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谈下有新媒体运营模式行吗?

本文适合新媒体运营小白

前方长文,阅读大概需要10分钟,你可以跳着看重点

由于某种原因,这篇文章拖延了两周。但终究还是逃不掉的,因为我欠新媒体一个说法。之前发了一连串的没做过的关于运营的知识理论和感知,回想自己做了2年的新媒体运营,却还未曾谈过企业新媒体这件事。2019年年初杨不坏老师发布企业应该停更双微一抖,引发了众多关于新媒体运营的兴衰前途的言论,以及这一年微信生态内,公众号打开率逐渐下降,微信对各种增长方式的打击涨粉难度增加,让越来越多的新媒体人开始考虑转换赛道。今天冒昧的聊聊自己对企业新媒体的理解,以及对家家都在做新媒体,人人都是自媒体人的一些看法。

图片来源:侯斯特行业数据

我最早开始知道新媒体运营有些后知后觉,应该是在2016年,那个时候具体还不叫新媒体运营,好像我们叫微信微博营销,这个还是涵盖在一次关于社会化媒体营销实训范畴内的,其他还包括SEO/SEM全网推广,电商网站营销以及直播视频事件等的病毒营销。那个时候就感觉挺好玩的,没想过赚钱,也没深入去研究这些东西,好像错过了什么。鬼知道,微信公众号2012年8月发布后,2012年末【十点读书】微信矩阵就已经超过2000万粉丝。

谁知道2017年我还是入局了新媒体运营这个行当,我当时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人把新媒体运营拆解成三个部分——“新”+“媒体”+“运营”,“新”的意思就是你要在第一线去抓取流量红利期的平台,“媒体”意思是你需要研究媒体平台的规则,并创造内容,“运营”就是说你不仅要研究媒体平台,还要研究行业,研究用户,通过内容与用户互动。17年年末的时候,大家都在讨论哪些是流量红利期的媒体,微博2009年问世,2014年内容趋于饱和;接着微信公众号2012年诞生,2016年内容趋于饱和;今日头条2012年上线,其中的自媒体创作平台头条号2013年发布,2017年的时候还在红利期;所以我刚开始做新媒体并没有做主流的微信公众号,做的今日头条生态下的产品,包括头条号、悟空问答和微头条。那个时候就一心想着怎么创造高阅读的内容,怎么提升平台的内容指标“头条指数”,后来开始思考,我们那么努力的去生产那么多内容,有什么用?对用户来说很有价值吗?为企业带来了什么?然后就终结了这个今日头条的运营。

从那以后,我意识到如果你还是小白,领路人很重要,领路人的作用是,不断质问你,关键时候点醒你。同时也是那个时候起会比较排斥“为了运营而运营”这种狭隘的经不起深思的行为。同时也开始去了解不同企业新媒体运营发挥的作用,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的职责侧重点和发展空间。2018年再做企业新媒体运营的时候,又回到了微信生态,毕竟2018年9月,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已经达10.82亿,不管平台是否还处于红利期,那么大一个流量宝地企业都想做点什么,所以也是那一两年新媒体的招聘挺火,但不乏很多企业也没想好具体怎么做,也不太确定能带来什么效益,所以很可能新媒体在你们公司就是这种状态:做好了锦上添花,做不好也没啥,反正除了人力没有什么预算。这一年,由于各种奇葩的经历,我不再围绕内容创造,更多的是主动去思考,做某个平台的目的,新媒体可以给企业核心业务带来什么?可以为企业营收带来什么?基本上是在用互联网运营的思维往传统企业上套,行不行得通要看企业对这些东西的意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以及你的各种理论你能否坚持、说服并创造价值证明。一年来所做的事情,更让我跑到了新媒体运营偏运营的赛道上。

2年挫折的新媒体运营经验,总是让我不由的思考企业需要新媒体运营吗?在工作中是一种不断向核心业务靠拢,不断给自己找价值的没价值的新媒体运营,这也让我不断走出去,学习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新媒体运营都在做什么?我发现现在企业做新媒体运营的出发点往往有以下3种:1)跟风,大家都在做新媒体运营,我们不做是不是out了;2)现在获客越来越难了,可以尝试用新媒体内容这种方式做做引流,反正也没什么预算;3)我们的目标用户是有内容需求的,我们要利用好主流新媒体这个赛道,做引流、留存和转化。如果你不幸进了前2种公司,除非你在这一块特别有造诣或者遇到一个不错的领导,可能会探索出一些路子吧,但中间会充满各种迷茫可能一不小心就转行了。如果你老板是根据业务需求提出要做新媒体运营的,那起码他对新媒体有过一些研究的,进入这种企业你的新媒体运营之路在经历执行到操盘可以直接开到高阶。

那企业要不要做新媒体呢?企业要不要做新媒体,老板说了算,但首先要看企业老板对新媒体的理解是什么?基本上老板理解成什么样子,大概率就决定了你们的新媒体运营要做什么工作,也间接决定了你们的新媒体运营会不会做得很牛。说新媒体运营,基本上指的是对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企业(非专业的新媒体创作公司)要不要做新媒体,其实也可以理解成,企业需不需要做某些新媒体平台(包括众多的自媒体内容平台和视频、直播等平台)。1)看企业业务受众是否跟某个平台的用户画像有一定量的重合,比如你做老年产品的,就没太大的必要做B站或者抖音;2)看企业想通过某个平台达到的目的是否跟平台规则吻合,比如你在头条或搜狐等偏内容的自媒体平台去做直接的广告营销;3)要做一下投资回报的权衡,也就是这个平台能达到的最好效果是怎样的,企业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匹配什么样的资源你以为自己公众号粉丝5万很牛了,殊不知同行已经通过百万粉丝卖货营收过亿了;你以为自己很牛逼,只需要招聘1个新媒体运营,可以管好8个媒体号,10个社群,却不知新媒体除了做内容输出还要干什么,有些东西便形同虚设。

