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片机论文题目的论文

要写关于单片机的论文,请求帮助
要写关于单片机的论文,请求帮助
我是学计算机控制的,想写关于单片机的毕业论文,但无从下手,很茫然,希望热心的朋友,有经验的前辈帮忙开导一下!如果有和我一样情况的同学,也欢迎和我一起探讨,共同完成论文,共同进步!谢谢
  相关范文:  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的研究  【摘要】文章所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所实现的主要功能:记录汽车停车前2秒内的行驶速度,并能实时地显示汽车行驶的状态信息,同时还对汽车的超速行驶进行报警并记录一天之内的超速次数。  【关键词】单片机;模块;监控  本文所设计的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基于两片8051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来进行设计的,整个系统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电源模块、速度信号采集模块、时钟模块、单片机模块、存储器模块、显示模块。  一、电源模块的设计  记录仪作为车载设备,使用汽车电源。汽车上的电源有两个:汽车发电机和蓄电池。记录仪的电源直接取自蓄电池,在发电机转速和用电负载发生较大变化时,可保持汽车电网电压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可吸收电路中随时出现的瞬时过电压,以保护电子元件不受损害。车辆使用的车载蓄电池标称值有两种12V的和24V的,因此为了得到需要的5V的电压,我选用了DC-DC电源转换芯片。  二、速度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  速度信号检测模块的原理是: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经过传感器,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的脉冲,传感器输出的脉冲通过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与整形,然后送到单片机8051的T0端口进行脉冲计数,与此同时8051的T1进行计时开始待到定时器产生中断请求后,由计数器得到的脉冲数经过速度计算的公式和里程的计算后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从而得到汽车的行驶速度和里程,存储与8051的RAM数据存储区。  本系统采用霍尔传感器将速度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考虑到传感器的体积要小,便于安装,误差要尽量减小等要求,设计采用车轮旋转一周速度传感器要输出若干个脉冲的方法。本系统采用的是在变速器上安装3个小磁钢,霍尔传感器可相应的输出3个脉冲用于速度信号的采集。速度信号采集模块采用THS118型霍尔元件作为速度信号采集部分的速度传感器。  三、时钟模块的设计  时钟模块主要是用于对时、分、秒、年、月、日和星期的计时。该模块采用的芯片为DS12C887时钟芯片。此芯片集成度高,其外围的电路设计非常的简单,且其性能非常好,计时的准确性高。  DS12C887为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具体与单片机的连接如下所述:AD0~AD7双向地址/数据复用线与单片机的P0口相联,用于向单片机交换数据;AS地址选通输入脚与单片机的ALE相联用于对地址锁存,实现地址数据的复用;CS片选线与单片机的P2.6相联,用于选通时钟芯片;DS数据选通读输入引脚与单片机的读选通引脚相联,用于实现对芯片数据的读控制;R/W读/写输入与单片机的写选通引脚相联,用于实现对时钟芯片的写控制;MOT直接接地,选用INTEL时序。IRQ引脚与8051的INT1相连,用于为时间的采集提供时间基准。  四、单片机模块的设计  本系统采用两片单片机,两个单片机之间采用串行通讯,用于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其工作时序是由外部晶振电路提供的,本系统采用的晶振频率是12兆HZ。其复位电路为自动上电复位。设计中所采用的单片机为8051。  单片机在系统中主要是用来对其他模块进行控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主单片机主要是用于对速度信号采集模块、时钟模块和存储模块进行控制,同时还要与从单片机进行数据的交换。其外围的I/O口主要与这些模块的中心芯片的数据总线或地址总线相连,其控制总线与这些模块的控制线相连。