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中的图版论文什么意思思

您当前的位置: &&
&& 资料列表
&&& &&& &&& &&&
&&& &&& &&& &&&
&&& &&& &&&
&&& &&& &&&
【编号:3930102】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hhycf
更新: 14:06:00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By:邵方政世界遗产概念: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
员会确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是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遗产。
分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截至日,中国已有47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9处,世界自然遗产10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处,文化景观4处。世界遗产标志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布状况自然遗产从美学或科学角度: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Ⅰ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湖南,199212)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
奇特多姿的地貌景观
完整的生态系统
珍奇的地质遗迹景观
多姿多彩的气候景观Ⅱ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199212)巨型的地表钙华景观
过渡状态的地理结构
世界罕见的钙华景观
中国最东的冰川遗[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093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13 次
【编号:2878781】
资料分类:
年份:2013
上传:飞雨流星1208
更新: 15:12:00
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来历,我国世界遗产的类型、意义,树立民族自豪感,知道保护世界的遗产的意义。
大小:<font color="#72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font color="#ff 次
【编号:2824528】
资料分类:
年份:2013
上传:yhumin
更新: 15:11:00
一、导案
⊙知识梳理
(一)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

的财富, 是
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2分类:标准----
类型------
3现状:世界遗产正面临
的危险。
(二)中国世界遗产及分布
1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而珍贵的文化和自然遗产。
2举例说明: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DDD                     
文化与自然遗产----
人类口 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0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27 次
【编号:1657931】
资料分类:
年份:2011
上传:youzidong
更新: 10:20:00
第三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共45张PPT)
探索活动
读教材探索部分的图文内容完成思考问题: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有何独特之处?为什么能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怒江澜沧江金沙江1、举世无双的美丽风光2、世界罕见的生物多样性3、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世界遗产的定义: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日在第十七届大会上正式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于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为缔约方。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07年底,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5处。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受到“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
大小:<font color="#02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font color="#ff 次
【编号:1557740】
资料分类:
年份:2011
上传:maple0621
更新: 13:39:00
压缩包中的资料:
地理:13《中国的世界遗产》素材(中图版选修3)doc
地理:13《中国的世界遗产》测试(中图版选修3)doc
地理:13《中国的世界遗产》课件(中图版选修3)ppt
大小:<font color="#56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font color="#ff 次
【编号:991378】
资料分类:
年份:2009
上传:moyaxiaojuan
更新: 9:47:00
中国世界遗产因为有大量的的图片信息,所以以幻灯片的形式介绍,有利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图文信息感受中华国世界遗产的价值。
大小:<font color="#41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font color="#ff 次
【编号:865002】
资料分类:
年份:2009
上传:yanhui0229
更新: 23:18:00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7处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26处 中国的自然与文化遗产4处图片精美内容齐全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它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于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举行了第十七届会议,会上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大小:<font color="#18 K
扣点数:3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font color="#ff 次
电话:010-57
中学学科网资料类别:&&/
所属版本:&&中图版
所属地区:&&全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71 次
资料类型:&&
上传人:&&mqHr****@
文档大小:238KB &&&& 所需点数:2点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2&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其他相关资源
资料ID:711456
10:37:20下载29次127KB
资料ID:710326
10:20:05下载43次268KB
资料ID:635607
16:09:21下载45次1.09M
资料ID:616693
17:55:25下载38次1023KB
网校通请直接输入用户名密码登录。
个人用户请用邮箱登录。
*邮箱地址:
将做为“个人用户”登录本网站时的“用户名”
<font color="#~16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区分大小写
*确认密码:
电话号码:
加载中……
本网大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原创、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第一时间改正。您当前的位置: &&
&& 资料列表
&&& &&& &&& &&&
&&& &&& &&& &&& &&& &&&
&&& &&& &&& &&& &&&
【编号:3990117】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桑尼号
更新: 16:22:00
(必修3、选修3)
注意事项:[来源:学§科§网Z§X§X§K]
1、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
一、单选题
(2×30=60分)
