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万五千参加二万里长征的红军有多少人指的是红军哪一支部队走过的所有路程?

颅脑外科医生论文范文第1篇
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他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世界上唯一完成万例开颅手术的专家,被称为“万颅之魂”;世界上唯一完成千例以上脑动静脉血管畸形手术的专家;世界上仅有的几位完成千例以上脑动脉瘤手术的经验最丰富的神经外科专家之一。在超过半个世纪的从医生涯中,他让中国的神经外科学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直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
突破,推进中国神经外科事业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举步维艰。
1951年冬,26岁刚刚毕业两年的王忠诚随抗美援朝医疗队来到鸭绿江边,不分昼夜地抢救志愿军伤员,但很多脑外伤的战士却因做不了脑外科手术而牺牲在手术台上。一天,一名头部中弹的小战士被送到了王忠诚的手术台上。小战士神志昏迷中还在竭力高呼:“为了祖国,冲啊……”然而,望着颅脑损伤的小战士,王忠诚和其他大夫却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最可爱的人”被死神夺走了生命。从那时起,王忠诚就暗下决心有朝一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学神经外科。1952年,卫生部从全国调集一批外科医生在天津筹建神经外科培训班,王忠诚毫不犹豫地申请加入并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神经外科医生。不久,中国第一个神经外科研究所在北京成立,王忠诚来到了北京。
当时,颅内肿瘤的检查方法只有向颅内穿刺打气,叫脑和脑室气造影,这种检查使病人头痛欲裂、痛苦异常,且致死、致残的危险性达1%~3%。尽管此时国外已经有了血管造影,但由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我们既无技术资科,也无造影药品。
1954年夏,王忠诚和他的同事们向无教材、无颅脑实体标本这一“空白”发起挑战。他和同伴们到北京郊外的乱坟岗里寻找头骨,消毒漂白后制成标本。他们钻进一间密不透风的房间,拿尸体做试验。先在尸体上解剖,然后试行穿刺。再用×光透视、照相,检查穿刺的准确性。炎热的天气加上尸体解剖的气味,常让他们恶心。医院只有一个简易的铅围裙,难以满足他们防护隔离操作的使用需求,造影医生完全暴露在放射线中。因此,王忠诚的白血球降至3000多,经常感冒发烧,光肺炎便先后得了6次,有一次险些危及生命。“我的身体虽然受到放射线的摧残,但我国的神经外科事业有了进步,我甚感欣慰。”王忠诚说。
经过反复实践,王忠诚用了半年的时间,摸索出了一套脑血管造影的方法,颅内疾患检查的危险性也由1%~3%降低到血管造影的13‰~3‰。王忠诚用7年多的血管造影实践,经过总结2500多份血管造影的病例,1965年,《脑血管造影术》一书正式出版。这本中国神经外科史上里程碑式的专著,使我国神经外科诊断水平大步向前跨越,比西方国家缩短了30年。这项技术一直使用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CT技术引进我国。
1985年7月30日,河南省新乡市17岁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赵拴柱被抬上手术台时,出现了预想不到的瘤体破裂出血的险情。颅内动脉瘤是埋在人脑中的“定时炸弹”,出血就相当于引爆这颗“炸弹”。按国内外医学惯例。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放弃手术。可王忠诚不甘心,他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找回百分之一的希望。他果断地说:“立即开颅!”
颅骨打开了,鲜血喷涌而出。王忠诚一惊。常规方法无法止住这样的大出血。他镇定了一下,出人意料地将两个手指伸进颅脑,凭着经验和手感,准确地探寻到破裂处。堵住了出血点。5个半小时后,一个9厘米、迄今仍为世界上直径最大、内无血栓的颅内动脉瘤被摘除了。
脑干是生命中枢,主宰着人的呼吸、心跳和意识。肿瘤手术难度高,在这里动刀子,曾是世界医学界公认的。但王忠诚突破了手术的限制,率先提出“脑干和脊髓具有可塑性”的观点,总结出一套不同脑干肿瘤采取不同手术入路的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要点打开了通往“”的门。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迄今已施行的1100余例脑干肿瘤手术死亡率低于1%,手术质量和数量居世界领先水平。
王忠诚为建立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做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在他的带领下,我国神经外科研究和治疗水平逐渐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学无止境,勇攀神经外科学世界高峰
王忠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医生。他悉心研究脊髓结构及功能,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和数十年的临床实践,得出“脊髓对于慢性肿瘤的压迫也同样具有可塑性”的结论。迄今,他带领团队已施行髓内肿瘤手术840余例,无一例死亡和手术致残。他提出的“脊髓缺血预适应”的观点,对防止脊髓内肿瘤术后瘫痪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病人的生存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1995年春天,江苏淮阴市一个叫范勇的18岁男孩被送进天坛医院。病人全身肌肉严重萎缩,1.8米的大个子,体重还不足45公斤。患者脊髓内长了一个巨大肿瘤:粗约2.5厘米,长约22厘米,侵占了9节椎体的空间,把脊髓挤压成了扁片。王忠诚知道,做这个手术难度实在太大了。手术那天,年逾古稀的王忠诚在手术台前整整奋战了10个小时,直到把这个大瘤子干干净净地剥离下来。这例成功的手术被国际同行们誉为“世纪之作”。
王忠诚院士经常对他的学生们说:“拿起手术刀,要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万不要割断与人民的感情。”这句话始终鞭策着学生们不懈地研究医术,并使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面对学生骄人的成绩,王院士说:“我可以放心地走下手术台了。”