从单片机主要是用于对显示和校时的控制,因此其I/O口主要与LCD显示器的I/O口相连,其控制线与LCD显示器的控制线相连。由于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只有两个,而我所设计的对时钟的校时主要是通过外部中断完成的,所以要对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进行扩展。本系统采用了8259A进行中断源的扩展,从而实现对时钟的校时。  五、储模块的设计  汽车行驶记录仪对系统存储数据的实时性及长久性要求很高,因此本系统我采用了ATMEL生产的AT29C010AFlash性存储器。其存储空间为16K,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AT29C010A是一种5V在线闪速可电擦除的存储器,具有掉电保护功能;方便的在线编程能力不需要高的输入电压,指令系统在5V电压下即可控制对AT29C010A的读取数据,这与对EEPROM的操作相似。再编程能力是以每一分区为单位的,128字节的数据装入AT29C010A的同时完成编程。在一个再编程周期里,存储单元的寻址和128字节的数据通过内部锁存器可释放地址和数据总线,这样可为其它操作提供地址和数据总线。编程周期开始后,AT29C010A会自动擦除分区的内容,然后对锁存的数据在定时器作用下进行编程。  六、示模块的设计  显示器主要是为人机交互提供即时的信息,能让人们与机器进行很好的交流。在众多种类的显示器中,越来越多的仪器仪表及人机交互界面采用液晶显示器。LCD可分为段位式LCD、字符式LCD和点阵式LCD。其中段位式和字符式只能用于数字和字符的简单的显示,不能满足图形曲线和汉字显示的要求;而点阵式不仅能够显示字符和数字,还可以显示各种图形、曲线及汉字,可以实现屏幕的上下左右滚动等功能。  七、键的设计  本系统的按键主要是用于对时钟的校对,现对按键的功能简述如下:按键1~7是用于对秒分时日月年星期校时的中断申请;按键8是用于对校时进行加一的操作,键9是用于对校时进行减一的操作;按键10是用于实现对超速报警监控功能的复位。  八、系统软件流程图的设计  由于本设计主要是完成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因此我对系统的软件设计只进行了系统部分软件流程图的绘制。设计的流程图有:记录仪总体软件设计流程图、速度信号采集模块软件设计流程图、时钟模块软件设计流程图、外部中断软件设计流程图和LCD显示实现的软件设计流程图。  【参考文献】  [1]戴佳,苗龙,陈斌.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M].中国电力出版社.  [2]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3]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  [4]余发山.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关于单片机的论文怎么写?3500字左右,我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谢谢
关于单片机的论文怎么写?3500字左右,我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谢谢 5
基于单片机的MRI仿真脉冲发生器的设计摘要:在功能磁共振实验设计中,需要利用脉冲发生器模拟磁共振设备的扫描脉冲以实现精确的时间控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PIC16F877的MRI仿真低频脉冲发生器设计方案,用于需要精准时序的功能磁共振实验设计。本装置的核心部分是单片机PIC16F877,通过单片机的软件来产生不同频率和占空比的脉冲波。通过选择开关来实现脉冲周期和占空比的调节;同时用数码管LED显示脉冲的相应周期。由此装置得到的脉冲幅度为5V,可调周期范围是0.5s~8.0s,精度为0.1s。占空比有20%、30%、40%、50%4种可调。这种MRI仿真脉冲发生器使用简单方便,产生的低频脉冲精度高并且稳定性好,能很好的模拟功能磁共振实验中需要的脉冲信号。关键词:单片机;脉冲发生器;磁共振;模拟1引言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内共振所产生信号经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不仅能提供体内组织器官的形态学信息,而且能提供诸如组织代谢等多方面的为医学临床和科研所十分重视的生理信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医学信息检测手段。功能磁共振成像是以反映器官功能状态成像为目标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中需要精确脉冲时序,因此有必要研究脉冲序列发生器来模拟它所需要的这种脉冲。