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汪清新兴小学象帽舞视频

上传时间:
热搜风云榜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十天内免登录
达人练习“象帽舞”缓解颈椎病 看节目获得灵感(图)
老人在公园空地上耍起象帽舞  海峡都市报讯
帽子顶上,一条长长的飘带飞快旋转,它随舞者身体的不停扭动,形成了线条流畅的一个个动态圆环……在福州晋安区珠宝路附近的一个小空场,只要是王先生来此晨练,总能引起好多人围观。
昨天,记者找到了这位特殊的舞者王先生,他说,这是象帽舞。他今年63岁,退休之后,爱好一些杂耍活动,变脸、抖空竹等等,王先生都曾挑战过。今年年初,王先生在一次看朝鲜族歌舞节目中获得灵感,萌生练一练象帽舞的念头。
从网上淘到装备后,习惯晨练的王先生就在自家附近的小空场上琢磨起来。一天,两天,一圈,两圈……经过一个多星期适应,王先生不再像最初一样头晕,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曾经酸痛的颈椎也不痛了。更令他得意的是,现在,他帽子顶上转动的飘带已长达30米。
(海峡都市报记者 李帅 关铭荣 实习生 张炳琼 文/图)
作者:李帅 关铭荣 张炳琼
本文来源:福州新闻网
关键词阅读: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非车险:   
:      
热门问题:  
:        
:         
热门影院:【频道】【广场舞集中营】
分享给站外好友
页面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可以让视频在手机、平板电脑上播放!
举报此视频包含不当内容:
请填写你要举报的内容,标明举报内容所在地时段,将有助于我们更及时的处理举报内容。感谢您对PPS的支持!
广告和欺诈
触犯我的版权
你可以把视频下载到不同的设备
使用电脑飞速下载轻易收藏喜欢的视频
使用苹果设备支持iPhone、iPad高清视频亦可离线观看
使用Android设备支持手机、平板高清视频亦可离线观看
拍下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用PPS影音IOS/Android版扫描二维码,在您的移动设备上继续观看视频,也可以分享给您的好友。
1080农乐舞 象帽舞 朝鲜族舞蹈-广场舞健身舞视频教学
手机没装PPS影音?
频道信息:
【广场舞集中营】
播放:2.47千万
视频:5333
【广场舞集中营】:汇集经典广场舞-广场舞蹈-广场舞教学视频
注:数据来自爱奇艺、PPS全平台
1080农乐舞 象帽舞 朝鲜族舞蹈-广场舞健身舞视频教学
上传时间:23个月前
上 传 者:xixixixixi1
所属频道:【广场舞集中营】
上 传 自:
分&&&&&&类:生活
暂无相关内容
视频简介:集各式高清广场舞视频,进行广场舞教学,多套高清广场舞教程,广场舞蹈学习,学跳广场舞,学跳广场舞蹈,学习广场舞视频,广场舞学习,广场舞视频,包括周思萍广场舞、美久广场舞、动动广场舞、...大众广场舞、吉美广场...舞、瑞金丽萍广场舞、楠楠广场舞、阳光玫瑰广场舞、北雀广场舞、紫紫雨广场舞、云裳馨悦广场舞、青儿广场舞、吉祥广场舞、韵之雯广场舞、凌云广场舞、茉莉广场舞、紫蝶踏歌广场舞、幸福玫瑰广场舞、惠汝广场舞、缙云广电广场舞、湘湘广场舞、姊妹广场舞、杨艺广场舞、高安子君广场舞、幸福天天广场舞、俪影广场舞、天姿广场舞、俏木兰广场舞、新东方广场舞、格格广场舞、乐逍遥广场舞、飞翔广场舞、四海广场舞、樱花雨广场舞、燕子广场舞、雅文广场舞、叶子广场舞、翠翠广场舞、风清云淡广场舞、嫣然广场舞、银河广场舞、廖弟广场舞、高清广场舞、江南style广场舞(江南风格广场舞)、我们的钓鱼岛广场舞等,广场舞蹈是舞蹈艺术中生活舞蹈的最重要表现[]
现在可以用QQ账号直接发表评论,分享给我的好友
大家都在看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许可证:
Copyright&2005 - 2014 PPStrea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党的光辉照延边
  编者按:9月3日是吉林省延边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的日子。对于延边人民来说,过去50年,是风雨兼程的50年,是波澜壮阔的50年,是成就辉煌的50年,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在延边成功实践的50年,延边正成为世人了解中国民族政策的样板和窗口。
  新华网频道记者 王景和 徐家军 李亚彪 杜学静(文字)
徐家军 王景和(摄影) 制作 邵守志 
的民族政策的成功实践
DD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建州50年综述
  9月3日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50周年的日子。对于延边人民来说,过去50年,是风雨兼程的50年,是波澜壮阔的50年,是成就辉煌的50年,也是党的民族政策在延边成功实践的50年,延边正成为世人了解中国民族政策的样板和窗口。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特别重视民族问题。党的“六大”已确认,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中国的朝鲜族,是明末清初开始陆续从朝鲜半岛迁来的。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加之封建王朝的暴政统治,使朝鲜半岛农民生活在艰难竭蹶之中。为了生存,他们被迫跨过鸭绿江、图们江,到地广人稀且统治阶级鞭长莫及的中国边境地带寻找生路,垦殖拓荒。1876年以后,帝国主义陆续侵入朝鲜,直到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血腥的屠杀和大肆的掠抢,也加剧了朝鲜边民向中国的流入。从19世纪中叶起,开始有较多的朝鲜人迁入中国东北地区。到1945年以前,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已达170万多人。在这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中,朝鲜族人民为中国东北大地的开发垦殖、繁荣发展,为中国革命事业,都做出了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特别重视民族问题。党的“六大”已确认,朝鲜族是属于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对他们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所做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党从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一开始就主张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主张平等基础上的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共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主张革命胜利后建立各民族自由联合的国家。1935年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吴平就提出朝鲜族有“全权成立自己的民族自治区”的主张。在土地改革、政权建设与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完全承认朝鲜族的中国公民资格,几乎所有的延边朝鲜族都加入了中国国籍,从迁入民族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延边建立地方民主政权,并要求各级政府“做好民族自治的准备工作”。
  1952年9月3日,延边朝鲜族自治区成立大会在延吉市隆重举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东北人民政府、中共吉林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特地前来祝贺。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朱德海宣布延边朝鲜族自治区诞生。两年后,自治区改名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此后,每年的9月3日,成为延边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中国的民族自治区不是脱离于国家的“独立王国”,却能享受国外“自治邦”所不能享受的特殊照顾