他率先提出了“大型血管母细胞瘤术后可产生正常灌注压突破”的观点,利用术前供瘤血管栓塞、术中亚低温等措施,有效地预防了“正常灌注突破现象”的发生,使手术死亡率降至4.3%,并极大降低了手术致残率,而该项手术死亡率国际综合组报道高达24%。
1995年11月6日,王忠诚在悉尼召开的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所作的《脑干肿瘤250例》学术报告,震惊了世界同行。至今他已做了300多例脑干肿瘤手术,数量之多。死亡率之低,始终保持世界第一。他为神经外科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赞扬和承认,30多个国家邀请他前去讲学和访问,美国传记研究所曾两度授予他“世界名人”称号。
王忠诚从医60年来,完成了上万例手术,在神经外科领域成果卓著。上个世纪60年代,通过改善一些颅脑手术的入路及摘除技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70年代。王忠诚带领他的团队开展神经外科颅脑显微技术,第一次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完全切除垂体腺瘤并保留患者的正常垂体功能。把我国的神经外科从传统方法带进了现代,使颅内动脉瘤等重症死亡率由
10%降至2%;80年代初期,王忠诚成功地摘除了直径9厘米的无血栓颅内动脉瘤,至今为世界罕见;80年代开展的脑动脉畸形治疗研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开展这一手术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国家;进入90年代,伴随着科技发展和医学进步,王忠诚和他的团队将神经外科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加以推广,惠及全国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患者。
如今,虽已放下了手术刀,但在身体许可的情况下。王忠诚仍“朝十晚四”地按时上下班,参与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断。王忠诚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太复杂,我们目前所知道的仍是微乎其微。当医生真的是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我希望抓紧晚年的时间,再多做些有益的工作,为病人多解决点问题。”
培养人才,建设一流神经外科学团队
身为医学工作者,从医半个多世纪,王忠诚和他的团队救回了不计其数的奄奄一息的病人,解决了神经外科领域众多世界性难题;他注重人才培养,建设了一流的神经外科学团队;他带领他的团队建立了神经外科手术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脑干肿瘤、脊髓内肿瘤、丘脑肿瘤、颅底中线肿瘤等疑难脑病疗效,让患者术后基本享有正常人的生活质量,把我国神经外科整体水平带入世界先进行列。
在王忠诚院士领导下工作48年的罗世琪教授说,王院士有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对新事物非常敏感。罗教授回忆说,显微手术是神经外科质的飞跃,在放大7倍~10倍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脑组织和颅神经,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而我习惯了肉眼手术,嫌用显微镜手术麻烦、作用不大。由于没有在神经外科积极推行显微手术,上世纪90年代初王老师对我提出了批评。在王院士的大力倡导下,现在,显微手术在全国已成为常规。可见,一个有远见的领导者会让下级受益无穷。”
王忠诚对患者充满感情,而这份感情来自对患者的感恩。每次手术后,王忠诚总是不放心,总想去病房看看,或者打电话询问病人的康复情况。王忠诚在指导手术时,医生们总是听见他在不停地提醒,轻一点,轻一点,再轻一点。他曾不止一次地告诫年轻医生:“我们是在病人的脑袋上动刀子。尽管我们的手术很细了,但还要更细、更轻柔。每一个动作都要考虑到病人有致残的可能,要把手术的副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王忠诚说。病人是医学知识的源泉,医生的知识来源于病人。在医学探索过程中,病人是付出了一定代价的。当医生的要有技术,没有技术是治不了病的,但是要摆好为病人服务与学技术的关系。首先是服务,从服务中学习,而不是首先从病人身上学技术。应把病人当做亲人,给病人提供最佳治疗方案,而不是从自己学习的需要出发来安排病人的治疗。
王忠诚总是强调:“没有好的医德,再好的医术也发挥不出来。”现任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的张俊廷1977年从学校一毕业,就有幸随同王忠诚院士工作。刚刚从事这份工作时,看到外伤性植物人比较多,张俊廷心里暗暗产生了对神经外科工作的抵触心理。而当时正是王院士对神经外科事业刻苦钻研业务的执著精神深深地感染了他。张俊廷开始拼命地钻研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并有幸成为王院士的第一助手和王院士同台手术,一千就是10年。张俊廷至今仍对1988年被老师告知的三句话记忆犹新,其中第三句话就是:“你一定要以病人为中心,不能为了钻研技术而影响病人的死活。”张俊廷清楚地记得,安徽农民吴荒洲因脑干胶质瘤半夜被送进医院时已经没有呼吸。自己虽然对治疗胶质瘤有把握。但面对患者呼吸停止这一手术禁忌有些顾虑,天还未亮就去找老师王忠诚。看过检查结果,王忠诚果断决定,有一线希望就要争取。“在4个多小时的手术过程中,王老师一直坐在我身边。”张俊廷说:“老师手把手地传授,10年后,使我逐渐成为一名能独立开展神经外科手术的医生。”
杨军,博士后,现任北京三博复兴脑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尽管自己早已是脑神经外科领域的中坚力量,提起自己的恩师王忠诚,他的口气仍然充满了敬佩。“他给我的最大印象就是刻苦,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医学上的好多是不可想像的,他的刻苦、严谨注定他会突破一个个。从有‘生命’之称的脑干,‘一触即发’的脑动脉瘤,到颅内巨大肿瘤,再到无人起死回生的脊髓损伤,他做了许多别人做不了的手术……”
