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政府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士人政府是从御史是现在什么官时候开始的

原标题:从“学而优则仕”到“读书不求官”《士人走向民间》 王瑞来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士人走向民间》 王瑞来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现在的主流历史观认为,唐宋是中古与近世的转折点,即“唐宋变革论”,但这不是唯一的划分标准,深耕于士大夫政治研究领域的历史学者王瑞来,在其作品《士人走向民间》中提出了他的“宋元变革论”。这一观点认为,士人的流动方向表现了社会的变革,进而深刻影响了后世的社会形态。作者指出,北宋之前,士人的流动方向是“自下而上”的,即在士大夫政治的鼎盛期,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实现读书做官,完成阶层上升;到了南宋时期,随着统治区域的缩减与受教育的文化阶层的扩张,本就僧多粥少的仕途之路变得相当难走。到了元代,更是一度废止了科举制度,在这一时期,士人阶级迫于现实压力,呈现出了“自上而下”的走势,原先独立存在的士族阶级逐步融入了民间。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伴随着深刻的社会变革进行的。传统的儒学观点主张“学而优则仕”,这一观点发展到北宋时期,使得士大夫政治成为了主导朝堂的声音,但与此同时,商品文化的兴盛使得“读书不求官”的思潮开始蔓延。《士人走向民间》一书中引用了苏轼和文同等人的诗句,借此表示这一思潮在北宋已经有了一定的土壤,进而促使社会在宋元之交发生了大转型。作者认为,宋朝发达的商品经济模糊了身份高低的界限,使时人不再以读书入仕为唯一出路。但是,不以读书入仕为出路,并不意味着宋代的读书人与朝堂就此分道扬镳。比如,被称为“隐君子”的刘振道,终身未曾入仕,却与章鉴、文天祥等人联系紧密,与政治的中心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这也是当时很多文人的选择。向上流动的趋势受阻后,南宋的士人开始重视起在地方上的深度扎根,寻求在地方上的横向发展。通过塑造个人形象、提高家族声望,士大夫阶层在地方上构建起了自己的人际网络,地方认同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士大夫阶层在这一时间段发生了“士大夫的士绅化”,不仅扮演着士人的身份,还扮演起了地方乡绅的角色,通过所谓“耕读传家”以求保证现有利益的同时谋取阶级的跃迁,乡贤崇拜取代了旧有的先贤崇拜,通过地缘关系的联系,已经在官场上取得一定地位的士大夫群体与尚未入仕的士人抱作一团,以求共同进步。可惜的是,对于士大夫的舆论左右政治决策这一现象,作者仅仅一笔带过,忽视了这一现象的成因。到了元朝,科举的一度被废止,对士人阶层无疑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值得注意的是,元朝政府废止科举并不意味着其不再需要皓首穷经的书生。元朝政府的选官制,是一种类似秦始皇初建秦帝国时选调人才的“吏道”的制度,通过完善的吏制来维持国家的运行,庞大的吏员群体就是元朝官员的后备军;而作为知识分子的士人群体,无疑在对胥吏的征调选拔中占有优势。此外,道学和元廷的互相接纳在确立了元朝合法正统统治地位的同时,也确立了士族阶级精神贵族的地位;这一互相接纳使得儒学不仅没有衰弱,反而焕发了第二春。元廷废止科举,也使传统士人的文化创作由“货与帝王家”转为“飞入百姓家”,让通俗文艺创作出现了一个繁荣时期,社会的多元化给了士人多种选择,最终为推动市民文化的兴盛提供了一大动力。《士人走向民间》为探察宋元之间的社会转型提供了一条由士族群体入手的道路,给人以深思与启迪。(读者 赵昱华)}
  原标题:沧桑六百年——《永乐大典》的离散与回归  最新入藏国图的一册《永乐大典》  庚子年间成为战场的翰林院  永乐五年(1407年),历时5年、3000多人参与的一部大型类书终于定稿进呈明成祖朱棣。朱棣钦赐书名——《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正文22877卷,分装11095册,总字数达3.7亿字,汇集了明以前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宗教、戏剧、应用科学等文献达七、八千种之多,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百科全书。  然而,《永乐大典》却命运多舛,火灾、战乱、偷盗、巧取豪夺……皇皇一万多册至民国初年只剩下64册。此后的百余年间,在无数中华儿女努力下,幸存的《永乐大典》被一点一点寻找回来。至今,国家图书馆收藏《永乐大典》224册,居全世界收藏机构之首。  因国运衰而散,因国运昌而聚。《永乐大典》折射了一部中华民族600年沧桑史。  翰林院中遭焚劫  1900年6月20日下午,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  本已惶惶不可终日的各国公使团和外国侨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当天下午,德国公使克林德不顾众人劝阻,执意前往总理衙门交涉公使团的离京事宜。仅仅十五分钟后,与他一同前往的翻译柯士达,跌跌撞撞逃回东交民巷——克林德被清军枪杀了。  6月10日,义和团的大队人马已经开进北京。北京城的局势虽然一日紧似一日,但义和团始终没有正面进攻东交民巷使馆区,洋人们仍抱有一丝全身而退的希望。克林德的死,将他们最后的希望也捻灭了。看来清军与义和团对东交民巷的进攻,一触即发。  一时间,东交民巷里乱作一团。各使馆的非战斗人员涌向地理位置最隐蔽、面积最宽敞的英国使馆。  英国使馆位于东交民巷北边、玉河西岸,原为梁公府。1861年,英国在北京设立公使馆之初,本来相中了肃王府,但考虑到肃王府是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豪格的府邸,改为英国公使馆有碍国体,因此清政府没批准。于是,英国公使额尔金用每年1200两白银的租金,租下了肃王府对面的梁公府。  使馆区被围期间,梁公府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了。它地处使馆区腹地,南边和西边被美国公使馆和俄国公使馆遮蔽,从使馆区外无法直接攻击;东边被法国、德国、奥地利、日本等国公使馆和肃王府所遮蔽;暴露在外的西边是专门为皇家养马的上驷院。上驷院中除了有五六栋房屋外,其余是一大片草地,视野开阔,易守难攻;北边则是中国人文渊薮翰林院。  当时被困于东交民巷的英国人普特南·威尔在《庚子使馆被围记》中写道:“翰林院如中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或海德堡大学、巴黎大学,中国读书人最敬仰的地方莫过于翰林院。”这反映了在京洋人对翰林院的普遍认知,不过翰林院在中国的地位要比牛津、剑桥等高得多。  翰林院最早设立于唐朝,明代废丞相、设内阁后,进入国家权力中枢的内阁学士基本都出自翰林院;清代“点翰林”几乎成为汉族士子入阁的唯一途径。翰林院可谓是卿相摇篮。  清乾隆帝组织人汇天下遗书编《四库全书》之后,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藏书便贮存于翰林院,其中就包括《永乐大典》。  普特南·威尔这样描述他看到的翰林院:  在翰林院各个宽阔的大厅里,一卷一卷的书籍排积成行,这些都是前人辛苦写作的文字,全部都是手抄本,大概有数千万卷。这些书籍都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有的文章已不知是哪个朝代的作品。翰林院内还有一望无际的未上漆木架子,堆放着刻字的木板。  被困于英国使馆的洋人认为,中国人不可能为了攻击他们,而自毁文化长城,放火烧翰林院。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6月20日起,董祥福率领的甘军向东交民巷发起了进攻。时人赵世骏记录当时情景:“禁城之侧,雷轰霆击,火弹横飞”,俨然是一场“亘古以来未有之变”。  交战过程中,翰林院是怎么被焚毁的,文字记录大多语焉不详。幸亏,1901年正月翰林院编修高枬向当时正在院中当值的皂役曾春仔细询问,真相才浮出水面。  高枬问起:“衙门烧于几时,烧于何等人?”曾春答:“烧于董军。”  曾春说,五月二十六日(阳历1900年6月22日)上午,有一个义和团团员以查“二毛”为名,昂然进入翰林院。检视一番后,他说要请大师兄来,由翰林院焚烧隔壁的英国使馆,并且命令在翰林院中当值厅官、科房人等跪拜祷告。第二天,董祥福的甘军闯入,放火烧了翰林院。  与此同时,一直在英国使馆密切观察翰林院中动静的普特南·威尔也留下了目击证言:  昨天(6月23日),有一位放火者像猫一样匍匐过来,用极为灵巧的方法,将火炬抛入翰林院,之后仅仅过了一个小时,各国大使居住的英国使馆就陷入了危险之中……火势越来越猛,那些有数百年历史的房梁和房柱经燃烧后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似乎要倒向与其紧紧相连的英国使馆。很多价值连城的文字书籍已被焚毁,装饰着龙形图案的水池子和水井里都是书本,一片狼藉。  翰林院着火后,英国使馆周围的房屋很快便被引燃,再加上猛烈的北风,大火眼看就成燎原之势。被困于英国使馆中的人们都急了,无论男女老幼都来到水井旁,用各种各样奇怪的容器取水灭火,当然他们这样做仅仅是出于自保,并不是为了抢救翰林院中藏书。纵完火的清军一路撤退,竟然还一路投掷浇了油的火把。  中国古建筑多是砖木结构,一旦起火很难扑灭。看起来,英国使馆被蔓延的大火吞噬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千钧一发之际风向突然变了。当时被困于英国使馆中的美国传教士玛丽·安德鲁斯在日记中写道:“在上帝的旨意下并应许我们的祷告,风突然转向并把火苗吹离了我们。”  英国使馆奇迹般地逃过一劫,然而翰林院中收藏的、无数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古代典籍却没有这么幸运。时人曾形象地写道:“翰林院被焚,所有古书典籍,片片作蝴蝶飞,扬州十日,不是过也。”这些“片片作蝴蝶飞”的珍贵典籍,就包括保存了宋元以前佚文秘典的《永乐大典》。经此一劫,《永乐大典》毁损、失窃严重。  