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平台好做不?

&热门搜索:
服务热线:
在线客服:
400-114-6688
遂昌模式,是如何让农产品电商平台落地的?
来源:钛媒体(北京)
&&& 上周,阿里研究院发布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3)》。数据显示,2013年阿里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为39.40万个。其中淘宝网(含天猫)卖家为37.79万个,B2B平台上商户约为1.6万个。2013年阿里平台上的农产品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12.15%。1688平台同比增长了301.78%。生鲜相关类目保持了最快的增长率,同比增长194.58%,2013年农产品的包裹数量达到1.26亿件,增长106.16%。
&& 一切数据都指向:农业电商已呈燎原之势,更上一个台阶。新农人群体崛起,合作社踊跃淘宝开店,农产品电商网站风起云涌,多类农产品在网络热销。与此同时,涉农电商服务商蓬勃发展。
&&& 农产品网络销售有了更多的尝试和创新,在浙江涌现出了&服务驱动型的县域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遂昌模式& ,而它的核心正是县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笔者近日走访遂昌,实地考察,看这农业电商风风火火的背后,遂昌模式到底是什么?
农产品电商的样板间
&&& 电子商务浪潮没来之前,遂昌偏安浙西一隅,省里领导很少下来。整个县城的支柱产业有竹炭、造纸、冶金等工业,特色农产品和旅游业。有人说遂昌大米好,因为是高山上原生态,没有施化肥;有人说遂昌猪肉、牛肉、鸡肉香甜,因为都是吃自己谷物长大的;还有人从舌尖上的中国了解到遂昌的笋嫩&&总之,浙西南山区的遂昌县物产丰富,丽水人都知道。
&&& 后来,古老的农耕文明邂逅了激情的电子商务,&生活要想好,赶紧上淘宝&的创意刷墙随处可见。麻将桌上的大妈大婶在讨论秒杀、包邮、淘金币换购。从小患有麻痹症的青年在村头与遂昌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潘东明照面的第一句话是:你怎么看今年双十一?在遂昌农家菜馆吃饭时,上菜的厨师会冷不丁地谈起自己对BAT大战的看法;一些热爱农业的人自发来到遂昌,推动当地农业电商的线上发展和圈子交流。
&&& 阿里研究中心、社科院、省里领导隔三差五来县里调研。赶街网点(本地生活电商服务站)的铺开撬动巨大的农村市场。遂昌火了,荣誉无数,已不是传统意义的农村,因为农产品电商,它有了新名片。
&&& 遂昌县不大,五万人口的县城却聚集了几千家网店。号,淘宝网全国首个县级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开馆。2013年10月,阿里研究中心,社科院发布&遂昌模式&,被认为是中国首个以服务平台为驱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
遂昌模式到底是什么?具体来说包括两大块:
一是以&协会+公司&的&地方性农产品公共服务平台&,以&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商&的定位探索解决农村(农户、合作社、农企)对接市场的问题。
二是推出&赶街&&新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以定点定人的方式,实现在农村实现电子商务代购、生活、农产品售卖,基层品质监督执行等功能,让信息化农村更深入的对接与运用。
不能不说的协会+公司
&&& 随着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各地电商协会满地开花,电商协会角色需要升级换代。以前是半官方、非盈利机构,被政府包养,不能独立自主,伸手要钱,低声下气,做不大。遂昌电子商务协会的性质是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自负盈亏。协会+公司的性质,二者合体。遂昌县网店协会成立于2010年3月,主要承担平台公共服务项目;浙江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3月,主要承担协会旗下增值服务项目。
&&& 电商协会的现有模式也是边走边看、误打误撞摸索出来的。2010年3月成立协会,当时考虑到培训能帮助就业创业,又能把当地农产品卖出去。第一年协会就帮助把遂昌的网店开到七八百个,加上之前就有的一共上千个。到年底盘点,却让遂昌电子商务协会的会长潘东明很受挫,做得好的网店微乎其微,100家有1、2家就不错了。为什么?没有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该怎么办?建立一个服务平台,在平台上配置他们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平台去规划、营销、推广,让农民回归种植、养殖,让开网店的人回归到店铺运营。网商自己只需要担任客服,其他都可以交给协会平台需要整合和分配资源,比如四五个人需要一个设计师,由平台平台共同聘用一个设计师服务,节省成本。
&&& 要想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必须是公司性质,目前协会有30多种盈利模式,包括网上培训,一对多的公共服务是免费,如对1600多网商会员免费培训,钱由协会出或者协会政府共同出资;一对一增值服务是收费的。二是和供应商谈好返利,集中采购、发货、品控、仓储,目前拥有200多家网货供应商,10多家包括物流、快递、银行等在内的第三方服务商。还有协助供应商产品开发、网上活动的组织与举办、公共数据包的组建等。平台专职工作人员160多人,2013年协会收入400多万元,协会会员销售总额达2.1亿元。
责任编辑:
价格之窗行情分析想做好农产品电商?请先解决供应链问题!
