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会计分录有什么区别啊

今日新帖:45 在线学员:5829
论坛等级:高级会员
学术级别:实习生
经验:1139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305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再计提折旧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下同),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按规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时,对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例题:甲企业2000年12月30日购入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原价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使用年限为10年,2001年年末,由于经济因素的不利影响,该项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  要求:计算每年应计提的累计折旧,并做出购入至2001年年末的相关账务处理。  解答:2000年12月30日购入,应从2001年1月1日开始计提累计折旧。2001年年末应计提的累计折旧=100/10=10(万元),分录:借:管理费用 10  贷:累计折旧  10计提完折旧后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0-10=90(万元),而此时可收回金额预计为60万元,所以应计提减值准备30万元,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  3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2001年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0-10-30=60(万元),在剩余的9年内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应计提=60/9=6.67(万元)。
最美女会计
楼主其他文章
论坛等级:高级会员
学术级别:实习生
经验:1139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305
这个题挺好的
论坛等级: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中级会计师
回帖:9896
经验:20133
鲜花:<span id='flower
金币:<span id='medal385
论坛等级:终极会员
学术级别:中级会计师
回帖:8236
经验:25951
鲜花:<span id='flower4
金币:<span id='medal52
会计培训 正保培训项目
  您尚未登录,发表回复前请输入学员代码和密码,或。
学员代码:
密  码:
10.59.0.123:Execute time :0.73折旧费用和累计折旧有哪些区别
12:20:11&&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0
折旧费用和累计折旧有哪些区别?对于累计折旧大家了解多少?为了让大家知道更多,小编为你准备了&折旧费用和累计折旧有哪些区别&以便大家查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及。
相关推荐:
折旧费,会计上的金额,通常按资产原来成本的固定百分比来计算,该金额须定期记入支出账内或从总收入中扣除,以弥补该资产的贬值。
累计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折旧费用,是成本费用类科目,符合资本化的折旧费用,计入资产原值;不符合资本化的折旧费用,计入期间费用。折旧费用不是一级科目
累计折旧是资产类备抵科目,是对固定资产原值的对冲。累计折旧是一级科目
折旧费用和累计折旧,是对应科目。
借: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制造费用、在建工程等科目)---折旧费
贷:累计折旧
编辑推荐:
会计之家友情提示:最新的行业资讯,最实用的热点新闻,最好玩的互动问答,请登录会计之家频道及,随时与广大考生朋友们一起交流!&
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关注中华会计之家!您的位置: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会计核算的区别
优质期刊推荐无论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减损,还是固定资产价值的转移,都意昧着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拆旧作为固定资产的减项,共同反映这一价值的降低,使得最终的固定资产净值等于可收回金额。
2.1.2两者计提的原因有相同之处
在技术进步和遭受破坏的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会降低。这也是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和计提累计折旧的共同原因。
2.1.3两者之间相互关联
固定资产原值扣减企业估计的累计折旧可以得到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再通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将账面净值调整为可收回净值。所以,由此看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累计折旧的补充科目,它将累计拆旧中估计有偏差的地方进行矫正,使得减值后的固定资产净值能体现可收回金额。另一方面,在计提了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的折旧要以减值后的固定资产净值为基础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未来累计折旧的计提要考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影响。
2.2两者的区别
2.2.1两者的性质及目的不同
累计折旧是“资产价值损耗的计量”,它把固定资产的价值按照一定标准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的年限内,以实现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而折旧表示的是固定资产价值的减损,主要是由于固定资产参与生产经营活动而形成的价值转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实质上是从“资产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
益”的角度出发,对可收回金额与账面净值进行定期比较。当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净值时,确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要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进而调整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使账面价值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该资产在当前市场上的实际价值。
2.2.2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
累计折旧作为备抵项目是针对固定资产原值而言的,固定资产原值扣减累计折旧反映的是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是针对固定资产净值而言的,因为当固定资产原值发生减值时,如果企业已事先考虑到而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固定资产可收回净值不一定会低于账面净值,那么此时就不会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固定资产减值虽然是通过期末对固定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得出的,但是它不是固定资产原值的减项,而是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
2.2.3两者的核算范围不同
《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第17条规定:“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①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②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帐的土地。”而计提减值准备的核算范围则在第27条明确规定:“企业应于期末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如发现存在下列情况,应当计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确定资产是否已经发生减值:①固定资产市价大幅度下跌,其跌幅大大高于因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而预计的下跌,并且预计在近期内不可能恢复;②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或者产品营销市
场在当期发生或在近期发生重大变化,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③同期市场利率等大幅度提高,进而很可能影响企业计算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的折现率,并导致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大幅度降低;④固定资产陈旧过时或发生实体损坏时;⑤固定资产预计使用方式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如企业计划终止或重组该资产所属的经营业务、提前处置资产等情形,从而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⑥其他有可能表明资产已发生减值的情况。”
同时,《企业会计制度》第59条还规定了全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形:①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已无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②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已不可使用的固定资产;③虽然固定资产尚可使用,但使用后产生大量不合格品的固定资产;④已遭毁损,以致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固定资产;⑤其他实质上已经不能再该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固定资产。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不再计提折旧。可见,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范围比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范围要大得多。
2.2.4两者处理问题的及时性不同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等,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可见,折旧政策的变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能及时地调整可收问净值与账面净值的差额。而当折旧估计发生偏差,固定资产价值发生减损时。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可以在期末及时地予以调整,以确保期末固定资价值信息的真实性。所以从确保当期的信息质量的角度来衡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比累计折旧更加及时、灵活。
2.2.5两者发生的时间不同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计提是按月进行的,并根据用途分别计入相关的成本或当期费用,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通常是在年末或指定的核算期末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在并无证据表明减值已发生的情况下,一般不必作帐务处理。因此不同会计期间的减值损失与时间推移或正常使用之间两者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2.2.6两者计提方法不同
企业根据固定资产所含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折旧方法,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并没有那么多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期末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可收回金额的估价、分析比较、判断来进行计提的。
2.2.7两者计提基数不同
固定资产折旧是以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的余额作为折旧基数,并在预计使用寿命的折旧年限内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如果已计提了减值准备,则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则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帐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应当注意的是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调整固定资产折旧额时,对此前已计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可见,固定资产原值、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等都是事先确定好的,属于带有一定主观性的会计估算。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是针对固定资产帐面价值而言的,在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与累计折旧的分析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累计折旧会计分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