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生活、工业、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农业等方面...

温铁军:农业造成的污染远大于工业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将心比心,人人车补八万。哈哈哈。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5:55:29&)
15275字(1553/6)
( 12:36:19)
15字(35/0)
( 12:24:30)
( 22:32:06)
( 17:54:38)
( 17:27:54)
( 18:00:29)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关于城市人口粪便排放的资源开发对农业经济生态影响研究――一种_农业_中国百科网
您现在的位置: >
> 文章内容:
关于城市人口粪便排放的资源开发对农业经济生态影响研究――一种
    摘要:几乎没有人提出对城市人口粪便的资源开发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整个城市排水系统和城市建筑结构的重大改造,然后又要涉及到农业经济灌溉设施等方面的技术问题;但是,西南五省的百年大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城市粪便带来的水资源、肥资源等,进行循环经济再思考?而又充分对农业用水和用肥问题给以深远影响。
关键词:人类粪便;资源开发;农业生态;循环经济
人类总是在探索发展中的低碳经济模式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却忽视了一个最常见的身边现象,学者们总是在喋喋不休地探讨怎么样使工业的废物变为下一个环节的原料,即循环经济(cyclic economy):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工业经济的界限,这是研究者的一个龃龉,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一篇都检索不到,而在百度中也少有,以改造城市生活排污系统发展沼气发电!的博客为代表,百度城市粪便流向何方?!的观点,是针对城市人口粪便排放做出了一些思考,但是研究的层次还是不够深入,思考深度也有些欠缺;为此,从研究循环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循环综述开始我们的研究历程。
一、循环经济研究综述
自从循环经济兴起之后,面对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历程加以回顾。通过辨析在研究领域中哪些是被忽视的因素,哪些还没有研究到位,发现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工业经济循环模式[1]
1微观层面即企业小循环
①清洁生产(eleane:vroduetion)理论。清洁生产最先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989年推出并推动,并于1998年的第五次国际清洁生产研讨会上对其定义作了进一步的完善,&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以便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三个角度进行了更具体论述;②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是一种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危害的评价和对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及决策支持的工具,在循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其强调单个企业应在每一生产过程即产品、工艺、分发和管理中寻求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20世纪70年代在丹麦卡伦堡市产生一种现在被称为典型案例的生态工业园系统,①John Ellrenfeld和Nieholas Gertler(1997)通过对卡市企业的研究指出企业间可相互利用废物,以降低环境的负荷和废物的处理费用,建立一个共生系统,进而提出了产业共生理论。②Frosch和Gall Opoulos(1989)提出并发展了&工业共生&理论框架,他们认为在工业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消耗被优化,一个过程的输出会成为另一个过程的原材料。③生态工业园(EIP)理论。Emcat LOwe(19%)认为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由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组成的群落。此外Emcat LOwe(1998)还建议在生态工业园内成立再生投资公司,对网络中的物资获取、流动和再利用等活动进行协调。Ayres(1995)认为生态工业园至少应包括一个主要公司作为&支撑&企业,这类公司向能利用其废物流中有用部分的更多企业供给废物,进行市场交易;这些更多的企业再与几个将废物转变成可用产品的&卫星&企业相联系。而Handfield RB(1996)指出生态工业园区生态系统的效率取决于系统结构协调程度、系统功能流畅程度。④Martin(1998)等人将评价EIP经济和环境效益的方法学应用于不同类型的EIP,并认为EIP能较好地改善工业区的经济和环境效益。Heeres(2004)通过比较荷兰与美国的EIP运行境况,认为荷兰的EIP比美国的更稳定是由于政府干预的少,从而得出政府与EIP的关系。⑤Majumdar则在2001年指出了七种影响EIP稳定的因素:制度、技术、经济、信息、组织、法律、认知。
3宏观层面即社会大循环
①零排放(Zero Emissions)理论。Gunier Pauli(1994)提出,并于1995年在零排放世界会议上公布,其主要内涵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零废弃物,而是把废物作为生产的原材料使用。②逆生产(Inverse Manufaeturing)理论。日本东京大学提出的一种循环社会理论。其特点是通过产品拆卸、分类、翻新和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最大限度地保留部件原有特性,以便再装配和重新销售,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废物的循环利用问题(赵波,2007)。
