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的传承现状如何?


最新问答
六月的橙子
改革开放以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弘扬,中央和各级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令人满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往往是众多课程各自为战,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目前,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还局限在校园、手段还主要依赖于课本,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
浏览 440赞 68时间 2023-02-02
sanmoyufeng
你是四叶草
浏览 426赞 153时间 2021-09-20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
}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的重要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是满足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播。文章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的必要性和实现价值,对播音主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的策略,以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播音主持;融入教学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准播音员和主持人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还能促进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人格的养成,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今后发展具有一定现实意义[1]。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也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播音主持教学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的重要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的必要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播音主持提供丰富语料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我国重要的精神财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国汉字为载体,传承和发扬民间遗存文化和经典文学艺术,而播音主持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可将其蕴含的哲理和思想进行还原、转化与表达,并以新型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不仅为播音主持教学提供丰富语料库,而且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新的传播形式,对提升我国社会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播音主持奠定审美基础
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内容多样,其中新闻语言相对庄重、评论语言侧重简明,新闻语言的表达以词为基本单位,以汉语语法为结构,是表达相关新闻内容思想和沟通交流的重要支撑,其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脉络,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理念。而播音主持则通过有声语言对新闻内容进行宣讲和传播,与网络受众展开交流和互动,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思维方式,即播音主持使用规范的语言,根据中华民族文化思维模式和要求来表达新闻内容,展现语言表达的艺术[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不仅能为播音主持奠定审美基础,而且能为准播音员和主持人的有声语言建立审美标准。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其主要目的不仅是提升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而且通过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播音主持和有声语言表达的主体是“人”,通过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开展高质量有声语言创作,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特色,符合时展趋势,而播音主持专业以播音教学为起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整个播音主持教学的创作,能够使学生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自觉承担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努力成为专业人才。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不仅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而且为播音主持专业指引了发展方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的价值
(一)为播音主持教学提供文化软实力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可为专业教学提供文化内容支撑。在新时代,播音主持通过网络可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拥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输出海外,需要尝试不同的传播方式,其中播音主持不可或缺。播音主持离不开有声语言传播,同时借助网络这一传播载体,播音主持可以传播与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息和内容。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教学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利于促使学生运用自身专业能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助力播音主持教学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有助于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通过新媒体传播我国文化,从而推动我国文化的发展。例如,央视的《今日说法》和《朗读者》节目,其内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是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手段。
(三)拓展播音主持专业文化价值的内涵与外延
播音主持可以通过现代媒体进行语言传播,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通过网络进行有声语言传播,其代表的不仅是个人,也是中华民族对文化价值的共同认知。同时,播音主持专业具有一定的传播能力和影响力,能够影响受众对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因此,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文化传播行为、特点和个性,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播音主持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生源水平参差不齐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自媒体发展迅猛,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高校为了适应行业要求与学生报考需求,纷纷开设播音主持专业,但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设施未达到专业要求,发展较为滞后。目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生源大多数是非艺术类专业学生,其中一部分学生通过艺术培训和艺术联考进入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同时,部分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生源质量与水平参差不齐,加大了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专业人才的难度。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进度,从而制约播音主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课程设置尚未优化
