其噪声在65-70dB(A)。通过给水泵加装隔振机座或减振垫,并在厂区院墙周围种植乔木,在厂经厂区建筑物的隔声、距离的衰减后,东、南、西、北侧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要求。
  本项目位于农村,厂界四周没有噪声敏感点,因此本次评价范围仅限于厂界为1m。本评价结合项目设备声源特征和声环境的特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2.4-2009)的技术要求,本次评价采取导则上推荐的噪声预测模式:
  (1)整体声源模式
  该预测模式为将室内噪声源等看作是一个声源,求得其声功率级Lw,然后计算声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造成的衰减量,再求得预测点P的噪声级Lp。整体声源和受声点的声功率级和受声点的噪声级可分别由如下公式求得:
Lw=Pi+10lg(2Sa+h)+0.5&+10lg
  式中:Lw&整体声源的声功率级,dB;
  &Ai&声波传播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总衰减量,dB;
  Pi&整体声源周界的声级评价值,dB;
  &测点连线总长,m;
  &&空气吸声系数;
  h&传声器高度,m;
  Sa&测量线所围成的面积,m2;
  Sp&厂房或车间的实际面积,m2;
  &测量线至厂房界的平均距离,m。
  在<<条件下,Sa&Sp&S,&又很小,上式可简化为:
  Lw=Pi + 10lg(2S)
  (2)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模式
  设已知参照点(距离声源r0)的声级为L(r0),则预测点(距离声源r)的声级L(r)用下式计算:
式中:L(r)、L(r0)&r、r0处点声源的声级,dB;
  r、r0&距点声源的距离,m。
  对于声源声功率级LW为已知,并且声源有明显而规则指向的情况(即指向性因数Q可以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完全自由空间Q=1,半自由空间Q=2,1/4自由空间Q=4,1/8自由空间Q=8。
  (3)室内声源衰减模式
  ①首先计算出某个室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
式中:Loct,1&某个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dB;
  Lw oct&某个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dB;
  r1&室内某个声源与靠近围护结构处的距离,m;
  R&房间常数;
  Q&方向因子。
  ②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总倍频带声压级:
  ③计算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
  ④将室外声级Loct,2(T)和透声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等效声源第i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Lwoct:
式中:S&透声面积,m2。
  ⑤等效室外声源的位置为围护结构的位置,其倍频带声功率级为Lwoct,由此按室外声源方法计算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
  &(4)噪声贡献值计算公式
  设第i个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i,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i;第j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j,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j,则拟建工程声源对预测点产生的贡献值(Leqg)为:
  &&&&&&&&&&&(A.1)
式中:tj&&在T时间内j声源工作时间,s;
&&&&&&Ti&&在T时间内i声源工作时间,s;
  &&T&&用于计算等级声级的时间,s;
  N&&室外声源个数;
  M&&等效室外声源个数;
  等效声级预测分析结果见表7-8:
  表7-8厂界噪声预测值单位:LeqdB(A)
项目贡献值
  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东、南、西、北侧厂界噪声能够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标准要求。项目投入运营后,建设单位合理科学地进行总图布局及尽可能在厂界种植高大树木和花草,增加噪声的阻隔和衰减,按时饲喂,确保猪群不因夜间饥饿而发生叫声和骚乱,不惊扰猪群休息,外来车辆禁止鸣笛。即能确保场界噪声全面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中的1类标准规定要求;在此基础上,经距离衰减后,可保证厂界达标,预计不会改变目前声环境质量现状。
  ⑹固体废弃物影响:
  项目粪肥、沼液、沼渣作为肥料全部综合利用,废脱硫剂由厂家回收再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送垃圾厂卫生填埋。病死猪采用深埋井填埋,建议项目设置1座直径为1m,深为4m的安全填埋井,其内为混凝土结构,进行填埋时,在每次投入畜禽尸体后,覆盖一层厚度大于10cm的熟石灰,确保猪只尸体被完全销毁。井填好后,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保证安全干净。本项目固体废弃物处置方式可行,只要加强管理,预计不会对周围环境卫生产生显著影响,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7)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占地面积为10000m2,虽然项目原有地块为空地,但项目的建设不可避免的使地面植被遭到破坏,对当地生态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随着植被恢复、场区绿化,生态影响逐渐减小。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猪的粪便、尿液、猪舍冲洗水等,在采取评价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的生态影响,同时作为有机肥可以显著改良附近的农田土壤,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良好的微生态系统。
  8.拟建项目事故影响分析
  事故往往是造成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灾害事故类型各异,同一类型事故各异,同一类型事故下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及其造成的影响也是各种各样的。本次评价根据同类型项目类比调查资料,结合项目建成后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影响分析:
8.1运输泄露事故影响分析
项目沼渣、堆肥运输过程中出现事故会造成泄露导致对周围环境影响。其事故隐患主要为撞击导致的泄漏事故。沼渣、堆肥大面积泄漏时会产生恶臭,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项目周围主要为农田及树木,且项目沼液、堆肥拟将施用于附近农田,运输距离小,事故发生概率较低。
&8.2沼气火灾爆炸事故影响分析
  本项目涉及的有害物质主要有:甲烷,在使用和贮运过程中出现事故会造成泄漏导致对周围环境影响。其事故隐患主要在于沼气柜破裂与管路泄漏及由此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
  生产过程中工人操作不当与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均会造成泄漏。当空气中沼气的浓度达到25%时,可引起人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脱离,可致窒息死亡。当空气中泄漏的沼气浓度达到5.3%-15%的情况下,遇明火可引起剧烈爆炸,对粪污站四周造成重大影响。