目前脉冲序列发生器的装置很多,但是多是以硬件方式来实现的,长期以来都是由模拟电路构成的。由这类仪器发出的脉冲信号,在高频范围内其频率稳定度高,可调性好。然而,在磁共振成像中通常需要用到低频脉冲信号来控制实验。由模拟电路生成的低频脉冲性能不能令人满意,同时此类装置体积大、操作复杂,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利用单片机程序设计方法产生波形,其频率低限几乎无限制、稳定性好,而且其装置体积小,频率幅值控制可直接由键盘输入使用方便,无需进行其他任何调节。本文介绍一种以单片机PIC16F877为核心的MRI仿真脉冲发生器。该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选择开关可以调节输出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得到的脉冲精度高并且稳定性好,能很好的模拟功能磁共振实验设计中需要的脉冲信号。2硬件设计硬件设计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
整个电路以单片机PIC16F877为核心,选择开关与单片机相连来控制输出脉冲的周期和占空比,数码管LED用于显示输出脉冲的周期,脉冲从单片机的RA0口输出。PIC16F877是美国Microchip公司生产的产品,PIC16F877具有性能完善、功能强大、开发方便以及人机界面友好等突出优点。PIC16F877的硬件系统设计简洁,指令系统设计精炼。PIC16F877采用独特的哈佛总线结构,彻底将芯片内部的数据总线和指令总线分离,从而大大提高了CPU执行指令的速度和工作效率。PIC16F877采用CMOS结构,使其功率消耗极低。
PIC16F877的I/O端口驱动负载的能力较强,每个输出引脚可以驱动多达20—25mA的负载,既能够高电平直接驱动发光二极管LED、光点耦合器、小型继电器等,也可以低电平直接驱动,这样就可大大简化控制电路。
本装置中单片机PIC16F877的RB0、RB1、RB2、RB4、RB5、RA1、RA2、RA4、RA5作为输入口与9位选择开关相连,通过控制选择开关来控制输出脉冲的周期和占空比。单片机读取这些口的值,然后控制RA0口输出相应频率和占空比的脉冲,同时通过C口和D口来控制数码管显示相应的周期。一般单片机并不具备直接驱动数码管显示的能力,I/O端口带负载能力是非常有限的;而PIC16F877具有较强的端口驱动能力,对一般数码管完全可以直接驱动。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工作时,用户根据需要只要通过选择开关就能控制脉冲的输出频率和占空比,可以通过LED的显示知道输出脉冲的周期。选择开关为9位,前7位用于控制输出脉冲的周期,输出脉冲的周期有128种可调。选择开关的后两位用于调节输出波形的占空比,设计了占空比分别为20%、30%、40%、50%的脉冲波。
3程序设计脉冲的产生是由单片机软件来实现的,软件流程如图3所示。由于同时用了单片机的B口和A口作为输入端口,读取输入值的时候就把各脚的数相加得到十进制数M,然后单片机通过判断M的值来控制输出波形的周期。考虑到实际低频应用中常用到的范围,现只设计周期为0.5s~8.0s的脉冲波,周期的变化为0.1s。读取周期信息部分程序代码如下:BTFSS PORTB,5;判断RB5口的信息ADDLW 10HBTFSS PORTA,1;判断RA1口的信息ADDLW 20H读取RA4和RA5的信息作为占空比调节的信息,程序代码如下:MOVLW 00HBTFSS PORTA,4ADDLW 01HBTFSS PORTA,5ADDLW 02H;从占空比调节输入端口RA4和RA5读取占空比的调节信息MOVWF 25H脉冲从单片机的RA0口输出,脉冲输出以及波形的周期和占空比控制程序代码如下:SCGBSF PORTA,D;输出高电平LOOPCALL D10MSDECFSZ 22H,FGOTO LOOPDECFSZ 26H,FGOTO LOOP;按占空比信息控制高电平的输出时间GOTO SCD4总结由于在功能磁共振成像实验中需要精准的脉冲序列,本文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PIC16F877为核心的MRI仿真脉冲发生器。该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选择开关可以调节输出脉冲的频率和占空比。从该装置得到的脉冲精度高并且稳定性好,很好的模拟了功能磁共振实验中需要的精准时序。现只设计了周期为0.5s~8.0s的脉冲序列,周期的变化为0.1s,也就是只用到了76种变化。脉冲的幅值为5V,精度在周期为0.5s时高达0.5ms。这里用选择开关来控制占空比,也可以通过修改单片机的程序来得到不同占空比的脉冲波,还可以扩展选择开关的位数与单片机相连来扩展频率和占空比的调节范围。整个装置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精度高、稳定性好和性价比高等特点。当然本设计仅仅只是研究了功能磁共振实验中需要的脉冲序列的低频范围,对于高频率范围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陈颖力,陈永信.磁共振成像MRI的原理及其发展动向.山西电子技术,-4[2]Dubro D W,Nuij T H,Pope J M.An automated pulse program-mer for NMR experiments.J Phys E,3-415[3]沈杰,徐勤,陶红艳,蒋瑜,李鲠颖.基于PC机的脉冲序列