在上述所有研究的循环领域均没有超出工业经济的领域,也就是说,这些研究全部集中在企业生产、产业处置、园区规划和产品拆卸、分类、翻新与处理,没有涉及到农业经济如何循环发展的根本问题。换个说法就是,在研究循环经济发展时,并没有把农业作为&生产性&行业加以阐述和研究。但是,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则出现了农业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比如,中国的农业循环经济主要是经验式总结,从研究的角度来说还是不够深入。比如,河西地区东西跨度较大,农业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又细分了两种发展子模式,在祁连山-阿尔金山山地采取水源涵养林生态林牧业模式,实行&草-牧-沼&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在中部走廊采取&粮-菜-瓜果-牧-沼气&模式,以沼气为纽带,联动粮食和蔬菜种植、瓜果栽培及畜牧业养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的多元化。陇南山地湿润半湿润区农业生产条件优越,通过建立立体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逐步形成高附加值的绿色农业产业基地。这种立体农业模式,将充分挖掘整个山体的生产潜能,在山顶发展&林-山野菜-茶-沼&循环经济链条,在山腰发展&果-菌-牲-沼&循环经济链条,在山底发展&果-粮-渔-沼&循环经济链条,4条产业链条将把整个山体的生产环绕起来[2]。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现了一部分农业经济循环模式的研究,在此,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概述。
(二)农业经济循环模式[3]
(1)种植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是以农业种植业为基础,以沼气池设为纽带,将种植业、养殖业结合起来,实现系统内&温室-养殖-沼气-蔬菜种植&的良性循环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将&沼气池、猪舍、果园&合起来,达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该模式适用全国大部分地区。
(2)生态畜牧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是利用清洁生产的思路进行农业畜牧业生产的过程,达到保护环境、资源的循环利用目的。其发展模式为综合生态养殖业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在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利用秸杆来大力发展养殖业。养殖的家畜种类可以是牛、猪、羊等。实践证明,利用青鲜作物秸杆和加工处理后的秸杆来发展养殖业最为合适。在养牛的同时,可以利用牛粪养猪。该模式适用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3)生态鱼塘-台田农业循环发展模式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种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该发展模式是以鱼为中心的模式,包括鱼,粮(菜、棉、草、饲料),果。该鱼塘物种结构是:表层养鸭,上层养白鲢和鳙鱼,中层养草鱼,底层养鲤鱼、鲫鱼。该模式以黄淮平原为代表。
(4)生态基塘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是一种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模式,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自然的突出典型。该农业发展模式包括桑(桑树)基鱼塘、蔗(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类型。
(三)国外粪便处理的循环模式
国外粪便处理工艺方案的概况:在欧洲和先进国家,粪便的处理是采用特殊处理与污水治理相结合的方法:(1)在距污水厂较近的粪便接收站,由抽粪车将粪便从化粪池中抽出,运到接收站,仅采用粗固液分离和除砂,对粪便污水进行初级处理,处理后的过滤液,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总进口处,与市政污水混合后进入污水的深度处理,分离出的大块固体物送填埋场填埋。从而实现对粪便的无害处理;(2)在远离污水厂的粪便接收站,在固液分离装置的作用下,将分离出的液固混合物经储存调节池,由污泥泵泵入密封的污泥脱水机,经除泥脱水处理后,滤清液排入市政排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无害化处理。分离出的大块固体物送填埋场填埋,脱水后的干物质用以制造有机生物肥料。在20世纪90年代,曾在西欧提出粪便的独立系统无害化处理的方案,形成一种完整的粪便处理站模式。但因种种原因均未实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选择可靠的脱水装置难,脱水后的粪液生化处理设施造价昂贵,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而不得实施。
但从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废物资源化看,完整的粪便处理站,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4]。因此,从粪便排放的源头设计到终端的开发利用。国外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借鉴,尤其涉及到市政管网和房屋结构的巨大改造问题。
二、循环经济研究存在的问题:一个疑问的发现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研究的视野基本上局限于本产业领域,要么是农业领域,要么是工业领域,很少有突破产业之间的界线,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循环经济的力度远远不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我曾多次设想,也多次发问,为什么循环经济理论的发展不能扩展到城市人口粪便排放进行资源开发,形成针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循环生态呢?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说是循环经济研究的桎梏,或者说研究循环经济站得高度不够,或者是循环经济的推动力不足(复旦大学的董骁在《循环经济动力不足的微观经济学分析》有专门论述),即没有站在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上去认识经济可以循环的层次和类别,几乎没有人提出对城市人口粪便的资源开发问题,因为它涉及到整个城市排水系统和城市建筑结构的重大改造,然后又要涉及到农业经济灌溉等方面的技术环节,但是西南五省的百年大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充分利用城市粪便带来的水资源、肥资源等进行开发?而又充分对农业用水和用肥问题加以深远影响。利用城市用水对他们粪便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既然存在如此大的资源存量,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和开发呢。
表1城市市辖区人均家庭生活用水量(吨/每人)