纂修成书  《永乐大典》的名字可以说家喻户晓,但是能说清它是一部什么书的人却不多。  《永乐大典史话》一书中这样定义:“《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保存了大量我国十四世纪以前的文学、艺术、史地、哲学和应用科学等方面的丰富资料。”  “百科全书”当然是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所使用的现代名词,历史上这种书被称为“类书”。  类书是把各种学术材料按照关键词的笔画或声韵,分门别类地汇编在一起,以便查阅的一种工具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都属于类书,其中体量最大、包罗最广的当属《永乐大典》。  据《明实录》记载,《永乐大典》正文有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据估计总字数达3.7亿字。自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下诏编纂,到永乐五年(1405年)定稿进呈,《永乐大典》共纂修了5年,参与其事的编辑、抄录人员达3000多人。  众所周知,永乐皇帝朱棣是靠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子朱允炆手中抢夺的皇位。“靖难之役”历时4年,过程惨烈。永乐初年,士人阶层对朱棣得位不正的指责十分炽烈。为了平息反对的声音,朱棣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手段。其中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因拒绝为他起草即位诏书而被诛十族的方孝孺。  既然永乐初年社会矛盾如此尖锐,朱棣为什么还要启动这么大的一项文化工程呢?历来学者们普遍认为,朱棣是为了消弭朝野间的不平之气,转移文人们的注意力,才决定纂修《永乐大典》的。  其实在历史上,这也是统治者惯用的一种手段。“烛影斧声”之后,备受弑兄指责的宋太宗便组织文人纂修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书。按宋末元初文人刘壎之的话说,宋太宗是通过漫长的编书过程“迟以岁月,困其心志”,让异见者“俱老死文字之间”。  朱棣启动纂修《永乐大典》时,内心深处是否也存着这样不可言说的意图,只能靠后人揣测,但是将纂修《永乐大典》完全看成是一个转移社会矛盾,彰显文治武功的政绩工程,也未免低估了《永乐大典》的价值。  通过梳理史料,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虞万里认为,朱棣启动修纂《永乐大典》其实是继承了父亲朱元璋的遗志,并有与父亲竞争的意味,而促使两位皇帝将编书进行到底的关键人物则是大才子解缙。  解缙自幼聪明绝顶,20岁出头就中了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并成为朱元璋的贴身秘书。解缙发现朱元璋很爱看《说苑》《韵府》一类书。解缙认为《说苑》内容妄诞不经,《韵府》则编辑庞杂,都算不上经典书籍。他有志于组织“志士儒英”为皇帝修纂一部新的类书。后来,解缙因直言遭到贬黜,朱元璋便把编辑类书的任务交给了别人。靖难之役后,朱棣上台,解缙又成为天子近臣,终于有机会完成未竟的事业。  朱棣在诏书中写道:  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尔……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修辑一书,毋厌浩繁。  解缙接旨以后组织了147人的编辑队伍开始编书,第二年十一月就编出了《永乐大典》的前身《文献大成》。没想到,明成祖朱棣不满意,认为该书“所纂尚多未备”,将它打了回来。永乐三年元月,朱棣又命姚广孝、解缙等人重修。这一次,朝廷又从民间召集了不少宿学鸿儒和擅长书法的誊录人员,展开大规模编书工作。  《永乐大典》按照《洪武正韵》中字的排列顺序,以每个字列出事目,将与这个字有关的文献资料整段,乃至整部书抄录到该条目中。这就是所谓的“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系事”。  对《永乐大典》有深入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升解释:“比如天文志都收录在天字下面,地理志都收录在地字下面,日月、星雨、风云、霜露、江河湖海分别收录在这些字下面……”  上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栾贵明在钱钟书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永乐大典》。他用十年时间著成《永乐大典索引》一书。退休后,栾贵明一直致力于将中国古典文献进行数字化的工作。谈起《永乐大典》的编排方式,栾贵明感叹,它与今天数据库的关键词检索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独特的编辑方式,《永乐大典》收录资料范围之广也叹为观止,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各种名物、典章制度,乃至奇闻异事、诗文词曲、工技农艺、佛道典籍……几乎无所不包。唐代的《艺文类聚》收书1400种,《太平御览》收书1600多种,而《永乐大典》收录的书籍达七八千种。  中国历史上,编修文典几乎是每个盛世的标配。与其他类书、丛书在编辑时对原始资料进行删改,或只重收集儒家经典、不重收集自然科学不同,《永乐大典》兼收并蓄、广征博采,而且也几乎不做删改,为后人保存了大量明以前的珍贵文献。  据说,明正统六年(1441年),大学士杨士奇编辑《文渊阁书目》时,许多《永乐大典》采用过的宋元时期著作已经“十不存三四”了,到了清代,只有十之一二还在流传。可见,修纂《永乐大典》对于保存历代文献的意义之大。  “正本”失落之谜  《永乐大典》修纂完成后仅抄成一部,即《永乐大典》正本。初时,《永乐大典》贮藏在南京文渊阁东阁中。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时,明成祖命令将《永乐大典》挑选一部分运到北京,暂时藏在左顺门北廊下。直到正统六年(1441年),明廷才将《永乐大典》全部运到北京,收藏在紫禁城文楼中。  事实上,《永乐大典》编成以后并没有多少人有机会翻阅,明朝历代皇帝爱读书的不多,大多时候是被束之高阁,唯有嘉靖皇帝对《永乐大典》十分钟爱,案头常备有十册,经常翻阅。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宫中发生火灾。三大殿起火,火势蔓延至奉天门和午门,贮藏《永乐大典》的文楼危在旦夕。《永乐大典》只有一部,一旦焚毁,追悔莫及。《明实录》记载,嘉靖皇帝急得一夜连下三四道圣旨抢救《永乐大典》。由于抢救及时,《永乐大典》逃过一劫。这次火灾后,嘉靖皇帝想到《永乐大典》仅有一套,感到十分不安,于是令大学士徐阶、高拱担纲重录《永乐大典》。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周密筹划下,重录工作终于启动。为了物色合格的抄书人,吏、礼两部还专门进行了“糊名考试”,最终选择了109名书法精湛的抄书人。应该说,此次重录工作从组织和后勤保障来看是十分周密的。内府御用监调拨了画匠、纸匠;顺天府提供砚台、水罐、笔墨;惜薪司供应取暖的木炭;光禄寺负责酒饭;韩林院支付抄写人员“月米”,此外还配备了警卫人员。  抄写人员每天早晨上班时,登记领取《永乐大典》,晚上下班时交回,不许私自带出、雇人代写。每人每天抄写三页,“如遇差错,发与另写,不拘一次二次,只算一页”。发现混报怠工者,与之相关的各级官员都要一同受罚。  据说,重录之初,徐阶主张只要内容一致,副本格式不必仿照正本,但是实操起来,他发现《永乐大典》内大字小字错落,山川、宫室等插图间杂其间,版式一动,行款、图画都要跟着动,反而不如原样复制方便。徐阶不由得感叹:《永乐大典》设计得太好了!  从存世的嘉靖副本可见,字体均为标准的馆阁体,整齐娟秀,毫无涂改之处。每册重录完毕,最后都注明重录总校官、分校官、书写官及圈点人姓名,可谓责任到人。在这样严格的质量把控下,《永乐大典》整整用了6年才重录完毕。嘉靖副本与永乐正本从装帧到字体大小、插图、版式完全一致。  嘉靖副本完成后,便被收藏于刚刚建成、专门用于保存皇家档案的皇史宬。扑朔迷离的是,从此《永乐大典》正本销声匿迹,再也没出现在史书中。  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并在武英殿登基。史书记载,他兵败退出北京时,曾经放火焚烧过紫禁城的宫室。李自成烧了哪些宫室,史书上语焉不详。《永乐大典》正本会不会在这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没有人知道。  《永乐大典》正本的失落,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段公案,引来无数学人的遐想。多数人认为,正本毁于战乱或者火灾。编完《永乐大典索引》之后,栾贵明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想法——正本会不会被嘉靖皇帝带入永陵陪葬了?  据《明实录》记载,嘉靖副本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开始抄录至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才抄完。在此期间,嘉靖皇帝驾崩。  栾贵明认为,要破解《永乐大典》正本失踪之谜,首先要抓住《永乐大典》正本最后一次出现前后发生的事件。据《明实录》记载,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帝崩。隆庆元年三月十一日,嘉靖帝梓宫由北京出发,5天以后到达位于昌平的永陵,次日入葬。  “为什么嘉靖帝驾崩三个月后才下葬,而在他下葬不久,隆庆帝马上表彰了参与重录《永乐大典》的人员?正本的失踪与嘉靖帝的丧葬期重合点最多,联系到嘉靖帝生前对《永乐大典》的珍爱,他很可能将《永乐大典》正本带入永陵。”栾贵明说。  栾贵明告诉记者,钱钟书先生也同意他的猜想。钱先生曾说,如果《永乐大典》正本还存世的话,那么最有可能是在永陵。  