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县巴黎春天宝山店这边的移动怎么没信号啊

&星论文网:致力于各类论文代写、论文发表、代写代发论文服务
> >>查看论文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
本站编辑:admin
  [摘要]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安宁河断裂带南段,龙帚山断裂和益门断裂(F1)之间的南北向断块中。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与铅锌成矿有关的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中段第三层(Zbd2-3)和第四层(Zbd2-4)。在天宝山矿段,F1断层是导矿构造,F2断层是容矿构造,F3断层是破矿构造。围岩蚀变主要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成矿物质来源于基底会理群(Pt2)和上震旦统灯影组(Zbd),海西晚期的峨眉山玄武岩(P2&)喷发为成矿提供了热源,成矿温度为149~212℃。天宝山铅锌矿床为大梁子式层控热液型(沉积再造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天宝山铅锌矿床 成矿温度 层控热液型 成矿模式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X(2015)-1-37-4&
  0引言&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地理坐标:东经102&12&30&P-102&15&30&P、北纬26&57&00&P-26&59&30&P,面积17.22km2。截至2009年12月,累计探明铅、锌金属量141.48万吨[1],为全国著名的大型铅锌(银)矿床。本文主要介绍其地质特征,分析其成矿模式,并确定找矿标志。&
  1区域地质概况&
  天宝山铅锌矿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康滇台隆中段东侧,南北向安宁河断裂带南段。处于攀枝花幔隆与昭觉-巧家幔坳之间的过渡区域。在地层划分上属上扬子区的会理楚雄分区的米易元谋小区,可分为基底和盖层两部分。基底为前震旦系会理群(Pt2),为一套中-浅变质浅海相类复理石碎屑岩石夹火山岩?碳酸岩建造和其相变产物?含绿岩的复理石碎屑岩建造,厚度大于7827m。盖层由震旦系~新生界组成,与会理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区域构造由基底构造和盖层构造组成。基底构造为东西走向,由一系列褶皱和断裂组成,为德昌~金阳以南隆起带和会理~会东以南隆起带。盖层构造为南北向展布,从西向东依次有安宁河深断裂带、德干大断裂、则木河、宁会断裂、黑水河、小江及金阳-巧家等深、大断裂,可划分为西昌~会理隆起带、宁南~会东隆起带和金阳~巧家隆起带。&
  区域岩浆活动频繁,自元古代至中生代,有基性、超基性、酸和碱性岩浆活动。&
  区域铅锌成矿带可划分为3个近南北向成矿带:会理铅锌矿带(天宝山、小石房)、宁南-会东铅锌矿带(大梁子)、金阳-巧家铅锌矿带(云南巧家茂租、布拖乌依)。&
  2矿区地质&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有中元古界会理群天宝山组(Pt2tb)、上震旦统灯影组(Zbd)、寒武系(&)、下奥陶统红石崖组(O1h)、上三叠统白果湾组(T3bg)、第四系(Q)。&
  上震旦统灯影组(Zbd)分布广泛,仅有中段(Zbd2)与下伏天宝山组(Pt2tb)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又可分为四个岩性层,与铅锌成矿有关的为第三层和第四层。&
  第三层(Zbd2-3):广泛分布,出露面积约50%,主要特征是以厚层状-块状白云岩为主,下部含透镜状、瘤状硅质结核,陡崖多是该地层,经常难量产状。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之一,矿体陡立切层产出。厚&240m。&
