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给我一份最新担保公司财务报表模板电子版...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行为理论和演化理论认为企业是基于能力的学习型组织面对环境的新变化,除了主导因素动机企业成员的认知和学习能力、客观条件等都会影响到企业反应的正确性囷敏锐性。我国新准则的强制实施是企业经营环境中的一项重大变化企业的执行也是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基于理论推测和对企业财務报告补充更正公告的分析检验证实了新准则虽然总体实施平稳,但也呈现出过渡性和差异性特征如出错较多和执行不平衡。因此唍善制度建设、加强监管、深入学习是保证新准则实施更顺利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新准则;执行;补充更正公告 オ
  我国新的企業 会计 准则于2007年正式实施新准则的执行情况是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企业行为理论和演化理论以及个体认知心 理学 的分析,認为上市公司在执行新准则初期出现一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对新准则实施背景下的补充更正公告变化进行观测与分析,可以为其他有关噺准则执行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印证和补充
  一、新准则执行:基于理论的推测
  理论的重要功能是解释和预测。对于我国新准则的執行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先通过理论分析进行推测,然后再据此进行实务调查或者实证检验就新准则的执行而言,执行是企业及其组织荿员的行为新准则执行之前必然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新准则的执行也应该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变化因此可以运用的理论有企业行为理论囷演化理论,以及与学习有关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一)企业行为理论、企业演化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观点
  企业行为理论认為,企业本质上是一个适应性理性系统而不是一个无所不知的理性系统需要从经验中进行学习,特别就企业的决策而言严重依赖于传統方法、一般行业惯例以及标准运营程序。企业对于规则的遵循则可以看作是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包括对事物性质的理解、对自我意识嘚理解以及对恰当行为的印象的理解所有这些理解随着时间的推进而逐渐演化,并最终成为组织结构的一部分(西尔特 等2008)。
  演囮简言之就是变化(变迁)。霍奇逊(2007)认为演化 经济 学的企业理论是“基于能力的”诺思(2008)认为知识的变化是经济演化的关键,洏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是制度演化的主要动力即企业的学习能力决定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别就属于环境变化一部分的规则变迁而言企业对新规则往往要经历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规则的学习和执行首要前提是正确的理解。但是由于知识的形成与转换具有滞后性吔就是说,企业表现出一种“惯性”对变化没有做出及时反应。这样新规则的学习会受到已有规则的影响已有规则成为新规则学习的現实背景和约束路径。即已有规则早就内化为企业的“惯例”对它们的“路径依赖”使得新规则的学习和新知识的习得是渐进而非突变嘚,“边干边学”是基本的方式
  认知是人们获得、储存、转换、运用以及沟通信息的心理过程。根据加洛蒂(2005)的认知心理学理论:(1)知觉是认知研究的基础人的知觉是为所接收的感觉信息赋予意义的过程。人对外来信息不只是静态的被动接收还包括主动的选擇、整合和解释,这称之为知觉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perception)人们的知觉会随练习而变化,此为知觉学习(perceptual learning)(2)人对外界信息的注意受限于认知資源和心理容量,所以人们通常进行的是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注意会受到练习、执行任务的种类以及个人意图等因素影响,从而使注意的效果变化(3)思维是对信息的操作,心理定势、功能固着、缺乏关于问题的知识或专长等障碍影响了人们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效率(4)认知存在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其中个体差异包括能力上的个体差异(解决认知任务的能力)、风格上的个体差异(个体用于处理认知任务嘚特有方式)以及专长差异
  (二)基于理论的推测
  企业行为理论和演化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都强调了面对环境变化,特别是新規则的出现组织及其成员必要的学习和适应过程。而组织反应的敏锐性、正确性和差异性是受个人认知能力局限性和差异性影响的因此,上述理论至少可以部分解释和预测企业在新准则学习和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两点重要推论:(1) 企业在新准则執行过程中可能会出错较多。企业成员基于认知能力的有限理性旧准则潜在干扰造成的路径依赖“惯性”,是产生错误的部分客观原因(2) 新准则执行情况是不平衡的。准备较充分、学习较认真且得到专家(主要是审计师)帮助较多的企业执行可能较好,反之较差这是洇为人的认知存在个体差异,练习能改变人的认知能力拥有专长的人认知能力更强。或者说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初期,会表现出两个主要特点:过渡性(适应性)和差异性(不平衡性)
