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嘉庆年间广西1818年进士是谁

【摘要】由于任期短,中国历朝历代都有保留好官的传统,明代尤多。清初打击地方乡绅势力,保留官员现象受到一定限制,但康熙朝尚有保留成功的案例。保留官员既有出自百姓真心爱戴的因素,也不乏官场操作等因素。雍正一朝重视官员实际政绩,强调维护官场威严和政令畅行,着重整饬保留官员之弊。乾隆朝之后,保留官员的现象明显减少;嘉庆、道光以来,虚情假意、恶意策划的保留官员事件亦罕见。

【关键词】清代 民众 保留官员 康熙 雍正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A

清人徐珂《清稗类钞·吏治类》记载,杨馝在康熙朝曾任直隶固安县知县,整治永定河时爱惜民力、深得人心。后来杨馝升调顺天府宛平县知县,百姓不舍,康熙巡视京郊时,固安民众跪求康熙让杨馝留在固安。康熙说,另派一好官来固安,一位妇女问皇帝:为什么不将这个好官派往宛平呢?康熙大笑,将杨馝升衔仍留任。但查咸丰《固安县志》,杨馝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任固安知县,不到一年就离任,未见再任。这段佳话虽然没有事实根据,但反映了人们祈求好官的愿望。

自秦汉以后,地方官员由皇帝和中央政府委派,有一定任期,并不断更换,即所谓“流官”制,目的是防止地方抗衡中央。民众留官,即希望本地官员连任。西汉已有相关记载,东汉初更有“攀辕卧辙”“借寇”的佳话。

西汉末年,侯霸为淮平郡(今苏北一带地方)守,保境安民有功。更始元年(公元23年),当政者刘玄遣使召侯霸委用,百姓闻讯,遮拦使者车马,横卧道路,力争留用,此为“攀辕卧辙”典故之由来。东汉开国功臣寇恂曾任河南颍川郡守,治理安民有道,离任后颍川地方混乱。当寇恂随刘秀南征经颍川时,地方百姓纷纷向刘秀请愿“复借寇君一年”,刘秀于是命寇恂留在颍川镇抚吏民。因此,“借寇恂”“借寇”意即挽留地方官,亦有称颂政绩之意。

秦汉到明清,地方官任期的总体趋势越来越短。西汉和东汉王朝初期,地方官任期限制较少,到后来都趋向三年为一任期和考核期。唐代官员的实际任期长于宋代,宋代地方官员的普遍任期不满三年。由于任期较短,宋代地方官员被民众“乞留”的现象渐多,但其中也不乏虚假事例。明代地方官的实际任期较长,不少州县官任期长达九年,这与明代保留地方官的制度有关。如赵豫在宣德五年(1430)任江苏松江府知府,正统九年(1444)应离任,但松江五千余人“列状乞留”,巡按御史上报后,考绩卓异,获皇帝赏赐并升衔还任,共履职十五年。至明后期,吏治败坏,“乞留”作弊现象增多,保留官员遂受到严格限制。到清朝,朝廷一方面对此风气进行纠正整饬,一方面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打击乡绅势力,保留官员在制度层面基本被否定了,但遗风尚存。

明代“乞留”地方官的现象在清初逐渐消失,但康熙初年依然存有降调官员的风习和保留获准的成功案例

顺治和康熙年间,朝廷履兴大案打击地方势力,明代“乞留”地方官的现象逐渐消失,但康熙初年还保留着降调官员的风习。如康熙六年(1667),徐旭龄任湖广道,政绩突出,因公诖误降调,当地百姓保留,经地方督抚核实,吏部议行。康熙九年(1670),御史徐旭龄疏言:“凡降调官员,百姓每每保留,其中不无情弊,请行禁止。”康熙采纳其建议,规定“若百姓保留降调官员,概不准行”,但规定督抚大员可题请保留降调的“清廉良吏”。此后,民众保留降调官员也有成功的案例。如康熙二十年(1681),邓广任山东陵县知县,赈济有方,诖误落职后经百姓保留,得以留任;康熙二十四年(1685),江苏常州府知府祖进朝诖误降调,“地方百姓莫不同声恳留”,江苏巡抚汤斌也疏请,吏部不准,后来得到康熙特许,“以劝廉吏”;康熙三十四年(1695),山西省平阳府地震,知府王辅救灾措施得力,拟升直隶天津道,经平阳百姓乞留,康熙特许王辅以道衔留任。

