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能手苏教版六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上册97页的解方程要过程?

“梨涡圆点”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3.两个因数的积是7,其中一个因数是2.8,另一个因数是()。

4.3.25÷0.7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等于(),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6.一辆汽车0.5小时行驶40km,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km,每行驶1km需要()小时。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近似数5.2与5.20的大小相等,精确度相同。()

2.无限小数大于有限小数。()

4.一个小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有限小数B.循环小数C.无限无数D.小数

3.一辆汽车1.5小时行驶90km,照这样计算,行驶652km要多少小时?下面正确的算式是()。

四、在○里填上“>”“

2.列竖式计算。(带*的保留两位小数)

1.小刚有18.4元,一本笔记本3.2元,小刚的钱能买几本笔记本?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体重达135000g;最小的.鸟是蜂鸟,体重只有1.6g。鸵鸟的体重是蜂鸟的多少倍?

3.一个筑路队7.5小时修路136.5m,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修路多少米?

4.妈妈要去买油,每个油桶最多装4.5kg,购买62kg,妈妈至少要准备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5.装订一种笔记本需要用纸60页,现在有同样的纸2800页,可装订多少本这样的笔记本?

篇2: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可以提出的问题不唯一,如:每支钢笔多少元?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提供的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篇3: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1、一个角是由( )个顶点和( )条边组成的。

2、一块三角板中,有( )个角,其中有最多有( )个直角。

4、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角是( )。

3、手帕有( )个角,红领巾有( )个角。

5、写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

6、钟面上三时整时,时针和分针成( )角

7、数一数下面图形分别有几个角。

8、画角时,先画的这个点,叫做角的( ),两条射线叫做角的( )。

9、右图中,有( )个角,有( )个直角。

二、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1、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 )

2、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小。( )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

4、直角没有顶点。( )

5、两个三角尺上的直角同样大。( )

6、直角不是角。( )

7、一个角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

8、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9、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得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

10、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是直角。( )

篇4: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认真读题,你一定能正确填空。(共26分)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 )条边,( )个角,它们都是( )角。

长方形( )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 )。

2、明明围着一个正方形的花坛走了2圈,一共走了96米。这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 )米。

4、一个长方形长是10米,长是宽的2倍,宽是( )米,周长是( )米。

5、把一根4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铁丝没有剩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6、(如右图)从这块长方形玻璃上裁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玻璃,这个正方形玻璃的周长是( )厘米。最多能裁出( )块这样的玻璃。

7、用两个边长为4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8、将一张边长16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展开后得到如右边图形。每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二、辨一辨,不粗心,在正确答案的□内打“√”或者在( )填字母。(共18分)

1、篮球场长28米,宽15米。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2、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6 B、7 C、8

3、(如右图)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路可以走。走哪条路最近?

4、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相等的是( )和( )。

5、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 )种拼法。

6、用一根长1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 )种围法。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18分)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 )

2、图中有4个正方形。 ( )

3、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

5、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长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0厘米。( )

6、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 )

四、1、算一算,求出下表中的周长、边长。(12分)

长 宽 周长 边长 周长

五、走进生活,用数学知识解答生活问题,相信自我,我能行。(28分)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20米,宽比长短是8米。小红绕这块菜地走了两圈,一共走了多少米?(6分)

2、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宽比长短4厘米,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4、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6分)

篇5:数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2.最小的自然数是( );最小的质数是( )。

3.在自然数中,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3的最小数是( );既有约数2,又有约数5的最小数是( );既有约数3,又有约数5的最小的数是( )。

4.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偶数的最小自然数是( );

5.能同时被2、3、5整除的两位数是( )。

6.把390分解质因数是(390= )。

7.除以2、5、3余数都是1的数,其中,最小的一个是( )。

8.2、5、10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9.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0.从0、2、3、5、7五个数中,选四个数组成一个同时能被2、3、5整除的最小的四位数(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4分)

1.互质的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质数。 ( )

2.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

3.质因数必须是质数,不能是合数。 ( )

5.自然数中,除去合数就是质数。 ( )

6.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

7.有公约数1的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

8.18的最大约数和最小倍数相等。 ( )

9.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 )

10.两个数能整除,也可以说这两个数能除尽。( )

12.1是质数而不是偶数。 ( )

三、选择填空(每空2分,共16分)

1.两个不同质数的最大公约数是( )。

① 1 ② 小数 ③ 大数

① 整除3 ② 被3整除 ③ 被3除尽

3.大于2的两个质数的乘积一定是( )。

①质数 ②偶数 ③合数

4.任意两个自然数的积是( )。

①质数 ②合数 ③质数或合数

5.甲数的质因数里有2个2,乙数的质因数里有3个2,它们的最大公约数里应该有( )。

6.在100以内,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最大奇数( )。

7.a和b是互质数,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四、分解质因数(每小题2分,共8分)

五、求出下列各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前3小题每小题2分,后3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六、(共8分)24、20和36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最大公约数的多少倍?

