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

历次“社会主要矛盾”总结(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民族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阶级矛盾)。(二)建国初期(1949年-1952年)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国内的剿匪、镇反、肃反还没有彻底完成,大陆还没有完全解放,我国的主要矛盾依然还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三)新民主主义社会(1953年-1956年)在这段时间,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此时,中国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已被消灭,帝国主义已被赶出中国,国内的剥削阶级只剩下民族资产阶级),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矛盾:国际上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1978年)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再存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也就是生产力落后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六)十八大重申对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判断(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新部署:一个总依据、一个总布局、一个总任务:(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没有变;(2)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3)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以上这三个“没有变”是我们所有改革发展举措的立足点、出发点。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的社会主要矛盾(2017年-至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八大所提出的三个“没有变”只剩下了两个“没有变”,即最大国情、国际地位依旧没有变。}
填空题点击查看答案名词解释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规定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前途是经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
答: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其中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中心内容。
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答:1939年至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以《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方向
简答题
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哪两大革命历史任务?
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由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
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
答: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帝国主义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变成它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是革命的人民群众不愿把革命胜利果实拱手交给资产阶级,再一方面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他们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能提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他们不想念群众,不敢发动群众,因而无法领导民族民主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以建立他们的政权。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
3、为什么说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答:这是因为,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封建主义的统治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4、如何理解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
答: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经济上,中国的经济命脉被列强牢牢控制;文化上,帝国主义实施文化侵略政策,民族文化遭到巨大破坏。另外,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过程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要改变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与掠夺。
5、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特点。
答:(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3)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6.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及原因。
答: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向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4)1900年的八国联国侵华战争和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二:(1)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根本原因。(2)中国封建主义制度的腐朽也是重要原因。
7.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及其历史任务是什么?
答: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8.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它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造成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建立不起自己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和金融体系。这种地位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重性,即一方面定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有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这种两面性决定了它是无产阶级的盟友,但又必须警惕其扰乱革命阵线,这一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理论依据。
9.简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条件。
答: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是:第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失败,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走不通,中国革命呼唤新的领导阶级。这是转变的历史条件。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是转变的经济条件。第三,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转变的政治条件。第四,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这是转变的思想条件。
10.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1)从世界范围来看,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旧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已经结束,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时代已经开始。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不再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从工人阶级的作用来看,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开始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3)从指导思想来看,五四运动时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运动的发生、发展都是同他们的宣传和指导分不开的。运动的理论武器,已不再是旧民主主义思想,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11.简述20世纪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
答: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国第一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备的民族、民权、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缔造了中华民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大大推进了中国政治、经济诸方面近代化进程,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
1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规定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革命的性质──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前途──经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等一系列中国革命基本问题。
13.简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
答: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破天荒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任务臻于完成。
14.简述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敌人。
答: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帝国主义通过一系列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政治上,西方列强践踏中国的神圣主权,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外交主权等步步丧失,中国已国不成国;经济上,帝国主义控制、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获得了兴办工矿企业、铁路,进行进出口贸易等特权,中国的经济命脉已牢牢地被列强控制了;文化上,西方帝国主义通过传教、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实施文化侵略政策,中国人民的精神被麻醉,民族文化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另外,西方列强还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要改变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与侵略。因此,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凶恶敌人。
15.简述为什么说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
答:(1)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2)封建主义的统治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3)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16.简述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特殊优点。
答: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备世界无产阶级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一)中国无产阶级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和剥削,这种压迫和剥削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上少有的;(2)中国无产阶级分布集中;(3)中国无产阶级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上述第一个特点形成了中国工人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第二个特点有利于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局部强大的力量,第三个特点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2021年10月自考《毛泽东思想概论》专项练习七名词解释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规定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前途是经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答:1947年,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三大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宋、孔、陈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其中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中心内容。3、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答:1939年至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以《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纲领,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方向简答题1、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哪两大革命历史任务?