虽然有保留获准的案例,但大多数保留官员都不成功。如康熙四年(1665),马万里任河南内乡县知县,廉洁不烦民,次年因“妖僧事”诖误降调,“百姓保留不得请,攀辕卧辙如婴儿之失慈母焉”。奉天人金世福康熙间任江西瑞昌县知县二十年,惠政甚多,因钱粮亏空诖误落职,“士民保留不获”。康熙五十二年(1713)发生的保留山东莱州知府的作弊行为对康熙刺激很大。康熙巡游口外时,有二百余人前来请求保留莱州知府,未获准。到热河时,有五六十人来祈求保留。人数递减令康熙生疑,经审查,这些人都是居住在口外的莱州知府家人指使的。于是康熙接受御史周祚显的建议,禁止百姓保留地方官员、督抚代为题请的制度。康熙认为,若允许百姓“纠党”保留地方官员,“则官必为民挟制”“且令民不畏官,官不畏其上司”,并加大对勾结官府、保留官员者的处罚力度,将他们视同“违背圣训”,杖一百,相关官员则“照枉法赃律治罪”。

康熙朝民众“保留”督抚大员亦见数例。康熙八年(1669),陕西总督莫洛、巡抚白清额因鳌拜党案牵连罢官,陕西百姓和甘肃巡抚等合词奏留,康熙说:“朕思简用督抚,原欲绥辑地方,爱养百姓。今莫洛等,既为地方爱戴,特顺舆情,免其处分。莫洛、白清额俱著复还原官留任。”康熙十年(1671),浙江巡抚范承谟患病回京调理,拟将山东巡抚袁懋功调补。但浙江和山东两省“百姓爱戴,号泣请留,情词恳切”,康熙于是“特顺民情”,各留原任。康熙五十四年(1715),两江总督赫寿应丁忧离任,江宁全城罢市保留,经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康熙同意他在任守制。同时,保留督抚也不乏帮派之疑。如康熙四十五年(1706),山西巡抚噶礼遭参劾,山西学政邹士璁代士民具疏保留,被怀疑“结交抚臣”“朋比营私”,遭刑部调查。

雍正一朝重视官员实际政绩,强调维护官场威严和政令畅行,着重整饬保留官员之弊

受康熙中后期长期儒化政策影响,朝廷对地方势力的高压有所缓和,地方绅士的社会活动较清初稍积极些。虽然雍正时期保留官员的事例较多,但也多伴有聚众、罢市等较激烈的方式。贵州巡抚石礼哈奏曰:“每见大小官员或调或黜,必有棍徒数人倡首,聚众保留,或垒门(堆垒石块封堵衙门)罢市,或雇觅多人,十百成群,装点公举,分投各衙门,投递呈状,种种恶风,各省有之。”康熙朝以后,更罕见有保留成功的案例,这类保留官员主要是粉饰夸张,或者是出于其他目的,出于真心的并不多见。