据正常推测和计算,一般马桶每次冲水需要6L的量(大便用灌水最少6L),一天每人冲大便1次,即每天每人就是6L,而在2009年底我国城市人口约6.22亿,计算出可利用的当年水浪费量为6.22&365&0.006=13.6亿吨,这还不包括冲洗小便用水,按照每个成年人每天ml的量计算,这些对于农业经济来说可以成为其发展生态的可用之水又可以增加3.6&1.5&365=1971亿升=1.971亿吨水,这些&可用之水&或者说&高档用水&(对农业经济来说)却要与生活废水中的其他可用和不可用的水混合流失,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按照黎咏芝的说法,即&了解,节水马桶的节水效率达到30%。譬如很常见的双键式节水马桶,根据不同需要冲出不同水量,可令一家三口每月节水2000升&的方式计算,而2009年年底中国家庭数2亿个,每年节约48亿吨[5]。因为相对于农业经济虽然是一笔似乎微不足道的量,因为两会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64.6%,生态用水占1.5%;即农业用水总量一年约为3584亿吨&,但这个(13.6+19.71+x+y)/%的比例还是值得注意,可以说是很大的资源存量。即使与表1中统计数据还有一部分差距,x指48亿吨中隐含的浪费量的不确定性;y表示公共场所的洗手间资源流量,实际流量可能大于家庭住户的流量。事实上,这个数据的推算是最保守的估计,比例应该在3%-5%之间。而西南5省区的农业缺水为450万公顷,每公顷的用水保守估计1万吨(现行灌溉体系下用水测度),则年缺口为450亿吨,其中浪费的约40亿吨左右的城市人口粪便排放资源储量,如果把这些水用到西南5省干旱地区将会形成一个充足补给,短期内可以缓解旱情,且能够保证西南5省区的生活用水,资源储量可观。
但是,要开发城市人口粪便的资源问题,必然涉及到城市住房建筑和城市生活废水排污系统的重新设计理念和农业生态的设计改造,这个工程要改变,我们就从研究城市建筑结构、城市排污系统和农业生态设施的改造入手。
三、城市排水系统与农业生态设施改造
目前中国的城市排污水系统实行统筹统揽的方式,城市人口粪便排放和生活废水排放通过同一个管道流出或流入,一般采用&粗过滤与市政管网排放相结合的工艺&、&粗过滤、除砂与市政管网排放相结合的工艺&、&粗过滤、除砂、除泥脱水与市政管网排放相结合的工艺&、&粗过滤、除泥脱水与生化处理成独立系统的处理方案&[6],这几种工艺的前提条件是不对分辨排放与其他污水排放分离,在混合的基础上加以处理,通过各种程序做到一些废物利用,但总体上我国的废水处理方式严重滞后于排放量的增加,超负荷运转,且存在很大弊端。其中的肥料、清洁水源(农业需求角度)全部浪费,流入到市政管网排放,为什么不能够在城市住房建设结构中设置两套排水系统?我觉得城市住房的排水系统应有两套,改变后可为农业提供很多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用量,真正的做到绿色环保。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城镇人口排水系统、粪便排放系统、城市排污系统和农业生态设施系统的循环图,在此范围内达到我们设计的城市人口粪便排放&城市排污系统&农业生态设施改造&农业灌溉和农业用肥的根本性变革,使循环经济在社会大系统内实现有机处理,使其形成一级、二级、三级完善的粪便处理工艺体系,从而实现对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形成社会系统的经济循环。我们的研究方案设计结构如图1:
图1 城市住房排水系统
从图1设计中先表达以下几个观点:①城市住房两套排水设备系统重置。就是说要把城市住房排水系统管道结构设计成粪便专用通道和生活废水专用通道,二者在房屋结构建筑中就应该有法律做硬性规定,对于就是建筑结构从技术上看难以改变,其通道介入具有独立功能的分离净化专用设备通道,按以往常规方式处置。家庭住户外的卫生间也要接入市政管网中的粪便专用通道,目的是为专门的农田水、肥专用库储存能源和水源。或者启动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雨水循环再利用系统,主要包括污水雨水收集池,利用现有居民的供排水管道,增加一道与每户居民洗脸洗菜淋浴下水管道相连的管道,增加一道向每户居民供应再生水的管道和建在楼顶的水箱。利用居民现有的与马桶相连的下水管道,将冲厕水和泔水一起集中收集到沼气池中,经过厌氧发酵后通过自动渗灌系统供给小区的花草树木,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气通过管道供应给部分居民使用。②独立功能净化设备按照欧洲的&在欧洲和先进国家,通常粪便的处理是采用特殊处理与污水治理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在距污水厂较近的粪便接收站,由抽粪车将粪便从化粪池中抽出,运到接收站,仅采用粗固液分离和除砂设备,对粪便污水进行初级处理,处理后的过滤液,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总进口处,与市政污水混合后进入污水的深度处理,分离出的大块固体物送填埋场填埋,从而实现对粪便的无害处理。二是在远离污水厂的粪便接收站,在固液分离装置的作用下,将分离出的液固混合物经储存调节池,由污泥泵泵入密封的污泥脱水机,经除泥脱水处理后,滤清液排入市政排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无害化处理。分离出的大块固体物送填埋场填埋,脱水后的干物质用以制造有机生物肥料&[7]。或者采用目前国内&粗过滤与市政管网排放相结合的工艺&、&粗过滤、除砂与市政管网排放相结合的工艺&、&粗过滤、除砂、除泥脱水与市政管网排放相结合的工艺&、&粗过滤、除泥脱水与生化处理成独立系统的处理方案&处理方式分解出能够被农田利用的水肥和不可利用的污水两块分别处置。③农田水、肥专用库和粪便专用通道需要专门设别处置,防腐、防淤积,储藏效果,涉及到分配、传输等技术问题,应采取表2[8]形式:减少运输,节约能源,快速消纳,无沉渣残存,提前实现粪便排放管道化,提高了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的程度。④农业喷灌水龙头的改造,保证匍匐喷射在地面上进行施肥,适用于膜下微灌、滴灌技术等技术形式。但是,一旦与城市粪便联系起来,就要克服很多技术难题,不同于一般的灌溉模式;然后利用喷灌技术将清水喷洒在植物上层,为了克服气味的扩散、肥力的消解等,但这些都需要新的技术处理。
表2城市粪便处理方式
四、效益评估
我们认为,在所有的处理方式中,对城市住房结构设置两套排水系统较为理想,然后改造市政管网,经过一系列的分离,所有城市家庭住户卫生间和公共场所卫生间可以通过专有通道直接作为农业经济的水、肥储备库,虽然改造的社会工程巨大,但是改造之后的循环系统最起码有5大好处:
①生活可利用之水与不可用之水截然分开,不需市政管网超负荷运转;②城市部分生活废物变为农业经济生态的资源,符合资源链条原理;③农业经济发展开源节流,有效缓解现代农业经济与最原始、最生态的古代农业经济矛盾桎梏;④将城市生活与农业经济链接,形成社会大系统的经济循环模式,克服局限于某个产业的做法;⑤强制性改变农业经济非生态的做法和对水、肥资源的掠夺,长远地节约社会成本,改变城乡生活模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埋下一个生态的循环经济新模式。
总而言之,当城市人口的粪便排放与农业的日常灌溉联系在一起,农业的灌溉模式必然朝着最先进的理念看齐,这会使农业灌溉水量节约1/3-1/2(农业灌溉从每公顷1万吨到1.5万吨的水平降至5千吨以下),就全国&强制性&农业节约用水400亿吨(全国按5千万公顷、每亩节约8000吨水计算),相当于2004年一年的农业用水量11%还要多,加上城市人口粪便水资源量,解决西南5省区干旱用水,不存在任何问题,这是巨大的资源开发效益。另外,农业经济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生态恢复到自然、&原始&状态,新的城乡互动模式会顺其自然的构建为另一种&优雅&的和谐,非强制性的城乡统筹模式油然而生,社会大系统自然循环的运转。
参考文献:
[1]赵波.循环经济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7(10):64-66.