如今,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进步,播音主持专业已划入文化类专业新闻传播范畴,但是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仍过于注重播音主持的基础知识课程,导致播音主持的专业选修课和公共基础课设置不够合理,未充分突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例如,播音主持课程的有声语言播讲仍处于传统课程的设置,无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或相关影视作品应用于播音主持教学内容。也就是说,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无法深度融合,因此无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三)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播音主持专业也不断改革和进步,但各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受限于教师的行业经历和学识储备,师资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各高校也重视对播音主持专业师资人才的引进,但是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的师资建设仍存在问题,其师资质量有待提高。此外,部分播音主持专业教师虽然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播音教学技巧,但是其信息化教学手段不够灵活,无法根据不同播音课程融入不同文化内容,仅对学生开展播音主持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学,而忽视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文化育人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考核模式相对传统
目前,虽然大部分高校重视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并根据时展需求创新和完善播音主持教学模式,但是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考核模式仍相对传统,没有紧跟播音主持专业的发展趋势,有效制订和完善课程考核体系。同时,部分高校的播音主持专业评价多以学生的日常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和期末学习成果评价为主,教师作为评价主导也使考核评价本身容易存在主观随意性。此外,学生根据传统考核模式,仅重点学习基础知识,容易忽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这也间接地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开展多样化教学模式
在新时代,高校在开展播音主持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时展需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利用互联网教学手段,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文化角度熏陶和感染学生,使学生既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知识和技巧,又深入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为学生的今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同时,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高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依托慕课、学习通、钉钉等网络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播音主持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例如,在播音主持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播音主持理论基础相结合,把中国古诗词或百家思想作为播音主持教学素材,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古诗词和百家思想的诵读和演讲,深入了解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从而增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4]。
(二)优化播音主持课程体系
传统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体系只注重对学生进行播音主持专业知识和技巧的教学,忽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无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相结合。如今,高校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可以根据播音主持专业基础课程进行内容设置,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播音主持课程教学,或可单独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5]。例如,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与播音主持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在文艺演播课程的开展中,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播读或朗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籍或影视作品,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夯实文化基础。此外,高校播音主持专业可将优秀文化作品或影视作品应用于有声语言播讲教材,教师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优秀文化作品和影视作品进行播讲,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
(三)提高师资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播音主持教学的融入程度。高校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播音主持教学,增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就应先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其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仅要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水平,而且要丰富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其人文素养,使教师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从而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能力起到促进作用[6]。第一,高校应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鼓励教师定期参加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借助微课或慕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展开专业教学,有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第二,高校在招聘播音主持专业教师时,应着重引进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师,并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教师的聘用标准。
(四)引入多元评价方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重要标识。在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重要内容。高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才能使学生运用播音主持专业知识和技巧,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高校要想检验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播音主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应根据校内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播音主持课程考核方式进行创新和完善,也可单独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体系[7]。除了对学生进行播音主持教学评价,高校还应对学生展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核与评价,根据不同学生在不同播音主持课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进行针对性考核与评价,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教师也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展开他评、互评、自评等评价方式,减少教师自身在传统评价模式中的主观随意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精髓和思想,还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播音主持创作过程中,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创作有温度、有深度的优秀文化作品,真正实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李艺晨.中华经典诵读融入播音主持教学中的策略探究[J].传媒论坛,2021(02):173-174.
[2]谭迎春.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的路径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21(15):108-110.
[3]韩琦,梁俊明.“立德树人”视域下“电视播音主持艺术”课程思政的探索[J].视听,2021(10):186-187.
[4]张宇楠.“经典诵读”与播音主持艺术人才的有效培养探究[J].传媒论坛,2020(06):68.
[5]周瑞.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路径与方法[J].新闻世界,2020(09):93-96.
[6]赵艺.探析新时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创新方法[J].新闻传播,2017(20):107-108.
[7]高丽娜.新传媒时代下播音主持艺术的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8(36):1-2.
