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投降清朝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我知道《施琅大将军》制片方拍这个是为了宣扬爱国主义,借古喻今,替中央向人民展示大统一的决心,暗示那些台独分子再找抽的话,有可能会在不得以情况下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可是拿姚启圣当男主角说事都行,不知道怎么想的竟能把那个争议颇多的施琅从坟墓里拉出来演这一出。就是金老爷子的《鹿鼎记》都没这电视剧离谱。
  且不说那剧情忽悠得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且不说那漏洞百出、生拉硬扯的细节地方,单施琅人物形象的定位,实不该定在正面的位置上。说好听点他是当时那啥啥的鹰犬,难听点说他不是“三姓家奴”也是“贰臣”!
  因为施琅最初是明朝的将帅,后来叛降了。换句话说,他和吴三桂、洪承畴是一路货色。不过吴三桂晚年想当皇帝,又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来闹腾,洪承畴的下场就“菜”了许多,被清廷奚落为“贰臣”。啥叫“贰臣”?就是乾隆皇帝说的“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一臣侍二主,大节亏透了。即使满请入关现在公平定义为异族入侵,施琅虽不是汉奸,也绝不是一个“高大全”的英雄人物。
  就事论事,结合时代背景,史书上说施琅“有识度,膂力绝人”,可惜为人偏狭:出身上,在崇祯十年,十七岁的施琅跟着明总兵郑芝龙(郑成功他老爹),在他手下当千夫长。后因剿捕山贼有功,年轻轻的就被封了将军。“习距阵击刺诸技,于兵法无不兼精,遂智勇为万人敌”;气节上,施琅却是见风使舵、反复无常。自顺治三年,清军打进福州时,他就跟着顶头上司降了清军。后成为历史上因充当“嘉定三屠”中刽子手而被清廷提拔为江南巡抚的李成栋麾下一员。只是李成栋后来不满清廷待遇,得闻江西提督金声桓在闹事,就也趁机剪辫改装,在广州用南明永历年号扯出“反清复明”的大旗,而施琅因不满李此行径,便率部离开,赶向潮州。还在潮州跟李成栋手下的健将郝尚久打了一仗,“(施琅)踞守阅月突围出,且战且行,连日夜间关险阻。”等突围出时,就剩下几十个人了。在施琅走投无路时,有一个人听闻他受困于黄岗,便特去率部去接纳他。那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可以说,郑成功对施琅有救命之恩。谁知施琅因和部下不合,违背郑成功令擅杀郑氏旧将曾德,惹国姓爷发飙砍了他父兄的脑袋——那是因为这厮提前得信儿,逃出了台湾。“去安平投施天福依(郑)芝豹(郑成功的叔父),求为排解”(见江日升:《台湾外纪》)。然后就死心塌地跟清朝一心干了。
  可见施琅辅佐康熙打台湾,多少就是为了报家仇。关于他日后攻入台湾,没有为难郑氏一门,也是另有原因的.就是那个有名的郑克爽,在《鹿鼎记》中被妓院出身的韦小宝整得半死不活。实际上他登位时才十一岁,朝政多由岳父“忠诚伯”冯锡范把持。在康熙二十年,郑克爽就致书清廷,"请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但康熙没有同意。在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在澎湖大败刘国轩,郑军伤亡惨重的情况下。十三岁的郑克爽决意投降,他向施琅提出了“三不伤”的请求:“不伤郑室一人,不伤百官将士一人,不伤台湾黎庶一个”。在得到施琅的允诺后,郑克爽便上了降表,向清廷自愿称臣,表示以往对抗是“稚鲁无知”。被康熙封为“有名无实”的正黄旗海澄公,一生软禁在北京,晚年过的很凄惨。所以,“放过郑氏一说”并非如剧中把施琅形容得跟焦裕禄似的那么简单。

}

他投降清朝后全家被杀,还封侯拜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施琅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经过实战经验检验的海战方面的军事专家,时期曾带领水师平定台湾,从而名垂青史。施琅曾经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比如《》、《康熙王朝》等等,其形象变化多样,广为人们所熟知。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慧眼识珠,施琅的一生将会是无比悲惨的。

