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月工资为18500元,按每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应纳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款,如何计算?最新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

计算工资个人所得税时要减去个人社保吗_百度知道
计算工资个人所得税时要减去个人社保吗
提问者采纳
是的,个人应缴工资个人所得税=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起征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免税额3500元,新标准日执行。附: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假设某人月工资5000元,他的五险一金比率为15%。则每个月工资应纳税所得额=5000*(1-15%)-(元),适用税率3%。故每个月工资需要缴纳的个税=750*3%=22.5(元)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依据《个人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国家规定,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所以,计算工资个人所得税时,可以从应发工资中减去应由个人负担的养老、医疗、失业三险金及由个人负担的住房公积金。
当然前提条件是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该标准是以省级上年平均职工水平的三倍乘上各项社会保险缴费率得出的。
社保中的基本保险如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可以扣除后,按照扣除后的金额计算。但是有些补充的社保属于商业保险的,是不能扣除的。比如公司除了按照标准给你缴纳社保外,还另外给员工买的其他保险。这些都属于报酬,应当计入工资薪金内计算。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个人社保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闻热线:021-
年终奖涨拿到手没有去年多 级距和税率不同致个税增加
原标题:年终奖涨拿到手没有去年多 级距和税率不同致个税增加
  “我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今年的年终奖比去年高一些,但实际拿到手里的比去年少,想咨询一下年终奖应该如何计缴个人所得税?”昨日,成都晚报记者接到市民李小姐来电咨询。对此,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级距和税率的不同,造成个人所得税增加所致。
  记者从@成都地税获悉,根据个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年终奖,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计税方法为:先将年终奖&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然后再按“年终奖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公式计算出应纳税额。
  根据李小姐的今年年终奖18500元与去年17500元的情况,我们来进行一个对比分析:
  去年应缴个税:(年终奖金额)17500&(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数)0=525元
  实得:
  今年应缴个税:(年终奖金额)18500&(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105=1745元
  实得:
  =16755元
  业内人士表示,根据个税法规定,扣除每月3500元免征额后,当月应纳税所得额小于或等于1500元的,适用税率为3%;当月应纳税所得额1500元至4500元的,适用税率为10%。应纳税所得额1500元和1501元分别处于两个级距,而这两个级距内的税率不同,分别应缴纳的个人纳税额也就出现了较大差异。
  新闻延伸
  个人所得税计算分两种情况
  市地税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年终奖收税方式依据的是2005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通知,个人取得全年的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的,应分为两种情况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3500元(费用扣除额)
  应纳个人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3500元
  应纳个人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成都晚报见习记者沈文琦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个人所得税筹划方案
年终奖是企业发给员工的年终奖励,是对员工一年来工作业绩的嘉奖及肯定。这个年终奖,可给可不给,给要有艺术的给。根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税费用扣除标准从2011年9月起将2000元提高到3500元,并将现行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调整为7级,第一级税率为3%。随着费用标准的提高,以及税级和税率的变化,对年终奖的筹划也需要重新思考。一、解读个人所得税税法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决定对个人所得税法作如下修改:1、第三条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 2、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3、9月1日起实施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金后的月收入-个税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也就是说,实际的工资薪金额=全月应税所得额+三险一金扣除额+费用扣除标准(3500元)。由于新的个人所得税法没有对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税办法作出新规定,即国税发[2005]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继续有效。因此,到9月份必须对原筹划的最后4个月工资和年终奖金发放方案进行调整,以求达到税率最低的筹划目的。二、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基本思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应坚持“应扣不漏,应免不扣”,“综合考虑,免税效应”的基本思路。具体说来,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要充分考虑影响应纳税额的因素。影响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额的因素有两个,即应纳税所得额和税率。因此,要降低税负,无非是运用合理又合法的方法减少应纳税所得额,或者通过周密的设计和安排,使应纳税所得额适用较低的税率。第二要重点筹划一次性奖金的发放。一次性奖金按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只要确定的税率高于某一档次,其全额就要适用更高一级次的税率(类似全额累进税率),因此就形成了一个工资发放无效区间。通过对一次性奖金每个所得税级的上限(税收临界点)、应纳税额和税后所得的计算,可计算出一次性奖金发放的无效区间。第三要科学筹划月度工资和一次性奖金的发放结构。在职工全年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应科学安排月度工资和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比例,找到工资和奖金之间税率的最佳配比,从而有效降低税率和个人所得税负担。三、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具体方法根据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的“三要”基本思路,得出以下三种筹划方法,这三种方法分别考虑了如何合理降低税负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如何找出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税级的上限(税收临界点),如何合理安排月度工资和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比例。(一) 控制年终奖发放次数年终奖发放次数一般有三种:第一,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即和月工资一并发放,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第二,年中与年终各发一次,即7月份发放一次,年终发放一次。7月份的作为该月的工资计算,年终单独计算个人所得税。