[2]卢吉平,吴梦寒.循环经济在陇原:托起现代农业的新希望[N].甘肃日报(3),.
[3]王恒庭.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及其对策分析[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7):13-14.
[4]王绍康.关于城市生活粪便处理工艺方案的探讨[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3(3):121.
[5]黎咏芝.马桶冲水量大太浪费,水箱放砖头节水又省钱[Z].广东新闻中心,.
[6]付朝晖.城市生活粪便处理工艺方案初探[J].太原科技,2006(5):35.
[7]孙占朝.粪便无害化处理[N].天津日报(8),.
[8]冯建红.城市粪便污染防治预处理方法述评[Z].环卫科技网,.
Mail: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工业化和城市化冲击下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探索——以东莞市为例.pdf5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分类号 £塑! 学校代码
UDC 学 号 !Q!Z鱼Q垫!墨 广、 密级―结卜I 彦商犬学 学 位 论 文 工业化和城市化冲击下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探索 一以东莞市为例 潘建春
农村与区域发展 学院名称 农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黄京华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论文提交日期2013年6月
论文答辩日期日学位授予日期 2013年6月 答辩委员会 舢籼舢㈣删㈣驸舢 Y座机电话号码 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
的研究成果。除己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
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本人或他人为获得广西大
学或其它单位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论文的研
究工作所做的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说明。 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完成的学位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归
属广西大学。本人授权广西大学拥有学位论文的部分使用权,即:学校有
权保存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
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口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授权。 疥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论文作者签名雾璐 日期:D。t弓,衫.?口 指导教师签名:孝§、珲 日期:鲫,多、‘、21 作者联系电话:1座机电话号码25 工业化和城市化冲击下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探索 一一以东莞市为例 摘要 本文在了解国内外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生态农业的相关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您的位置:
《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年)》发布(全文)
发布时间:&&&&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字体:
  农业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水利部 国家林业局
  关于印发《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年)》的通知
  农计发[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农业关乎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大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为指导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主要成就。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显著,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增”,连续8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连续2年超过6亿吨。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农产品稳定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增速连续5年超过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农业资源利用水平稳步提高。严格控制耕地占用和水资源开发利用,推广实施了一批资源保护及高效利用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水土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田灌溉水用量占总用水比重由2002年的61.4%下降到2013年的55%,有效利用系数由0.44提高到2013年的0.52,粮食亩产由293公斤提高到2014年的359公斤。在地少水缺的条件下,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为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先后启动实施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一批重大工程和补助政策,加强农田、森林、草原、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强化外来物种入侵预防控制,全国农业生态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局部地区出现好转。2013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1.6%,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4.2%。
  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标准化规模养殖、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加强生态村镇、美丽乡村创建和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发展休闲农业,农村人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截至2014年底,改造农村危房1565万户,定居游牧民24.6万户;5.9万个村庄开展了环境整治,直接受益人口约1.1亿。
  (二)面临挑战。
  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
  资源硬约束日益加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任务更加艰巨。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基本国情。全国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年均约480万亩,被占用耕地的土壤耕作层资源浪费严重,占补平衡补充耕地质量不高,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压力越来越大。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耕作层变浅等问题凸显。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0.2,华北地下水超采严重。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水土资源越绷越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尖锐。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等外源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向农产品产地环境渗透,全国土壤主要污染物点位超标率为16.1%。农业内源性污染严重,化肥、农药利用率不足三分之一,农膜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不到一半,秸秆焚烧现象严重。海洋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赤潮、绿潮时有发生,渔业水域生态恶化。农村垃圾、污水处理严重不足。农业农村环境污染加重的态势,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艰巨。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45亿吨,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2万平方公里。高强度、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失衡、功能退化,农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亟待建立。草原超载过牧问题依然突出,草原生态总体恶化局面尚未根本扭转。湖泊、湿地面积萎缩,生态服务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濒危物种增多。生态系统退化,生态保育型农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制度体系的任务更加艰巨。水土等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山水林田湖等缺乏统一保护和修复。农业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尚未建立,特别是反映水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机制没有形成。循环农业发展激励机制不完善,种养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较低。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农业污染责任主体不明确,监管机制缺失,污染成本过低。全面反映经济社会价值的农业资源定价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的缺失和不健全,制约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发展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共识日益广泛。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全社会对资源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高度关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集聚了社会共识。二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日益雄厚。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持续加大,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连年增产,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弥补国内农业资源不足的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战略空间和物质保障。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日益坚实。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广泛传承,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和先进装备等日新月异、广泛应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技术模式不断集成创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日益完善。随着农村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将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提供保障。
