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张图中画word里的波浪线在哪可以找到的地方,这道题第一问实际已经求出来了,画word里的波浪线在哪可以找到的那句话表示什么意思呢?

其次,二十四节气亦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之所以如此,是由传统时代“ 以农为本” 的时间生活特点所决定的。一年之中,受自然节律的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从种植到收获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农事节律。与此相适应,乡村社会生活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节奏性,从年初到年末,各种活动也就会巧妙配合而又有序地分布于时间与空间之中。而作为农事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二十四节气也由此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重要节点与时间坐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时间指针。再次,对古代先民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制度,而且是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是他们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农事周期就是庆典周期,节气也就是节日。虽然此后由于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推广,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但许多节气仍旧被作为节日保留了下来。比如“ 四立” ,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每逢节气之时,帝王都会率文武群臣到郊外举行隆重的典礼,再比如冬至、夏至、清明,到今天仍旧是重要的传统节日,尤其是清明,更是与春节、端午、中秋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作为节日的节气外,事实上,从全国范围来说,几乎每个节气也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活动。如饮食习俗,比较著名的如冬至饺子夏至面、立春咬春与尝春等。遵循传统“ 天人合一,顺应四时” 的理念,以二十四节气为中心,还形成了丰富的养生习俗,如立春补肝、立夏补水、立秋滋阴、立冬补阴等。与此同时,围绕二十四节气,亦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故事传说以及诗词歌赋等,集中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精神寄托。(摘编自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材料二: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技术体系,这个体系的起点应该是如何把握农时。种植需要确定合适的时间才会有好的收获,它是一个较漫长的过程,需要各种自然因素配合。古人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有“ 天人合一” 与“ 三才” (指天、地、人)思想的形成。任何抽象的哲学理念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措施才能实现其价值。如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把握农时,实现天人合一,并获得好的收成呢?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可以说,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所以说,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是当时发达的农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如今的中国农业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引进了西欧农业模式,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存在诸多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等。环境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生态系统退化明显,建设生态保育型农业的任务更加困难。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基础的原理不会变化,即依赖自然而生产。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传承二十四节气还可以对美丽乡村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不管工业化的程度有多高,乡村依然会是中国社会的最大版块,乡村的和谐依然要与工业化进程并行不悖。二十四节气时刻提醒人们,城市不能离开乡村。通过熟悉二十四节气,生活在都市的人们能够了解乡村,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中国的文化基因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和谐理念,不是征服理念。在世界文明史的视野中,二十四节气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只有在中华文明的和谐模式中才能产生。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 二十四节气”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摘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有删改)【链接材料】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其口号是“ 一起向未来” 。2月4日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随着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冬奥会开幕式缓缓开启。从雨水开始,至立春结束,一幅幅节气的美丽画面对应着中国古典诗词或谚语,将中国元素与冬奥会完美融合,惊艳了世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先民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测定始于西周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B .