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央政府要对付李嘉诚名言,他有反击之力吗

李嘉诚:今天是我的一个反击
】 浏览:765次
  就全世界而言,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们撤资,惟独香港传言不断,令人遗憾。
  ●谈房产楼市
  内地楼市价格太高,一般老百姓已经难以承受。所以近期也看到政府出台了调控政策,譬如买二套房限贷等。现在投资地产的公司也有危险,要很谨慎,很小心,我一生的原则是不会赚&最后一个铜板&。
  ●谈非议
  一定不会&迁册&,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不过规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主要看情况而定。
  ●谈政治
  我并非万能,无法预测政治变化,也绝对没法影响政治,只感到来难以解政治对我个人和整个集团的影响,我只能以我的智慧作出对股东有利的事。
  香港不能&人治&,永远不能选择性行使权力,不要蓄意含糊为选择性行使权力预留空间,令人对政府的公平性失信心。
  有时候我庆幸自己并非当官,因为为官者要面对如何平衡和解不同权益的问题,能力不
  的一定吃力不讨好,解问题的方法往往演变成更大的问题。
  ●谈公益
  我在全球不少国家经营业务,但我规定基金会80%以上的捐款用于大中华地区,不超过20%的用在海外。
  ●谈人生
  如果可以重新开始,我可能会考虑选择参政。
  如果真的要写墓志铭,我会选择一直支我每天充满斗志的两句话︰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李嘉诚接受采访的地点,安排在位于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2号的&长江集团中心&。这座70层高的建筑外形方正,被媒体形容为造型酷似李嘉诚的性格&&&谨慎低调。而旁边的&1号&则是李嘉诚多年来亲密的生意伙伴&&&汇丰银行总部。
  1977年,49岁的李嘉诚一举夺得中环地铁车站上盖发展权,次年他与香港第一财团汇丰银行合作重建华人行,他的财富帝国终于从偏僻的柴湾、北角挺进被誉为香港&心脏&的中环。从彼时起,被誉为&超人&的李嘉诚从中环腾飞,一路扩张自己的财富版图,在数十年后成为香港首富、华人首富。
  曾经因战乱举家逃难香港,遭遇年少丧父、中途辍学,做过推销员、塑胶厂老板的他,因为之后数十年间的个人奋斗和巨大成功,被誉为&香港梦&的最佳代表。
  今年4月份,《福布斯》公布本年度华人富豪榜,李嘉诚再次以310亿美元资产,连续15年成为全球华人首富。
  也是大致从这个4月开始,香港货柜码头工人因不满高工作量和低薪酬待遇,开始长达一个多月的罢工,工人的诉求和矛头直指码头的拥有者李嘉诚。在长达数日的罢工和游行中,工人以及之后加入的社会团体,手举各种标语、横幅、漫画包围了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在这些标语和横幅中,曾经的香港&超人&被称为&万恶资本家&&吸血鬼&&地产垄断&。
  罢工最终以加薪结束,然而风波并未止息。
  随后的7月间,市场传出和记黄埔出售百佳超市,这是陪伴了香港人近40年的超市。不过,10月18日,和黄公告暂停出售,继续其旗下零售业务的策略性研究。
  8月,李嘉诚罕见地缺席了被称为&港情咨文&的2013年的长和中期业绩会,却在一个突然前往参加的香港传媒饭局上公开澄清他不会撤资。李嘉诚还同时表示,不支持&占领中环&做法。言谈间他对香港现状表现出悲观情绪。他以&好靓的玻璃&比喻香港:&看着好靓,但不小心打烂它也好容易&。
  10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将香港嘉湖银座商场,以58.5亿港元的总价整体出售;国庆长假前,李嘉诚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电能实业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在内地,他以60亿元人民币的底价叫卖其在上海陆家嘴开发的首个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同时宣布抛售位于广州的西城都荟广场。以上项目如果全部完成可套现400多亿港元。
  最近的11月下旬,和记黄埔再在一周内两次出售在港物业,价格超过12亿港元。
  另一边,自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900亿港元。这其中,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4%。
  在香港、内地和在海外进行的这一系列出售与投资动作,涉及百亿资产的跨洋变动,更令近年愈发敏感的公众生出疑问:多年来多次宣称&爱国、爱港,永不迁册&的李嘉诚,是否真的要撤离他&光荣与梦想&一步步实现的地方&&&香港?而近期在内地的系列出售行为,是否代表其已不看好包括楼市在内的内地投资环境?