下列有关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 特征相对一致
B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
C都是根据自然要素来划分的
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
2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
A.气候和地形
B.植被和土壤
C.水文和植被
D.气候和土壤
3我国陆地最低处位于
A.东部季风区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青藏高寒区
D.大陆邻近海区
4 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是
A.植被和土壤
B.土壤[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8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1 次
【编号:3990007】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yoyohahayo
更新: 16:07:00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个小题,计60分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回答1~3题。
1.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分析,村庄a、b、c、d中发展种植业最具有优势的是:
A.a村
D.d村[来源:学,科,网Z,X,X,K]
2.图示区域最有特色的经济作物是:
A.茶树、柑橘
B.油菜、水稻
C.茶树、小麦
D.棉花、甜菜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3~5题。
3.图中城市①的主要工业部门是:
A.采掘工业
B.机械工业
C.棉纺织工业
D.毛纺织工业
4.图中城市③的主要工业部门及其原料来源地组合正确的是:
A.采煤工业――鄂尔多斯的煤
B.钢铁工业――白云鄂博的铁矿石
C.毛纺 织工业――内蒙古草原的羊毛
D.制糖工业――河套平原的甜菜
5 .连接城市②③的铁路是:
A.京包线
D.集二[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44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1 次
【编号:3984347】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hhycf
更新: 19:26:00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生态破坏问题,如: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森林和湿地开发不当水土流失概念――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中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中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垦历史较久的山区和丘陵地带。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塬峁梁陕北民居农民滑坡感知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东、南、西、北方的边界在哪里?
黄土高原包括哪些省区?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包括省份:青、甘、宁、内、陕、晋、豫七个省区。
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米。
面积:5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45万,占83%,严重流失的为28万,占52%,每年通过三门峡的泥沙量达16亿吨。110E90E130E40N30N思考:黄土高原上存在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原因是什么呢?现在开始分组讨论!提示: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50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3 次
【编号:3977891】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好运随身
更新: 23:36:00
一、选择题(3分×20=60分)
2008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旱情,一些地区因旱灾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据此回答1~2题。
1.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2.若发生的旱涝程度大致相同,对下列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我国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多是港口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A.港口城市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好
B.港口城市对外交通便利,与国际市场联系方便
C.港口城市多为我国的特大城市,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D.港口城市地势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大小:<font color="#85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4 次
【编号:3977888】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好运随身
更新: 23:33: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甲、乙两图,回答1~3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不同
D.地形不同
2.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
A.气候资源优势
B.动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
3.针对甲图所示区域的特点,可知该地区是全国性的(  )
①商品粮基地
②商品棉基地
③林业基地
④牧业基地
A.①②
D.②④
《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年)》成功实施五年以后,国家又制定了《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年)》。据此回答4~6题。
大小:<font color="#77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5 次
【编号:3970948】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shirelygrass
更新: 15:23:00
包括
2015年高二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章 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中图版必修3)
2015年高二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章 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 》(中图版必修3)
2015年高二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章 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中图版必修3)
2015年高二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章 第四节《数字地球 》(中图版必修3)
2015年高二地理配套练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图版必修3)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
是(  )
A.全球定位系统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
组成
B.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部分组成
C.全球定位系统由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D.GPS卫星星座由21颗工作卫星组成
大小:<font color="#94 K
扣点数:1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2 次
【编号:3970927】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shirelygrass
更新: 15:18:00
包括
2015年高二地理配套练习:第一章 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图版必修3)