上世纪90年代,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谦身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了栾贵明的猜想。他想起,不久之前他们曾采用“高精度重力测量技术”对十三陵的茂陵进行了勘测。“高精度重力测量”是利用微重力原理,在不产生破坏的前提下探测地下建筑物的分布、形态和规模的技术。  1958年定陵发掘后,人们发现定陵地宫由前、中、后、左、右五个殿堂连接而成,即“五室三隧”。通过微重力方法,王谦身在地面上获得了定陵地宫的重力异常分布图,这张分布图与定陵地宫的实际结构十分吻合。王谦身告诉记者,《永乐大典》皇皇一万多册,摆起来至少需要40立方米。如果通过微重力测量发现永陵与定陵一样也是“五室三隧”,说明地宫里没有摆放《永乐大典》的空间。如果测量结果发现永陵地宫多建了两个配殿,至少说明有摆放《永乐大典》的地方。  那么现有技术能测出地宫内储藏了什么东西吗?王谦身说,微重力测量是通过物体密度来测量的,密度越大测量得越清楚。如果地宫里存放的是金属,可以测出来,但纸张密度较小,不能通过微重力测量的方式确认。“如果真多出两个配殿,到时候再想办法吧!”王谦身说。  不过,科学家们还没来得及想办法,他们打给国家文物局的报告就被驳回了。“国家文物局说,以目前的技术手段还不能保证文物出土后不被氧化。万一《永乐大典》出土后损坏了,那还不如让它在地宫里保存着。”对于国家文物局的决定,王谦身深表理解。  一个策划多时的实验就这样搁置了。永陵里到底有没有《永乐大典》正本,至今仍是一个谜。  命运多舛  《永乐大典》正本神秘失踪,流传于世的嘉靖副本也命运多舛。  明清鼎革之际,天下大乱,再也没人想起《永乐大典》。直到康熙年间,大学士徐乾学、高士奇等才在皇史宬的金匮中偶然发现了《永乐大典》嘉靖副本。据记载,当时《永乐大典》已经不全。到底是怎么遗失的,谁也说不清楚。  所谓“盛世修典”,同样怀抱开创盛世理想的乾隆皇帝开始着手整理历代典籍。他认为《永乐大典》编辑方式虽然便于检索,但是将整部书打散了编入各个条目,令人难以窥见原书全貌。另一方面,他觉得《永乐大典》收书太杂,修典还是应该以儒家正统经典为主。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乾隆皇帝启动了《四库全书》的编修。《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3462种图书,其中有很多孤本都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出来的。为了编修《四库全书》,大学士纪晓岚曾经组织人对《永乐大典》做过一次清查。他发现,当时《永乐大典》已经缺失了1215册,还剩9881册。  存在大内之物到底是怎么散佚的,谁也说不清楚。  不过,在《四库全书》编辑过程中发生的一起案件不难看出梁上君子对《永乐大典》的觊觎。《四库全书》修纂官黄寿龄私自将六册《永乐大典》带回家中阅读,被人盗取。乾隆皇帝知道后十分恼火,说,《永乐大典》是世间未有之书,本不应该听任纂修等携带外出。他命令步军统领尚书英廉严羁盗贼。《永乐大典》是皇家之物,书店、纸铺都不敢收购,盗贼无奈之下只好将六册《永乐大典》悄悄放回到御河桥边。失而复得,总算是虚惊一场。此后,四库全书馆吸取教训,严禁大臣将《永乐大典》私带外出。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四库全书》全部完成,共收录3462种图书、79338卷,36000余册,约八亿字。从文字量上看,《四库全书》是《永乐大典》的近三倍,但是由于主持者过于偏重于正统书籍的收集,把许多科学技术、小说戏曲书籍摒除在外,所收书籍的广度远远不及《永乐大典》。更加饱受诟病的是,统治者的私心作祟,清廷在编修《四库全书》过程中,篡改、销毁了大量民间藏书。最典型的案例是岳飞的名篇《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被收录到《四库全书》中竟然变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四库全书》中不但不允许有任何反满文字,甚至连前人触及契丹、女真、蒙古、辽金元的文字都要进行篡改,更有甚者竟然连姓胡的人也改姓了。据统计,《四库全书》编修过程中所禁毁的书籍达3100多种。《天工开物》《物理小识》《武备志》《明将军传》等有实用价值的书籍也在被禁之列。无怪乎,有人认为《四库全书》的编修过程不啻为一场文化戕害。与之相比,《永乐大典》兼收并蓄的气魄则更弥足珍贵。  遗憾的是《四库全书》编修完成以后,清廷对《永乐大典》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道光之后,它更是被束之翰林院高阁,任由虫吃鼠咬。而不少学问出众,从亿万读书人中选拔出来的翰林,也扮演着偷书贼的可耻角色。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清廷不得不同意各国在北京建公使馆。不少官员将保存在翰林院的《永乐大典》偷出,以十两银子一册的价格卖给洋人。张升告诉记者,时人刘声木在《苌楚斋随笔》中记载了官员们的偷书伎俩:“早间入院,带一包袱,包一棉马褂,约如《永乐大典》二本大小,晚间出院,将马褂加穿于身,偷《永乐大典》二本包于包袱内而出也。”  据记载,清光绪元年(1875年),翰林院中的《永乐大典》所剩不及5000册。到了光绪二十年(1894年)《永乐大典》只剩下800多册了。  这样看来,庚子年间翰林院被烧时,《永乐大典》已经散佚十分之九。既然《永乐大典》多数并未毁于庚子之难,人们是不是可以对它仍然存世报以希望呢?张升教授笑道:“理论上应该有更多《永乐大典》存世,但实际上至今人们在海内外只发现了400多册,而且近年来新发现一册越来越难了。”  集腋成裘  1901年(辛丑年)9月,中国与十一国签署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将赔偿各国4亿5千万两白银,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年息4%,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亿8千多万两白银,史称“庚子赔款”。从清政府敲到这么一大笔巨款,各国十分满意,纷纷开始从占领区撤退。  1901年6月,清政府外务部收到两封英国使馆发来的公使函,函件内容是请外务部派员去英使馆运取残存的《永乐大典》。经过战乱与焚烧,竟然还有《永乐大典》存世,官员们感到不可思议。  张升告诉记者,为了免于被“火烧连营”,翰林院起火的第一时间英国使馆中的人们就开始奋力扑火。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古籍逃过一劫,当然其间顺手牵羊者也不在少数。在《庚子使馆被围记》中,普特南·威尔提到许多了解中国文化者深知这些书籍比黄金还要贵重,因此私藏起来。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时任《泰晤士报》记者、后来做过袁世凯政治顾问的乔治·莫理循。  据田仲一成《日本东洋文库收集〈永乐大典〉残本的过程》记载,翰林院着火后,莫理循与日本留学生狩野直喜、东京每日报纸特派员古城贞吉直奔火场,从翰林院书架上抢下几本《永乐大典》据为己有。据田仲一成估计,莫理循至少藏有14册《永乐大典》,后来它们多被收藏在“莫理循文库”中。1917年莫理循将他的藏书打包卖给日本三菱财阀的巨头岩崎久弥,其中就包括《永乐大典》。后来,这些藏书成为“东洋文库”的前身。  不过,似莫理循这般“识货”的洋人毕竟还是少数。庚子之后,当英国使馆收集残存《永乐大典》时,还是找回了300多册。  张升教授告诉记者,据清外务部档案记录,清政府外务部共收到英国使馆交回的《永乐大典》330册。“当时《庚子条约》刚签订,一些国家纷纷交回庚子事变中劫掠的物品和所占的地方,所以英使馆主动交回从翰林院中移出的《永乐大典》,也是可以理解的。”张升解释说。  然而,当时的清政府摇摇欲坠,朝不保夕,根本无暇管理这些劫后余生的国宝。翰林院已经烧了,这些书要往哪儿堆呢?外务部守门吏找来当时在京的翰林们,让他们处理。没想到,这些平日道貌岸然的翰林见清廷乱作一团,竟然将这三百多册《永乐大典》私自瓜分了。  当局势稳定以后,清政府又寻访回一些《永乐大典》。然而,国宝一旦散佚想找回来就难了。1912年,当翰林院学士陆润庠把残存的《永乐大典》移交中华民国教育部时,仅存64册。后来,这残存的64册《永乐大典》被交由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保存。  整个民国期间,中国都在动荡和离乱的泥沼中挣扎,但一批有担当和使命感的文化机构和个人一直将抢救《永乐大典》视为己任。张升对记者说,其中最为突出者当属袁同礼。  袁同礼先生1921年赴美学习,毕业后在欧洲各国游学考察。他是学习图书馆专业的,尤为重视对各国图书馆的考察。在英国的图书馆,他发现了《永乐大典》的残本。次年,他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图书馆发现4册《永乐大典》。兴奋至极的袁同礼,尚在旅途中就写成《永乐大典考》一文,详细记录这些散落在欧洲的《永乐大典》卷册。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员赵爱学告诉记者,袁同礼担任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副馆长后,仍致力于寻找存世的《永乐大典》。至1939年,他共进行了8次调查活动,在国内外发现《永乐大典》367册。对于藏于私人藏家手中的《永乐大典》,他会竭尽所能收购,实在买不到的,也会想方设法进行拍摄复制。  七七事变前,北平局势已经危在旦夕。袁同礼担心北平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会落入日本人之手,于是与同事将300箱善本书,运往上海法租界保存。随着法国在欧陆的失败,法租界也岌岌可危。学术界对这些古籍善本图书的安全忧心忡忡,袁同礼更是寝食难安。于是,他又开始张罗将这批书运往美国国会图书馆暂时保管。  联系接洽、找船运输用了长达一年多时间。直到1941年10月,这些善本才运送完毕,其中就包括他优中选优出来的60册《永乐大典》。1965年,这60册《永乐大典》被送往台湾,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海内外已知存世的《永乐大典》总计418册、800余卷及部分零页,分散于世界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公私藏家手中。