  近年来,除了公司的业绩会,李嘉诚鲜少接受媒体访问。在港媒的报道中,李嘉诚常以&我不想树大招风,又不想&碰壁&&&&讲多错多,所以会选择一个适当时候,再同大家慢慢详谈&来推谢媒体的采访。
  或许目前站出来回应各界的关注和质疑,已经是他所认为的&适当时候&。
  在采访开始,未等记者预热和发问,他表示&任何问题都可以问&,在采访中,他说&冤枉我的,我不喜欢,就像这个&撤资&,人家说了这么多个月,你看,今天是我的一个反击!这是人家没法反驳的,因为我有数字给你们&。在采访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笑言&如果可以重新开始,我可能会考虑选择参政。&
  在他身后,高大的落地玻璃前,一尊琥珀色的水晶雄狮卧于窗台。窗外是模糊的太平山和宽阔的维多利亚港。香江之上,货轮、游船来往其间,不舍昼夜。
  1、谈撤资
  &说长和系&撤资&是一个大笑话&今年投资海外占长和系毛收入不足2%
  今年7月底,市场传出和记黄埔出售百佳超市,这是陪伴了香港人近40年的超市。不过,10月18日,和黄公告暂停出售,并继续旗下零售业务的策略性研究。10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已将香港嘉湖银座商场,以58.5亿港元的总价整体出售;国庆长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电能实业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在内地,他以60亿元人民币的底价叫卖其在上海陆家嘴开发的首个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同时宣布抛售位于广州的西城都荟广场。另一边,自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900亿港元。这其中,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4%。
  问:近期媒体报道您出售和减持国内部分产业,又说您从香港撤资将半数资产移师欧洲,对此你有何回应?
  李:说长和系&撤资&是一个大笑话。我可以告诉大家,以2012年为例,长和系在全球总毛收入约4300亿港元,但是我们今年投资海外(新西兰和荷兰)的基建项目只有130亿港元(17亿美元),而且实际动用的资金只有80亿港元(10亿美元),仅仅只占今年长和系总毛收入的不足2%,可以说微不足道;同时,我们今年在香港的货柜码头项目就投资了40亿港元,这样怎能说是&撤资&,我觉得真是天方夜谭的笑话。
  问:近期长和系做出的这些调整,是出于何种考虑?您觉得在此事上,外界对您最大的&误读&是什么?
  李:&撤资&这个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成立的。我们集团曾经在不同国家出售业务,有的赚了超过1000亿港元,赚数百亿元也有不少,别人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在香港,如价钱合理,会继续买,也可能会卖掉外国一些资产,或将资产上市,这都不稀奇,这些都是正常的商业行为。
  再说,现在我们长和系在香港的中区拥有的物业包括长江集团中心、华人行、和记大厦等等,总面积加起来大约有380万平方呎,总市值1300亿港元,有三幢大厦因为我曾在那里工作过,一定不会卖,只用作收租;内地方面,位于最佳地段的收租物业包括上海、北京如东方广场等亦约有500万平方呎,总市值至少400亿港元,大陆和香港只是收租的物业市值就有1700亿港元,至于集团和我私人持有的全部海外收租物业市值只是大陆和香港的千分之五。
  问:可是当香港和内地出现了很多关于您投资决定的不同声音,您觉得是否有必要去解释?为什么没有在第一时间出面澄清?
