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会会计教材里长期股权投资里的两道题

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一、初始计量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视取得投资方式有所区别,应当分别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确定。  (一)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CAS2规定,长期股权投资 ...
一、初始计量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视取得投资方式有所区别,应当分别企业合并和非企业合并两种情况确定。
  (一)非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CAS 2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时,应按初始投资成本入账;《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通过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购买价款为成本。可见,以支付现金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与初始成本一致。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非现金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
  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CAS 7)规定,以非现金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应区分公允价值计量和成本模式两种情况确定。其中,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初始投资成本应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则以换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在成本模式下,初始投资成本应当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人资产成本。
  税务处理:《条例》规定,通过支付现金以外的方式取得的投资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成本。理论上非现金资产交换是一种等价交换,公允价值不相等的通过补价解决,因此在公允价值模式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与初始成本一致:而在成本模式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是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是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因而其计税基础与初始投资成本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
  另外,财税[2009]59号,企业股权收购、资产收购重组交易的税务处理,应区分不同条件分别适用一般性和特殊性税务处理规定:其一是特殊性税务处理,如果企业重组同时符合特殊性重组规定的五个条件,企业取得的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可以选择以被收购股权或被转让资产的原有计税基础确定,此时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与企业采用成本模式确定的投资成本一致。其二是适用一般性税务处理,如果企业重组不能同时满足特殊重组规定的条件,此时收购方确定的股权或资产的计税基础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投资的计税基础与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确定的投资成本一致。特殊性重组条件:
  (1)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
  (2)被收购、合并或分立部分的资产或股权比例符合规定的比例;
  (3)企业重组后的连续12个月内不改变重组资产原来的实质经营活动;
  (4)重组交易对价中涉及股权支付金额符合本通知规定的比例;
  (5)企业重组中取得股权支付的原主要股东,在重组后连续12个月内,不得转让所取得的股权。
  其中,(2)和(4)所称符合规定的比例是指:股权收购交易中,被收购股权比例不低于被收购全部股权的75%,且收购企业在该股权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资产收购交易中,受让企业收购的资产不低于转让企业全部资产的75%,且受让企业在该资产收购发生时的股权支付金额不低于其交易支付总额的85%。可见,企业重组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税务处理中区分特殊性和一般性重组,会计处理中区分公允价值计量和成本模式。因此,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如果符合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则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与初始成本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年末汇算清缴时,对于会计处理中已确认的股权、资产转让所得和损失应进行纳税调整。在成本模式下,如果不符合特殊性重组规定的条件,则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与初始成本也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年末汇算清缴时,对于会计处理中尚未确认的股权、资产转让所得和损失应进行纳税调整。
  (二)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应分别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两种情形,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1)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应当在合并日按照取得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发生的直接相关税费计入“管理费用”。若合并前被合并方与合并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不同的,应当按照合并方的会计政策对被合并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税务处理:《条例》规定,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应当以为取得该项投资所付出的全部代价确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咨询费、评估费等在发生的当期据实申报扣除。因此,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初始投资成本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被合并方合并时所有者权益账而价值的份额与实际付出代价之间的差异。
  (2)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会汁处理:《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购买方应当按照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其中,合并成本包括购买方为进行企业合并支付的现金或非现金资产、发行或承担的债务、发行的权益性证券等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以及企业合并中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税务处理:所得税的处理方法不区分同一控制下与非同一控制下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中实际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会计处理中计入投资成本,而税法规定在发生的当期据实申报扣除。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计税基础与初始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企业合并时发生的各项直接相关费用。当然,如果企业合并满足特殊性重组条件,则还包括企业合并成本与合并时原持有的股权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
  二、后续计量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长期股权投资在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否可靠取得等进行划分,应当分别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但不论企业采用哪种方法核算,都不会改变所得税的处理方法。