中国国家图书馆先后入藏《永乐大典》224册。赵爱学告诉记者,国图馆藏的《永乐大典》大部分还是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收集而来的。其中最大一笔当属1954年苏联国立列宁图书馆送还的52册《永乐大典》。  新中国成立之初,时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俄文部部长张全新在列宁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中发现,该馆藏有52册《永乐大典》。  民国初年,江南富商刘承幹在经商之余,热衷于收集古籍善本。当时正是鼎革时期,不少世家破落,许多古籍善本流散到市场上。刘承幹凭着雄厚的财力,广收古籍,并于1920年,在家乡湖州南浔建立嘉业堂藏书楼。据统计,嘉业堂藏书楼鼎盛时期有十六七万册古籍,其中就包括44册《永乐大典》。这些《永乐大典》都是庚子年间流落到民间的,据刘家后人回忆每册《永乐大典》的收购价都在100银元上下。  随着日寇的入侵,刘家生意一落千丈,生活渐渐入不敷出。刘承幹不得已将1000多种明版书卖给了中央图书馆。据说,为此刘承幹大病一场,但此时他仍不舍得出手《永乐大典》。直到1942年,日寇日益紧逼,他才无奈地将44册《永乐大典》卖给辽宁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图书馆。1945年夏,苏联红军进军东北,接管了满铁图书馆,满铁旧藏全部作为敌产没收了。  张全新立即将列宁图书馆藏有《永乐大典》的消息通报给国内。北京图书馆馆长冯仲云找到时任苏联对外文化协会驻北京代理全权代表索科洛夫表示,中方愿意用北京图书馆馆藏的、其他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交换《永乐大典》。  其实,1951年苏联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已经将11册《永乐大典》赠还中国政府。得知北京图书馆正致力于收集散落在国内外的《永乐大典》后,苏方决定将列宁图书馆所藏的52册《永乐大典》送还中国。次年,东德也将3册《永乐大典》送还中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散落在世界各地和全国各私人藏书家手中的《永乐大典》陆陆续续归藏北图(国图前身)。  又有新册现世  2007年11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程有庆与中国社科院杨成凯、故宫博物院施安昌、文物出版社孟宪钧一起,到华东核查古籍善本。刚到上海,老家在上海的施安昌告诉大家,一位老邻居说手中有两册《永乐大典》,想请专家鉴定一下。  当时,大家都觉得在民间发现《永乐大典》的概率比较低。最近一次还是1983年在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家中发现的。  那年,孙洪林到县里参加文化系统学习班。休息时,县图书馆的孙洪基指着一本用《永乐大典》做的日历给大家普及相关知识。孙洪林突然冲口道:“这书我家里就有一本。”开始,孙洪基以为孙洪林是吹牛,没想到去他家一看还真是《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孙洪林说,当年他的姑奶奶觉得家中的这本书开本大、适合夹鞋样子,于是出嫁时候就带到了婆家。  老太太虽然不识字,但是因袭祖上“敬惜字纸”的传统,没有损坏有字的部分,这册《永乐大典》的内容得以完整保存。这本《永乐大典》是“门”字韵,记录了古往今来与门有关的造型、典故和故事。  从那以后,《永乐大典》再也没有在民间出现过。因此,当听说再有《永乐大典》现世时,几位专家都不抱什么希望。程有庆告诉记者,他在国图古籍馆工作的那些年,经常有人抱着假《永乐大典》到国图,有的是影印本,有的一看就是仿制,连开本大小都不对。当时,他开玩笑说:“这要是真的,值1000万!”  当天晚上,收藏者袁女士抱着两册《永乐大典》来到几位专家下榻的宾馆。由于四人中,唯有在国图工作的程有庆有机会接触《永乐大典》的原件,因此大家都推举他鉴定。  袁女士带来两册,程有庆翻开第一册发现是影印本,心想估计那本也真不了。可是,第二册亮相后,他惊呆了。  《永乐大典》每册长50.3厘米,宽30厘米,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绢连脑包裹。每半页8行,大字1行,小字抄成双行,每行28字,特征极其突出。  眼前这册《永乐大典》与程有庆在国图地库中看到的《永乐大典》一模一样。袁女士这册《永乐大典》是“模”字韵的“湖”字,内容是与“湖”字有关的部分。此前,国图已经收藏了两册“湖”字单册,在程有庆印象中,中间正好缺这一册。不过为了保险起见,他立刻打电话给曾在中华书局工作的父亲,请他帮忙查一下已发现《永乐大典》的存目。  “一查果然没有这一册,那就确凿无疑了!”事隔十几年,说起当时的情景程有庆仍然难掩兴奋之情。  证实这册《永乐大典》是真品,在场的专家和收藏者袁女士都非常高兴。袁女士用上海话对施安昌说,自己想把这册《永乐大典》出手。程有庆幼年曾在上海生活过,能听懂些许上海话,听袁女士这么说,他立即表示:“如果您要出手,可以考虑国图。”  民间发现了一册新的《永乐大典》,国家文物局和国图在欣喜之余也十分慎重,先后组织专家进行了四轮鉴定。程有庆说,当时他仍在华南进行古籍普查,没有参与鉴定。不过,他听说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傅熹年先生看过这册《永乐大典》后,幽默地说:“准备钱吧!”  这册《永乐大典》入藏国图到底花费几何?程有庆表示,不太清楚。不过,在爱书人心中,一册《永乐大典》比黄金贵重得多。  如今,已知的《永乐大典》只有400多册,与它11095册的原有体量相比,少得不可思议。还会不会有未知的《永乐大典》卷册埋没于不知名的角落呢?许多学者专家感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再发现《永乐大典》的希望比较渺茫。不过,现实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们带来惊喜。  2014年8月,正在美国哈佛燕京图书馆做访问学者的国图古籍馆副研究员刘波,接到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馆员马小鹤发来的信息:洛杉矶汉庭顿图书馆新发现1册《永乐大典》,卷次是10270和10271。汉庭顿图书馆没有中文古籍鉴定专家,所以想听听哈佛燕京图书馆的专业意见。  在国图工作的刘波见过《永乐大典》原件,因此哈佛燕京图书馆想请他去一趟洛杉矶。不久,汉庭顿图书馆发来新发现《永乐大典》的图片。刘波一看,版式和国图收藏的《永乐大典》毫无二致,卷次则是现存卷目表中没有的,他心中有了几分把握,这本新现世的《永乐大典》应该是真品。  不久,刘波完成了在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工作,乘飞机来到洛杉矶,负责接待他的是《永乐大典》的发现者汉庭顿图书馆中文馆员杨立维。汉庭顿存有许多老华侨捐献的中文文献,但此前馆里没有聘中文馆员,所以这些文献一直无人整理。杨立维受聘进入汉庭顿图书馆后,开始整理馆藏的中文资料,没想到一下子就发现了这册《永乐大典》。  这册《永乐大典》是一位名叫布莱克·怀廷的女士在1968年捐献给汉庭顿图书馆的。她的父亲约瑟夫·怀廷曾作为传教士在中国居住了40年。1900年之后,怀廷短暂回到美国,并带回了这册《永乐大典》。  刘波告诉记者,这册《永乐大典》原封面已经没有了,收藏者为它配了一个黄色的硬皮封面,表面看上去就像一本西方精装书。  这册《永乐大典》包括两卷:第10270卷《教世子》及10271卷《文王世子篇》。刘波仔细阅读文献发现,内容是《礼记》“教世子”“文王世子”两篇的注释,引书共12种。经比对《中国古籍总目》,他发现其中4部现已失传。  无论何时,发现一卷新的《永乐大典》都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虽然,距这卷《永乐大典》现世已经过去五六年,并没有再发现新的《永乐大典》,但刘波相信一定还会有《永乐大典》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等待着人们的发现。“毕竟,还有许多在民国出现过的卷册,至今没有现世。”刘波说。(黄加佳)  本版图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参考资料:《永乐大典史话》《永乐大典研究资料辑刊》《庚子事变的书写与记忆》}
引论序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对未来憧憬与希望。中国为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自周共和行政以下,明白有年可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从此始,下至民国纪元二七五二。)自鲁隐公元年以下,明白有月日可详。(春秋编年从此始,下至民国纪元二六三三。鲁哀公卒,左传终,中间六十五年史文稍残缺。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治通鉴托始,至民国纪元凡二三一四年。)七若空洞设譬,中国史如一首诗,西洋史如一本剧。一本剧之各幕,均有其截然不同之变换。诗则只在和谐节奏中转移到新阶段,令人不可划分。所以诗代表中国文化之最美部分,而剧曲之在中国,不占地位。西洋则以作剧为文学家之圣境。八罗马乃以一中心而伸展其势力于四围。欧、亚、非三洲之疆土,特为一中心强力所征服而被统治。秦、汉统一政府,并不以一中心地点之势力,征服四周,实乃由四围之优秀力量,共同参加,以造成一中央。我中国此种立国规模,乃经我先民数百年惨淡经营,艰难缔构,仅而得之。十一西方之一型,于破碎中为分立,为并存,故当务于“力”的战争,而竞为四围之战。东方之一型,于整块中为围聚,为相协,故常务于“情”的融和,而专为中心之翕。一则务于国强为并包,一则务于谋安为系延。故西方型文化之进展,其特色在转换,而东方型文化之进展,其特色则在扩大。