  “三农”是国家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立足世情、国情、农情,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全面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产能为本、保育优先、创新驱动、依法治理、惠及民生、保障安全的指导方针,加快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生态保育型农业,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依靠拼资源消耗、拼农资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集约经营上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四化同步”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生产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坚守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妥善处理好农业生产与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的关系,适度有序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加快推进农业环境问题治理,不断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提升与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的匹配度。
  坚持创新驱动与依法治理相协同。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改革新红利,推进科学种养,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法治观念和思维,完善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依法促进创新、保护资源、治理环境,构建创新驱动和法治保障相得益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
  坚持当前治理与长期保护相统一。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把生态建设与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当前突出问题入手,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兼顾农业内源外源污染控制,加大保护治理力度,推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农业环境保护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持续提升。
  坚持试点先行与示范推广相统筹。充分认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和系统性,统筹考虑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围绕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试点工作,着力解决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难题,着力构建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模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扩大示范推广范围,稳步推进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要求,着力构建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积极引导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参与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着力调动农民、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政府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切实履行好顶层设计、政策引导、投入支持、执法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初步成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积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结构更加优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农业资源保护水平与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和增强,生物多样性衰减速度逐步减缓。
  到2030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供给保障有力、资源利用高效、产地环境良好、生态系统稳定、农民生活富裕、田园风光优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基本确立。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逐步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农业生产新格局。在农业生产与水土资源匹配较好地区,稳定发展有比较优势、区域性特色农业;在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问题突出地区,适度休养,调整结构,治理污染;在生态脆弱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措施,加大农业生态建设力度,修复农业生态系统功能。
  加强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力争在种业和资源高效利用等技术领域率先突破,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着力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产出水平。大力发展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8%以上,加快实现粮棉油糖等大田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粮食仓储和转运设施建设,改善粮食仓储条件。发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高规模经营产出水平。
  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环、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畜牧业,推进“过腹还田”。积极发展草牧业,支持苜蓿和青贮玉米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试点。因地制宜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农业技术,以及“稻鱼共生”、“猪沼果”、林下经济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到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粮食主产县基本实现区域内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二)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
  稳定耕地面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严控新增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将城镇周边、交通沿线、粮棉油生产基地的优质耕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坚持耕地占补平衡数量与质量并重,全面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
  提升耕地质量。采取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土壤改良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恢复和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减缓黑土层流失。开展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到2020年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8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20年和2030年全国耕地基础地力提升0.5个等级和1个等级以上,粮食产出率稳步提高。严格控制工矿企业排放和城市垃圾、污水等农业外源性污染。防治耕地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建立农产品产地土壤分级管理利用制度。
  适度退减耕地。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林草结合,增加植被盖度。
  (三)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
  实施水资源红线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20年和2030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量分别保持在3720亿立方米和3730亿立方米。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20年和203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达到0.55和0.6以上。推进地表水过度利用和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适度退减灌溉面积。
  推广节水灌溉。分区域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加快农业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到2020年和2030年,农田有效灌溉率分别达到55%和57%,节水灌溉率分别达到64%和75%。发展节水农业,加大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完善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到2020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88亿亩。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强化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大中型灌区田间工程配套,增强农业抗旱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行农艺节水保墒技术,改进耕作方式,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抗旱品种。
  发展雨养农业。在半干旱、半湿润偏旱区建设农田集雨、集雨窖等设施,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开展粮草轮作、带状种植,推进种养结合。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改良耕作制度,扩大优质耐旱高产品种种植面积,严格限制高耗水农作物种植面积,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在水土流失易发地区,扩大保护性耕作面积。
  (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
  防治农田污染。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提高使用效率,减少农业内源性污染。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到2020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努力实现化肥施用量零增长。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到2020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努力实现农药施用量零增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建设农田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综合治理地膜污染,推广加厚地膜,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示范推广和回收利用,加快可降解地膜研发,到2030年农业主产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基本回收利用。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用途管制,建立健全全国农业环境监测体系。