第三,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即年终单独计算个人所得税。财务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发放次数。但值得注意的是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与年中和年终各发放一次这两种方法主要是想避免年终一次性缴纳税额的压力,平均或削减一部分奖金到每月或年中。一般情况下,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适合每月工资低于扣减数3500元,年终奖税率处于税级的上限,或者高于扣减数,但此时很容易进入六大盲区,需要谨慎考虑(可详见方法二中的“一次性奖金临界点节税安排表”);年中与年终各发一次一般适用每月工资高于扣减数3500元,并且处于税级下限,年总奖金处于税级的上限,同时也要注意盲区;年底一次性发放年终奖,可详见方法三中的“工资与奖金纳税最优分配表”。其实这三种发放方法的目的是科学安排月度工资和一次性奖金的发放比例,找到工资和奖金之间税率的最佳配比,从而有效降低税率和个人所得税负担。&(二)根据税负临界点调整发放金额个人所得税适用累进税率,而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时速算扣除数只允许扣除一次,实际上相当于全年一次性奖金只有十二分之一适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其他部分都适用全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会出现税率临界点税负剧增的现象必然反映到全年一次性奖金的应纳税额计算上。从而使纳税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高于超过税率临界点时奖金数额,此时纳税人选择较低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反而会有更高的税后收入。根据新个税法工资税率的变化,我们也不难得出新个税法全年一次性奖金临界点节税安排表:根据“全年一次性奖金临界点节税安排表”,只要奖金金额控制在表格所规定的范围内,就不会步入 “盲区”,从表中可以看出六个盲区分别是:[18001元,19283.33元];[54001元,60187.50元];[108001元,114600元];[420001元,447500元];[660001元,元];[960001元,1120000元]。在运用此方法时注意盲点,就可以有很大的节税空间。&(三) 月薪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相结合我国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明确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执行问题的通知》(国税发[号)第一条规定“双薪制”计税方法停止执行,这意味着,今后“第十三个月薪水”将与第十二个月薪水合计起来计算,起征点和所适应的个人所得税只能计算一次,这样就必然要增加个人所得税缴纳的额度。公司在计算个人所得税第十三个月薪水(年终奖)就可以和第十二个月薪水分开计税,这样就可以减少个人所得税的缴交额度。因此我们也不难得出新个税法下的工资与奖金纳税最优分配表:根据此表我们可以发现:当工资薪金总额处于上表中各级次“年薪范围”的起点数与中位数之间时,先确定年终奖的起点数,剩余再按月平均确定月工资数;工资薪金总额处于各级次的“年薪范围”的中位数至终止数之间时,应先确定月工资的终止数,剩余再确定年终奖数额。四、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具体操作及实例对照当前面临个税改革、在国家调节高收入群体利益的同时,如何合理避税,更需要纳税人的科学筹划。以下仅根据杭州振通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做出相应的筹划方略。杭州振通光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主要以研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通信设备与通信管道为主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现有员工50人,其中技术部人员5人,财务人员2人,销售人员3人。该公司年终奖发放按工龄计算。当员工为公司服务不到一年,公司多发1个月的薪水作为奖励;当员工为公司服务了一整年,公司多发2个月的薪水作为奖励;对于各部门组长,奖金比例维持在工资的40%-50%之间。除了发放现金,该公司还将旅游奖励、赠送保险、车贴、房贴等列入年终奖的内容。年终奖发放金额比例一般根据员工的表现,工作量,考勤来确定,如果表现好,业绩突出,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上调20%左右。如果到了年底老板觉得今年生意不错,还会给每个员工一个红包,所有员工都有。(一)控制年终奖发放次数玉莹是该公司的女工,月工资1876.08元,由于玉莹已在该公司工作2年,年终奖基本为2个月工资3900元。则玉莹9到12月应交个人所得税为0元,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7元。根据控制年终奖发放次数三种方法的特点,玉莹月工资未超过扣减数3500元,并且年终奖除以12后为325元,处于0—1500元之间,比较接近0,所以可以将年终奖金平均到每月发放。筹划过程,提高玉莹的月工资数为=2201.08元,则玉莹9到12月应交个人所得税为0元;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0元,可节税117元。从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出控制年终奖发放次数的三种发放方法不是都可行的,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二)根据税负临界点调整发放金额张光海是该公司技术部组长,2011年平均工资为3476.08元/月。该公司年终发给张先生18500元奖金,没有其他收入,上述工资是已扣除个人所得税前扣除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等税前费用,张光海9到12月应交个人所得税为0元;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15=1745元。如果利用负临界点调整发放金额结果就截然不同了。筹划过程,根据“全年一次性奖金临界点节税安排表”可以看出18500元处于盲区[18001元,19283.33元]之间,该公司可以考虑将多出的500元转化成物资奖励,这样张先生年终应纳个人所得税=10元,整整节税1205元()。(三)月薪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相结合薛瑾女士是该公司的销售主任,月工资2176.08元,年终奖13100元,由于薛女士业务做得不错,决定再补发5000元作为奖励。则薛女士9到12月应交个人所得税为0元;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15=1705元。如果利用月薪与全年一次性奖金相结合结果就截然不同了。筹划过程,根据“工资与奖金纳税最优分配表”可以看出薛女士工资薪金总额26112.96元处于上表中“年薪范围”的0—6000元的起点数与中位数之间时,因此先确定年终奖的起点数,可以得出年终奖的起点数为18000元,剩余100元再按月平均确定月工资数。则薛女士9到12月应交个人所得税为0元;年终奖应缴个人所得税=10元。整整节税1205元()。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我想对该公司提出以下建议:(1)避免因个别月份工资过高而适用高税率多交税,却使个别月份工资低于费用扣除标准而无法完全抵扣。(2)采用相同节税方案时,应尽量优先发工资,避免因纳税筹划降低员工日常生活水平。(3)在个人工资奖金总额一定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员工的月工资和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份额,并与员工做好解释。从而使工资薪金所得最大限度地享受低税率优惠。可以发现,运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年终奖的筹划结果差异很大。因此企业作为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如果积极进行纳税筹划,对税收方案进行反复比较,选择纳税较轻的方案,并且通过个人年终奖的筹划增加职工可支配收入,这样大大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企业长远发展必将产生有利的促进作用。
同主题文章
一起讨论金融、法律、财税问题
<div class="num" value="2
<div class="num" value="个人所得税属于是不是属于超额累进税率?_百度知道
个人所得税属于是不是属于超额累进税率?
提问者采纳
个人所得税只有工资薪金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其他适用比例税率具体可以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税率表附后)。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
四、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超额累进税率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7级超额累进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