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河流域冰川消融为什么没有春汛

河流在水循环中属于地表径流,根据河流是否最终汇入海洋,可以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外流河就是指河水最终汇入海洋的河流,根据流程来看,世界上流程最长的外流河是尼罗河,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全长6387千米,是世界第三长河。在内流河中,根据流程长短来看,伏尔加河、锡尔河和阿姆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三条内流河。


世界流程排四至六位的内流河

除此之外,位列世界内流河流程长度第四位至第六位的河流,分别是乌拉尔河、塔里木河和谢贝利河。乌拉尔河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北部,发源于乌拉尔山脉的南部,自北向南流动,而后折向西流动,到了下游地区又折回向南流动,最终注入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乌拉尔河流域面积约为23.1万平方千米,干流全长约为2428千米,位列世界第四位。


乌拉尔河中上游地区流经山地丘陵地形,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而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落差小,流速慢,萨克马拉河是其最大的支流。乌拉尔河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流经的国家有两个,分别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伏尔加河就位于乌拉尔河以西,同样注入里海,乌拉尔河的年径流量约为80亿立方米,大气降水是主要的补给来源,由于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通常会有大量积雪,在气温回升的春季融化,汇入乌拉尔河,形成春汛。


塔里木河位于我国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处我国最为深居内陆的塔里木盆地中。由于距海遥远,地形封闭,这里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从而使得塔里木盆地中,地表径流十分稀少,很多地区都是无流区,有许多河流都是季节性河流。塔里木河发源于天山山脉和喀喇昆仑山,干流主要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总体上自西向东流动,最后流入台特马湖。塔里木河流经阿克苏、沙雅、库车、轮台、库尔勒、尉犁等县市,流域面积约为102万平方千米,流程约为2179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居世界第五位。


不过,关于塔里木河的流程有多种说法,有说是2327千米,也有说是2376千米。关于这些说法,主要的原因是塔里木的变迁导致,在干旱地区,水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资源,因此塔里木河的水量会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影响。曾经塔里木河是注入罗布泊的,后来由于水量减少,变为注入台特马湖,后来又退至大西海子水库,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生态保护的重视,开始有水流复至台特马湖。


谢贝利河位于非洲东部地区,发源于被称为“非洲屋脊”的埃塞俄比亚高原,其源头位于古兰巴山。谢贝利河发源后自西南往东北方向流动,而后又折向东南方向流动,从埃塞俄比亚流入索马里,一直流动到距离大西洋大约20至25千米时,折向西南方向流动,河流与海岸线呈平行状流动,最终消失在杰利布一带的沼泽中。