  综合治理养殖污染。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提高畜禽粪污收集和处理机械化水平,实施雨污分流、粪污资源化利用,控制畜禽养殖污染排放。到2020年和2030年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基本资源化利用,实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全面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2017年底前,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健全兽药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严格控制近海、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的养殖容量和养殖密度,开展水产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生态修复,推广高效安全复合饲料,逐步减少使用冰鲜杂鱼饵料。
  改善农村环境。科学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护饮用水水源,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加快构建农村清洁能源体系。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科学分离。禁止秸秆露天焚烧,推进秸秆全量化利用,到2030年农业主产区农作物秸秆得到全面利用。开展生态村镇、美丽乡村创建,保护和修复自然景观和田园景观,开展农户及院落风貌整治和村庄绿化美化,整乡整村推进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注重农耕文化、民俗风情的挖掘展示和传承保护,推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
  增强林业生态功能。按照“西治、东扩、北休、南提”的思路,加快西部防沙治沙步伐,扩展东部林业发展的空间和内涵,开展北方天然林休养生息,提高南方林业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特别是公益林建设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建立比较完善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到2020年和2030年全国农田林网控制率分别达到90%和95%以上。
  保护草原生态。全面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推进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和草原防灾减灾。坚持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开展禁牧休牧、划区轮牧,推进草原改良和人工种草,促进草畜平衡,推动牧区草原畜牧业由传统的游牧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加快农牧交错带已垦草原治理,恢复草地生态。强化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合理利用南方草地,保护和恢复南方高山草甸生态。到2020年和203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56%和60%。
  恢复水生生态系统。采取流域内节水、适度引水和调水、利用再生水等措施,增加重要湿地和河湖生态水量,实现河湖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加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继续实施增殖放流,推进水产养殖生态系统修复,到2020年全国水产健康养殖面积占水产养殖面积的65%,到2030年达到90%。加大海洋渔业生态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捕捞强度,继续实施海洋捕捞渔船减船转产,更新淘汰高耗能渔船。加强自然海岸线保护,适度开发利用沿海滩涂,重要渔业海域禁止实施围填海,积极开展以人工鱼礁建设为载体的海洋牧场建设。严格实施海洋捕捞准用渔具和过度渔具最小网目尺寸制度。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加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开展濒危动植物物种专项救护,完善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预警体系,遏制生物多样性减退速度。建立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体系、风险性分析和远程诊断系统,建设综合防治和利用示范基地,严格防范外来物种入侵。构建国家边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安全屏障,有效防范动植物疫病。
  四、区域布局
  针对各地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综合考虑各地农业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优化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保护发展区。按照因地制宜、梯次推进、分类施策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和重点。
  (一)优化发展区。
  包括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是我国大宗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产条件好、潜力大,但也存在水土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资源循环利用程度不高等问题。要坚持生产优先、兼顾生态、种养结合,在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好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稳定发展、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友好。
  ——东北区。以保护黑土地、综合利用水资源、推进农牧结合为重点,建设资源永续利用、种养产业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现代粮畜产品生产基地。在典型黑土带,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实施保护性耕作,增施有机肥,推行粮豆轮作。到2020年,适宜地区深耕深松全覆盖,土壤有机质恢复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显著提高。在三江平原等水稻主产区,控制水田面积,限制地下水开采,改井灌为渠灌,到2020年渠灌比重提高到50%,到2030年实现以渠灌为主。在农牧交错地带,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粮草兼顾、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种植青贮玉米和苜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奶业和肉牛产业。推动适度规模化畜禽养殖,加大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力度,推进“免疫无疫区”建设。在大小兴安岭等地区,加大森林草原保护建设力度,发挥其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保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系统。
  ——黄淮海区。以治理地下水超采、控肥控药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重点,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粮食和“菜篮子”产品稳定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在华北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适度压减高度依赖灌溉的作物种植;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实行灌溉定额制度,加强灌溉用水水质管理,推行农艺节水和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到2020年地下水超采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在淮河流域等面源污染较重地区,大力推广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推行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利用;调整优化畜禽养殖布局,稳定生猪、肉禽和蛋禽生产规模,加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循环利用水平。在沿黄滩区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健康养殖。全面加强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和盐碱地,配套完善农田林网。
  ——长江中下游区。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和耕地重金属污染为重点,建立水稻、生猪、水产健康安全生产模式,确保农产品质量,巩固农产品主产区供给地位,改善农业农村环境。科学施用化肥农药,通过建设拦截坝、种植绿肥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对农田和水域的污染;推进畜禽养殖适度规模化,在人口密集区域适当减少生猪养殖规模,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推进农村垃圾和污水治理。加强渔业资源保护,大力发展滤食性、草食性净水鱼类和名优水产品生产,加大标准化池塘改造,推广水产健康养殖,积极开展增殖放流,发展稻田养鱼。严控工矿业污染排放,从源头上控制水体污染,确保农业用水水质。加强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增施有机肥,实施秸秆还田,施用钝化剂,建立缓冲带,优化种植结构,减轻重金属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到2020年,污染治理区食用农产品达标生产,农业面源污染扩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华南区。以减量施肥用药、红壤改良、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构建优质安全的热带亚热带农产品生产体系。大力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进化肥农药减量施用,治理水土流失,加大红壤改良力度,建设生态绿色的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生产基地。恢复林草植被,发展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和经济林,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土壤侵蚀;改良山地草场,加快发展地方特色畜禽养殖。加强天然渔业资源养护、水产原种保护和良种培育,扩大增殖放流规模,推广水产健康养殖。到2020年,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农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适度发展区。
  包括西北及长城沿线区、西南区,农业生产特色鲜明,但生态脆弱,水土配置错位,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严重,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立足资源环境禀赋,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适度挖掘潜力、集约节约、有序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西北及长城沿线区。以水资源高效利用、草畜平衡为核心,突出生态屏障、特色产区、稳农增收三大功能,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草食畜牧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盐碱地治理,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互利共赢。在雨养农业区,实施压夏扩秋,调减小麦种植面积,提高小麦单产,扩大玉米、马铃薯和牧草种植面积,推广地膜覆盖等旱作农业技术,建立农膜回收利用机制,逐步实现基本回收利用。修建防护林带,增强水源涵养功能。在绿洲农业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善田间灌排渠系,增加节水灌溉面积,到2020年实现节水灌溉全覆盖,并在严重缺水地区实行退地减水,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在农牧交错区,推进粮草兼顾型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坡耕地退耕还草、粮草轮作、种植结构调整、已垦草原恢复等形式,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推进草食畜牧业发展。在草原牧区,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保护天然草原,实行划区轮牧、禁牧、舍饲圈养,控制草原鼠虫害,恢复草原生态。
