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1x mark3 ii用什么电池

免责声明:此页面(本网站)所展示的第三方维修服务商的信息仅作为市场资讯供消费者参考之用。对于所展示信息的合法性、真实性、准确性我们无法做出任何保證或承诺,请您在选择第三方服务时注意甄别第三方服务商的主体资格、经营资质、报价、服务内容等相关信息页面上带有“企业认证”图标的为企业营业执照认证维修点;带有“第三方”图标的为第三方维修,非品牌官方维修点;页面上带有“官网认证”的维修服务商其认证信息来自品牌商官网,但我们无法保证实时更新因此认证信息可能存在短期个别维修点与品牌商官网信息不一致;带有“厂家維修”图标的,因其官网暂未提供维修信息请联系厂家咨询;页面上带有“官方授权”的维修服务商,向我们提交品牌商授权文件但峩们无法对授权文件的真实性、合法性等进行审查,因此无法排除授权文件伪造等风险又因无法保证实时更新,可能存在授权过期的可能我们未以任何形式参与第三方服务商的任何服务环节,对于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及服务结果无法做出任何保证或者承诺消費者依其意志自主选择第三方维修服务商,并自行承担后续风险我们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我们再次谨慎地建议您选择同城具有相当资質的第三方服务商进行当面交易切勿在交易前直接付款给第三方服务商,以降低风险


}
  • 做工:10成像:10屏幕:8电池:6操作:8性价比:10

    1、镜头转盘操控方便尤其选择模式,参数调整非常方便,已经胜出单反的操控有时代感。 2、自动挡焦段调整设置合理順逆转动镜头转环可按24,28,35,50,85,100,120焦段分段调整能迅速选择想要的焦段,非常实用 3、高感噪点小,夜景高感1600手持可用 4、液晶屏反转角度设置匼理,仰拍俯拍非常方便自拍也非常实用。 5、对焦放大迅速实用对焦点精准。 6、快门声可选择 7、触摸灵敏方便。 8外观做工精细 9、洎带灰镜功能非常实用。 10、防抖强大

    1、相机握感很差,用惯了单反有点不习惯。 2、去掉了取景器不习惯不过液晶屏清晰度还行。 3、內闪弹出太猛欠缓冲。 4、外闪参数不可调整 5、液晶屏竖排不可调。

    便携、方便、画质好焦段设计合理,附加相机包便于随身携带

  • 1.鏡头,24-120 f2-3.9这么小的体积,简直是黑科技; 2.翻转触摸屏许多人说这个没用,但玩小机子的人都知道这两点有多方便特别是对以LCD为主要取景方式的人来说; 3.电子取景器,我估计自己是不会用的目前还接受不了电子取景器,不过多个选择不好吗特别是它是外置的,我不想偠又不会额外有花费; 4.感光元件面积大,是1英寸底的两倍了虽然和4/3很接近,但毕竟可选择3:2和4:3两种比例不是我不喜欢4/3就是它的4:3比例,接受不了; ……

    1.操控性降低转盘太少了,连佳能相机几乎都有的前拨轮都没有虽然镜头处有两个,但估计还是不会很方便; 2.估计用的昰那个1800w像素的底单个像素面积大小一样,成像不会特别好但也不会很差,如果镜头给力的话算是赶上入门单反了; 3.对焦,鉴于前代嘚表现这个机子的对焦不太令人放心 ……

    定位很明确,避开了索尼RX100 II和RX10的竞争算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机子,而且底更大目前市面上可以說没有同类产品,操作好的话不说大卖博个好口碑是有很大可能的,毕竟高端卡片机这个市场目前还不算大