书 成 自 记目 录第一编 上古三代之部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一 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二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三 夏代帝系及年历四 虞夏大事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时代)一 殷代帝系及年历二 殷人居地之推测三 殷人文化之推测四 殷周关系第三章 封建帝国之创兴与(西周兴亡)一 西周帝系及年历二 周初之封建三 西周势力之继续东展四 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第二编 春秋战国之部第四章 霸政时期(春秋始末)一 春秋年历及分期二 霸前时期之形势三 齐桓晋文之霸业四 霸政衰微后之大夫执政五 春秋时期之一般文化状态第五章 军国斗争之新局面(战国始末)一 战国年历及分期二 从宗法封建到新军国之种种变迁第六章 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先秦诸子)一 春秋时代之贵族学二 儒墨两家之兴起三 学术路向之转变四 士气高张五 贵族养贤六 平民学者间之反动思想第三编 秦汉之部第七章 大一统政府之创建(秦代兴亡及汉室初起)一 秦汉帝系及年历二 国家民族之传成三 第一次统一政府之出现及其覆灭四 平民政府之产生第八章 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由汉武帝到王莽)一 西汉初年之社会二 西汉初年的政府三 西汉初年的士人与学术四 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开始五 汉武一朝之复古更化六 士人政府之出现昭宣元成一段七 汉儒之政治思想八 王莽受禅与变法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东汉兴亡)一 东汉诸帝及年历二 东汉之王室三 东汉之外戚与宦官四 外戚参加王室之由来五 宦官参加王室之由来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东汉门第之兴起)一 士族政治势力之逐步膨胀二 东汉之察举与征辟制度三 太学清议四 党锢之狱五 门第之造成六 东汉士族之风尚第十一章 统一政府之对外(秦汉国力与对外形势)一 两汉国力之比较二 西汉与匈奴三 东汉与西羌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之部第十二章 长期分裂之开始(三国时代)一 魏晋南北朝之长期分裂二 旧政权之没落三 离心势力之成长四 新政权之黑暗五 思想界之无出路六 三国帝系第十三章 统一政府之回光返照(西晋兴亡)一 西晋帝系及年历二 西晋王室之弱点三 胡人之内陆杂居四 怀愍被虏与人心之反映五 文化中心之毁灭六 新宗教之侵入第十四章 长江流域之新园地(东晋南渡)一 东晋帝系及年历二 东晋一代之北伐与内乱第十五章 北方之长期纷乱(五胡十六国)一 五胡十六国撮要二 十六国前后形势之大概三 五胡十六国大事简表四 胡人之汉化与胡汉合作第十六章 南方王朝之消沉(南朝宋齐梁陈)一 南朝帝系及年历二 南朝王室之恶化三 南朝门第之衰落第十七章 北方政权之新生命(北朝)一 北朝帝系及年历二 北方之汉化与北方儒统三 魏孝文迁都及北魏之覆灭四 北齐北周文治势力之演进第十八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魏晋南北朝之门第)一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二 学校与考试制度之颓废三 南渡后之侨姓与吴姓四 当时之婚姻制度与身分观念五 北方的门第六 郡姓与国姓第十九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上)(在西晋及南朝)一 汉末之荒残二 农民身分之转变三 西晋之户调制与官品占田制四 南渡之士族五 兵士的身分及待遇第二十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下)(在五胡及北朝)一 五胡时代的情况二 北魏均田制三 西魏的府兵制第二十一章 宗教思想之弥漫(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一 古代宗教之演变二 东汉以下之道教与方术三 魏晋南北朝时代之佛教四 北方之道佛冲突五 隋唐时期佛学之中国化第五编隋唐五代之部第二十二章 统一盛运之再临(隋室兴亡及唐初)一 隋代帝系及年历二 隋代国计之富足三 炀帝之夸大狂四 唐代帝系及年历五 贞观之治第二十三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政治机构(盛唐之政府组织)一 宰相职权之再建二 地方政治之整顿第二十四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社会情态(盛唐之进士府兵与农民)一 唐代之贡举制二 唐代之租庸调制三 唐代之府兵制第二十五章 盛运中之衰象(上)(唐代租税制度与兵役制度之废弛)一 由租庸调制到两税制二 自府兵到方镇与禁兵第二十六章 盛运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一 政权之无限止的解放二 政府组织之无限止的扩大第二十七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对外姿态(唐初武功及中叶以后之外患)一 安史之乱以前二 安史之乱以後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一 唐中叶以后之藩镇第二十九章 大时代之没落(续)二 唐中叶以后之宦官三 唐中叶以后之朝士与朋党第三十章 黑暗时代之大动摇(黄巢之乱以及五代十国)一 流寇与唐室之倾覆二 五代十国三 契丹之兴起四 中原民众之疾苦五 中国之南北分裂第六编 两宋之部第三十一章 贫弱的新中央(北宋初期)一 北宋帝系及年历二 宋初中央新政权之再建三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四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五 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庆历熙宁之变法)一 学术思想之新曙光二 庆历变政三 熙宁新法第三十三章 新旧党争与南北人才(元祐以下)一 熙宁新党与南人二 洛蜀朔三派政治意见之异同三 道德观念与邪正之分第三十四章 南北再分裂(宋辽金之和战)一 金起灭辽二 辽帝系及年历三 金灭北宋四 南宋与金之和战五 南宋之财政六 南宋金帝系及年历第七编 元明之部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蒙古入主)一 蒙古之入主二 元代帝系及年历三 元代之政治情态四 元代之税收制度与经济政策五 元之军队与禁令六 元代之僧侣七 元代之士人与科举制度第三十六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上)(明代兴亡)一 明代帝系及年历二 传统政治之恶化三 废相后之阁臣与宦官第三十七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下)一 明初的几项好制度二 明代政制之相次腐化第三十八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上)(自唐至明之社会)一 经济方面二 文化方面三 南北政治区域之划分及户口升降第三十九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中)一 黄河与北方之水患二 北方社会所受外族及恶政治之摧残第四十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下)三 南方江浙一带之水利兴修第四十一章 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宋元明三代之学术)一 贵族门第渐次消灭後之社会情形二 宋明学术之主要精神三 宋明学者之讲学事业四 宋明学者主持之社会事业第八编清代之部第四十二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上)(清代入主)一 满洲兴起至入关二 明末流寇三 南明之抗战第四十三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下)一 清代帝系及年历二 清代对待汉人之态度三 清代政制四 清代之武功第四十四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下之士气(清代乾嘉以前之学术)一 明末遗民之志节二 乾嘉盛时之学风三 政治学术脱节后之世变第四十五章 狭义的部族政治下之民变(清中叶以下之变乱)一 乾嘉之盛极转衰二 洪杨之乱三 湘淮军与咸同中兴第四十六章 除旧与开新清代覆亡与民国创建一 晚清之政象二 晚清之变法自强三 晚清之废科举兴学校四 戊戌政变与辛亥革命五 辛亥革命以后之政局六 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七 三民主义与抗战建国八 抗战胜利建国完成中华民族固有文化对世界新使命之开始第一编 上古三代之部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一、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而中国古代历史传说,极富理性,切近事实,与并世其它民族追述古史之充满神话气味者大不相同。如有巢氏代表巢居时期,燧人氏代表熟食时期,庖羲氏代表畜牧时期,神农氏代表耕稼时期。此等名号,本非古所本有,乃属后人想象称述,乃与人类文化演进阶程,先后符合。二、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三、夏代帝王及年历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时代】一、殷代帝系及年历二、殷人居地之推测商人尚“鬼”,则近于宗教玄想,与夏、周两族之崇重实际者迥异。故虞书言禹为司空治水,弃后稷司稼穑,而契为司徒主教化。三、殷人文化之推测四、殷周关系在夏时已有所谓中央共主与四方侯国之国际关系及至殷未周初,此等共主与侯国之政治演进至少已有七、八百年以上之历史。而且殷在安阳,周在丰镐,相去千里外。第三章 封建帝国之创兴【西周兴亡】一、西周帝系及年历二、周初之封建此乃西周第一期之封建。大概周人势力,逐步东侵,分为两线,由丰向东南经营汉水上流,渐及淮域,此文王已开其基。