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们过个劳动节的 古诗是什么?

2018-05-01 09:42
来源:
太极文化
等五一盼五一,五一姗姗而来。上班累加班累,五一小休三天。逛商场或旅游,五一身心放松。携女友看家人,五一欢天喜地。小编在这里祝大家五一事事顺,万事顺,心情好,样样好!
在五一来临之际,网上一定有很多关于五一出门游玩攻略的文章,大家一定都看腻了吧~那咱们换换胃口,大学士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皇帝的“劳动节”,作为古代的统治者,他们是怎么过的呢?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1889年设立的广大劳动者共同的节日。其实我国古代也有劳动节。
据《帝王世纪》记载,“三皇”之首伏羲重农桑,每年农历二月二都要 “御驾亲耕”,百姓也要在这天开始下田耕作;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记述了周武王在二月二举行盛大仪式,率文武百官亲耕。这就是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劳动节龙抬头“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古代崇尚劳动的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据晋代文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的记载,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新春二月初二,都要率领各部落首领“御驾亲耕”,以显示他对农耕的重视。
而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在《史记》中提到,周武王在二月初二不仅会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更亲自带领满朝文武百官耕田劳作,以此拉开全国农耕的序幕。
到了宋元时期,二月初二的含义进一步扩大,既是“耕事节”,又是“花朝节”、“踏青节”。但因为古人认为,二月初二甘霖将至,春耕劳作也要由此开始,所以不管节日内容如何变化,劳动的性质都一直得以延续。
发展到明清两代,皇家对二月初二的劳动意义更加重视。自雍正以后,每年二月初二,皇帝都会亲自出圆明园,带领朝廷官员和皇后、宫女到专门开辟的“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
因此,民间也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二月初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清代有一幅叫做《皇帝耕田图》的名画,画中身穿龙袍的皇帝扶犁耕田,身后跟着几位大臣,有的铲土、有的撒种、有的牵牛,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
画上题诗曰:“劳农节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清政府规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赋税杂差,劳农节赏绢一匹,棉十斤,米一石”。表示官府对辛苦了一辈子劳动者的节日待遇。由此可见,龙抬头的“二月二”其实就是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劳动节。
历代文人墨客也常在自己的诗作中表达对劳动的感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至今仍被传为佳话,他隐居之后醉心于田园生活,超然世外,自得其乐。
每天就是读读书,写写诗,喝点儿酒,种点儿菜,舒活舒活筋骨,有《归园田居》为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种菜劳动不仅仅是为填饱自己的肚子,在他的心里,那几亩田园是与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体现出迷人的诗情画意,巧妙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和人格节操。
唐代诗人李绅的名字并不耳熟能详,但要说起他的一首《悯农》诗恐怕就无人不晓了。
一年夏天,李绅回乡探亲,当他看到田野里的农民在炙烤的日光下辛勤耕地时,不禁大发感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还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雅号。
祝大家五一快乐啦啦啦~
◎免责声明: 以上文章、视频、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太极文化”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文章与图片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2020-05-01 11:00
来源:
园商.
“五一”国际劳动节,是1889年设立的广大劳动者共同的节日。其实我国古代也有劳动节。据《帝王世纪》记载,“三皇”之首伏羲重农桑,每年农历二月二是春耕开始的日子,都要 “御驾亲耕”,举行“劝民农桑”的仪式,百姓也要在这天开始下田耕作。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古代崇尚劳动的传统节日,其历史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据晋代文史学家、医学家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的记载,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新春二月初二,都要率领各部落首领“御驾亲耕”,以显示他对农耕的重视。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也在《史记》中提到,周武王在 二月初二不仅会举行规模盛大的仪式,更亲自带领满朝文武百官耕田劳作,以此拉开全国农耕的序幕。
到了宋元时期,二月初二的含义进一步扩大,既是“ 耕事节”,又是“花朝节”、“踏青节”。但因为古人认为,二月初二甘霖将至,春耕劳作也要由此开始,所以不管节日内容如何变化,劳动的性质都一直得以延续。
发展到明清两代,皇家对二月初二的劳动意义更加重视。自雍正以后,每年二月初二,皇帝都会亲自出圆明园,带领朝廷官员和皇后、宫女到专门开辟的“一亩园”(今海淀圆明园西侧)扶犁耕田。
因此,民间也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 二月初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皇帝耕田图  
清代有一幅叫做《皇帝耕田图》的名画,画中身穿龙袍的皇帝扶犁耕田,身后跟着几位大臣,有的铲土、有的撒种、有的牵牛,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题诗曰:“ 劳农节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清政府规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赋税杂差,劳农节赏绢一匹,棉十斤,米一石”。表示官府对辛苦了一辈子劳动者的节日待遇。 由此可见,龙抬头的“二月二”其实就是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劳动节。
历代文人墨客也常在自己的诗作中表达对劳动的感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至今仍被传为佳话,他隐居之后醉心于田园生活,超然世外,自得其乐。每天就是读读书,写写诗,喝点儿酒,种点儿菜,舒活舒活筋骨, 有《归园田居》为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种菜劳动不仅仅是为填饱自己的肚子,在他的心里,那几亩田园是与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体现出迷人的诗情画意,巧妙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和人格节操。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若图文资源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劳动节的 古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