某学校同学们做操,把学生分为10人一组,14人一组,18人一组,都恰好分完,这个学校至少有多少个学生?

篇6: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温馨提示:卷面整洁2分)

一、口算。(6分)见卷末。

二、知识迷宫我来闯。(每空1分,共19分)

1、把一个正方形的魔方放在桌子上,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都是。

2、一个足球放在桌子上从左面看到的是()。

3、一个物体放在桌子上,从上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可能是()。

4、下面的图形分别从哪个位置看到的。

5、数一数,下面的物体是由几个正方体摆成的?

三、我当小判官。(5分)

2、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比1小。()

3、一个不为零的数除以大于1的数,商一定比原数小。()

4、看一个长方体,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四、众说纷纷我来选。(5分)

A、商较大B、积较大C、一样大

2、下面物体都是由5个正方体摆成的。

①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②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③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④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的有()

五、我是计算能手(27分)

1、用竖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6分)

2、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18分)

3、文字题(只列式不计算)(3分)

2)3.6与2.5的积,加上7.2所得的和的一半是多少?(1分)

六、下面三个同学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你能试着画一画吗?(6分)

小芳看到的小亮看到的小强看到的

七、生活中的小学数学。(每题5分,共30分)

1、这辆车每小时行驶65千米,几小时可到达乙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2、一块地有2.5公顷,用2台同样的抽水机浇水,需要5小时,平均每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篇7:四年级的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的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1、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 )。

3、在同一平面内与一条已知直线平行的线,有( )条。

4、在一张纸上有两个点,过这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纸上的一个点可以画( )条射线。

5、钟面上(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一个平角。

二、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比90 大的角叫钝角。( )

2、角的两条边越长角越长。( )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4、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

5、一个周角等于两个平角,又等于四个直角。( )

6、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相交的角一定是直角。( )

7、一个角的两条边的长度扩大2倍,这个角的度数也扩大2倍。( )

8、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无论怎样延长也不相交。( )

9、直线是无限长的。( )

10、小于、等于90 的角叫做锐角。( )

11、用一副三角尺可以拼出145 的角。( )

12、射线有一个端点。( )

三、选择正确的填在( )里。

1、长方形的对边互相( ),邻边互相( )

2、过直线外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这样的垂线可以画( )。

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 )。

四、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算的用简便方法算。

1、要挖一个占地1250平方米的游泳池,长要50米,宽应挖多少米?

2、小汽车和卡车从相距8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在离中点40千米的地方相遇。已知卡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几小时相遇?

3、修路队计划24天修一条长1440的公路,实际每天比计划多修20米,实际多少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4、同学们到苗圃挖树苗,4个小组挖200株。照这样计算,又来了5个小组,一共可挖树苗多少株?

篇8: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1、计算72×125时,因为有因数125,所以把72变成(× )。计算44×25时,因为有因数25可以把44变成(+ )或(× )。

2、在计算97×41时,可以把97当作 ,把41看作 ,这两个新数的乘积是 ,所以97×41≈ 。

3、在计算89×4×25时,可以先计算 ,再算 ,运用的定律是 乘法结合律,这个定律用字母表示为 。

4、37×56+56×63=56×(+),运用了 律,这个定律用字母表示为 。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多是5位数,最少是4位数……√√×

2、359×97的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

3、乘法交换律和加法交换律一样,都是交换位置,有简算的目的.…… √×

1、一本书有52页,每页有21行字,每行字有29个,这本书大约有字。

2、39×31的乘积最接近下面的()

3、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16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6倍,积()

5、计算36×25的最简便方法是()

3、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学校买来练习本2440本,如果16个班,每班平均配发150本,这些练习本够分吗?

2、张大爷种植了1760棵月季花,一家工厂买走了12车,每辆车装138棵.张大爷还剩多少棵花?

3、粮店有大米83袋和面粉117袋,大米和面粉每袋50千克,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多少千克?

答:大米和面粉一共有千克。

4、一辆客车的平均速度是92千米/时,它早晨8:15从甲地出发,下午3:15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千米。

篇9: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单元测试卷

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三单元测试卷

若无其事 不动声色 面不改色 得意扬扬

1.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 )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2.大家都快着急死了,你怎么还是一副( )的样子啊!

