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的起点和终点时牺牲的将领有谁

2019-03-14 08:34
来源:
历史候机楼
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有一座由粗砺的花岗岩雕刻而成的雕像,雕像的造型为两个红军指挥员相拥在一起,基座上有六个字,“邓萍同志千古”。 雕像中两个红军指战员的原型,一个是张爱萍将军,另一个则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邓萍将军。 邓萍将军是牺牲在长征途中的唯一一位军团级将领。这句话可以换一个方法表述,邓萍将军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央军委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5个军团和军委纵队共86859人,从江西瑞金和福建的长廷古城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邓萍的任务是指挥红三军团担任右路前卫,目的是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主力突围。 国民党则调兵遣将,在湖南境内集结大量武装,组成四道封锁线,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 在粉碎敌人围追堵截的过程中,时任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将军,冒着枪林弹雨,身先士卒,带领红三军团的战士们斩关夺隘,连续打破敌人四道封锁。 尤其在突破湘江第四道封锁线时,红三军团做出了重大牺牲,为掩护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顺利转移立下了汗马功劳。 红军部队渡过湘江后,为避开国民党军队的锋芒,邓萍将军率领部队转至贵州境内。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邓萍将军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成功地阻击了南面来犯之敌,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 遵义会议结束后,红一方面军飞渡赤水,驰骋在黔北、川南一带,成功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创造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1935年2月,二渡赤水后的红三军团进抵兵家必争之地的娄山关。 1935年2月25日,娄山关战斗打响,与红三军团对阵的,是国民党黔军杜肇华旅和第十五军团。 激烈的炮火声和厮杀声撕破了拂晓的宁静,邓萍将军指挥红三军团从北向南对娄山关的黔军发起猛烈进攻。 激烈的战斗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犹如下山猛虎的红三军团和红一军团一部,终于拿下了敌人重兵把守的制高点——点金山。 娄山关战斗胜利后,红三军团乘胜向遵义方向追击。 1935年2月26日,红三军团成功击溃敌人第六、第十五、第九团,顺利进军至遵义城下。 被红三军团击溃的黔军残部龟缩在遵义城内,固守遵义而等待援兵。 1935年2月26日黄昏,夕阳的余晖裹染着遵义城,红三军团的战士们在邓萍将军的带领下,势如破竹般地攻占了遵义新城。 为尽快取得战争胜利,红三军团的战士们不顾疲劳,迅速迫近遵义旧城的城北门外。 邓萍将军身先士卒,隐蔽在一个小土墩的草丛中,仔细观察地形和敌人守城部署情况。 “哒哒哒”一阵枪响之后,敌人的一串子弹射向邓萍将军隐藏的小土墩草丛中,一颗子弹正中邓萍将军头部,将军当场牺牲,一代将星陨落,年仅27岁。 邓萍将军牺牲后,红三军团将士们化悲痛为力量,一举攻下遵义城。 时任红11团政治委员的张爱萍写下一首挽诗:“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焰。‘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新中国成立后,遵义人民政府找到邓萍烈士的遗骸,迁葬于碧水环绕的凤凰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征的起点和终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