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财务转账被骗财务要赔偿吗三倍赔偿的案例?

◎ 文《法人》杂志全媒体记者 姚瑶
▲入户及街边反诈宣传
资料图片信息化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而犯罪分子频繁利用新兴的生活方式实施不法行为,给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11月24日,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科技园区派出所反诈预警处置中心负责人苏子聪以其多年的工作经验,向《法人》记者介绍了犯罪分子常用的几种骗局。“杀猪盘”:警惕网络上的“高富帅”35岁的张莉(化名)是一名公司白领,虽然工作稳定,收入较高,但终身大事始终没有解决。2020年年底,她通过社交软件认识了一个“高富帅”。对方自称是企业高管,朋友圈经常发布一些健身、旅游的照片,生活似乎十分富足。这位帅哥不但每日对张莉嘘寒问暖,而且在张莉加班时,还送上外卖和奶茶。张莉生病时,他也能第一时间送上贴心问候。就这样,“高富帅”和张莉在一周的时间内迅速熟悉起来,并确立了恋爱关系。没多久,对方告诉张莉,他发现了一个投资理财平台的漏洞,可以借此进行投资,能确保她稳赚不赔。为了维护感情,张莉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投入了5000元。令她意外的是,几天后,张莉真的通过该平台获利。此后,男友经常性的心理暗示让张莉头脑发热,索性一次投入了30万元。虽然钱投进去了,但该投资平台无法查看每天有多少收益。男友告诉她,如果着急提现,之前投入的30万元将会被抵消,而继续投资会获得更多收入。出于对男友的信任,张莉又投入了一些资金。然而几天后,她发现该投资平台无法登录,男友也失联了。经过警方调查,该投资平台是一个诈骗平台,所谓的“高富帅”男友是一个诈骗犯,其朋友圈发布的健身、旅游照片均为不实信息。苏子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案例属于典型的“杀猪盘”诈骗案例,受害者通常为中年或老年女性,犯罪分子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每日对受害者嘘寒问暖,在短期内迅速获取受害者的信任,再邀请其下载手机软件进行赌博或投资。通常犯罪分子与受害者从建立关系到实施诈骗,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取得受害者的信任,罪犯前期会先使其获利,当加大力度投入后,便骗取钱财。苏子聪介绍,这类诈骗犯将投资人称为“猪”,而交往的过程叫“养猪”,当“猪”进行了大额投资后,便到了“杀猪”的时候。因此,这种诈骗类型被称为“杀猪盘”。苏子聪告诉记者,这类案件的受害者往往被严重洗脑,很多时候,他们宁愿相信自己刚结交的“高富帅”男友或“白富美”女友,也不愿相信民警告诉他们的事实。“很多时候无法通过电话进行有效劝阻,甚至有的人会以为我们是冒充民警的诈骗犯。为此,我们一旦遇到‘杀猪盘’,就一定要面见当事人,只有当面为其还原案件经过,当事人才会完全相信。”网络刷单:大额订单拒绝返佣金某高校学生沐君(化名)经常在假期找兼职工作填补收入。2019年2月,她收到一条短信,被告知只要帮助对方刷单做任务,便可获得相应佣金,每日动动手指即可轻松赚取150元至450元的费用。沐君介绍,她曾收到很多条类似刷单短信,在各种社交软件也经常看到刷单信息,起初她并未相信,但兼职工作赚的钱逐渐无法满足其日常开销,她开始尝试刷单。沐君添加了短信发来的QQ后,对方发给她一个价值180元商品的订单信息。沐君按照要求而是通过对方发来的二维码支付了130元。令她惊喜的是,完成订单的当日便收到了对方返回的140元。轻松赚取10元后,沐君对“刷单”卸下了所有防范。接下来的订单商品,价格逐渐升高。她的第二个任务是完成5单300元的商品,共1500元。坚信刷单可以赚钱的沐君果断支付了1500元,但当日没有收到一分钱。对方告诉她,1500元只是任务的一部分,需要再完成3单1500元的商品才能收到佣金。沐君虽然感到不安,但又不想前期的投入“打水漂”,便又支付了4500元。结果,对方竟告诉她需再完成两单1500元的订单才能返钱。沐君终于发现自己被骗。今年9月,刚刚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朱琪(化名)在某社交软件上看到了做任务赚钱的信息,他添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对方给他发了一个网站链接,要求其每日按照规定完成支付订单赚佣金等任务。此后,他的遭遇与沐君几乎如出一辙,损失数千元后发现自己被骗。苏子聪告诉记者,上述两个案例属于网络刷单骗局,涉案金额一般不会太高,但较为常见。犯罪分子抓住了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利用对方的好奇心实施诈骗。网购异常:欲收三倍赔偿反被套今年3月,林飞(化名)在某购物平台购买了价格98元的商品。