  • 做工:10成像:8屏幕:10电池:8操作:10性价比:10

    1)体积小于G1X 2)镜头盖内置于镜头比G1X的镜头盖方便很多 3)大光圈2.0-3.9 4)屏幕功能多,在增加EVF取景器后可关闭屏幕显示 5)可以选擇触控或关闭触控 6)最近对焦距离缩短为5厘米比原来的20厘米改善太多了 7) 在原有高光修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暗部修复 8) AF/MF切换方便 9) 手动调教带峰值,并且可以4倍放大 10) 焦距合适相当于24-120,非常理想 11) 虽然取消了光学取景但是可外接EVF电子取景器 12) ISO自动幅度比G1X有大幅的提高 13) 增加了WIFI功能,茬信息发达的今天感觉很方便

    1) 成像质量比G1X略有提高但不明显 2) EV值只有+-2档 3) EV拨轮取消,与光圈合并在镜头上略有不便 4) 测光按钮取消改变测光方式要按FUNC钮 5) 电池与G1X不通用,充电器也不通用 6) 手感比G1X稍显逊色 7)充电器/背带等配件的做工比G1X要简单 8)屏幕不能像G1X那样折叠 9)像素不但没有增加竟然还略有减少 10)大光圈很肉,缩小至2.8才有明显改善

    G1X之后很好的机器兼顾了长焦和广角。虽然与G1X相比很多地方的改善并不明显。泹是在可操作性上功能的增多无疑为摄影增加了更多乐趣。

}

对于很多摄影爱好者来说最理想的装备无外乎三要素:足够大的、全能的镜头焦段、小巧便携的体积。然而之前的相机产品中同时满足“大底+变焦头”基本就与便携無缘了,不过在 2017 年 10 月佳能推出了 PowerShotG1XMarkIII配备了 APS-C 画幅传感器以及等效 24-72mm 变焦镜头,同时兼具可以放入口袋中的小巧体积为高端便携相机市场树立叻新的标杆。

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大底便携机佳能 G1XMarkIII 的性能表现及使用体验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所在,那么这台口袋“怪兽”的实际表現如何呢近日这款相机来到了我们的评测室,一起来看看它会带来怎样的成绩吧(想更快了解这款相机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视频查看峩们的快评结果)。

·外观参数一览造型专业性能抢眼

新机到手外观自然是要看一下的。在造型方面佳能 G1XMarkIII 采用了类单反的造型,突起嘚军舰部、丰富的按键及拨轮设计都为这款卡片机增添了更多专业色彩;机身采用全黑亚光配色,配合棱角分明的线条让这款相机的外观显得更加硬朗。

丰富的按键、拨轮加上取景器赋予了 G1XMarkIII 更好的专业性

早先的高阶便携机型受体积限制,要么是 1 英寸底+变焦镜头要么昰 APS-C/ 全画幅+定焦镜头,“大底”与“变焦”往往无法同时实现但 G1XMarkIII 配备了约 2420 万有效像素的 APS-C 画幅传感器与等效 24-72mmF2.8-5.6 的镜头,同时也兼具了小巧的机身体积大尺寸传感器+变焦镜头+小巧机身,这也是 G1XMarkIII 的最大亮点所在

而在机身做工方面,G1XMarkIII 作为佳能 G 系列的顶级机型自然有着不俗的工艺沝平,可以看到机身的每一处接缝都非常严密同时翻转屏的排线隐藏在转轴中,进一步降低了长时间使用后磨损的风险

侧边一览,可鉯看到 G1XMarkIII 有着不错的机身质感

G1XMarkIII 镜头收缩后伸出的长度很短保证了便携性

材质方面,G1XMarkIII 采用了硬质塑料机身坚固耐用的同时也实现了轻量化,相机、电池、存储卡总重仅为 399 克和一听可乐差不多重,带出门几乎不会有负担

G1XMarkIII 支持触控操作,翻转屏排线隐藏在转轴内耐用性很高

经过外观及参数的简单展示之后,相信大家对于佳能 G1XMarkIII 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笔者将为大家展示这款相机的细节设计,看看其操控表现如何为了让大家更全面地熟悉这款机型,笔者在上方列出了它的主要参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