雍正比较反感保留官员。康熙爱惜清廉官员,保留说辞也称颂“清廉”。雍正重视实际政绩,强调维护官场威严和政令畅行,他甚至认为那些被保留的官员多是“乡愿”之辈。雍正元年(1723),山东布政使佟吉图、粮道余甸被参,他们都是声名较好的清官。当钦差博尔多到山东济宁州城时,百余人前来请求保留。博尔多下村采访,百姓莫不感激佟吉图。但雍正却认为“好不敌罪”,对清廉“好官”亦毫不留情。江苏江都县知县陆朝玑,因是冒籍捐官,按规定于雍正九年(1731)免职。但江都全县士农工商皆惋惜,争相“担柴送米”以表爱戴。雍正认为,人人爱戴即为“乡愿”,并批评报告者两江总督范时绎被蛊惑。实际上,有些亏空钱粮的州县官有意放纵地方拖欠,他们因亏空诖误革职时往往有“百姓情愿代赔”,请求留任,有的甚至是全县百姓愿意代赔。雍正认为,一县百姓贫富不均,不可能利害一致,都情愿代赔,“或系棍蠹勾连,借端科敛,或不肖绅衿一向出入衙门,通同作弊”,并规定如果出现全县人都愿意代赔这种不合事理的情况,将重处为首者。

雍正一朝保留官员展现的弊端较多,有些保留是一些官员为规避较差的职位而故意为之。如雍正三年(1725),贵州威宁府知府姚谦“奉上谕以贵州简易府分补用,即有流棍约聚愚民数十人罢市保留”,有的官员得到美缺离任便少有保留现象。雍正惩处川陕总督年羮尧,他还抱有侥幸心理。雍正三年(1725)离开西安时,年羮尧私嘱陕西咸宁县知县朱炯,企图收买一些人进行“保留”。这件事对雍正触动很大,他感叹道:“凡官员离任,毎有地方士民保留。如果该员在任实有政绩,惠泽在人,爱戴出于至诚,理应赴上司具呈陈请。即或清正廉干之官冤抑被劾,百姓为之抱屈者,亦可赴阙申理。乃迩来积习,无论官员贤否,及离任之有无冤抑,概借保留为名,竟不呈明上司,辄鸣锣聚众,擅行罢市,显然挟制。其中买嘱招摇,种种弊端,皆于地方生事。”他规定,“嗣后官员离任,士民有擅行鸣锣聚众罢市者,除将刁恶之人分别首从,从重治罪外,其被保之员,即系好官,然既买嘱百姓,亦必严加治罪,以儆刁风”。雍正对虚假保留官员的现象予以从重打击。如雍正年间的贪官、四川夔州府知府程如丝,勒索受贿银六万六千两、金九百两,但他刻意将自己塑造成“颇得人心爱戴”的“好官”,雍正三年(1725),他在夔州知府任上遭革职时,张世辉为首鸣锣聚众,“保留不容摘印”。又如雍正十年(1732),福建泉州府知府叶祖烈因贪婪革职,闽县知县前往摘印时,叶祖烈令家人唆使“地棍”呈递文书保留,以挟制官长。

保留武官的现象很少,雍正朝云贵一带地方的高级绿营武官被军民保留的事例突出。清代驻扎地方的绿营武官,除了统辖兵士外,也涉及到一些民政问题,有官员趁机苛派勒索百姓,故而清正廉明的武将受到军民爱戴。雍正三年(1725),云南开化镇总兵冯允中因有旨将调京另用,“兵民感戴情深,闻信之下,遂砌门罢市”,并聚众赴省城昆明巡抚衙门造势挽留。冯允中赶赴新任时,地方绅衿兵民凑送盘费银一千二百两,冯允中苦辞再三,勉强收受。贵州提督赵坤“秉性正直,居官安静”,军民“实心感戴”,雍正三年(1725)调补銮仪卫,部文到贵州提督驻地安顺时,“兵民亦有砌门罢市之举”。雍正虽认可冯允中、赵坤的政绩,但还是坚持更调另用。雍正对武官冯允中和赵坤有褒扬的评价,其他聚集保留官员事件未见其有如此态度。