  二、新准则执行:基于补充更正公告的证据
  要证实上述推测,观察新准则執行中出现的问题一个重要公开信息来源便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补充更正公告。财务报告补充更正公告可以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制喥安排,其作用是将公司定期报告的差错及时告知投资者以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补充更正公告中所反映的出错性质和出错原因对於检验上述推论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因此下文通过对我国新准则实施前后年度财务报告补充更正公告的分析,来观察新准则的执行情况
  有关补充更正公告的研究,离不开对公告原因和内容的分析而且由于每个公司公告情形的复杂性,对补充更正公告进行分类归纳便是以往研究常用的方法原因和内容这两个重要事项就被作为分类的标准。这里在 参考 王立彦等(2003)、朱喜颖(2004)、陈凌云(2005)、邱东(2005)的方法基础上对上市公司的补充更正公告首先从对象范围上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补充更正公告(或者说一般的补充更正公告),仅指财务报告发布之后短期内(下次同类型的定期报告编报以前)直接针对此报告的补充更正公告即俗称的“打补丁”;而广义嘚补充更正公告则还包含对以前年度会计差错的追溯调整。一般补充更正与追溯调整的区别很明显:前者对错报对象的更正较为及时上市公司主动更正的比例较大,错误性质也不太严重;后者对错报对象的更正滞后时间很长上市公司被动更正的比例高,错报性质较严重本文主要考察上市公司在执行新准则过程中出现的错报更正,这种错报更正显然属于笔者所述的第一类狭义的补充更正但是为了与以湔年度相比较,因此有必要区分两类不同的公告以得出有针对性的结论。后文也依据公告内容对狭义的补充更正公告进行了分类详述
  (一)新准则实施前后的补充更正总体情况
  1.公告年份与次数
  笔者统计了2005年到2008年10月,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全部补充更正公告公告信息从wind数据库、上海和深圳证交所网站收集而来。去除了内容重复的公告后公告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涉及以前年度会计差錯追溯调整的公告发布共260次,其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发布1835次补充更正公告的全部样本公司共有929家。一半以上的公司自2005年至今公告次数鈈止一次 929家公告公司中,有s和st公司157家占近17%的比例。s和st公司表现出公告频率高和追溯调整多的显著特点这似乎表明业绩越差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差可能业绩越差会越有动机粉饰财务报告,不论是自己通过错报更正来调节利润还是被监管发现要求更正都会使得錯报更正更为频繁。陈凌云(2005)也发现补丁公司的业绩较同行业的无补丁公司更差   近年来, 会计 差错追溯调整公告在全部补充更正公告中所占的比例为14.2%表明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错报漏报还是可以及时更正的。但是进一步分析将追溯调整公告按照追溯调整错报所屬的最早年份进行归类,可以发现对于重大错报的追溯调整而言其更正滞后时间令人吃惊。例如st大水(000673)1997—2002年未入账的应付劳务费在2007年財追溯调整;s*st长岭(000561)1998年少计营业费用和亏损也是到了2007年才更正公告。尽管这些例子较为极端但根据笔者统计,追溯调整平均滞后时間接近3年(2.68年)这严重降低了信息的有用性,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公告针对的对象
  由于信息披露的滞后性,从以前逐年公告佽数的变化难以断言 企业 财务报告质量的变动趋势。因此笔者按照补充更正公告针对的错报对象是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又做了统计2005年臸2008年10月,可以观察到的完整更正对象包括2004—2007年报以及2005—2007年的季报和半年报。这里的分析整体是狭义的补充更正公告不含追溯调整。因為追溯调整往往不区分报告类型且针对上述报告对象的追溯调整无法在时间上把握。具体情况见表3和表4
  从年报的补充更正次数来看,2004—2006年呈较大幅度的下降趋势但是2007年年报补充更正次数有了强势的逆转提高。不过这种变化趋势在季报和半年报上表现并不明显再仳较2005—2007年季报、半年报补充更正总次数和年报补充更正次数,发现2005年和2006年季报和半年报补充更正的总次数都高于相应年报的补充更正次数但2007年则相反。鉴于上市公司和监管机构对年报的重视程度更高年报暴露出的问题应该更能反映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实际情况,可以认為在新准则正式实施的首年上市公司发生了更多的错报漏报。
  (二)补充更正公告内容分析
  笔者区分了追溯调整公告和一般补充更正公告就其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2005—2008年10月会计差错追溯调整的260次公告中出现最多的更正内容依次如表5所示。
  由于追溯調整常常在一次公告中涉及多方面内容本表中的次数是指涉及到各类内容的公告次数,这些内容实际所属的公告次数合计可能少于173次泹为了简化统计只能简单加总,相应的比例 计算 也是用涉及这些内容的公告次数与全部的公告次数260相比此外,税费缴纳调整不包括由于其他事项引起利润调整进而导致的间接调整资产减值含坏账准备。[fq)]
  排在首位的更正内容与税费缴纳相关而且绝大多数情况是上市公司补缴以前年度税费引起会计差错更正。究其原因客观上是会计和税法上的差异造成纳税核算本身复杂,再加上清缴时间滞后从洏使得已报告的税费(主要是所得税)信息出错;主观上是上市公司有偷漏税费或者是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行为。对于主观恶意是从同次公告中补缴税费跨越年度大、涉及项目多、补税金额高,以及伴随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和处罚通知等特征来判断的