2015年高二地理配套练习:第一章 第二节《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
2015年高二地理配套练习:第一章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图版必修3)
2015年高二地理配套练习: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中图版必修3)
区域和区域差异
阅读材料,回答1~2题。
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城市新规划方案确定天津城市性质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总体规划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主、副中心。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滨海新区作为继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1.天津滨海新区开发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 ②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大 ③土地价格较高 ④国家政策支持 ⑤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基础好
A.①②④
大小:<font color="#13 K
扣点数:0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2 次
【编号:3970938】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shirelygrass
更新: 15:20:00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A.地势低平
B.地势坦荡
C.沟谷发育
D.波状起伏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成因是(  )
A.地壳上升
B.地壳下沉
C.断裂作用
D.侵蚀作用
3.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B.粮食作物以高粱为主
C.北部边缘地带年降水量在400 mm左右
D.黄土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
4.形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是(  )
A.毁林开荒、营造宫殿
B.轮荒作业、破坏林草种源
C.过度樵采、过度放牧
D.露天开矿、开挖原生地面
5.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最主要的人类活动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毁林开荒
D.营造宫殿
大小:<font color="#92 K
扣点数:1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1 次
【编号:3968201】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gmf2011
更新: 16:59:0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当今,地理科学已广泛运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进展。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
是  
①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即时天气
②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
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内蒙古雪灾受灾面积
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期间的客
流量
A①②
D②④
2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小型水电站的选址,下图所示图层中还应该增加  
①区域大气污染图层
②区域规划图层
③区域土壤分布图层
④区域水文图层
A①②
D②④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68 K
扣点数:1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1 次
【编号:3968189】
资料分类:
年份:2015
上传:gmf2011
更新: 16:58:00
一、选择题(3分×20=60分)
2008年,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往年易受洪涝影响的省区,如黑龙江、吉林、广西、湖南等地区,发生了罕见旱情,一些地区因旱灾出现临时饮水困难。与此同时,淮河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西南、西北等地发生了山洪灾害。据此回答1~2题。
1在我国,干旱与洪涝常相伴而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季风活动     
B地面状况
C太阳辐射
D海陆位置
2若发生的旱涝程度大致相同,对下列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最严重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3我国的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多是港口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A港口城市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基础设施好
B港口城市对外交通便利,与国际市场联系方便
C港口城市多为我国的特大城市,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D港口城市地势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来自e网通客户端]
大小:<font color="#19 K
扣点数:1 点
扣储值:<font color="# 元
下载次数:1 次
电话:010-57
中学学科网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国家教育资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成果展示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
资源展示 >
区域:山东省
大小:13.33KB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四中学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论文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摘要:地理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观念,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入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去。在课堂中,运用问题式、开放式、探究式、创造性思维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 能力以及运用生活中的地理事像分析的能力。在课外,进行研究性学习,运用“确立课题-搜集资料-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展示成果-点评升华”模式,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 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 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和创造力。其主体是学 生,而研究的客体是课本上或我们周围活生生的地理事像。研究性学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研究性学习的地点看,一般分为在课堂上和课外进行两大类。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课本的知识(地理课程标准所列的教学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体现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关键。如在区域地理进行“西北地区”教学时,第一步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第二步运用多媒体、插图展示西北地区“干旱”的地表;第三步,了解“干旱”条件下资源状况和农业特征,第四步讨论“干旱”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上步 骤教给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中去。分析、归纳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由未知到已知,本身就有研究的成分。而课外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是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如学完“土地资源”一节,让学生对本市农村的耕地状况作一个小调查,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到图书馆收集资料,选取资料进行统计,可制成图表、表格等;运用资料分析、推理、评价、提出问题,并撰写小论文。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由于目前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实,应试教育仍相当重要。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建构主义教学 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特征的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主体价值。教师充当