  第四层(Zbd2-4):与(&2x)和(Zbd2-3)相伴产出,出露面积约10%,岩性为灰白~白色薄层-厚层状硅质条带微晶白云岩、白云岩、灰质白云岩,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之一,质地坚硬,地貌上成为矿区的峭壁。主要特征是多含平整的、延伸稳定的、密集分布的白色硅质条带(最厚&0.5m,占比例最大超过30%)。局部含灰质成分。与上覆&2x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下伏Zbd2-3呈整合接触。密集分布的硅质条带是Zbd2-4与Zbd2-3的分层标志。厚&50-160m。&
  2.2构造&
  矿区位于安宁河断裂带南段,处于龙帚山断裂和益门断裂(F1断层)之间(见图1)的南北向断块中。矿区构造以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为主,北东、北西向构造规模较小。褶皱、断裂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往往具有多期活动历史和复杂的限制、切割关系。&
  2.2.1褶皱&
  (1)天宝山向斜:轴向北东东,北翼倾角30&-50&,南翼20&-30&,为一北翼稍陡的宽缓不对称小型复式向斜。长2km以上,向斜枢纽向北东东倾伏,倾伏角30&。核部为寒武系西王庙组(&2x)砂岩,两翼为灯影组(Zbd)白云岩。在该向斜两翼,有一系列北东东?北东向的次级褶皱,南翼次级褶皱主要呈北东东向,如南沟箐北向斜,沙沟向、背斜;北翼次级褶皱呈北东东向-北东向,总体呈南西端受敛,北东端撒开的扇形,如新山背斜,新山沟向斜及和尚沟背斜等。次级褶皱均为规模很小,并向东?北东方向倾伏的短轴对称褶皱,轴长200~800m,宽100~300m。&
  (2)水塘梁子向斜:呈南北向,核部为西王庙组(&2x)砂岩,向斜呈长条状,东西宽约1km,南北大于2km,为一向北倾伏的对称向斜,展布于新山矿段以西。矿区褶皱产于两大南北向断裂之间,总体呈南西部收敛、北东部撒开的扇形,是基底东西构造继承、发展和南北向盖层构造旋扭改造的结果。&
  天宝山、新山矿体均产于向斜两翼次一级背、向斜接合部位。&
  2.2.2断裂&
  矿区断裂构造以南北向为主,在区域性南北向边界断裂之间,有规模较小的北东、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及产状平缓的层间剥离构造。长期、多期活动,晚期主要呈压扭性、扭性是大部分南北、北东、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的共同特征。&
  益门断裂(F1):属于成矿前断裂。与其它几条平行断裂组成安宁河断裂,纵贯康滇地轴中部。从晋宁期到燕山期发生过多次活动,对两侧的沉积建造和岩浆活动起了重要的控制作用。F1断裂的性质随区域应力场变化而变化,早期为张性东倾正断层阶段,中期为向西反转向东逆掩推覆阶段,晚期为左行走滑阶段。它切割了天宝山向斜。在F1断裂活动过程中,派生出了一系列次级断裂,如F3断裂便是其中之一。在矿区F1断裂走向为北北西向,走向长度数百km,倾向240&-280&,倾角75&-85&。
  F2断裂:分布于益门断裂(F1)之西,为一东西向隐伏断裂,走向NWW,局部呈锯齿状,总体南倾,局部北倾,倾角80&以上。是矿区主要的控矿、容矿构造,其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晚二叠世,早期是在与天宝山向斜配套的北东、北西向X型剪切裂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追踪张性断裂,成矿期具有张性活动,因应力条件改变,后期为压扭性,且常被北东、北西向断裂切割、破坏。&
  F3断裂:是天宝山矿段主要的破矿断裂,它将Ⅱ号矿体切断为东西两段,矿体的右行水平错距达60~120m。断裂长约1km,断层走向NW~SE,在平面及剖面上均呈舒缓波状,倾角一般在80&以上,浅部(三中段以上)倾向NE,深部(五中段以下)倾向SW。断裂带宽数十cm至十余m,反映以张性为主的张-压复合特征。断层面平直、光滑,镜面、擦痕发育,断面特征反映断裂具有压性及右行平移运动。&