  八年,郑成功决定援救南明永历帝,施琅从军事角度出发,反对勤王。于是郑成功就夺取了施琅的带兵印信,不久后清军攻占厦门,施琅带领几十个人奋战,夺回厦门。立下如此大功,郑成功只赏赐了施琅200两银子,也不归还他的兵权。这个时候施琅手下的一位亲兵犯了死罪,跑到了郑成功那里躲避。施琅认为违抗军令而不惩处是错误的,于是抓回这名亲兵杀掉了。郑成功被激怒,要抓捕施琅。

  施琅感觉到非常的痛苦,他早年曾经是郑成功之父郑芝龙的后人,顺治三年追随投降过清朝,后因因为郑成功的许以重用的承诺才让他回到了阵营。他为郑成功立下了,现在却走投无路了。

  而郑成功这个时候也非常的后悔,因为施琅是一员猛将,屡立战功,而且事实证明,正是因为自己之前没有听施琅的话,才导致失去了福建沿海最后的几个据点。如果施琅被清朝所得,那么自己就危险了。于是他派出大批人马搜捕施琅,一个月后没有找到施琅,郑成功就杀掉了施琅的父亲和弟弟。

  的施琅怀着对郑氏的仇恨,第二次投降了清朝。结果只是让他带兵征剿西南各地的抗清武装,根本不信任他,两年后施琅就被解职,在泉州无所事事。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施琅曾经带兵偷袭康熙水军,这是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因为当时的施琅早已经在顺治时期就第二次投降了清朝。

  康熙元年,施琅开始崭露头角,凭借他对郑成功的了解,将对方逼出厦门。这个时候施琅建议“进攻澎湖,直捣台湾”,但是清朝是主政,仍然不相信施琅。这个时候施琅已经四十多岁了,留给他报仇的时日已经不多,因此他更加郁闷。

  即便是康熙帝亲政后,施琅仍然不被信任,不过后来事情发生了一些转折。康熙十九年,台湾郑经见到无法挽回施琅,就杀掉了施琅全家。施琅发誓报仇,清朝这个时候才对他有了信任基础。然而即便如此,朝廷之上对施琅的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派出各种不同的人辖制他的兵权。公元1683年,施琅取得海战大捷,将台湾并入清朝版图。此时的施琅被授靖海将军,封靖海候。

  施琅之所以长期不被清朝重用和信任,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不仅是降将,而且还有过反复,是第二次投降的将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清朝一直以来善于使用降将,正是、等人作为开路先锋,清王朝才能够有以区区100多万人入主管内,并且。

  可是为什么到了施琅这里,清廷就不愿意给这位降将一个机会呢?尤其是施琅第二次投降的时候,他的父亲施大宣和弟弟施显已经被杀,这种情况,清朝不更应该给他信任吗,怎么会直到他全家被杀之后,才能够得到带兵机会呢?

  这其中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施琅投降清朝的时候,情况与清军刚刚入关的时候已经大不相同了,清朝最初信任吴三桂等人只是被逼无奈,这个时候的清朝羽翼丰满,已经不需要洪承畴、吴三桂这类人了。而吴三桂等人割据一方蠢蠢欲动,更让清朝不再愿意相信施琅这类降将。另一方面,清朝自身还没有平定三番,从军事上看,并不适合首先攻打台湾,这种情况下施琅自然不能够立刻重用。

  然而,最重要的一点却是,即便是施琅父兄被郑氏所杀,全家也被杀,也并不代表施琅一定可以信任。古时候一些人为了完成目的通常不择手段,战国时期著名的之一的要离,受到吴王的托付去刺杀庆忌,为了取得庆忌的信任,他不仅让吴王阖闾打断了自己胳膊,还让吴王阖闾把自己全家都杀了。因为这个原因,庆忌完全信任了要离,结果最后却被要离给刺杀了。