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C .至少在春秋战国,中国就已经确立了以农耕为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逐步形成了以把握农时为起点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D .不管农业生产如何发达,依赖自然而生产的基础原理不会变,所以二十四节气这一体系依然没有过时。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逐步完善与推广,导致了部分节气与节日发生了分离。B .西欧农业模式的产物——农药与化肥的副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C .利用好二十四节气这张文化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D .在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逐步形成,“天人合一”哲学与“三才”思想由此产生。3 .下列谚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B .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C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D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4 .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5 .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拉开了序幕。请你根据材料,结合你对冬奥会的认识,谈谈你对这一设计意图的理解。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寻找安详郭震海秋深,黄昏,风起。苍茫的群山之中,林深似海,我轻轻地整了整衣领,有点儿微凉。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快了,再翻过一座山就到了。”老乡说。为了寻找安详,我早上从市里出发,坐了个上午的长途客车,午饭简单吃过,我们开始入山。不承想这一走就是六个多小时。在遮天蔽日的松柏树下,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我说。“是哩,他确实叫安详,是不是个画家不晓得,但俺知道,他是个守山人。”老乡说。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想起他的山水画,下笔灵动,浑然天成,自成一派,如行云流水,功力深厚,在几次全国书画大展中屡获大奖,被爱画者出高价争相收藏。奇怪的是,几次颁奖现场,他均是缺席。大家只是通过署名得知他叫“安详”,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安详是谁?谁是安详?只见其画,不见其人。有人说安详住在京城,有别墅,有私家花园;也有人说,安详是一位大学教授,为人十分低调等等,总之被传得神乎其神。夜里11点多,我几乎要绝望的时候,终于看到远处的一丝光亮,听到了狗吠声。老乡告诉我,那是守山人居住的防火瞭望塔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在月光下发出的亮光。我们朝着亮光走去。“安详,安详——”走近了,老乡高喊着。狗吠声愈加猛烈。借着老乡手电筒的光亮,我看到从石砌的瞭望塔中走出一个五大三粗的老农。他真的是画家安详?我更加怀疑。“安详,有人找你。”老乡喊道。安详喝住狗,问道:“找我有事吗?”“您是著名画家安详?”我急切地问道。“不,你应该是找错人了。我是安详,但不是画家,更不‘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他的回答如此干脆,让我十分绝望。“先弄些水喝,嗓子都冒烟了。”老乡嚷嚷着,毫不客气地向屋里走去。瞭望塔内部地方不大,分三层。一层陈设简单而整洁,一个荆条编织的茶几摆在正中,周围是几个荆条编织的凳子。通向二层的旋转楼梯上挂着几把明晃晃的锄头,还有两个新编好的荆条箩筐。“快,喝口水,我去给你们烧火做饭。”安详的女人很热情地给我们沏茶。金色的花瓣在茶碗里翻腾,满屋子都是花茶的清香。品茶深聊,我得知,男人确实叫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来到林业局下属的林场做了守山人。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仿佛与世隔绝,苦累不说,主要是极度枯燥,别人干不了几个月就会找种种理由申请调岗,他却自告奋勇上山,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每天清晨,朝霞初现,他和妻子会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然后烧火做饭、巡山,防火防盗。三十多年里,他在守山的同时,亲手种活了上万株松柏。他深爱着大山,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爱着山上的松柏,按照《中华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汉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园,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我听着,不由肃然起敬。老乡在一旁笑道:“这算啥!人家安详家两个娃娃都很有出息,儿子研究生毕业,留在上海工作;女儿更厉害,是博士哩,工作在深圳。”“是吗?”我惊叹道。“没啥,我们只是普通人家。”安详的女人接话道,并招呼我们吃饭。饭后,我们被安排到三层休息。躺下后我依然在想,这真是一对了不起的夫妻,这个安详会是我要找的画家安详吗?清晨醒来,红日初升,鲜艳的五星红旗已经高高飘扬在瞭望塔的上空。我吃惊地发现,原来头天晚上我们睡觉的三层,竟然是一个画室,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山水画,地上的荆条圆筐里塞满了画卷。“他就是安详,我确定,他就是我要寻找的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我对老乡喊着,很兴奋。“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但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不,您的山水画自成一派,每一幅都是灵动的,山是活着的,松柏是活着的。您知道这是多少画家一辈子都在苦苦追寻的高度吗?”“我是自学绘画,谈不上什么高度。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微风吹过,群山茫茫,松柏吟唱。他依旧在安静地编着手里的箩筐。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选自《百花园》2022.2有删减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以“我”和老乡艰难寻找画家安详为核心事件,并辅以安详复员守山的情节,意在赞美守山人能保持住内心的安详。