答: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是由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共同富裕。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为什么在中国行不通?答: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帝国主义不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变成它的竞争对手,另一方面是革命的人民群众不愿把革命胜利果实拱手交给资产阶级,再一方面是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他们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不能提出一个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他们不想念群众,不敢发动群众,因而无法领导民族民主革命走向彻底的胜利,以建立他们的政权。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3、为什么说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答:这是因为,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封建主义的统治是经济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4、如何理解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答: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通过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经济上,中国的经济命脉被列强牢牢控制;文化上,帝国主义实施文化侵略政策,民族文化遭到巨大破坏。另外,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过程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要改变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与掠夺。5、简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特点。答:(1)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的。(3)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6.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及原因。答: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演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有一个历史过程的。(1)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年开始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加快了中国向半殖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变。(3)中日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4)1900年的八国联国侵华战争和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形成。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二:(1)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根本原因。(2)中国封建主义制度的腐朽也是重要原因。7.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及其历史任务是什么?答: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8.简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答: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它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造成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建立不起自己独立的民族工业体系和金融体系。这种地位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两重性,即一方面定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另一方面又有对革命敌人的妥协性。这种两面性决定了它是无产阶级的盟友,但又必须警惕其扰乱革命阵线,这一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理论依据。9.简述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条件。答: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条件是:第一,旧民主主义革命屡遭失败,资本主义道路在近代中国走不通,中国革命呼唤新的领导阶级。这是转变的历史条件。第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是转变的经济条件。第三,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转变的政治条件。第四,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这是转变的思想条件。10.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答:(1)从世界范围来看,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旧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已经结束,无产阶级世界革命时代已经开始。在这个时代里,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不再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而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2)从工人阶级的作用来看,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表明中国工人阶级已经开始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3)从指导思想来看,五四运动时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运动的发生、发展都是同他们的宣传和指导分不开的。运动的理论武器,已不再是旧民主主义思想,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11.简述20世纪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答: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国第一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备的民族、民权、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缔造了中华民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民主思想的进一步传播,大大推进了中国政治、经济诸方面近代化进程,成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1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答: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集中表述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条总路线规定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中国革命的动力──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中国革命的性质──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革命的前途──经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等一系列中国革命基本问题。13.简述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及其意义。答: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在全国人民面前破天荒地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任务臻于完成。14.简述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敌人。答: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帝国主义通过一系列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控制和操纵中国,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政治上,西方列强践踏中国的神圣主权,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外交主权等步步丧失,中国已国不成国;经济上,帝国主义控制、掌握了中国的海关,垄断了中国的金融、航运,获得了兴办工矿企业、铁路,进行进出口贸易等特权,中国的经济命脉已牢牢地被列强控制了;文化上,西方帝国主义通过传教、办医院、学校、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实施文化侵略政策,中国人民的精神被麻醉,民族文化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另外,西方列强还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是无法估量的。因此,要改变近代中国的贫穷落后面貌,就必须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与侵略。因此,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最凶恶敌人。15.简述为什么说封建主义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答:(1)封建地主阶级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2)封建主义的统治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中华民族进步的拦路虎。(3)封建剥削制度的残酷性和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使中国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极度贫困。16.简述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特殊优点。答: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备世界无产阶级一般特点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一)中国无产阶级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和剥削,这种压迫和剥削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是世界上少有的;(2)中国无产阶级分布集中;(3)中国无产阶级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上述第一个特点形成了中国工人阶级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第二个特点有利于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局部强大的力量,第三个特点有利于工人阶级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热门推荐:自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当地政策,点击立即了解》》推荐阅读:4月各省成人自学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及查询入口2021年10月各省成人自考报名时间及报名入口各省10月成人自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及打印入口}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过渡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1979年,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了这个问题“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指出“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5.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6.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7.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8.2010年,党的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和谐社会主义,并且提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要努力平衡人民过快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9.2017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解1、关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人民需要的内容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角度提出更多要求,比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起来。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更优质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2、关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是指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已经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那样一种局面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新时代凸显出来。所谓发展不平衡,有区域发展不平衡,比如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有城乡发展不平衡;有供需结构不平衡,比如既存在落后产能过剩的情况,又存在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也有群体发展不平衡,比如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指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质量和效益还需要提高,转变发展方式还处于攻坚阶段,等等。这就要求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END-2019国考暑期集训营全能学霸养成记漫漫暑假,逐个击破暑期特训营,挥师2019来安大公考唤醒你的努力,在成“公”中脱颖而出!▼报名热线:0551-65108985 18297989073 15375336431地址:安徽大学龙河路(老校区)理西楼103室请加老师微信:18297989073(识别图中二维码添加)戳原文,查看课程详情!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