  中国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既不是脱离祖国大家庭的“独立自治”,也不是半独立状态的“自治邦”之类的事物,整个国家和自治地方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但是,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却能享受国外的“自治邦”所不能享受的许多特殊照顾,即不仅能享受汉族所能享受到的一切待遇,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享受特殊待遇。中国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共有4000余名代表,相当于每30万人口有一个代表。少数民族则占代表总数的14%,比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出6个百分点。有的少数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人,也有代表,全国55个少数民族无一例外地拥有自己的代表。在延边州,85万朝鲜族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38.5%,而州人大代表中朝鲜族却占52%。
  少数民族干部的状况,是衡量一个地方整个民族工作和自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国共产党从在大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那一天起,就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自治机关干部民族化”的方针。延边州在配备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人时,从历史与现实出发,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距”:凡是朝鲜族占50%以上的县、市党政主要领导人均安排朝鲜族干部,即使是汉族群众占多数的县、市,党政领导机关也要适当安排朝鲜族干部。
  建州初期,延边的朝鲜族干部只有1700多人,目前,全州共有少数民族干部5万余人,其中州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20多人,占州级领导干部总数的54%;县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360多人,占县级领导干部总数的48%;乡科级少数民族领导干部2800多人,占同级领导干部总数的51%。这些少数民族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朝鲜族干部,而且干部队伍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也由改革开放前的52%提到了70%以上。  现在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朝鲜族干部,多数是从延边走出去的,其中有委员,有副主席,有解放军上将和中将,还有十余名省级领导干部。党的民族政策培养出的大批朝鲜族干部,在延边政治稳定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迅速发展经济,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基石
  邓小平同志说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  在半个世纪的实践中,中国形成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体系。比如拔出各种专项资金和定额补助费扶持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建设。从1979年到1989年,国家拔给民族自治地方的财政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共达800多亿元,其中国家和吉林省每年拔给延边州的各种补助费就达1800多万元。在投资、贷款、税收等方面,党和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予以特殊照顾和扶持,建国以来,国家和吉林省对延边民族企业和对边境贫困乡村所实行的减免税,每年达1200多万元。
  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过程中,国家还加快对外开放,在民族地区建立特区或开放城市,鼓励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开展边境贸易。延边被国家确定为民族自治地区改革开放试验区,其中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是国家级开发区,还有四个省级开发区。州内有一般贸易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79家,有边境小额贸易权的企业56家,对外工程承包和技术合作企业6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延边州抓住国家实行沿边开放和联合国关注图们江下游地区开发这一历史机遇,实施“南联北拓,东出西进,面向东北亚”,实施开边通海工程,形成以珲春为龙头,以自治州首府延吉为依托的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延边并不属于西部地区,而党和国家一直对延边给予极大关怀和支持,2001年,国务院批准延边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部分优惠政策,使延边成为东北唯一享受西部开发政策的地区。延边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项目和国家“兴边富民行动计划”三大“国字号”工程的优惠政策,加上珲春合作区、出口加工区及中俄互市贸易区优惠政策的交相辉映,使自治州在政策上具有了吉林省内其他地区所没有的优势。实行西部开发战略以来,延边充分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总投资27亿元的珲春发电厂二期工程等10多个多年来想办而自身又无力实施的项目成为现实。
  利用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的各种优惠政策,延边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医药、纺织、造纸、化工、食品、水电、木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综合实力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名列前茅。
  在民族政策指引下,延边朝鲜族的民族文化既保持了连续性,又做到了与时俱进
  国家自治法和州自治条例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可以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特点的教育、文学、艺术、体育、新闻、民俗等文化事业。在延边,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同韩国、朝鲜文化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延边朝鲜族也成为在国内各民族之中教育最普及,平均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民族,成为国际朝鲜人社会中除朝鲜半岛外保持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最完整的一个群体。  建国初期,延边的朝鲜族走出日伪时期奴化教育的阴影,大力兴办民族教育。20世纪50年代,延边朝鲜族教育在全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取得了五个第一:第一个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第一个基本普及了初中教育,第一个基本实现了在青壮年中扫除了文盲,第一个实现了调整,建立了延边大学等三所民族院校,建立了第一所农民业余大学--黎明大学。现在自治州形成了一个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门和功能齐全、层次完备的民族教育体系,延边大学还合并延边五所,并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进入国家21世纪重点办的100所大学之列。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延边州每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为594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