  李:别人说我怎样怎样,一般来说我不喜欢辩解,如果每天都是这样辩来辩去,太疲倦了,不值得。我还可以举个例,过去二三十年,我们一向与新加坡政府关系非常融洽,而出售物业数以百亿计;在过去两年我们在新加坡几乎买不到土地,现持可发展的土地也很少,在新加坡已经没有可收租的物业,也没人批评我们&撤资&,不只新加坡,我们在全球52个国家均有业务,只有香港说我&撤资&,然后还传到内地去。
  企业按照法律经营,赚得盈利后再投资其它任何地区。或因经营不善亏损、业务回报低或前景欠佳而退出,均属纯商业决定。高卖低买本来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但就全世界而言,从来没有批评过我们撤资,惟独香港传言不断,令人遗憾。
  问:那您觉得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言论?
  李:起初也就一两个人在讲,后来就是跟风。我举个例,现在如果有人在中环支个小凳子,站在上面乱讲一通,起码也有一两千人围过去。
  问:所以您当时听到这个言论觉得很奇怪?
  李:确实很奇怪。还有就是媒体发现只要跟长和系有关,跟李嘉诚有关的话题,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  
  2、谈房产楼市
  &地产霸权&并不属于地产商内地楼市价格已太高
  当提及香港是&李家之城&、李家&地产霸权&等说法,李嘉诚表示他不认同。他说自己20多年前就已预见香港市场的局限,因此他是最早迈出海外投资的商人,在港投资早已不是重头。不过,作为屈指可数的房产大开发商,李嘉诚对于目前楼市也表现出担忧之色。
  问:在香港,有市民对记者说,香港现在就是&李家的城&,说您&地产垄断&之类的,对此您怎么看?
  李:1979年我收购和记黄埔之前,它在香港以外的地方是零投资,投资海外是由我开始的。当时我就知道香港的市场有限,我不断到外国投资,今天证明我的做法是对的,如果集中在香港投资,根本是蠢事!二、三十年前我已预见香港这个情况,不是我聪明,而是香港就几百万人口,能做多少生意呢?
  其实和黄的香港业务占全球投资比例约15%,长实在香港的投资占全球的约三分之一,如果地产做得少一点,比例会更小。
  问:香港人对您最大意见说您&地产霸权&?
  李:&地产霸权&实在是一个笑话,我们在外地赚的钱远远多于香港,过去两三年我们在香港买入的项目较少,香港地价高,已看到不健康的趋势,国内的地价也飞涨,我们也无法成功投得土地。
  今年至目前为止,我们仅获批一宗总值只得30亿左右的楼盘,位居最末,以致我们今年全年卖楼只得约40亿港元,仅及过去两年每年销售总额260至270亿之间的15%左右,是十三年来最差的一年。
  若地产业务继续艰难地经营,高价投地而亏本,就是对不起股东。我们是一家小心经营的公司,长实今天的负债比例是4%,和黄是21%,以其这么大规模的公司而言,在外国是属于低的比例,还有在加拿大的Husky,负债比例只有12%,也是非常低的,这是我做生意的原则,对于债务和贷款问题,非常小心处理,如履薄冰。我在1950年开始做生意,到今天已经60多年,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也一路走过来。
  而且大家都知道香港地产市场一直由政府政策主导,不论从土地供应到投地条件的设计、房地产税务政策等等,并非地产商决定,因此&地产霸权&并不属于地产商。
  问:您刚才提到国内的地价飞涨很难买到地,那您怎样看待目前内地的楼市行情?
  李:这个都不用我说,你看现在国内政府部门都说要调控楼市,说房价太高,不听他们的话,还可以听谁的话?
  问:那您也觉得现在国内楼市的价格已经太高?