几年前马云曾言十年后再不做电子商将无商可务,于是众多追随者无处不引用,电子商务成了拯救梦想的神器。 我曾写过一条微博,内容是:与其称农产品电子商务不如叫农产品供应链,后者
  &img height=&400px& data-cke-saved-src=&/uploads/allimg/614C03-0.jpg& src=&/uploads/allimg/614C03-0.jpg& style=&margin: 0 border: 0 padding: 0 width=& 680px&=&& alt=&农产品电商&&
几年前马云曾言&十年后再不做电子商将无商可务&,于是众多追随者无处不引用,电子商务成了拯救梦想的神器。
我曾写过一条微博,内容是:与其称&农产品电子商务&不如叫&农产品供应链&,后者和电子商务的关系没那么大,别那么较真,一旦和它拧巴上,你也差不多跑偏了。
这便是我的理解,如果不从地面商务入手解决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环问题,现实中绝没有电子商务的生存空间。
谈到农产品电商的未来市场,不少朋友按耐不住撸了袖子准备大干一场,但还是要冷静来看:也许你掌握各类顶级货源云云,也许你通晓各类牛逼营销云云,也许你研究各类商业模式已热血沸腾了很久,在你没下海时看远处的明灯似乎近在咫尺,在你下海后便发现明灯依然遥不可及,走着走着便没有了坐标,之后能否靠岸都是个问题。
一单难倒世界的配送任务
某个炎热的夏天,有个倒霉的配送员接了一单配送任务,需要把以下商品安全的送到客户家里,分别是:一份三文鱼、一只鸡、一箱鸡蛋、一箱水蜜桃、一袋子青菜、一桶油、一袋米、一盒南翔小笼包。这道配送题是由原菜管家CEO于田先生给出的假设,现实中只要你的商品足够丰富,类似的坑爹配送需求就会发生。
冰鲜三文鱼需要0-4℃(最好加冰床),鸡需要冷冻条件,最好零下15-18℃,水蜜桃最佳冷藏温度是7-13℃(还要做好挤压防护措施)&&每样产品对温度和环境的要求均有差异,如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配送,天下恐怕没有一家公司敢接此单。
干线物流和末端配送是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绕不开的重要环节,当下各家知名的生鲜B2C企业,多数是全套自己干(自建冷库和自购冷藏车),自己干是源于没有满足自身配送要求且保证服务质量的第三方,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旦规模扩张开展跨区域经营,势必会再来一个全套,成本居高资产过重,貌似不符合电商轻资产的运营逻辑,但除此之外好像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以上谈到的便是供应链的末端配送问题,下面一组数据让你了解些大概根源:
堂堂大中华人口14亿,现今仅有7万余量冷藏车,平均2万人有一辆,而日本是15万辆左右,美国是25万辆左右,他们平均800-1200人就拥有一辆冷藏车,可以认为每个社区便有一辆专属冷藏车,这也决定了他们国家的冷藏运输率高达80-90%,而我们国家恰恰相反。
&要接近发达国家的冷链运输水平,我们至少需要60万辆冷藏车。&中国冷链委(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先生如是判断。
以上现状决定了我国当下的冷链基础配套还很薄弱,在你准备涉足农产品电商时,请先调查本地是否具备冷藏、冷链运输的条件,再核算下相关运营和配送成本,等搞明白了这些再搞也不迟。
两个让高富帅疯癫的小故事
&我家有个葡萄园,葡萄成熟时几乎每天都要去水果市场送一次货,因为都是本地熟人,只要提前和市场档口的老板联系好,他就会代理然后拿提成。有不少北方来的货车,大部分不熟悉这边的市场,于是大家一起欺生不接他的货,一车货滞销好几天,当车老板熬不住时通常是低价抛货,一车货亏好几万很正常,我们也去过北方,同样的事情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这是一则真实的小故事,这位朋友来自湖南长沙市,他老爸长期做果蔬经纪人,所以深知此类行业规则。
另外一位朋友说到,有一年去新疆收购大枣,经过一番考察和谈判,最终和一家大户签了收购协议并支付了订金,临到收购前几天,市场上的枣价突然涨了两毛,结果大户死活不卖,不涨价别想把货拉走,和他们谈合同或什么契约精神等于对牛弹琴,但你也没辙。
以上两个小故事告诉你:
1.不了解这个行当,别触碰这个行业,概念解决不了两毛钱的问题。
2.不了解这个地方,慎玩跨区域整合,野心在潜规则面前略逊一筹。
以上谈到的便是供应链的前端货源问题,优质农产品多在穷乡僻壤之处,田间地头的组织化程度低,彼此的理念和沟通不在同一个频道上,纵使你是高大上的土豪,在面临两毛钱的问题时同样没辙。
虽然这样的农户不具有普遍性,但对农民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还是实实在在的价格,一个两毛让你闹心,两个两毛让你抓狂,三个两毛可能会让你破产。
三个国外月亮比国内圆的事实
1.天猫力筹生鲜频道&喵鲜生&,所售商品全部来自国外进口。
2.顺丰优选、沱沱工社、易果网、甫田网等国内领先B2C生鲜企业,所售商品的60-70% 依然是进口商品。
3.淘宝、京东、1号店等巨型平台型电商企业,不差钱也不差资源,但面对特殊的农产品市场却依然很难踏准发展节奏。
国外月亮为何更圆?