王忠诚被誉为“培养大师级人才的大师”。虽已是八旬老人,手中的手术刀已经转交后来人,但在王忠诚心中依然仍有培养一流医学人才,造福人民健康的道义在肩。他甘为人梯,希望学子们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忠诚常对学生说:“我希望你们拿起手术刀,在世界神经外科状元榜上不断刻上‘中国’两个字。”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张亚卓教授说,自己是读着王院士写的教科书踏入神经外科大门的。“作为他的学生,我们要把老师的教导化为行动,拿起手术刀,把‘中国’这两个字刻在世界神经外科的状元榜上;拿起手术刀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而决不割断与人民的感情。”
近年来,王忠诚先后成立了“北京神经外科学院”和“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学院”并任学院院长,设立了“王忠诚医学优秀人才奖”,创办了“王忠诚医学基金会”,培养了研究生和博士后70余名。同时,支援偏远地区的神经外科建设,尽可能地大量培养神经外科人才。在全国近1.3万名神经外科学人才队伍里,有3000名神经外科学人才是王忠诚培养出来的。王忠诚还创立了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协会,并成功召开了三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会议,为中国的神经外科事业发展壮大、走向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牵头组建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创办了《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统一了全国神经外科疾病诊断标准。他创建并扩建了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和天坛医院,使之成为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基地。他带领学生研制成功了国产导管、球囊栓塞等七种材料,填补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他领导并组织我国神经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为党和国家制定预防政策提供了依据。
从医从教60年来。王忠诚发表学术论文29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荣获66项科研成果奖,其中部级奖项8项、部市级奖项30项。1997年他荣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00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最高奖“白求恩奖章”;2001年荣获世界神经外科学会颁发的“最高荣誉奖章”;2006年在“亚大颅底神经外科大会”上,荣获“领导促进颅底外科贡献奖”。今年,他又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首都医科大学为其颁发的“科学成就终身荣誉奖”。颅脑外科医生论文范文第2篇
1932年春,闽西苏区扩大红军,涂通今报名参军,成了福建军区后方医院的一名看护。
入院第二天,院长罗化成想摸摸大伙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出了道考题让大家解答:“为什么要当看护”?涂通今想起医院门口贴着的那副对联,上联是“为救治前方归来的英勇将士”,下联为“为培养无产阶级的医务人才”,这不正合题意?于是,他一字未易地将此联写在了答卷上,没想到竟成了头名“状元”。原来,他所引用的这副对联,是罗化成院长根据和来院调查研究后所作的指示精神写成的,言简意赅,切中要害,成了红军医院的办院方针和看护学员的奋斗目标。
这次考试之后,医院将30名看护编为3个班,一边工作,一边进行8个月的专业培训。结果,无论专业理论和临床技术课,涂通今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当年10月,涂通今由医院选派,成了江西兴国县境内的茶岭红军卫生学校的第二期学员。入学半年后,他加入了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7月,第二期学员毕业,涂通今被分配到红三师第八团卫生队任军医,后任红九军团卫生所所长、中央教导师医务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严峻考验。
红军到达陕北之后,涂通今曾在陕甘宁边区3所医院担任过医务科长。任职期间,他看到从外国来的国际友人和由沦陷区来的专业人才文化水平和业务技能都比自己高,觉得自己落后了,就向上级领导说:“大老粗不是红军的光荣!雪山草地过得去,文化山怎就过不去?我要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工农干部知识化’的号召。”于是,他于1938年底成了八路军卫生学校“特训班”第一期的一名学员。
1940年的一天下午,专门给卫生学校师生做了一场报告。他说:“你们这个卫生学校在党的领导下,并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援,从江西中央苏区的‘卫生小学’,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锻炼,现在已经成长为‘卫生中学’了。只要好好为群众服务,将来是会发展成为‘卫生大学’的。”
就在讲话后的同年9月,这所学校正式改名为中国医科大学。涂通今是这所学校第二期和第十五期学员。
当第十四期学员即将毕业时,派人送来了“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题词,引起全校师生热烈响应。从此,这一题词成了我国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奋斗方向。
涂通今在中国医科大学深造了4 年。这次学习内容与在红军卫校时有很大区别。前次是实用性教育,这次则是系统性的医学教育,包括一般性的文化基础和临床医学等20多门课程。每门功课的重点都成了他的难点,尤其是医学预科的数、理、化和生物课程。因为他没有读过中学,学起来特别吃力。他几乎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攻下了一个个难关。
1942年,涂通今从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延安国际和平医院当了3年主治医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后又长期从事卫生工作实践。这为他出国深造打下了扎实的医学基础。
桂冠之奇:新长征路上,他获得了“红军博士”和“开国将军”双重称号
1951年8月,涂通今任中南军区卫生部副部长兼南昌华中医学院院长。