  李:是的,价格涨太高,一般老百姓已经难以承受。所以近期也看到政府出台了调控政策,譬如买二套房限贷等。现在投资地产的公司也有危险,要很谨慎,很小心,我一生的原则是不会去赚&最后一个铜板&。  
  3谈非议
  港人非议皆因&盛名之累&长和系仍坚持&永不迁册&
  对于现在香港人对曾经的&李超人&的非议,李嘉诚没有回避,回应却也只是轻描淡写,&这是盛名之累&。尽管接受采访时他仍然坚定表示&永不迁册&,不过在字里行间对未来投资香港表示了谨慎的态度,表示一切必须以股东利益为大前提。
  问:10多年前,大家都称呼您是&李超人&,但是现在香港人提起您会用到一些负面的词汇,面对现在香港人对您的抱怨和非议,是否会影响您的情绪?
  李:(贫富悬殊)是世界大趋势,全球化之后,普罗大众面对的环境越来越艰难。香港还好,虽然香港地产市道不算好,因澳门娱乐事业发展好,赌场生意挺好,于是香港的装修工人都转到澳门去。与10年前相比,欧美普罗大众、工人阶级今日的收入和购买能力,原则上是没有太大的改善。
  我觉得这是盛名之累,但我也明白人生很短,不应浪费时间去理会这些事情,应从正途去做对的事,例如基金会的工作每天都在进步中,每天都有成果,像在荒芜之地,种下大树,让后人有收获,这是很高兴的事。
  问:但是现在香港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大家似乎纷纷把矛头直指富豪?
  李:贫富分化,并非香港独有,内地也有。只是因为我们在香港投资较大,引来抨击。
  问:但这些是否会影响您未来在香港的投资?对于您以前说过的&永不迁册&,现在还会坚持吗?
  李:一定不会&迁册&,长和系永远不会离开香港,不过规模的大小是另一回事,主要看情况而定,我有百分之百的责任要去保护股东的利益。至于日后出售业务,都跟&撤资&没有连带关系。
  问:那您未来选择投资的标准如何考量?
  李:我一定要选择有公平法律的国家,我们在一些国家经营30多年,政府并没有因为我是外国投资者而出现不公平的对待。
  不过在香港本地确实已经很难再扩展,原本我曾想出售百佳,后来因价格不理想,及发现有更好的构思,所以叫停。  
  4谈政治
  香港不能&人治&自由开放市场应重视&原则&和&法治&
  对于政治,李嘉诚表示他没有参与,也无法预测和影响,对刚刚闭幕的三中全会细则他会一一研究。对于港府,他强调,政府不要把&矛盾政策化&,&对立常规化&;政府的权力要在法治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地落实执行政策,香港不能&人治&,永远不能选择性行使权力。
  问:外界都很好奇,您的投资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是基于商业判断,多大程度上基于政治分析?
  李:作为负责任的国际企业主持人,经营业务不能铤而走险,一切必须以股东利益为大前提,我每天都会检讨集团的投资和营运策略,生意规模大小会随着业务所在地区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而作出决定。
  世界上的投资机会和选择,实在令我们应接不暇;集团可以挑选有法治、政策公平的环境投资;在政策不公平、营商环境不佳、政府选择性行使权力之下,投资意欲一定相对下降。
  我并非万能,无法预测政治变化,也绝对没法影响政治,只感到越来越难以解决政治对我个人和整个集团的影响,我只能以我的智慧作出对股东有利的事,因为股东对我是非常信任。
  问:这几年内地有些企业家表示在商言商,您认为,商人要不要关心政治、谈论国事?
  李:我不是聪明的人(笑)。你提到的是明哲保身,不过如果政治问题真的冲着自己而来,担忧也没用。
  我没有参与政治,但我关心政治,政治跟经济根本是手和脚的关系,假如两者背道而驰,就难以处理,希望政治和经济好,让人民富国家强。我曾经说过︰讲真话,做实事,有贡献。
  问:对于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李先生是否有留意?
  李:我这么爱自己的国家,一定都会去关注。我对经济的改革,例如农民土地变成资产,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和赋予农民更大财产权利,还有国企盈利上缴30%以改善人民生活,这些绝对是好事。还有国家鼓励企业到外地投资,我在外国投资方面算是走前一点,可以说成功吧!
