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芯片的公司叫什么企业不得向陆资开放IC设计,台湾芯片的公司叫什么政府这样做有何深层考量?

4月30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行政院于本月召开了工作小组会议,针对大陆对于台湾半导体人才的网罗,准备建立有效的防止人才挖角的机制,并于近期就由台湾劳动部门发函给各人才招聘机构,要求不得协助任何企业在台招募人员赴大陆就业,要求招聘信息的工作地点如果涉及大陆地区,必须先行下架,违者最重可处新台币500万元罚金。另外,报道称台湾劳动部近期还将开会讨论,拟完善相关条例及明确处罚之裁罚基准,未来如有违反相关规定者,将予以裁罚,另外如涉及“集成电路”、“半导体”或“IC”等台湾关键产业者,将加重裁罚。预计5月5日将邀集人才招聘业者开会说明。中国台湾地区最大的招聘平台104 Job Bank在周三的一封信中告诉客户,“请尽快关闭您在中国大陆的职位空缺,以避免违反法律”。104 Job Bank表示,它正在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分别与客户联系,以帮助他们避免违反规定。该平台表示,截至周四晚上,中国大陆的职位空缺已经下降了一半,从3774个空缺减少到1872个。台湾劳动部门官员解释称,不论是台湾企业、经投审会许可陆资或外资,都不可以在台湾刊登赴大陆就业的招聘广告,但若台湾企业替自己在“经投审会许可之台商大陆公司”征才、且“有实际营业行为”者,则在例外免罚范围。同时,人才招聘公司、猎人头公司等就业服务机构均不得协助任何企业在台湾招募人员赴陆就业。众所周知,中国台湾地区在全球半导体产业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芯片制造领域,拥有极高的市场份额。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与波士顿顾问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BCG)调查显示,而2020年中国台湾半导体产能全球市占率为22%,其次是韩国21%,日本和中国皆为15%,美国在全球半导体制造市场的市占率则急速下降,从1990年37%滑落至目前12%。SIA与BCG在4月初合作发布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全球10nm以下的先进芯片制造技术掌握在台湾(92%)和韩国(8%)手中。▲ 台湾掌握92% 的10nm以下先进芯片制造技术另外从全球晶圆制造产能方面来看,根据IC Insights的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在300mm、200mm、150mm及以下的三个晶圆尺寸类别中,产能全部居于前十的厂商只有台湾的台积电,同时在主流的300mm晶圆上,如果排除掉三星、美光、SK海力士、铠侠/西部数据等存储厂商,仅看晶圆代工产能,台积电和联电则将拥有非常高的市场份额。另外台湾在半导体封测和半导体设计领域也很强。比如日月光在成功收购矽品之后,其已拿下全球34.7%的半导体封测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测厂商。而根据TrendForce公布了2020年全球十大IC设计厂商榜单当中,台湾的联发科、联咏、瑞昱都在前十当中。得益于台湾地区长期以来在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也造就了一大批半导体领域的人才。而随着近年来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吸引了大批的台湾半导体人才赴大陆就业。比如中芯国际的创始人张汝京,带领中芯国际突破14nm工艺的梁孟松,现任中芯国际副董事长蒋尚义,但小米高管后去年又加盟OPPO的前联发科COO朱尚祖、去年才刚刚离开紫光的“台湾DRAM教父”高启全等等,这些知名的台湾半导体人才目前都在大陆。此外还有众多的中层及基层台湾半导体人才也在大陆发展。可以说近年来,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确实离不开台湾半导体人才的助力。而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持续急速发展,以及大量资本的追捧,大陆各类的半导体项目也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对于半导体人才的需求,而作为全球重要的半导体人才聚集地,台湾的半导体人才自然也成为了不少大陆半导体企业争相吸引的目标。而且相对于台湾地区的半导体人才薪资水平来说,大陆地区开出的薪资通常要高出一半甚至是数倍。比如,台积电今年对于硕士毕业生的底薪也只有5.7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3万元,这还是相比去年提升了20%的薪资。而据微博网友爆料,“现在国内模拟电路领域,硕士5年经验就开价120万年薪,这还不是京沪深一线城市的待遇。985名校毕业的电子工程硕士,哪怕本科不是电子领域的,刚毕业的年薪就有40万。”显然大陆企业开出的优厚的薪资待遇也吸引了大批台湾半导体人才。不过,对于台湾当局来说,为了保持台湾地位的半导体产业的优势地位,其也在不断的阻挠台湾半导体人才赴大陆就业。今年3月,台湾当局就曾对台元科技园区实地清查,严查陆资藉由外资或台湾公司身份在台湾招募人才,并称近期已移送20多家公司侦办。如果说台湾当局阻止大陆厂商“挖角”是为了保护当地企业,那么此次阻止台湾半导体人才赴大陆工作,阻止正常的人才流动则就是在故意挑事了!对此,众多台湾岛内网友在论坛留言批评称,“政府带头低薪养惯老板还不准人民跑,可悲”,“薪资给不起还锁人,真是笑死”,“自己给不起怪别人高薪挖角”,“通通留在台湾领低薪,不准跑走,笑死惹,哈哈哈哈”,“待遇好一点就不会被挖了啊,搞这有的没的”。编辑:芯智讯-浪客剑}