不久,党中央决定派200人去苏联留学,其中,钱信忠、涂通今、潘世征都是红军干部。出国集训期间,钱信忠被推举为留苏生党总支书记,涂通今为党总支委员,潘世征为30名医学生的党支部书记。
由华中医学院院长到留苏学生,这是涂通今人生之路上的又一跨越。
按照国家的分配,涂通今的主攻目标是神经外科。这门学科正是苏联的一大强项,它源自神经外科权威布尔登科。
涂通今来到布尔登科神经外科研究所的第三天便上了手术台,成了研究所所长叶果洛夫教授做脑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第二助手。此后,他在接二连三的颅中窝和颅后窝的手术中由第二助手升为第一助手。由于他的外科手术基本功好,操作细致,缝合平整,很快成了研究所引人注目的一名中国留学生。第三学年上半学期,他通过了包括俄文在内的全部考试,全部功课均取得了优异成绩。这就为下一步开展神经外科基础理论研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选择论文题目时,他的导师建议他做“小脑脑电图探索”方面的问题。涂通今认为,这仅是一个尚未用于临床的探索性问题,而祖国和人民交给他的任务是学习苏联先进的神经外科经验,以便归国后学以致用。他的想法得到了所长叶果洛夫的支持和帮助,于是改成了“三叉神经节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的研究。所长对他说:“这个题目涉及颅中窝、颅后窝及脑底中线的许多重要功能结构,涉及手术方法也多,是神经外科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课题。通过完成这个功课,你一定能成为一个很好的神经外科医师。”此后,该所遇有三叉神经及有关肿瘤病人皆归涂通今接受。手术中,他既当助手,也为主刀。这些临床实践,为他的毕业论文增加了感性认识。
通过一番理论上的升华,他于1954年发表的两篇论文《三叉神经节肿瘤的诊断》和《关于三叉神经节的血管分布》,再次引起了同行们的注意。他制作的“三叉神经节的血管分布标本”,一直陈列在布尔登科研究所的解剖研究室里。
1955年7月,涂通今的毕业论文获得了苏联医学科学委员会的一致通过,并顺利获得神经外科医学副博士学位。与此同时,钱信忠和攻克普通外科的潘世征也获得了副博士学位。当苏联人民得知这3位副博士是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老战士时,无不为之赞叹。媒体评论说:“钱信忠、涂通今、潘世征走上博士之路,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在向科学文化进军中经历了又一个二万五千里的新长征。”
3位红军老战士戴上“红军博士”桂冠后,立即按照总参谋长粟裕的命令穿上军装,到列宁格勒军事医学科学院进修学习半年,于1956年3月学成回国。
以上3位“红军博士”,在我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均被授予少将军衔。
贡献之奇:既是桃李满天下的导师,又是中华神经外科的一代宗师
涂通今从苏联回国之后,被分配到位于西安的第四军医大学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和科研工作,1964年升任校长。前后算来,他在四医大从教20个寒暑,为我军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医务人才。当他80寿辰时,人们十分荣幸地看到了他那弟子队伍中的一群英杰:总后卫生部部长陆增琪中将,全军四个军医大学的校长,以及六大军区的卫生部部长等。因此,人们称赞他是“桃李布三军”的导师。
根据总后勤部常委的指示精神,涂通今出任四医大领导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在其附属医院组建我军第一个神经外科,使之成为全军神经外科的训练中心。
神经外科,用大众语言来表述,就是在头颅上做手术的学科。这是世界上新兴的一门学科。在我国,解放前只有少数专家做了些开拓性的工作。就我军而言,则是一大空白。由于这一空白的存在,一些本可挽救的颅脑受损的伤员失去了生命,还有一些颅脑疾病患者因得不到医治而酿成了悲剧。对于这些爱莫能助的缺憾,涂通今体会得特别深刻。所以,他在留苏期间学习特别刻苦。如今让他亲手组建神经外科,开展这一学科的科学研究,他觉得,这正是报效祖国的极好时机。所以,他以极大热情和主要精力投在这项事业上。
1956年8月,四医大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正式成立。涂通今当时42岁,正值年富力强。赶趁大好年华,他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全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忙得不可开交,他还要腾出大量精力投入到神经外科的建设上:每周一次的大查房他必参加;每周一台疑难手术他必主刀;助手主刀的所有手术单,他必审查;每一位手术患者的体征情况,他必亲自复核;每一例手术报告他必过目;每一个疑难问题让大伙讨论后由他拿定主意……
潜心加苦心在创新精神主宰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所做的我国第一例“小脑桥脑角胆脂瘤手术”首战成功,继而又采取小脑幕上入路切除晚期听神经瘤获得成功,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亦属国内首创。
由于涂通今领导的医务人员大胆创新,使颅脑外科的接诊检查和手术准备时间从开始的2小时逐步缩短为40分钟。至“”前夕,重型颅脑外伤死亡率已由50%下降到18.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医大神经外科不仅是医治有关疾病的场所,还是培训神经外科医生的摇篮。创始之初,涂通今就在“边建科边办班”的口号中开办了第一期专科进修班。此后,又以培训或进修的形式,在10多年内接连不断地为全军以及地方医疗单位培养了百余名神经外科骨干和领导。他所翻译出版的苏联《神经外科手术学》,成了我国神经外科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读本;他撰写的上百万字的《医学论文集》,成了医学界的不朽篇章。他还担纲主编,出版了《急症神经外科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军事医学卷》,并和段国升、曾广义编审出版了《实用神经外科学》。
曾经担任过肖华上将秘书的军中才子兼书法家李圭将军,为涂通今博士的辉煌业绩所感动,特地书赠《鹧鸪天》一首:“一部文集聚精华,毕生心血育奇葩。红军战士成博士,贫困农家出专家。通今古,创新法,神经外科映朝霞。卫生战线树旗帜,桃李满园遍地花。”
