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在其经济(市场)的作用?像中国是政府的宏观调控控。。

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以日本的产业政策为例--《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年08期
论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以日本的产业政策为例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直接调控这种经济管理方式的局限性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间接调控经济的必然性 ;然后 ,介绍了日本政府在战后时期、经济复兴时期、调整增长时期和成为发达国家以后干预经济的不同方式 ,并提出了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F112.2【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活动中市场的作用在逐步加强。在新的运行机制中 ,政府应该如何干预国民经济活动成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政府机构改革的今天 ,如何给政府的职能定位 ,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以日本产业政策中政府对市场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轶冰,杨改河,李全武;[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韩海英,程默;[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卫星;[D];浙江大学;2002年
王磊;[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王展祥;[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王少华;[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石景冬;[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乐明;[J];财经研究;2001年08期
戚聿东;[J];当代财经;2001年12期
郑鹏程,张重实;[J];当代法学;2001年08期
余晖;[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1期
王恒久,刘戒骄;[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1期
刘戒骄;[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11期
唐晓华,张保胜;[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2期
门建辉;[J];经济评论;1999年01期
李轶男;[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宋立;[J];经济学动态;1997年09期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树生;黄心诚;;[J];甘肃农业;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管煜武;[D];同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鹤;[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邓虎飞;[D];暨南大学;2007年
高昊;[D];四川大学;2006年
单盈;[D];浙江大学;2006年
孟丽;[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郭予琦;[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余向农;[J];宏观经济管理;1988年02期
贾旭宏;[J];商业经济与管理;1988年02期
许荣昌;余向农;;[J];宏观经济研究;1988年01期
贾廷战;[J];经济与管理研究;1989年06期
陈共;[J];财贸经济;1989年12期
马伯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05期
马伯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9年05期
黄志凌;[J];金融教学与研究;1990年03期
弘泽;;[J];改革与战略;1991年06期
陈节;[J];福建金融;199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竺;陈国强;张亭栋;王振义;陈赛娟;;[A];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7年
郝好杰;谷志远;刘文英;宋海静;赵亚力;李琦;;[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张明涛;;[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石海城;;[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薛红卫;杨晓华;李李;;[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薛红卫;李李;杨晓华;;[A];2005年全国植物生长物质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吕雷;刘霞;姚泰;朱依纯;;[A];中国生理学会第五届全国心血管、呼吸和肾脏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王金虎;李双伟;陈跃磊;丁小燕;;[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王南;刘媛;谢孟侠;崔宗杰;;[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蒋瑛琨;刘艳武;赵振全;;[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科技日报;2000年
郭松;[N];金融时报;2001年
王宝清;[N];金融时报;2001年
张未民;[N];市场报;2001年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银行
夏有华;[N];中国信息报;2001年
贾康;[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N];证券时报;2003年
;[N];工人日报;2004年
刘为民(作者系定西市副市长);[N];甘肃日报;2004年
本报记者 陈建新;[N];金融时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一强;[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秦珑;[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穆海权;[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杜德斌;[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贺庆春;[D];安徽大学;2003年
刘铁军;[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徐英吉;[D];青岛大学;2004年
高壮;[D];吉林大学;2004年
罗素梅;[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刘中博;[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杨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甘露;[D];四川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800-810-661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800-810-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国的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比较有哪些差异?_百度知道
中国的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比较有哪些差异?