两天后,他收到了“快递公司”打来的电话,告知快递丢了,将按照商品价格进行3倍赔偿。林飞添加对方微信后,对方让林飞打开支付宝搜索“备用金”,告诉他已将赔偿款打入其中。在对方指导下,林飞从“备用金”提取到了500元。但对方告诉林飞,赔偿款打多了,要求他退回206元,若不退回,平台将会自动扣账,支付宝中的钱财将会受到损失。随后林飞按要求与对方通过某视频软件进行了视频通话并“共享屏幕”,林飞银行卡账户中的1万元被转走。支付宝中的“备用金”是一款小额短期借款产品,最高额度为500元,用户可以申请放款到支付宝账户余额中,但会在取用7天后自动归还,一旦逾期,将会影响“备用金”和其他信贷类产品功能的使用。苏子聪告诉记者,很多犯罪分子会要求视频通话,并通过“共享屏幕”使当事人产生巨额损失。即使当事人不共享屏幕,对方也会发送诈骗网站链接,要求当事人填写姓名、银行卡号等基本信息。不法分子拿到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后,便会进行银行卡更换绑定手机号等操作,同时要求当事人在网站中输入验证码。当事人一旦输入,银行卡中的钱财便会被犯罪分子盗取。冒充领导:要求财务人员转账今年4月,北京市丰台区科技园区某企业财务人员李发(化名)险些落入骗子的陷阱。当时,李发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公司领导,将他拉入一个新组建的公司业务QQ群。李发看到,QQ群里有一个人的头像和昵称与单位领导平时所用的相同。这位“领导”在群中布置工作后,又吩咐有一笔紧急款项,要求李发立即向某银行账号汇款288万元。李发刚准备汇款,突然想起科技园区中每天循环播放的防诈骗小喇叭,“凡是陌生电话自称熟人、领导,要求转账的,都是诈骗。”李发立即联系公司领导核实,得知并无转账一事,随即报警。经过此事,李发成为了反诈宣传志愿者。北京市丰台科技园区派出所民警孟朝辉表示,冒充领导诈骗的涉案金额普遍较高,很多财务人员遇到此类情况难以分辨真假,有的员工产生质疑后,又怕被领导责怪办事不力,轻易不敢向领导核实,从而落入陷阱。END|编审:崔晓林
责编:白
馗|编辑:张 波
校对:张雪慧 赵 青 张 波}

无线阆中
2023-09-25 16:44
280
朋友们当你在等待快递的时候是否接到过贴心的“客服”电话他们会说“您的快递丢失了我们将给您三倍赔偿”听起来有点心动停停停!这就是典型的诈骗话术先跟着小编通过两个案例了解一下典型案例冒充客服快递理赔诈骗案例一4月28日,南充大学生小杨接到自称“商家客服”的电话,称其包裹丢失,需要对小杨进行理赔。随后,小杨便按照对方要求,扫描了对方发过来的“理赔中心”二维码,又下载了"全视通云会议"app,并在二维码上填写了代码数字。操作完,小杨发现银行卡被扣掉3111.01元才意识到被骗。案例二近日,南充大学生小陈接到一个自称“圆通快递员工”的电话,称其快递丢失,要进行理赔。于是,小陈便添加对方QQ群,按照指示下载zoom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随后,对方称小陈没有理赔信息已经开启循环扣款协议,如要关闭,需要验证资金,将名下银行卡的钱转到“指定账号”。小陈转到指定账户后意识被骗,遂报警,总计损失5400元。冒充“客服”“快递员”来电主动退款的诈骗套路你了解吗?他们是如何进行诈骗的?往下看↓↓↓第一步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购物信息,自称是电商客服或快递员,使用如商品有质量问题、快递丢失进行理赔、进行超额赔付等话术,激发受害人的“趋利避险”心理。第二步骗子谎称受害人的账户不符合转账要求,诱导受害人离开官方平台,通过其他虚假平台操作,逃避监管。△图片为虚假理赔平台随后,骗子会向受害人发送“理赔”链接或二维码,诱导其在虚假平台填写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从而将受害人银行卡里的钱款转走。此外,骗子还会以“激活退款通道”“缴纳退款保证金”为借口,要求受害人转账汇款,再诱导他们从网贷平台办理无抵押贷款,最终套走这笔钱。第三步△图片为被害人与骗子屏幕共享骗子还会要求受害人下载会议软件,以指导操作为由,要求被害人打开屏幕共享功能,进而获取受害人的密码、验证码等个人信息,实施诈骗。警方提醒各大电商平台、银行工作人员均不会引导用户进行任何转账操作,接到要求转账汇款的电话,请直接拨打该平台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核实。正常的网购退款理赔会直接“原路”返还,任何要求用户进行其他任何操作,要求下载APP或开通其他功能的都是诈骗。不要随便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以免泄露信息。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或拨打96110咨询。来源:南充公安审核:冉琼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转账被骗财务要赔偿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