  延边建州之初就成立了延边文学艺术联合会,其中包括作家协会、戏剧协会、舞蹈家协会等九个协会。在“文联”的指导下,朝鲜族艺术工作者创作出大量富有民族特点的优秀作品和节目。延边歌舞团的大型舞剧《春香传》、歌剧《阿里郎》及舞蹈诗剧《长白情》都荣获“文华奖”。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党的一贯政策。国家一些领导人到延边视察时,一踏进朝鲜族群众的家门,就脱鞋上炕,盘腿和群众唠家常。组织上选派汉族干部到延边工作时,都反复叮嘱要注意这些细节。已故的朝鲜族劳模金时龙1954年到参加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晚宴时唯独他所在的列宴席上加了一小盘辣椒酱,使他激动不已。在党的政策关怀下,延边朝鲜族大多数保留了本民族的古老习俗,并破除了其中一些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活动,不少传统习惯还融汇到现代生活方式中。
从政治平等到心灵融合
DD延边民族团结纪实
  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城内的一个普通院落,朝鲜族女工崔海顺将刚买来的蔬菜放在汉族居民李大娘的厨房,就去床前询问老人一天来的情况,接着忙里忙外地打扫屋子洗衣做饭。身有残疾的李大娘和老伴就在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中,度过了17年温馨的岁月。每当李大娘逢人夸耀自己的朝鲜族好“女儿”时,崔海顺总是腼腆地一笑:“别分朝鲜族和汉族,我们生活在一起,就是一个祥和的‘家庭’,互帮互助是人之常情。”  崔海顺的特殊“家庭”荡漾的浓情只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旋律中的一个动人的音符。建州50年来,延边州各民族沐浴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下,朝鲜族、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在互敬互爱的基础上,从政治平等到心灵融合,谱写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曲辉煌的乐章。  延边州位于吉林省东部,全州总人口220.9万人,其中朝鲜族人口84.2万人,占全州总人口数38.6%。持久不懈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使党的民族政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994年、1999年延边州曾两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30个自治州中唯一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  说起民族团结的历史,延边人总是充满了自豪。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各族人民就在这里并肩战斗,抗击外寇,争取解放,结下了相濡以沫的兄弟情谊,凝结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也是延边人民的骄傲。  1952年9月3日自治州成立以来,延边各族人民更是“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培育民族团结的沃土,播撒心灵融合的种子。如今,在市、县、乡镇和村屯采访,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各级领导头脑中民族团结的弦绷得很紧,而这里的群众对此话题却显得淡然。政治上的平等,民俗、文化等方面相互融合,经济上共同富裕,已经让这里的朝鲜族、汉族等民族亲如一家,民族的界线在他们的思想中已经淡化。KK延吉市文明社区的一片空地上,每天清晨都有几十名汉族居民身着朝鲜族服装,载歌载舞,愉悦身心。汉族居民孙涛说:“朝鲜族歌舞旋律优美,活泼感人,一听音乐就想动。这里很多朝鲜族居民也经常和汉族人一起扭东北大秧歌。”她指着身上鲜艳的朝鲜族服装说:“这是我花700多元钱买的,这里的不少汉族女同志都有一两套这样的服装。”
KK谈起朝汉两个民族的团结,在这里锻练的人都说,大家平时就工作生活在一起,根本没人想谁是朝族,谁是汉族。大家互相帮助,取长补短,相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比方说朝鲜族帮助汉族做泡菜,汉族帮助朝鲜族渍酸菜,这样的事不胜枚举。
KK在延边,汉族群众招待远方的宾朋,总是要选择一家有特色的朝鲜族餐馆,共同品味朝鲜族的传统美食。而朝鲜族群众也经常包饺子和炒菜改善伙食,煎炒烹炸样样精通。在延吉市一家名为“韩城”的狗肉馆,主人常会点上一盘狗肉饺子让客人品尝,这是朝鲜族美食与汉族传统美食相融合的产物,常常引得顾客的啧啧赞叹。  延边州的节日似乎格外的多,无论汉族的节日还是朝鲜族的节日都成为延边人民共同的节日。朝鲜族特别讲究尊老爱幼,“六?一”儿童节、“八?一五”老人节,都是全家团聚,或到公园游玩,或在家里欢歌狂舞。开始,汉族人在一旁看热闹,羡慕说:“朝鲜族人真会玩!”没多久,就陆续参加进来了。今年延边一家报社的汉族总编辑就在8月14日的晚上从北京赶回延吉市为自己的父亲庆祝节日;而居住在延吉市文明社区的徐淑琴也接到儿子从吉林市传来的祝福和问候。
KK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从1954年起就在每年的9月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每5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朝汉两个民族单位与单位、乡村与乡村、个人与个人之间还相互结“对子”,互帮互学。和龙市头道镇新兴朝鲜族小学六年级二班的李虎与头道小学的汉族学生李金明结成友谊的对子已经三年,他们的家长平时也像亲戚一样走动。
  多年来,朝鲜族群众与汉族群众不仅在生活中和睦相处,而且在生产中互帮互学。和龙市头道镇党委朝鲜族副书记黄重德如数家珍地讲起朝汉两个民族的群众相互扶持的事例:善于种植烟叶和苹果梨的朝鲜族农民热心地向不谙此道的汉族农民传授技术,而汉族农民也将自己蔬菜种植、家畜养殖等经验倾囊回赠。  在珲春市英安镇关门村,汉族村民解中华和丈夫刘春雨正在同村朝鲜族农民许凤俊的庭院内,共同商量老许下一步的养殖规划。几年来,靠食用菌养殖发家致富的解中华与丈夫一起为其他朝鲜族村民提供资金和技术扶持,帮助他们发展庭院经济。一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解中华的心声:“无论汉族还是朝鲜族,乡里乡亲的,只要能帮别人一把,大家共同富裕了,我们夫妻就最高兴了。”
  和龙市第五中学是一所朝鲜族学校,有用朝汉两种文字书写的“无私奉献,助教育人,民族团结,兴市富民”16个大字。这是对一个名叫刘德全的汉族企业家的最高赞赏。刘德全先后无偿捐资600多万元,先后为这所学校和市第二幼儿园修建了9000多平方米校舍。刘德全说:“和龙地处边陲,若发展经济必须先发展教育,决不能让孩子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习,他们是延边州的未来。”
  原延边州院长金钟国(朝鲜族)研究员说:“在延边,朝汉满各个民族在保持各自特点的同时,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认同,相互融合,共同为建设繁荣富强的边疆而奋斗,这应该说是民族团结的最高表现形态。这种各民族之间炽热的亲情和强劲的亲和力,在世界各国少数民族地区是少见的。”
延边民族教育与时俱进
  “有哪位同学能用‘华’字组词吗?”围坐在小桌前的孩子们竞相举手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这是我们的祖国,我们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短短的时间内,孩子们就回答出20多个含有“华”字的词和词组。  这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一个朝鲜族学校--第五小学开放式教育课堂上鲜活的一幕,也是延边朝鲜族教育与时俱进、深化改革的缩影。据校长崔粉善介绍,开放式教育正视并尊重学习者在学习速度和重视程度上存在的差异,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情趣,自觉自愿地学习,轻松自如地、灵活多变地处置课程,是总的自律。目前,开放式教学领域、层次不断扩大,已从教学领域拓展到德育、劳动、行为习惯等方面。