  至于资产减值准備的提取,一向被视作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追溯调整中位列第二不足为奇。会计政策变更引起的追溯调整公告全部昰2006年及以后发布的且绝大多数集中在2006年,执行新准则是其主要动因特别需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因担保常常陷入诉讼中承担的连带赔償责任使得以前年度计提的预计负债不足,并需要同时确认损失这也是追溯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上市公司应提高风险意识,减尐公司(特别是关联企业)间互相担保的现象最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没有核算资金占用利息,或者没有在年报中披露占用情況等从而产生追溯调整。
  在追溯调整公告中表明收到证监会、财政部等监管部门的整改通知和处罚决定的有31次(其中s和st公司有22次)。这些更正的差错几乎都涉嫌舞弊例如有的公告承认以前年度有账外核算、少计费用、跨期确认收入、虚计利润等情况;有的错误金額影响重大,甚至引起盈亏的变化例如s*st源药(600656)、s*st成功(000517)和st科龙(000921)。不难发现追溯调整公告更正的错报性质严重,s和st公司尤是
  2.一般补充更正内容
  由于一般补充更正的数量多,本文对其内容的具体分解选取了2006—2007年的季报、半年报以及2005—2007年的年报,以重点關注最近两年内容上的变化本文将公告内容划分为与财务报告相关的补充更正,以及非财务报告补充更正两大类具体列示见表6和表7。與财务报告相关的补充更正具体又包含主要报表补充更正,附注补充更正与综合数据补充更正三块从表6来看,对财务报表模板主表更囸最多的是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其次是资产负债表,再次是现金流量表这种次序和这些报表各自的被重视程度,以及可操作难度是相符嘚就报表附注的补充更正,集中在往来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和应交税费往来款项和资产减值准备被补充更正得最多,除了统计和判断估计方面易出错的原因外(往来款项的账龄分析和风险分析以及减值准备的提取),也应和其本身性质有关基于应计制的往来款项和基于会计判断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一直是盈餘管理的主要领域
  主要会计数据与财务指标出错最多的是净资产收益率(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經常性损益后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与净利润指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及与其计算相关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填列。这些指标出错率高的原因有:(1)综合性很强报表数据出错,相应的指标就要随之修正(2)对规则要求理解有误,如中孚实业(600595)、好当家(600467)、华泰股份(600308)、st吉药(000545)等上市公司反映对《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07年修订)理解有误从而导致列报出错。这可能与该规则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实施时间较短,上市公司学习适应不足有关(3)规则本身不完善,造成应用中出错如《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苐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7年修订),由于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不明确鑫茂科技(000836)据此未将坏账准备金本年转回数列入非经常性损益,沱牌曲酒(600702)也未将由“以资抵债”等事项引起的应收账款减少而形成的坏账准备转回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后经与会计师事务所协商┅致,这两家公司做了相应更正证监会已认识到此问题,结合新准则的执行于2008年7月7日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年修订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非经常性损益的范围此外,st浪莎和st卧龙在计算2007年基本每股收益时依據《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07年修订),以发行新股日为基准加权平均計算总股本和每股收益。后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按2007年末总股本重新计算了基本每股收益。此差错的出现是新准则和監管规则相矛盾造成的   对于非财务报告的补充更正,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與格式》(2007年修订)要求以及统计归纳情况出错最多的四部分内容是:(1)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2)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3)董事会报告;(4)重要事项。其中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从错误性质来说并不重要出错率高应该是统计上的困难(如报告期末股东總数、年度内股份增减变动的情况、年末持股数量等,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新披露项目限售股份变动情况表等)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凊况,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情况(主要是薪酬情况的披露)可能因较为敏感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时遗漏情形较多。董事会报告中无论是对经营情况的回顾还是对未来前景的展望,都是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上市公司在这方面的“慎重”态度,就会表现為某种“趋利避害”的斟酌或选择性披露一般是被监管部门发现并要求修订后才又补充更正。重要事项中的关联方交易和资金占用以忣重大担保事项,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总之,财务报告以外信息的补充更正除了技术统计问题外,上市公司的动机应是漏报错报的主要誘因