  问:您怎么看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
  李:提出的都是对国家前途有好处,但没可能让13亿人每个人都高兴,但是我对国家是心存很大的希望和盼望。
  问:香港一直以经济自由化和开放闻名于世,也是这片土地赖以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近些年码头事件抗议、房地产限购、对奶粉限购、对&双非&孕妇的限制等您怎么看?
  李:你所说的,不是香港独有的问题,是因全球化经济竞争激烈产生而来的;随着科技翻天覆地的革新,每天也带来无尽变化,在这样的时代,教育至为重要。但是如果政府把&矛盾政策化&,&对立常规化&,我们将会面对的,就不仅是奶粉和&双非&问题。
  问:您觉得香港自由市场经济信条是否开始被挑战?一个更福利化的香港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么?
  李:自由开放的市场,重视&原则&和&法治&,两者皆来之不易,但如果管治失当,也可以一夜之间荡然无存。
  至于福利化社会是否适用香港?关键是,我们要有选择,要大家扶贫,也要自愿,只能使用引导的方法;我相信,香港人一向热心于慈善,乐意助人,对我来说,帮助低收入人士是义不容辞的事;但如果政府政策错误,不能解决社会缺乏上进机会的问题,只向有能力的人开刀,这是错误的,因为香港人都想创富,政府的角色,应该要令人人有创富的机会,而不是等待&打救&。
  问:坊间传说特首梁振英的楼市政策影响您在香港的投资举措,您是否愿意正面响应?
  答:健康社会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息息相关。关键是政府的权力要在法治的基础上公平公正地落实执行政策,香港不能&人治&,永远不能选择性行使权力,不要蓄意含糊为选择性行使权力预留空间,令人对政府的公平性失去信心。
  我与香港或各地的关系都是建基于此的,不会因个别领导人或官员的变动而受影响,最重要是政策要令商界有信心。
  不过,我观察到一个不健康现况在扩散中。&为官难,为民亦不易&,对政府和社会来说都是双损局面,有时候我庆幸自己并非当官,因为为官者要面对如何平衡和解决不同权益的问题,能力不足的一定吃力不讨好,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演变成更大的问题。  
  5、谈公益
  基金会今年捐出40亿港元承诺八成捐款用于大中华地区
  成立超过30年的李嘉诚基金会,是李嘉诚在公益慈善领域的执行者,他把基金会称为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并承诺将自己三分之一的资产投入其中,他表示虽然很多钱是从外国赚取的,但却规定基金会八成的捐款都会用在大中华地区。李嘉诚说他对基金会的事会亲历亲为,甚至&站台&求人,即使卑躬屈膝也在所不辞。
  问:您现在在公益方面的投入很多,也把李嘉诚基金会称为您的&第三个儿子&,那么怎么保障资金的投入和运作?
  李:基金会已拥有我三分之一的资产,至今已捐出145亿港元,如果好的项目,我还会不断地继续支持。像今年承诺及已捐出的款额就有40亿港元,是历年最高。我的基金会的资金,大部分是基金会现有已投资项目的固定收入,还有一部分是我个人从香港和外国赚取和私人投资而来,每一分毫都是税后才注入的。总而言之,虽然我在全球不少国家经营业务,但我规定基金会80%以上的捐款用于大中华地区,不超过20%的用在海外。
  问:听说李嘉诚基金会选择项目的最终决定权都在您,什么样的项目能打动您?
  李:现在基金会主要做两大范畴,就是教育和医疗。在内地,我们有很多个项目在不同地方做了10多年,现在仍继续做。还有一些项目是我自己主动要去做的,跟民政部合作的针对全国贫困家庭唇腭裂儿童的&重生行动&,已经有2万多名儿童受惠,在西部三个省试点的疝气手术,给患儿提供免费手术及交通费,目前已扩展至西部其他省份。
  我现在最想了解的,是有哪些病痛、哪些项目是最需要帮助的,但是政府部门可能还没有覆盖到的,我们是发自内心去做这些事,期望受惠病人真正得到益处。
  问:您在内地开展对癌症晚期病人的临终关怀项目,做这个项目的初衷是什么?