·机身细节展示专业操控手感出色

看过整体外观及性能我们再来看看佳能 G1XMarkIII 的细节设计。作为一款高端便携机型G1XMarkIII 在操控方面有着十分专业的表现,先说键位其沿用了佳能 G 系列的设计风格,通过方向键即可调出功能参数进行设置机身侧面的无线按钮可以一键进入连接功能设置,十分方便

机顶具有模式转盘、曝光补偿转盘以及变焦拨杆,机身前面还有一个小拨轮

除了基本的按键之外G1XMarkIII 同时也配备了足够多的拨轮,以便专业用户進行快捷参数调整机顶上配有变焦拨杆、模式转盘、曝光补偿转盘,握持手柄食指处配有前拨轮同时光圈环+按键区拨轮都可以进行参數设置。值得一提的是三个拨轮在不同的拍摄模式下均可以自定义功能,用户能够轻松定制自己习惯的操控方式

光圈环、前拨轮以及按键区的拨轮都可以自定义功能

机顶闪在暗光拍摄时能带来不错的补光效果

看过按键拨轮之后再来看看机器本身的配置,G1XMarkIII 虽然有着小巧便攜的体积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配置一个没落下配备了机顶闪光灯以及约 236 万画点的电子取景器,能带来不俗的显示效果;其次還采用了佳能经典的旋转式翻转触控屏设计能够实现多角度取景及自拍功能,配合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可以直接点哪拍哪具体对焦性能笔者会在后文中进行测试。

约 236 万画点的 EVF显示效果不错

通过翻转屏可以实现多角度取景及自拍,触控操作非常实用

使用体验方面G1XMarkIII 机身仩配有大面积的蒙皮,同时增配了突起的握持手柄以及指柄握持手感非常扎实且不易滑脱;搭载的伸缩式镜头在不使用时基本不会有太哆突起,对于便携性基本没有影响随机还附送了镜头防丢绳以及 PowerShot 专属相机背带,一系列小配件还是很贴心的

镜头在 72mm 端时伸出的长度依舊可以接受,整体便携性相当好

除了正面握持手柄之外拇指处的指柄进一步提升了这款相机的使用手感

镜头盖可以穿上防丢绳,以防丢夨

最后要说说电池受体积限制,G1XMarkIII 虽然采用了 APS-C 画幅的大底以及 24-72mm 变焦镜头但电池依旧沿用了 G 族 1 英寸机型上的 NB-13L,因此笔者建议大家开启相机洎带的省电模式可以大幅延长拍摄时间。佳能官方并未给出这款相机的续航数据不过就笔者的使用经验来看,正常情况下拍一天还是沒有问题的

熟悉了参数、机身设计,接下来就要进入我们的客观测试环节了我们针对 G1XMarkIII 所搭载的这颗 24-72mm 镜头素质以及新机的传感器成像表現都进行了测试,一起来看看它的表现如何

·镜头素质测试画质表现值得肯定

要说佳能 G1XMarkIII 最受关注的因素,恐怕就是其配备的这支等效 24-72mmF2.8-5.6 伸縮式镜头了毕竟将 APS-C 画幅像场的标变镜头压缩到一个如此小的体积,其能否带来足够好的素质表现就成了一个悬念笔者针对这款镜头在 24mm 與 72mm 端各档光圈下的锐度表现进行了标板测试,并且以读数的形式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现版本 AdobeCameraRAW 工具还不支持 G1XMarkIII 的 RAW 文件,因此本篇中的测试均甴 JPG 格式完成)

先来看 24mm 端。不难发现在 F5.6 至 F8 的光圈下G1XMarkIII 的画质达到了最佳水准,中心 3000、边缘 2000 的读数对于 2400 万像素级别的传感器而言已经跑满了因此这支伸缩镜头虽然轻巧,但依旧能够带来不俗的解析力遗憾的是全开以及 F11 下的中心锐度稍显不足,毕竟广角端 F2.8 与 F11 都是比较常用的咣圈这一点还有提升的空间。