B .在看到“五大三粗”的农人安详后,“我”更加怀疑,觉得他的外表跟行云流水、浑然天成的山水画的作者相差太远。C .这对夫妻长年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但子女都很有出息,让“我”很佩服他们身处大山竟然能够将子女都送进大城市,这说明他们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D .安详两次强调“我真不是画家,更非‘著名’,只是一个守山人”,说明他不仅谦虚,更能保持住淡泊安详的内心。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擅长运用多种手法如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对比手法等来刻画人物形象,生动传神。B .小说环境描写寥寥几笔,而意境全出。如首段“秋深,黄昏,风起”既渲染了雄浑阔大的氛围,又烘托了人物心理。C .小说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简练而不乏意蕴,人物语言富有个性,老乡、安详的话都符合其身份特点。D .小说结尾段表明“我”真正懂得了安详山水画作浑然天成的缘由,不仅在于他每天守山,而且松柏都是他种活的。。8 .小说以“寻找安详”为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9 .小说在叙事谋篇上很有特点,请分析本文在叙述上的特征。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也。祖畿,魏尚书仆射。父恕,幽州刺史。预博学多通,明于兴废之道。初,其父与宣帝不相能,故预久不得调。泰始中,守河南尹。预以京师王化之始,自近及远,凡所施论,务崇大体。受诏为黜陟之课,其略曰:“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如此六载积优以成陟累劣以取黜。”数年,拜度支尚书。元皇后梓宫将迁于峻阳陵。旧制,既葬,帝及群臣除丧即吉①。尚书奏,皇太子亦宜释服 。预议“皇太子宜复古典,以谅暗终制”,从之。预又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议者以为殷周所都,历圣贤而不作者,必不可立故也。预曰:“‘造舟为梁’,则河桥之谓也。”及桥成,帝从百僚临会,举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也。”咸宁四年秋,大霖雨,蝗虫起。预上疏多陈农要,事在《食货志》。预在内七年,损益万机,不可胜数,朝野称美,号曰“杜武库”,言其无所不有也。 预以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勤于讲武,修立泮宫,江汉怀德,化被万里。攻破山夷,错置屯营,分据要害之地,以固维持之势。又修邵信臣遗迹,激用滍淯诸水以浸原田万余顷,分疆刊石,使有定分,公私同利。旧水道唯沔汉达江陵数百里,北无通路。又巴丘湖、沅、湘之会,表里山川,实为险固,荆蛮之所恃也。预开杨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既立功,从容无事,乃耽思经籍,为《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备成一家之学,比老乃成。后征为司隶校尉,加位特进,行次邓县而卒,时年六十三。帝甚嗟悼,追赠征南大将军,谥曰成。(节选自《晋书·杜预传》)【注】①吉,除去丧服。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如此/六载积优以成陟/累劣以取黜/B .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如此六载/积优以成陟/累劣以取黜/C .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如此六载/积优以成陟/累劣以取黜/D .今科举优劣/莫若委任/达官各考所统/每岁言优者一人为上第/劣者一人为下第/如此/六载积优以成陟/累劣以取黜/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黜陟,指官吏的升降、罢免。文中的“黜陟之课”是指升降、罢免官吏的考核规章。B .释服,是一种祭祀先人的礼节,指在居丧期间要脱去朝服,换上丧服以表悼念。C .武库,是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或掌管兵器的官署,文中称誉杜预学识渊博,干练多能。D .特进,官名,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 .杜预出身仕宦,博学多通。祖、父均为高官,起初因为父亲与皇帝的矛盾,他长期得不到重用。B .杜预为政利民。他请建河桥,以防孟津渡口被淹,百姓无法渡河;蝗灾时,他多次上疏,陈述助益农事的建议。C .杜预对于公家的事情,无不尽心尽力。引用滍淯之水灌溉田地,疏通杨口,泻长江之险,通零桂之漕。D .杜预耽思经籍,著书不倦。他致力于经籍研究,著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作《盟会图》《春秋长历》,直到年老才完成。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及桥成,帝从百僚临会,举觞属预曰:“非君,此桥不立也。”(2 )预公家之事,知无不为,凡所兴造,必考度始终,鲜有败事。(3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选自《兰亭集序》)四、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小重山;昨夜寒蛩①岳飞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②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注】①此词当作于绍兴六年(1136)至绍兴七年(1137),岳飞(字鹏举)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国土,形成西起川陕、东到淮北的抗金战线,准备大举收复中原。但就在这时,朝廷采用妥协主和者的建议停止抗金、迫害主战派。②旧山:家乡的山。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朦胧的月、鸣叫的蟋蟀、寂静而凄清的秋夜,使词人的心绪难平。B .家乡山坡上苍老的松与竹,阻断了词人千里之外思乡归家的梦。C .本诗与《满江红怒发冲冠》中的“功名”都指驱逐金人、收复河山。D .诗歌手法含蓄、格调低沉,表达了壮志难酬的孤愤与抗金报国的心志。15 .詹安泰在《词学讲义》中说:“岳鹏举《满江红》,悲愤之怀,壮烈之志,和盘托出,绝无隐蓄,此不关乎寄托也。至其《小重山》词,则真有寄托之作也。”请结合诗歌对“真有寄托”作简要分析。五、情景默写16 .写出空缺名句。(1 )《庄子》中写到死生是人生大事,每个人的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描写了蜀道山岭之高,与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有异曲同工之妙。