乾隆朝之后,保留官员的现象明显减少;嘉庆、道光以来,虚情假意、恶意策划的保留官员事件亦罕见

乾隆时保留官员,有些案例是地方势力伸张的表现。如卢焯于乾隆三年(1738)任浙江巡抚,大事无当担,时常奏请减轻百姓负担,又推举不少乡贤名宦,较多保护地方利益。乾隆六年(1741),卢焯被揭发营私受贿,闽浙总督德沛、杭州驻防副都统旺扎尔审理案件时,杭州数百男女为卢焯呼号讼冤,在副都统衙门前击鼓喧闹,要求保留卢焯巡抚任。乾隆十三年(1748),山西永济县民与陕西朝邑、华阴二县民争占黄河滩地,永济县知县费映奎袒护永济县民,被参“长刁溺职”。乾隆认为:“袒庇刁民,必系好名之辈。山右民风素称刁悍,倘谓该县因爱护百姓致被参革,哄然群聚,纠众保留,岂不更滋事端?”因此未将费映奎革职。可见乾隆较雍正对地方让步多些。

嘉庆对保留官员也抱有警惕心态。嘉庆六年(1801),初彭龄任云南巡抚一年多即回京终养父母,云南蒙自进士尹壮图为名臣,当时在籍终养,密奏请留,认为初彭龄清介率属,离任不利于地方整顿。嘉庆否决,还公开批评道:“尹壮图以在籍绅宦,竟敢越分干与本省大吏去留。若各省绅士相率效尤,纷纷保留,成何政体,岂不蹈明季恶习乎?”嘉庆十四年(1809),山西榆次县知县邹澍宁刚上任即明断积案,但不久因诖误革职。榆次县文生李作枢等人赴京具呈恳留,嘉庆严审了这些生员,经查并无情敝,邹澍宁确实洁己奉公,办事勤慎,最后同意革职留任。嘉庆二十三年(1818),山西太谷县知县陈履和丁忧离职,士民再三恳请服阕后仍留本任。嘉庆说,“直省牧令在官贤否,其去留权操自上,非士民所当干与”,不许山西巡抚上报请求。

道光以后,留官的现象也偶有记载。如杨国翰于道光初年离任浙江奉化、诸暨两县时,百姓“匍匐乞留,号涕阻道”;直隶抚宁县知县许梦兰于道光十九年(1839)离任,“士民祖帐攀辕,追随十数里而不忍舍”。左宗棠在福建办海军,设船政学堂,去任后“绅士再三禀留,均未允行”。嘉庆、道光以来,虚情假意、恶意策划的保留官员事件亦罕见。晚清以后,虽然中央权威减弱,但随着官制改革加深,督抚大员的选官人事权增大,民众保留官员的遗风因此愈来愈少。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①《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②《大清会典事例》,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③《中国地方志集成》,南京:凤凰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起联合出版。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年。

⑤巫仁恕:《激变良民——传统中国城市群众集体行动之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杨玲玲