为表彰涂通今将军的卓越贡献,中华神经外科学会、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张家界市人民医院及奥地利比威大药厂组织了全国50余位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于1994年10月在张家界为涂通今举办了80寿辰庆贺会。主持会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主席、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王忠诚教授,称赞涂通今是中华神经外科的“开拓者”和“一代宗师”。中国人民神经外科学会还特地设立了“涂通今基金”,目前已有10篇优秀青年学术论文获首届“涂通今基金”奖。
风格之奇:漫漫征途中,他既是任劳任怨的老黄牛,又具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涂通今的苦干实干精神,一直在老红军中传为美谈。战火纷飞中,他冒死救伤员,并在马灯下为伤员取弹片、洗伤口,被誉为“我们的好军医”。
在医科大学特训班学习期间,他一边刻苦学习,一边积极参加发起的大生产运动。他一天开荒1亩地,被评为医科大学大生产的“劳动模范”。
东北解放战争中,他这个松江军区卫生部部长,冒着严寒带领军民开展防治工作,并在战场救治中立下了丰功伟绩。辽沈战役结束后,东北军区卫生部部长贺诚特地派涂通今去西柏坡,向汇报工作。在汇报中,涂通今只字未提自己,整体的工作却谈得有条有理。当他讲到我东北部队的卫生勤务已发展到能保障几十万大军的作战需要时,点头赞许。
涂通今的风格,除了老黄牛精神,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凡事爱动脑筋,具有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军婚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当延安出现“二五八团”(25岁、8年党龄或军龄、团级干部)的军婚政策之后,时任八路军第四后方医院医务科长的涂通今立刻意识到:我们的革命后代即将大量出世,医院应该培养一批助产师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他的建议立刻得到八路军卫生部长姬鹏飞、政委刘振球及副部长饶正锡和孙仪之的肯定和支持,并派他去延安地方医院学习。于是,涂通今成了八路军第四医院的第一个接生员。接着,他带出了一大批助产师,从容地解决了产科人员奇缺的问题。
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百万市民被压在废墟中,20多万尸首正在炎夏高温中发腐发臭,70多万伤者在死亡线上等待救援。大难临头,人民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唐山。时任总后卫生部副部长的涂通今,和其他几位领导则在总后大院的一顶大帐篷里昼夜值班,及时听取总后直属机关以及各大军区医疗队的汇报,迅速解决救援药品、器材运输和调度,研究伤员抢救、疏散和灾区卫生防疫等重大问题。
这次地震中出现了数万名截瘫伤者。对于这类伤员,过去大都采取保守治疗,等待其自然恢复、死亡或终身残疾。涂通今是神经外科专家,他决心改变以往的做法。因此,大震的第二天,他就赶到总医院,了解第一批收容伤员的情况,并和这里的专家们研究了挤压伤员的治疗问题。随后,召集了总后所属的18支医疗队负责人会议。会上,他向医务界发出了号召:以勇敢创新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对截瘫伤者由被动治疗变为积极治疗,争取最大限度地取得理想效果。
随着截瘫伤员日益增多,北京地区的医院难以容纳,许多伤员必须转到全国各地长期治疗。采用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和如何运输,才符合积极治疗和减少伤痛的要求?涂通今集中了群众的智慧,主张用硬板担架或门板运输,并要求中途不换器具、上下火车一律从车窗出入等办法,以免在转运途中再度损伤脊髓,尽可能地保留伤员那点生理功能。
为将这些具体细节落到实处,涂通今还亲自到车站检查督促。炎炎烈日下,转运伤员的官兵们感动地说:“请涂副部长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要求,把伤员安全地送达指定地点!”
俗话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而唐山地震后却无大疫,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涂通今的建言起了很大作用。
由于天气炎热,废墟中的尸体迅速发臭,引起救灾官兵恶心、难受。如何解决“尸臭”问题,涂通今同军事医学科学院有关专家一起研究后,将一批带炭末过滤器的“防毒”口罩送到了灾区,试用结果,有效防臭只有30分钟。他们又经一番研究,生产出了可以置换炭末的防臭口罩,有效地解决了防臭问题。
灾区臭气弥漫之后,蚊蝇密度突然增加,眼看就有传染病暴发流行之势。涂通今对总后勤部副部长贺诚说:“仅靠喷雾器消毒,来不及啦!我们医科院搞出的马拉60,安上超微容量喷雾器,用飞机喷洒,可以大面积杀虫消毒,现在在山东试用,效果很好,对人体没有危害。”贺诚部长说:“好办法,看看去!”两人连忙来到军事医学科学院,找到时任院长桂绍忠,3人意见一拍即合。
此后,涂通今、桂绍忠驱车前往人民大会堂,向设在这里的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献其良策。党中央当即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并下令立即从山东调回那架飞机和所用农药赴唐山救灾,由医科院负责技术指导。
3天后,唐山上空出现了飞机喷药,地面的蚊蝇密度迅速下降。加上其他的防疫措施,大震后的唐山地区不仅没有大疫流行,还使传染病的发病率比往年有所降低。
婚缘之奇:战火中奏出的一支“红色浪漫曲”
事业有成的男人,身后必然立着一位杰出的女人。涂通今身后的女人就是她的老伴王黎。
他们相识在中国医科大学校园里。1939年,涂通今为医大“特训班”学员,王黎为该校调剂九期学员。两个班同属一个大队党支部。涂通今是党支部组织委员,王黎是调剂九期的党小组长,两人经常在一块开会,接触机会比较多。王黎长得漂亮,心直口快,思想进步,学习又好,很快引起了涂通今的爱慕。他不好意思直言,一有机会就找她来“汇报”。党小组里的情况谈完了,他就让她汇报家庭情况以及投奔延安的过程。
王黎1920年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一个贫民家庭。1938年夏,她就读的南阳女中遭日军飞机轰炸,引起了她对日本鬼子的憎恨。此后,她在父亲护送下徒步来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接着,上延安,成了抗大五大队学员。再后来进入八路军卫生学校学习。
王黎的频繁汇报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同屋的几个女同学对王黎说:“哪来那么多‘汇报’呀?快给大家汇报汇报,什么时候喝喜酒?”
