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县修建了河北易县狼牙山景区图片五壮士纪念塔,面对纪念塔,你想说什么?


1998年10月,湖南衡阳市公安局来了一位拄着拐杖,身材瘦弱的老人。他的脊背已经弯曲,但是目光依然坚毅。

看到这位老者,公安局的工作人员不明就里,连忙出来搀扶老人。局领导听闻后也急忙赶来,关切地问:“葛老,您怎么来了?”

这位老人指着身后的一个人,气愤地说:“这个不孝之子,做了违法的事,我今天把他送过来,就是让你们好好管管他,不要顾及我的面子!”

这位被称呼“葛老”的人,就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勇士葛振林。他是幸存者,更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爱国英雄。


狼牙山五壮士英雄葛振林

葛振林为何把儿子送到公安局?为何对亲身骨肉这般大义灭亲?

看了他的故事,你就会知道,即使当兵退伍这么多年,葛振林依旧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家喻户晓,但可能许多人并不知道,幸存者葛振林被救出之后的故事。


1917年,葛振林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从小家境贫寒,七岁那年便没了母亲,也没有钱读书,小学都没有毕业。

童年的他,常年靠给人放羊维持生活。有时候回来晚了,只能在村外的牛棚里过夜。


葛振林加入参军前住的老屋

年少的葛振林看到中华民族饱受欺凌,心里一直有一腔报国之志,但是苦于找不到方向。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保家卫国,20岁的葛振林主动去部队参军。他穿上军装、拿起枪,跟战士们一起杀敌、一起打鬼子,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1941年8月,日伪军派兵7万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惨无人道的“大扫荡”。


他们肆意屠杀村民、抢劫粮食、烧毁房舍,简直无恶不作,猖狂至极。

9月23日,日军派出了3500人,开始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狼牙山。

那两天,飞机和大炮在狼牙山区不断轰鸣,日伪军叫嚣着要包围山区,让当地官兵和群众都逃不出去。


当时在狼牙山的第一分区和当地群众共有4万多人,他们在地势险峻的狼牙山,跟敌人展开了生死战斗。其中,军区领导安排七连的战士们,负责掩护部队和群众转移的任务。

9月25日上午,激战数小时后,七连伤亡过半。

为了摆脱敌人,必须有人断后。当日10点,连长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七连六班的5名战士,他们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士兵胡德林、胡福才和宋学义。

当时连长要求他们必须坚持到中午12点,然后找大部队撤离。

这五名战士,利用多年的战斗经验和山区的有利地形,采取节节阻击的战术,出色地完成了掩护任务,没有损失一人一枪。

任务完成后,他们面对两个选择,一是找大部队一起撤离;二是走相反的方向,诱惑敌人。

如果选择第一个,那么部队官兵和群众大多数还没有走远,只能给敌人暴露了军情。

如果选择第二个,大家都知道意味着什么。那是一条通向狼牙山的主峰——棋盘坨,那可是一个三面都是悬崖的孤峰、绝壁。

这时,葛振林看出了班长马宝玉的心思,他对班长说:“快下决心吧班长,我们都听你的!” 三名战士也跟着表态:“班长,你说怎么办,我们就怎么办!”

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七连六班的5名战士,在班长的带领下,毫不犹豫地向棋盘陀走去。

通往棋盘陀的是一条羊肠小道,他们5人边撤边打。葛振林每次打完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胸中有喷不完的对敌人的满腔怒火……

听到枪声,500多名鬼子以为我军的主力部队,就在枪响的方向,于是穷追不舍,一步步爬上了陡峭的狼牙山。

五个小时后,5名战士打退了敌人的四次进攻,消灭了90多个敌人。但是,他们也打光了子弹。

这时,班长大喊一声:“同志们,用石头砸吧!”

“小鬼子,去死吧!”几名战士一边怒吼着,一边用石头扔向敌人。不多一会儿,石头也全部扔光了。


此时,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完成了!”说完,就把手里的枪砸碎了。

“别开枪,抓活的!”领头的日本鬼子叫嚣着。

看着鬼子一步步爬上来,几名战士果断地砸碎了自己的枪支,然后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一个个毅然决然地跳下了悬崖……


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处——棋盘陀

这声音惊天动地,这声音气壮山河!这声音喊出了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的坚强不屈!