由丰、镐向东北,经管河、洛,及于殷商,则为武王之新猷。周初封建,即为此两线展扩之初步成绩也。周公亲自东征,杀管叔。定乱,乃重定封国。此可谓周人的第二次封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镐京与鲁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周人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抑殷宋於肘掖间,这是西周的一个立国形势,而封建大业即於此完成。三、西周势力之继续东展四、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第二篇 春秋战国之部第四章 霸政时期【春秋始末】孔子作春秋,则为中国第一部完整的编年史,后世即名此时期为“春秋时期”。一、春秋年历及分期此三百年的历史,可以称为“霸政时期”的历史,仍可本此分三段落:一、霸前时期——迄鲁庄公八年,【翌年齐桓公立。】凡八十五年。二、霸政时期——自鲁庄公九年【齐桓公元年。】起,迄鲁襄公十五年,【晋悼公卒。】凡一百二十七年。三、霸政衰微时期【即大夫执政期。】——凡九十一年。二、霸前时期之形势王命不行下引起的第一个现象,则为列国内乱。王命不行下引起的第二个现象,则为诸侯兼并。又自列国内乱、诸侯兼并下引起一现象,则为戎狄横行。旧说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远居四裔,而诸夏在中原;此观念殊不可恃。时诸夏所最感威胁者,南方有抱帝国主义兼并政策之楚国。北方有抱掠夺主义的山中之北戎。在此形势下,产生齐桓、晋文之霸业。三、齐桓晋文之霸业霸者标义,大别有四。一、尊王二、攘夷三、禁抑篡弑四、裁制兼并齐桓会诸侯十五次,宋每次必预。其次为鲁、郑、陈三国,各得十次。又次为卫,得九次。又次为曹、许,各得七次。其间尤以齐、鲁、卫、曹、郑、宋六国,可谓诸夏之基本结合。此为诸夏结合之第一期,大率在东部与中部,乃黄河下流东部一带及黄河中游南岸之结合也。齐桓会盟,晋人不预。然晋国内部争篡迭起,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遍历齐、宋、曹、卫、郑诸国,南至楚,西至秦,而返国得位。其在外及见齐桓、宋襄,既熟知天下大势,返国后乃一变晋国以前之态度,参加诸夏集团,而为齐、宋霸政之代兴。自是霸业常在晋。灵、成、景、(为楚败于邲。)厉,(胜楚鄢陵。)而至悼,抗楚和戎,复霸。平公立,与楚平,弭兵。此为诸夏结合之第二期,东部、中部之外,又加入中北部,即黄河中游之北岸也。参加联盟诸国,在内可保持政府之安宁,乱臣贼子有所顾忌,不敢轻行篡弑。在外可保国际之平衡,相互间不得轻启衅端,有事付之仲裁,以和平为职志一面北方的狄患逐次解除,一面南方的楚人亦逐渐觉悟,改变其以前极端的武力兼并主义,而渐次要求加入诸夏之集团。宋向戌提倡弭兵,晋、楚交权,城郭诸邦的和平联盟益形扩大。此可谓诸夏结合之第三期,于东、中、北三部以外,又加入中南部,即南方之中部,江、汉流域之楚国也。在此进展中,诸夏结合之团体亦遂逐次扩大,为中国逐次形成中央大一统郡县国家之酝酿,而上古史亦逐次宣告结束。【第一、第二、第三期结合已于前言之,第四期则加入吴、越。吴、越本东南方小蛮夷,武力既胜,转慕文事,亦争为诸夏盟主,于东、中、南、北诸部外又加入东南部,即长江下流是也。自战国秦孝公后,秦人又渐次加入诸夏团体,为第五期;又加入西中部,即河、渭流域是也。】四、霸政衰微后之大夫执政五、春秋时期之一般文化状态第五章 军国斗争之新局面【战国始末】春秋以下,【自周贞定王二年,即鲁悼公元年始。】迄于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告成,其间共二百四十六年,后世目为“战国时期”。一、 战国年历及分期大略言之,本时期历史,又可分为前、后两期。第一期是周代宗法封建国家之衰灭。大抵春秋宗法封建国家之文化,最高者为鲁、卫两国,鲁得周室大量文物之分封,卫则承袭殷商旧都之流风余韵。故诗经所收十五国风,以邶、鄘、卫为盛。鲁、卫以文化维持当时宗法封建国家之传统尊严,齐、晋则以武力维持当时宗法封建国家之传统地位。诸夏和平联盟之锁链已断,各国遂争趋于转换成一个新军国,俾可于列国斗争之新局面下自求生存。春秋末乃至战国初之吴、越称霸,即是“霸政时期”之尾声,“军国时期”之先兆,而为其间之过度也。第二期是新军国成立以后之相互斗争时期。此时期又可分为四期:第一期是梁惠王称霸时期,【魏之全盛期,自惠王迁大梁,魏亦称梁。】亦可说是梁、齐争强时期。此期自梁惠王元年至齐、魏徐州相王,凡三十七年。第二期是齐威、宣、湣三世继梁称霸期,【齐之全盛期。】亦可说是齐、秦争强时期。此期自齐、魏相王下迄齐灭宋,凡四十八年。第三期为秦昭王继齐称强期,【秦国全盛期。】亦可说是秦、赵争强时期。此期自齐灭宋下至赵邯郸围解,凡二十九年。第四期为秦灭六国期。此期自秦解邯郸围后迄秦始皇二十六年,凡三十六年。二、从宗法封建到新军国之种种变迁从春秋以前之宗法封建,转移到战国时代之新军国,相应而起的,有政治、社会各方面激剧之变动。第一是郡县制之推行,政府直辖下的郡县,代替了贵族世袭的采地。故相随于郡县制度而起者,第一即为贵族世卿与游仕势力之更迭。其次,则有军民之渐趋分治。又有食禄之新制度。食禄者必受职,其有禄无职者,则惟当时之养贤制为然。此始于魏文侯之于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之伦,而极盛于齐之稷下制度,为尚贤观念代亲亲贵贵而起之征象。第二是井田制之废弃。分封贵族之采地渐次取消,则直属国家之耕土渐次扩大,于是以前贵族圈地分区小规模的井地,不得不解放为整块的农田。其次,则为“履亩而税”。第三则为农民军队之兴起。以前是贵族任战士 ,现在是战士为贵族。农民军队之配练与井田制之废弃,为新军国图谋富强之两要端,而即以促进宗法封建费族之崩溃。第四是工商业大都市之发展。第五是山泽禁地之解放。第六是货币之使用。总之春秋以至战国,为中国史上一个变动最激剧的时期。政治方面,是由许多宗法封建的小国家,变成几个中央政权统一的新军国。社会方面,则自贵族御用工商及贵族私有的井田制下,变成后代农、工、商、兵的自由业。而更重要的,则为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第六章 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先秦诸子】一、春秋时代之贵族学二、儒墨两家之兴起三、学术路向之转变大体儒家近乎是贵族的清客,墨徒却成了贵族的镖师。然而贵族阶级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势力,却渐渐从儒、墨两家的活动潮流里剥削了。四、士气高张他们注意的精神,已自贵族身上转移到自己一边来。【此可见那时贵族与游仕在社会上地位之倒转。】约略言之,可分五派:一、 劳作派。【墨家苦行教之嫡系】二、不仕派。【滑头的学士派】三、禄仕派。【为以法术保持禄仕之进一步活动,即纵横家也。】四、义仕派。【儒家之正统。】五、退隐派。【亦可称玩世派,乃道家之正统。】五、贵族养贤公子养贤,以孟尝,平原,信陵,春申四人为著。六、平民学者间之反动思想第三编 秦汉之部第七章 大一统政府之创建【秦代兴亡与汉室初起】经过战国二百四、五十年的斗争,到秦始皇二十六年灭六国,而中国史遂开始有大规模的统一政府出现。汉高称帝,开始有一个代表平民的统一政府。武帝以后,开始有一个代表平民社会、文治思想的统一政府。中国民族的历史正在不断进步的路程上。一、秦汉帝系及年历二、国家民族之抟成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秦并六国,分建四十二郡,造成此下二千年中国疆域之大轮廊。】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春秋时代华、夷杂处之局,逐渐消融,而成“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封建制破弃,郡县制成立,平民、贵族两阶级对立之消融。】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此就态度倾向而言。】大要言之,中周学术思想之态度与倾向,大体已奠定于先秦。一曰“大同观”。王道与霸术,即“文化的世界主义”与“功利的国家主义”之别也。先秦思想趋向前者,以人类全体之福利为对象,以天下太平为向往之境界,超国家,反战争。秦汉大一统政府,在当时中国人心目中,实已为超国界之天下也。二曰“平等观”。阶级与平等,即“贵族主义”与“平民主义”之辨。先秦思想趋向后者,而以仁爱中心的人道主义为之主。举其著者,如孔子之孝弟论、忠恕论,墨子之兼爱论,惠施之万物一体论,庄周之齐物论,许行、陈仲之并耕论、不恃人食论, 【此即均等劳作论。】孟子之性善论,荀子之礼论,【即新人伦主义,以才智德行为君子、小人之新判别。其弟子韩非,持论虽褊狭,然亦可谓是一种在国家法律下之平等论也。】皆就全人类着眼,而发挥其平等观念之深义也。三日“现实观”。天道与人道,即“宗教”【此指侠义的宗教。】与“社会”之辨。先秦思想趋向后者。庄老之自然哲学,其反宗教之思辨最为彻底。人生修养之教训,社会处世之规律,为先秦学说共有之精采。教育主于启发与自由,政治主于德感与平等,对异民族主于与我同化与和平,处处表示其“大同”之怀抱。此乃先秦学术共有之态度,所由形成中国之文化,搏成中国之民族,创建中国之政治制度,对内、对外,造成此伟大崇髙之中国国家,以领导东亚大地数千年之文化进程者,胥由此数种观念为之核心,而亦胥于先秦时期成之也。三、第一次统一政府之出现及其覆灭秦室本是上古遗留下来的最后一个贵族政府,依然在其不脱贵族阶级的气味下失败,【役使民力逾量,即是氏族的贵族气味。】依然失败在平民阶级的手里。秦之统一与其失败,只是贵族封建转移到平民统一中间之一个过渡。四、平民政府之产生因此恭俭无为、与民休息,遂为汉初政府之两大信念。“无为”之实则为“因循”。因此汉初制度、法律一切全依秦旧。平民政府有其必须完成之两大任务,首先要完成统一,其次为完成文治。汉政府之实际统一,始于景帝。汉政府文治之蒸,则始于武帝。第八章 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由汉武帝至王莽】一、西汉初年之社会(一)、农民与奴婢封建时代的农民,对其上层统冶者,约有如下几种负担:一曰税。二曰役。三曰赋。四曰贡。就汉初情形言,农民对政府负担大体如次.:一、田租。【即税】二、算赋。【即后世之“丁口税”。】三、更戍。【即兵役。】(一)中央政府之防 此名“正卒(二)边疆戍守 此名“屯戍”(三)地方劳役 此名“更卒”(二)、商贾与任侠任侠与商贾,正分攫了往者贵族阶级之二势.。