  ——西南区。突出小流域综合治理、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和解决工程性缺水,在生态保护中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通过修筑梯田、客土改良、建设集雨池,防止水土流失,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到2020年治理石漠化面积40%以上。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和建设,发展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经济林,开展退耕还林还草,鼓励人工种草,合理开发利用草地资源,发展生态畜牧业。严格保护平坝水田,稳定水稻、玉米面积,扩大马铃薯种植,发展高山夏秋冷凉特色农作物生产。
  (三)保护发展区。
  包括青藏区和海洋渔业区,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青藏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高原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但生态十分脆弱。海洋渔业区发展较快,也存在着渔业资源衰退、污染突出的问题。要坚持保护优先、限制开发,适度发展生态产业和特色产业,让草原、海洋等资源得到休养生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青藏区。突出三江源头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区的生态保护,实现草原生态整体好转,构建稳固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基本口粮田,稳定青稞等高原特色粮油作物种植面积,确保区域口粮安全,适度发展马铃薯、油菜、设施蔬菜等产品生产。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保护天然草场,积极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以草定畜,实现草畜平衡,有效治理鼠虫害、毒草,遏制草原退化趋势。适度发展牦牛、绒山羊、藏系绵羊为主的高原生态畜牧业,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保护高原特有鱼类。
  ——海洋渔业区。严格控制海洋渔业捕捞强度,限制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加强禁渔期监管。稳定海水养殖面积,改善近海水域生态质量,大力开展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和环境修复,提升渔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海洋牧场,保护海洋渔业生态。到2020年,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和总功率明显下降。
  五、重大工程
  围绕重点建设任务,以最急需、最关键、最薄弱的环节和领域为重点,统筹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资金,调整盘活财政支农存量资金,安排增量资金,积极引导带动地方和社会投入,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全面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一)水土资源保护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粮食主产区、非主产区产粮大县为重点,兼顾棉花、油料、糖料等重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开展土地平整,建设田间灌排沟渠及机井、节水灌溉、小型集雨蓄水、积肥设施等基础设施,修建农田道路、农田防护林、输配电设施,推广应用先进适用耕作技术。
  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分区开展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养分平衡,防止耕地退化,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产出能力。在东北区开展黑土地保护,实施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培肥地力,配套有机肥堆沤场,推广粮豆轮作;防治水土流失,实施改垄、修建等高地埂植物带、推进等高种植和建设防护林带等措施。在黄淮海区开展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砂礓黑土改良、水肥一体化、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壤盐渍化治理。在长江中下游区及华南区开展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冬耕翻土晒田、施用石灰深耕改土等。开展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试点,剥离的耕作层重点用于土地开发复垦、中低产田改造等。
  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在南方水稻产区等重金属污染突出区域,改造现有灌溉沟渠,修建植物隔离带或人工湿地缓冲带,减低灌溉水源中重金属含量;在轻中度污染区实施以农艺技术为主的修复治理,改种低积累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在重度污染区改种非食用作物或高富集树种;完善土壤改良配套设施,建设有机肥、钝化剂等野外配制场所,配备重度污染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设施设备。
  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配套修建塘坝窖池,配合实施沟道整治和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密度大、坡耕地集中地区,尤其是关中盆地、四川盆地以及南方部分地区,建设坡改梯及其配套工程。
  高效节水项目。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建设,改善灌溉条件。在西北地区改造升级现有滴灌设施,新建一批玉米、林果等喷灌、滴灌设施,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节水技术。在东北地区西部推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水稻区推广控制灌溉等节水措施。在黄淮海区重点发展井灌区管道输水灌溉,推广喷灌、微灌、集雨节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南方地区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加快水稻节水防污型灌区建设。
  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区治理项目。在地表水源有保障、基础条件较好地区积极发展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地区,退减灌溉面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加大节水力度,实施地下水开采井封填、地表水取水口调整处置和用水监测、监控措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适度采取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
  农业资源监测项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和完善遥感、固定观测和移动监测等一体化的农业资源监测体系,建立耕地质量和土壤墒情、重金属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土壤环境监测网点,建立土壤样品库、信息中心和耕地质量数据平台,健全农业灌溉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农业资源环境大数据中心,推动农业资源数据共建共享。
  (二)农业农村环境治理工程。
  畜禽粪污综合治理项目。在污染严重的规模化生猪、奶牛、肉牛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区,按照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种养结合的思路,建设一批畜禽粪污原地收集储存转运、固体粪便集中堆肥或能源化利用、污水高效生物处理等设施和有机肥加工厂。在畜禽养殖优势省区,以县为单位建设一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示范点、养殖密集区畜禽粪污处理和有机肥生产设施。
  化肥农药氮磷控源治理项目。在典型流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推广高效肥和化肥深施、种肥同播等技术;实施平缓型农田氮磷净化,开展沟渠整理,清挖淤泥,加固边坡,合理配置水生植物群落,配置格栅和透水坝;实施坡耕地氮磷拦截再利用,建设坡耕地生物拦截带和径流集蓄再利用设施。实施农药减量控害,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高效低毒农药和高效植保机械。
  农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项目。在农膜覆盖量大、残膜问题突出的地区,加快推广使用加厚地膜和可降解农膜,集成示范推广农田残膜捡拾、回收相关技术,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和再利用加工厂,建设一批农田残膜回收与再利用示范县。在农药使用量大的农产品优势区,建设一批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和无害化处理站,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和危害管理平台。
  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秸秆机械还田、青黄贮饲料化利用,实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供电和秸秆固化成型燃料供热、材料化致密成型等项目。配置秸秆还田深翻、秸秆粉碎、捡拾、打包等机械,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采取连片整治的推进方式,综合治理农村环境,建立村庄保洁制度,建设生活污水、垃圾、粪便等处理和利用设施设备,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实施沼气集中供气,推进农村省柴节煤炉灶炕升级换代,推广清洁炉灶、可再生能源和产品。
  (三)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在符合条件的25度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度坡耕地,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植树种草。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发展木本粮油。
  草原保护与建设项目。继续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草地治理、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工程,开展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南方草地综合治理,建设草原灾害监测预警、防灾物资保障及指挥体系等基础设施。到2020年,改良草原9亿亩,人工种草4.5亿亩。在农牧交错带开展已垦草原治理,平整弃耕地,建设旱作优质饲草基地,恢复草原植被。开展防沙治沙建设,保护现有植被,合理调配生态用水,固定流动和半流动沙丘。
  石漠化治理项目。在西南地区,重点开展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和草地建设,建设和改造坡耕地,配套相应水利水保设施。在石漠化严重地区,开展农村能源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石漠化现象。
  湿地保护项目。继续强化湿地保护与管理,建设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以及湿地多用途管理区。通过退耕还湿、湿地植被恢复、栖息地修复、生态补水等措施,对已垦湿地以及周边退化湿地进行治理。