(3 )《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缺少亲人扶持,事必躬亲的孤弱。(4 )《客至》中描写主人招待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大千世界无比奇妙,大自然无垠,人类文明创造也同样无垠,在的中国植物天地史中,《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摄制组试图探寻中国植物背后的文化底蕴,他们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丰富经验,终于完成了这一部具有重要地位与价值的纪录片。作为一部大规模系统性拍摄中国植物的大型纪录片,它的拍摄采用了最先进的影像设备和技术,通过航拍、延时、微距、高速等常规和非常规拍摄手段,以极致生动的镜头呈现出植物的生命力。()。为了获取足够多的素材,他们攀过巍峨陡峭的雪山,渡过宁静高洁的圣湖,越过雅鲁藏布江蜿蜒深邃的河谷,穿过的林海,横跨过的戈壁,深入过沃野千里的平原,探寻过逶迤蛇行的“丝绸之路”。在两年多时间里,近200人参与创作,素材总时长达1200小时。通过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如诗如画般的众多景象,每一帧上都是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中国植物的自然之美与摄制组不辞辛劳的努力相衬,创造出一部全面展现植物世界的自然类纪录片,形成这一的艺术结晶。17 .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包罗万象穷乡僻壤寸草不生独树一帜B .应有尽有人迹罕至孤云野鹤独树一帜C .包罗万象人迹罕至寸草不生独具匠心D .应有尽有穷乡僻壤孤云野鹤独具匠心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参与者不仅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目睹植物长达几个月的生长历程,而且能够借助影像更细致地了解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B .参与者不仅能够更细致地了解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而且可以借助影像在几分钟之内目睹植物长达几个月的生长历程C .借助影像,参与者既可以了解植物各个更细致的组成部分,又能够在几分钟之内目睹植物长达几个月的生长历程D .借助影像,参与者不仅可以在几分钟之内目睹植物长达几个月的生长历程,而且能够更细致地了解植物的各个组成部分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历经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如诗如画般的众多景象,每一帧都是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B .历经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每一帧都是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C .通过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每一帧都是属于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D .历经磨难与艰辛,摄制组终于收集到了众多如诗如画般的景象,每一帧都是属于中国植物的真实写照七、简答题组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用于自我认知的心理学模型——“冰山模型”(见上图), ① 。首先是冰山上露出海面的部分,包括知识和技能,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其次是冰山中间的部分,为什么能力在冰山中间呢?因为它在海面上半隐半浮,有些能力比较容易体现出来,比如沟通能力;② ,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拥有这个能力,比如领导力。能力的习得相较于知识和技能更难,但一旦掌握可以迁移。最后是完全隐藏在海面之下的部分,③ ,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在某种意义上它们可以看作天赋,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 .现代企业在招聘面试时,多会问“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公司”等、“你曾经解决过什么样的难题”等问题,而很少问“你有什么专业资格证书”等问题。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其原因。八、材料作文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是青年鲁迅的誓言;“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是青年毛泽东的誓言;“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是青年周恩来的誓言;“ 让每一个中国人吃得饱饭” ,是青年袁隆平的誓言……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誓言,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行动。作为当代青少年,你的人生誓言是什么?你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人生誓言?请你以参加学校演讲赛者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所思所想。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参考答案:1 .A 2.D 3.C 4.①论证结构上采用的是总—分式:先概括指出“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分三个层面进行具体解说。②论证方法上采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如第二段引用了《孟子》和民间俗语,第四段有节日和节日习俗的举例等。 5.①遵循“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二十四节气代表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用它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②致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自信:选择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进行冬奥倒计时,表达民族自豪感。③借冬奥会推广中国文化:用浪漫的二十四节气增强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④体现中华文明的理念与冬奥会精神的契合:二十四节气的和谐理念与冬奥会的团结精神契合。