声明:本文为人民论坛杂志社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本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
<article>
<section>
class="ql-block"&gt;祁隽藻(1793—1866),字颖叔、淳浦。嘉庆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四朝文臣(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寿阳相国”。其书法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lt;/p&gt;&lt;p
class="ql-block"&gt;清代,楹联兴盛。尤其是文人雅士,皆多自撰自书联语悬之厅堂,或颂君帝恩或缅祖德,或书格言警句自勉,或书清词丽句为赏,或发感慨寄托幽思。受帝王书风引领,官僚书法传统,大都或温润宽厚,雍容华贵;或端正大方,清逸挺劲。&lt;/p&gt; &lt;p class="ql-block"&gt;清代张廷玉作品&lt;/p&gt;&lt;p
class="ql-block"&gt;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内阁首辅、领班军机大臣,&lt;/p&gt;&lt;p class="ql-block"&gt;该幅作品大气稳健,又不失灵动。&lt;/p&gt; &lt;p
class="ql-block"&gt;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lt;/p&gt;&lt;p
class="ql-block"&gt;杨守敬(1839—1915),谱名开科,榜名恺,更名守敬,晚年自号邻苏老人。清末民初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书法艺术家、泉币学家、藏书家。&lt;/p&gt;&lt;p class="ql-block"&gt;杨守敬书风苍厚险劲、奇逸飞动,结体舒朗拓放,又有碑碣的古朴浑厚、遒劲豪迈。&lt;/p&gt; &lt;p
class="ql-block"&gt;李鸿藻(1820—1897),字兰荪,号石孙、砚斋。同治,光绪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咸丰二年(1852年)进士。历任清内阁大学士和兵、礼、工、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等职务。&lt;/p&gt; &lt;p class="ql-block"&gt;何绍基作品&lt;/p&gt;&lt;p
class="ql-block"&gt;董诰(1740年-1818年),字雅伦,号蔗林。乾隆二十九年(1764)中举,隔年会试,名列一甲第三,得中探花。嘉庆四年(1799),董诰六十岁,以从庶吉士、编修、工部侍郎、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等,擢为文华殿大学士(即宰相),首席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钦赐“紫禁城骑马”。&lt;/p&gt; &lt;p
class="ql-block"&gt;成亲王永瑆,(1752年—1823年)满州人。爱新觉罗·永瑆,清代书家。号少厂,镜泉,诒晋斋主人。乾隆的第十一子。乾隆间封成亲王,嘉庆间在军机处行走。精于书法。当时颇享盛誉,与翁方纲、刘墉、铁保并称“翁刘成铁”。&lt;/p&gt; &lt;p
class="ql-block"&gt;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清代政治家、书法家,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刘墉书法造诣深厚,是当时著名的帖学大家,其境界可以"静”、“淡"、“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称,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lt;/p&gt;
class="ql-block"&gt;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lt;/p&gt;
年),字子敝、渐甫,号少荃、仪叟。安徽合肥人。清朝晚期的重臣,淮军创始人 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lt;/p&gt;&lt;p class="ql-block"&gt;1847 年(道光二十七年),李鸿章中进士,后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lt;/p&gt;
</section>
</article>}

我是秦人,自幼即爱秦音。所谓秦音,即众口所说之秦腔。

对于秦腔的爱好,虽然没有到痴迷的程度;但是,闲来无事,听它、学它,倒可以说是我这人生之中的一大日常必备之事。要说秦腔可以为乐,对我,倒是不尽然;但是,秦腔在我,可以解忧,确是亲身经验。

关于秦腔的种种、关于秦腔与我的诸端,在其他文字中,我已多有提及。

今天,不说我看秦腔、不写我思秦腔。

这里,说一说清人是如何看待、记述秦腔的。

本文出自清人李岳瑞的笔记《悔逸斋笔乘》中《孙渊如、洪北江嗜秦音》一节。

清朝时,中国的曲歌,以徽腔与秦腔为两大宗。

“二黄”,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地区。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二黄都同西皮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二黄又称“南路”,同西皮称“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在皮黄中,二黄凝重,西皮明朗。

所谓的秦腔,就是梆子。这里的“梆子”,其实就是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江苏梆子(豫剧的徐州称呼)等。

因为徽腔和秦腔各有特色,所以,在清朝时,这两个剧种的受众也有很大的不同。

演绎徽腔的徽剧,其主要观众为士大夫阶层。

以秦音见长的秦腔,则为普通民众所喜闻乐见。

而且,那个时候,贩夫、走卒、妇人、孺子等,这一阶层的人群中,几乎没有不喜欢秦腔的。

清朝早期,秦腔只盛行于中国的北方。

到清朝末期,秦腔在长江以南也已经是很普通的曲歌、很普遍的存在了。

那些不喜欢秦腔的人,对秦腔的评价是:急微噍杀,意即其唱腔中声音急促、不舒缓;并且批评说,这是北方边鄙地区的杀伐之声。

自古及今,评论乐曲,都主张并信奉“亡国之音哀以思”一说。清末,很多人坚持认为,秦腔的曲调,以及它在清末的流行,就是对“亡国之音哀以思”最好的说明。

“亡国之音哀以思”一语,出自《礼记·乐记》: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会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有节奏的旋律,就成为音乐。所以说,太平盛世的音乐,安详而快乐,这是政治宽和的表现;乱离时代的音乐,哀怨而愤怒,这是政治乖谬的表现。音乐的道理,与政治是相通的。