  2.3岩浆岩&
  矿区的岩浆岩为海西期基性岩脉--辉绿岩脉,与铅锌矿关系最为密切,呈脉状、岩墙产出。可分为近NS向、NW向两组。长10m-800m,宽数十cm-60m。主要位于天宝山矿段F3断裂以东,南沟箐和新山矿段亦有出露。通过对辉绿岩脉进行锆石U-Pb测定,王瑞等[3]获得的同位素表面年龄值可分为4组:&800Ma,400~470Ma,225~235Ma,156~166Ma,因此认为天宝山铅锌矿床形成的年龄下限应为156Ma&,区域铅锌成矿年龄应早于这一年龄。辉绿岩是热能的携带者和驱动体,对矿体起到不同程度的改造和叠加,为铅锌矿的再次富集起到了一定作用。&
  2.4围岩蚀变&
  矿区出露的震旦系及以上地层,未经受区域变质作用,仅局部小范围内存在碎裂变质作用。矿区东南部出露少量前震旦系会理群天宝山组(Pt2tb)为扬子地台基底的一部分,经历了较强的变质作用。&
  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硅化、黄铁矿化、水白云母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还有灰岩、白云岩的重结晶等;以硅化、黄铁矿化为主。这些蚀变常同时发生,导致近矿围岩颜色变浅,形成特别的围绕在矿体周围的褪色蚀变带。&
  3矿体特征&
  矿区由天宝山、新山两个矿段组成。&
  3.1天宝山矿段&
  天宝山矿段主要由Ⅰ号和Ⅱ号矿体组成,在深部尚有中-小型隐伏铅锌矿体。Ⅰ、Ⅱ号矿体原为一个矿体,中间被辉绿岩脉切开(见图2)。&
  Ⅰ号矿体全为氧化矿,已采空。&
  Ⅱ号矿体为矿区主要矿体,它被限制在一向西陡倾斜的南北向辉绿岩脉西部,总体向西侧伏。矿体厚度东部大,往西厚度逐步减小,分岔并趋于尖灭,构成一楔形体,总体走向东西向。后期由于F3断层切割而形成了北西和南东两个相对错移的矿块。而在六中段以下,矿块受F30、F33等断层的破坏。在倾向上,四中段以上矿体向北倾,总体产状:倾向350&,倾角75&~80&;四至六中段近乎直立;六中段以下则转向南倾,总体产状:倾向175&~180&,倾角75&~85&。矿体总的形态为一厚度巨大,陡倾,边部呈锯齿状,向下作简单分枝的脉状矿体。&
  地表矿体东西方向长160m,浅部285m,平均水平厚69.36m,垂直延深378m以上。各穿脉工程中矿体最厚143.65m,最薄10.54m,总的趋势是东厚西薄,上部较厚,下部变薄。&
  全矿平均含铅1.504%,锌10.089%。矿体东段2063m标高之上矿石铅锌含量由上至下逐渐增高,2064m标高之下矿石品位逐渐下降,2262m标高之上厚度从上至下逐渐增高,2262m标高之下厚度由上至下逐渐降低。矿体西段垂向上品位、厚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3.2新山矿段&
  新山矿段仅有1个矿体,产于近东西向F205断裂构造中,被NW向F204断层切割成东西两段。东段形态较稳定,构造破坏不大,西段形态变化较大,且构造切割剧烈。整个矿体(矿化破碎带)的总体产状为倾向5&,倾角80&-85&。矿体走向长455m,其中东段长180m,西段长275m。矿体的延深与厚度关系密切,最大达322m。矿体的厚度最大为32.65m,最小0.39m,平均11.14m,有时出现夹石透镜体;沿走向呈膨缩变化,边缘可见分枝尖没,东部被F208断裂切断构成地表边界;矿石品位Pb0.05-7.00%,平均1.28%,Zn2.17-19.32%,平均7.76%。&
  3.3矿物组合特征&
  硫化矿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方铅矿为主,其次有黄铁矿、黄铜矿、硫镉矿、银黝铜矿、辉银矿、深红银矿等;氧化矿中,矿石矿物除有闪锌矿、方铅矿氧化残余外,还有菱锌矿、异极矿、白铅矿、绿铜锌矿、褐铁矿、蓝铜矿、孔雀石等次生矿物。&
  脉石矿物有白云石、石英、绢云母、水白云母、绿泥石、方解石、重晶石、石膏等。&