当几百名日本鬼子爬到山顶,看到跟他们激战了一天的中国士兵,只有五个人,不禁肃然起敬。于是,他们排列整齐,向着悬崖的方向,深深地三鞠躬。

狼牙山五壮士投崖前,他们坚毅的目光望向远方,这个形象定格在雕塑上,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光辉的历史记忆。


但是,五人中的三名战士壮烈牺牲,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成了幸存者。用葛振林的话来说:“我比班长多活了60年”。


年轻时的葛振林和宋学义

这60年,葛振林都做了什么?他和宋学义是被谁救了?


成为战斗英雄,继续上战场杀敌

也许是天助也,葛振林、宋学义跳崖时,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当时葛振林就在宋学义的下面,宋学义的腰摔断了,一只眼睛还受了伤。

傍晚时分,两人听不到声音,估计敌人撤走了,他们才慢慢地爬上山,相互搀扶着朝主力部队撤退的方向走去。

结果两人因为伤势较重,在半路晕倒了。等他们醒过来,才发现躺在半山腰的庙里。

原来,他们被易县青救会的干部余药夫和庙里的李道长给救了。他们后来在老乡家用了几天药,休养了几天后,便去找大部队会合了。


葛振林(左二)、宋学义(左一)与李道士(左三)

不过,葛振林和宋学义醒来之后,没记住救命恩人的名字,也不知道对方后来去了哪里。

1941年11月5日,《晋察冀日报》率先对五壮士的英雄事迹进行了报道。11月7日,晋察冀司令员聂荣臻亲自签署命令,将这五名战士命名为“狼牙山五壮士”。


1958年,《狼牙山五壮士》的电影在全国公映,他们的故事也进入小学语文课本。自此,“狼牙山五壮士”成为全国妇孺皆知的抗日英雄,他们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当年部队给葛振林的奖励是一条手巾、一个日记本和一支铅笔,现在看来这些奖品都太不起眼了。但是在当年,这些奖品算是比较丰厚了。


晚年的葛老每每回忆起这些经历,都两眼泛光,内心感到无比自豪。

虽然宋学义和葛振林都是狼牙山五壮士的幸存者,但是两人后来的境遇完全不同

宋学义因伤势严重,主动要求回到河南的老家务农。在六七十年代,他的经历还受到了质疑。后来,身体病弱的宋学义于1971年6月26日去世。

葛振林就比较幸运,他的身体修养好之后,就拿起枪,继续奔赴战场。

1942年,葛振林被组织上派往抗大二分校进行学习深造。从小没有进过几天学堂的他,如海绵吸水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

两年后,葛振林从学校毕业了,变得愈发成熟、稳重。他被分配到张家口警备司令部担任参谋,在著名的百团大战、平津战役中,都有他的身影。

也许有了狼牙山的战斗经验,他在这些战役中屡建战功,多次受到上级的嘉奖。

虽然子弹无眼,葛振林还是幸运地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危险。他也跟身边许多幸存的战士一样,见证了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1951年,葛振林因战功赫赫,被调到湖南军区独立十六团,提拔为副营长。

当时正值朝鲜战争爆发,葛振林也渴望跟志愿军一样去参加抗美援朝的战争。但是,组织却交给他一项新的任务:率部参加荆江的水利工程建设。

第一次参与这项工作,葛振林欣然接受,毫无怨言。他认为,只要能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出力,党要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祖国的需要,就是他的工作方向和目标。

他在工作中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对一些思想上有包袱的战士,他还耐心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在他的鼓舞和带动下,全营500多名官兵战士干劲十足。白天他们顾不上吃饭喝水,晚上就住在简易的茅草棚。最后终于提前半个月,完成了工程的建设任务。


葛振林一直对祖国怀有很深厚的情感,虽然那些年他已经声名远扬,但是却非常低调。他的妻子和儿子起初都不知道,原来“狼牙山五壮士”的原型就是身边最亲的人。

葛振林在当兵的20多年里,参加了多场战役,他也多次负伤,后来被评为“二等甲级残疾”。

由于伤病较重,组织上考虑他的身体状况,1966年8月批准他免职休养。1981年7月,葛振林正式离休,享受正师级待遇。

退休后的葛振林,开始发挥余热,他担任了衡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副会长。

跟孩子们在一起,是他晚年的快乐时光。


葛振林参加湖南省少先队代表会议

他认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心青少年,就是关心党的事业。

他曾经在十多个省、市机关、学校和部队作报告达600多场,听众达30多万人次。

他除了给孩子们讲革命传统、谈人生理想,还经常到学校给困难学生送些学习用品。他还给一些青少年写回信,却从没报销过一次邮费。


他二儿媳曾说,“他给孩子们上课,经常是拄着拐杖走路去,别人要派车来接送,他从不坐车,也不收讲课费,不在外面吃一餐饭。”