区域:云南省
大小:15.3KB
云南省石林县巴江中学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论文 浅谈“愉快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要:“愉快教学法”就是指师生共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气氛。本文从教师巧妙运用“愉快教学法”实行地理学科的教学,即从引发学习兴趣到激发学习兴趣,再到增强学习兴趣三个层次逐点阐释,其终极目标是让广大学生改变厌学、不学的不良学习情绪,提高认识,从而重视地理学科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改变他们从厌学、不学到会学、爱学、乐学的学习过程。从而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地理学科在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地理教学 愉快学习 激发兴趣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 影响,地理课被很多学生乃至家长认为是“副科”。虽然这两年已经列入中考,但部分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许多学生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甚至不动不学。其实,地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离不开地理知识,可以说地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犹如“鱼和水”的关系。尽管如此,地理学科还是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这就是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八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注重地理课的“愉快教学法”是改变地理教学现状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此,我对如何实施“愉快教学法”,谈点个人粗浅的做法。
一、巧设课堂气氛,引发学习兴趣。
(一)巧设情境,创设愉悦气氛。
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前提,而师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关键所在。例如,在讲“中国的疆域”时,我首先和学生们一起合唱《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可爱的家乡”。唱着这旋律优美、歌词动人的乐曲,较自然地引发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自豪情感,轻易地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积极向上、和谐愉悦的课
区域:广东省
大小:48.7KB
广东省恩平市年乐夫人学校初中地理教师论文 探讨构建和谐开放的地理课堂
【摘要】趁着全国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教育工作者也在极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各地区的地理新课程改革进展得如火如荼,有些地理课堂轻松愉悦,优质高效;然而也有些地理课堂依然枯燥无味或是混乱无序。我们应该深思,我们应该学习,我们应该共同构建和 谐开放的地理课堂,共同为每一位学生创设最轻松愉悦,并且是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
【关键词】和谐开 放
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全国各地区的教育教学机构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寻求适于本地区教育教 学实际的成功之道。地理新课程改革同样实现了从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向注重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的现代教学模式转变。然而,在《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颁发后,对地理新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地理课堂成为全国各地区教育教学机构对地理新课程改革的理想境界,构建和谐开放的地理课堂,有力地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成为了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主流。
和谐开放的地理课堂是一种地理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地理新课程教材等教学资源各大教学要素之间能相处融洽,并且充分发挥各大教学要素个体与集体作用的新型地理课堂。和谐开放的地理课堂具有轻松愉悦,优质高效的特点。
1.构建和谐开放的地理课堂必要性分析
1.1构建和谐开放的地理课堂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包括(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
区域:湖北省
大小:12KB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论文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地理课堂上,经常出现讲台上老师口若悬河,讲台下学生你奈我何,任你讲的头头是道,他始终是充耳不闻,无动于衷。如何避免出现这种“对牛弹琴”的情景,如何得到更多的知音,这是值得我们地理教师探讨的问题。凡是有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去认识他、接近他、获得他,并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下面就培养地理学习兴趣举例如下:
  1、讲好绪言课
  对地理教师来说,这往往是很重要的一环。而对于小学升到初中的孩子来说,这一课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要在上第一节课时就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作过高的估价,尽管我们的教材在内容上、形式上不断地创新了。但学生如果觉得第一节课就没什么意思,往后就很难再对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不要过于吝啬这一点教学时间,好像生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似的。
  绪言课究竟讲什么东西好呢?应该讲地理课程的意义、作用,显示出地理这门学科的博大、精深。讲到让我们的学生觉得这方面知识很缺乏,他们就会有求知欲 望。在绪言课上,要用非常优美、流畅的语言,讲清地理学的概念、学科属性、在中学课程中的独到地位,每年接到七年级的新生,我总会花上一两节课的时间,让他们思考,在过去的生活中,有哪些与地理相关的疑问,与地理有关的奇闻异事,让他们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来调动起好奇心,积极性。比如有的问,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为什么只有地球适合我们人类的生活?为什么陆地上发现的许多化石里面是海洋生物?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答疑解惑,一方面也可以大致了解地理学习的方向。
  2、适当开展地理文化活动
区域:湖北省
大小:11.1KB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论文 引起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它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学习的酵母,有了它,学生再不会昏昏欲睡,再不会被迫去学,不信你也来试试看!