⑤表达希望与祝福:“立春”日开幕,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或者与本届冬奥“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吻合。)【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文中信息的能力。A. “ 始于西周时期,形成于秦汉时期”错误,不合文意,根据原文“至迟到西周时期,人们即已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最初的四个节气”“到战国时期,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基本形成,到秦汉时期更是臻于完善而形成今天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可知,是“至迟到西周时期”,并且到战国时期“基本形成”。故选A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 逻辑顺序有误。对应材料二的第二段“深厚的农耕基因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它促成了天人合一哲学的产生,进而孕育了二十四节气概念,构成了古代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可知先有天人合一哲学,进而孕育二十四节气;且整个第二段都可看出运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是重农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选项中“在利用二十四节气进行耕作的生产实践过程中,中国古代的重农思想逐渐形成”以及“由此产生”的表述颠倒了逻辑先后顺序。故选D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的观点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重要的作用,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A. 是清明节时人们会放风筝,谷雨时就会看到嫩绿的植物。B. 是小雪节气前后适合种树。C. 强调团结的力量与作用,与二十四节气对生活的时间影响无关。D. 是立夏的时候桑葚成熟的情景,小满的时候是养蚕种田的好时节。这都是民众日常生活的时间指针。故选C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论证结构上,第一段段尾“二十四节气在传统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提出观点;第二、三、四段“首先,二十四节气是传统时期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时间指针,这也是二十四节气在传统时代最基本的功能与价值”“其次,二十四节气亦是传统时代民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重要时间节点”“再次,对古代先民来说,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一种时间制度,而且是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内涵,是他们多彩生活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从三个层面具体解说其作用,采用的是总—分式论证方法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引用了《孟子》和民间俗语,是引用论证;“比如‘四立’,也就是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历史上一直都是比较重要的节日。每逢节气之时,帝王都会率文武群臣到郊外举行隆重的典礼,再比如冬至、夏至、清明……”是举例论证。5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遵循传统‘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我们的祖先利用二十四节气掌握农时,构筑了一条通往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路径。……二十四节气就是合理利用农时的典范”可知,遵循“天人合一,顺应四时”的理念:二十四节气代表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用它倒计时,体现中国人对时间的理解。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应该很好地使用这个名片,落实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整个人类谋福祉”可知,致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文化自信:选择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二十四节气进行冬奥倒计时,表达民族自豪感。根据“中国在未来将越来越多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二十四节气如同中国文化的一张核心名片,有利于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可知,借冬奥会推广中国文化:用浪漫的二十四节气增强外国人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让世界更了解中国。根据“人们依然要遵循自古而有的尊重自然而非征服自然的知识体系,指导种植等生产的各个过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生产方式。二十四节气理念正以新的形式服务于中国当代农业”可知,体现中华文明的理念与冬奥会精神的契合:二十四节气的和谐理念与冬奥会的团结精神契合。根据“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其口号是‘一起向未来’。2月4日这一天恰逢中国传统的立春节气。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冬天结束,春天开始”可知,表达希望与祝福:“立春”日开幕,寓意着各国朋友共同迎接一个新的春天。(或者与本届冬奥“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吻合。)6 .C 7.D 8.①表层义:“寻找安详”指的是“我”和老乡去寻找一个叫安详的画家。②深层义:“寻找安详”也指画家安详安心守山,真情投入,寻找到内心的安静祥和,寻找到了艺术的真谛。③主旨义:“寻找安详”还指“我”寻找到了内心的安详,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社会浮躁的反思,每个人都应该寻找内心的“安详”。 9.①运用第一人称、有限视角叙述故事,增加小说的真实性,便于直接抒情。