果然,他俩“汇报”到一起了。1941年春,王黎由调剂九期毕业,被分配到延安刘万家沟留守兵团野战医院药房任司药。同年5月1日,他们在医院药房的窑洞里结了婚。
1942年春,涂通今医大毕业,被分配到延安国际和平医院任外科主治医生。这时,王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涂柳果。
抗战胜利之后,涂通今赴东北任第四野战军松江军区卫生部部长。暂留延安的王黎为早日赶往东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为了追寻自己的夫君,每天步行30里,去中央组织部打听有无去东北的机会。一个月后,延安炮兵学校官兵要去东北,王黎要求跟随前行,得到允准。
从延安到松江,一路行程6个月,跋山涉水不说,还要躲避敌人的侵扰。这里头的艰难困苦,非简要文字所能表达。
当她在松江见到涂通今时,早已精疲力竭,但所幸儿子柳果未受任何损伤。儿子亲昵地叫着爸爸,并代妈妈献上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本画满人体各部位解剖图的笔记本。王黎说:“延安的几只鸡,还有你那件呢大衣,我都送人了,唯独这本子带来了。一路重重磨难,行李和包袱全丢了,唯独这本子没丢。”涂通今看到这个笔记本,眼睛为之一亮。他激动地说:“这是我延安8年的心血呀!知我者,夫人也!”
会面三天后,涂通今便上了前线。他既当领导,又当外科医生,总是不停地为伤员动手术。而王黎则被安排在松江军区卫生部药材科当科长。从辽沈战役到渡江南下,涂通今、王黎夫妇在异地奋战中立下了战功。
悠悠岁月,不管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涂通今潜心于事业和学业,抚养和照料4个孩子的任务几乎落在王黎一个人肩上。尤其是涂通今留苏4年间,王黎身为江西省卫生厅干部科科长,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独自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实为不易。为了不让丈夫分心,家里发生的任何不愉快的事情,她都不在信中提及。由于她的支持,涂通今顺利地攻下了博士学位。当他回到国内,看到孩子们都长高了一大节,便兴致勃勃地对孩子们说:“得好好谢谢你们的妈呀!”
日星月移,光阴荏苒,涂通今、王黎夫妇早已在历史的风雨中步入了人间少有的钻石婚之年。60多年来,他俩相濡以沫,互敬互谅,生活美满和谐,故而长寿健康。颅脑外科医生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尽管我省神经外科发展起步较慢,但是经过50多年努力,我省神经外科发展历史经历了起步、创业和发展以及全面提高的阶段,目前在临床、科研、教学、学术交流、学科学会建设等各方面事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神经外科 学科建设 学科发展
回顾世界神经外科的起源,有证据显示大约在12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学者对颅骨进行尝试性的操作,中国神经外科发展的传说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AD 222~280),神医华佗曾试图为魏王曹操行开颅手术以治疗头疾。神经外科学在医学中是最年轻、最复杂而又是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随着解剖学、麻醉学的发展,手术显微镜的应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我国神经外科发展日渐成熟。但也很不平衡。我省神经外科发展起步较慢, 1956年,福州神经精神病院在谢子康主任的主持下,施行了我省第一例脊髓肿瘤的切除术,宣告我省神经外科的发展拉开了序幕。
1 福建省神经外科发展史
回顾过去50多年来,我省神经外科发展史经历了起步、创业和发展以及全面提高的阶段,主要表现如下:
1.1 神经外科萌芽起步阶段
我省神经外科技术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福州神经精神病医院谢子康主任于1956年主持施行了我省第一例脊髓肿瘤的切除术,不久福州市第二医院郑遒光主任做了一例临床上诊断为小脑肿瘤的颅后窝减压术,这两例中枢神经系统手术宣告我省神经外科事业拉开了序幕。50年代末,郑遒光主任与福州中国协和医院程法平主任合作开展了一些脑肿瘤和脊髓肿瘤的摘除术,尽管当时由于病例少,缺乏经验,设备简陋,所以手术死亡率较高,这些萌芽阶段的手术仍为我省神经外科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1.2 神经外科创业阶段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从50年代末开始各单位陆续选送人员外出培训。福建医学院附属合组医院送刘俊翰到上海华山医院进修,福州市神经精神病院选送黄克清到北京宣武医院(即现在的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进修,后又送陈锦峰到南京工人医院进修,厦门市立医院梁燕瑜和龙溪地区医院冯兆森也先后到北京宣武医院进修,以上人员均在学习期满后回原单位开展了神经外科工作,并在他们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了各所在单位的神经外科专业组。1959年底福建医学院附属合组医院率先开展了以脑外伤为主的一般手术。1960年,福建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原福州精神病院)正式成立了神经外科,有独立病房和专职医师7名,开展了脑肿瘤和脑外伤手术,厦门市立医院和龙溪地区医院也先后开展了神经外科的诊疗工作。由于受到“”的冲击,我省神经外科工作几乎处于瘫痪状态。
70年代初,黄克清、陈金雄到福建省立医院后立即开始组建神经外科,刘俊琛、陈锦峰先后调回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建神经外科,全省各地也都增添了一些神经外科人员,使我省神经外科事业恢复了生机;从1972年起,省立医院先后为部队和地方举办了几期颅脑外科培训班,为全省各地市培训了大批的神经外科专业人员,使神经外科队伍逐步扩大。此时省内能够开展以脑外伤和脑肿瘤为主的一般手术,以及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颅内外血管搭桥术。全省地市级医院也开展了脑外伤的救治手术。许多地、市县医院都有了开颅器械并配有神经外科的专职或兼职医生,能处理神经外科的常见疾病。
1.3 神经外科全面发展阶段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我省神经外科事业有了全面的发展。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省立医院和协和医院先后购进了颅脑CT扫描机,九十年代初协和医院进口了西门子的DSA,为诊断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神经外科的发展和提高。全省各地市医院全面开展了神经外科手术,许多地市医院成立了神经外科或神经外科专业组,许多医院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推动本地神经外科的发展,一方面选派优秀外科骨干到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地学习进修;一方面引进人才,担任学科带头人,厦门中山医院引进了张俊卿、莆田市立医院引进了林秋泉、莆田县医院引进了林光畴后,使这几所医院的神经外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省内不少单位和国内重点神经外科单位合作,邀请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到我省讲课、技术指导和专业人员互派学习等,有力地推进我省神经外科诊疗水平与学术水平的提高。部分的县市级医院也在此阶段开展了颅脑外伤手术工作,这些基层单位的开展神经外科为早期抢救危重病人担任重要角色,这些是我省神经外科全面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1985年,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立了神经病学研究室,开展了血肿内注入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新疗法,并对脑血管畸形注塑模型做了观察,为脑血管畸形立体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福州总医院开展了立体定向临床与基础研究,并独立设计制作了立体定向仪规划方案;八十年代末,杨卫忠由省立医院调往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后重新组建神经外科,并完成了许多高难度的颅脑手术。该科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医疗、科研、教学等方面都有了很快的发展,随后还成立了福建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研究室和福建省神经外科研究所,承担了十多项省、部、厅级科研攻关项目,先后获得福建省或卫生厅10项科技成果奖。