  由同行业类比调查可知:沼气发生火灾爆炸的概率为5.0&10-6,其主要影响范围集中在废水处理站周围100米内,上述区域内无敏感目标,主要在厂区范围内。
8.3风险防范措施
  强化管理是防范风险事故的最有效途径。从事故发生的原因来看,事故的发生大多是违反操作规程,疏于管理所致。因此,在本项目建设及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对项目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使事故出现的概率降至最低。
  ⑴ 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卫生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的规定,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和预防手段;
  ⑵ 项目应制定火警、易燃、爆炸、自然灾害等意外事件的应急预警预案;生产作业区应配备消防器材;厂区各明显位置应配有禁烟、防火和限速等标志;
  ⑶ 项目应具备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与检修及设施突发性故障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⑷ 维修人员应按设备使用要求定期检查和更换安全和消防等防护设施、设备;
  ⑸ 建、构筑物的避雷、防暴装置的维修应符合气象和消防部门的规定,并申报有关部门定期测试;
  ⑹ 具有有害气体、易燃气体、异味、粉尘和环境潮湿的场所,必须通风;
  ⑺ 项目应建立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各工种、岗位应根据工艺特征和具体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⑻ 项目应为职工配备必要的劳动卫生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各种设施及防护用品应由专人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有效;
  ⑼ 对具有有害气体或可燃气体的构筑物或容器进行排空清理和维修时,应打开入孔与顶盖,采取强制通风24h后,采用活体小动物(鸡)进行有害气体检测无误后维修人员方可进入,池外必须有人进行安全保护防止意外发生。
  ⑾ 对沼气柜巡视、操作或维修时,必须配备防止静电的工作服,并不得穿带铁钉的鞋或高跟鞋;
  ⑿对产生、输送、贮存沼气的设施应做好安全防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严禁沼气泄漏或空气进入厌氧反应器及沼气贮气、配气系统;
  b)严禁违章明火作业;
⒀沼液、堆肥运送过程中选用罐车或密闭性较好的槽车,严防运输过程中弃、撒、滴、漏、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8.4事故应急预案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并使用易燃危险品,因而存在有害物质泄漏及火灾、爆炸的危险危害性,建设单位在项目建成后应按照《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就是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之中,把&以人为本,安全第一&落实到实处。一旦发生急性中毒事故、火灾爆炸事故、重大设备事故、消防安全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
  综上所述:本项目涉及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具有潜在的事故风险,尽管最大可信灾害事故概率较小,但建设单位一定要从设计、建设、生产、贮运等各环节、各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这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
  任何风险均存在发生的可能性,一般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规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忽视安全生产和违章操作,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为了防范事故发生,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要制定事故风险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时,要采取紧急应急措施,必要时,启动社会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危害。
8.5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2009)中规定的畜禽养殖场和污染治理工程的选址要求,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和污染治理工程:
  (1)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
  (2)城市和城镇居民点、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密集地区;
  (3)县级人民政府依法规定的禁养区域;
  (4)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5)新建、改建、扩建的禽畜养殖场应避开以上规定的禁建区,在禁建区附近建设的,应设在禁建区域常年风向下风向和侧风向处,厂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6)禽畜粪便的贮存设施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 400m),并应设在养殖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禽畜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应设置在禽畜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
  该项目位于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项目周围多为农田。根据现场调查,该项目所在地地处农村地带,区域生态系统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主要种植小麦、水稻、果树等。周围500m范围内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及文化遗产等特殊保护目标。项目所在场址不在《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的禁养区及限养区内,且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 和《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中关于距离城市和城镇居民区、文教区不得小于500m和厂址400m范围内无河流的要求。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民委员会已出具本项目土地承包合同,见附件3。
  此外,项目区周围的农田和树林可作为绿色隔离带吸收臭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另外,该项目运营期采取喷洒除臭剂、加强场区及周边绿化、采取暗渠输送废物等一系列措施减少臭气的产生和排放,对周期环境影响较小;项目运营期生产及生活废水全部进入沼气工程处理;产生的沼液、沼渣运用于肥田,不外排,对周围水体影响较小;项目周围无大型重污染企业,土壤、大气、地下水未受到工业企业的影响,生态环境较好,项目猪舍内地面拟进行硬化处理,粪污水输送及沼气池按要求做好防渗、防漏等处理措施后,该养猪场产生的粪污水不会对区域地下水及地表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该项目选址合理。
  9.拟采用防治措施及预期效果
预期治理效果