生器.波谱学杂志,2003(6):149-154[4]陈琼.一种单片机控制超低频任意信号波形发生器.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4(3):72-72[5]陈志斌,卓家靖.基于单片机和CPLD的嵌入式脉冲发生器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23[6]李荣正,刘启中,陈学军.PIC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7]陈钧,陈坚,曾德芬.单片机低频信号发生器.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9(12):314-323[8]陶红艳,蒋瑜,李鲠颖.软件化脉冲序列程序器.波谱学杂志.2002(6):161—165
其他回答 (1)
要么找书看,要么抄.最好找书边看边抄!这种纯理论的东西,能讲个大概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用心去了解了.说句老实话,这题目没太大的实用价值.还不如整个实物出来.
相关范文: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的研究 【摘要】文章所设计的基于单片机监控系统汽车行驶记录仪所实现的主要功能:记录汽车停车前2秒内的行驶速度,并能实时地显示汽车行驶的状态信息,同时还对汽车的超速行驶进行报警并记录一天之内的超速次数。【关键词】单片机;模块;监控& 本文所设计的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基于两片8051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来进行设计的,整个系统分为六大模块分别是:电源模块、速度信号采集模块、时钟模块、单片机模块、存储器模块、显示模块。& 一、电源模块的设计& 记录仪作为车载设备,使用汽车电源。汽车上的电源有两个:汽车发电机和蓄电池。记录仪的电源直接取自蓄电池,在发电机转速和用电负载发生较大变化时,可保持汽车电网电压的相对稳定,同时,还可吸收电路中随时出现的瞬时过电压,以保护电子元件不受损害。车辆使用的车载蓄电池标称值有两种 12V的和 24V的,因此为了得到需要的 5V的电压,我选用了 DC-DC 电源转换芯片。 & 二、速度信号采集模块的设计& 速度信号检测模块的原理是: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轮经过传感器,单位时间内输出一定的脉冲,传感器输出的脉冲通过差动放大电路的放大与整形,然后送到单片机 8051 的 T0端口进行脉冲计数,与此同时 8051 的 T1 进行计时开始待到定时器产生中断请求后,由计数器得到的脉冲数经过速度计算的公式和里程的计算后得到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里程。从而得到汽车的行驶速度和里程,存储与 8051 的 RAM数据存储区。 & 本系统采用霍尔传感器将速度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考虑到传感器的体积要小,便于安装,误差要尽量减小等要求,设计采用车轮旋转一周速度传感器要输出若干个脉冲的方法。本系统采用的是在变速器上安装 3个小磁钢,霍尔传感器可相应的输出 3 个脉冲用于速度信号的采集。速度信号采集模块采用 THS118 型霍尔元件作为速度信号采集部分的速度传感器。 & 三、时钟模块的设计& 时钟模块主要是用于对时、分、秒、年、月、日和星期的计时。该模块采用的芯片为DS12C887 时钟芯片。此芯片集成度高,其外围的电路设计非常的简单,且其性能非常好,计时的准确性高。& DS12C887为双列直插式封装。其具体与单片机的连接如下所述:AD0~AD7双向地址/数据复用线与单片机的P0口相联,用于向单片机交换数据;AS 地址选通输入脚与单片机的 ALE 相联用于对地址锁存,实现地址数据的复用;CS 片选线与单片机的 P2.6 相联,用于选通时钟芯片;DS 数据选通读输入引脚与单片机的读选通引脚相联,用于实现对芯片数据的读控制;R/W 读/写输入与单片机的写选通引脚相联,用于实现对时钟芯片的写控制;MOT 直接接地,选用 INTEL 时序。