小说通过“我”寻找安详的经过来由远及近,由表及里认识主人公和他的安详的内心。②采用人物对话的方式来推动情节发展,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全文通过“我”、老乡和安详的对话展开,突出安详安心守山,真情投入,内心安静祥和的特征。③善于设置悬念。守山人到底是不是要寻找的安详,读者一直带着这个疑问,直到最后谜底才被解开,引人入胜。④运用补叙,使得行文灵活,情节内容更丰富。小说以“寻找安详”为叙事线索,中间补叙安详当兵复员守山的情节,丰富了情节内容,也使叙事更加灵活。【解析】6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 我’很佩服他们身处大山竟然能够将子女都送进大城市,这说明他们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错误,老乡告诉我他们的子女都很优秀时“我”只是“惊叹”,“很佩服”于文无据;“这说明他们具有符合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不符合文章的主题,文章是写赞美能在喧嚣的社会中保持内心安详的人,赞美能把真情融入艺术的人。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D.“ 不仅在于他每天守山,而且松柏都是他种活的”错误,安详山水画作浑然天成的缘由,不仅在于他每天守山,而且松柏都是他种活的。选项对原因的总结不够准确,应该看到安详成功的原因在于真情融入,这才是艺术创作的真谛,也是文章的主旨。故选D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结合“为了寻找安详,我早上从市里出发……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可知,“寻找安详”的表层含义指的是“我”和老乡去寻找一个叫安详的画家。结合“几次颁奖现场,他均是缺席”“在孤寂的大山中守山,仿佛与世隔绝……带着妻子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他深爱着大山,给每座山峰都起了名字。他深爱着山上的松柏……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我只知道我用的不是墨汁,而是真情。我画上的山峰是现实中的山峰,入画的松柏都是我亲爱的家人”可知,“寻找安详”的深层含义指向是画家安详,他在安心守山中做到了内心的安静祥和,也在内心与自然之间寻找到了艺术的真谛。结合“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可知,结尾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蕴含了一种深意,表明“我”真正懂得了安详画作浑然天成的缘由,也领悟到艺术创作的真谛,寻找到自己内心的“安详”。由此标题具有了主旨义,即反思当下社会的浮躁,启示每个人都去寻找内心的“安详”。9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的叙述特征可以从叙事方式、叙事视角、情节安排、叙述安排等方面思考从叙事的角度看。由“我轻轻地整了整衣领,有点儿微凉”“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等处可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来叙事,使内容真实自然,也便于直接抒情,如“我抬起头,眼前雄壮的山脉仿佛是从他的画中走出;苍茫天地间,每一株松柏似乎都有了灵魂”;同时通过“我”的眼睛由远及近,由表及里认识主人公和他的安详的内心。从情节的安排上来看,由“我开始隐隐担心,对身边的老乡说:‘马上天黑了,还没找到安详。’”“我们艰难地翻越了四座大山,眼看夜幕低垂,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这真的是我要寻找的安详吗?我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可知,“我”对能否找到安详存在疑虑,行文中多处设置悬念;由“‘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故事情节具有吸引力;从小说的表现形式上看,“‘您就是著名山水画家安详!您知道您的画作有多值钱吗?’我走出防火塔,心情很激动。安详正在安静地编织一个箩筐,他抬起头笑道:‘我说过了,我是安详,……只是一个守山人。’”可知,多用对话形式推动情节发展,使叙述的情节更加集中。由“为了寻找安详,我早上从市里出发,坐了个上午的长途客车……仍看不到有人家的迹象”“你确定我要找的人是在这里吗?他可是个著名的山水画家,名叫安详,安静的‘安’,详细的‘详’”“品茶深聊,我得知,男人确实叫安详,当兵退伍后,被分配到县林业局……按照《中华字海》给每一株树都用一个汉字命名山峰是他的家园,松柏就是他亲爱的家人”可知,小说以“寻找安详”为叙事线索,以“我”和老乡艰难寻找画家安详为核心事件,中间补叙安详当兵复员守山的情节,丰富了情节内容,也使叙事更加灵活。10 .C 11.B 12.B 13.(1)桥建成以后,武帝带着百官到桥边举行宴会,举杯向杜预祝酒说:“不是你,此桥是不能建成的。”(2 )杜预对公家之事,无不尽力而为。凡是他施工建造的工程,必进行周密的考察测度,很少有失败的。(3 )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解析】10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查核官员优劣,不如委任通达识远的官员考核所负责区域的官员的政绩,每年评出一个考核“优”的官员记为上等,一个考核“劣”的官员记为下等。这样六年下来,积累多次考核“优”的就可以得到升迁,积累多次考核“劣”的就要被降职或罢免。“达官”是“委任”的对象,构成动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D;“积优以成陟”“累劣以取黜”结构一致,各自断开,排除A。故选C 。11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 指在居丧期间要脱去朝服,换上丧服以表悼念”错误,根据注释和“亦宜”的语境可推知,“释服”应为脱去丧服。故选B 。1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 以防孟津渡口被淹,百姓无法渡河”错。原文有“预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可见“有覆没之患”的主语应为船只。故选B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 )“从”,使……跟随,带领;“属”,劝酒,祝酒;“非君,此桥不立也”为判断句式,不是你,此桥是不能建成的。(2 )“所兴造”,名词性短语,……的工程;“鲜”,少。(3 )“所以”,用来;“骋”,使动用法,使……奔驰,开阔;“极”,极尽,穷尽;“信”,实在。参考译文: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人。祖父杜畿,是魏尚书仆射。父亲杜恕,是幽州刺史。杜预博学多所通晓,明于国家兴废之道。当初,杜预的父亲与宣帝司马懿不和,所以杜预长久不得调升。泰始年间,杜预担任河南尹,杜预认为京师是教化天下的基点,由近到远,凡施政行文,务必以国家大政方针为准。