  3.4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分为原生结构和次生结构。原生结构又可分为结晶结构、交代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次生结构分为动力变质结构(不常见)和表生氧化作用形成的次生结构(常见)。&
  矿石构造以充填构造为主,交代构造次之。原生硫化矿石有致微密块状、块状、网脉状、脉状、细脉状、细脉浸染状、浸染状、角砾状、复角砾状等构造;氧化矿石有土状、网格状、蜂巢状、角砾状、皮壳状、脉状等构造。&
  3.5矿石化学成分&
  硫化矿、氧化矿矿石的主要金属组份为Zn、Pb,硫化矿石总的Zn:Pb=7。Pb、Zn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并呈对数线性相关。次要金属组份中有益伴生组份为Cu、Ag、Cd、Ga、Ge、In等。有害元素有As、Sb、P、Co等,含量均极低(见表1)[1]。矿石中Ga、Ge、In元素的出现,表明该矿床与沉积再造型层控铅锌矿床中的Ga、Ge、In、Mn的元素组合[4]一致。&
  矿石中脉石组份主要有CaO、MgO、SiO2、CO2等,次为水分、Al2O3、Fe2O3、FeO、K2O、Na2O等。CaO、MgO及CO2与Pb、Zn主金属元素呈不明显的反消长关系,其它氧化物则与主金属元素呈不明显的正消长关系。
  3.6矿石类型&
  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硫化铅锌矿石、氧化铅锌矿石两种类型。原生硫化矿石(铅或锌氧化物含量&30%),在天宝山矿段分布于2239m标高之下,根据矿石构造类型与金属矿物含量的相关关系,划分出6种主要矿石类型:致密块状矿石,金属矿物含量50~75%;块状矿石,金属矿物含量50~75%;角砾状矿石,较富的为金属矿物含量25~50%,偏贫的为金属矿物含量&10~25%;细脉状、细脉浸染状矿石,较富的为金属矿物含量25~50%,偏贫的为金属矿物含量&10~25%;脉状、网脉状矿石,金属矿物含量10~50%。&
  3.7矿体围岩和夹石&
  天宝山铅锌矿赋存于碳酸盐岩为主的围岩中,近矿围岩和矿内夹石主要为硅质白云岩和白云质、粘土质粉砂岩、辉绿岩等。Ⅱ号矿体北界和西界的围岩为硅质白云岩,东界和南界的围岩为辉绿岩。&
  4矿床成因&
  对本矿床的成因及成矿控制因素的认识,六十年代初为岩浆热液充填交代说,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为岩溶洞穴堆积说及藻礁控矿说。后来又有人提出热卤水喷流沉积改造说。综合前人的资料及最新研究成果[1,2,4,5,6,7,8],我们认为该矿床与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床一样,均为产于碳酸盐岩中受构造控制的层控热液型(沉积再造型)铅锌矿床。&
  4.1成矿物质来源&
  由川西南各时代地层铅锌元素丰度得知,前震旦系会理群火山-沉积建造、上震旦统(-下寒武统)白云岩建造和上二叠统玄武岩建造富集铅锌的程度较高,在丰度曲线上均呈现峰值[1]。含高丰度Pb、Zn的区域沉积建造,为台地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天宝山铅锌矿矿石和围岩的&REE总量、分配模式与上震旦统灯影组(Zbd)类似,而与西王庙组(&2x)、白果湾组(T3bg)粉砂岩有很大区别,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与灯影组碳酸盐岩有密切关系[5]。该矿床中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34S值分布范围为-0.36~22.1&,在直方图上大致显示双峰态分布特征[9](闪锌矿3.32~5.71&,平均4.35&;方铅矿-0.36~1.31&,平均0.56&)。考虑到细菌还原作用硫同位素分馏影响,推测成矿物质硫来自于赋矿地层,即灯影组。&
  晚震旦世晚期-早寒武世早期,来自川滇古陆及沿同生断裂喷流的海底热液,在陆表海沉积环境,台地蒸发岩相带中,随白云岩发生沉积,在灯影组(藻)白云岩中形成铅、锌、银(磷)矿化岩层[8]。&