作者:程莹靖
}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现就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重要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富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同时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迫切需要加强政策支持,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3.基本原则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立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坚持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长补短、择善而从,既不简单拿来,也不盲目排外,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
  ——坚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
  4.总体目标。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二、主要内容
  5.核心思想理念。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6.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7.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三、重点任务
  8.深入阐发文化精髓。加强中华文化研究阐释工作,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刻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厚滋养,深刻阐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之需,深刻阐明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本构成,深刻阐明中华文明是在与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的,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加强党史国史及相关档案编修,做好地方史志编纂工作,巩固中华文明探源成果,正确反映中华民族文明史,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建立国家文物登录制度。建设国家文献战略储备库、革命文物资源目录和大数据库。实施国家古籍保护工程,完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评定制度,加强中华文化典籍整理编纂出版工作。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革命文物普查建档制度。
  9.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写中华文化幼儿读物,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创作系列绘本、童谣、儿歌、动画等。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研究制定国民语言教育大纲,开展好国民语言教育。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10.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抢救保护濒危文物,实施馆藏文物修复计划,加强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管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传统民居、历史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推进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实施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
  11.滋养文艺创作。善于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获取灵感、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思想、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当代表达,推出一大批底蕴深厚、涵育人心的优秀文艺作品。科学编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爱国主义题材、青少年题材等专项创作规划,提高创作生产组织化程度,彰显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风范。加强对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曲艺杂技和历史文化纪录片、动画片、出版物等的扶持。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实施网络文艺创作传播计划,推动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剧、微电影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中华文化电视传播工程,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具有大众亲和力的动画片、纪录片和节目栏目。大力加强文艺评论,改革完善文艺评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研究评论体系,倡导中华美学精神,推动美学、美德、美文相结合。
  12.融入生产生活。注重实践与养成、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相结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提炼精选一批凸显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纳入城镇化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合理应用于城市雕塑、广场园林等公共空间,避免千篇一律、千城一面。挖掘整理传统建筑文化,鼓励建筑设计继承创新,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延续城市文脉。加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掘和保护一批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的小镇和村庄。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涵养企业精神,培育现代企业文化。实施中华老字号保护发展工程,支持一批文化特色浓、品牌信誉高、有市场竞争力的中华老字号做精做强。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丰富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形成新的节日习俗。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使其有益的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推出一批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引导游客在文化旅游中感知中华文化。推动休闲生活与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休闲文化。发展传统体育,抢救濒危传统体育项目,把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
  13.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融通多媒体资源,统筹宣传、文化、文物等各方力量,创新表达方式,大力彰显中华文化魅力。实施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工程。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群艺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编纂出版系列文化经典。加强革命文物工作,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深入开展“爱我中华”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和中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国家公祭仪式、烈士纪念日,充分利用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遗迹等,展示爱国主义深刻内涵,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在国家重大节庆活动中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研究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建立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和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礼貌规范,推动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把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体现在社会规范中,与制定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相结合。弘扬孝敬文化、慈善文化、诚信文化等,开展节俭养德全民行动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文化,用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育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加强港澳台中华文化普及和交流,积极举办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以及诵读和书写中华经典等交流活动,鼓励港澳台艺术家参与国家在海外举办的感知中国、中国文化年(节)、欢乐春节等品牌活动,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14.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不断提高文化交流水平。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支持中华医药、中华烹饪、中华武术、中华典籍、中国文物、中国园林、中国节日等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项目走出去。积极宣传推介戏曲、民乐、书法、国画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让国外民众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受魅力。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鼓励发展对外文化贸易,让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探索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新模式,综合运用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等方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中华文化传播格局。推进国际汉学交流和中外智库合作,加强中国出版物国际推广与传播,扶持汉学家和海外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通过华侨华人、文化体育名人、各方面出境人员,依托我国驻外机构、中资企业、与我友好合作机构和世界各地的中餐馆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四、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15.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提高组织化程度,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考核评价体系,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教学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要按照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16.加强政策保障。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注重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操作性。加大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统筹整合现有相关资金,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点项目。制定和完善惠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加大对国家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相关领域和部门合作共建机制。制定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制定和完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相关政策。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捐赠或共建相关文化项目。建立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培养造就一批人民喜爱、有国际影响的中华文化代表人物。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激励表彰制度,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作出贡献、建立功勋、享有声誉的杰出海内外人士按规定授予功勋荣誉或进行表彰奖励。有关部门要研究出台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和措施,用以倡导和鼓励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17.加强文化法治环境建设。修订文物保护法。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等相关法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有关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在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城乡建设、互联网、交通、旅游、语言文字等领域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内容。加大涉及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律法规施行力度,加强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各行政主管部门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联动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形成礼敬守护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法治环境。各地要根据本地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现状,制定完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
  18.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创造性。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坚持全党动手、全社会参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农村、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城乡基层。各类文化单位机构、各级文化阵地平台,都要担负起守护、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责。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生产丰富多样、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质文化产品,扩大中高端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充分尊重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发挥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发挥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发挥文化志愿者、文化辅导员、文艺骨干、文化经营者的重要作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现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