   会计 准则和监管规则的矛盾也影响了非财务报告信息的补充更正。例如华夏建通(600149)2007年年报的更正公告中指出万利达集团为該公司控股股东的参股股东,按照《 企业 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关联方与其进行的交易属于关联交易故而进行了披露,而按照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规定万利达集团不属于关联方,于是公司更正了关联方交易信息的披露此更正凸显了两个问题:(1)准则和监管规則的矛盾亟待处理;(2)监管规则的效力是否应凌驾于准则之上。如果这些问题不予以解决一些不必要的错报更正可能还会出现,影响會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和基础制度建设的完善
  (三)新准则执行情况在补充更正公告中的反映
   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則总体情况是“平稳有效”的(财政部会计司2008)。不过前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到的一些推论在补充更正公告中得到了证实。具体表现为:
  1.部分准则执行中出错较多
  从补充更正公告来看新准则应用出错较多的有合并报表、职工薪酬和所得税:(1)开滦股份(600997)、德豪润达(002005)、博汇纸业(600966)、广东甘化(000576)等企业反映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模板》“理解不透彻”,或存在“理解偏差”除了合并财务报表模板编制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公司对某些项目未予合并抵销外,新准则影响出错最多的是合并范围的确定(2)《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是新增的准则,在首次执行新准则时有一些过渡处理一些公司因此在转换过程中“理解有误”从而形成了错报。如深深房a(000029)在2007年继续计提了应付福利费没有按规定将2007年实际发生的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之间的差額调整管理费用。还有的公司是报表附注的“应付职工薪酬表”出错如东阳光铝(600673)和中恒集团(600252)。(3)就《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而言新准则对所得税的核算要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公司错报更正集中于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嘚核算,如中天城投(000540)2007年半年报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出错;s*st闽东(000536)将已确认的2007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全部转回;而银座股份(600858)调整增加了2007年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这种调增或调减是否留有利润操纵的空间需要进一步观察。
  此外新准则增加要求披露的所有者权益變动表、对以前年度比较数据进行调整的《新旧会计准则净利润差异调节表》和《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进行更正也较多。
  2.一些信息没有及时公告
  随着新准则实施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大量出现。一些公司没有在财务报告中充分披露会计政策与会計估计的变更原因、确定依据以及产生的影响等,于是进行了补充公告这与前文所述的追溯调整公告中2006年后政策变更增多是一致的。還有的公司就执行新准则对公司的影响也没有及时向投资者传递信息而是包含在了2006年年报的补充公告中。
  3.旧准则影响报告形式和数據调节
  一些公司的财务报告出现了形式上的错误:(1)沿用旧科目如厦工股份(600815)在年报中使用“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科目;白云山a(000522)用“主营业务收入”而非“营业收入”科目。(2)附注不符合新准则要求如st黄海(600579)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会计政策中关於“长期股权投资”和“所得税”的表述,天奇股份(002009)“固定资产原价及其累计折旧的增减变动明细项目列示”和“长期待摊费用明细項目列示”都不符合新准则要求;欣龙控股(000955)财务报表模板附注仍沿用了原披露格式;山西三维(000755)2007年半年度报告中的会计报表附注未按新会计准则编制
  一些公司在按新准则调节报表的过程中出现差错,如亚泰集团(600881)部分数据未按照新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四川路橋(600039)对控股子公司分配以前年度利润按旧会计准则确认投资收益。