就是因为不喜欢、甚至是厌恶秦腔,清末,一些人认为秦腔就是“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明证。这种论调一起,以至于很多人都开始对秦腔抱持了非常负面的态度。

但是,仔细思索,一切又似乎并非随风倒者所能真切体会。

其实,秦腔在清代的兴起,还远在徽剧以前。

清高宗乾隆(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公元1796年)中叶,秦腔就已经在京师之中非常昌盛了。

孙渊如(星衍)、洪北江(亮吉)两位大家,都对秦腔十分酷爱。

笔记《悔逸斋笔乘》的作者清人李岳瑞曾经在京师厂肆的一家书店中,见到过一个小册子,提名做《秦云小谱》(因为撰写笔记时,已经是二十三年以后的事情了,所以,笔记作者多此明并不十分确定)。

这本小册子中所记载的,全都是毕秋帆(沅)在陕西任巡抚期间,当时比较精妙绝伦的伶人的小传,这里面多记述的伶人,全都擅长秦腔。

这本小册子里,还记载了孙渊如(星衍)、洪北江(亮吉)两位先生的言辞,说是:

中国所有的曲歌,比较高雅的,也仅仅能够合上商音的音节、旋律。商音,就是指旋律以商调为主音的乐声,其声多悲凉哀怨。

中国的曲歌之中,偶尔有那么一、二节能够合上宫音的音节、旋律的,可惜的是,就其全篇而言,则无法称之为宫音。宫音,就是指旋律以宫调为主音的乐声,其声正方而好义。

只有秦地的梆子(秦腔为梆子腔,前文又述),演剧者无论生、旦、净、末,只要一开口,就是黄钟大吕,合于中音的音节、旋律。

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一律。黄钟声调最宏大响亮。后多以“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并且,秦腔之中,没有一个字会混人商音、徵音。之所以如此,猜想是天籁自然所致,不是人力所能强行达到的。商音,五音之一,亦指旋律以商调为主音的乐声,其声悲凉哀怨。徵音,五音之一,亦指旋律以徵调为主音的乐声,其声高亢磅礴。

因为要把国运的兴亡和乐曲的盛衰联系起来,所以,有人还说,昆曲在明朝末年十分繁盛的理由就在于昆曲预示着明朝的衰亡。昆曲的特点是,清丽悲切、凄美婉转。听了昆曲之后,触情动心处常常让人为之泪下。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拿此时昆曲的兴盛与明王朝的江山日暮连接,还是满符合实情的。

等到清朝乾隆中叶的时候,其时,清王朝的气运鼎盛。这个时候,人心安乐,生活和顺,表现在音乐旋律上,就是秦腔的兴盛。秦腔雍容圆厚的特色,正是天下大治时,规谏的音声。虽然实况大约如此,但是,要把这话和清朝末期的人说起来,就像是拿南极对北极,反差会非常大。

笔记作者李岳瑞说,自己不懂得音律,而且,虽然自己就是秦人,但是,却非常不喜欢听梆子。就其观察思索,清末一些人对秦腔的论述,也不过是牵强攀扯之语罢了,也不见得就有真见识。

不知这世界上真的有万宝常这个人吗?