  苦肉计向来都是没有底线的,所以施琅即便全家被杀,站在清朝的角度去看,也不见得不是苦肉计。清廷最后用他,本质上还是因为不得不使用他的军事才华罢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澎湖之战后,施琅驻扎澎湖期间,严格约束军队纪律,清军纪律严明、并不扰民,“王者之师”形象深入人心。同时,台湾的郑氏政权,虽然曾武力抗拒统一,但澎湖之战后他们能够顺应历史大势而归附清朝,使得双方避免了更多死伤,所以清政府对他们采取了宽容政策,甚至对于部分投降官员,给予信任而加以重用。此外,清政府统一台湾之后,通过采取轻徭薄赋、稳定台湾人民生产、生活秩序等方式,实现了统一之后台湾地区的稳定和安宁。


  在施琅率军正式进入台湾本岛之前,康熙二十二年七月,施琅向台湾兵民发布了“安抚输诚示”,提到:“军纪素严,秋毫无犯……本提督言出金石,决不尔负。”施琅进入台湾后,践行了他的承诺。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施琅在“谕台湾安民生示”中提到,此次清军入台,所有粮饷皆取自等内地,不用台湾百姓供应,只有日常食用的蔬菜需在台湾本地采购,但“照依民价无亏,断不许借称官办应用、一丝一毫侵取民间”。施琅还禁止台湾百姓为清军犒军,“诚恐乡社保甲沿袭故套,各自派办劳军之费,致扰民生”,并申明如有地方官员敢筹办犒军,将严惩不贷。此外,施琅还规定:“官兵不许占住民居,弁目不许包贌乡社……糖蔗民间物业,严禁兵丁混折。”确保了军队不扰民,与民相安,赢得了民心。


  澎湖之战后,清军兵不血刃地进入台湾。算上招抚时间,清政府共计耗时两个月便统一了台湾。这一局面的实现,除采取了正确的和政治策略外,也同郑氏政权当权者能顺应形势、归附清朝有关。郑克塽、刘国轩、冯锡范等人没有选择在台湾本岛负隅顽抗,避免了更多的战争和牺牲,如刘国轩“决意倾心,以生死听命于朝廷,免贻害生灵”。也因此,清政府在统一台湾之后,对郑氏政权官兵采取了优容的政策。清政府一方面命郑氏家族和郑氏政权的权臣迁徙到北京,使他们安居;另一方面对于郑氏政权四万多普通士兵,施琅建议让他们愿入伍或归农,都各听其便。此外,对逃至台湾的明朝朱姓宗室人员,清政府也予以了安置,让他们在附近各省安插垦荒。此后,清政府授郑克塽公爵,授刘国轩、冯锡范伯爵,而力主降清的刘国轩“更叨天津总兵之任”,成为一方大员,可见清政府对他们的信任和宽容。


  战后善后之策,重在安民和休养生息。早在清军攻克澎湖之时,施琅便出告示,规定澎湖地区百姓“蠲三年徭税、差役”,以恢复澎湖经济。施琅率领的清军入台之后,“其各乡社百姓以及土番,壸浆迎师,接踵而至”,之后,施琅赐给他们衣帽、布匹等物,台湾汉人和少数民族“咸皆欣欢踊跃”。此后,施琅规定:“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确保了台湾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此外,清政府还免除了台湾地区的正赋和杂饷,有助于战后民生的改善。统一台湾之后,清政府在台湾设府、设县,并设一万绿营兵驻防台湾本岛和澎湖,标志着清政府在台湾行政和军事管理的体制化。在清政府的治理下,台湾地区经济继续发展、民生继续改善,即如乾隆、嘉庆时人所评价:“台湾雄峙东海,横亘千余里,土田膏腴,家多殷实。”可见彼时台湾地区已为清朝的富庶之区。到光绪朝日本侵占台湾之前,“台湾银米尚不缺。且多富户豪民”。


  清朝统一台湾既是出于历史原因,也是源于现实需要,避免了台湾被进一步割据化,也换来了清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安全稳定。同时,清前期国力强大、君臣团结以及台湾地区的内耗为统一台湾创造了条件和契机。清政府在统一台湾时,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善用人才,积极争取台湾民心,使得以较小代价实现了对台湾的快速统一。此外,清政府还十分重视统一台湾之后的善后工作,实现了驻军同台湾民众的和谐相处,妥善安置了台湾郑氏政权的投降势力,促进了台湾地区生产、生活秩序的较快恢复,为此后台湾地区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朝李光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