  李:其实内地喜欢做这类服务的人并不多,反而其他如儿童项目比较多人喜欢做,因为帮助孩子回报高。我最初想做这个项目,是因为在一个寒冷冬天,我去私家医院探望了一个患癌症的朋友,他看见我非常高兴,直到睡着都拉着我的双手没有放开。当时我想,这个朋友很富有,得到很好的医疗照顾,但还是因肿瘤而痛苦不已。内地贫穷的癌症病人没钱接受治疗,生活又怎样过?所以就萌生了开展&宁养&服务的想法,我不喜欢叫&临终关怀&,就改为&宁养服务&。现在全国&宁养服务&的全部费用由我支持,每年的资助金额会增加,两三年内,每年捐款要增至1亿元。
  问:除了出资,您对基金会会分配多少时间,做哪些具体的工作?
  李:我对基金会事务亲历亲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基金会的项目有需要,我也尽可能出席交流和分享活动。
  问:如果基金会需要您去站台,哪些场合您会出席,您会为&第三个儿子&求人么?
  李:为基金会项目而求助于人的情况时常会有,出发点无非是希望尽量提高项目的效益,有效果的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如果是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有益的事,即使卑躬屈膝我也在所不辞,但若是为个人名利或公司利益,我绝对不会这样做。  
  6、谈家庭
  儿子随时可以接棒目前暂无退休计划
  在去年宣布财产分配之后,关于儿子、退休等话题就一直围绕着李嘉诚,在接受采访时,李嘉诚也鲜有地公开评价了两个儿子,对未来继承长和系的大儿子李泽钜更是表示出很大的期望。但同时,他也明确地回应,暂时还没有退休的计划。
  问:透过维港投资,高科技投资已经成为您的标签,外界很难想象一位八十多岁的香港企业家会一直保持如此高的命中率,挑选高科技企业是您的决定吗?又是如何挑选?
  李:我可以分享一个秘密,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每个晚上无论怎么疲惫,我都要看书,我也很喜欢追求最新的科技知识。我还可以透露,除了Apple和三星An-droid,很快会有一个新的操作系统出现。
  我非常留意与自己从事行业有关的新资讯和发展转变,无论做什么生意,你一定要喜欢它和爱它,这样才有进步。开会的时候,我讲求效率,集团所有业务的数据、现况、前景、问题等都清楚知道。
  问:在分家之后,现在您将公司的日常业务交给了您的大儿子李泽钜,现在长和系的决定,多大程度上是您的判断,多大程度上是李泽钜先生的决定?
  李:大儿子Victor(李泽钜)大学毕业后跟我工作快30年,现在他对整个集团细微之处比我更清楚,因为他会参加所有会议,当然也有很多好的行政人员。我原本打算提早退休,不过现在不少经济环境是无法预料的。不过,即使在下一个小时把公司完全交给Victor,相信他与所有同事也可以好好的继续经营,所以我不担心,而且每间公司各自均设有董事会,管理架构、会计制度,此外我们也十分重视监察与制衡。
  问:那您觉得你的儿子会比您强吗?在哪些方面会优于您?
  李:至少他受到良好教育,英文程度比我好。(笑)。坦白来说,我年青时不喜欢应酬,Victor不喜欢的程度比我更甚。他是好的丈夫、好的父亲,工作以外跟家人过着正常的家庭生活。Victor做事认真,工作努力,对公司业务情况绝对清楚,心思细密,财政保守,跟公司同事关系非常好。
  问:那商业方面的判断呢?
  李:他了解外在环境情况,可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问:您的评价几乎都是针对你的大儿子,那小儿子呢?