不仅如此,他看到几家学校悬挂的国旗褪色了,便自掏腰包购买了几面新国旗送给学校。


1988年,葛振林被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校外辅导员”。

这些荣誉,没有让葛振林居功自傲,相反,他对自己和家人更是严格要求,从没有利用自己的名气给孩子们开小灶、走后门。

有一次,他的孙子突然发烧,老伴想让单位派一辆车来接儿媳和孙子看病,要他给单位打电话。作为师级领导,他有这个待遇。

可是,葛振林却对老伴说:“车是公家的,我们不能随便占公家的便宜,你还是叫他们坐公交车去医院吧。”

老伴有些生气了:“平时我不要求你做什么,可是今天孙子都发烧了,你也不管?你不打我来打!”

“你敢!”葛振林固执地按着电话,就是不让老伴打。老伴气的嘟囔了几句,只能让儿媳背着孙子挤公交车去医院。

葛振林对家人严格要求,对自己更是严苛。


晚年的葛振林看望部队官兵

有一次他生病住院,护士进屋想要给他量血压。护士刚把灯打开,他就把灯关了。护士看屋里太冷,怕他感冒了,就把空调打开。结果,他伸出颤巍巍的手又给关了。

他对护士说:“姑娘,天还不黑,也不冷,咱们国家还不富裕,我们要懂得节约。”

本来护士还想,这个老头咋这么固执,可听到他的这番话,心里非常感动。

葛振林一生勤俭节约,安守清贫。他和老伴从1957年开始,一直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一住就是40多年。

屋里陈设简陋,没有几件像样的家电和家具。有一把跟随了他40多年的藤椅,早就已经松了架,背部也破了几个大洞,但他舍不得扔掉,一直凑合着用。

他始终牢记共产党员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从不愿意浪费国家的一分一毫。


大义灭亲,把儿子送进戒毒所

1983年6月,聂荣臻和杨成武将军曾在北京会见了葛振林,两位领导同他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临走前,聂荣臻关心地问他:“家中有什么困难,有没有什么需要党和国家帮助的?”葛振林笑着回答道:“没有,没有困难!”


1983年6月,聂荣臻与杨成武在北京会见葛振林

其实,葛振林家里不是没有困难,而是他从不向组织伸手,不给组织添麻烦。

葛振林有四个儿子,除了一个儿子在广州当兵,其他三个儿子都在工厂当工人。那些年,单位效益不好,有两个儿子先后下了岗。

有人跟他说,“你可是战斗英雄,凭你的资历,跟组织申请一下,可以把儿子调到效益好的单位。”

葛振林却跟他们说:“我是党培养的干部,要带头执行党的规定,不能因为立过功当过英模,就跟党要这要那。”


可是,葛振林没想到,自己清廉了一辈子,也影响和教育了好几代人,亲生儿子却这般不争气,让自己操碎了心。

葛振林的三儿子葛拥宪,1974年从师专附中毕业后,希望父亲能帮忙给自己找一个好单位。可葛振林却严肃地跟儿子说:“你要服从组织分配,我不会为了私事求人!”

后来,葛拥宪被分配到衡阳某工厂当了一名磨工。他不喜欢这个工作,对待工作非常散漫。刚开始只是迟到早退,后来发展成上班打牌、赌博。

1984年,葛拥宪擅自离开单位,开始往返于深圳、广州、衡阳。葛振林好几次问儿子:“你每天不上班,到底在干嘛?”他却不耐烦地说:“和朋友做生意呢!”


葛振林跟老伴和孙子在一起

1993年3月,葛拥宪因为吸毒,被广州市公安局东山分局抓获。公安人员经过了解,这个人居然是英模葛振林的儿子,于是把这一情况告知了衡阳市公安局。

葛拥宪听说消息后不敢相信,当他知道真相后,生气的大声训斥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家伙,你说做生意,原来一直在外面做这种违法乱纪的事!”