  ⑴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严禁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⑵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工具和施工噪低的施工方法;⑶施工机械应尽可能放置于对周围敏感点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⑷必要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⑸混凝土需要连续浇筑作业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将搅拌机运行时间压到最低限度。⑹应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压缩汽车的数量和密度,控制汽车鸣笛。
运输、施工
  ⑴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应设专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防止包装破裂;⑵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时,而且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⑶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地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⑷应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因需要必须进行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⑸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⑹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粉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COD、SS、
  NH3-N、P
  施工污水水量不大,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所以,施工期废水不能随意直排。其防治措施主要有:⑴加强施工期管理,针对施工期污水产生过程不连续、废水种类较单一等特点,可采取相应措施有效控制污水中污染物的产生量;⑵施工现场因地制宜,建造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含油量高的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废水需经处理后方可排放,砂浆、石灰等废液宜集中处理,干燥后与固体废物一起处置;⑶水泥、黄砂、石灰类的建筑材料需集中堆放,并采取一定的防雨措施,及时清扫施工运输过程中抛洒的上述建筑材料,以免这此物质随雨水冲刷污染附近水体。
达接管标准
施工期间将涉及到土方开挖、电缆敷设、材料运输、基础工程、房层建筑等工程,在此期间将有一定数量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废砖、土石方等。因此对施工现场要及时进行清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按城管要求定时运送到指定地点或加以利用,防止其因长期堆放而产生扬尘。
预期治理效果
猪舍、废水收集池及堆肥场采用密闭设计,产生臭味的场所定期喷洒除臭剂,可有效减少臭气产生量
沼气经沼气罐储存后用于炊事用气及猪舍保暖
COD、SS、NH3-N、T-P粪大肠菌群
排入沼气工程进行处理
沼液、沼渣用于肥田、沼气用于炊事用气及猪舍保暖
堆肥,定期外运肥田
填埋井安全填埋
堆肥,定期外运肥田
厂家定期回收再生
  生活垃圾
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送垃圾厂卫生填埋
拟建项目主要噪声为水泵设备噪声及间断猪叫。项目只要布局合理,可保证厂界达标。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无
主要&三同时&验收项目一览表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固废堆场建设
10&10m的堆肥场
降低噪声设备
消声、隔声、减振
厂区绿化建设
  10.结论与建议
  1、结论
  ⑴ 产业政策相符性
  拟建项目为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经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该项目属于现行国家产业政策中规定的鼓励类建设项目之列,经查《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本):&国家鼓励和支持采取种植和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消纳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国家鼓励和支持沼气制取、有机肥生产等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符合以上条例,因而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经查,该项目不在《江苏省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江苏省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之列,也不属于国家和地方限制、淘汰和禁止类。
  ⑵选址于规划相符性
  本项目拟建于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周围500m内无敏感目标。距离村镇均较远,不在不在《禽畜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的禁养区及限养区内。目前该养猪场已取得洪泽县林业局关于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备案(畜禽养殖代码:),可见与洪泽县畜牧业发展规划是相符的,见附件4。
  本项目按照区域环保要求:实施雨污分流,废水经厌氧发酵处理后、沼液沼渣全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经综合处理后零排放。因此本项目建设与区域环保规划是相容的。
  ⑶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a.大气环境
  项目所在地空气环境质量良好,符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要求。
  b.地表水环境质量
  项目附近的地表水体淮河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
  c.地下水环境质量
  项目所在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d.声环境质量现状
  项目各侧昼夜噪声值,分别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规定的1类标准,符合声环境区划要求。
  ⑷ 达标排放可行性
  针对建设项目的污染物产生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达标排放。具体如下:
  a.废气:主要有恶臭、沼气。本项目的恶臭异味产生源主要为猪舍、污水池及堆肥场,根据类比调查,其污染物产生量NH3 0.1t/a、H2S 0.01t/a。厂界恶臭气体排放执行GB《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7中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沼气主要用于炊事用气及猪舍保暖。由于沼气经净化后主要成分为CH4,属于清洁能源,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b.废水:项目污水经配套厌氧发酵池处理后,产生的沼液及沼渣作作为有机肥施于附近农田,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c.固废:项目粪肥、沼液、沼渣作为肥料全部综合利用,病死猪安全填埋,废脱硫剂由厂家回收再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送垃圾厂卫生填埋,使固体废物实现零排放。
