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厂商的动态效率价格垄断是什么意思?

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什么?
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什么?
1.生产的集中为什么必然导致垄断?
垄断是从生产集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直存在着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这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涌现出各种大型的高效率的机器设备。这既为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也对大生产提出了要求,因为这些技术装备只有在大企业中才能加以推广和利用。另一方面,除追逐利润外,自由竞争也在迫使资本家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竞争的一般趋势总是大企业战胜小企业,大资本吞食或控制小资本。因此,伴随着生产扩大而来的必然是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资本主义生产扩大的过程,同时也就是生产不断集中的过程。而当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
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集中,集中导致垄断。自由竞争是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为了争夺最有利的投资场所、生产条件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自由竞争必然导致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必然的结果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从而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里。
(2)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19世纪60年代,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即第二次科技革命在美国、德国等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出现,石油和电力这两种新能源被发现并广泛利用,发电机和电动机逐步取代老式的蒸汽发动机,促进了各工业部门的生产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快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提供了物质条件。
(3)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在信用制度的基础上,股份公司开始在铁路部门,以后在重工业、化工业广泛发展起来。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份公司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的基本组织形式。从资本占有形式看,股份资本是许多单个资本以股票投资联合起来的资本,资本占有已从个人所有的形式转变为集体所有的形式。从资本组织形式看,企业已从个人经营转变为公司组织经营。因此,股份公司是资本社会化的初级形式和起点。
(4)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对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纷纷宣告倒闭和破产,被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乘机吞并,加快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速度。
(5)“联合制”的出现也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联合制”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是多样化的,在市场价格的波动中,此落彼涨,此亏彼盈,保证了企业有较稳定的利润率;“联合制”企业减少了流通中的中间环节,节约了流通费用,可以降低成本;“联合制”企业掌握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联合制”企业可以更好地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联合制的这些优越性促使许多资本主义企业进行联合,使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以上因素促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集中过程大大地加快了,同时,生产集中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和资本社会化。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集中形成垄断的可能性。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生产分散,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由于这些企业为数众多,难以达成协定,即使它们当中的许多企业联合起来,对本部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也难以达到能够操纵控制的程度。而在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生产已集中在少数大公司手里,这些少数大公司就可能达成协定,控制某个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
第二,生产集中形成了垄断的必然性。生产集中使大公司生产极度膨胀,结果生产过剩、销售困难、利润下降,而大公司为了保持和扩大利润,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希望达成垄断协定,形成垄断。此外,中小型企业难以与大企业竞争,不得不受大企业支配,少数大企业本身就有垄断趋势。所谓垄断,就是少数大企业或若干企业联合起来为攫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对一个或几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市场进行控制。
所以,当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便会从自由竞争中自然而然地生长出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趋势。垄断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的。垄断的组织形式在各个国家和各个时期不尽相同,在20世纪初,比较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战后又出现了“多元化”的混合联合公司。
2.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什么?
垄断形成后,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与基本经济特征。但垄断并没有消灭竞争,垄断与竞争并存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其原因在于:第一,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只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各个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并在经济中发挥主要调节作用。第二,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还存在着一些未被垄断组织吞并的“局外企业”和大量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之间,存在着私有制商品生产经营者间的自由竞争关系。第三,在垄断占统治地位的部门内,垄断企业之间也存在更加激烈的竞争。