  4.2成矿过程&
  海西晚期以来,峨眉山玄武岩(P2&)发生大规模的喷溢活动。区内主要断裂(F1、F2)受到EW向挤压成为张性断裂,并向上切割盖层。大气降水(成矿溶液的主要来源)在沿构造裂隙不断向地下渗透的过程中,与一定量的层间卤水混合。巨量的基性岩浆热能加热了成矿溶液,并使其加速循环,沿途活化、萃取基底会理群和震旦系灯影组地层中的铅、锌、银成矿物质,以PbCl+、ZnCl+、ZnCl2等络合物形式沿益门断裂(F1)上涌至陡倾斜张性带,因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铅、锌等成矿物质因溶解度下降,在中、低温成矿条件下,在张性断裂破碎带中充填、交代,形成大脉?筒柱状铅锌矿体。主成矿期后,海西晚期基性次火山岩脉沿断裂贯入,切割改造矿体[1,8]。成会章认为成矿时代大约为海西晚期-燕山期[2]。&
  天宝山铅锌矿中闪锌矿的均一温度为149~212℃,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的形成温度(多在120~200℃之间)一致,属于典型的低温热液型矿床[10]。&
  大梁子式天宝山典型矿床成矿模式见图3。&
  5找矿标志&
  (1)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特别是中段第三、第四岩性段。&
  (2)与南北向区域断裂相交的近东西向次级断裂,是主要的赋矿部位,与灯影组大角度相交的北西向、北东向张性断裂带也需要关注。&
  (3)围岩蚀变作用常同时发生,导致近矿围岩颜色变浅,形成特别的褪色蚀变带。&
  (4)当Pb、Zn、Ag、Cd等多种化探元素异常与物探异常相吻合时,应开展验证工作。&
  参考文献&
  [1]贺光兴,刘增达,李作华等.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报告[R].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院,2010.8.&
  [2]成会章.天宝山铅锌矿床成因探讨[J].四川有色金属,2013.9,第3期:41-44页.&
  [3]王瑞,张长青,吴越,魏成.四川天宝山铅锌矿辉绿岩脉形成时代与成矿关系探讨[J].矿床地质,2012年31卷增刊449-450页。&
  [4]罗年华.我国层控铅锌矿床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J].地质与勘探,1985年2期&
  [5]张裴培.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成矿过程分析.第二届全国应用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2006(4)。&
  [6] 冯镜权,李勇,刘文周.会理天宝山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浅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9年,第4期&
  [7] 王小春.天宝山铅锌矿床成因分析[J].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92年第3期10-20页.&
  [8] 陈庚户,晏子贵,柏万灵等.四川省铅锌矿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报告[R].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2011.3.&
  [9]王乾.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特征研究[J].矿物学报,2013年,168.&
  [10]王奖臻,李朝阳,李泽琴等.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探讨[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22期:41-45页.