3.这个孩子撒了谎,竟然( )。

4.面对蛮横可恶的敌人,伯诺德夫人( )地慢慢说,柴房里很黑,杰克需要蜡烛。

三、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

2.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4.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 ( )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2.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改为陈述句)

3.上课是否专心听讲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修改病句)

五、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chǒu cǒu)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wéi wèi)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wéi wèi)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huāng huǎng)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2.将画“ ”的句子换成两个成语应该是 、。

3. “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这句话中的“人”,按楚王的意思指的是 ,而晏子故意把“人”当成了 。

4.选文中晏子是怎样反驳楚王的?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纪晓岚和和珅是一对冤家,平时嘴斗,其实心斗。一清一贪,同朝为官。某日早朝,众臣正等待上朝,工部的金尚书跑过来告诉和珅,工部失火,损失严重,能不能再在原址上扩建一下。和珅当即拍板,尽管去建,而并不问其他。

恰好纪晓岚从旁走过,和珅素知纪晓岚大才,平常他常在皇上面前以才欺人,自己没少受他的`气。这次上朝尚早,何不出一对联难难他?也好解解气。和大人便借这次工部失火之事出了一联:“水部失火,金尚书大兴土木。”(工部有时也称水部)一件很平常的火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被和大人一句话概括了。这上联的独特之处在于把金木水火土五行(xínɡ)全加了进去,就事出联,不可谓不妙。和珅满以为会难倒纪晓岚。岂知纪晓岚先端详和珅一会儿,说:“和大人虽然是北方人,但是面色白皙,与南方女子可媲美。”和珅以为他真的对不出了,正要嘲笑,纪晓岚随口说出了下联:“北人南面,和中堂什么东西?”和珅当即目瞪口呆,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这次又吃亏了。

原来纪晓岚也知道工部失火了,他正想奏明要严查此事,不想和珅竟然有心思出对联来风雅。也好,借此机会骂他一通,让他警醒一下。 纪晓岚的对联也别出心裁,东西南北中全在里面,巧用“东西”二字,狠狠骂了和珅一顿。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2.和珅对联中的“五行”指的是 。

3.纪晓岚及和珅的对子好在哪里?

4.你从这个故事看出纪晓岚是个怎样的人?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把你学会一种本领的经历、体验或感触最深的事写下来。注意把学习这种本领的经过写具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语句通顺,内容具体。400字左右。

一、侮辱 大臣 矮小 赔笑 盗贼 规矩

二、1.得意扬扬 2.若无其事 3.面不改色 4.不动声色

三、1.拜见。 2.没有听说。 3.我。 4.靠近。

四、1.梁国杨姓家有个孩子九岁,很聪明。

2. 齐国没有人了。。

3.上课专心听讲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2.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

3.有能耐的人 一般人

4.先说齐国的人很多,然后一本正经地贬低自己,接着贬低楚国,说楚国是个下等国。

六、1.文中形容和珅一下子愣住了。 文中形容纪晓岚的想法很有新意。

3.巧妙地利用“五行”和“四方”。

4.纪晓岚是个聪明、机智的人。

七、提示:学会的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本领。

篇10: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听一听,圈一圈。15%

1、圈出你听到的音节5%

2、圈出你听到的词语10%

二、描一描,写好汉字5%

三、动动笔,乐于思考20%

a) 给下面的一排字找朋友,用线连一连。5%

b) 给下面的词找朋友,用线连一连5%

c) 填一填,会不会10%

一、拼一拼,读一读10%

弹琴 丁冬 亮晶晶 滑溜溜

小船 月儿 看见 一群

草儿肥 着凉 家乡 蹲着

螃蟹 满天飘 小心 不轻不重

轰隆隆 小懒虫 蜜蜂 招手

三、在下面的句子中,选两句读一读10%

1、一个球,圆溜溜,雨天不见,晴天有。

2、几个小朋友在林阴道上练长跑,像一群快乐的小鹿。

3、小螃蟹吹泡泡,猛一吹,没泡泡。

4、小蜜蜂去捉虫,去采蜜,千万别当小懒虫!

四、背诵课文37《写字》.10%

五、看一看,说一说。10%

什么时候 ,谁 和 谁 在哪里 干什么?