  水域生态修复项目。在淡水渔业区,推进水产养殖污染减排,升级改造养殖池塘,改扩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对湖泊水库的规模化网箱养殖配备环保网箱、养殖废水废物收集处理设施。在海洋渔业区,配置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建设人工鱼礁、海藻场、海草床等基础设施,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继续实施渔业转产转业及渔船更新改造项目,加大减船转产力度。在水源涵养区,综合运用截污治污、河湖清淤、生物控制等,整治生态河道和农村沟塘,改造渠化河道,推进水生态修复。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环境调查监测和增殖放流。
  农业生物资源保护项目。建设一批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区、国家级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控区,建立农业野生生物资源监测预警中心、基因资源鉴定评价中心和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网点,强化农业野生生物资源保护。
  (四)试验示范工程。
  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项目。选择不同农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的区域,建设东北黑土地保护、西北旱作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黄淮海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长江中下游耕地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西南华南石漠化治理、西北农牧交错带草食畜牧业发展、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水产养殖区渔业资源生态修复、畜禽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等10个类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加强相关农业园区之间的衔接,优先在具备条件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开展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工作。通过集成示范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有效保护等领域先进适用技术,探索适合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与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打造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样板。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研究制修订土壤污染防治法以及耕地质量保护、黑土地保护、农药管理、肥料管理、基本草原保护、农业环境监测、农田废旧地膜综合治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业野生植物保护等法规规章,强化法制保障。完善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法规体系,健全农业各产业节能规范、节能减排标准体系。制修订耕地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膜、饲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等标准,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依据。
  加大执法与监督力度。健全执法队伍,整合执法力量,改善执法条件。落实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各类法律法规,加强跨行政区资源环境合作执法和部门联动执法,依法严惩农业资源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效果的监测与督察,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及损害赔偿制度。
  (二)完善扶持政策。
  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农业可持续发展投入保障体系,推动投资方向由生产领域向生产与生态并重转变,投资重点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倾斜。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农业资源利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领域,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财政等激励政策,落实税收政策,推行第三方运行管理、政府购买服务、成立农村环保合作社等方式,引导各方力量投向农村资源环境保护领域。将农业环境问题治理列入利用外资、发行企业债券的重点领域,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切实提高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健全完善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和问责机制。
  健全完善扶持政策。继续实施并健全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农机具购置补贴、动物疫病防控、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等政策。研究实施精准补贴等措施,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农业资源生态修复保护政策。支持优化粮饲种植结构,开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种植、粮豆粮草轮作;支持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生物炭改良土壤、积造施用有机肥、种植绿肥;支持推广使用高标准农膜,开展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继续开展渔业增殖放流,落实好公益林补偿政策,完善森林、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健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地、重要水生态修复治理区和蓄滞洪区生态补偿机制。完善优质安全农产品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制度,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建设。
  (三)强化科技和人才支撑。
  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工作,在种业创新、耕地地力提升、化学肥料农药减施、高效节水、农田生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治理、气候变化、草原生态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等方面推动协同攻关,组织实施好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创新农业科研组织方式,建立全国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及其联盟,进一步整合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资源和力量。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资源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
  促进成果转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积极探索“项目+基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生产单位+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转化模式。进一步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力度。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按照规定对于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才给予奖励。
  强化人才培养。依托农业科研、推广项目和人才培训工程,加强资源环境保护领域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农业高等教育、农民职业教育等培训渠道,培养农村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中,强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借助多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国内农业资源环境与生态等方面的农业科技交流合作,加大国外先进环境治理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
  (四)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现阶段,对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的给予重点支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健全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制定水权转让、交易制度,建立合理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推行阶梯水价,引导节约用水。建立农业碳汇交易制度,促进低碳发展。培育从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的专业化企业和组织,探索建立第三方治理模式,实现市场化有偿服务。
  树立节能减排理念。引导全社会树立勤俭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改变不合理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发展低碳经济,践行科学发展。加大宣传力度,倡导科学健康的膳食结构,减少食物浪费。鼓励企业和农户增强节能减排意识,按照减量化和资源化的要求,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自觉履行绿色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责任。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保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广泛动员公众、非政府组织参与保护与监督。逐步推行农业生态环境公告制度,健全农业环境污染举报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五)用好国际市场和资源。
  合理利用国际市场。依据国内资源环境承载力、生产潜能和农产品需求,确定合理的自给率目标和农产品进口优先序,合理安排进口品种和数量,把握好进口节奏,保持国内市场稳定,缓解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加强进口农产品检验检疫和质量监督管理,完善农业产业损害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参与国际与区域农业政策以及农业国际标准制定。
  提升对外开放质量。引导企业投资境外农业,提高国际影响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贸易合作,完善相关政策支持体系。
  (六)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建立由有关部门参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部门协调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和沟通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形成部门合力。省级人民政府要围绕规划目标任务,统筹谋划,强化配合,抓紧制定地方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积极推动重大政策和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创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耕地红线、资源利用与节约、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和目标责任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农业模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