回到家,葛振林冷静下来后,跟儿子语重心长地说:“毒品就是魔鬼,不能粘不能碰!它会让你堕落,让你掉脑袋!”

听了父亲的教诲,葛拥宪发誓自己再也不碰毒品。可惜,葛拥宪并没有做到言而有信。

1994年“八一”节前夕,中央军委邀请葛振林去北京参加建军节,要求佩戴“红旗勋章”。葛老那天穿好了军装,准备佩戴勋章时,却发现放在小木盒里的勋章不见了!

这个勋章,对葛振林来说,就是他的荣誉,他的生命,甚至比他的生命还重要。

看到父亲这么着急,葛拥宪承认自己把勋章拿去换了毒品。听到儿子的话,葛老不禁痛心疾首、老泪纵横。他自责养了这个不孝之子,也担心那个勋章的下落。

几天后,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花了800元才把这个勋章赎了回来。

儿子的举动让父亲心寒。后来葛老发现,家里存折上的钱变少了,几条烟也不见了,有几个自称儿子的朋友还到家里讨债。他认为,不能再对儿子这般纵容下去,必须要让儿子强制戒毒。

1998年10月25日,葛振林老人拄着拐杖,亲自来到衡阳市公安局,举报了儿子的不法行为。

他跟公安局的人说:“葛拥宪不仅是我的儿子,更是一个普通公民。你们一定要好好管教,不能让他危害社会啊!”

当公安局的人员得知这位把儿子送进戒毒所的老人,竟然是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葛振林,纷纷为他大义灭亲的行为竖起了大拇指。

后来葛拥宪在管教干部的耐心教育下,协助公安部门查获了一个特大吸毒贩毒团伙。葛老闻讯后,非常欣慰,并特地捎口信予以鼓励。


找到救命恩人,了却心中遗憾

当年葛振林和宋学义被救助时身负重伤,他们没有记住救助人的名字。葛振林一直心存遗憾。

也许缘分就是这样奇妙。1981年,当救助者余药夫在报纸上获悉葛振林的消息,便主动跟他联系,于是两人开始了书信往来。

余药夫在建国后曾经担任河北师范大学的副校长,他一直记得英雄葛振林。

1986年9月,葛振林被邀请到狼牙山,参加纪念塔的落成仪式,那天恰好余药夫也来了。


两位古稀老人时隔45年后再次相见,真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两人肩并肩,拄着拐拐杖合影留念。

临别时,葛振林戴上老花镜,在余药夫的笔记本上写了一段话:“在45年前9月25日,在狼牙山的顶峰上,你救援我们,今日又见面。留念。”


葛振林终于实现了多年的夙愿,心中再也没有遗憾。

2005年3月21日,英雄葛振林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因病在衡阳与世长辞,享年88岁。

当天参加追悼会的人排起了长龙,大家都为失去一个著名的抗日英雄而痛惜。

根据老人生前的要求,他的骨灰安葬在衡阳的烈士陵园,他说要跟战友们在一起,“呆在那里不寂寞”。


葛振林一生曾经参加过近百次战斗,六次负伤,多次立功受奖。他在采访中曾说:“几十年来,一直激励我的,是狼牙山崖下牺牲的战友……”

葛振林做到了。他的一生,始终坚定不移地保持英雄本色,直到生命的终结。

他是一个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考验的楷模,一个令人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我们的国家取得了今天这样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有了葛振林这样伟大的英雄们。

葛振林虽然走了,但是他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矢志不渝奉献一生的精神,是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必将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振兴中华!他的英雄事迹,也必将世世代代永远传承下去!

民族之魂 ,浩气长存!

}

  1941年9月25日,八路军晋察冀军区5位英雄、“狼牙山五壮士”在河北易县狼牙山阻击战中英勇抗击日伪军,在完成牵制敌人,掩护主力撤退的任务后,面对步步进逼的日伪军,宁死不屈,在打完最后一粒子弹后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英勇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荆棘挂住幸免于难。 这是“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葛振林(右)和宋学义(左),如今他俩都已逝世。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马宝玉,1920年生,河北蔚县人,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作战勇猛顽强,在阜西庄一战中,用铁锹劈死一名日军士兵,缴获一支“三八大盖”。在夜袭管头村的战斗中,他击毙一名日军机枪手,为部队前进扫清了道路。胡德林,1917年出生在山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失去父母,12岁给地主打长工。胡福才,从小流离失所,行乞度日,记不清自己的身世。共同的革命理想,使他们走到一起,在八路军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成为朝夕相处的战友。