  开放式教育只是珲春市主动发展教育的一部分。崔粉善说,现在延边民族教育工作者的眼界逐渐拓宽,面向未来和世界发展教育,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不同程度地在教学中增加了汉语和英语课时,全面培养朝鲜族学生的综合素质。  延边朝鲜族是个非常重视和热爱教育的民族,有着崇尚文化、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素有“教育之乡”的美誉。建州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层次完备、协调发展、特点鲜明的民族教育体系,其教育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少数民族之首。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延边州每万人中有大学生以上文化程度的为594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全州共有各类科技人员12.4万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567人,全州中专毕业生和中级以上知识分子占人口的比例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延边州先后荣获“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重视幼儿教育最佳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先进”等21个国家级先进荣誉称号。
  早在1958年,延边州就按当时标准普及了初中教育,1993年城区已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1997年全州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在基本完成“普九”任务的基础上,以端正办学思想为前提,规范办学行为,摈弃“应试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培养出以珲春“主动发展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模式。
  在延边,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的校舍,最为人们牵挂的是教育的发展。“卖了耕牛办教育”、“日子过得再苦,也要让孩子读书”,这是延边朝鲜族群众说到办到的事情。近年来,随着延边州“教育优先、科技兴州”战略的实施,国家和当地政府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民族教育设施日臻完备,办学条件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目前,延边州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0%;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2%;全州初中毕业率97.1%;自恢复以来,到2001年为止,延边州为大专以上院校共输送6万多名优秀学生,录取比例最高达到78%。2001年全州生均占有校舍面积为5平方米,超过国家“普九”验收标准。中心校以上的小学自然实验室、村小综合实验室建室率、初中理、化、生实验室达标率都在80%以上;中小学配备语音室、微机室的学校分别占应配学校总数的83%和85%。  延边大学是全国闻名的少数民族地区高等学府,1996年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原有的五所普通高校合并成立,并列入国家“211工程”。现有本(专)科学生一万多名,硕士生700多名,博士生40名。延边高等教育形成了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两个系列,专科、本科、硕士生、博士生四个层次的发展格局。
  延边州教育委员会主任李勇说,朝鲜族教育在延边州教育工作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这里民族区域自治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延边州民族教育要顺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主动把教育融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总体布局之中,加速培养大批人才,为延边州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延边着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
  和着优美的旋律,伴着姑娘们轻盈的舞姿,一条条七色的长袖飞舞,化做天边道道绚丽的彩虹……“这是朝鲜族的传统舞蹈《长袖舞》,”延边歌舞团的著名编导李承淑说,“原来演员舞动的长袖是白色的,我们将它改做了七彩的颜色,借以表达延边朝鲜族人民沐浴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之情。”
  KK朝鲜族因喜穿白衣而被人称为“白衣民族”。“白衣渡江”说的就是中国延边朝鲜族是从朝鲜半岛渡图们江迁移而来的故事。自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由于朝鲜的天灾人祸以及后来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使大批人背井离乡,渡江迁入中国延边地区定居,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李承淑说,延边朝鲜族在中国的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与其它民族共同发展,过着安乐祥和的生活。延边朝鲜族群众能歌善舞,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内心的激情使他们逐渐改变了自己素淡的服装色彩,穿起了七色霞衣,民族服装由“白衣”化为“彩虹”。这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的鲜明标志。
延边朝鲜族群众继承了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保持了浓郁的朝鲜族艺术风格的基础上,经过50年的生活实践,吸纳各民族文化的精华,博采众长,不断探索和创新,孕育和发展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朝鲜族文化艺术,形成了不同于朝鲜、韩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延边歌舞团是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个团有三部作品获得了国家最高奖--
文华大奖:舞剧《春香传》、歌剧《阿里郎》和舞蹈诗剧《长白情》。这些都是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作品。  1994年《春香传》在韩国演出引起了很大反响,韩国观众认为这是与本国不同的绝好的朝鲜族文化。韩国《世界日报》的顾问尹基泰先生说:“你们的舞剧既体现了朝鲜民族艺术的风格,又融入了中国民族文化和西洋芭蕾的长处,实在太精彩了。在韩国只有把所有艺术家集中起来才能搞出这样大型的作品,而延边歌舞团凭借自己的力量就能完成,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一些韩国艺术家说:“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对韩国民族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有些已经完全西化了,而你们却会把西洋的东西融入自己的艺术作品,继续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确了不起。”
  延边歌舞团也是延边向世界递出的一张精美名片,成为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好诠释。歌舞团所到之处都引起外国观众的啧啧赞叹:“在中国,一个民族能够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生活习俗保持得这样好,中国的民族政策真的很好!”