垄断时期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有了新的特点:
(1)竞争的目的不同。自由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平均利润或超额利润,而垄断时期竞争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2)竞争的手段有了新的变化,自由竞争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生产成本。而到了垄断时期,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除了上述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凭借垄断组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上的统治力量打垮对手。
(3)竞争的程度和后果不同。自由竞争时期企业规模较小,力量单薄,彼此分散。而垄断时期竞争的双方是实力雄厚,势均力敌的垄断组织,这就使得竞争特别激烈,更具有持久性。
(4)竞争的范围也不同。在自由竞争时期,竞争的场所主要是在国内市场。而垄断竞争的范围则由国内扩展到国外,并扩张到了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
返回
3.战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有哪些新发展?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来的事实表明,垄断不仅没有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使生产和资本更进一步集中,从而出现了日益增多的、规模更大的垄断企业,垄断统治进一步加强。垄断统治的增强,必然导致竞争的加剧。在国内,除了政治上为控制国家机器而展开激烈竞争外,在经济上主要通过非价格竞争,在商品销售方面通过产品的多样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利用广告宣传等各种手段来打击竞争对手。在国际市场上,借助于国家机器的帮助,对国外商品的进口实行“关税壁垒”,对本国商品的出口实行各种优惠和补贴,以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代资本主义的竞争既不同于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也不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竞争,当代资本主义竞争是在垄断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无论规模和范围都比过去大得多,主要原因是:
(1)科技革命加剧竞争。战后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大企业必须花大力气进行研究和开发,把最新科研成果投入生产,推出质量更高、性能更好的新产品,否则会被淘汰。现代科技进步的另一特点是领域广泛、门类繁多,不可能一国全面独霸,也不可能一家样样领先。科技革命意味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分工的高度社会化,因此更需要合作,而非一家独占。
(2)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在某一部门,像民航飞机,原来美国曾垄断了85%,但现在面临欧洲空中客车财团的竞争。而在美国本土,20世纪70年代100%的电器产品由国内供应,而1990年以后下降到5%。20世纪90年代美国产品的75%面临国外同类产品的竞争,而在20世纪50年代这个比率只有5%。
返回
4.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的关系是什么?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和动机是追逐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它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取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就垄断利润的本质来说,它仍是无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高度集中的部门和大企业的高额利润因何而来和从何而来?在这个问题上也存在着尖锐的理论分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这种高额利润是垄断势力存在的结果,是取得垄断地位的大企业通过人为抬高商品价格和其他手段而获得的。但是有少数经济学家(特别是美国芝加哥学派)反对这种观点,他们坚持认为,高度集中部门中的主要大企业所以能够得到高利润,与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无关,而主要是因为它们具有高效率。这些大企业由于实现规模经济,技术先进,产品优良,管理完善,生产效率高而产品成本较低,因而必然获得比一般中小企业更高的利润。这就是说,大企业的高利润是正常的超额利润,而不是垄断利润。
我们不同意这种实质上是为垄断资本辩护的论点。
首先,对于大企业是否必然具有高效率,应持分析态度。不可否认,大企业由于规模巨大,可能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但是,企业的规模也并不是越大越好。同时,还应注意工厂规模和企业规模对效率的不同影响。如果说工厂的大规模生产确能带来一定的规模经济,巨大的企业规模能否产生管理上的效益却是大有争论的问题。
其次,对大公司所具有的成本优势也应进行具体分析。大规模经营的经济优势可分为两类:技术方面的和财务方面的。只有技术方面的成本优势才真正来源于企业生产和管理上的高效率;但大企业的成本优势常常只是纯粹财务上的,主要来源于购买生产要素时所享有的价格优惠。前面已经指出,大企业由于其巨大规模和特殊地位,在借入资本、购买原材料、获得公共事业服务、从事广告宣传等方面所支付的价格,比一般中小企业要低得多。由此而产生的成本优势和高利润,显然并不反映任何技术和经营管理效率,而主要反映了大企业的垄断势力。
最后,即使大企业具有技术上的成本优势,但使这种成本利益转化为相对稳定的高额利润的根本原因,仍在于垄断。按照价值规律,资本主义企业如果技术设备先进和生产效率较高,可以得到超额利润。但是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先进企业得到的这种超额利润只能是暂时的,部门内部的自由竞争会使先进的生产条件逐渐普遍化,部门之间的自由竞争则会使商品价格最终降低到和商品新的社会价值或社会生产价格相一致,企业原有的超额利润也将随之消失。但是一旦大企业的垄断势力产生,情况则发生变化:垄断势力对部门内部自由竞争的限制,使得大企业的某些先进生产条件难以普遍化;垄断势力对部门之间自由竞争的限制,使得大企业的商品价格不易下降到和它的成本条件相一致。这样一来,大企业由于技术成本优势所产生的额外利益,就会较长期地留在企业内部而转化为垄断利润的一部分。由此可见,即使大企业具有高效率和技术成本优势,保证它们长期获得高额利润的根本原因还是垄断。因此从性质上看,这个高额利润并不是正常的超额利润,而是垄断利润,
以上分析说明了垄断利润的性质和原因。进一步看,垄断利润的来源是什么?利润只能来源于工人和劳动群众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垄断资本的高额垄断利润也不能超越利润的这一根本源泉。具体说来,垄断利润的来源不外两个方面:一个是垄断企业内部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另一个是存在于企业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或剩余价值。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凭借自己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地位而制定的为保证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垄断价格由生产成本和垄动利润两部分构成,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时所规定的大大高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商品时所规定的低于这些商品生产价格的价格。