2018-06-21 18:00
来源:
电子发烧友网___new
首先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下陆资与台湾的历史恩怨,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现阶段中国芯一再成为热点,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呢?
开放陆资这事得从2009年说起,当年6月台湾在第三次会议上大陆资本才被允许赴台,首批开放192个项目。
2010年,内地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高达590亿美元,投资目的地涉及129个国家和地区。
2011年1月、3月,配合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早期收获计划上路,第三波又开放了43项,累计开放247个项目。
截至2012年8月底,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项目129个,金额3.24亿美元。截至2012年底,陆资事业僱用台湾员工人数达6771人。
2013年11月14日,台“经济部”发布“大陆地区人民来台投资许可办法”修正案。背后其实就是对外资、陆资来台投资都加强管理,实质是针对陆资。
2014年陆资入台投资情况,共核准项目136个,比2013年减少1.45%;投(增)资金额3.3亿美元,不但比2013年减少4.25%,甚至低于2012年,显示陆资入台脚步放缓。在2014年发生的反服贸事件更是让陆资举步维艰。
2015年阿里巴巴被台湾下达“逐客令”,称其隐瞒陆资身份。2015年12月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立法院”通过决议,台湾现阶段不得向陆资开放IC设计。
一方面希望实力雄厚的陆资可给岛内经济注入活水,但另一方面又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对陆资设限,台方紧盯陆资,却对外资另眼相看。
台湾对外资开放的航空、货运承揽等,却禁止陆资涉足;台湾允许外资拥有港埠设施控股权,但陆资持股却有49.9%的限制。
另一方面希望雄厚的陆资给台湾注入资金,一方面又是地方保护主义,台湾对外资开放的航空、货运承揽等,却禁止陆资涉足;台湾允许外资拥有港埠设施控股权,但陆资持股却有49.9%的限制。
那么台湾半导体的大佬们是否也会跟蔡英文一样,对陆资的事总是掩盖逃避,还是态度积极?下面就日月光、台积电、联发科、联电最近几年的动作来看看具体态度如何。
1
日月光
日月光集团成立于1984年,创办人是张虔生与张洪本兄弟。1989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美国上市。
2004年2月,福布斯公布的台湾地区富豪榜中,张虔生位居第10位;2010年3月,福布斯公布的台湾地区富豪榜中,张虔生财富净值17亿美元,位居第12位;2011年5月,福布斯公布的台湾地区富豪榜中,张虔生财富净值23亿美元,位居第11位。
其实半导体封测业大者恒大趋势确立,国内更是倾官方之力扶植,江苏长电合并新加坡星科金朋、南方富士通想并购全球封测二哥美商艾克尔之后,更具实力角逐全球产业龙头。由此看来,陆资的引进对日月光势在必行。
2
台积电
1987年,张忠谋创立台积电,几乎没有人看好。但张忠谋发现的,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在当时,全世界半导体企业都是一样的商业模式。Intel,三星等巨头自己设计芯片,在自有的晶圆厂生产,并且自己完成芯片测试与封装——全能而且无可匹敌。截至2017年3月20日,台积电市值超Intel成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
IC设计产业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格罗方德12寸厂已宣布在重庆落脚,预计2017年启动。业内学者警告:随着美、韩等全球IC巨头到国内投资布局,国内打造的本土IC产业链,不再局限红色,而是结合美、韩技术、大陆市场变身而成的彩色供应链,台积电的竞争优势将急速流失。
台积电不可能不清楚全球局势,张忠谋一面说着“大陆必须来投资,但不准当董事。”也一面积极投资30亿在南京建12英寸晶圆厂。
规划月产能为2万片,预计于2018年下半年开始生产。如今台积电也一心想开放陆资,在接下来与蔡英文的交流中会以怎样的姿态收尾?