 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点西方国家宏观调控具有相同之处:目标都指向经济发展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实现充分就业、达到国际收支平衡等,都以间接控制为主,手段都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国际收支政策等。宏观调控的职能主要是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针对各种市场失灵,西方国家主要采取下列调控手段:  第一,不完全竞争市场。针对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缺陷,西方国家政府宏观调节的具体作法有:  国有化。政府接管行业的所有权或将其国有化,一旦拥有垄断性企业的所有权,可以根据公共利益来决定产量和价格。  管制。在电讯、电力供应等行业中,平均生产成本随生产规模下降,在只有一个厂商的情况下才能取得最大限度的规模效益,于是形成自然垄断。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采取价格管制,规定其索要价格,并给予被管制行业的消费者提供补贴。西方国家宏观调控的不同点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有三种市场经济模式的宏观调控。  英、美两国很早就开始较大范围介入经济生活,但干预程度较低:基本限于以律法规范市场运作,同时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虽通过税收等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但注重保护企业家的创业积极性。国家没有全国性的经济发展指导计划和明确的产业政策。当然,英美两国宏观经济调控亦有差别,如企业国有化的程度不同。年英国国有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9%,美国仅为1.3%;同期国有企业投资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英国为15.19%,美国仅为3.7%。  日本的市场经济带有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计划性很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指导性与权威性相结合,经济计划仅具指导性,但政府按企业服从计划的程度给予奖惩。二是民主性和合理性相—致,政府通过各种审议制度来保证决策合理。三是连续性和针对性相统一,每一计划的问世都以前一个计划的实施情况为基础,并随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四是预测性,政府拥有庞大的机构收集信息、预测行情,作为制定和调整计划的依据。与日本相似,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经济计划手段实施最早,机构最健全,经验最丰富,以企业大规模国有化为重要特点,国有企业几乎涉及所有重要经济部门和领域。据统计,年,法国国有企业占国民生产总值10.7%,远高于英美等国家。  20世纪的德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在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前提下国家宏观调控,实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侧重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持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和提供社会保障,干预程度和能力强于英美模式,弱于日法模式。国家也制定了经济计划或纲领,但基本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宏观调控侧重于总量平衡、调节收入分配和促进地区之间平衡发展。国家采取行政措施直接参与经济过程本身,对一些特定企业采取保护、补贴的政策,即使违反经济规律也在所不惜。同时通过货币政策等间接干预经济。为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德国建立了西方各国中独立性最强的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  三、西方国家宏观调控比较的启示  通过对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比较,可以获得以下的重要启示:  第一,宏观经济调控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市场经济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目前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我们建立的将是现代市场经济,是存在多方面市场失灵的市场经济。因此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建立有效率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第二,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必须充分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市场调节与宏观经济调控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在市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必须任由市场充分发挥作用而积极不干预,只有当市场难以或不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才能代之以宏观调控。即使像法国、日本这样的宏观调控力度较强的国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亦起着基础性作用,宏观经济调控以间接调控为主。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市场力量远未得到充分释放,加之历史上有计划经济的传统,政府有干预经济的惯性和冲动。因此,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要把计划经济下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市场经济下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等量齐观。在体制转轨时期中国需以“双轨调控”来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第三,必须充分注意根据本国国情选择适当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模式。具体来说,影响宏观经济调控模式选择的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和历史文化传统。  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本的市场经济正是在特定的国情条件下,在追赶欧美的长期过程和状态中,形成的独特的发展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框架是:经济计划+产业政策+行政指导,体现出强烈的宏观干预色彩。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应该充分借鉴后发国家日本的经验,在建立宏观调控体系中充分注意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建立追赶型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后发优势,扬长避短。  政治体制的不同也会造成宏观调控的差异。宏观调控的主体是政府,因而不同的政权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宏观经济调控。以美国为例,由于联邦制国家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不适合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强度调控而适合于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比较下之,法国做为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单一制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广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推行经济计划化和对宏观经济进行广泛干预。中是一个集权制历史悠久的国家,强调等级制度和中央权威。我国在建立宏观调控体系时必须考虑到国家政体的特点,充分调动传统政治体制的积极因素,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见,中国不适合建立自由市场经济体制。  历史文化传统是决定一国宏观调控模式的重要因素。历史文化范畴十分广泛,除各种正式的社会制度外还有大量的非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在文化中是约定俗成的,对经济行为起着潜在的决定作用。非正式制度更接近于特定的文化内核,集中体现社会特有价值,因此稳定性较大,更难改革。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等级,强调集权,不利于自由主义精神的广泛传播。中国目前不具备建立英美式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家必须对宏观经济进行强有力调控,以推动转轨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过渡。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2条回答
中国宏观调控强调强力政府作后盾,对经济进行干涉。 国外调控假如存在的话也应该是为了刺激或者建立市场经济的继续繁荣和发展吧。 中外政治制度不同,宏观调控 这个词中国才有。
中国的更加强力,而外国只是更倾向与注入资金
宏观调控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政府的宏观调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