IRQ引脚与 8051 的 INT1 相连,用于为时间的采集提供时间基准。 & 四、单片机模块的设计& 本系统采用两片单片机,两个单片机之间采用串行通讯,用于两者之间的数据交换。其工作时序是由外部晶振电路提供的,本系统采用的晶振频率是 12 兆 HZ。其复位电路为自动上电复位。设计中所采用的单片机为 8051。 & 单片机在系统中主要是用来对其他模块进行控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主单片机主要是用于对速度信号采集模块、时钟模块和存储模块进行控制,同时还要与从单片机进行数据的交换。其外围的 I/O口主要与这些模块的中心芯片的数据总线或地址总线相连,其控制总线与这些模块的控制线相连。从单片机主要是用于对显示和校时的控制,因此其 I/O口主要与 LCD显示器的 I/O口相连,其控制线与 LCD显示器的控制线相连。由于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只有两个,而我所设计的对时钟的校时主要是通过外部中断完成的,所以要对从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进行扩展。本系统采用了 8259A 进行中断源的扩展,从而实现对时钟的校时。 & 五、储模块的设计& 汽车行驶记录仪对系统存储数据的实时性及长久性要求很高,因此本系统我采用了ATMEL 生产的 AT29C010A& Flash 性存储器。其存储空间为 16K,能够满足设计的要求。& AT29C010A是一种 5V在线闪速可电擦除的存储器,具有掉电保护功能;方便的在线编程能力不需要高的输入电压,指令系统在 5V 电压下即可控制对 AT29C010A 的读取数据,这与对 EEPROM 的操作相似。再编程能力是以每一分区为单位的,128 字节的数据装入AT29C010A 的同时完成编程。在一个再编程周期里,存储单元的寻址和 128 字节的数据通过内部锁存器可释放地址和数据总线,这样可为其它操作提供地址和数据总线。编程周期开始后,AT29C010A会自动擦除分区的内容,然后对锁存的数据在定时器作用下进行编程。 & 六、示模块的设计& 显示器主要是为人机交互提供即时的信息,能让人们与机器进行很好的交流。在众多种类的显示器中,越来越多的仪器仪表及人机交互界面采用液晶显示器。LCD 可分为段位式LCD、字符式 LCD和点阵式 LCD。其中段位式和字符式只能用于数字和字符的简单的显示,不能满足图形曲线和汉字显示的要求;而点阵式不仅能够显示字符和数字,还可以显示各种图形、曲线及汉字,可以实现屏幕的上下左右滚动等功能。 & 七、键的设计&&&& 本系统的按键主要是用于对时钟的校对,现对按键的功能简述如下:按键 1~7是用于对秒分时日月年星期校时的中断申请;按键 8 是用于对校时进行加一的操作,键 9 是用于对校时进行减一的操作;按键 10 是用于实现对超速报警监控功能的复位。 & 八、系统软件流程图的设计& 由于本设计主要是完成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因此我对系统的软件设计只进行了系统部分软件流程图的绘制。设计的流程图有:记录仪总体软件设计流程图、速度信号采集模块软件设计流程图、时钟模块软件设计流程图、外部中断软件设计流程图和 LCD 显示实现的软件设计流程图。 【参考文献】[1]戴佳,苗龙,陈斌.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典型实例[M].中国电力出版社.[2]周航慈.单片机应用程序设计技术[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3]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4]余发山.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仅供参考,请自借鉴希望对您有帮助
最好是带设计图的有没?不怎么详细
你去百度搜吧。相关论文很多。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关于单片机的论文_百度知道
关于单片机的论文
单片机8051
急求关于MCS-8051单片机涡轮流量计设计用汇编语言AT89C51求能
其他类似问题
论文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求一篇关于单片机的技术论文,字数不限,越多越好!急。。。
求一篇关于单片机的技术论文,字数不限,越多越好!急。。。
VB环境下实现PC机与单片机(8031)的串行通讯
摘要:一般的PC与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需要单片机采集数据,然后用异步串行通讯方式传给PC机。本文着重用VB具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友好的用户界面等优点,来探讨在VB环境下来实现PC机与单片机(8031)之间串行通讯的方法。