  李:我的两个儿子都聪明,但性格不同,我非常爱他们,他们也爱国。大儿子Victor循规蹈矩,工作认真,不偷赖,跟父亲一样不喜欢应酬;小儿子Richard(李泽楷)也聪明,很灵活,虽然喜欢玩,但认真做自己的事业,这几年他的事业有大改变,让我安心不少。
  问:您之前说过考虑退休,现在还有这个计划吗?
  李:我已做好退休准备,但是现在还没有这个计划。  
  7、谈人生
  重新选择会考虑参政封存材料不准备出自传
  进入耄耋之年的李嘉诚,依然每天坚持上班,但如何总结过去人生等问题开始被频频问及。他说他不惧怕死亡,但自觉人生有遗憾,如果可以早点成立基金会会更好,甚至表示重新选择会考虑弃商参政。他不愿评价自己甚至不愿出自传,不过在追问下,对墓志铭的选择他亦有考虑。
  问:您今年已经85岁,回首过去,您觉得自己做的好的地方有哪些?
  李:我自问无论如何努力,仍发现没有一个人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可以重新开始,我可能会考虑选择参政。
  问:那有遗憾的事情吗?
  李:遗憾的事是没有早点成立基金会。世上无完人,一个人即使做到99.9%的好,只要有0.1%误会的瑕疵,只要他是名人,也会遭到严厉的攻击。
  问:您的人生经历了不少波折和坎坷,现在回想起来,哪个阶段是最艰难的?
  李:我最艰难时候大概是13、14岁。那时候日本侵华,父亲去世,自己也有肺病,不过即使是最艰难的日子,我也是充满信心。我不断争取上进机会,立志要做一个有理想的好人。我想假如我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便无法活到现在。
  问:那您所谓正确的人生观是什么?
  李:走正路,有理想,作为中国人,对自己民族作出贡献。我不求名,在内地捐款,拒绝所有的建筑物以我的名字命名,即使是汕大的基建、设备90%的款项由我付出,我唯一要求是不要写上我的名字。
  问:面对生命终结或者死亡会害怕吗?
  李:我不惧怕死忙,假如我是一盏灯,能够照着一条路,而且还留下有生命的基金会。除非是政治才能破坏它,不然没有人可以破坏这个基金会,我的儿孙及董事不能从基金会得到任何利益。这个基金会拥有自己的资产,足够让它继续做过去和现在进行的公益事业。
  问:85岁的您,是否还有未完成的梦想?
  李:一直都有,包括希望国家一直富强。
  问:您出现在世人面前总是非常简朴,眼镜、手表都非名贵之物,对于您来说,&工作的意义是否就是工作&,很好奇,除了摄影和高尔夫,您还有别的乐趣么?
  李:人要在工作中发现人生,生活就乐趣无穷。我每天都乐于为股东或基金会付出时间和精力,数十年如一日,我可能是公司&请病假&最少的人之一。
  看书是我最大的享受,我年纪虽长,每晚仍会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很多时候午夜或天亮醒来时,书本搁于胸前或落在身旁,直至今天,这个习惯依然保持不变。
  问:作为华人首富,您的一举一动都备受世人关注,是否有计划出一本详细的传记,系统分享您这一生的宝贵经验?
  李:不少好友游说我出版传记,若干年前我也曾在一个月里,每天花三分之一时间与专门小组整理和撰写传记的资料,不过,有一天突然想到这类传记可能会涉及其他不少人,为免对别人有所影响,最后决定把所有资料封存,不再继续。
  问:您如何评价自己?百年后希望后人如何评价自己?
  李:我不会理会这些事,更加不会自我评价。从过去到现在,我都是问心无愧,也不会认为自己是百分百完人,世界没有完人,自己只是尽量用知识和感觉做自己应该做的事。
  问:那如果让您选择墓志铭,您会写什么?
  李:如果真的要写墓志铭,我会选择一直支持我每天充满斗志的两句话︰建立自我,追求无我。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嘉诚名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