篇11: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试卷是一些纸张或电子版的答题卷或问题卷,在纸张或电子版上印有考试组织者为检测接受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的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的试题。以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扁 ( ) 我 ( ) 朝 ( )

蝙 ( ) 蛾 ( ) 潮 ( )

编 ( ) 饿 ( ) 嘲 ( )

三、画出下面句子中用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学校向美丽的花圆,孩子们多么辛福。 ( )

2、小红座在电视机前,欣尝着一个个精采的节目。 ( )

3、这学期我通过怒力,在期未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级。 ( )

四、词语搭配,划去不合适的词。

设计(图案 图画) (充满 充分)信心 心情(感激 激动)

(震动 感动)世界 岁月(艰难 艰苦) (猛烈 热烈)鼓掌

五、你能猜出它们的秘密,再照样子写两个吗?

1、一只幼龟探出巢穴,在( )外面是否安全。

2、我们想( )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的。

3、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 ),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4、昨天,我的一串钥匙不小心丢失了,今天,我贴了一张寻物( )。

七、读句子,完成作业。

1、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1)结合上下文,理解“若无其事”的意思。

(2)向导为什么这样说呢? ( )

A、幼龟就是给嘲鸫吃的,嘲鸫依靠幼龟生存。

B、被叼去的那只幼龟是大自然要淘汰的,这只幼龟生存不下去。

C、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是太平绿色防护天敌、自我保护的手段。

2、把黄河治理好,关健是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

(1)句中的“它”是指 。

(2)下面哪种措施不利于管住泥沙? ( )

A、黄土高原地区应以牧、林为主。

B、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八、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宝塔山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

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

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自然条件是很好的。

九、我会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请写出两句有关气象的谚语。

十、我会把错乱的句子重新排列。

( ) 他不但熟读而且常常掩卷背诵。

( ) 杜甫刻苦攻读,十几年如一日,为他日后的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 有些书,他反复阅读了不知多少遍,已经被翻乱了。

( ) 杜甫从小就爱读书,七岁已经熟读了许多前代和当代诗人的名作。

( ) 当他看到一些优秀作品时,就爱得放不下手,一遍一遍地读。一直读到能流利地背诵了还舍不得放下。

( ) 他读书入了迷,经常忘了吃饭和休息。

十一、快乐读短文,轻松做练习。

同学们!你们会做加法吗?1+1 = 2;100+35 = 135……100+250+50 = 400……这是数学上的加法。两个数相加,三个数相加,多个数相加……

1支钢笔+1支圆珠笔 = 两用笔,1副眼镜+1根金属链 = 防摔眼镜,1枝铅笔+1个橡皮 = 带橡皮的铅笔……这是发明中的加法,加法构成的发明。两件东西或者多件东西相加,会得到一件新东西——这就是发明。

加法来自于生活中、学习中、生产中、游戏中的某种需要。当你需要雨伞而身边只有书包,你会想到“把书包变成雨伞该多好”——书包+雨伞,这就是根据需要而萌发的一个发明想法。

加法的发明技巧,在发明技巧中叫做组合法。将几种东西的用途或特点巧妙地组合起来,“加”到一起,就会创造出一件东西。

皮箱的用途是装衣物,车轮的用途是滚动式移动。皮箱+轮子 = 旅行箱,这正是加法的妙用——可以推着走的箱子,推比搬要省劲多了。为了更方便些,你还可以再做一次加法——加一个拉手,拉比推更方便。

皮箱+轮子+可折叠拉手,这就是市场上出售的旅行箱。

厨房里有许多发明都是巧妙地运用了加法。比方说,多功能锅。它是把烙饼锅、涮羊肉锅、煮饺子锅三种锅的功能组合到一起构成的'。又如:油炸铲,它是把普通铲和漏勺的用途加起来构成的。

春节放鞭炮时,也许你也会发现“加法”构成的发明。放炮可以听到“砰”“叭”声响,放花,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景象。二者相加,就发明出一种新型花炮——响声和色彩一起呈现出来。

喝汽水前要用起子打开瓶盖。能不能把瓶盖和起子加起来呢?在这方面,易拉罐就做到了。它在盖子上做了个小环,稍一使劲就可以拉开了。

同学们,加法使你们着迷了吗?

1、文中有5个破折号,它们都起 的作用。

发明中的加法有两层意思:

3、发明中为什么要运用加法呢?

4、文中提到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发明运用了加法?

5、发明的加法中有一种简单的加法,叫做自己加自己。即“单×2 = 双”,如“单面胶带纸×2 = 双面胶带纸”,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一些小发现呢?请简要写一写你的发现。

B、书写工整,标点正确,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相关文章:

}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六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