  1941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4日拂晓,日伪军3500余人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实施“清剿”。该地区驻有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第1军分区机关部队和涞源、易县、徐水、满城四县党政机关及群众数万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奉命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向老君堂方向转移。该连依托山地地形巧布地雷阵,运用麻雀战阻击和迷惑敌人,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马宝玉等5人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

  5位勇士坚定沉着,利用有利地形,奋勇还击,从25日拂晓一直打到中午,击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他们边打边撤,来到了一个岔路口:往右的路通往老君堂,如果走这条路,敌人必定跟踪而来,主力部队和群众就暴露了;往左通往棋盘坨,到了那里无路可退,但可保证主力部队和群众的安全。马宝玉思索片刻,迅速下定决心:“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敌人引向绝路!”他们沿着崎岖的小路,向棋盘坨攀去。敌人误认为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跟踪追击。5位战士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就用石块还击,一直坚持战斗到黄昏。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身负重伤,被老乡们救起,幸免于难。  

  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勇敢顽强”奖章,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坨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当年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聂荣臻为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1986年又重建增修。新中国成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8年逝世。葛振林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休前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2005年3月逝世。

}

还记得在小学课本上《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吗? 抗战期间,日军扫荡狼牙山,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八路军战士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等五人,激战5小时,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英勇跳崖。1942年为纪念五壮士壮举,在狼牙山主峰棋盘陀建有五壮士纪念塔,1958年重建,聂荣臻元帅亲笔书写“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现在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的狼牙山已经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狼牙山由五坨三十六峰组成,主峰莲花瓣海拔1105米,山势险峻,挺拔陡峭,犹如长短不齐的巨齿狼牙,故名“狼牙山”。西北两面峭壁千仞,东南两面略为低缓,各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主峰,“阎王鼻子”、“小鬼脸”等险要之处仍需贴壁而过。登高远眺,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似狼牙,涧浃之雾飘渺神奇莫测。主要景观有红玛瑙溶洞,棋盘陀等。

狼牙山红玛瑙溶洞在西天门景点附近,是1992年4月28日由东西水村三位村民发现。狼牙山整个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众多的溶洞构成狼牙山一大奇观,此处溶洞是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此洞原名“天井”,据传是王禅老祖打坐参禅的洞天福地,洞内钟乳色彩、造型之独特实为罕见。洞分五层,由北向南斜下走向,第一层为30米竖井,第二层为褐色石笋夹杂白色钟乳石。那些石笋、石柱、石乳、石幔、成了一组无比奇特的造型,有的如仙女下凡,有的如八仙贺寿,有的如观音打坐,有的如龙庭玉柱,有的如塔林月夜,有的如肥猪耳扇,垂垂累累,五彩缤纷,中间有一二个合抱石柱,上下细中间粗,成花瓶状,上面布满珊瑚状或菊花状石花。三四层均为乳白色或琥珀色钟乳石,其造型千奇百怪,妙趣横生。洞内还有一海马化石,年代尚未考证。最为奇特的是三层中一乳白色石柱体,上有石帽盖,下有底座,六棱柱,酷似山上的五勇士纪念塔,真是神奇的时空交融。第五层有一暗河河道,如人工清渠,细水长流,下有洞口,据传与东海相通,称为海眼,因洞口小,无法入内,至今还是个谜。


在通往主峰棋盘坨顶峰的一处悬崖旁,有一块天然形成的酷似棋盘的岩石,约三尺见方,石面纹理纵横。传说孙膑与其师傅鬼谷子常在此布棋为乐,棋盘坨因此而得名。后来,又在于此不远处的另一块平面岩石上用利錾人工造成一幅棋盘,供游人对弈。现在两块石棋盘边上各生有虬结苍劲的古柏一棵,如二人在此对弈。一侧为悬崖峭壁,一侧为古树虬枝,身畔云雾缭绕,置身于此,如临仙境。

全国诚招“三农调研员”,主要从事三农普法维权、课题调研活动、法律服务活动等,有意者可直接在官网下载相关资料。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四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205室,邮编:100810。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北易县狼牙山景区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