KK其实,在延边,具有浓郁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无处不在。延边话剧团是中国唯一用朝鲜语演出的话剧团,演出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为中心,波及吉林、、等省朝鲜族聚集区域。建团40多年来,共演出了130多个创作和翻译改编的剧目。其中创作的有《长白之子》、《春到海兰江》、《没毛的狗》、《宋顺女》、《洁白的花》等70多部新作。改编的有《春香传》、《沈清传》等30多部剧目,翻译的有《雷雨》、《红旗谱》、《渔人之家》、《红岩》等20多部国内外剧目。延边话剧团的年均演出场次均在200场以上,因其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延边朝鲜族群众的现实生活,常年把戏送到朝鲜族群众的田间炕头上,而被农民亲切地称之为“农民剧团”,盛赞话剧团为“山里红”。
  延边的文化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扶持当地群众发展朝鲜族文化。“象帽舞”是朝鲜族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在欢庆丰收、结婚、花甲等时候人们起舞,表达祝福之意,是朝鲜族很常见的娱乐方式。但延边州汪清县百草沟,却以“象帽舞”舞出了名,有上千人会象帽舞,而且舞蹈的技巧高超,闻名遐迩,常常参加各种大型演出。珲春市密江乡是远近闻名的“洞箫之乡”。洞箫是朝鲜族一种传统乐器,在劳作后休息及庆祝时候演奏,它跟一般的乐器不同,声音浑厚,表现出了朝鲜族独特的民族气质和风格。这里的农民在农闲之余喜吹洞箫,影响不断扩大,如今这里已经成立了洞箫协会,有90多名成员,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才9岁。这些农民放下锄头和镰刀,带着管管洞箫和面面腰鼓就能走进高雅的艺术殿堂。
KK像百草沟和密江一样的以朝鲜族文化而闻名全国的文化乡镇在延边有14个之多,延边是全国文化模范州。在这里,从城市到乡村,无论男女老幼,闻乐即起舞,兴至便放歌。农民金官顺已有40多年吹洞箫的历史了,他说:“一吹起洞箫我心里就高兴,心情特别舒畅。我们现在演奏的很多曲子都是县里的文化人员新创作的。”在他的带动下,他的老伴、孙子也都加入到吹洞箫的行列中来。
KK延边州文化局局长方勇善说:“有特色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生命。通过这种特色文化建设的道路,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已经逐渐形成,她在保持浓郁民族性的基础上,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创新性。朝鲜族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
特色旅游成为延边新的经济增长点
  时下,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为流行的一个词语是“爆满”,大小宾馆旅店几乎天天没有空闲的房间。而奔行在街头的出租车司机则是掌握这张“晴雨表”的好手,随便问上一个,就能决定在哪里安身休息。  延边州委书记田学仁给记者讲了个故事:前几天,长春的一伙朋友晚上9点开车来到延吉市,找了好多旅店都告客满。实在没办法,他们决定打扰老田。老田一听满口应承,心想,诺大的延吉市还能找不到个住宿的地方?他操起电话逐个与宾馆旅店联系,结果一个房间也没有。“到安图去住吧!”这伙人驱车几十公里到了安图县城,结果遇到了同样的际遇。后半夜,才在去长白山的路上找到个小旅店得以栖身。  据了解,近几年,延边的特色旅游下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特别是每年六七八九四个月,中外游人接连不断,接待安排异常紧张。有关部门统计,去年,来这里旅游的中外游客达到16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8亿元。  延边的旅游素以“奇、特、新”闻名遐迩,有长白山风光游、朝鲜族民俗风情游、边境游、跨国游、冬季旅游等多种项目。目前,延边州有星级以上酒店33家,国内外旅行社44家,旅游设施和服务日臻完善。  盛名远播的长白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人与生物北;でD枪砀窆さ钠婀邸⒉┐蠓岷竦奈锊俺埔蛔匀徊┪锕荨U饫锶悍遽酷桑趾:棋抗茸莺幔ú堇寐槌梢环趁阑恚怀纬河纳畹奶斐乇趟⒌畏尚旱钠俨及琢贰⑿锹奁宀嫉奈氯骸⑸衩啬獾墓质廾裕既弥型庥稳诵目跎褚疲髁怠O募镜橇伲惶烊缋募荆楣鄞游麓胶闹脖痪肮郏欢纬ぐ咨剑缛氡┩豕炻员狈缴裨稀  朝鲜族民俗风情更具魅力。纯朴善良的朝鲜族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延续至今。伴着激越的长鼓、悠扬的洞箫,素有“歌舞之乡”美誉的延边男女老幼都可以唱起婉转流畅的民族歌曲,跳起柔曼轻盈的民族舞蹈。勇猛激烈的摔跤、凌霄飞荡的秋千、蔚成风气的足球将竞技和娱乐融为一体;风味独特的民族饮食,形式庄重的婚礼、花甲交织成动人情思的生活长廊。这一切都强烈地吸引着充满新奇和探究的人们。  延边位于祖国东北部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区。站在最东端的防川便可“一眼望三国”,浩瀚的日本海近在咫尺。从防川进入日本海,仅仅15公里。这里距朝鲜的罗津港93公里,距清津港171公里;距的扎鲁比诺港71公里,距波谢特港仅42公里;距韩国的釜山港、日本的新港均不超过900公里。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开展边境风光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延边州已通过边境城市珲春和图们,与俄罗斯和朝鲜进行跨国旅游,使中外游客可直接欣赏朝鲜的秀丽山川和俄罗斯的欧式风情。  特色旅游业的兴起也加速了交通、通讯、商业、娱乐业等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陆海空立体交通网拉近了延边同国内各地的距离;现代化通讯手段使人感到天涯近在咫尺。一座座星级酒店和各种餐饮、娱乐、休闲设施为国内外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目前,延边旅游业正在筹划建设东部跨国商贸度假区、中部民俗文化观赏区和西部观光休闲旅游区,努力构造延边及图们江地区旅游网络。今年9月,这里将举办延边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旅游节,让海内外的游客尽情领略延边独特的景致和民俗文化。