  d.噪声:拟建项目噪声主要为水泵设备噪声及间断猪叫。项目只要布局合理,可保证厂界达标。
  ⑷项目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
  a.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产生的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属于清洁能源,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预计不会改变项目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产生的恶臭污染物无组织达标排放,预计不会改变项目地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b.地面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生活污水与生产废水一起进入沼气工程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沼渣、沼液用于肥田,沼气用于场区炊事用气及猪舍保暖,能够全部综合利用,预计不会对附近水体造成影响。
  c.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污水处理区及堆肥场地面均采用硬化路面,污水处理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且厂区实行雨污分流,污水经收集后直接进入污水处理装置,雨水排入附近沟渠,预计不会对附近地下水体造成影响。
  d.声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噪声主要为水泵设备噪声以及间断性的猪叫。项目只要布局合理,可保证厂界达标,预计不会改变目前声环境质量现状。
  e.固体废弃物影响:项目粪肥、沼液、沼渣作为肥料全部综合利用,病死猪安全填埋,废脱硫剂由厂家回收再生,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送垃圾厂卫生填埋。其处置方式可行,只要加强管理,本项目固体废弃物不会对周围环境卫生产生显著影响,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⑸ 总量控制措标
  拟建项目无有组织废气排放,污水经沼气工程处理后沼液、沼渣全部还田,粪肥定期还田,病死猪安全填埋,废脱硫剂由厂家回收再生,生活垃圾经收集后卫生填埋,排放量为零。
  ⑹ 事故风险分析
  本项目涉及的风险事故为沼液、堆肥运输泄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CH4泄漏导致的火灾爆炸事故,尽管最大可信灾害事故概率较小,但建设单位一定要从设计、建设、生产、贮运等各环节、各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这也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
  任何风险均存在发生的可能性,一般强化生产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规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忽视安全生产和违章操作,发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为了防范事故发生,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要制定事故风险应急预案。当事故发生时,要采取紧急应急措施,必要时,启动社会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故和减少对环境造危害。
  2、对策和建议
  1.建设单位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部门,要求严格执行&三同时&。对员工加强教育,增强环保意识。
  2.加强生产设施及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的管理,定期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保养检修,确保各污染物实现零排放,避免污染事故发生。
  3.建议公司进行厂区绿化,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并且有净化空气,减少噪声,保护水环境的功能,因此厂区内进行净化,能保持环境,改变劳动条件,提高产品,增进职工身心健康,且绿化投资少,见效快,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较好的措施之一。
  通过对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后认为: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于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符合洪泽县畜牧业发展规划;建设单位在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与建议,对预期产生的主要污染物采取切实可行的污染治理措施,确保实现达标排放,最大限度减小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和生态影响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在拟选地址建设是可行的。
预审意见:
经办人:年月日
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经办人:年月日
审批意见:
经办人:年月日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编号:审批经办人:
建设项目名称
生猪标准化养殖项目
洪泽县老子山镇龟山村
洪泽县老子山镇小王岗养猪场
年出栏商品猪2900头
项目设立批准部门
洪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洪发改备[2014]38号
2014年7月25日
报告书审批部门
洪泽县环境保护局
工程总投资
报告书编制单位
北京中科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质量标准
执行排放标准
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二级标准
恶臭污染物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表7
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Ⅲ类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Ⅲ类标准
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中的1类区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类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中的1类标准
污 染 物 控 制 指 标
原有排放量(1)
新建部分产生量(2)
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3)
以新带老削减量(4)
排放增减量(5)
排放总量(6)
允许排放量(7)
区域削减量(8)
处理前浓度(9)
预测排放浓度(10)
  允许排放
全部综合利用无排放
固体废物零排放
办公生活垃圾
单位:废气量:&104标米3/年;废水、固废量: 吨/年;水中汞、镉、铅、砷、六价铬、氰化物为千克/年,其它项目均为吨/年;废水浓度:毫克/升;废气浓度:毫克/立方米。
注:此表由评价单位填写,附在报告书(表)最后一页。次表最后一格为该项目的特征污染物。
其中:(5)=(2)-(3)-(4);(6)=(2)-(3)+(1)-(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1年生猪价格走势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