  (一)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成本法适用范围: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以及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1)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财会[2009]8号,以下简称“解释3号”)。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取得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除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外,投资企业应当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投资收益,不再划分是否属于投资前和投资后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润。而是一律计入当期“投资收益”科目,这与税法确认收入的时间一致。税务处理:《条例》规定,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按照被投资方作出利润分配决定的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为免税收入,但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为此,居民企业之间的直接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因此年末汇算清缴时需作纳税调减处理。
  (2)被投资单位宣告派发股票股利。会计处理:对于股票股利,不管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投资企业均不做账务处理,只需在除权日备查登记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数的变化。税务处理:《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应当依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其中,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如果不属于免税收入,则年末汇算清缴时需作纳税调增处理。
  (3)期末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会计处理: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发生减值损失,不论企业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均应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处置该投资时,相应结转减值准备。税务处理:《条例》规定,未经核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但国税发[2009]57号涉及了股权投资持有期间发生的静态损失的处理。规定企业的股权投资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减除可收回金额后确认的无法收回的股权投资,可以作为股权投资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被投资方依法宣告破产、关闭、解散、被撤销,或者被依法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的;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连续停止经营3年以上,且无重新恢复经营改组计划的;对被投资方不具有控制权,投资期限届满或者投资期限已超过10年,且被投资单位因连续3年经营亏损导致资不抵债的;被投资方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累计发生巨额亏损,已完成清算或清算期超过3年以上的;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这样,企业由于以上原因发生的减值,经税务机关审批后,可以税前扣除,从而减少了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4)处置长期股权投资。会计处理: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结转与所售股权相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出售所得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不论收益或损失,均应确认为处置损益。税务处理:转让或者处置投资资产所得价款与投资资产的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为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由于会计上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可能不一致,导致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与股权转让所得(或损失)金额相应存在差异,产生暂时性差异的一次性转回,因此年末汇算清缴时需认真分析。对于企业实际发生的股权转让损失,国税发[2009]88号文件规定,经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在当年一次申报扣除。即企业发生的股权转让损失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一致。
  (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适用范围: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合营企业及联营企业的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1)初始投资成本调整。会计处理:CAS 2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两者之间的差额不要求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进行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营业外敢人,同时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税务处理:企业为取得该项投资实际发生的代价为该投资的计税基础。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产生的营业外收入,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年末汇算清缴时应作纳税调减处理。
  (2)确认投资收益。会计处理: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的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被投资方宣告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相应的冲减投资成本,不确认投资收益。投资单位确认被投资单位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税务处理:《条例》规定,被投资方实现的利润由被投资方缴纳企业所得税,其税后利润投资方不确认所得;被投资方发生的会计亏损,应由被投资方用以后年度的留存收益弥补,被投资方发生的税务亏损,应由被投资方用以后年度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弥补期不得超过5年。被投资方宣告分配股利或利润时,投资方按照应享有的份额确认股息所得。这样,在会计处理上,期末被投资单位实现净损益时确认投资收益;而在税务处理上,则只有当被投资方宣告分配时,投资方才确认股息所得。因此,年末汇算清缴时,一方而应将会计上确认的投资收益进行纳税调减;另一方面要区分股息所得是否属于免税收入,属于应税收入的部分应作纳税调增。
  (3)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会计处理:投资企业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税务处理:被投资企业其他权益变动不确认损失或所得,只有在处置时,才确认损失或所得。由于其他权益变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影响会计利润,因此不需作纳税调整。
本文关键词: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本文论坛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8338|回复: 5
在线时间183 小时鲜花 2109 奖杯1742 金币 125762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154093阅读权限160UID
李先生;愤青;