遵奉武帝诏命制定升降罢免官吏的考核规章,大致是说:“如今查核官员优劣,不如委任通达识远的官员考核所负责区域的官员的政绩,每年评出一个考核‘优’的官员记为上等,一个考核‘劣’的官员记为下等。这样六年下来,积累多次考核‘优’的就可以得到升迁,积累多次考核‘劣’的就要被降职或罢免。”几年后,官拜度支尚书。元皇后的陵墓将迁到峻阳陵。按旧丧制,安葬以后,皇帝和群臣即可以脱孝服。尚书上奏,认为皇太子也应脱孝服。杜预提议“皇太子应守古代丧制,服丧三年”,皇帝听从了这个意见。杜预又以为孟津渡口不安全,渡船常有翻没的危险,请求在富平津建桥。议论此事的人以为殷和周的都城都靠近孟津,历代圣贤都不曾在此建桥,必然是这里不可建桥。杜预说:“‘造舟为渠’,就是建河桥。”桥建成以后,武帝带着百官到桥边举行宴会,举杯向杜预祝酒说:“不是你,此桥是不能建成的。”咸宁四年秋,下起连绵大雨,蝗灾兴起。杜预上疏多陈述助益农业生产的要务,事迹都记载在《食货志》。在朝为官七年,斟酌处理国家大事,数目多得数不过来,受到朝野的赞美,号称“杜武库”,都说他无所不能。杜预以为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因而勤于讲武,建立学校,江汉人民无不怀念其德,教化广被万里。开凿山洞,设置关隘,派兵屯守要害之地,以维护巩固太平形势。又修建邵信臣遗迹,阻遏滍、淯几条河水来浇灌万余顷良田,划分田界刻石碑,使有规定,公私同时得利。旧水道仅有沔汉通往江陵一千几百里,向北没有通路。巴丘湖,沅湘交会的地方,内外有山川,确实险固,正是荆蛮所凭仗的。杜预开凿杨口,从夏水到巴陵一千多里,对内泻除长江水险,对外沟通零桂的漕运。杜预对公家之事,凡所知者无不尽力而为。凡他设计兴造的工程,必进行周密的考察测度,很少有失败的。杜预立下战功后,悠闲舒缓,没有要事处理,于是专心研究经籍,创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创作《盟会图》《春秋长历》,成为完备的一家之学,到老年才完成。后来被朝廷征召入朝担任司隶校尉,行到邓县去世,终年六十三岁。皇帝嗟伤哀悼,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谥号为成。14 .B 15.①故国怕回首,而托诸惊梦;所愿不得偿,则托诸空阶明月、寒蛩鸣叫、绕阶彷徨。②借瑶琴独奏,弦断无人欣赏,指当政者的议和之声让抗金志士坐去抗金良机(指斥了议和派的错误),寄托了词人壮志难酬的失落与愤懑。【解析】14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B.“ 阻断了词人千里之外思乡归家的梦”错误。“千里梦”应指词人金戈铁马、抗击金兵这类梦,下片的“白首为功名”也可为佐证;家乡的松竹也长大了,阻断了“我”回家的路,表面上说的是松竹阻断了归程,实际上是指中原故土已沦陷金人之手,想要回乡养老已是不可能的,也是指投降派的阻挠,让词人无法继续抗金事业。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和手法的把握能力。本词的上片是说昨夜,寒秋蟋蟀不住哀鸣,梦回故乡,千里燃战火,被惊醒,已是三更时分。站起身,独绕台阶踽踽行。四周静悄悄,帘外,一轮淡月正朦胧。作者想要去中原抗击金兵,但是中原故土已沦陷金人之手,故国怕回首,只能将自己金戈铁马、抗击金兵的志愿寄托于惊梦。作者想要大举收复中原,但是朝中主和派却停止抗金,迫害主战派,作者所愿不得偿,只能将自己的壮志寄托于空阶明月、寒蛩鸣叫、绕阶彷徨。本词下片写到“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意思是想把满腹心事,付与瑶琴弹一曲。知音稀少,纵然弦弹断,又有谁来听?作者只能将自己抗金的心事寄托于瑶琴,但是弦断却无人欣赏,自己没有知音,指的是当政者的议和之声让抗金志士坐去抗金良机(指斥了议和派的错误),寄托了词人壮志难酬的失落与愤懑。16 .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扪、胁、抚膺、僮、盘飧、樽、醅。17 .C 18.D 19.B【解析】17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语境说的是“中国植物天地”,应选“包罗万象”。人迹罕至:人的足迹很少到达。形容地处偏僻。穷乡僻壤:荒凉贫穷而偏僻的地方。语境说的是“林海”,强调人很少到达,应选“人迹罕至”。寸草不生:连根小草也不生长。形容土地贫瘠荒凉。孤云野鹤:指闲散自在,不求名利的隐士。语境说的是“戈壁”,应选“寸草不生”。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创造出独特的风格、主张,自成一家。“创造出一部全面展现植物世界的自然类纪录片”强调构思巧妙,应选“独具匠心”。故选C 。18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填写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四个选项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前句以“以极致生动的镜头呈现出植物的生命活力”结尾,此句“借助影像”应放在句首,紧承“镜头”,更恰当,排除A、B;先“目睹”,后“了解”,更符合表达逻辑,排除C。故选D 。19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搭配不当,把“通过”改为“历经”;语序不当,应把“众多”放在“如诗如画”之前;CD 项成分赘余,删除“属于”。全部改对的是B 项。故选B 。20 .①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②有些能力是隐性的(有些能力是不容易被外人看出来的); ③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和动机 21.(1)第一类问题是考察员工的价值观和动机,这些问题对员工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这类会多问;(2)第二类问题是对员工能力的考察,能力是可以迁移的,所以这类问题也会多问;(3)第三类问题是考察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这不是很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培训获得,所以可少问。【解析】20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此处是总领下文的句子,根据后文“首先是冰山上露出海面的部分”“其次是冰山中间的部分”“最后是完全隐藏在海面之下的部分”可知,这个模型包括三部分。可填:该模型包括三个部分;第二空,此处是探讨为何“能力”在冰山中间,注意分号表示并列,内容相对,此句与“有些能力比较容易体现出来”照应,意思相反,再结合“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拥有这个能力”可知有些能力是隐形的。可填:有些能力是隐性的(有些能力是不容易被外人看出来的);第三空,由图下方内容可知“天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可填: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和动机。21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探讨问题、分析原因的能力。