再来看 72mm 端为了保持紧凑的机身体积,G1XMarkIII 长焦端的最大光圈收缩到了 F5.6从实际测试的数据来看长焦端的画质表现与广角端相近,同样是在 F5.6 至 F8 下达到了最佳水准总的来说,在 F5.6 至 F8 的光圈下佳能 G1XMarkIII 能带来不错的解析力表现这支伸缩镜头整体锐度还是徝得肯定的。

G1XMarkIII 采用了 APS-C 画幅的传感器这也是目前佳能 G 族中传感器尺寸最大的机型。虽然配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大底”但为了保证小巧的機身,G1XMarkIII 的镜头光圈则比较保守F2.8-5.6 确实不算大。那么这款相机的虚化效果如何笔者马上为大家带来测试结果。

先看 24mm 端24mm 端下这款相机具备 10cm 嘚最近对焦距离,结合 F2.8 的最大光圈可以带来不错的虚化效果而在焦外效果方面,光斑的形状也比较圆润焦内外的过渡也比较平滑,广角近摄时的虚化表现还是不错的

接着看看 72mm 下的虚化表现。前面已经说过为了保证便携性,G1XMarkIII 在光圈上做出了不少牺牲72mm 下最大光圈仅为 F5.6,不过在实际测试中 72mm 端的虚化还是可圈可点的能够有效模糊背景,光斑形状同样较为圆润因此在拍摄特写时有着一定的实用性。

24mm 畸变測试(JPG 格式直出经过机内矫正)

72mm 畸变测试(JPG 格式直出,经过机内矫正)

除了锐度、虚化这些成像表现之外相信有不少读者对于 G1XMarkIII 所配备鏡头的光学素质也很感兴趣。不过可惜的是目前还无法解该机的 RAW 文件只能看 JPG 来过过瘾了,得益于机内自动矫正JPG 直出时 G1XMarkIII 基本做到了零畸變,常拍风光、建筑等题材的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控噪性能实测暗光最强 G 族诞生

看过镜头素质、解析力测试之后,接着就要进入另一个重頭戏——控噪测试了G1XMarkIII 是佳能 G 系列中首次配备 APS-C 画幅 CMOS 的机型,更大尺寸的传感器加上 DIGIC7 处理器控噪能力毫无疑问将会有相当大的提升。那么咜的控噪表现究竟如何一起来看感光度逐级测试。

由于无法解 RAW我们依旧用 JPG 文件进行测试,也就是说经过了机内降噪处理从结果来看,G1XMarkIII 将 G 族的控噪水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ISO100 至 800 时的画质都很细腻,从 ISO1600 至 6400 时逐渐出现噪点(但即便在 ISO6400 下依旧能带来丰富的画质细节表现)茬 ISO12800 以及更高的感光度下,照片细节就丢得差不多了基本没什么可用度。

综合解析力、控噪测试的结果来看G1XMarkIII 在成像方面有着足够高的水准,尤其在控噪上带来了不小惊喜ISO6400 及以下都有着不错的可用度,作为一款 APS-C 画幅机型这样的表现无疑是合格的加上其足够小巧的体积,其整体画质表现令人满意

·实际上手体验极速对焦分享便捷

看过性能测试之后,接下来就该说说佳能 G1XMarkIII 的使用体验了首先当然要说说对焦,G1XMarkIII 支持全像素双核对焦该技术还是首次被应用在佳能 G 族的机身上。那么我们先来看看这款相机的对焦速度如何

在对焦速度测试中我們采用了单次对焦模式,并且始终使用中心点来对三个不同焦平面的主体进行对焦可以看到,G1XMarkIII 具有相当快的合焦速度半按快门后基本能实现零时滞合焦,而且不同焦平面间的切换非常流畅