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报表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1)个别财务报表
①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
②原权益法下涉及被购买方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在合并日不作处理。
(2)合并财务报表中:
①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对之前已经持有的被购买方股权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②合并成本=之前已持被购买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
③合并商誉=合并成本-购买日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负商誉计入发生当期损益);
④购买日之前持有被购买方股权涉及的其他综合收益转为购买日所属当期投资收益。
1.长期股权投资
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购买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不分成本法与权益法)
1.抵销后=0;
2.抵销前长期股权投资(即合并成本)=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股权投资公允价值+购买日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
合并成本-被合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在购买日公允价值份额
3.投资收益
(原投资公允价值-账面价值)+原投资资本公积结转
二、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的处理
形成企业合并后,母公司自子公司少数股东处又取得其拥有的股权时,要以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基础持续计算,主要处理是:
(1)个别报表上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非合并方式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
(2)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资产、负债按照购买日(或合并日)金额持续反映;
(3)购买少数股权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差额依次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和留存收益,不按照商誉(或损益)确认,只有购买日产生商誉。
购买子公司少数股权1.长期股权投资
继续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1.抵销后=0;
2.抵销前长期股权投资=原投资自购买日的延续计算+新支付对价
购买日商誉;
3.资本公积
购买少数股权成本-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可辨认净资产×新增持股比例
三、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的处理(教材P464)(1)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置,计算处置损益,处置后继续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2)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净资产差额部分计入所用者权益(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考生可参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理解上述会计处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强调其处理特点,一是不导致控制权丧失的处置按照权益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合并报表上处置的利得或损失均不计入损益;二是商誉仍然为购买日商誉。
四.丧失控制情况下处置部分对子公司投资的处理(教材P82)
(1)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其账面价值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2)在合并财务报表中:
①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②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处置当日投资收益;
③与原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计入处置当日投资收益。
以上有关投资收益的计算,要参照财会[2010]25号“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1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文中的要求。该文件第六条指出:“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存在对该子公司的商誉的,在计算确定处置子公司损益时,应当扣除该项商誉的金额”。
即:投资收益=(处置对价+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的份额+商誉)+其他综合收益份额(资本公积结转)。
出售股权方式项目个别报表合并报表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对子公司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继续成本法计算长期股权投资
抵销后=0;
抵销前长期股权投资=原投资自购买日的延续计算+商誉2.商誉 
购买日商誉
3.投资收益处置收入与对应初始成本的差额
不确认投资收益
4.资本公积 
出售少数股权收入-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出售比例
丧失控制权处置对子公司投资1.长期股权投资根据情况选择按照成本法或权益法后续处理(或公允价值计量)。若选择权益法,长期股权投资需要追溯处理
按照丧失控股权日的公允价值对子公司的投资重新计量
3.投资收益处置收入与对应初始成本的差额
(出售收入-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可辨认净资产×出售比例)+(剩余股权公允价值- 子公司自购买日持续计算可辨认净资产×剩余比例 )+原资本公积结转 -商誉
4.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0(指该项投资的其他综合收益)
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交换股权的方式进行,当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一方成为被购买方(被控制方)就是反向购买。
解释归纳:
项目解释购买方
法律上子公司
法律上母公司
合并成本——法律上子公司计算
为获取在合并后报告主体的股权比例,假设向被购买方股东发行自身权益性证券数量与公允价值计算的结果(=为取得被购买方股权而支付的成本)。
=法律上子公司合并成本与法律上母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差。
合并报表——法律上母公司为编报主体
法律上母公司需对外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可辨认资产、负债
=法律上子公司的账面价值+法律上母公司在购买日公允价值
合并权益工具
=子公司合并前权益工具金额的份额+合并成本
合并留存收益
=合并前法律上子公司的留存收益的份额
披露法律上母公司发行在外权益性证券数量及种类
法律上子公司的原股东未将其持有的股份转换为对法律上母公司股份的部分
合并报表的比较信息
为法律上子公司的比较信息
合并当期每股收益
=合并利润/(法律上母公司增发股票数量×购买前月数/12+法律上母公司全部股票数量×购买后月数/12)
比较每股收益
法律上子公司净利润/法律上母公司增发股票数量
<p id="rate_00082"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奖杯 + 10
" class="mtn mbn">
在线时间10 小时鲜花 6 奖杯5 金币 226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326阅读权限60UID
会计员, 积分 3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674 积分
谢谢楼主~
在线时间548 小时鲜花 1930 奖杯1794 金币 195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28881阅读权限100UID
高级会计师, 积分 288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19 积分
谢谢楼主分享
Go home or stand up, it's your f u c k ing choice. Do you still remember the reason why you are here?!