谢贝利河流域面积约为30万平方千米,河流流程约为1820千米,是世界第六长内流河。谢贝利河可能是世界主要内流河中,距离海洋最近的河流了,仅仅差20千米,就能够流入印度洋,成为外流河了。不过,谢贝利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在雨季时时常爆发洪水,谢贝利河流量大增,有可能与朱巴河汇流而注入海洋,成为短时间的外流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下表是我国某地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
1.符合该地位置和气候类型的是(  )
B.长江三角洲、亚热带季风气候
D.松嫩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2.若该地植被状况较差,则扬沙天气出现时期和主导风向应是(  )
D.9—11月、东北风
3.经观测发现,该地5月份太阳辐射平均强度高于7月份,其主要原因是5月份(  )
我国某条河流,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从水面到河底全断面冻结成冰)现象。下图示意该流域降水、径流量年内分配。读图,完成4~6题。
4.该河流最可能位于(  )
5与7月相比,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D.有凌汛现象,水患灾害严重
读我国著名苹果产区示意图,完成7~9题。
7.与烟台苹果产区相比,阿克苏苹果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
8.与北方四大苹果产区相比,云南昭通发展苹果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9.洛川种植苹果的生态效益是(  )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现了从规模化、集群化的代工模式,到传统产业由低端加工向高端设计转型之后,又实现了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以无人机产业为例,深圳被称为“无人机之都”,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一架无人机需要2 000~3 000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据此完成10~12题。
10.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产业升级经过了(  )
A.代工—设计制造—创新研发
B.重化工业—轻工业—高科技工业
C.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D.高污染、高能耗—无污染、低能耗—清洁生产
11.无人机配件企业集聚深圳主要为了(  )
12.与上海相比,深圳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某区域人口累计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计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平分坐标轴的直线(见图中“绝对均衡线”)。下图为山东省1953—2010年面积—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13~14题。
13.在全国平均线图中,M至N区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 (  )
14.山东省近年来人口分布集中程度表现为(  )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
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16.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
下图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区2015年底发电装机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据此完成17~18题。
17.①②③④代表的省区正确的是(  )
18.关于③省区能源结构、发电、用电量占比的特点和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地煤炭资源丰富,燃煤发电比重大
B.水力发电成本高,水电发电比重小
C.能源资源丰富,发电量占比大
D.人口多、经济发达,用电量占比大
我国传统拱桥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图1为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图2为直拱桥,敞肩大拱、桥面平坦。据此完成19~20题。
19.影响传统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20.我国传统陡拱桥分布密集区最可能位于(  )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湖底高出东侧平原4~8米,所以又称为“悬湖”。历史上,该地区多次洪水泛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洪泽湖兴建了一系列控制工程。下图示意洪泽湖水系。
(1)分析洪泽湖湖区防洪压力大的原因。(8分)
(3)指出洪泽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6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福建省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甲地适宜毛杜鹃等许多花卉生长,特别是桂花种植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地就开始发展花卉产业,近年花卉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并提出“打造乡土特色花卉基地”的区域规划目标。下图为福建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
(1)简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原因。(6分)
(2)分析福建省中西部大量修建小型水电站的原因。(6分)
(3)分析甲地打造花卉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8分)
1.C 2.B 3.D 第1题,由表可知,该地12月、1月、2月的平均气温都在0 ℃以下,可以确定该地在秦岭—淮河以北,排除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A、B两项均错误;、再根据6月、7月、8月的平均气温都在26 ℃以上,7月、8月的降水量远多于其他月份,可以确定该地为黄淮海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项正确;松嫩平原位于东北平原,纬度高,冬季气温较低,可达-20 ℃,D项错误。第2题,扬沙天气肯定出现在大风日较多的时期。由表可知,该地3—5月风力≥8级的日数均超过3天,明显多于其他月份。结合我国区域特点,华北地区春季回温快,空气干燥,此时盛行西北风,风力较大,若植被状况较差,则容易形成扬沙天气。B项正确。第3题,由表可知,该地5月份降水量33.3毫米,7月份降水量247.3毫米,说明5月的阴雨天气较7月少,阴雨天气少,太阳辐射被削弱得少,光照较强,太阳辐射强度必然高;7月该地区降水丰富,即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则光照较弱,D项正确。
4.C 5.B 6.C第4题,该地年降水量在200到300毫米之间,降水集中在夏季,位于我国半干旱地区。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上旬,河道出现“连底冻”现象,说明冬季气温低,可判断为内蒙古高原。第5题,该地降水量7月大于4月,融雪量4月大于7月。4月地表融雪量较大,冻土消融速度慢,阻隔地表水下渗。第6题,图中信息无法推断水土流失状况,河流落差状况,河流流向,只有流量和降水量的信息,故可推断C正确。