关键词:PC机 单片机 串行通讯 数据交换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在各种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中,如智能仪器仪表、各类手持设备、GPS接收器等,常常遇到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即通讯。串行通信是指按照逐位顺序传递数据的通信方式,由于仅需三根传输线传送信息且通信距离相对较远,所以在控制领域的现场监测、分布控制等场合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鉴于PC机具有强大的监控和管理功能,单片机则具有快速以及容易控制的特点,在数据量不大、传输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一般都采用给PC机配置的RS-232标准串行接口COM1、COM2等相连接来实现应用系统与PC机之间的数据交换。本文论述了在VB环境下如何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实现串行通讯所需条件,PC机通讯程序利用VB提供的MsComm串行通讯控件来完成,单片机的程序用汇编语言来写。
2 系统介绍
2.1 ADM101E芯片介绍
大多数PC机都有一个串行通讯端口RS-232用于两台计算机间进行串行通讯。RS - 232通讯接口是一种标准化的串行接口,是为远程通讯连接终端设备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与数据通讯设备DCE (Dat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定义的物理接口。RS-232采用非平衡连接(又称为单端线路),在这个线路中,信号电压加到一条导线上,所有的信号电压都使用一个公共的接地线。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和增加传送距离,RS一232的每个脚线的信号和电平规定采用负逻辑电平,DC(-15一5V)规定为逻辑“1”,DC(+ 5—+15V)规定逻辑“0”, DC(-5一+5V规定为过渡区)。由于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电平为TTL电平,与 PC机RS-232标准串行接口的电气规范不一致,因此要实现单片机与PC机之间的数据通读,必须进行电平转换。一般常用的电平转换器件有MC1488、MC1489及MAX232等,但MC1488、MC1489需要±12V电源,这对于不具备±12V电源的单片机系统是非常不便的。而双路RS-232收发器MAX232虽然只需要+5V电源,但对于仅用单路收发器的应用系统来说,又显得有些余。本文采用一种体积小、功耗低、单+5V电源供电的单路RS-232收发器ADM101E芯片如图1,该芯片的引角解释如表1。
2.2串行接口介绍
将PC串行接口与经过转换的符合RS一232C电气标准的单片机串行接口连接即可实现二者之间的异步串行通信。单片机串行接口有一个全双工串行接口,采用TTL逻辑电平,经过ADM101E芯片可方便地转换成RS_232电气标准。串行通讯连接如图2。
2.3 MSComm通讯控件简介
MSComm控件串口具有完善的串口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功能。通过此控件,PC机可以利用串行口与其它设备实现轻松连接,简单高效地实现设备之间的通讯。此控件的事件响应有两种处理方式,事件驱动方式:由MSComm控件的OnComm事件捕获并处理通讯错误及事件;查询方式:通过检查CommEvent属性的值来判断事件和错误。
1) MSComm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 a. CommPort:设置或返回串行端口号,其取值范围为1—99,缺省为1
&&& b. Setting:设置或返回串行端口的波特率、奇偶校验位、数据位数、停止位。如:MSComm.Setting="9600, n, 8, 1”。
&&& c. PortOpen:打开或关闭串行端口。
&&& d. RThreshold:该属性为一阀值,它确定当接收缓冲区内字节个数达到或超过该值后就产生MSComml--OnComm事件。
&&& e. Input:从接收缓冲区移走一串字符。
&&& f. Output:向发送缓冲区传送一字符串。
2)CommEvent属性
&&& 如果在通讯过程中发生错误或事件,就会引发OnComm事件并由CommEvent属性代码反映错误类型,可根据该属性值来执行不同的程序操作或数据处理。以下是部分属性常数值及其含义:
&&& a. ComEvSend:其值为1,发送缓冲区的内容少于SThreshold指定的值。