3
联发科
联发科技成立于1997 年,已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总部设于中国台湾地区,并设有销售或研发团队于中国大陆、印度、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丹麦、英国、瑞典及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
2014年12月,联发科中国区总经理章维力表示,联发科将继续在64位芯片上发力,并将在明年适时推出支持VoLTE的芯片,以及支持电信4G需求的六模芯片。
2018年3月7日,联发科技宣布将会联手腾讯共同成立创新实验室,围绕手机游戏及其他互娱产品的开发与优化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AI在终端侧的应用。
五年前海思、展讯在全球十大IC设计公司之外,营收分别成长4.4倍、5.3倍,去年更已经进入第6名、第10名。
另一方面联发科感受到了国内芯片业疯狂的兴起,比如紫光收购展讯和锐迪科。但从各方报道中可以看出,联发科的立场其实是顺着政府唱“开放陆资”的戏,从开始的苦口婆心打擦边球,到后来嚷着要开放陆资。
手机芯片之战如果真没了大陆这块市场,联发科真的欲哭无泪。从6月份蔡明介讲话中:“联发科未来5年将砸至少2千亿元投资七大领域,包括物联网、5G、AR/VR、工业4.0、车联网、人工智慧/深度学习、软体云端网路服务等先进技术研发。”
就比如5G市场,大陆是拥有制定5G规模能力的大国,台厂如果不能加入、融入,与大陆的业者彼此合作甚至互相参股,台厂迟早会被大陆市场排挤出去。
4
联电
联电成立于1980年,为台湾第一家半导体公司。集团旗下有5家晶圆代工厂,包括联电、联诚、联瑞、联嘉以及最新投资的合泰半导体,是全球半导体投资第四大,仅次于英特尔、摩托罗拉及西门子。
根据台湾"经济部中央标准局"公布的近5年台湾百大"专利大户"名单,以申请件数排名,联电第一、工研院第二、台积电第三;就取得美国专利件数而言,1993年至1997年所累积的件数,联电是台积电的两倍、台湾工研院的3倍。
身为半导体晶圆专工业界的领导者,联电提供先进工艺与晶圆制造服务,为IC产业各项主要应用产品生产芯片,并且持续推出尖端工艺技术,联电的客户导向解决方案能让芯片设计公司利用尖端技术的优势,包括28奈米工艺、混合信号/RFCMOS技术,以及其它多样的特殊工艺技术。
联电在全球约有超过13,000名员工,在台湾、日本、新加坡、欧洲及美国均设有服务据点,以满足全球客户的需求。
由此看来,联电为了自己腿不要细的太过分,陆资肯定是很好的助长剂。对于开放陆资态度与上面几位一致。
蔡英文作为上任两年多的总统,对于开放陆资这四个字,恐怕早就在半导体巨头那听出老茧了。
内地企业靠并购国际大厂,已经走上了发展的高速路。这对台湾半导体来说日子并不好过。蔡英文之后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会拟订政策积极为开放陆资这事出力,台湾半导体的巨头们估计做梦都在开会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芯片的公司叫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