  一、趣味导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通过富有情趣的导言,使课堂开始便形成一种活跃而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掌握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导入新课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大致归纳成如下几类。
1.以“之最”来导入新课在区域地理讲授之前,通过“地理之最”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亚洲地形特征时,先提问: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山峰?海拔为多少米?在讲述南极洲时,可用世界上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而冰层最厚来导入南极洲;可用“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作为日本地理的开端;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引入中东地区的讲述。
2.以著名景观来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地理风貌,在观图领略一个国家或地区风土人情的基础上讲授新课。例如,先观察艾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地中海的迷人风光等,然后开始欧 洲西部的学习;用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图片,引入俄罗斯的学习。
3.以读图提问 来导入新课此方法多用于讲述地理位置、范围及地理规律等内容。
4.可以用地理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埃及地理时,可用“灰尘吹来”猜谜底“埃及”来导入新课。
  二、趣味授课
  1.生动的教学语言(1)用诗词歌赋来描述 地理事物。诗词歌赋交融于地理教学过程,能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例如,可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描述三峡峡谷之幽深、水流之湍急;用“望庐山瀑布”反映庐山风景之秀丽。(2)
区域:湖北省
大小:23.1KB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民族实验初级中学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论
初中地理教学论
一、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质的思维活动。地理形象思维不仅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闪念、一颗火花,而且是可以经常地存在于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中,进行地理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对于全面开发学生大脑(特别是右脑)、全面培养学生学习地理、认识地理并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地理形象内容从形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通过实物、模型、幻灯照片、声像资料等表现具体可观的地理形象;二是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出具体的地理情境;三是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附加少量的说明文字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的形象化图示。它们都为教 学中构成地理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
二、利用感性材料,强化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感性认识是思维的起点,思维就是对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对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时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师必须从初中学生实际出发,教学中充分运用形象思维的丰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表达能力。例 如:在“黄河水系”的教学中,幻灯片上黄河下游的流域面积明显地比中、 上游缩小,这种一反常态的现象可以作为让学生从直观的视觉中进一步训练其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素材。我们都知道黄河因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缓的华北平原沉积,使河床抬高而成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
区域:山东省
大小:96.6KB
山东省利津县凤凰城街道中心学校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初中地理新课标
第一部分 前言(7-9'GEO'1)
一、背景(7-9'GEO'1.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 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 "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O'1.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7-9'GEO'1.3)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7-9'GEO'1.3.1)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7-9'GEO'1.3.2)  
区域:山东省
大小:50.8KB
山东省利津县凤凰城街道中心学校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根据新课标的实 施和近几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理念的创新,最难的也是观念的转变。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教师的角色将要发生怎样转变?本文将从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自身发展等方面来探讨地理教师所应担负的角色。
一、从师生关系看,地理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是权威,缺乏对学生应有的尊重和关爱,更缺乏双方的互动与合作。新课程的实施呼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师生间的民主与平等。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关系,师生的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意义的建构。所以,在教学中建立起师生间民主、融洽的合作关系尤为重要。
地理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必须具有合作意识,要“摆正位子、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不以高高在上,惟我独尊的权威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学生才能消除畏惧,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达到新课程强调的师生间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教互学的境界,彼此 形成一个真正的“ 学习共同体”,以实现教育“双赢”。
二、从教与学对外关系看,地理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地理新课程标准》将地理教学总目标界定为知识 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地理“双基”,更应当透过地理学习,开发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因此地理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使学生学会认识地理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地理思维习惯,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其角色行为应当:
1.有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传统的地理教学突出了“教师中心”和“知识本位”的观念,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要任务,学生以单纯的记忆知识为根本目的,教学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过程,形成“灌输---接受”的基本课堂模式,其结果造成不少学生学习急功近利,兴趣减退,思维刻板,能力低下,弃学厌学。大家知道,学生在中学阶段不可能将所有的地理知识面面俱到地掌握,现在又是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因而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对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地理教学必须“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习知
区域:山东省
大小:212.3KB
山东省利津县凤凰城街道中心学校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地理课程标准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 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些都给地理科学以及地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目前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也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
区域:山东省
大小:78.3KB
山东省利津县凤凰城街道中心学校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初中地理高效和谐课堂的几点体会
内容摘要:从学习兴趣的培养、地理图表的使用、导学案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做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 学习兴趣、导学案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地理新课程标准》将地理总目标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地理“双基”,更应当透过地理学习,开发学生终身发展的潜能。因此地理教育的关键并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多少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 要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新理念,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了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如“四学互动”教学、导学案教学等,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提升了我校地理学科教学质量,地理学科成绩始终走在全县的前列。那么,在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地理教学应如何改革才能提高它的高效性呢?我们大胆地尝试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现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并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以下几方面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学习兴趣是学好地理的关键
心理学研究表明 :初中学生的兴趣广泛但不稳定,学习主要受外部动机的驱使。他们更多地关注地理学习内容中新奇、有趣的事实或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世界真奇妙”这都意味着地理知识本身就很有趣,又由于现代媒体宣传效果,学生接触外界新事物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自然不受学生的欢迎,当我尝试把正大综艺剧场中“是真是假”栏目“搬迁”过来,融入到地理课堂的学习中时,学生的兴致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如在区域地理学习时,虚拟
首页 上一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文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