2 我省神经外科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涌现,尤其是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由计算机辅助的先进仪器日新月异,以及在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委员会杨卫忠主任委员带领下,完成了地市级分会的建立和健全,加强国内外和全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推动了我省神经外科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
2.1临床治疗工作全面开展和提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省地市级医院全面开展神经外科,许多单位都积累了大量临床资料和丰富的经验;所有的县级医院也都成立了神经外科或神经外科专业组,成为全省各地开展神经外科工作的前沿阵地,我省神经外科已经形成了系统的三级治疗网,全面开展中枢神经外科系统疾病的防治。
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成为近二十年来的新亮点,尤其是伽玛刀、神经导航、多功能高精密度的显微镜、神经内镜以及神经电生理监护系统等新设备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动神经外科事业的全面发展。
2.1.1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显微镜有良好的照明, 清晰度高,术野内病变组织和邻近结构放大,加上配合使用双极电凝器、显微手术器械、激光刀、超声吸引等,使手术精确度和准确性更好,损伤邻近重要结构的机会减少,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残率明显降低。由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具有上述优越性,很快受到神经外科医生重视,神经外科手术由肉眼下、眼镜式放大镜下手术,进入显微神经外科时代。上世纪90年代初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和福州总医院等单位神经外科引进了手术显微镜,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工作。目前显微外科手术已经普及到我省、地市级乃到县级医院,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到几乎所有神经外科手术,如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血管重建手术、脑室内肿瘤、鞍区肿瘤、颅底肿瘤、以及过去认为属于手术的脑干肿瘤和脊髓内肿瘤等。目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已成为治疗神经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开展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范围和比例,已是衡量神经外科技术水平的主要条件之一。
2.1.2 神经导航辅助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手术治疗
复杂的神经系统三维解剖结构及病灶精确定位一直是困扰神经外科手术的一大问题。神经导航系统把病人术前的影像资料与术中病人手术部位的实际位置通过高性能计算机紧密联系起来,由于它准确地显示了中枢神经系统三维解剖结构及病灶的空间位置及其毗邻,因此,神经导航系统不但可应用于包括活检在内的所有手术,而且还能够帮助手术者完成许多复杂而精细的操作,将正常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的不必要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厦门市中山医院、协和医院和福州总医院先后引进了神经导航系统,并开展了导航辅助下神经外科手术,据查新,截至2006年6月,协和医院杨卫忠教授已经开展了389例神经导航辅助下手术,报道例数全省最多,病种包括脑膜瘤、胶质瘤、神经鞘瘤、垂体腺瘤、转移瘤、颅咽管瘤、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网织细胞瘤、生殖细胞瘤、颅内动静脉畸形和颅内动脉瘤等。299例脑肿瘤全切除279 例,占93.3 %;46例动脉瘤全部夹闭成功;44例脑AVM中全切除40例, 4例次全切除,无手术死亡。
2.1.3 脑血管疾病的综合治疗取得全面发展
脑血管病病情复杂,其破裂出血后危害甚大,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是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脑血管病以高血压脑出血、脑动静畸形和颅内动脉瘤以及缺血性脑病为主。目前全省各地县医院基本开展了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根据病人情况、出血量多少和部位等情况采取不同手术治疗策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手术设备的不断改进,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案也从早期单纯扩大骨瓣血肿清除术和锥颅血肿清除术发展到现在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立体定向血肿清除、神经导航血肿清除、显微镜和内窥镜辅助手术清除血肿等多种手术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脑神经、血管以及重要结构的损伤,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目前省立医院、协和、附一、福州总医院和厦门、泉州和漳州等地市级医院已经全面开展了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杨卫忠教授在90年代中期就率先独立开展动脉瘤夹闭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应用了“锁孔”入路夹闭动脉瘤手术,目前我省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动脉瘤手术治疗经验。同时,对于动脉瘤介入治疗也取得较好的开展,各省级医院神经外科也相应成立了神经外科介入治疗组,这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提供更多的选择。
2.1.4 新设备应用,丰富了神经外科的治疗手段
1998年开始,协和医院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脑肿瘤的伽玛刀治疗,截至2006年12月,已经积累了4352例颅内疾患伽玛刀治疗病例,病种涵盖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功能性疾病等,其中2880例获得了较长时间的随访,疗效满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省立医院先后开展了脑细胞刀治疗帕金森氏病,取得预期效果;福州总医院开展了X刀治疗颅内肿瘤,积累不少成功病例。这些新设备应用,为治疗颅内疾病提供有效的补充。