&&& b. ComEvReceive:其值为2,接收缓冲区内字符数达到RThreshold值,该事件在缓冲区中数据被移走前将持续产生。
&&& c. ComEventRxParity:其值为1009,奇偶校验。
&&& d. ComEvEOF:其值为7,接收数据中出现文件结束字符。 3 PC 机与单片机主程序设计 3.1 单片机的串口控制 单片机串口控制较为简单,此处只给出初始化程序: MOV TL1 , #0E8H MOV TH1 , # 0E8H ; 定时器时间常数 MOV TMOD, # 20H ; 定时器 Tl 工作方式 2 MOV SCON, # 5 -   3 PC机与单片机主程序设计
3.1单片机的串口控制
&&& 单片机串口控制较为简单,此处只给出初始化程序:
&&& MOV& TL1,#0E8H
&&& MOV& TH1 , # 0E8H;&&&& 定时器时间常数
&&& MOV& TMOD, # 20H;&&& 定时器Tl工作方式2
&&& MOV& SCON, # 50H;&&&& 串行口方式1
&&& SETB&& TRl ;&&&&&&&& 定时器开始工作
&&& MOV&& IE, # 90H;&&&&& 允许串行口中断
&&& MOV&& &SBUF,A;&&&&&& 串行数据发送
3.2地址信息、要求单片机接收极限值设置信息的发送
Private Sub mnN1_Click()
MSComml. PortOpen=True ‘打开通讯端口
MSComml. RTSEnable=False‘置通讯端口为发送状态
MSComml. Settings="2400,m,8,1"‘奇偶校验位置1,发送地址信息
MSComml. OutBufferCount = 0‘清发送缓冲区
MSComml. output= 1 ‘发送单片机机地址信息
MSComml. Settings=2400,s,8,1 奇偶校验位置0,
发送数据信息
MSComml.Output= " "发送要求单片机接收极限值设置信息
&& &&&&End Sub
3.3数据信息(应答信息)的接收
Private Sub cmdrecvans_Click()‘接收应答信息,初始化MSComm
MSComm1.InBufferCount = 0‘接收缓冲区
MSComml. RThreshold= 2‘设置接收数据的长度
MSComml. RTSEnable= True‘置为接收状态
&&& Timer. Enabled=True
&&&&&&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_Click()
&& If MSComm1. InBufferCount=0 Then
MSComm1. Input
Frmsend. frm Show ‘Frmsend为极限值设定及发送窗口
Timer. Enabled=False
Else : Call errordeal‘应答信息错误,调应答信息错误处理子程序
PC程序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利用MSComm控件比较方便地开发串行通信程序做了阐述,实现串行通讯原理已经得到实验结果验证,考虑到将来对系统实时性的要求,采用了MSComm控件的查询处理机制,避免了中断处理机制的不稳定和不连续性,而且还可以很方便地控制多个串口,只需插入多个MSComm控件,并为每个MSComm控件编写OnComm()函数。但是,MSComm控件在VB中的使用较为复杂。
[1]王义祥.MCS-96单片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
[2]刘小石.精通Visual C + +6.0[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3杨毓,李明.Visual Basic6.0实用开发教程[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4]胡峪.VC++高级编程技巧与示例[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5]王子恢,戴健鹏.C语言大全(第4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6]李华.单片机通用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9
[7]魏庆福,姚亦鸣,李枫,等.STD总线工业控制机的设计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相关知识等待您来回答
学习帮助领域专家
当前分类官方群专业解答学科习题,随时随地的答疑辅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篇论文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