【一得其财富,一得其权力。吴、楚七国反,周亚夫至洛阳,得剧孟,曰:“吴、楚宁大事而不求剧孟,吾知其无能为已。”天下骚动,大将军得之,若一敌国,其权力可想。】二、西汉初年的政府三、西汉初年的士人与学术四、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开始五、汉武一朝之复古更化武帝一朝政治上重要改革,举其要者,第一是设立五经博士。第二是为博士设立弟子员。第三是郡国长官察举属吏的制度。第四是禁止官吏兼营商业,并不断裁抑兼并。第五是开始打破封侯拜相之惯例,而宰相遂不为一阶级所独占。六、士人政府之出现【昭宣元成一段】七、汉儒之政治思想汉儒论政,有两要点。一为变法和让贤论。二为礼乐和教化论。王莽的受汉禅而变法,即是此两派学说之汇趋。八、王莽受禅与变法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东汉兴亡】一、 东汉诸帝及年历东汉凡十三帝,百九十六年。【若以献帝建安元年迁回洛阳之后作为三国时期,则东汉其时只一百七十一年。】二、东汉之王室三、东汉之外戚与宦官外戚与宦官,其实都还是代表了王室的一部分,其来历则原自西汉。四、外戚参加王室之由来西汉初年,宗室、功臣、外戚,为朝廷之三大系。五、宦官参加王室之由来一面是文治政府之演进,一般官吏渐渐脱离王室私人的资格,而正式变成为国家民众服务的职位;一面则是王室与政府【士人。】逐渐隔离而易趋腐化与堕落。第十章 士族之新地位【东汉门第之兴起】一、士族政治势力之逐步膨胀士人在政治上占有地位,自西汉武、宣以来,已逐步显著,而到东汉益甚,这里有几层因缘。一、朝廷帝王之极端提倡。二、民间儒业之普遍发展。三、博士弟子额之日益增添。二、东汉之察举与征辟制度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与察举制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两汉二千石长吏皆可以自辟曹掾,而东汉公卿尤以辟士为高。三、太学淸议四、党锢之狱五、门第之造成士人在政治社会上势力之表现,“清议”之外,更要的则为“门第”。门第在东汉时已渐形成。门第造成之另一原因,则由于察举制度之舞弊。六、东汉士族之风尙东汉士大夫风习,为后世所推美。他们实有尽多优点。但细为分析,似乎东士大夫常见的几许美德高行,不外如下列,其间都和当时的察举制度有关系。一久丧。二让爵。三、推财。四、避聘。五、报仇。六、借交报仇。七、报恩。(一)急难(二)服丧八、清节。第十一章 统一政府之对外【秦汉国力与对外形势】一 两汉国力之比较因此中国史上对外之胜负、强弱,几乎完全视国内政治为转移。(一)关中三辅(二)西北沿边诸郡二、西汉与匈奴中国史上的外患,因地势及气候关系,其主要者常在北方。汉击匈奴,采用两种步骤:一是远出东西两翼造成大包围形势,以绝其经济上之供给与援助。一是正面打击其主力。三、东汉与西羌然而东汉却意外的遭受到西羌之侵扰。此乃东汉整个建国形势之弱点的暴露,以及应付的失策,并不在于西羌之难敌。羌人叛汉,起和帝时,【护羌校尉邓训卒后,由于边疆吏治之不整饬。】其势并不能与西汉初年之匈奴相提并论,而汉廷早议放弃凉州。羌人叛汉,起和帝时,军旅之费二百四十余亿,并、凉二州为之虚耗。可见西羌并非强寇,只在汉廷应付之不得当。第二次羌变在顺帝永和后,羌寇遍及并、凉、幽、冀四州,用费八十余亿。第三次羌变在桓、灵时,段颍前后一百八十战,大破东羌,用费四十四亿。羌祸虽歇,而汉力亦疲,接着便是不救的衰运之来临。黄河西部的武力与东部的经济、文化相凝合,而造成秦、汉之全盛,【所谓“关东出相,关西出将”,即足表示其意义之一部分。】东汉以来,东方人渐渐忘弃西方,【中央政府在洛阳,东方人之聪明志气至是而止。】西方得不到东方经济、文化之润泽而衰落。而东方的文化经济,亦为西方武力所破毁。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之部第十二章 长期分裂之开始【三国时代】一、魏晋南北朝之长期分裂将本期历史与前期【秦、汉。】相较,前期以中央统一为常态,以分崩割据为变态;本期则以中央统一为变态,而以分崩割据为常态。二、旧政权之没落国家本是精神的产物,把握到时代力量的名士大族,他们不忠心要一个统一的国家,试问统一国家何从成立?三、离心势力之成长(一)地方长官之权位(二)二重的君主观念四、新政权之黑暗司马氏似乎想提倡名教,来收拾曹氏所不能收拾的人心。然而他们只能提出一“孝”字,【所以说司马氏“以孝治天下”,晋室开国元老如王祥等皆以大孝名。】而不能不舍弃“忠”字,依然只为私门张目。五、思想界之无出路六、三国帝系第十三章 统一政府之回光返照【西晋兴亡】一、西晋帝系及年历二、西晋王室之弱点三、胡人之内陆杂居四、怀愍被虏与人心之反映五、文化中心之毁灭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地点有两个:一是长安,一是洛阳。长安代表的是中国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线,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的稳静状态,南、北部的融洽;首都居在中央,全国国力自由伸舒的一种和平形态。六、新宗教之侵入第十四章 长江流域之新园地【东晋南渡】东晋南渡,长江流域遂正式代表着传统的中国。一、东晋帝系及年历二、东晋一代之北伐与内乱西晋立国,本靠门阀的势力。东晋南渡,最依仗的是王敦、王导兄弟,所以说:“王与马,共天下。”王敦统兵在外,王导执政在内,尊号为“仲父”。晋室若要团聚国力,经营北伐,首先不免与门第的要求与希望相冲突。诸门第只为保全家门而拥戴中央,并不肯为服从中央而牺牲门第。第十五章 北方之长期纷乱【五胡十六国】晋室东迁,衣冠南渡,北方中国便陷入长期的纷乱状态中。史称为五胡十六国,先后凡一百三十六年。一、五胡十六国撮要二、十六国前后形势之大概三、五胡十六国大事简表四、胡人之汉化与胡汉合作第十六章 南方王朝之消沉【南朝宋齐梁陈】一、南朝帝系及年历二、南朝王室之恶化三、南朝门第之衰落第十七章 北方政权之新生命【北朝】一、北朝帝系及年历二、北方之汉化与北方儒统三、魏孝文迁都及北魏之覆灭四、北齐北周文治势力之演进第十八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魏晋南北朝之门第】一、九品中正制与门阀二、学校与考试制度之颓废三、南渡后之侨姓与吴姓四、当时之婚姻制度与身分观念五、北方的门第六、郡姓与国姓第十九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上)【在西晋及南朝】一、汉末之荒残二、农民身分之转变这是一个“复兵于农”的伟大运动。经过长期的大骚乱,农民本已失去耕地,现在他们是以国家兵队的身分把屯田来代替吃饷。直到西晋统一,军事状态告终,这个情形实现到制度上来,便成西晋初年之“户调”。同时商业亦彻底破坏。三、西晋之户调制与官品占田制四、南渡之士族五、兵士的身分及待遇第二十章 变相的封建势力下之社会形态(下)【在五胡及北朝】一、五胡时代的情况二、北魏均田制三、西魏的府兵制第二十一章 宗敦思想之弥漫【上古至南北朝之宗教思想】一、古代宗教之演变古宗敦以上帝、天子、民众为三位一体;儒家则以个人、大群与天为三位一体。墨家并不注重个人,只以大群与天合体。道家则以个人径自与天合体而不主有群;故於历史文化皆主倒演,即返到原始的无群状态。阴阳学家的缺点,第一在由儒家之偏重人道观又折返古代之偏重天道观;【如此则个人地位又趋模糊。】第二在由儒家之正面的、积极的观念里,又掺杂进许多道家的反面的、消极的观念,【如此则个人地位势必与群体冲突。】因此遂有神仙思想之混入。“神仙”即是由大群体解放出来的个人最高理想。神仙思想之产生,盖有两地。一在汝、淮、江、汉、陈、楚之域,其地山川景物,均与中原河域不同。其居民活泼而富想像,散居野处,巫鬼祭祀,男女相悦,其意态与北方殷、周之严肃奉事一上帝者有别。【此为自由的、个人的,而彼则团体的、大群的也。】其徵见之於楚辞、九歌、大招、招魂、离骚诸篇之所赋。其一则在燕、齐滨海之区,海上神山,缥渺无稽,亦同为神仙思想所蕴孕。【燕、齐滨海,故其想像常超脱向外;淮、汉居陆,故其想像亦就地著实。燕、齐之所想望在世外,故以求仙为宗;淮、汉之所追求在地上,故以降神为主。要之,同为个人的,非团体的;又同为方术的主要泉源,以与中原河域大众教之重礼乐者为别。其后秦灭六国,此等思想同为中原民族所吸收,而被编配于大众教上帝一神之下。(如湘君、山鬼之类,此不过一水神、一山神耳。其后以湘君、相夫人为尧之二女;又以屈原为水神,皆以南方民间素朴的自然神,溶入历史文化中,即是南方思想被吸收、被编配而与北方思想同比之证。)】其神仙思想之正式为学者所采用,则似始於庄子。二、东汉以下之道教与方术三、魏晋南北朝时代之佛教四、北方之道佛冲突五、隋唐时期佛学之中国化今若以魏晋南北朝佛学为“传译吸收期”,则隋唐佛学应为“融通蜕化期”。第五编 隋唐五代部第二十二章 统一盛运之再临【隋室兴亡及唐初】中国经过四百年的分崩动乱,终于盛运再临,而有隋唐之统一。一、隋代帝系及年历二、隋代国计之富足三、炀帝之夸大狂能把南方的文学与北方吏治、武力绾(wǎn)合,造成更高、更合理的政权,则是唐太宗。四、唐代帝系及年历唐代凡二十帝,二百九十年。五、贞观之治第二十三章 新的统一盛运之下之政治机构【盛唐之政府组织】中国经历四百年的长期分裂,而重新有统一政府出现,是为隋、唐。但那时的统一政府,其内容机构又与四百年前不同。举其要者言之,第一是中央宰相职权之再建,第二是地方政治之整顿。一、宰相职权之再建二、地方政治之整顿第二十四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社会情态【盛唐之进士府兵与农民】要把握住盛唐社会情态,最好亦从当时几项制度方面去看。一、唐代之贡举制故至隋、唐而有普遍的贡举制度之产生,此乃士人地位自门第下出头而更展扩。故隋、唐之中央集权,可以谓政府地位之提高,而非王室地位之加隆。就全史之进程论,魏晋南北朝之门第势力,在浮面则为一波折,在底层则依然沿文治之大潮流而滚进也。二、唐代之租庸调制三、唐代之府兵制府兵制的优点,无事耕于野,番上宿卫,有事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尤要者,府兵制并不是“全农皆兵”,而是“全兵皆农”。第二十五 章盛运中之衰象(上)【唐代租税制度与兵役制度之废弛】盛唐的命运,由于当时各项新制度之创建。【换言之,即某种意识与精神之达于具体现实化。】及此各项新制度日趋崩溃,【换言之,即某种意识与精神已丧失或转变不复存在。】而盛唐之盛亦遂不可久保。一、由租庸调制到两税制租庸调制的精神,不仅在于轻徭薄税,而尤重于为民制产。二、自府兵到方镇与禁兵府兵制度亦在同样命运下消灭。【换言之,府兵制度之破坏,全在时人对此制度所与的精神以及意识上之转变。】