You never try ,you never know !Just do it !Moving on your way!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翻白眼。( ? ▽ ? Ψ)
在线时间19 小时鲜花 2 奖杯5 金币 47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568阅读权限60UID
会计员, 积分 5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32 积分
在线时间2 小时鲜花 10 奖杯5 金币 21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314阅读权限60UID
会计员, 积分 314, 距离下一级还需 686 积分
楼主威武 楼主好人
在线时间1 小时鲜花 0 奖杯0 金币 45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积分452阅读权限60UID
会计员, 积分 452, 距离下一级还需 548 积分
爱国者(国庆)
痴情的(东奥七夕赛诗会)
Powered by等级:书童 |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内容
2014年注册会计师《会计》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测试题
日 13:26:27来源:233网校
  【多选题】:   甲公司20×8年度与投资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1月1日,从市场购入2&000万股乙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准备随时出售,每股成本为8元。甲公司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股7元。   (2)1月1日,购入丙公司当日按面值发行的三年期债券1&000万元,甲公司计划持有至到期。该债券票面年利率为6%,与实际年利率相同,利息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的该债券市场价格为998万元。   (3)1月1日,购入丁公司发行的认股权证100万份,成本100万元,每份认股权证可于两年后按每股5元的价格认购丁公司增发的1股普通股。12月31日,该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为每份0.6元。   (4)1月1日,取得戊公司25%股权,成本为1&200万元,投资时戊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600万元(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甲公司能够对戊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施加重大影响。当年度,戊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甲公司向戊公司销售商品产生利润100万元,至年末戊公司尚未将该商品对外销售。   (5)持有庚上市公司100万股股份,成本为1&500万元,对庚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该股份自20×7年7月起限售期为3年。甲公司在取得该股份时未将其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股份于20×7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1&200万元,20×8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1&300万元。甲公司管理层判断,庚上市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未发生持续严重下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题至第(4)题。(2009年原制度考题)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对持有的各项投资分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戊公司的股权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理   B.对丙公司的债券投资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理   C.对乙公司的股权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   D.对庚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处理   E.对丁公司的认股权证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   (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对持有的各项投资进行后续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丁公司的认股权证按照成本计量   B.对戊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C.对乙公司的股权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D.对丙公司的债券投资按照摊余成本计量   E.对庚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   (3)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持有的各项投资于20×8年度确认损益金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丙公司债券投资确认投资收益60万元   B.对戊公司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100万元   C.对庚上市公司股权投资确认投资收益100万元   D.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000万元   E.持有的丁公司认股权证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40万元   (4)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持有的各项投资于20×8年12月31日账面余额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对戊公司股权投资为1&300万元   B.对丙公司债券投资为1&000万元   C.对乙公司股权投资为14&000万元   D.持有的丁公司认股权证为100万元   E.对庚上市公司股权投资为1&500万元   (1)【答案】ABC   【解析】对乙公司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且随时准备出售,所以应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选项C正确;对丙公司债券计划持有至到期,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选项B正确;对丁公司的认股权证,属于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选项E错误;对戊公司的股权投资,达到重大影响,只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选项A正确;对庚上市公司的投资,处于限售期,只能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选项D错误。   (2)【答案】CD   【解析】对乙公司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选项C正确;对丙公司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摊余成本计量,选项D正确;对丁公司的认股权证,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应该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选项A错误;对戊公司的股权投资,达到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选项B错误;对庚上市公司的投资,处于限售期,只能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选项E错误。   (3)【答案】ABDE   【解析】对乙公司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00×(7-8)=-2&000(万元),选项D正确;对丙公司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1&000×6%=60(万元),选项A正确;对丁公司的认股权证,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6-100=-40(万元),选项E正确;对戊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500-100)×25%=100(万元),选项B正确;对庚上市公司的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计入20×8年度资本公积的金额=1&300-1&200=100(万元),选项C错误。   (4)【答案】ABC   【解析】对乙公司投资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2&000×7=14&000(万元),选项C正确;对丙公司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1&000+1&000×6%-1&000×6%=1&000(万元),选项B正确;对丁公司的认股权证,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100×0.6=60(万元),选项D错误;对戊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期末账面价值=1&200+(500-100)×25%=1&300(万元),选项A正确;对庚上市公司的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账面价值为1&300万元,选项E错误。  热点:
责编:cll&&&
课程免费试听
课程专业名称讲师原价/优惠价免费体验报名肖钢¥1600 / ¥650 储成兵¥1600 / ¥650 姜葵¥300 / ¥300 姜葵¥300 / ¥300 肖钢¥300 / ¥3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注会会计教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