垄断价格既然是获取垄断利润的基本工具,因而也可以说,垄断价格就是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产品价格。以垄断高价为例,它包括三个构成部分:一是成本价格,二是平均利润,三是垄断利润或者说它等于生产价格加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有以下基本特征:
(1)垄断价格是一种高价格(指垄断高价),垄断部门产品的售卖价格通常高于该产品在假定没有垄断势力条件下可能形成的生产价格。
(2)垄断价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就是说,垄断价格的变动相对不频繁,它们在周期波动中的幅度也相对较小。
(3)垄断价格具有刚性。所谓刚性,是指垄断价格具有只上涨不下跌的趋势。按照市场竞争规律,商品价格在经济繁荣需求扩张时上升,而在经济衰退需求萎缩时下降。但垄断价格却表现出异常的动态,它在衰退时期也不下降或下降很小,甚至继续上涨。
垄断价格的这些特征必然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从微观方面看,垄断价格虽然为垄断企业带来高额垄断利润,其基础则是垄断资本对工人和消费者的剥削以及对非垄断中小企业的掠夺的加深。从宏观方面看,垄断价格的特殊变动干扰了资本主义周期运行的正常机制,导致了价格的持续上涨和阻碍了生产的应有发展,从而成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长期通货膨胀、经常性的高失业水平乃至停滞膨胀这种反常规现象的一个重要根源。
垄断价格既然是垄断资本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垄断资本家当然希望垄断价格越高越好。然而,垄断资本家的这种愿望并不能超越客观规律,垄断价格的确定并不是任意的,它在客观上受到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一般条件的限制。
(1)垄断价格受到对商品需求的制约。如果一种商品的垄断价格定得过高,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会下降,结果高价格也不能维持。当然,各种商品需求弹性是不同的,这会影响到不同商品垄断价格的高度。但是,即使需求弹性最小的商品,也可能有某种代用品,如果价格定得太高,消费者仍会转向其他产品,从而迫使价格下降。
(2)垄断价格还受到商品供给的限制。商品供应过多超过需求同样会引起商品价格下跌,这正是垄断企业在确定垄断高价时必须限制生产的原因。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价格定得过高,高额利润就可能吸引大量资本进入从而使产品的供给激增,最终破坏垄断价格。这里关键在于垄断部门进入壁垒的高度,壁垒强度高就可能长期维护垄断高价。
(3)垄断价格还要受到商品成本的限制。即使假定商品没有任何代用品并且进入壁垒绝对坚固,垄断价格仍然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垄断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和生产成本。如果商品价格定得太高,商品销售量和企业产量必定相应减少,进而导致垄断企业设备利用率降低和单位商品固定成本上升。这一后果超过一定限度,过高的成本则可能抵消高价格而使单位商品的利润份额不变甚至下降,高价格便走到自身目的的反面。可见,任何垄断企业在确定产品的垄断高价时,必须在价格和产量两个方面进行权衡,使之达到能带来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最佳组合。
上述三种因素对垄断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制约作用,还可以用下列利润量的公式加以说明。任何垄断企业或垄断企业联合在资本量已定时,资本利润率的高低取决于年利润量的大小,而年利润量=单位产品利润量×产品年销售量=(单位产品价格一单位产品成本)×(市场份额×部门产品总销售量)。以上分析说明,垄断价格的高度进而垄断利润的高度从长期看都是有限制的。这同时也说明,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一般基础上所形成的垄断资本,以及垄断资本生产的商品的价格运动,固然具有了若干新的特征,却终究不能超越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
5.如何认识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对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面统治?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资本的特殊企业,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资本的集中。银行资本的集中是以生产集中为基础,并与之同时进行的。与工业中的集中一样,银行业的高度集中也必然会导致垄断。
银行高度集中并形成垄断以后,银行的性质和作用便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自由竞争时期,银行的主要作用是在支付中充当中介人。银行代资本家收支货款,通过吸收存款把社会上分散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或资金收集起来,再通过放款将其借给资本家使用,从中赚取利息的差额。当时,银行比较分散,规模也比较小,它们与企业的关系一般是不固定的。银行垄断形成后,使大企业和大银行之间的经济联系固定下来。大银行在向企业提供了巨额贷款之后,为了保证贷款的安全和盈利,大银行开始关心企业的经营活动,并进而对企业进行监督和干预。由于企业的一切金融活动都是通过银行进行的,银行也有充分的条件来确切地了解企业的业务情况。在企业严重依赖银行资本的情况下,银行可以通过各种信用手段来影响企业经营的规模和方向,甚至最终地决定企业的命运。这样,银行的性质也就改变了,从简单的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它们支配着所有资本家和小业主的几乎全部的货币资本,以及本国和许多国家的大部分生产资料和原料产地。
银行垄断的形成和银行作用的变化,使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关系日益密切,不断融合。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和业务上的相互渗透,银行购买工商企业的股票或直接开办新企业,工商企业则购买银行的股票或开办新银行;二是人事上的结合,双方互派人员充当对方的各种领导职务,一身而二任。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产生了一种过去所没有过的新型资本——金融资本。
列宁指出:“生产的集中;从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长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7卷,36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金融资本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垄断资本主义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是金融资本的统治。
金融资本在经济领域中进行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参与制”。所谓参与制,是指垄断资本家通过收买和持有一定数量股票的办法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金融资本通过参与制实行多层次的控制。垄断资本家在掌握了垄断组织中占统治地位的大企业之后,可以把它作为“母公司”,通过它再去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把这些公司变成“子公司”,实现第二层的控制。“子公司”又可采取同样的办法去控制“孙公司”。这样,一层又一层的控制形成了垄断统治的多层宝塔,居于宝塔顶端的是极少数金融寡头。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支配着比自有资本大几十倍、几百倍的其他资本,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控制。例如,美国洛克菲勒财团,自有资本不过40~60亿美元,但它们控制的企业资本却高达亿美元。在美国当今有十大财团,在日本有六大财团,分别在本国处于最高垄断地位。