“局子街”的变迁
  “‘局子街’变了,变大了,变净了,变美了。”家住“局子街”边的朝鲜族退休干部金先生谈起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的变化,感慨万千。KK要问什么是“局子街”,延吉大街上市民大多会说:“‘局子街’就是延吉市的一条大街。”不少朝鲜族老人却记得,“局子街”是延吉市的另一称呼。早在清朝,现在延吉所在地南冈由于长期封禁,辟成围猎场,一直是人烟稀少的荒芜之地,有“南荒”之称。光绪年间,清政府在南冈设招垦分局,扼其交通要道,形成管理当局与商埠居民集中的地方,于是有了“局子街”的名称。KK上了岁数的市民都说,“局子街”,顾名思义,当初就只有一条街。然而现在登上市郊帽儿山,纵目眺望,延吉市绿树葱笼,掩映着鳞次栉比的房屋;街衢纵横,现代高层建筑挺拔林立,再也难以找到当年“局子街”的故颜。KK“局子街”原来有多大?有关部门发现的伪满时期出版的《延吉市街图》,体现了当时延吉的建设布局及规模,图中标注的市区占地仅为8平方公里。当时的延吉街路又窄又少,解放初时的道路总长度仅为0.45公里。现在延吉市主城区面积就达到20多平方公里,城区形成棋盘化道路网,城市交通形成了路铁空立体化的格局,不少街道由过去的9米宽扩至现在24米。由于过去城小路少,基本没有什么交通工具,现在外地客人随便在大街一招手,就会有出租车停在你身边,5元钱就可以把客人送到市区任何地方,像这样穿梭于各主次街道的出租车有5000辆。KK踏着干净的人行步道,五颜六色的彩砖映入眼帘,谁也想不到,刚解放时的延吉除街有水泥路面外,其余街路全都是土路,人们形容延吉是“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由于市区没有垃圾箱,大街上随处可见垃圾。更让人难忘的是,市区粪便清动仅靠人力和4台牛马车。如今延吉30多条大街和200多条巷道全都铺上了水泥路面,市里还完成了人行步道硬化任务3.5万平方米。街头的垃圾箱被塑料袋包装所取代,全市9.74万户居民中有8万多户实行垃圾袋装化,市区的垃圾中转站已建成18座,中转覆盖率为82%。市区还有各种环卫车辆60多台,粪便清运实现了机械化,近20年间,延吉市还投资300万元建起了2400立方米的粪便处理场。KK“山是荒山,岭是秃岭”,这是解放初延吉市民描绘市郊的情景,即使城区也是一片破败,以灰色调为主,除杂草丛生的河滨外,几乎找不到一点绿色。现在的延吉市像光明街、局子街、延西街等街路两边形成绿化带,松柏翠绿,杨柳低垂,草坪茵茵,百花盛开,延吉市仿佛处在一个大花园中。据介绍,城区绿化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1.4%到现在的2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4.4平方米,青年湖公园和帽儿山森林公园正成为周末市民们的好去处。KK延吉市城建局局长方贵明说,“延吉的变化,得益于党和政府对少族民族地区的关怀和重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方党委和政府依托吉林省规划设计院,邀请专家参加,两次编制延吉市城市总体建设规划,并不断充实规内容,多方论证,使它更趋合理化、科学化。KK“局子街”变了,它由封建社会杳无人迹的封禁围场,变成了40多万朝汉各族人民适合居住的现代都市。
延边20万能工巧匠闯天下
  十多年前,赵云还是住茅草房中一位普通村小学教师,现在却成为一家企业的高级白领,每天要出国公务。  42岁的赵云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一个小山村--龙山村中典型的朝鲜族,他最近回家探亲。“命运都在我出国务工后改变的。”赵云指着自己一座两层高的别墅式房子说。在宽敞明亮的房子中,有着最时尚的家电和电脑。  在龙山村,共有200多名朝鲜族农民通过境外劳务输出走出了国门。而在整个自治州,有关部门估算,大约有20多万名中国朝鲜族在国外务工。  延边州地处中国东北边境,有朝鲜族人口有84万,占全州总人口的38.3%,是中国北方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除朝鲜半岛之外世界上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
  踏进龙山村,一幢幢砖瓦房静静地座落在村中,一位朝鲜族老人指着为数不多的几间草房说:“过去,这里是草房子的天下。”  十年前,赵云是全村第一批到韩国打工的村民。“当时我家里有地,自己还有工资,生活不算困难,可孩子要上学,光守着这块地是养不起学生的。”赵云回忆说。  1991年,赵云勇敢地走出去,通过探亲的方式到韩国务工,一年半后回了家,口袋里装满了美元。赵云50多岁的母亲也到韩国汉城,凭着自己的厨技在当地立住了脚,弟弟、妹妹和妻子也先后走了出去。
  朝鲜族外出务工得到自治州政府的鼎力支持,州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保护出国者的合法权益。2001年,自治州还出台中国首部有关对外劳务管理的法规性文件,使外出劳务越来越规范化。  自治州还成立了以延边出国人员培训院为主的8家外语培训机构,为境外劳务输出学习外语创造条件,全州年培训劳务输出人员达5000余人。  石门镇是延边州安图县的东大门,朝鲜族人口占四分之三。为鼓励农民走出家门,镇政府协调信用社向拿到签证的农民发放低息贷款,近几年来,共发放贷款400余万元人民币。  