2.2 全省各地神经外科队伍不断扩大,技术力量不断增强
截至2005年10月,全省现有神经外科医师近400人,现有高级职称者达80余人。许多三级医院引进了学科带头人,如泉州市第一医院引进了神经外科专业田进军主任,厦门中山医院引进田新华主任、厦门市医院引进了王占祥主任和福建省人民医院引进李会忠主任和任新海主任,这些人才的引进为发展本地区神经外科事业提供了人才保证。许多青年医师也走出去,前往国内著名神经外科中心学习进修,回到原来单位成为神经外科技术骨干。近些年来有条件的单位还引进一些博士,为福建神经外科队伍注人了新鲜的血液。
协和、附一、总院、厦门市医院、厦门中山医院、莆田市医院等单位先后被列为福建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的授予点,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15位,近10年已经培养并毕业硕士研究生50余名;协和医院也是神经外科博士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作为唯一一名博士生导师,协和医院杨卫忠教授自行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6名。这些人才培养,为我省神经外科事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3 全省学术交流的开展和各地市学会的成立
经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批准,福建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于1991年12月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学术交流会,之后分别召开了第二次学术交流会(1993年,南平)、第三次学术交流会(1995年,莆田)和第四次学术交流会(1998年,厦门),同期还举行了华东六省一市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这些学术活动为我省神经外科同仁提供了基础理论、临床、科研、新技术、新进展以及护理等方面的经验交流。
2000年10月,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顺利进行第二届委员会换届选举,新一届委员会在杨卫忠主任委员带领下,团结全省神经外科同仁,开拓进取、全面开展我神经外科事业,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从2000年开始,每一年举行福建省神经外科高级研讨班,每二年举办福建省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和福建省神经外科新进展学习班,每个季度在福州地区举行神经外科病例讨论交流会,这些学术活动为全省神经外科大夫提供较好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全省神经外科事业的发展。
2.4 海峡两岸学术交流蓬勃发展
2005年10月10日―15日,福建省第八次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首届闽台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于在美丽的漳州花博园胜利召开,由台湾医事联盟理事长高明见教授和台湾神经外科联盟理事长黄棣栋教授组成的台湾医师代表团应邀参加本次首届闽台神经外科交流会,来自全省各地265名神经外科医师与台湾宝岛的21名医学专家欢聚一堂,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当前国际神经外科发展趋势和海峡两岸神经外科发展状况。大会共收到373篇海峡两岸高质量医学论文, 内容涵盖显微神经外科、导航、内镜、血管内、锁孔、放射、分子神经外科、神经影像以及神经外科护理等,大会设专题讲座及讨论、大会发言、大会交流,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的介绍与展览等。16位台湾医学专家和56位我省医学专家在大会作了精彩的发言。本次大会有力地推动我省神经外科学术的发展,促进闽台神经外科的学术交流,促进和加强全省及海峡两岸神经外科工作者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会议期间,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发展相互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海峡两岸同道本着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原则,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与台湾医事联盟协会签订海峡两岸双方互访、互相交流协议书。这次大会还进行福建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换届选举并成立了第三届委员会,杨卫忠教授连任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2007年10月11日~15日,福建省第九次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第二届闽台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会在泰宁大金湖畔胜利召开,台湾医事联盟理事长高明见教授再次率团参加本次第二届闽台神经外科交流会,来自全省各地275名神经外科医师与台湾宝岛的10名医学专家欢聚一堂,互相交流,共同探讨当前国际神经外科发展趋势和海峡两岸神经外科发展状况。台湾专家带来的当今世界神经外科最新理论,引起我省神经外科大夫高度重视,尤其高明见教授提出“性胞免疫法”,是目前治疗肿瘤的最新免疫疗法,而高振兴教授介绍的“神经脊柱外科新进展”,代表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新成果。会议期间,海峡两岸专家还对“锁孔”神经外科、微创神经外科等前沿学术研究进行广泛的交流。大会还决定第三届闽台神经外科交流会将于2008年10月在宝岛台湾举行。
2.5 神经外科基础研究取得突破
近十几年来,我省大力开展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协和医院杨卫忠教授承担的福建省科技厅和福建省教育厅共同资助的课题《第10号染色体上抑癌基因功能丧失与胶质瘤增殖、侵袭、血管形成及预后关系的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第10号染色体上抑癌基因PTEN和DMBT1基因功能丧失与胶质瘤增殖、侵袭、血管形成及预后关系密切,为今后胶质瘤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提供了翔实的理论依据。该系列研究达到国内领先的水平,已经陆续在全国性刊物发表系列论文14篇,并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杨卫忠教授课题组还在榄香烯抗肿瘤和脑缺血细胞凋亡机制中也取得可喜成果,在国内外15篇。附属第一医院康德智教授承担了省、部、厅级科研课题,在胶质瘤免疫治疗基础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林志雄主任的《人脑胶质瘤血瘤屏障与侵袭特征及其相关机制的系列研究》于2005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省神经外科的骄傲。福州总医院王如密教授和王守森教授课题组在经蝶入路解剖学研究提出许多新理论,并出版了专著,为临床手术入路提供理论依据。
3 展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加二万里长征的红军有多少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