金融寡头实现了在经济领域里的垄断统治之后,不可避免地要把其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特别是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和扩大金融寡头对国民经济的垄断和控制。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渗透与控制,主要是通过人事参与、实行“个人联合”来实现的。这种个人联合,可以采取收买政府高级官员或议员的办法,也可以用直接派人或亲自出马担任政府职务的办法来达到目的。“今天是部长,明天是银行家;今天是银行家明天是部长”(《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29卷,2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就是这种个人联合的生动写照。金融资本通过个人联合参与政务活动,实现了少数垄断寡头对整个国家从经济到政治的全面统治。
其他回答 (1)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寡头垄断企业的效率性分析--《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寡头垄断企业的效率性分析
【摘要】:经验观察显示,寡头垄断企业已经成为国民财富的源泉和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静态的阿罗-德布鲁范式很难为这一现象提供合理的解释。通过汲取“市场是由企业家所驱动的竞争过程”的奥地利学派思想,笔者发现:由企业家所主导的竞争中的寡头垄断企业,通过不断拓展知识和可利用资源的范围,使消费者的福利得到改进,并增加国民经济的竞争力。本文的分析最终表明: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和寡头垄断企业是有效率的。其现实含义非常清楚:在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必然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也不利于企业微观效率的提高和宏观绩效的改进。因此,通过市场而非行政的方式在竞争中培育大企业,最终形成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应当成为我国市场结构的演进方向。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016【正文快照】:
近年来,寡头垄断企业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 效率性问题在经济学家中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和争议。依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完全竞争的市场 结构和其中的原子型企业是最有效率的;任何具有 垄断色彩的市场结构和企业都会造成效率损失。但 是,这种理论预言并没有获得经验证据的有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彭绍仲,李海舰,曾繁华;[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9期
魏明亮;何中兵;;[J];社会科学家;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岳阳;[D];吉林大学;2012年
方建春;[D];浙江大学;2007年
曹明福;[D];西北大学;2007年
张文宣;[D];西北大学;2008年
郑辉;[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先美;[D];西南石油大学;2006年
刘向阳;[D];南昌大学;2008年
刘龙;[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德进,孙迎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宋雪峰;;[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6期
刘晔;;[J];当代财经;2009年04期
路雷;[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李胜利;;[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吴俊;;[J];管理观察;2008年17期
刘嗣明;[J];经济评论;2003年02期
刘磊;;[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1期
刘华;;[J];科学经济社会;2008年04期
蒋益民;;[J];生产力研究;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志广;;[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跃军;[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胡忠雄;[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刘晔;[D];厦门大学;2003年
毛勒堂;[D];复旦大学;2004年
李新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刘路刚;[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马奎;[D];武汉大学;2002年
郭友聪;[D];复旦大学;2007年
马武刚;[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徐正祥;[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微;[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徐露;[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薄晓杰;[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王萃琳;[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胡智慧;[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王飚;[D];湖南大学;2002年
刘俊英;[D];河南大学;2003年
邓遂;[D];福州大学;2003年
施瀚文;[D];湖南大学;2003年
刘建辉;[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卢明华,李国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邱菀华;余冬平;;[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穆艳华;[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姚传江,王凤海;[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庞明川;;[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2期
冯德连;[J];财经研究;2000年06期
杨咸月;;[J];财经研究;2006年07期
曹国利;[J];财经研究;1998年06期
盛松成,王维强;[J];财经研究;1999年01期
鲍晓华;[J];财贸经济;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金涛 胡屏岗   ;[N];浙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屈晓华;[D];四川大学;2003年