本文出自:http://www.starlunwen.net/dilidizhi/183696.html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地理地质论文:
Copyright ©
www.starlunwe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号 | 主营:、 | 服务热线:400-080-;| 企业QQ: |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矿相学特征及意义--《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矿相学特征及意义
【摘要】:天宝山铅锌矿床位于四川省会理县白果湾乡境内横断山脉南段,是我国著名的川滇黔低温成矿域内大型铅锌矿床之一,其大地构造位置在扬子板块西缘康滇地轴中段,属上扬子陆块西侧元古代康滇基底杂岩带边缘古生代滇东碳酸盐台地,受安宁河断裂带控制明显。
天宝山矿床区域地质、大地构造演化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1)中、晚元古代早期双层基底形成阶段,南北向断续分布的太古宙康定群构成了本区结晶基底,以此为轴,中、晚元古代早期,东西两带经过晋宁运动发生变形变质,形成了研究区褶皱基底;(2)早震旦世大陆裂谷阶段,形成了一个不连续的沉积盖层;(3)晚震旦世-古生代末被动大陆边缘阶段,在本区形成了一个较为连续的沉积盖层;(4)晚二叠世-晚三叠世地幔柱活动及陆内裂谷阶段,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可能为后期矿床形成提供了部分物质来源;(5)晚三叠世晚期-古近纪造山阶段,本区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三次造山运动,受到强大的东西向应力挤压,龙门山-翠屏山隆升,扬子板块边缘川西前陆盆地形成。以上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构造演化、岩浆活动,为川滇黔低温成矿域形成一系列铅锌矿床、卡林型金矿、造山型金矿形成奠定了十分有利的地质、构造条件,截止现在,川滇黔地区发现的铅锌矿床、矿(化)点总计超过400个。
天宝山铅锌矿床赋矿层位为上震旦统灯影组中段(Z2d2),根据岩性可将其分为四层,主要的含矿层为第三层(Z2d2-3):上部为灰白-浅灰色厚层状白云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白云岩,局部见硅质白云岩,偶见砂岩透镜体,常见灰白色燧石结核和条带、方解石细脉以及重结晶现象。灯影组白云岩孔隙度和渗透率普遍较高,白云岩具热液白云岩特征。
天宝山铅锌矿床的主要金属矿物包括: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黄铁矿、辉铜矿、银黝铜矿、深红银矿、菱铁矿、褐铁矿、白铅矿、孔雀石,等等。矿石构造可见如下类型:(1)致密块状闪锌矿-方铅矿石;(2)致密块状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石;(3)致密块状黄铜矿石;(4)块状闪锌矿-方铅矿石;(5)脉状、网脉状闪锌矿-方铅矿石;(6)浸染状、细脉浸染状闪锌矿-方铅矿石-黄铜矿矿石;(7)角砾状闪锌矿-方铅矿石。
矿床围岩蚀变相对简单,主要见硅化、白云石化、黄铁矿化,以及较弱的绢云母化。
矿体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在断裂、层间滑脱构造、褶皱构造转折端,以及卡斯特溶蚀空间,表现出了后生低温热液矿床的显著特征。矿区可划分为两个矿段,即天宝山矿段和新山矿段。天宝山矿段矿体主要赋存在近东西向分布的沙沟背斜南翼和近东西向沙沟向斜北翼,矿区内的F2断层为天宝山矿段的主要控矿构造;新山矿段矿体则赋存于新山沟背斜和向斜之间。
天宝山铅锌矿床是川滇黔低温成矿域最具代表性矿床之一,前人从矿床地质、矿田构造、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围岩蚀变等诸多方面,已开展过较深入的研究并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普遍认为该矿床是典型的层控矿床(strata-bound oredeposit),有学者称其为大渡河式铅锌矿。然而,对于天宝山矿床最基本的矿石矿相学特征研究却相对薄弱。因此,本文以天宝山铅锌矿床矿物的矿相学特征的研究为选题,力图在建立该矿床的系统矿物学特点、矿石矿物相互关系、矿物生成次序基础上,划分矿床成矿阶段和成矿期,为认识成矿模式提供矿相学方面的基础资料,进而总结矿床主要控制因素,为建立区域找矿模型,指导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提供基础成岩成矿理论支撑。
通过对天宝山铅锌矿床的野外地质调查,全面摸清了矿体的规模和产状;掌握了矿体的围岩蚀变情况和矿体的主要控制因素,特别注意观察了含矿脉体相互之间的穿插关系,确定了它们的形成先后顺序。本次论文研究过程中,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矿床的矿石构造特征,在天宝山矿段的2014中段、2036中段、2064中段、2074中段和2084中段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共采得岩石、矿石样品32件,磨制了一定数量的薄片和光片,进行了系统的显微镜下鉴定、照相;同时,对微量矿物、细小难辨认矿物还适当进行了电子显微镜扫描和电子探针研究。总计拍摄显微镜下照片244张。
在系统鉴定、研究岩矿石光薄片基础上,全面厘定了金属矿物的种类以及矿物在宏观和微观上的相互关系(矿石结构、矿石构造),矿物形成的先后顺序,进而划分出三个主成矿期和五个成矿阶段。