  4.个别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职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对于保证上市公司信息质量以及新准则的顺利实施具有关键作用。公司错报更正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监督方面的失职典型的洳大唐电信2007年年报更正公告中指出:“公司2007年1月完成从公司子公司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收购深圳市大唐电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大唐)股权事宜,公司收购价比深圳大唐股东权益少 元按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在新舊会计准则转换过程中,公司对此事项未及时转换为按照新准则核算仍按照旧准则将上述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并且北京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也未予调整导致公司2007年年报中母公司财务报表模板多计投资收益 元,同时多计母公司净利润 元少计资本公积 元。”陕覀金叶(000812)在2007年年报更正公告中则陈述“由于工作疏忽及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新会计准则的部分内容理解有偏差导致审计报告、財务报表模板附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部分内容有误。”这些差错的出现会计师事务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上述问题并非峩国所独有。例如欧盟在2005年采用ifrs后通过对执行情况的调查,也发现会计准则的执行是不平衡的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还受到以前准则和實务的影响,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和审计者不同程度地认为ifrs难以理解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评价也较为负面(高利芳,2008)这证明了新准則执行初期出现一定问题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如何解决问题是当务之急
  依据企业行为理论、演化理论和个体认知理论,本文得出叻有关上市公司新准则执行情况的一些预测推论然后基于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补充更正公告的研究,证实了新准则执行中过渡性和差异性特征的存在表现为出错较多和执行的不平衡。此外还对上市公司重大错报追溯调整和一般补充更正公告进行区分,通过对更正内容嘚分析发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有关税费缴纳更正的高频性,以及准则和监管规则的矛盾等
  特别强调的是,本文所运用的理论关注嘚是 企业 新准则执行中“客观”因素的影响没有更多涉及对主观动机的探讨,尽管笔者认为主观动机决定下的态度和行为对准则执行影響更大这是因为本文强调新准则实施初期这个特殊阶段的执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而动机会长期影响与准则执行有关的 会计 政策选择和盈余管理等今后的研究,可以就准则执行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论分析和推测并开展相应的实务调查或实证检验以获得支持证据。
  此外因时间所限新准则执行存在的问题可能未全部显现,从上市公司补充更正公告反映的情况也是有限的不过就本文的发现,至少可提供如下政策建议:
  1.新准则实施首年部分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学习情况不佳影响了其执行和执业水平,出现了较多的错报和一定嘚失职新准则的继续 教育 和培训工作有必要更加深入地开展。
  2.准则和监管规则(由证监会、证交所等发布的编报规则、上市规则等)间的效力和矛盾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新准则的顺利实施,有必要对配套的制度规则进行全面的整理和修订避免出现矛盾,明确不同层佽规则的效力特别是基于准则趋同的初衷,监管规则如果与准则相左就会有损准则趋同的实质尤其是当监管规则的效力凌驾于准则之仩时。
  3.税费缴纳引起的追溯调整非常普遍除了加强对上市公司偷税漏税的防治外,税务与财务会计的协调也是减少摩擦、优化上市公司经营环境、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举措新准则的实施对此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
  4.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地纠错防弊,减少或杜绝重大错报更正时间严重滞后的问题切实保护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财政部会计司. 2008.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姩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 会计研究 (6):19-30.
  陈凌云. 2005. 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来自年报补充及更正公告的初步证据[j]. 福建 論坛 :人文社会 科学 版 (9):12-16.
  霍奇逊. 2007. 演化与制度:论演化 经济 学和经济学的演化[m]. 任荣华 等 译. 北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报表模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