李健宁;[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张宗庆;[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刘志迎;[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魏世红;[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西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卢小兰;[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慧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孔敏;;[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徐宏玲;;[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曾繁华;彭绍仲;;[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程晓静;;[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年10期
孔敏;;[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02期
徐康宁;陈健;;[J];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李文喜;;[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9期
胡晓鹏;;[J];人文杂志;2008年01期
蒋柳鹏;封学军;王伟;;[J];水利经济;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卢东斌;王晓龙;;[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广生;[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周任重;[D];暨南大学;2011年
蔡济波;[D];江苏大学;2011年
董岗;[D];复旦大学;2011年
崔焕金;[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张桂梅;[D];辽宁大学;2011年
王磊;[D];天津大学;2010年
徐宏玲;[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易先桥;[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年
曹明福;[D];西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宏伟;[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殷博乔;[D];西北大学;2011年
姚朋鹤;[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范红红;[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田德艳;[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王珺;[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1年
谭凯;[D];河北工业大学;2010年
柴佳;[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何小龙;[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张许静;[D];江苏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农业经济;1995年10期
杨承训;[J];企业活力;1995年01期
刘晓华;[J];理论界;1995年11期
,徐梅;[J];发展;1995年08期
孙英;[J];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吕天奇;;[J];经济管理;2003年23期
曲振涛,肖芳,周方召;[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王宏梅;;[J];理论观察;2005年05期
王细芳;冯凯;;[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1期
刘玉娥;;[J];经济师;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布素平;潘仲韬;郑辉明;;[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田莉;;[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孙兰义;李军;;[A];山东石油学会炼制委员会2009年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陈文华;王莉;冯正和;薛新;董佳兴;;[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吴峻;李璐;周文武;尹力明;;[A];第12届全国电气自动化与电控系统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鲍善惠;王艳东;;[A];中国声学学会功率超声分会2005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周雷;孙国刚;;[A];中国颗粒学会200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刘国军;薄报学;曲轶;辛德胜;姜会林;;[A];2007年先进激光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江南;;[A];苏、鲁、皖、赣、冀五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焦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肖朋;;[A];2008铁路暖通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汪丹;[N];北京日报;2005年
;[N];学习时报;2005年
记者 陈茗佳;[N];兰州日报;2005年
修霄云;[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曹军;[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杨雪梅;[N];中国信息报;2005年
上海证券公司研究发展中心  林琳;[N];中国证券报;2005年
方启龙;[N];通信信息报;2005年
;[N];青岛日报;2005年
袁德俊;[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春玲;[D];吉林大学;2007年
王建丰;[D];辽宁大学;2008年
韩锦绵;[D];西北大学;2009年
李然忠;[D];复旦大学;2005年
左延莉;[D];复旦大学;2007年
程楠;[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杨海燕;[D];复旦大学;2005年
高洁;[D];四川大学;2005年
蒋泽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毕子男;[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淮颖;[D];东华大学;2004年
方莹;[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喻秋芳;[D];黑龙江大学;2004年
董加许;[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章磊;[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杨书;[D];四川大学;2005年
侯京华;[D];四川大学;2005年
邱亭林;[D];山东大学;2005年
赵嵘;[D];暨南大学;2006年
陈继稳;[D];清华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价格垄断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