第一、在消费链条上,进口食品的信誉度普遍高于国内商品,国内食品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消费者对国内食品缺乏信心和安全感。
第二、在供应链前端,源头货源不具备规模化,商品的标准化程度低,多数产品仅处于原材料倾销的阶段,没有品牌化运营的基础,从而无法进行系统性的包装和营销,不能满足流通市场的需求。
第三、在供应链中端,货源的组织化程度低,缺少既懂农业又懂电商的专业人才和服务机构,导致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匹配市场需求,致使项目沟通成本高、运营效率低,并大大增高了运作风险。
第四、在供应链末端,冷链的基础配套很薄弱,我们的配送网点还不够丰富,同时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降低配送成本。
而,我们欠缺的恰恰是国外所具备的,谁家的月亮圆和崇洋媚外没有必然关系,恰恰是市场的最优选择,是符合商业逻辑的结果。通俗理解其根本原因便是:贩卖进口商品,可以操更少的心赚更多的钱,还保证了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五个发展农产品电商的驱动力
第一种:供应链驱动型
典型代表是顺丰优选,背靠顺丰集团的物流与配送优势,可以快速占领全国市场,这也是他们去年拿下近4亿销售战绩的主要原因,上游的货源更丰富更标准,下游的配送优势会更加彰显。
第二种:营销驱动型
典型代表是本来生活网,农产品背后的故事性强,容易制造传播热点,从褚橙、柳桃到潘苹果,从四大美莓到阳澄湖状元蟹,背后都有本来生活网的影子,核心是以营销带动流量和销量,挑战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第三种:产品驱动型
典型代表是沱沱工社,依靠自建的有机农场坚守高品质产品,并在全国大力发展联合农场,力求通过严控品质获得忠实消费者,以产品驱动消费且稳扎稳打,挑战是瞬息万变的市场节奏。
第四种:渠道驱动型
典型代表是天天果园,依靠自身对水果市场的专业理解,单一聚焦水果品类,力拓天猫、1号店、微信、电视购物、广播电台等各类销售渠道,挑战是跨区域配送的服务能力。
第五种:服务驱动型
典型代表是遂昌网店协会,政府倾力支持企业独立运营,他们为本地的中小卖家(农户)提供培训、开店、营销、仓储、配送等标准化服务,凭借自身专业服务赢得市场价值。
发展农产品电商的核心是什么
上面谈到的五个&驱动力&都印有自身的明显特征,只有资源不同却没有优劣之分,无论什么驱动自我发展,当完成一件商品的转换和流通时,都要面临自身供应链的完整梳理。
第一,没有放心产品什么都白谈&&
第二,有了放心产品,但不能形成标准化商品,也枉然&&
第三,有了放心产品,能形成标准化商品,但不能保证运输和配送,是徒劳&&
第四,有了放心产品,能形成标准化商品,能解决好运输和配送,但服务水平跟不上,叫蛮干&&
一件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需要经过采摘(挖掘)、分拣、质检、储存、包装、营销、干线、配送、售后等各环节,我们所谈到的电子商务仅仅是最上面一层,扒掉这层外衣我便认为&&
发展农产品电商的核心是解决供应链问题并提供市场流通解决方案。
百度搜索:&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360搜索:&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搜狗搜索:&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商務合作QQ:】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分隔线----------------------------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商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