不谈纯碎的新媒体公司,火火老师说过一般企业新媒体(以微信内容平台为主)定位分3种类型,产品型,媒体型和电商型。产品型也就是侧重做产品服务,为了帮助目标用户解决问题的,常见的各种服务号,比如小鹅通,交通银行,小来早晚安等;媒体型侧重于做品牌宣传或者内容流量池,这种是最多的,比如杜蕾斯,支付宝,插座学院等;电商型也就是带货型,比如我走路带风,什么值得买等;不同类型的公众号对新媒体运营的要求也有侧重,比如媒体型就需要有很强的内容创作能力,懂营销文笔要好;产品型相对来说就像做产品一样,注重需求分析,产品运营能力;电商型侧重信息的整合提炼能力,带货能力;当然在不同的企业中,一般新媒体平台的定位没有那么精准,往往是2种形式混合的,比如做产品服务同时也做品牌宣传;做内容媒体同时也掺杂带货;这种情况当然存在了,因为不可能做产品服务的号就不发布文章内容,做内容媒体的后期随着用户量的增加,定位会慢慢发生转变,慢慢增加卖货文的数量;以上情况都是存在的,但是定位必须清晰,新媒体操作多数的行为是符合定位的就ok。

我把做新媒体运营者分2种,一种偏内容,也就是内容创造能力比较强,这种一般是文学,营销,语言类相关专业;一种是偏运营,也就是操盘研究新媒体的人,研究平台,研究用户,知道什么阶段该做什么事,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更好,研究怎么做用户增长与活跃,一般这种专业不限,看个人思维,想法和能力;新媒体运营以内容为载体,所以无论生产内容的人还是研究运营的人都很重要,要什么人看企业的新媒体的内容调性,一般那种写生活情感美文类的或者对文学素养要求比较高的有传统媒体基因的品牌会更侧重于内容型新媒体人。

如果你到一家企业做新媒体,该怎么入手?分2种情况,一种是从零起步做一个新媒体平台,一种是接手已经在运营的新媒体号。无论你做的是哪一种,首先你要清楚企业做新媒体的目的,然后才能布局平台,并沿着新媒体内外(企业新媒体以及所在的新媒体平台的)生命周期,从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清楚什么时期做什么事,从定位出发再到内容规划、粉丝增长、粉丝活跃、变现等操作。只不过接手老号的时候,需要去了解它的过去,定位是什么?现在的内容是否符合定位?现在的内容情况如何?粉丝情况如何?现在处于新媒体的什么阶段?然后基本根据你的节奏,取精去糟,了解行业,了解竞品,了解用户,做好内容规划,并且养成好的持续输入形成自己的素材库,标题库,竞品库,知识库等,周期做新媒体号体验的习惯。常规的工作还是围绕平台和行业的监控,内容的生产-呈现-推广,以及用户增长和互动,玩的更棒一些的会有个人号和社群的配套运营。

图片来源:火火新媒体运营课

要说我现在对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的前途怎么看?给我一个微信公众号我能不能做起来?我不敢保证,因为首先我没有过这种真正的大号实战经验,然后现在的整个入局者越来越多,用户在内容上花费的时间也是有限的,2019年2月,2000w+微信公众号,73%的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数量低于20个,超过一半的用户每日用于浏览公众号的时长在10-30分钟。假如用户投入的时间是固定的,那公众号运营就是在做用户时间抢夺大战,一般我们关注20个号,随着日积月累的鉴定,我们会固定阅读某几个号,本质上你的号进入用户的视野,其他的号就会被淘汰,也就是相对来说你生产的内容更对用户口味。但是做什么样的差异化的优质内容呢?比较难,随着入局者的增多,大家攻占了各个内容角度,此时内容突破口便是一个风口,有人凭借风口迅速起来,但不能持续的生产优质内容,也就一天爆红而已。所以一般有2个很重要的要素:1)找到内容突破口(包括内容角度以及内容形式) 2)持续生产 。比较难吧。

你也可以去拓展所谓的下沉用户,或者拓展新的平台或者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但做什么用户不是你说了算,看企业的目标用户,而且如果你是做平台的,也是依附于平台的用户类型,除非你自己去做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发现并培养一定的用户习惯,也比较难;拓展新的平台,看来是比较大的机会了,因为新媒体运营说实话核心的东西就是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只要这些东西好,平台都是可迁移的,所以往往很多做微博火了的,做公众号也会火,同样做抖音火的可能性也比较大,而且我们说各种微信生态的竞争大,内容饱和,但一旦它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生态,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一个稳定的内容落脚点,你完全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内容生产地,然后生产内容后去你的私域流量池喂养你的用户。而且如果你的内容很有价值,你的私域流量池服务很好,完全可以做成有门槛的,因为入局者多,各种参差不齐的内容和服务就会造成用户时间浪费,也会有越来越多的精准头部用户愿意花钱买时间,怎么收获最大他们便会怎么做,这就是趋势。

说完了,最后呢,新媒体运营在过去可能就是个内容生产者,或者排版编辑者,但现在基本上可以是个内容、用户、活动、增长、产品、数据兼备的多面手了,甚至你可以把新媒体单独做为一个业务也有不同的盈利模式,毕竟还是有很多牛逼的自媒体人的。如果你准备入行新媒体运营或者正在新媒体高阶运营的路上,我送你个新媒体发展地图(火火的新媒体高阶运营全书思维导图),在公众号“远方有诗的”回复新媒体,即可得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媒体运营和新媒体运营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