  在政府的推动下,自治州外派劳务发展很快。在延吉机场,一到夏季,每天都有七、八个航班飞往通往世界的桥梁枢纽--北京。现在,延吉还开通了到韩国的航班。  自治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处提供的数字显示,自20世90年代开展外派劳务以来,全州外派劳务人数平均每年递增30%。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处处长周世焕说,现在延边朝鲜族外出劳务遍布韩国、、日本、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劳务种类从一般性劳工发展到建筑、种植、服装、电子及医疗等多种行业。  劳务输出已成为拉动自治州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据州政府统计,去年从国外汇到州内银行的个人资金达3亿美元,超过了当年全州财政收入。
  输出一人,富裕一家,带动一片,繁荣一方。在龙山村,2001年全村人均收入仅劳务输出一项就达1万多元人民币。自治州就业局副局长赵瑞说,劳务输出还消化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们正在同世界作生意。”龙山村的朝鲜族村民谈起未来显得很自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DD访延边歌舞团
  在激越的旋律中,演员们载歌载舞,长袖飘飘,舞姿轻盈,张张笑脸影射着幸福的光芒……走进延边歌舞团的排练大厅,汗水湿透了编导和演员的后背。这是大型民族歌舞《喜庆》排练时的一个场景。在这台歌舞中,全新创作的舞蹈多达8个。这是该团继2001年推出《欢腾的长白山》后的又一力作。KK经历了56个春秋的风风雨雨,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成就卓著的艺术家,赢得了一个又一个殊荣DD延边歌舞团这朵民族艺术之花就像长白山区怒放的金达莱,以其先进的民族文化艺术魅力在国内外艺坛上不断让世人刮目相看。    辉煌之中话艰辛KK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诞生的延边歌舞团,早已成为延边朝鲜族艺术精品的生产基地。1950年第一次应邀赴京参加国庆一周年纪念演出,此后,曾30多次应邀进京演出,至今已累计获国家级奖100余项、120多人次,为延边赢得了“歌舞之乡”的美称。KK进入20世纪90年代,延边歌舞团进入了痛苦与辉煌交融的时期。大型舞剧《春香传》和歌剧《阿里郎》获得1991年国家最高奖--文化部第一届文华大奖;舞蹈诗剧《长白情》获得1998年文化部第八届文华大奖和文华新剧目奖,1999年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大型民族歌舞《欢腾的长白山》荣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创作、表演、舞美三项金奖,总共获得18个奖项。但是,随着经费的不足、演出市场的滑坡,加之人员的外流,延边歌舞团在荣誉的光环下艰难度日。十年间,团里的演职人员只能开出百分之六七十的工资。然而就是在这样窘迫的情况下,仍有一批执着于民族艺术的人们,不图名利,不计得失,默默耕耘,为朝鲜民族艺术的腾飞积蓄力量。
KK“困难是暂时的,坚持一下就能挺过去,但如果我们都打退堂鼓,朝鲜族的民族艺术也许就会垮掉”,这是延边歌舞团著名编导李承淑的肺腑之言。她在1983年来到延边歌舞团,一呆就是20年,为朝鲜民族歌舞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997年,她创作编导的舞蹈诗剧《长白情》,以舞蹈形象艺术地再现了我国朝鲜族人民奋斗的历史。在延边歌舞团,像李承淑这样的艺术工作者还有很多,他们同舟共济,为延边歌舞团的再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歌舞团的情况已有所好转,但和外面的世界比起来,还是有些寒酸。然而当初许多离开的人员已经陆续地回来了;经过培养的后备人才正在成为团里的新生力量。国家一级编导许淑说:“外面的世界对我们来说的确很诱人,但只要到了团里,全身心地扑在排练场,就什么都忘了。”许淑这样评价自己的伙伴:“在文艺团体困难时期能够坚守岗位、坚守阵地的都是文艺界的英雄。”  植根于人民的艺术  延边歌舞团的工作人员不会忘记,歌舞团自诞生的那天起,就深深地扎根在民族民间艺术的土壤之中,是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关怀,给了他们事业上的无限动力。KK1990年他们在排练舞剧《春香传》时,欠缺的60万元资金尚无着落。消息经媒体传出,整个延边州都动了起来了。州委和州政府等机关部门的干部带头捐款,企业、街道、学校、普通百姓也争先恐后地伸出支援的双手。珲春市新安街66岁的李百莲老太太听说演员边喝盐水边排练,便寄来了自己上山采野菜换来的100元钱;龙井市光新乡大成村团支部的9名团员寄来了37元钱;还有一位要求别透露姓名和单位的58岁老人,一下子送来了两万元钱。孩子们也都动员起来了,延吉市十中一年级学生崔艳拿来了储蓄罐,捐出了好不容易积攒的6.13元硬币。  延边歌舞团团长朴瑞星回忆起往事,不胜感慨:“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艺术之花得以根深的土壤。延边歌舞团取得的辉煌成就,是与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分不开的。”
       
  有特色才会有市场
KK朴瑞星说,民族文化艺术要有特色,有特色就会有市场。现在歌舞团正在苦练内功、外拓市场,致力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艺术,将陆续推出一批民族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优秀歌舞节目。据介绍,延边朝鲜族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精髓融汇贯通、消化吸收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既不同于朝鲜、又不同于韩国的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对于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延边歌舞团在创作中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加以改进和创新,在保持浓郁民族气息的同时又增添了鲜明的个性与时代性。