7.C 8.A 9.D 第7题,烟台位于沿海地区,而阿克苏位于西北内陆,阿克苏气候干旱,具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使苹果品质优良。第8题,与其他产区相比,昭通纬度低,热量条件较北方苹果产区好,具有成熟早、上市时间早的优势。第9题,洛川地处黄土高原,属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种植苹果树有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从而具有减少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
10.A 11.A 12.D 第10题,由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实现了从规模化、集群化的代工模式,到传统产业由低端加工向高端设计转型之后,又实现了从传统产业为主导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由此可见,深圳产业升级经过了代工—设计制造—创新研发阶段。第11题,无人机配件企业集聚深圳便于企业间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A项对;深圳工业发达,环境难以达到最洁净的要求,B项错;共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并非主要目的,C项错;与减少工人工资开支无关,D项错。第12题,与上海相比,深圳占据了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约70%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生产基地,其优势条件是配套产业齐全,一架无人机需要2 000~3 000个配件,均可从深圳当地采购,D项对;深圳劳动力价格较高,A项错;两地科技实力相差不大,B项错;两地都有改革开放政策支持,C项错。
13.B 14.C 第13题,读图可知,全国平均线中MN段面积累计百分比增幅(约10%)远远小于与之对应的人口累计百分比增幅(约40%),说明该地人口集中程度非常高,密度大,选项中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集中程度高,B项正确。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南地区人口密度均较小。第14题,读图可知,山东省近年来,曲线逐渐接近绝对均衡线,说明人口分布趋于均衡,地区差异越来越小,离全国平均状况越来越远,C项正确。
15.A 16.B 第15题,依据经纬度位置,可判断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则沟谷地貌发育的原因是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第16题,依据图中高度表及沟谷位置,可判断①地位于沟谷的南侧,为阴坡;②地位于沟谷的北侧,为阳坡。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农作物长势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水分,阳坡光照强、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要弱于阴坡,故阴坡农作物长势要好于阳坡。
17.B 18.D 第17题,四个省区中,云南地势落差大、有多条大河流经而水能资源丰富,则水电占比最大的①为云南;贵州号称“江南煤海”,则燃煤发电比重大,②代表贵州;广东经济最发达,广东发电量、用电量最大,则③为广东;④为广西。第18题,广东常规能源缺乏,但经济发达而用电量大,主要是从北方运送煤炭到广东发电,以满足市场用电需要。
19.D 20.C 第19题,我国传统交通运输方式为南船北马(南方河网密布,水运方便;北方地形平坦开阔,陆运方便),陡拱桥为了适应内河航运,桥洞高,利于船只通行,桥面上大多数为步行通道;而直拱桥主要是为了沟通河流两岸,便于车马在桥面通行,D项正确。河流宽度、河流水量、人口密度与拱桥形态关系较小,A、B、C三项错误。故选D项。第20题,结合上题可知,陡拱桥便于船只通行,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历史久远,历史时期经济发达,河网密布,内河航运繁忙,所以,陡拱桥分布较多,C项正确。四地中,四川盆地、华北平原河网较稀疏,珠江三角洲地区历史上人口较稀少,交通需求较低,A、B、D三项错误。故选C项。
21.解析:第(1)题,可从洪涝灾害多发、灾害损失严重角度分析。第(2)题,入海入江水道利于洪水下泄,兴建灌溉总渠目的在于引水灌溉。第(3)题,注意图中有淮河,而淮河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答案:(1)夏季降水集中,上游来水量大(2分;地势低洼,入海通道少,泄洪不畅(2分);为悬湖,易决堤(2分);下游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一旦洪水泛滥,造成的损失大等(2分) 。
(2)兴建入海入江通道,可以分流洪水,减轻下游地区洪涝威胁(3分);兴建灌溉总渠为下游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灌溉面积(3分)。
(3)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2分);地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过渡地带(2分);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等(2分)。
第(1)题,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可判断福建省降水由东南向西北增多。抓住地形特征分析降水分布的成因。第(2)题,从防洪、灌溉、发电、保持水土等角度,分析福建省中西部大量修建小型水电站的原因。第(3)题,结合福建区域特征,从气候、水源、市场、交通、农业科技、生产经验、劳动力、产业政策等方面综合分析。
答案 (1)大致自东南向西北增加(2分)。福建省降水主要来看东南季风湿润气流(2分);自东南向西北地势逐渐升高,气流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增多(2分)。
(2)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修建水电站可用来防洪(2分);水库可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2分);发电可满足乡村能源需求(2分);减少薪柴需求,利于保持沙土(2分);水库库区可发展水产养殖(2分)。(防洪、能源必答,其它任答一点即可)
(3)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低,水热条件好,花卉一年四季皆可生长(2分);河流众多,水源充足(2分);花卉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成熟(2分);距沿海城市(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广阔(2分);交通与保鲜技术发展(2分);当地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2分);政策大力支持等(2分)。(气候、历史、市场三点必答,其它任答一点即可)
}

本节内容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讲解的:

介绍陆地水体的组成以及陆地水体

阐述了河流与其他陆地水体之间的交换与转化。

区域认知:能说明当地水体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综合思维:结合实例,分析河流与其他陆地水体之间相互补给关系的规律。

地理实践力:结合景观图片或视频,认识陆地水体的组成及其特点。

人地协调观:运用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分析人类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利用。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陆地水体的组成: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占全球水储量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克苏河流域冰川消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