根据“冰山模型”可知,知识技能属于露在上面的部分,“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的”。而“专业资格证书”代表的是招聘者的知识技能,“你有什么专业资格证书”是考察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这不是很重要,因为它们可以通过培训获得,所以可少问。“能力”属于冰山中间部分,有的能力是显性的,“比较容易体现出来”;而有些能力是隐性的,“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是否拥有这个能力”,并且“能力的习得相较于知识和技能更难,但一旦掌握可以迁移”。“你曾经解决过什么样的难题”涉及的正是能力问题,这类问题是对员工能力的考察,能力是可以迁移的,所以这类问题也会多问;“天赋”在冰山最下面,完全隐藏在海面之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你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公司”是考察员工的价值观和动机,这些问题对员工行为起决定性作用,因此这类会多问。22 .例文: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也是我的青春誓言。一百多年前,在中华民族苦难深重之时,“五四”那一代先驱们挺身而出,以“方今天下舍我其谁”的志气,扛起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开辟出新天地,迎来了黎明的曙光。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因此,更需要一批又一批青年,勇立潮头、担当重任,让青春在基层绽放金色光芒。眼下,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尤为不同寻常。决战脱贫攻坚只争朝夕,决胜全面小康时不我待。挑战前所未有,任务艰巨繁重。在如此关键的历史节点,青年“向何处去”,这是一个影响人生走向、事关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璞玉只有经过精心打磨才能成为珍宝,而青年只有经过了基层的摔打磨砺才能成长成才。青年要以实干为注脚、以奋斗为底色,把磨炼当财富,把挑战当机遇,一步一个脚印,上好基层这所大学校。在淬火中,把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补上去,把“真金”炼出来、本领提上去,在一次次挫折、摔打、考验中,历练出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百折不屈的进取意志。向何处去?要考虑情怀。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实现什么?其实就是情怀,比如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从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到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莫不如此。现实生活中,正是因为家国情怀,才有深山里的坚守,才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奉献,才有酷暑下的挥汗如雨,才有灾难来袭时的英勇逆行……情怀,一种蕴藏于心的真切情感。坚守、秉持这种情感,才能进一步明确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在被世俗“成功学”报以冷眼和嘲讽时,保持心中的坚定。向何处去?要考虑成长。陆游在《苦笋》诗中写道:“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这提醒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轻轻松松地成为人才。不走出“舒适区”,不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下历练,就难以“强筋壮骨”,就难以应对各种重担的考验。说起基层、西部等这些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人们总会想到一个字-苦。然而,苦也是人生的一种补药,吃苦可以补精神、补信念、补品格、补才能。选择吃苦,就是选择收获。把小我融入大我,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炼真本领、挑起重担子,一粒粒青春的种子,将成长为更美的花朵,讲述更动人的奋斗故事。我的演讲结束,感谢大家。【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审材料:材料提到了几位伟人的人生誓言。鲁迅先生的誓言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毛主席的诗表现的是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周总理的诗表现了他为祖国和人民做一番大事业的理想。袁隆平的誓言则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当代青少年当以他们为榜样。青少年是民族、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若心中无梦,胸无大志,浑浑噩噩,或者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雕塑自我、唯利是图,那将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我们鼓励青少年刻苦学习,立志成才,但并不主张他们做穷经皓首的“书虫”,更反对他们做自私自利的人。在风云激荡的时代,青少年要放眼世界,要关心民族、国家的现状与未来,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主人公精神,要有复兴中华、舍我其谁的霸气。个人奋斗应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人生理想应与民族复兴休戚与共。所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当代青少年的人生必修课。他们必须确立优良“三观”,并把它凝聚为指导行动的誓言,以便时时鞭策自己、规划人生。我们的青春誓言表现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发展奋斗的精神。行文时要做到内容具有时代感、立体感,材料鲜活丰富,分析充分深刻,行文结构完整,语言表达富有文采。审任务:作为当代青少年,你的人生誓言是什么?你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人生誓言?请你以参加学校演讲赛者的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表达你的所思所想。【立意】1. 复兴中华,舍我其谁;2. 为民族复兴、国家发展而奋斗;3. 个人奋斗应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ord里的波浪线在哪可以找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