接着看看 G1XMarkIII 的触控对焦性能。G1XMarkIII 具备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配合触控屏能够轻松点哪拍哪,从实际测试中可以看到其触控对焦的体验同样非常灵敏,触屏切换焦平面的速度依旧十分流畅触控对焦不仅为拍摄者提供了不尐便利,同时也降低了这款相机的上手难度

除了对焦速度之外,连拍追焦时的精度也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G1XMarkIII 具备最高约 7 张 / 秒的追焦连拍速度,笔者通过 GIF 的形式来向大家展示其连拍表现:

追焦样张 100%放大细节展示

追焦样张 100%放大细节展示

可以看到 G1XMarkIII 的连拍性能还是不错的能够记錄疾驰汽车的运动过程,而在追焦的精度方面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将连拍样张进行 100%放大处理,细节同样比较清楚因此 G1XMarkIII 有着足够好的捕捉仂表现。

G1XMarkIII 支持佳能影像上传功能可以直接连网发微博

在笔者的体验过程中,G1XMarkIII 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一来其对焦、机身响应速度都很快,使用过程中基本没有出现时滞;二来在无线连接、照片分享方面G1XMarkIII 也提供了丰富的模式,包括 Wi-Fi 照片传输、遥控以及佳能影像上传服务等可以在网络环境下直接用相机发布照片微博,分享过程方便省心

·样片及总结将专业相机放入口袋

经过了一系列客观测试以及上手体驗,相信各位读者对于佳能 G1XMarkIII 这款相机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那么在评测的最后我们来看看 G1XMarkIII 的实拍样片,笔者用这款相机进行了简单的試拍一起来看看它的成像表现如何。

从笔者实际使用的感受来说G1XMarkIII 将 APS-C 画幅的 CMOS 与等效 24-72mm 的镜头塞进了一个如此小巧轻便的机身当中,其带来嘚拍摄体验是非常新颖且有趣的尤其是在夜景拍摄时,能够带来普通小底卡片机所难以企及的控噪效果这一点非常值得肯定。

写到这裏此次的评测也接近尾声了。毫无疑问这是一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APS-C 画幅+标准变焦镜头”还能轻松放入口袋在以前是不敢想潒的,而佳能 G1XMarkIII 可以说是首次将“大底”、“变焦”、“轻便”结合在一起并且作为一款革命性的卡片机,G1XMarkIII 在整体设计上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表现画质、控噪、捕捉力、操控体验都很出彩,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什么明显的槽点

在本次的评测中,佳能 G1XMarkIII 展现出了全面的强悍性能

作为一款高阶卡片机专业+便携是其最大亮点

当然,G1XMarkIII 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并非完美无瑕。首先是光圈的问题24mm 端 F2.8、72mm 端 F5.6,最大光圈嘚不足限制了虚化表现同时在夜拍中需要更高的 ISO;接着续航表现仍有提升空间。不过话说回来更大的光圈和更长续航的电池势必又会帶来更大尺寸的机身,显然 G1XMarkIII 为了追求极致的便携性不得不在面板参数上做出牺牲。

为了实现紧凑的机身体积镜头光圈以及续航难免会收缩

总的来说,笔者个人认为佳能 G1XMarkIII 是一款非常成功的产品新机继承了佳能 G 族机型在使用体验与便携性上的优势,同时 APS-C 画幅 CMOS 与等效 24-72mm 镜头让拍摄效果更上一层楼(毕竟在控噪、解析力方面大底机型有着绝对的优势)如今的影像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但性能与便携向来是两个对竝面

G1XMarkIII 在确保高性能的同时兼顾了极致便携的机身,或许这一次鱼和熊掌真的可以兼得了

APS-C 画幅保证画质表现及控噪能力

等效 24-72mm 焦段可长可廣非常实用

极致便携的体积,可以直接放进口袋

专业级的按键+拨轮操控触屏体验出色

对焦速度、精度均有不俗表现

最大光圈不足, 续航仍有提升的空间

暗光拍摄取景时容易出现时滞问题

不支持 4K 视频有些可惜

版权声明: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嘚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損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1x mark3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