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划分出天宝山铅锌矿床矿物生成顺序如下:草莓状黄铁矿→黄铁矿+闪锌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闪锌矿+方铅矿→白铅矿+菱锌矿+异极矿+马其诺矿+褐铁矿。矿床的形成过程经过了沉积-成岩、热液成矿和表生三个成矿期;在热液成矿期可进一步划分出硫化物-硅化阶段(形成黄铁矿+闪锌矿+石英)、硫化物-白云石化阶段(形成闪锌矿+方铅矿+白云石)、方解石化阶段(无矿阶段,形成方解石)。
关于天宝山铅锌矿床中的铜矿体成因,本文也适当开展了调查和研究,矿区内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银黝铜矿、蓝铜矿、孔雀石等。经矿区宏观调查,初步认为铜矿的形成与铅锌矿形成没有直接的相关关系,铜矿体应该属于另一次成矿作用的产物,与矿区内广泛发育的辉绿岩脉关系密切。
根据天宝山矿床的矿石结构构造特征、赋矿围岩性质、矿体产出特点、围岩蚀变类型、构造控矿,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天宝山铅锌矿床为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完全可以和邻区会东大梁子铅锌矿、云南会泽(麒麟厂、矿山厂)铅锌矿、以及美国的密西西比河谷流域铅锌矿床进行对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4【分类号】:P618.4【目录】:
摘要4-7Abstract7-11目录11-13第1章 绪论13-25 1.1 研究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13-14 1.2 国内外 MVT 铅锌矿床研究进展14-20
1.2.1 流体运移模式16
1.2.2 硫化物沉淀模型16-17
1.2.3 MVT 型矿床测年17-18
1.2.4 我国 MVT 型矿床的特点18-20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20-21 1.4 研究区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21-23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思路23-24 1.6 论文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24-25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25-32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25-26 2.2 区域地层26-29 2.3 区域构造29-31 2.4 岩浆岩31
2.4.1 火山岩31
2.4.2 侵入岩31 2.5 变质岩31-32第3章 天宝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32-38 3.1 矿区地质32-34 3.2 矿区地层及岩石34-35 3.3 矿体地质特征35-37 3.4 围岩蚀变37 3.5 主要控矿因素37-38第4章 矿石矿相学特征38-48 4.1 矿石类型38-39 4.2 矿石物质组成39-41
4.2.1 矿物成分39-40
4.2.2 化学成分40-41 4.3 矿石结构构造41-47
4.3.1 矿石构造41-43
4.3.2 矿石结构43-47 4.5 矿物生成顺序47-48第5章 矿床成因讨论48-53 5.1 成矿阶段及成矿期划分48-49 5.2 矿石矿相学特征的成因意义49 5.3 矿床成因模式讨论49-53结论53-55致谢55-56参考文献56-62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6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秦洪莲;袁平;姜福平;于宝洵;;[J];吉林地质;2006年04期
王则江;[J];四川地质学报;1980年00期
孙振明;任云生;鞠楠;赵华雷;陈聪;孙宇超;;[J];岩石学报;2014年07期
孙钧;[J];吉林地质;1994年02期
朴清龙,孙淑云;[J];吉林地质;2000年01期
金尚麟,李昌根;[J];地质与勘探;1984年06期
刘福权;[J];吉林地质;1996年02期
杨洪波;张扬;;[J];矿产勘查;2010年S1期
张裴培;;[J];云南地质;2006年04期
张勇;孙景贵;陈冬;邢树文;松权衡;赵志;赵克强;白令安;韩世炯;;[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廖光宇;秦戎生;;[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1)[C];198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翼 盖永东
程永;[N];中国特产报;2011年
陈冬梅 战德全;[N];延边日报;2007年
孙翼 盖永东
程永;[N];中国工商报;2011年
王琼杰 通讯员
栗欣;[N];中国矿业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蔡露明;[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矫立栋;[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陈冬;[D];吉林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宝山摩天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