KK延边歌舞团赴韩国演出舞剧《春香传》时,韩国《世界日报》的顾问尹基泰先生说:“你们的舞剧既体现了朝鲜民族艺术的风格,又融汇了中国文化和西洋芭蕾的成分,实在太精彩了。在韩国只有把所有艺术家集中起来才能搞出这样大型的作品,而你们延边歌舞团自己就能完成大型作品,实在是太了不起了。"KK这些年国内的艺术剧团情况都不太景气,很多艺术剧团简单地适应市场,创作商业性、媚俗的作品。延边歌舞团始终坚持民族艺术的正确发展方向,转变观念、推动改革,大胆闯市场,并且用民族艺术精品开拓和引导市场,保持了高雅文化的艺术品位,在商业化的时代很好地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
KK1999年以来,延边歌舞团为了开辟国内外的演出市场,成立了演出经营部,同年延边歌舞团的小分队到、、上海等地进行2个月的商业演出就是演出经营部联系的。为了节省开支,这几年,歌舞团的领导和演员们坐着自己的大客车闯荡南方的演出市场,在、苏州、杭州等地演出40多场。以后又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进行商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延边歌舞团尝到了闯市场的甜头,也坚定了他们开辟全国演出市场的信心。
KK延边州文化局局长方勇善说,延边歌舞团是代表延边朝鲜族文化艺术的标志性文艺团体,也是生产高雅和精粹产品的艺术殿堂。她在坚持弘扬传统民族歌舞的同时逐步创作和表演歌剧、舞剧等高雅文化,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延边歌舞团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成为延边州对外交往的特殊名片,在延边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
延边在图们江地区多国合作开发中处于领先地位
  地处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项目核心区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近年来大力推进开发开放,现已累计利用外资6.7亿美元,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这里兴办三资企业682户,在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处于“领跑”和领先地位。KK延边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北边陲,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南隔图们江与朝鲜相望,边境线长755.2公里,处于东北亚地区中、朝、俄三国交界的地理中心,既沿边又近海,在中国大陆联接欧美海陆运输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枢纽地位。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并确立了“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项目”,延边的珲春市被国务院批准列为中国首批沿边开放城市,相继设立了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边境互市贸易区等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延吉、敦化等4个省级开发区。延边州这个关闭着的祖国东方门户终于被打开,对外开放事业从此开始了长足发展。KK目前,延边州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延吉机场达到4C级,即将成为国际空港。借俄罗斯、朝鲜港口开辟的海上运输航线正常。铁路内通8个县市,外接俄罗斯、朝鲜;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08公里,通县公路基本达到油路化,2000年实现了高等级公路“零”的突破,延吉至图们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正在启动东西向横跨全境的长春至珲春高速公路。这里电力资源充裕,近年来建设了两江电站、满台城水利枢纽、松月水利枢纽等项目,全州发电量21亿千瓦小时,是1980年的3倍,足以满足上任何大项目的电能需要。通讯设施齐备,可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直通电话。KK在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的有关国家中,中国延边州几年来一直处于“领跑”地位。延边现已建成10个对外开放口岸(其中对朝鲜8个,对俄罗斯2个),年过货能力达到500万吨,年过客能力100万人次,通关设施日臻完善,有效促进了对朝、对俄贸易的发展。2001年全州口岸过货71.2万吨,增长33.04%,过客50.5万人次,增长36.77%。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举办了’95、’98两届中国图们江地区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2001年在外贸大环境趋紧的情况下,延边州借助图们江地区开发,对外进出口仍实现3.2亿美元,增长4.2%。目前延边州正在积极筹备2002“图洽会”。
推荐给朋友:
版权所有:新华网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新华社网络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连帽毛衣编织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