旧制,诸卫将军皆选勋德信臣。武后之世则多以外戚无能及降虏处之。第二十六 章盛运中之衰象(下)【唐代政府官吏与士人之腐化】一、政权之无限止的解放二、政府组织之无限止的扩大第二十七章 新的统一盛运下之对外姿态【唐初武功及中叶以后之外患】一、安史之乱以前中国在其统一盛运之下,对外理可有相当之发展。唐初强敌,厥为北方之突厥。开边太广,则边兵不得不增。而府兵制既坏,此等边兵多出招募。一面形成外强中弱之势、一面又因坐养巨额军队,而影响及于全国之经济。二、安史之乱以后唐人以过分的开边,激起内乱。及中国内部发生动摇以后,而其对外情势,遂突然大变。最为中国患者为回纥。唐中叶以后的外患,回纥以外,尚有吐蕃。武宗后,吐蕃始衰。唐以后中国的外患,遂自西北渐渐转移到东北来。就文物气象而言,西北已耗竭不振,而东北精华未泄,元气犹存。此因西北经吐蕃长期蹂躏,兵燹之余,自不如东北之完固。而此后所谓东北之外患,其内里乃无不挟有中国社象自身力量之一部分。第二十八章 大时代之没落【唐中叶以后政治社会之各方面】一、唐中叶以后之藩镇第二十九章 大时代之没落(续)二、唐中叶以后之宦官三、唐中叶以后之朝士与朋党第三十章 黑暗时代之大动摇【黄巢之乱以及五代十国】一、流寇与唐室之倾覆唐末的中国,用横剖面来说,大体可分为三部:一是大河以北的藩镇所辖地。二是大河以南唐两京及其迤东一带。三是长江以南。经此十几年的大骚乱,唐代三百年的统一政府,终于倾覆,世袭的节镇,遍及东南,而有所谓五代十国。二、五代十国此所谓五代十国,其实只是唐室藩镇之延缜,惟其间有极可注意者数事。一、关中自李茂贞【昭宗时,镇凤翔,再犯阙,封岐王,为朱全忠所败,遂不振。】以外,别无割据之雄,此足证西北一带之残破,至是已不够割据建国之资力。长安代表周、秦、汉、唐极盛时期之首脑部分,常为中国文化之最高结集点。自此以后,遂激急堕落,永不能再恢复其已往之地位。三、五代中只后唐都洛阳,尚是东周、东汉、西晋、北魏之旧都。【亦是隋、唐之陪都。】其他四代皆都汴,【开封。】直到宋代不能迁都。此证黄河流域之气运,不仅关中以西不复兴,即中部洛阳一带亦不够再做文化、政治的中心点。中国社会的力量,渐渐退缩到东边来。三、契丹之兴起四、中原民众之疾苦五、中国之南北分裂我们该从地理的横剖面上,来认取当时中国史上一种空前未有之大摇动。第六编 两宋之部第三十一章 贫弱的新中央【北宋初期】一、北宋帝系及年历二、宋初中央新政权之再建吏治、兵权、财赋三项,脱离了地方军权【藩镇。】之分割,而统一到中央来,中国始渐渐有一个像样的、上轨道的中央政府。三、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北方的强敌,【契丹。】一时既无法驱除,而建都开封,尤使宋室处一极不利的形势下。藩篱尽撤,本根无庇。这一层,宋人未尝不知。然而客观的条件,使他们无法改计。四、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以中国已往历史而论,只要国家走上统一的路,以广土众民供养一个中央政府,除非穷奢级欲,绝不至于患贫。宋室之患贫,则因有几个特殊原因:第一还是由于养兵。(一)宋代之冗兵(二)宋代之冗吏五、宋代政制上的另外两个弱点第一是中央集权过甚,地方事业无可建设。第二是宋代的谏官制度,又使大权揔集的中央,其自身亦有掉转不灵之苦。第三十二章 士大夫的自觉与政治革新运动【庆历熙宁之变法】一、学术思想之新曙光二、庆历变政宋朝变法,前后共有两次。一在仁宗庆历时,范仲淹为相。一在神宗熙宁时,王安石为相。三、熙宁新法然而王安石的遭遇,与范仲淹不同。反对范仲淹的,全是当时所谓小人;而反对王安石的,则大多是当时的所谓君子。仁宗比较温和,因朝臣反对即不坚持。神宗则乾纲独断,尽人反对,依然任用。遂使后人对范、王两人评判迥异。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第三十三章 新旧党争与南北人才【元祐以下】一、熙宁新党与南人二、洛蜀朔三派政治意见之异同熙宁、元祐新旧党争后面带有南北地域关系,而元祐北方诸君子洛、蜀、朔三派分裂,【洛,程颐为领袖,朱光庭、贾易等为羽翼。蜀,苏轼为领袖,吕陶等为羽翼。朔以刘挚、王严叟、刘安世为领袖,羽翼尤众。至绍圣初,同以元祐党窜领海外。】后面也带有政治意见之不同。其中洛派【中原派。】所抱政见,大体上颇有与王安石相近处。他们都有主张将当时朝政徹底改革。三、道德观念与邪正之分第三十四章 南北再分裂【宋辽金之和战】一、金起灭辽时辽人已大震惧,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制”之谚。二、辽帝系及年历三、金灭北宋四、南宋与金之和战五、南宋之财政六、南宋金帝系及年历第七编 元明之部第三十五章 暴风雨之来临【蒙古入主】一、蒙古之入主二、元代帝系及年历三、元代之政治情态四、元代之税收制度与经济政策五 元之军队与禁令六、元代之僧侣七、元代之士人与科举制度第三十六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上)【明代兴亡】除却汉高祖,中国史上由平民直起为天子的,只有明太祖。一、明代帝系及年历二、传统政治之恶化洪武十三年左丞相胡惟庸诛,遂废宰相。第二个恶化的原因,在于明代不惜严刑酷罚来对待士大夫。此亦起於太祖。一面废去宰相,正式将政府直辖於王室。【秦、汉以来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三、废相后之阁臣与宦臣第三十七章 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下)一、明初的几项好制度但明初政治,亦有几点特长处。(一)明初之学校贡举制度(二)明代之翰林院制(三)其它二、明代政制之相次腐化英宗天顺以后,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翰林人才亦为科目所限。明室财政,自英宗后即告绌。其弊端之大者,一曰内府。二曰宗藩。三曰冗官,而尤冗者则在武职。第三十八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上)【自唐至明之社会】唐中叶以前,中团经济文化之支撑点,偏倚在北方。【黄河流域。】唐中叶以后,中国经济文化的支撑点,偏倚在南方。【长江流域。】这样一个大转变,以安史之乱为关捩。一、 经济方面(一)论漕运(二)论丝织业与陶业二、文化方面三、南北政治区域之划分及户口升降第三十九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中)一、黄河与北方之水患黄河水患的起落,恰与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盛衰,成一平行线,足征互为因果,非自始黄河即为中国之害。二、北方社会所受外族及恶政治之摧残第四十章 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下)三 南方江浙一带之水利兴修第四十一章 社会自由讲学之再兴起【宋元明三代之学术】一、贵族门第渐次消灭后之社会情形而有名的四大书院,即在其时萌芽。庐山 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在长沙。】应天府书院,【在归德。】多即山林创建,【其掌书院者多称“山长”。】亦模仿寺庙规制也。【又有衡州 石鼓书院,为唐元和间衡州李宽所建。故后人有数石鼓而不及嵩阳者。】二 宋明学术之主要精神三、宋明学者之讲学事业兹将宋、明学者讲学变迁,列一简表如次:一、私人寺庙读书。【如范仲淹、胡瑗等。】二、书院。【此系私人学塾性质,如孙复泰山书院、周行己浮沚书院等。】三、州学。【此系由私人设教渐变为地方政府之公立学校性质,如应天书院等是。】四、太学。【此由地方学规制上推至国学,如胡瑗之主教太学是。】以上自私人书院至太学为一线,属学校之进展。惟政治不上轨道,此线之进展即告终止。五、私人讲学之第一期:【如二程。】私人讲学为学校之变相,与前一系统不同。六、私人讲学之第二期:【如朱、陆。】两期之不同处,主要在同时所集门徒之多少,而影响及于其他。七、私人讲学之第三期:【如阳明弟子之讲会。】此期讲学与前期不同处,在完全脱离学校气味,变成纯粹之社会公开讲演与集会研究性质。以上私人讲学之三期为另一线,属学会之进展。因社会学风,逐步扩大,逐步普遍,而此线之进展,亦逐步膨胀。四、宋明学者主持之社会事业第八编 清代之部第四十二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上)【清代入主】一、满洲兴起至入关二、明末流寇三、南明之抗战第四十三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之再建(下)一 清代帝系及年历二、清代对待汉人之态度三、清代政制四、清代之武功第四十四章 狭义的部族政权下之士气【清代乾嘉以前之学术】一、明末遗民之志节二、乾嘉盛世之学风三、政治学术脱节后之世变第四十五章 狭义的部族政治下之民变【清中叶以下之变乱】一、乾嘉之盛极转衰二、洪杨之乱因中国疆域之广,饥荒炎歉,只能占大地之一角。而且饥荒有其自然限制,一两年后,情形即变。因一时一地的饥荒而激动变乱,要想乘机扩大延长,势必采用一种流动的恐怖政策,裹胁良民,使他们无家可安,无产可依,只有追随著变乱的势力,这便是所渭“流寇”。【最著者如唐末之黄巢,明末之张献忠、李自成。】这一种变乱,骚扰区域愈大,虐杀愈烈,则裹胁愈多。然而到底违逆民意,依然成为其自身的又一种致命伤。【元末群雄并起,则不须为流寇,此亦见元代政治之普遍黑暗。】洪、杨起事的第一因,在其有一种宗教性之煽惑,而将来所以招惹各方面反对,限制其成功,而逼到失败路上去的,便是这一种宗教。三、湘淮军与咸同中兴曾、左、胡、李号称同治中兴功臣,然此等人物,仅能平乱,却不能致治。第四十六章 除旧与开新【清代覆亡与民国创建】一、晚清之政象第一、是外患之纷乘。第二、是内政之腐败。二、晚清之变法自强三、晚清之废科举兴学校四、戊戌政变与辛亥革命紧随著戊戌政变而来者,为庚子拳乱。五、辛一亥革命以后之政局国家民族之元气,又在此种纷扰中损伤了不少。直到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再度北伐,而上述两种情况【军阀与党争。】始见摧廓。【以革命的武力来扫荡军阀,以一党专政的理论来停止党争。】六、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七、三民主义与抗战建国八、抗战胜利建国完成中华民族固有文化对世界新使命之开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御史是现在什么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