如果真有,笔记作者真相拜望他一番。

(文中音乐方面的知识,我很贫乏,就只能按照自己浅显的理解书写了。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方家批评教正。)

【孙星衍】(公元1753年~公元1818年),字伯渊、渊如,阳湖县(今常州市区)人。生于观子巷(今和平南路),后迁居双桂坊。清高宗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殿试榜眼,历任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再升刑部郎中。后任道台、署理按察使等职,清廉有政声。清仁宗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任代山东布政使时,称病告假回乡;三年后,客居扬州,参与校刊《全唐文》;嘉庆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主持南京钟山书院。先后主讲泰州安定书院、绍兴书院、杭州诂经精舍等书院,乐育英才;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66岁,病逝。生平钻研经史文学音训之学,旁及诸子百家。精于金石碑版,工篆隶书,尤精校勘,辑刊《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堪称善本。勤于著述,积30多年之功,集古今各经学家成就,刊成《尚书古今文注疏》,标志清代古文经学达到高峰,孙星衍因此成为乾嘉学派(古文经学派)的重要人物。还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芳茂山人诗录》等多种文集。

【洪亮吉】先世祖籍安徽歙县洪坑,三十七世洪璟曾任山西大同知府,其子洪公采为洪亮吉的祖父,入赘于常州赵氏,娶康熙四十八年状元赵熊诏之女为妻,从此定居常州。洪亮吉生于清高宗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九月三日(10月17日),卒于清仁宗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五月十二日(6月24日)。自幼丧父,刻苦读书,以词章考据闻名,尤其擅长舆地。与同里黄景仁、孙星衍友善,并得袁枚、蒋士铨的赏识。屡试不中,先后充安徽学政朱筠、陕西巡抚毕沅等幕府。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44岁时终于以一甲第二名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编纂官。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担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后督贵州学政,任内为贵州各府书院购置经、史、《通典》、《文选》等方面图书,提高了贵州学术水平。嘉庆元年(公元1795年)回京供职,入直上书房,教授皇曾孙奕纯读书。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以征邪教疏为题考试翰林和詹事,洪亮吉著文,力陈内外弊政数千言,为时所忌,以弟丧辞职回乡。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为大学士朱圭起用,参与编修《高宗实录》;同年,上书《乞假将归留别成亲王极言时政启》,触怒嘉庆帝,下狱并定死罪;后改为流放伊犁;百日之后,即被释放回籍。从此家居撰述至终。

【徽腔】徽剧的旧称,亦指徽剧所用的腔调。主要为吹腔、高拨子和二黄,后也用西皮、高腔、昆腔等。清乾隆、嘉庆年间徽班进京演出后,对京剧腔调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徐珂《清稗类钞·戏剧·徽调戏》:“程长庚亦挟技入都,於是始有徽调。”

【秦腔】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桄桄”声)。

【毕沅】(公元1730年~公元1797年)清代官员、学者。字纕蘅,亦字秋帆,因从沈德潜学于灵岩山,自号灵岩山人。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清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进士,廷试第一,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内阁中书,军机处章京,修撰,侍读,甘肃巩秦阶道,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河南巡抚,湖广总督等。清仁宗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赏轻车都尉世袭。病逝后,赠太子太保,赐祭葬。死后二年,因案牵连,被抄家,革世职。经史小学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续司马光书,成《续资治通鉴》,又有《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

【万宝常】(生年不详~约公元595年),隋代音乐家,江南人。其父大通曾从梁朝部将归附北齐,后图谋逃返江南,事情泄露被杀;因株连获罪,配充乐户,成为乐工。

万宝常是一位音乐奇才,一次,与人吃饭,论及音乐,没有乐器,就随手持箸,在几个食器上敲起来,居然诸音俱备,颇为动听。当他提出八十四调理论时,有人哂笑他,以为是纸上谈兵式的谬论,他却能自如地在实践中运用这一理论,出手成曲,令人赞叹不已。还有一次,听宫中奏乐后,忍不住泪如雨下,说:“声音如此尖历悲哀,天下人将互相残杀矣。”时值盛世,众人皆以为是胡言,大业末年,天下群雄并起,果大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嘉庆六年进士名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